永明延寿禅师:初后皆心,因果同证,只为根机莫等,所见不同

《宗镜录》卷第二十四

夫成佛本理,但是一心者,云何更立文殊、普贤行位之因,释迦弥勒名号之果,乃至十方诸佛国土,神通变现种种法门?

答:此是无名位之名位,无因果之因果。是心作因,是心成果。是心标名,是心立位。《普贤观经》云:“大乘因者,即是实相。大乘果者,亦是实相。”《释论》云:“初观实相名因,观竟名果。”故知,初、后皆心,因、果同证。只为根机莫等,所见不同。若以一法逗机,终不齐成解脱,须各各示现,引物归心。虽开种种之名,皆是一心之义。若违自心,取外佛相胜妙之境,则是颠倒。

所以《华严经》颂云:“若以威德色种族,而见人中调御师,是为病眼颠倒见,复不能知最胜法。”

又颂云:“假使百千劫,常见于如来,不依真实义,而观救世者,是人取诸相,增长痴惑网,系缚生死狱,盲冥不见佛。”

云何不见佛?一为不识自心;二为不明隐显。何者?

众生之因,隐于本觉。诸佛之果,显于法身。因隐之本觉,是果显之法身。果能成因,则佛之众生。果显之法身,是因隐之本觉。因能办果,则众生之佛。故云:凡圣交彻,理事相含矣!

所云:释迦牟尼者,释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能仁者,即心性无边,含容一切。寂默者,即心体本寂,动静不干,故号释迦牟尼。觉此名佛。

弥勒者,此云慈氏,即是一心真实之慈,以心不守自性,任物卷舒,应现无方,成无缘化,故称慈氏。

阿弥陀者,此云无量寿,即如理为命,以一心真如,性无尽故,乃曰无量寿。

阿閦者,此云不动,即一心妙性,湛然不动,妙觉位不能增,无明地不能减,故称不动。

如三藏勒那云:“遍入法界礼者,良由行者,想观自己身、心等法,从本已来不离法界诸佛身外,亦不在诸佛身内。亦不在我外,亦不在我内。自性平等,本无增减。

“今礼一佛、遍通诸佛,所有三乘位地无漏。我身既遍,随佛亦遍,乃至法界,空、有二境,依、正两报,庄严供具,随缘遍满,不离法界,随心无碍,并荐供养,随喜顶礼。

“如一室中悬百千镜,有人观镜,镜皆像现。佛身清净,明逾彼镜,递相涉入,镜无不照,影无不现。此则摄他为总,入他为别。

“一身既尔,乃至一切法界,凡圣之身,供养之具,皆助随喜,悉同供养。既知我身在佛身内,如何颠倒妄造邪业,不生愧耻。

“又,诸佛德用既齐,名号亦等,随称何名,名无不尽。如称一阿弥陀佛名,礼召一切诸佛,无不周备。西天云阿弥陀佛,此云无量寿,岂有一佛非长寿也。

“设一切佛不化众生,但一佛化生,即功归法界。法界德用遍周,是名遍入法界礼也。”

《楞伽经》云:“佛告大慧:‘以四等故,如来、应、等正觉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尔时作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佛。云何四等?谓字等、语等、法等、身等,是名四等。’”云何等义?所谓同一名字、同一梵声、同一乘门、同一真体,乃至同一心、同一智、同一觉、同一道。

如鸯崛摩罗与文殊师利,共游十方,所见十方诸佛。彼佛,皆称释迦佛者,即我身是。又《法华经》明:十方诸佛,皆是释迦分身,则阿閦、弥陀,悉本师矣!本师,即我心矣。

释云:“非独弥陀、阿閦,十方诸佛,皆我本师,海印顿现。且法华分身,有多净土,如来何不指己净土,而令别往弥陀、妙喜,思之!故知,贤首、弥陀等,皆本师矣!复何怪哉!

“言贤首者,即寿量品中,过百万阿僧祇刹、最后胜莲华世界之如来也。经中偈云:‘或见莲华胜妙刹,贤首如来住其中。’若此不是叹本师者,说他如来在他国土,为何用耶!

“且如总持教中,亦说三十七尊,皆遮那一佛所现。谓毘卢遮那如来内心,证自受用成于五智。从四智流,言四如来,谓:

“大圆镜智,流出东方阿閦如来。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宝生如来。妙观察智,流出西方无量寿如来。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如来。法界清净智,即自当毘卢遮那如来。

“言三十七者,五方如来,各有四大菩萨在于左右,复成二十。

“谓中方毘卢遮那如来四大菩萨者:一、金刚波罗蜜菩萨。二、宝波罗蜜菩萨。三、法波罗蜜菩萨。四、羯磨波罗蜜菩萨。

“东方阿閦如来四菩萨者:一、金刚萨埵菩萨。二、金刚王菩萨。三、金刚爱菩萨。四、金刚善哉菩萨。

“南方宝生如来四菩萨者:一、金刚宝。二、金刚威光。三、金刚幢。四、金刚笑。

“西方无量寿如来,亦名观自在王如来四菩萨者:一、金刚法。二、金刚剑。三、金刚因。四、金刚利。

“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四菩萨者:一、金刚业。二、金刚法。三、金刚药叉。四、金刚拳。

“已有二十五及四摄八供养,故三十七。

“言四摄者,即钩、索、锁、铃。八供养者,即烧、散、灯、涂、华、鬘、歌、舞。皆上有金刚,下有菩萨。然此三十七尊,各有种子,皆是本师,智用流出,与今华严经中海印顿现,大意同也。” https://t.cn/RTv4Kyo

吕有祥教授:
佛教辩证思维略析

佛教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内容。

佛教的无常观中阐发了万物人生生灭变化的普遍性、客观必然性和外在常态与内在变化的连结。

佛教的因缘说中表达了因果关系的诸种形态及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普遍联系。

佛教的中道观触及到认识的相对性问题,

显示了真理的认识是在不断排除独断与偏见中前进的思想,

它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对于打破绝对主义、防止思想僵化,具有重要意义。

佛教的二谛论是对中道否定性思维方法的发展,

它将否定与肯定、破与立结合起来,

辨证地表达了认识过程中低一级认识和高一级认识之间的关系。

佛教的圆融无碍观涉及到矛盾的同一性问题,

体现了大而容之、

圆而通之的精神和境界。

1 .辩证
2 .无常
3 .因缘
4 .中道
5 .二谛
6 .圆融

在世界性几个大宗教中,

佛教可以说得上是非常具有哲学思辩的宗教,

在佛教的哲学思辩中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思维或者说辩证法思想,

它是人类认识的成果之一,

是佛教对人类认识的贡献。

那么,佛教中蕴涵着哪些辨证思维,具有什么特点呢?

对此,已有学者作过一些论述,但似言犹未尽,

本文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作一些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一 、无常观

辩证法思想的一个根本观点,

是用变化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和问题。

当我们用这一观点考察古代中西哲学的时候,

赫拉克利特的 “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

“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

《老子》的
“ 物壮则老 ”,
“ 反者道之动 ”,

《周易》的 “ 生生之谓易 ” 的思想常被人们所称道,

而佛教中与之相同或相似的思想却往往被人们所漠视。

其实佛教关于发展变化的思想是十分丰富、全面而有深度的。

佛教对世界的第一个根本看法或第一个基本观点就是 “ 诸行无常 ”

或 “ 一切行无常 ”,

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迁流无常的。

例如:
《杂阿含经》云:

当观知所有色,
若过去、
若未来、
若现在,
若内若外、
若粗若细、
若好若丑、
若远若近,
彼一切皆无常。

…… 如是观受想行识,
若过去、
若未来、
若现在,
若内若外、
若粗若细、
若好若丑、
若远若近,
彼一切皆无常。

《大智度论》云:
诸法无常,故无住时。

《大般涅槃经》云:
一切有为皆是无常。

当知心法必定无常。

“ 色 ” 即物质现象,“ 受想行识 ”

“ 心法 ” 即精神现象,

“ 法 ” 指一切现象。

在佛教看来,

不论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不论内部还是外部、

不论宏观还是微观、

不论近处还是远处,

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世界上没有常存不变之物,

无物不变、
无时不变、
无处不变,

变化普遍存在于一切时间和空间。

这种变化观可以说是相当全面的。

佛教不仅强调无常变化的普遍性,

而且提出无常变化有两种情形,

即 “ 念念灭 ” 之无常和

“ 相续坏 ” 之无常。

《大智度论》云:

“ 无常亦有两种 :

一者念念灭一切有为法不过一念住;

二者相续坏故,名为无常。”

“ 相续坏 ” 之无常,

指一个前后相续的较长过程的完结,

“ 如人命尽,若火烧草木,如煎水消尽,若初发心菩萨行,是相续断粗无常。”

相当于渐进过程的中断,

由于这种变化的过程较长而明显,

因而称为 “ 相续断粗无常 ”。

“ 念念灭 ” 之无常,指在一念的瞬间有迅速生灭变化,

佛教常用石火电光作比喻,

一切事物都具有这种性质,

特别是人的思想意识活动更是如此。

佛教明确认识到生灭变化是万物人生的必然客观规律,

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任何人都不能违背或抗拒这个规律。

《佛说本生经》反覆强调这一道理,

如说:“ 生者在世,安可长存,有诸思想缘起之法,必当归尽,坏败永没。

法当崩败,法应当坏。

欲使不坏,终不可得。”

又说:“ 人生有终,物有成败,合则有散。

应当灭尽坏败,欲使不尔,安得如意。

应当终没。
归于无常。”

又说:“ 法起有灭,
物成有败,
人生有终,
兴盛必衰。”

《法句经》也有类似的说法,

经云:“ 譬如陶家延直作器;

一切要坏,人命亦然。

如河驰流,
往而不返,
人命如是,
逝者不还。

…… 常者皆尽,
高者亦堕,
合会有离,
生者有死。”

这和孔子 “ 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又何其相似乃尔。

佛教正是基于这种对世界万物及人生的辩证认识,

因而主张不必惧怕死亡,要从容地对待死亡。

《佛说本生经》中叙述了一个父亲因爱子夭亡而精神失常,

后被佛陀教以上述道理而解脱了精神痛苦的故事。

佛教不仅认为每一具体事物有生有灭、有盛有衰,

而且认为整个世界的变化是按

“ 成、住、坏、空 ” 四大阶段的过程,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

中国佛教徒还深刻指出事物外在常态与内在变化的连结,如僧肇说:

“ 人则谓少壮同体,百年一质,徒知年往,不觉形随。

…… 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

这与明清之际哲学家王夫之所说的

“ 今日之江河非昨日之江河 ”、

“ 质日代而形如一 ” 言异而义同。

它形象深刻地表达了事物每时每刻既是自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

处于稳定性与变动性之中,

是自我与非我的同一,

是有与无的同一的辩证法思想。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佛教的无常观是有一定局限的,

或者说是不彻底的,那就是佛教的无常观只适用于世俗世界,

而彼岸世界则是永恒不变的,寂然不动的,

叫作 “ 常乐我静 ”。

《大般涅槃经》说:
“ 一切有为,
皆是无常;

虚空无为,
是故无常,
佛性无为,
是故为常。”

“ 有生之法,
名曰无常;

无生之法乃名常。

如来无生,
是故为常。”

与此相关联,佛教对于动静也有独特的见解。

以被称之为 “ 中国佛教哲学无上精品 ” 的《肇论》为例,

其中的〈物不迁论〉篇,虽然主旨在于论释静为实质、动为假象,

但它反对将动静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 岂释动以求静,
必求静于诸动,

…… 不释动以求静,故虽动而不离静,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

认为事物本身的动静从来是一体不二的,

静止寓于运动变化之中,没有离开运动的静止,

如果把动静分离开来,动是动、静是静,动中无静、静中无动,则是一种惑见。

这种动静一体不二论,与辩证的动静观不能说没有相通之处。

二 、因缘说

“ 因缘 ” 或 “ 缘起 ” 说是佛教的又一重要理论,

它是用于解释事物生灭原因和 “ 无自性 ” 的理论根据,

它表达了因果联系和普遍联系的思想。

佛教认为世界万物不是某个造物主

( 如婆罗门教的大梵天 ) 创造的,

也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孤立自生自灭的,

而是由 “ 因缘 ” 决定的。

《杂阿含经》卷2说:

“ 有因有缘集世间,
有因有缘世间集,
有因有缘灭世间,
有因有缘世间灭。”

世间万物的生 ( 集起 ) 灭和变化决定于因缘的有无和变化。

所谓 “ 因缘 ”,狭义而言,

事物生灭的内在的直接原因为 “ 因 ”

又称 “ 亲因 ”,

事物生灭的外在的辅助原因为 “ 缘 ”

又称 “ 助缘 ”;

广义而言,因与缘都是事物生灭的原因,

因而可以互通互用。

事物由因缘而生起,称为 “ 缘起 ”。

印、中佛教各家各派都十分重视因缘或缘起,

提出了二因、五因、六因、七因、十因、四缘、六缘、十二缘生、业感缘起、阿赖耶识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等等不同理论,

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万物和人生的缘起以及因果关系的不同类型。

如《大般涅槃经》讲二因、五因。

二因者,“ 一者生因,二者了因。

…… 如谷子等是名生因,地水粪等是名了因。”

五因者,
“ 一者生因,
二者和合因,
三者住因,
四者增长因,
五者远因 ”

《阿毗达磨俱舍论》讲六种因:

“ 一能作因,
二俱有因,
三同类因,
四相应因,
五遍行因,
六异熟因 ”。

它为人们多视角地探究事物的原因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而龙树归纳的 “ 四缘 ” 最具有普遍意义,

他把因缘概括为四大类:
“ 因缘、
次第缘、
缘缘、
增上缘,
四缘生诸法,
更无第五缘。”

“ 一切所有缘,皆摄在四缘,

以是四缘,万物得生。”

“ 因缘 ” 含义如上述;

“ 次第缘 ” 又称 “ 等无间缘 ”,

指意识活动前灭后生,相续不断,

前一意识活动的消亡必然引起后一意识活动的产生,

前者为后者之缘,二者相续无间;

“ 缘缘 ” 又称 “ 所缘缘 ”,

指意识所攀缘的对象;

“ 增上缘 ” 指加速事物生灭的条件。

这四缘可以简要地解释为
内因、
外因、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加速原因,

是对事物发生原因的高度概括。

中国佛教华严宗把全部世界看作一个大缘起,

世界万物如因陀罗网,珠珠相映,相互摄入,互为缘起。

依此理论,世界中每一物既是被产生者,是他物之果,

又是产生他物之因,每一物与他物联系着,

是因果链条中的一环。

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见解。

李白有哪些惊艳了岁月的诗句?

1. 他写相思;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2. 他写烦恼;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3. 他写美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4. 他写侠客;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5. 他写月亮;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6. 写懵懂时期的爱情;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7. 他写蔑视权贵;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8. 他写边塞辽阔;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9. 最猥琐的一首;

美人来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留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10. 他写无奈;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11. 他写忧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2. 他写孤独;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3.他写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4. 他写蜀道之难;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5. 他吃喝玩乐,

轻视爵位;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作者:一只特立独行的猫
链接:https://t.cn/A6qr8nPe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6. 他做自我介绍;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17. 他写送别;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8. 他写思乡;

(1)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4)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9. 他写将士精神;

(1)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

(3)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4)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5)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20. 他写反战;

(1)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2)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3)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名将古是谁,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灭?父子得安闲。

21. 他写思念;

(1)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2)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

(3)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4)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

22. 他写爱情;

(1)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2)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3)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4)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5)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23. 他写气魄狂妄;

(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3)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5)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24. 他写深闺愁怨;

(1)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2)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

(3)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4)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5)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25. 夸赞友人作品;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电影里的好几个空镜头很有深意,尤其是那一个打开火车看到的延绵不绝阳光普照的万里长城的镜头,还有七连的战士在雪地里吃着冻得发黑的土豆跟过着圣诞节的美军吃着丰盛菜肴
  • #厦门抗疫最新资讯# 【明天起,#厦门全面启动3-11岁儿童新冠疫苗接种#】今晚起,监护人即可自愿登录“美丽厦门智慧健康”微信公众号,为相应接种者进行信息预登记
  •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结果的论文在《自然》三连发】北京时间10月1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三篇中国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结果的论文,为月球热演化和化学
  • #宁波月老爱情牵线# 【宁波377号男嘉宾】幽默健谈+成熟稳重+上进可靠的小哥哥~~与他的缘分将在克拉擦出火花~ 基本资料 出生年月:1996 身高体重:17
  • 妥妥的肾-价啊!今天这个发现这个小家伙便便里带血,还滴了一滴在地上,可给我吓坏了,不过好在医生说可能是滴虫或者蛋白质过剩,喂了药的时候真的是一点都不配合,吐出来
  • 牛油煮熔,爆香干葱及蒜蓉,加入煮软的南瓜和500毫升水煮滚。回锅煮滚加入鲜鸡浓汤宝。
  • 拥有十多年的行业经验,立足福建本地留学市场,为客户提供出国前的语言培训、留学服务、签证申请服务等全方位的服务,并且免费为客户答疑解惑,为各类学员提供量身定制的留
  • 但是宫颈息肉,宫颈糜烂,粘膜下肌瘤,功能失调性出血等疾病,都可以导致女性血性白带,宫内节育器也是可以引起女性少量白带出现的情况。平时的慢性宫颈炎也十分常见,主要
  • 2017年,嘻哈歌手PG-one的出现,打破了贾乃亮与李小璐的夫妻关系,可彼时的贾乃亮并不知道,李小璐和PG-one在往后的日子里会有一腿,由于李小璐很喜欢PG
  • ”佛告诸菩萨:“有二因缘,今世生沙诃楼陀刹:本前世与释迦文佛俱行索佛,故世世相随。”诸菩萨白佛言:“沙诃楼陀刹中诸菩萨,忍辱不瞋怒者作是为可?
  • 今日打卡:9月1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看过朋友圈才发现,这一天不仅是十四运会召开的日子,还是我们入警30年的日子,1991年9月15日,我们从西安的各个角
  • 这是大自然给予的美景搭配,但愿这样的美景长留高原大地,不因雾霾、沙尘的侵扰而阻隔着我们的视线,影响“彩云之南”的美誉。”蔚蓝的天空、纯净的湖水,济南的秋天是蓝色
  • 到货啦‼️️‼️️“‮仙狐‬古族秘法”首次​现世全‮目泰‬前已知唯一“狐仙古族​秘法”的传‮人承‬,“阿赞斌猜”师‮血沥父‬​之作119位‮测亲信善‬‼️️真实
  • 做靓芦山“重建新路发源地、千年古姜城、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清凉气候康养地”四张名片,提高芦山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大做强文旅产业。(二)系列二 文旅产业不断
  • 客厅无主灯,干净简约,灰色和木色是日式经典的搭配,米色的地毯让客厅和餐厅空间得以划分,让客厅家具显得不那么分散,提升整体性一块地毯就能做到,屋里最有趣的就是无中
  • 对于我来说,宫的作品象征着现实去不到的伊甸幻境,放大了一切人性的美好,留住了自然的纯真,让我们这种在现实里蹉跎已久的人能暂得片刻苟活,那种观看作品而发自内心的被
  • 药王孙思邈祖师的修道故事! 孙思邈是古雍州华原人。 七岁上学,每天能诵读一千多字。 二十岁左右时.他喜欢谈论庄、老及百家学说。 洛阳的总管独孤信,在见了他之后感
  • ——《孤独症儿童情绪调整与人际交往训练指南》台台好!【儿童的交往与需要发展阶段】第六阶段:开始真正的同伴交往 普通孩子青春期前后出现的那些交往问题,譬如:交往
  • 周日上午先换个ETC,再陪妈聊会儿,一起接娃吃了个饭,下午又开会,疫情还是比想象的严重,但是疫情防控都两年了,还是有很多二货自以为是,折腾自己算了,真是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