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的源流
1、宋代理学为什么会起源
(1)、收拾人心
拨乱反正的需要。
唐末五代十国武人专政,风气败坏,道德沦亡,毫无廉耻,宋代读书人为扭转这不良风气,挽救人心社会,从教化入手而开讲学之风,促成理学存在基础。

(2)、与佛教争夺人心
抗击西方意识形态。
隋唐以来,佛教迅速发展,其精密思辨特点,对中国儒家这种缺乏逻辑思辩能力的格言式学说产生了致命的冲击,几乎瓦解了儒家学说。尤其是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之道影响为最大。
儒家思想一向以现实社会的伦理纲常为主,但是大多是结论,缺乏哲学上的推理系统,无法解释疑惑,无法让人信服。
儒家学说是实用主义的,强调学以致用,其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政治技术,离不开功名利禄,没法进入形而上学境界,无法超越自己,例如儒家从不讨论:人是什么,我是谁,为什么活着,人可以知道的知识边界是什么这类古希腊时代热门的问题。

但是人类与动物不同,必然会问精神上的问题。由于我们精神是可以超越有限和无常的,但是精神的载体不论是生物身体或宇宙(六合八荒为宇。古往今来 为宙)都是有限和无常的,都有起点和边界。这就导致一个人生基本苦恼,也是一个人的基本问题:在物质领域不存在无限永恒,而人的精神却在追求超越这种有限 和无常。这样超越的的结果必然是从自我进入忘我,从理性进入信仰,从清醒进入混沌,超越的必然结果是无长短大小,先后轻重这些基于时空尺度的比较概念(超 越的标志就是消灭了时空概念,所谓坐忘的特征就是不知何地,不知何时),这种纯粹的精神永恒和无限境界按照很多超越者的描述时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彼岸, 不过这个彼岸只有精神才能达到,载体是去不了的。这个境界给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打开了以上大门,远远超越了儒家政治技术学说的境界,导致儒家学说节节败退。

所以就算是唐代儒学得到政府大力倡导,但是由于儒学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的粗糙,实际影响却远不及佛学,甚至日益衰微,气息奄奄,士大夫阶层均以修行超越标榜。

宋初学者为建立儒学能够对抗佛教的逻辑体系和形而上学体系,不得不吸收道教和佛教中关于宇宙本体的概念(因为自己没有,儒家学说本质是如何做官的官场学说),作为建构自己的宇宙论和本体论,这就是理学。

(3)、儒学需要改革
传统意识形态需要修补。

儒学自两汉以至隋,已由孔、孟、荀的儒学变为经学,已经僵化到奄奄一息,必须创新求生。

经学从西汉、东汉到唐代,已由注重微言大义的今文经学一变而为专重训诂考据的古文经学,由笺注经传的“注”再变而为“注”作“注”的疏,致力于文 字训诂名物考据、章句分析,与孔、孟、荀“尊德性”、“论政治”的学风距离越来越远,而且笺注日趋繁琐,而唐人作“疏”,例不破“注”,即“注”有错误亦 不会指出,反而代为解释维护,这种琐屑的讲疏,有违孔、孟遗意,忽略先哲经传中所含义理的讨究,舍本逐末。已经走投无路。

其实韩愈、李翱的作《原道》、《复性书》时,就已经提出要创新,
他们鄙弃汉儒琐碎的训诂、章句之学,要专究于修己、治平之道,而着力于做人的工夫。

(4)、宋朝中央政府需要
君主大力提倡。是巩固权力的需要。
宋初各帝鉴于唐末五代以来伦理道德崩溃,臣民的廉耻之心尽丧,社会风气因此而败坏不堪,使一般的士人只求荣利,不重气节。如五代的冯道历事四姓十君而不以为耻,反而自称为“长乐老”洋洋自得。

更由于宋朝得位不正,担心武人效仿陈桥驿故事,所以坚定执行重文弃武国策,认为让国人多读书,就能防患于未然。
所以从宋太祖立国开始,便执行文做官而分利的政策,极力提倡文教,奖励儒学,力崇实践,专事于修养的工夫。

于是社会风气为之转移,进而成为宋儒致力于身心修养的理学。

国家政策的支持,导致宋代书院极盛,例如白鹿、岳麓、应天、嵩阳四大书院。书院多聘请名儒主讲,他们大多排斥功利,崇尚道义,教学宗旨在于发扬孔门义理之学及修己立人之道,开启了理学身体力行的风气。
这样也就彻底解除社会精英可能对宋家皇位的威胁。当然后遗症是让整个民族变成小白兔,精神被阉割,人人是太监,整个国家精神上不堪一击。

2、周敦颐
理学的开山鼻祖是周敦颐,周敦颐传程颢、程颐,二程再传朱熹,而奠定理学的基础。

周敦颐主要成就是《太极图说》和《通书》。
《太极图说》以图形说明宇宙发生的原理和次序,《通书》则重在阐述“诚”的意义。

周敦颐学说渊源于道家的太极、阴阳五行之说,参以佛家的心性,而以儒家仁义之道为宗。他核心名句是以“无欲故静”作为修养方法(实际是来自佛家“清静寂灭”之说,又与道家的“恬静无欲”有相近地方)。
周敦颐认为宇宙的起源乃由“无极而太极”,“太极”是宇宙的本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极而后静,静极而后动,循环不息而生金、木、水、火、土五行,由五行而生万物。

在人生方面,周敦颐认为阴阳五行配合得最恰当的就是人,所以万物中以人最灵秀,具有太极之理、五行之性,受太极“纯粹至善”的“理”,故人之性本来是善。
宇宙既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则人亦有仁(木)、义(金)、礼(火)、智(水)、信(土)五常。

其见诸实施,则不外乎仁义二者(所以配合阴阳)。
仁义之性,皆是善的,但用得不当,却可变为恶,所以人要不离乎中正以立“人极”(做人的标准),欲立“人极”,必须无欲、主静,无欲便会心灵虚 静,于事物的是非利害的考虑上便能居于中道,明理通达,而在行动上便自然的正直无私,能做到这样的话,便能达到至诚的境界,也是一个圣人的境界,同时也是 一个太极的境界,达至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周敦颐的学说已将宇宙论与修身为人之道揉合一起,建立起理学基础。
3、程颢和程颐
程颢、程颐的学问就是在《通书》基础上发展的。
但是二程不喜欢探讨宇宙问题,而主张直接从人生实际经验来建立人生的道理,因此教人从实际生活与内心体验上来寻求修养的方法。

程颢认为天下一切真理必须经过亲身体验,才不会流于空谈,他认为“天理”在于“仁”,人如能具有仁德,便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学者必须先“识 仁”,他说:“学者须先识仁,义、礼、智、信皆仁也”。他认为“仁”在人之本性中,不须外求,只要“明心”,便能“见性”,便能“求仁”“得仁”,我们明 白这道理后,便须紧记不忘,更要身体力行,一切行事,皆本此心去做,即所谓以“诚敬存之”,所以“诚”与“敬”便是明道、修身、养性的法门。

程颢侧重“心”的修养,认为“舍心之外天下无理”,要人“自其心体验天理”。
总之,程颢认为学者须先识仁,然后以诚敬存养。他重内心体证,认为人必须透过内心反省以掌握做人、修养的道理。名言是“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程颐论“心性”与程颢相同,但论“诚、敬”方面的修养则不一致。程颐提出“存天理,去人欲”的方法在“涵养”和“进学”两方面,并认为“涵养须用 敬,进学在致知”、“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一方面修己的意志,使之专一集中,不为外物所动(敬);一方面今日格(“穷”(求)的意思)一物(理), 明日格一物,然后加以归纳,便会豁然贯通,明白万物都是一理。他主张“持敬”与“穷理”并重。
这是朱熹朱熹道问学、即物穷理之学说的来源。

4、朱熹
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他认为“格物”、“致知”可帮助了解个别事物的理,从而归纳了解宇宙的天理,因此他认为修养方法在“道问学”以致知,“存天理”以去人欲。

朱熹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真理存在,这个真理就是“太极”。至于“真理”要表现而成为具体的形象,则有赖于“气”。他说:“理也者,形而上 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由此而解释到人、物的形成:“理”与“气”合而构成人,由于气中有清、浊,因而人性亦有善、有 恶。

因此,朱熹教人从善,要“存天理,去人欲”。
要去人欲,便必须“敬”与“致知”。
所谓“敬”,是要使人的一己之心,常常受到警策监督,一旦有私念私欲的萌芽,便要马上加以克制;“致知”即求取学问的意思,他以为天下之物理精髓皆具于圣贤书中,所以读圣贤典籍便是致知的所在,而古书则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六经的阶梯。

人若做到“敬”与“致知”,是绝对可以到达至德、至善、至理的境界。

宋代的理学经朱熹提倡而大盛。

5、邵康节(邵雍)
另外一个原创者是邵雍,着有《先天图》等。他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参杂道教思想,认为宇宙之本是“太极”,亦即是“道”、“心”(换 言之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太极永恒不变,而天地万物皆有消长、有终始,人如能知天地万物之道,便能参天地、育万物,成为天地万物的主宰(简单说就是天人 同构)。

6、陆九渊

另外一个原创者是陆九渊,他认为“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故透过自我内心的反省即可了解天理;他重视持敬,持敬使人能明心见性,因此他强调反省,认为知识的多寡与个人修养无必然关系。而提倡“尊德性”。

陆九渊特别注重持敬的内向工夫,主张心即是理,不容有二,认为即物穷理为支离破碎,而教人先发明本心之明,而后博览,以应万物之变。陆九渊名言:“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九渊启发了明代王阳明的心学。

7、张载
还得介绍一下张载。张载是继孙复、范仲淹经世济人的思想再加以性理的参透而成。张载治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

张载认为万物的生长发展都由于气的聚散、动静,气中又有阴阳二性,沉、降、静之性是阴性,浮、升、动之性是阳性,气有聚散,气聚则物成,气散则物 毁。气的聚散,有一定的规律。所以物的产生,有一定的秩序,这叫做“理”。“人”亦由气聚所产生,故亦得其性的部分,具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人 与万物俱生于天地之间,天地是人与万物的父母,人就应该努力破除“我”与“非我”的界限,而使个体和天地万物合一。为达这目的,首先要变化“气质之性”, 使它恢复为原来的“天地之性”;“天地之性”就是朱熹所说的“理”。

张载在《西铭》一文中阐明人对宇宙所应持的态度:“吾人之体”即“宇宙之体”,“吾人之性”即“宇宙之性”,我们应视宇宙为父母,应以事父母之道对待宇宙,应视天下之人皆如兄弟,天下万物皆如同类。

所以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主张。

张载核心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8、叶适

叶适是理学务实派(事功派)的代表人物,特点是“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言之必使可行,足以开物成务”(也即可行性优先于必要性)。叶适曾经与朱朱熹陆九渊鼎立而三。

叶适提倡功利,反对空谈性命,认为学者重点是学以致用,所以重典章、重经济、重致用,倡改革,主张“义理之学不必深穷”。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即只重农业、轻视工商)政策。

叶适的哲学思想是:强调“道”存在于事物本身之中,“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物由气构成,五行八卦都是气的变化形态。提出“一物为两”、“一而不 同”的关于事物对立统一的命题,认为事物对立面处于依存、转化之中,强调“止于中庸”。认识上主张“以物用不以己用”,提倡对事物作实际考察来确定义理。 反对朱熹陆九渊等等的性理空谈,认为糅合儒、佛、道三家思想提出“无极”、“太极”等学说的周敦颐纯属谬论。但是叶适显然缺乏思辩能力和逻辑能力,其哲学 思想比较浅薄。

叶适本人虽然强调实践,但是其门人多流于辞章,纯属口水党:“水心之门,有为性命之学者,有为经制之学者,有为文字之学者”。只有少数有“欲以事功见其门庭”。

善昭禅师【一日禅】

切须辨取 !

汾州太子院善昭禅师。上堂:谓众曰:夫说法者,须具十智同真,若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辨,缁素不分,不能与人天为眼目,决断是非,如鸟飞空而折翼,如箭射的而断弦,弦断故射的不中,翼折故空不可飞。弦壮翼牢,空的俱彻,作么生是十智同真?与诸上座点出:一同一质;二同大事;三总同参;四同真智;五同遍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杀;九同音吼;十同得入。

又曰:“与甚么人同得入?与阿谁同音吼?作么生是同生杀?甚么物同得失?阿那个同具足?是甚么同遍普?何人同真智?孰能总同参?那个同大事?何物同一质?有点得出底么?点得出者,不吝慈悲,点不出来,未有参学眼在,切须辨取!要识是非,面目见在,不可久立,珍重!



妙喜曰:“汾阳老子,末后若无个面目现在,一场败阙。虽然如是,未免丧我儿孙。”喝一喝,颂云:“兔角龟毛眼里栽,铁山当面势崔嵬。东西南北无门入,旷劫无明当下灰。”

寂音颂:“十智同真面目全,于中一智是根源。若人欲见汾阳老,擘破三玄作两边。”

《人天眼目》载师与僧问答语,僧问:“如何是一同一质?”师云:“绵州附子汉州姜。”如何是二同大事?师云:“火官头上风车子。”如何是三总同参?师云:“万象森罗齐稽首。”如何是四同真智?师云:“鬼家活计。”如何是五同遍普?师云:“石头土块。”如何是六同具足?师云:“乞儿箩易满。”如何是七同得失?师云:“披毛戴角衔铁负鞍。”如何是八同生杀?师云:“放汝命通汝气。”如何是九同音吼?师云:“驴鸣犬吠启圆通。”如何是十同得入?师云:“且居门外。”与甚么人同得入?师云:“鬼争漆桶。”与谁同音吼?师云:“风吹石臼念摩诃。”作么生同生杀?师云:“猛虎入羊群。”甚么物同得失?师云:“牛头没马头回。”阿那个同具足?师云:“上座更欠个甚么?”是甚么同遍普?师云:“狸奴白,牯放毫光。”何人同真智?师云:“认著依然还不是。”孰与总同参?师云:“识得木上座也未?”那个同大事?师云:“穿过髑髅。”何物同一质?师云:“含元殿里问长安。”

幻寄曰:“梵音和雅,令人乐闻。”

《人天眼目》载师十八问,汾阳云:大意除实问默问难辨,须识来意,余者总有时节言说浅深相度,只应不得妄生穿凿,彼此无益,虽是善因,而招恶果,切须子细。

请益问:“僧问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心即佛。”赵州云:“殿里底。”

呈解问:僧问龙牙:“天不能盖,地不能载时如何?”牙云:“道者合如是。”

察辨问:僧问临济:“学人有一问,在和尚处时如何?”济云:“速道速道。”僧拟议,济便打。

投机问:僧问天皇:“疑情未息时如何?”皇云:“守一非真。”

偏辟问:僧问芭蕉:“尽大地是个眼睛,乞师指示。”蕉云:“贫儿遇馊饭。”

心行问:僧问兴化:“学人皂白未分,乞师方便?”化随声便打!

探拔问:僧问风穴:“不会底人,为甚么不疑?”穴云:“灵龟行陆地,争免拽泥踪。”

不会问:僧问玄沙:“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沙云:“汝闻偃溪水声么?”僧云:“闻。”沙云:“从者里入。”

擎担问:僧问老宿:“世智辩聪总不要拈出,还我话头来?”宿便打!

置问问:僧问云门:“瞪目不见边际时如何?”门曰:“鉴。”

故问问:僧问首山:“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甚么不识?”山云:“识。”

借问问:僧问风穴:“大海有珠,如何取得?”穴云:“象罔到时光璨烂,离娄行处浪滔天。”

实问问:僧问二祖:“学人只见和尚是僧,如何是佛是法?”祖云:“是佛是法,汝知之乎?”

假问问:僧问径山:“者个是殿里底,那个是佛?”山云:“者个是殿里底。”

审问问:僧问老宿:“一切诸法本来是有,那个是无?”老宿云:“汝问甚分明,何劳更问吾。”

征问问:僧问睦州:“祖师西来当为何事?”州云:“你道为何事?”僧无语,州便打。

明问问: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道云:“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

默问问:“外道到佛处,无言而立。”世尊云:“甚多外道。”道云:“世尊大慈大悲,令我得入。”

师复云:“凡有学者偏僻之问,或盖覆将来,辨师家眼目,或呈知见,擎头戴角,一一识之,尽皆打得,只为当面识破,或贬或剥,明镜当台,是何精魅之敢现,何有妖狐能隐本形者也。”

幻寄曰:“汾阳老人,抽儱侗刺,拔颟预楔,一时间画彩虚空,设当时有闻其说,便出来问,如何是佛。且道是擎担问、不会问,十八问中,那一问不该,莫是不可唤作借问问么,方便呼为佛聻!莫是不可唤作偏辟问么?你道佛外有甚么?聻!一大藏教诠不出,西天四七,唐土二三说不到,乃拈以问师家,岂特皂白未分,乞师方便是心行问,若道不是无言而立之默问,试道如何是佛说,了个甚么?不可世尊良久,答外道不问无言不得也。学者须是自悟始得,不见汾阳老人道,莫只恁么记言记语,以当平生,有甚么利益!”

文本来源:《指月录》•随喜分享• https://t.cn/R2WxO9M

切须辨取!

来源:《指月录》原集述者:那罗延窟学人瞿汝稷

汾州太子院善昭禅师。上堂:谓众曰:夫说法者,须具十智同真,若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辨,缁素不分,不能与人天为眼目,决断是非,如鸟飞空而折翼,如箭射的而断弦,弦断故射的不中,翼折故空不可飞。弦壮翼牢,空的俱彻,作么生是十智同真?与诸上座点出:一同一质;二同大事;三总同参;四同真智;五同遍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杀;九同音吼;十同得入。

又曰:“与甚么人同得入?与阿谁同音吼?作么生是同生杀?甚么物同得失?阿那个同具足?是甚么同遍普?何人同真智?孰能总同参?那个同大事?何物同一质?有点得出底么?点得出者,不吝慈悲,点不出来,未有参学眼在,切须辨取!要识是非,面目见在,不可久立,珍重!



妙喜曰:“汾阳老子,末后若无个面目现在,一场败阙。虽然如是,未免丧我儿孙。”喝一喝,颂云:“兔角龟毛眼里栽,铁山当面势崔嵬。东西南北无门入,旷劫无明当下灰。”

寂音颂:“十智同真面目全,于中一智是根源。若人欲见汾阳老,擘破三玄作两边。”

《人天眼目》载师与僧问答语,僧问:“如何是一同一质?”师云:“绵州附子汉州姜。”如何是二同大事?师云:“火官头上风车子。”如何是三总同参?师云:“万象森罗齐稽首。”如何是四同真智?师云:“鬼家活计。”如何是五同遍普?师云:“石头土块。”如何是六同具足?师云:“乞儿箩易满。”如何是七同得失?师云:“披毛戴角衔铁负鞍。”如何是八同生杀?师云:“放汝命通汝气。”如何是九同音吼?师云:“驴鸣犬吠启圆通。”如何是十同得入?师云:“且居门外。”与甚么人同得入?师云:“鬼争漆桶。”与谁同音吼?师云:“风吹石臼念摩诃。”作么生同生杀?师云:“猛虎入羊群。”甚么物同得失?师云:“牛头没马头回。”阿那个同具足?师云:“上座更欠个甚么?”是甚么同遍普?师云:“狸奴白,牯放毫光。”何人同真智?师云:“认著依然还不是。”孰与总同参?师云:“识得木上座也未?”那个同大事?师云:“穿过髑髅。”何物同一质?师云:“含元殿里问长安。”

幻寄曰:“梵音和雅,令人乐闻。”

《人天眼目》载师十八问,汾阳云:大意除实问默问难辨,须识来意,余者总有时节言说浅深相度,只应不得妄生穿凿,彼此无益,虽是善因,而招恶果,切须子细。

请益问:“僧问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心即佛。”赵州云:“殿里底。”

呈解问:僧问龙牙:“天不能盖,地不能载时如何?”牙云:“道者合如是。”

察辨问:僧问临济:“学人有一问,在和尚处时如何?”济云:“速道速道。”僧拟议,济便打。

投机问:僧问天皇:“疑情未息时如何?”皇云:“守一非真。”

偏辟问:僧问芭蕉:“尽大地是个眼睛,乞师指示。”蕉云:“贫儿遇馊饭。”

心行问:僧问兴化:“学人皂白未分,乞师方便?”化随声便打!

探拔问:僧问风穴:“不会底人,为甚么不疑?”穴云:“灵龟行陆地,争免拽泥踪。”

不会问:僧问玄沙:“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沙云:“汝闻偃溪水声么?”僧云:“闻。”沙云:“从者里入。”

擎担问:僧问老宿:“世智辩聪总不要拈出,还我话头来?”宿便打!

置问问:僧问云门:“瞪目不见边际时如何?”门曰:“鉴。”

故问问:僧问首山:“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甚么不识?”山云:“识。”

借问问:僧问风穴:“大海有珠,如何取得?”穴云:“象罔到时光璨烂,离娄行处浪滔天。”

实问问:僧问二祖:“学人只见和尚是僧,如何是佛是法?”祖云:“是佛是法,汝知之乎?”

假问问:僧问径山:“者个是殿里底,那个是佛?”山云:“者个是殿里底。”

审问问:僧问老宿:“一切诸法本来是有,那个是无?”老宿云:“汝问甚分明,何劳更问吾。”

征问问:僧问睦州:“祖师西来当为何事?”州云:“你道为何事?”僧无语,州便打。

明问问: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道云:“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

默问问:“外道到佛处,无言而立。”世尊云:“甚多外道。”道云:“世尊大慈大悲,令我得入。”

师复云:“凡有学者偏僻之问,或盖覆将来,辨师家眼目,或呈知见,擎头戴角,一一识之,尽皆打得,只为当面识破,或贬或剥,明镜当台,是何精魅之敢现,何有妖狐能隐本形者也。”

幻寄曰:“汾阳老人,抽儱侗刺,拔颟预楔,一时间画彩虚空,设当时有闻其说,便出来问,如何是佛。且道是擎担问、不会问,十八问中,那一问不该,莫是不可唤作借问问么,方便呼为佛聻!莫是不可唤作偏辟问么?你道佛外有甚么?聻!一大藏教诠不出,西天四七,唐土二三说不到,乃拈以问师家,岂特皂白未分,乞师方便是心行问,若道不是无言而立之默问,试道如何是佛说,了个甚么?不可世尊良久,答外道不问无言不得也。学者须是自悟始得,不见汾阳老人道,莫只恁么记言记语,以当平生,有甚么利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此,当一个有趣的人生同时包含旅行和日常的多视角体验,让旅行帮我们拓宽视野,让日常使我们感受温暖,两者结合,过上一个真正有趣、充实的人生……感谢90后的馈赠#遇
  • #凯源[超话]#​#凯源足迹# [音乐][微风]#凯乐报晓迎玉兔,癸卯逢源抖春晖#【2023年9月6日】【凯源动态】1.王源发博 一切顺利 今天正式开始上课
  • 评➕赞揪1⃣️个song洗面奶揪2⃣️个送益生菌面膜~合作了好几次的国货之光瑷尔博士,这次出了新品我当然是第一时间就用了。1⃣️5⃣️刚睡醒有种不认识我的感觉哈
  • 《均波阅读》5月18日最看好的英超纽卡斯尔联主场4比1大捷,每日最高星近71中71,5个多月来180中178。其余场次昨4中3,中勒沃库森0比0罗马、巴塞尔1比
  • 在我们前面排队的一位导游一直说今天这蓝天快赶上国庆了,于是,我们看到了闪闪发光的城楼,看到了美丽的未名湖和博雅塔,看到了绝美的画中游,一步一景,也许在百年之前,
  • 善良是职责,要用一生去完成。善良是职责,要用一生去完成。
  • (第一财经)【中国工业百强县:40个在长三角,前十江苏占6席】#中国工业百强县前十江苏占6个#中国信通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报告(202
  • 有时候老天让你等,是为了让你等对的人,但对的人不一定是你最爱的,有些人注定有缘无份,虽然惋惜痛心,但奈何有些答案总归是爱过,现在只想珍惜眼前人终于明白,有些路,
  • 但是我又想起之前妈妈给我说过分别是暂时的,是为了更好的相见[泪]然后就是睫毛车钥匙事件!我就喊她打视频过来,[毛球][毛球]我醉啦我头发颜色每天都在变我今天跑步
  • 同专辑里的《浪里游》也非常吸引我,这和庄子的《逍遥游》不知道有没有一些相关性,“有一个,算一个,别计较什么,得到的,丢掉的,都是崭新的”这种自由的感觉似鲲鹏,抟
  • 外人绝对看不出来是他家已经没有了父亲或是失掉了哥哥,就连他们自己也不是关起门来,每天哭上一场。在夜梦中并梦不到什么悲哀的或是欣喜的景况,只不过咬着牙、打着哼,一
  • #安平喜乐[超话]#R5长期接广州dp,机场/活动/路透/上下班等,审美技术巨好!接以下广东活动dp(没写的也接)8.22 刘彰 深圳livehouse8.23
  • 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胸口可以解决的事了 安慰哭泣的我的meme…这样的场景不常见,反而有点期待呢(笑)#张凌赫[超话]#[抱抱]#云之羽# [抱抱]#宫子羽的成长
  • 真的很心软软,看了今天各路的切片发现他状态很松弛,肉眼可见的开心,或许真的即将一切从零开始,感觉最近又在把wb当pyq了,其实翻看他以前发的微博就会发现狸狸是一
  • 真的在慢慢恢复状态 每天会想到这些事的次数越来越少每天睡前跟开盲盒一样开那一堆信哈哈哈哈哈 感觉开到明年ky都够了…今天开到了leibie的[抱一抱] 我也好想
  • 今日热文《容眠谢衡》容眠谢衡(全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笔趣阁WN933 书名:《容眠谢衡》 主角:容眠谢衡 全文请到【得意文楼】发个 主角名,就行了~ 以下非文章
  • 就像现实社会中的无数平凡而独特的女性一样,挫折成为我们心灵的伤疤,提醒着我们曾经的脆弱和坚韧。但在修复和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星际神母逐渐发现了内心深处蕴藏的力
  • 当所有的顾客都能理性消费,相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商家诚信经营,“7天无理由退货”就会成为一种常态,而这种常态化一旦形成,你会惊讶的发现,自己所买到的商品都是质量杠
  • ※使用此服务時,需要加入Nintendo Switch Online(付费)以及更新游戏版本至Ver.1.4.0以上,并进行游戏内的设定【八月更新文字版介绍】视
  • 这也不是一本看起来很舒服的小说,恐惧、怀疑、暴力、欺骗都有,甚至有怪力乱神,我看的时候一直在想怎么才能让这本书看起来更像无神论和科学性、理性的小说,而不是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