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不下来的真正原因,其实佛经里早有记载

人一到了中年,往往会有横向发展的倾向,有谓“千金难买老来瘦”。肥胖不仅影响人的形象气质,影响社会活动,也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类疾病。
尽管关于减肥的理论、方法、器械可谓多种多样,可是有的人为了减肥,花了不少钱、试了不少办法、受了不少苦、用了不少时间,但效果仍然并不明显,为什么呢?

瘦不下来的原因

瘦不下来的真正原因,其实《法句譬喻经》里早有记载:

人有五事最可肥胖:
● 一 贪食
● 二 喜眠
● 三 欢乐
● 四 无忧
● 五 太闲

五事俱足,必胖无疑。

若欲减肥,须要减食、减眠,减乐、多思,多劳,方可解除发胖身重,多愁之顾虑。

其实,适当的胖,过去叫“发福”。

夏威夷第一任土著酋长选皇后的标准,愈胖愈美;日本相扑,也都是肥肥胖胖的。跳草裙舞的舞者,就是要胖,胖还能赚钱呢。所以当胖就胖,当瘦则瘦,太肥太瘦都不好。

过犹不及,顺乎自然就好。所以,减肥也就成为许多现代人的日常重要工作或梦想。那么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能够减肥呢?

有没有办法能够减肥 ?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印度时,释迦牟尼佛就提出过一种减肥的理论,据当时的采用者使用后证明,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当然,不是说这是佛陀自己使用减肥的方法,而是根据佛陀的相关思想而归纳出的减肥理论或方法。

一、在饮食中修学戒定慧

正如佛陀所说,在吃饭时,能在正念中夹菜、咀嚼、吞咽,将饮食也当做修行,不仅能细腻地品尝到饭菜的滋味,也会在饮食中修学戒定慧,更不会在心灵的昏昧中不知不觉就吃胖了。

《法句譬喻经》里说起:
波斯匿王就特别爱美食,一天到晚都觉得自己特别饿,就这样吃了又吃,结果胖得连一般车子都盛不起他,甚至呼吸都觉得费劲,坐一会儿也累,躺一会儿也累,甚至翻身都需要人帮忙。
他也觉得这样太难受了,便请佛陀帮帮他,可是到了佛陀那里,他想行礼都弯不下腰来,佛陀倒是耐心地对他说,人容易长胖,主要缘于五种事——吃得太多、睡得太多、安逸享乐、没有忧愁、整天没事干。
那怎样可以减肥呢?佛陀说了一个偈颂:
人当有念意,每食知自少,
从是痛用薄,节消而保寿。
波斯匿王听了这个偈颂,知道了佛陀是在告诫他,面对美食应该有自制力,在正念中饮食就可以避免不知不觉吃多了。这样有益于健康,还能添福延寿。
于是波斯匿王让身边的人在吃饭前对他念诵这个偈子,他在佛陀的教诲中,一天少吃一匙,逐渐减肥成功,开心地步行到佛陀那里致谢。
佛陀乐呵呵地问:“今天怎么走过来呢?你的车马和随从呢?”
波斯匿王高兴地说:“听了您的开导,我依教奉行,如今减食健身,全身轻松。所以步行来礼谢您的教导!”
佛陀听了啧啧称赞,说:“世间的人不知道生命无常,沉溺在物质的享受中还不晓得修福,这个身体就算养得再好,百年之后不也只能留下一个坟冢。所以愚痴的人才一直侍奉这个身体,有智者则会去守护心念,开发智慧。”

二、做到观食平等,保持正念

喜爱美食也许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在封建时代,国王、诸侯、权臣、将军、富商之类的人物,这些往往有着相当的权力和经济地位者,大都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更不用说那些胸无大志之徒,更往往会是花天酒地甚至是酒池肉林的,身体怎么会不胖呢?

佛说:

“世诸妙境非真欲,真欲谓人分别贪;
妙境如本住世间,智者於中已除欲。”

并不是说外在的物质就是贪欲,而是人心追求适意的享受,随着境界而转才叫作贪心,正如同面对吃这件事,有智慧的人保持正念,便能从中拔除种种分别黏着

人依靠吃饭而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不能因为食之粗细、可口与否、是否喜欢等,而对不同食物生分別心、嗔喜心和贪欲心,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威仪和庄严,让世人讥嫌。这在佛陀所在的那个托钵游化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对食物应当观食平等,不生分别心。

这不仅是平等思想在生活中的反映,也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迦栴延所说的“无论粗细,饱足为限”正是此义。弘一法师所说的,盐有盐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表达的也是这种思想。

即使在今天,这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我们大众虽然不能做到观食平等,但可克服那种对美食的恋恋不舍,而有意识地从“平等”的角度选择食物,当然就会做到营养均衡、全面,为身体健康、匀称打下良好的基础。

即使不能真正做到“观食平等”,粗细一如,那也至少也要做到“细食不多、粗食不拒”,远离饮食上的贪、嗔、痴。

三、严格坚持“常节量食”

正如智者大师所说的,饮食是资身进道的助缘,如果吃得太多了,就气急心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但如果吃得太少呢?便会身弱心悬,意虑不固。

如果吃了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容易心识昏迷,如果吃了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则容易引发疾病。这都不是修禅定的正确选择。

所以经中说:

“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
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

什么是“节量食”?

《解脱道论》中说:

“云何节量食?”

“若食饮无度,增身睡重,常生贪乐,为腹无厌。知是过已,见节量功德。我从今日断不贪恣,节量食,谓筹量所食,不恣于腹,除贪灭病,断诸懈怠,善人所行。”

显然,所谓节量食即是做到饮食有度、不暴饮暴食。之所以提倡节量食,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随顺胃口,恣意贪食,则会使自己腹满气涨,妨碍修行,也不利健康。

唐代著名佛教思想家道宣律师说:

“食知止足,故苦消灭,新苦不生,有力无事,令身安隐。”另一位唐代律宗思想家法砺也说,若人饥渴能生身心苦受,是名“故受”。

但是,若食不知止,食量过度,则能带来身心苦受,是名“新受”。

这样,对于一部分意志不坚定者,也可能会使自己常生于贪乐之中,为腹无厌。这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越吃越馋、越闲越懒的道理。所以,法砺律师说,若食能知足,得免旧饥,则是“断故受”,这样则做到无过分之苦,这就是“不生新受”。

怎么才能做到“节量食”呢?

《解脱道论》卷二《头陀品》中说:

“受饭食,应自思惟:所须多少?

以为常准,不取长食。

善知筹量,断无期度,谓节量食。”

简而言之就是吃饭前:

第一,要对自己的食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看到美食,就失去对自己胃口、饭量和是否需要的正确判断。

第二,要做到节量食,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而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天节量,明天暴食,这显然也不是正确的节量食的方法。

一位减肥成功的人在讲其经验时说:“减肥的方法很简单。当我感觉到必须吃第二碗才能饱时,我就坚决不吃了。当我感觉到饭菜很好吃时,我就要警醒自己:千万不能再吃了。”这其实也是一种饮食节量,更是经验之谈。

道宣在其著作《业疏》中曾经说过:

大丈夫既不能造大过,

岂为一口之食而陷没耶?

也许可以这样说:大丈夫如果都不能管住自己的嘴,怎么能够成就大事呢!显然,若饮食无度,贪恋口福,就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修学。

#佛教[超话]#这七笔财富,拥有一笔就是人生赢家

都说财乃身外之物,金钱、房子、车子……凡夫看重的这些有漏之财,如水泡般虚幻,总有一天会耗尽。但“七圣财” 是个例外,生能带来,死能带去,是圣者最喜欢的财富,能为生生世世带来快乐。

“七圣财”,也叫七德财、七法财,是七种殊胜的圣法:信、戒、惭、愧、闻、舍、慧。释迦牟尼佛在《宝积经》等经典中都讲到“七圣财”。

云何圣财?谓信、戒、闻、惭、愧、舍、慧,如是等法,是谓七圣财。

——《宝积经》

云何七成法?谓七财: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施财、慧财。为七财。

——《长阿含经》

有七圣财,所谓信戒惭愧多闻智慧舍离故,故名圣人。

——《涅槃经》

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

——《法句经》

一、信心财

“七圣财”里面第一个是信财,信仰智慧、信仰佛陀、信仰真理,这是一种人生的财富。

信心,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佛陀也曾说,弟子们对我的教言,不要因为我是佛陀就全盘接收,你可以进行再三观察,就像锤炼黄金一样,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得到纯正无杂的正见。通过凡夫坚定的信心,佛陀果地的功德才能印现到我们的心里,把我们内在本性的法身引发出来。佛就在你的信心里,极乐世界也在你的信心里,一念信心就能超越十万亿佛土。

二、持戒财

持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想拥有持戒财的人,至少要受皈依三宝的戒,然后根据自己的力量,受一分戒或者多分戒,这样就能具足菩提心等更上层的功德。戒就像一艘船,佛以戒来度我们,我们听佛的话、守佛的戒时,戒的功德力就会现前,我们当下就是和佛在一起。和佛在一起,就是和圆满的智慧在一起。

戒的体来自于佛陀,戒就是佛的身体的妙用,受佛的戒就是跟佛接轨,一声声“能持”,就是一次次接轨。从智慧上来说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从戒上来说多受一分戒,就多得一分佛的加持。受的戒越多,得的加持也越周密。戒律持得越好,我们身心的安全级别就越高。

三、多闻财

多闻的,不是世间闲书杂论,而是与解脱有关的因果、四谛等真理。

佛陀对我们的恩德就是因为佛开口对众生说法,如果佛出世、成道,但没有说法,对我们众生来说就是很大的损失。佛一开口说法,法就周流在三界,就能令众生得解脱。

对于我们佛弟子而言,法是最重要的。只有听经闻法才能开发智慧,启迪信心。有了法我们才能够去践行,践行佛法才能够证得佛法。

四、布施财

布施分为财布施、无畏布施与法布施。财富从布施中来,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佛经里告诉我们,有福报的人,财富从各个地方都会往外涌出来给你;没福报的人,哪怕你去偷,你去抢,都得不到。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相信因果。

为什么佛叫我们布施?当你布施的心一打开的时候,就充电充满了,叫舍得。命里没有福,外面是不会显现福的。

当你舍心一打开的时候,这个世界里最正面的东西就会进入我们生命里。向别人布施的时候,你内在悭贪的因消灭掉了,成就了以后富贵的果报。

五、知惭财

惭愧心是佛弟子修行的底线。我们对这个世界看得越清楚,对自己就越生起惭愧和忏悔之心,印光大师就自称为“常惭愧僧”。

知惭之心,这是一种光明的心态。一方面我们对自己的错误、罪业会生惭的心;另一方面别人功德很大,我们没有修功德,也会有一个惭的心。

六、有愧财

愧是什么?比如说别人对我们有恩,我们不懂得感恩图报,后来知道了,心中就会有愧。

惭和愧的具体含义是有些不同的。愧也是一种光明的心态,一个知惭知愧的人就不会很骄傲,因为谦虚是与道相应、与诸佛菩萨相应的。

七、定慧财

第七个财,是定慧财。戒定慧三学中,戒是基础,我们内在烦恼的降伏,最主要的武器就是戒。通过持戒人越来越平静,就会得定,最后由定生慧,彻底地断除烦恼。

佛陀曾说:我的心是粮田,我用戒定慧耕耘,产生智慧的果实,分享给这个世界上的众生。

我们佛弟子修行,持戒、修定、开智慧,这是真实的功德。通过戒定慧熏修,转凡成圣,这才是生命的庄严。

【如何慈悲化解结怨(二)】

11

| 发心为一切众生修行

我劝大家发心修行,不管是诵经、是念佛、是拜忏,我们的心都不是为自己个人,是为一切苦难众生、为一切迷惑颠倒众生。他们不知道修忏悔,我代替他、代表他们修忏悔,这样心量就大了。所有的冤亲债主,这时候都会被我们化解。为什么?我们这个身体不属于个人,所有的修都是为一切众生。冤亲债主纵然过去和我们有什么了不起的冤结,他看到我们的这种心行,也会原谅我们,不再找麻烦。何况这样的心行,决定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那个效果就更快了。

所以,遇到一切障难,用什么方法能平平安安度过?真诚心,不为自己,为度众生。我修行为度众生,我学教为度众生,我念佛为度众生,乃至于我生活也是为度众生,活在这个世间也是为度众生,魔就不得其便。假如还有一念私心,对世间的尘欲还没有断掉,魔就得其便,魔来扰乱。

12

| 以戒定慧,降伏魔怨

世尊用什么降魔?无非是用戒定慧。戒定慧,这是什么样的魔都沾不上边。所以佛子心里常住戒定慧,魔就不得其便,我们自己道业容易成就;成就道业之后,回过头来,也度这些邪魔冤亲债主,他都是我们帮助的对象,是我们度脱的对象,诸位要懂这个道理。

13

| 真诚不够,忏悔无用

修忏悔、做超度佛事,都没有感动冤亲债主,第一个因素,是我们的真诚心不够;再者,也要以真诚心求三宝加持。真诚心才能修积功德,与冤亲债主共享。所以儒、佛都教导我们,至诚就能感动,上可感动诸佛菩萨,下可感动天地鬼神。

谚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虽然已经努力在做了,但做得还不够,为什么?冤亲债主他对我们怨恨还没有化解掉,这就是我们做得不够!真的功夫做到家,一切冤结自然化解。这一生不够,来生再来,生生世世不能间断。真修行人,无论是顺境、逆境统统能把自己境界提升。

14

| 依教修行,远离魔障

信佛的人有德。真正相信佛的教诲,理解佛的教诲,依教奉行,这个人有德,认真修积善行,所以能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护持,必定得道。纵有魔障;魔障对我们来讲,几乎是不能避免的;魔障从哪里来的?过去生中造作种种不善,这一生当中没有学佛之前,也造了许多恶业,跟许多众生结了怨。这一些冤亲债主,常常来找麻烦,纵然是大修行人,都不能避免,我们怎能够逃得过?但是只要我们自己真信、正解,努力修行,就能得佛力加持,魔难会减轻、会远离。

15

| 业缘要从内心化解

我们常常遇到冤亲债主,有意无意毁谤我、侮辱我,甚至陷害我,我们要明瞭,真正学佛,决定不跟一切人事物对立。他怀疑我,我真诚信任他;他与我对立,我心中与他没有丝毫对立。要把对立的念头,从内心化解,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就好!决定不能有瞋恚报复之心。

要学佛!《金刚经》上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那是最大的侮辱,最大的伤害。可是忍辱仙人用什么态度?没有一丝毫瞋恚的念头,忍辱波罗蜜圆满;没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持戒波罗蜜圆满;而且还发心,我将来成佛之后头一个度他,布施波罗蜜圆满。这正是我们要学的!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生瞋恚,起报复的念头。互相报复,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麻烦就大了,

16

| 逆来顺受,一笔勾销

人一定要觉悟,无论别人用什么手段、方法对待我们,我们能逆来顺受,这个帐就一笔勾销。欢欢喜喜,一丝毫怨恨的念头都没有,慢慢地对方觉悟了,也就不会再怨恨我们、辱骂我们、欺侮我们。为什么?他觉悟明白了。这是我们对他的回报,帮助他觉悟,也帮助他消业障,成就自己的德行,一举数得,这是好事不是坏事。
试想,从释迦牟尼佛开始,往后佛的这些弟子、祖师大德们示现教化众生,哪一个不受众生的糟蹋,受众生的毁谤、侮辱,甚至于陷害!

这些找麻烦,侮辱、陷害我们的众生,是我们无始劫来的冤亲债主。假 如他加给我苦难,我统统接受,没有一点怨恨心,这个怨结就一笔勾消。这是佛菩萨教导我们消业障的不二法门。如果不能接受,那么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我们念佛纵然念得成就了,想往生,临终时他来扰乱障碍,决定不让我们往生。为什么?我们要往生了,他没有办法报复,一定把我们拖回在六道里,让他报仇;我们害他的命,他要向我们讨命,我们骗他的钱,他要我们还债。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我们怎么能走得掉!

17

| 点头微笑,阿弥陀佛

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间,不止这一世,我们过去生生世世中,不知与多少众生结了冤仇,所以这一生的日子哪有那么好过!我们遇到一个陌生人在马路上,素来不相识,他狠狠瞪我们一眼,这是过去生中结的业。我们学佛的人明白,他瞪我一眼,阿弥陀佛,我也不要看他,低着头念一句佛号回应他,化解!不能说他瞪我们一眼,我们也再瞪他一眼,那个麻烦就大了。所以见面给我们点个头笑笑,那是过去生中的善缘。

18

| 顺逆境缘,平等和睦

修行最殊胜的方法,就是与人相处。在境界里不要逃避,要面对境界磨炼自己。遇到恶缘、逆境,实在不得已,我们就避开;避开,佛说“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欢喜”,他讨厌我,看到我就不高兴,我躲得远远的,他就高兴,这令他生欢喜心;要守住这个原则。他毁谤我、侮辱我,我赞叹他、感恩他。时间久了,有人把我们对他这个态度传给他,他会反省,他会觉悟。

真正修行,遇到逆境恶缘,冤亲债主,心中永远感恩,没有丝毫怨恨。为什么?我们知道法法平等,法法皆如,所以没有烦恼、没有障碍。对方没有接触到圣贤教诲,他迷惑颠倒,他有分别执着。所以,合心意的就欢喜,不合心意就发脾气,这些都是六道凡夫正常的表现。真正修行,要能和光同尘,看到这个现象正常,点头,很欢喜。慢慢的修己化人,修正自己感化别人,这样子才真正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回归自性。

什么时候对一切人都做到平等和睦,就能契入境界。不能与人相处,看这个喜欢,看那个讨厌,这是我们修行证果最大的障碍,到最后往生都有障碍。

19

| 至诚念佛,圆满超度

超度用什么方法最有利?没有比“阿弥陀佛”更殊胜的!清朝干隆慈云灌顶法师,在《观无量寿佛经注解》里说,世间极重的罪业,佛法所有的经教、经忏佛事都没有办法超度的,最后还有一门能超度;这一门是什么?念“阿弥陀佛”为他回向。

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超出所有一切的法门,读这本书就能知道。所以我们超度冤亲债主,可以选诵经,选择《阿弥陀经》,或者《无量寿经》。若不诵经,就专念这一句佛号为他回向。但是要真诚恳切。我们要念多少,是专为他念的,譬如我念十万声佛号超度他,我们一定要念满十万声。我们念一百万声佛号超度他,我们在多少时间之内一定要把我们的功课做圆满,这个力量不可思议。

喜欢,看那个讨厌,这是我们修行证果最大的障碍,到最后往生都有障碍。

20

| 吃素念佛,断恶修善

真正一心念佛的人,冤亲债主不会找我们,为什么?我们已经回头是岸,变成好人。冤亲债主大多数也通情达理,看到我们真正改过自新,他看到也佩服、也欢喜,甚至也希望我们能帮助他,超度他。

所以超度佛事灵不灵,要看主持超度的人。超度的人有真诚心,它就灵;超度的人心不真诚,它就不灵。特别是学佛者,佛教导我们素食、断恶修善、忏除业障、持戒念佛。果然真正肯这样做,冤亲债主不但不找麻烦,还会来护持我们,做我们的护法,彼此都得利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佛陀又开示大众说:“世间人所爱敬的,是少壮之年、无有病痛、寿命与恩爱集聚,世人所不喜的是老、病、死与恩爱别离。”佛陀又开示大众说:“世间人所爱敬的,是少壮之年
  • 10、最好的处世观念: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心11、最惹人敬佩的傲骨: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10、最好的处世观念: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心11、最惹人敬佩
  • 现在吃个饭还非要我坐在地上喂了,边吃遍夸才吃得开心,秩序感越来越强了晚上的豆腐我觉得超级好吃,看起来辣辣的其实是番茄酱的功劳哈哈哈哈,可惜小可并不给面子,只吃了
  • 而这些“精英课程”的学员在接收到介绍人对课程的高度肯定、并发现周围都是“成功人士”之后,会产生该课程做法应当是正确的一种认知,但同时,他们也会觉得这些辱骂是不合
  • 怎么会有让人这么开心的事情 好像不讨厌我吧 希望这个男孩子不像之前喜欢的男生 大一就很喜欢的男生 原来现在没有女朋友了 总教官还让他加我 真的真的我一开始没想加
  • 才貌双全的宝宝名,每一个都很有寓意:滔慨“滔”一般指水势盛大的样子,如滔滔滚滚;也指弥漫,充满,如滔天,滔窕,用作人名意指广大,盛大,浩瀚,谈吐之义,与姓氏李搭
  • 人参是非常重要的补气药,可以大补元气,还可以有针对性的补脾、肺、心、肾的脏腑之气。如果是热性体质,脾四味中的肾可以考虑用西洋参,虚寒之人可以考虑用红参。
  • ——别人都劝我,那种痛苦的事还是要尽快忘掉比较好,可是我不想太快忘记妍雨,那孩子的生命太短暂了,我想尽可能长久地记住她。#机智的医生生活[超话]#【经典语录汇总
  • 今天先陪大傻个剪了个头发‍♂️(明明写着剪头发30,去了就变39了……………………)其实剪完挺不错的,他戴了会帽子之后就变的很那个啥了…然后就去了一个路上骑车时
  • #泰国佛牌# 9月放生- 预约名额已过大半 50起放本月中/下旬代放今天狗哥来说说放生的益处和作用、我经常和请过聖物的朋友们说 一定一定要经常放生、放生的常规
  • 感兴趣的评论区留言[可爱]【#小杭杭心动时刻# 有求必应这不就来了~[偷笑]】 后台接到网友私信:本人99年,浙江金华人,身高183,体重82kg,现在杭州做项
  • 已经很久没有去海边叻不再见太阳的光束从厚厚的云层里倾洒而下时间万物仿佛静止耳边只剩潮汐与呼吸独自立于海中仿佛伸手就可触摸天际感受天地辽阔 海水深沉体会个体的渺小
  •   是时光无情,沧桑了缘分,蹉跎了年华。闲暇时,静静观望云卷云舒,让所有的喜欢,在一潭深蓝的眷恋里,长成满园的鸟语花香,便不是辜负。
  • 详情:【最新全球城市竞争力:深圳第9,香港11,广州42】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课题组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2021:全球城
  • #SEVENTEEN[超话]# #VERNON崔韩率[超话]#‖210827 weveresofficial更新‖ 日常和休息之间,In_the_SOOP S
  • #写真[超话]# 随着稻香 河流继续奔跑微微笑 小时候的梦我知道出镜:苏苏摄影:tengd86————拍摄地点:蔡浜村金泽镇蔡浜村坐落在淀山湖北侧的最东首,三面
  • 《憧憬与你巧遇的美好瞬间》每日清晨天蒙蒙亮闹钟滴滴答答的响拖着疲惫未睁的眼急匆匆赶到早餐铺买到仅一份的早饭踏着清晨阳光透过奔跑在梦想的路上无论这一天多么忙一定记
  • 大四上学期我开始准备考研,每天早出晚归,那是我大学里为数不多的为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去奋斗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高考备考的日子。英语也仍然是我大学“木桶”上的短板,考
  • 我想,不在现场的我们,或许都无法能够完整地描述清楚,只能是慢慢感受……过去了几天,当我们听您谈起,分享这深深让您自己都无比感动的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故事,让您对现在
  • 我好爱玉桂狗[太开心]和佳佳每日一读 崩溃[晕]天天下雨的长春 还好带了很多厚衣服[偷笑]每天都有取不完的快递 我为教资做的最大努力就是冒着雨取快递[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