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大师难辨,不妨从#《吕祖百字铭》#参悟修行真谛!

不论是在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人以“大师”自居,他们或是开班办学,或是大开收徒的方便法门,然后再做出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且不去论“大师”的真假,既然自诩为修行人,那么就要知道祖师对修行的定义是什么。唯有参照祖师留下的字字遗训,或许才可以修得一二真行,也不枉被他人尊称一声“师父”。
被奉为全真五祖的吕洞宾祖师,曾留一下一篇只有百字的《吕祖百字铭》,其开篇就言以一句“养气忘言守”五个字就论及了“修行”主旨。本句暂可翻译如下:
凡修行者,先须养气。养气之法,在乎忘言守一。忘言则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诀曰:缄舌静,抱神定。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修行的人,必须先要学会养气。养气的方法,在乎少说话、守心于道,少说话则气不散,守心于道则元神内守、不着外境。口诀为:少说话,心安静,神定内守。

虽然吕祖在这段话中并没有给“修行”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却指出了修行的第一要诀,即是“养气”。

气,是什么?在道家的修行系统中,气有先天的元炁和后天的呼吸之气。先天元炁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精炁神三宝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物质。道教修炼讲究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炁是连接有形之精和无形之神的关键点。唯有保持先天元炁充盈,才能在内丹修炼的过程中实现精炁神的阶层转化,才有实现九转大丹成的可能性。第二种后天之气,虽然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呼吸的气体,但因为气在身体中的每一次进出都是吐故纳新的过程,是参与到整个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所以尤显其重要性。道教的修炼讲求气息绵长,乃至于以胎息的方法来改变用肺部呼吸的形式,目的便是要身体减少对气的耗损,使整个身体器官都能降低运作的效率,以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道家修行包含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是身形,一个内心。“养气”之保养元和与吐故纳新,都是身形炼养上必不可少的途径,同时由“养气”之法而派生出来的“忘言守一”之法则可归于心性的炼养。归守清静,即是“忘言守一”的方法,同时也是其目的所在。
“忘言”一方面是要少说话,话多伤气伤身;另一方面是讲修行要不着外境、不恋俗情,心神内守,恍恍惚惚,如痴似呆,从而忘记言语的作用。庄子曾经在文中数次描绘过一些打坐时进入杳冥状态的人,言其“形如枯槁,心如死灰”。这两句话的原意与当今世俗的理解大相径庭,其描述的正是有道之人忘记言行功用而独自寂寥的天真之态。

人们之所以会言说,是因为对外界的事物尚有贪恋和追求。心有所求,就需要用言语来表现自己,如此恰恰就与修道的理念南辕北辙。真正的修行人内心中是可以洞彻一切是非的,但他却不会为了争辩是非而做出舌战群雄之状。老子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又言“大辩若讷”,皆是在说明不辩之大智慧。《河上公章句》中注释说:“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开舌举,必有祸患。不如守德于中,育养精神,爱气希言。”所以,“忘言”不单是要求修行人须做到宁神,更是希望人们可以通过此方法实现对世间百态的心灵超越。唯有超越之后,才能明白是非本为一体,又何必扰扰于其中呢!


既然明了“忘言”的妙处,接下来就需要区分不同的修行阶层:
其一,忘言就是禁言,不要说话,忘记语言的基本功用。因为不能用使用语言,在交流的时候会因此而遇到更多障碍,以此方法来止息外缘,使人更懂得向内心求道之本真。现在在宫观的斋堂中仍然有“止语”的传统,这便是让人们用心专一,吃饭即是吃饭,不求其他,也无须言语多谈;

其二,忘言的目的在于忘念,去除掉内心生出来的诸多妄念,做到杂念不生,唯守清静之真一。所以忘言之后紧跟的“守一”之法,即是在讲修道所追求的目标。老子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方式。而修道遵循的是“顺则成人逆成仙”的法度,是从纷繁复杂万物复归到清静之“一”。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讲,只有守住本源,才不会被万千红尘扰乱了真心一颗。

其三,忘言的最终境界是要实现“忘忘”,连“忘”这件事情都要忘记,连“守”的心思都要忘记,真正做到不忘而忘、不守而守,达到二六时中、行走坐卧皆无缘起,由此也就可以体悟到大道的真妙。

养气、忘言、守一都是修行的途径,并非是最终的目的。修行绝对不是只做一个好人、善人这么简单,对身心的双重炼养才是修行的真谛,所以就要超越对身形的锻炼,以达到对元神的修炼。《青玄济炼铁罐施食》中有一段韵词,“人生百岁如在梦中游,一旦无常归何处?”人生很短,转眼又是轮回。如果仅仅停留在对酒、色、财、气、贪、嗔、痴、爱等尘缘的戒断上,充其量只能做到肉身清静,依然无法跳出轮回之苦。内炼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保养元炁,杜绝尘染波及真心,保证身体内的元神处于常清常静之态,由此才能为通神明之感的真修行打下基础。此才谓之修真。
在明白了吕祖传世的修行要义后,之后便要靠自己的道心去行动。道经师三宝具陈,个人的修为最后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看的是造化,更是勤功。唯有时时不堕,才可见登真之路。
作者:清虚道人 腾讯道学

真假大师难辨,不妨从《吕祖百字铭》参悟修行真谛!#道教知识#

不论是在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人以“大师”自居,他们或是开班办学,或是大开收徒的方便法门,然后再做出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且不去论“大师”的真假,既然自诩为修行人,那么就要知道祖师对修行的定义是什么。唯有参照祖师留下的字字遗训,或许才可以修得一二真行,也不枉被他人尊称一声“师父”。

被奉为全真五祖的吕洞宾祖师,曾留一下一篇只有百字的《吕祖百字铭》,其开篇就言以一句“养气忘言守”五个字就论及了“修行”主旨。本句暂可翻译如下:

凡修行者,先须养气。养气之法,在乎忘言守一。忘言则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诀曰:缄舌静,抱神定。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修行的人,必须先要学会养气。养气的方法,在乎少说话、守心于道,少说话则气不散,守心于道则元神内守、不着外境。口诀为:少说话,心安静,神定内守。

虽然吕祖在这段话中并没有给“修行”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却指出了修行的第一要诀,即是“养气”。

气,是什么?在道家的修行系统中,气有先天的元炁和后天的呼吸之气。先天元炁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精炁神三宝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物质。道教修炼讲究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炁是连接有形之精和无形之神的关键点。唯有保持先天元炁充盈,才能在内丹修炼的过程中实现精炁神的阶层转化,才有实现九转大丹成的可能性。第二种后天之气,虽然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呼吸的气体,但因为气在身体中的每一次进出都是吐故纳新的过程,是参与到整个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所以尤显其重要性。道教的修炼讲求气息绵长,乃至于以胎息的方法来改变用肺部呼吸的形式,目的便是要身体减少对气的耗损,使整个身体器官都能降低运作的效率,以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道家修行包含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是身形,一个内心。“养气”之保养元和与吐故纳新,都是身形炼养上必不可少的途径,同时由“养气”之法而派生出来的“忘言守一”之法则可归于心性的炼养。归守清静,即是“忘言守一”的方法,同时也是其目的所在。

“忘言”一方面是要少说话,话多伤气伤身;另一方面是讲修行要不着外境、不恋俗情,心神内守,恍恍惚惚,如痴似呆,从而忘记言语的作用。庄子曾经在文中数次描绘过一些打坐时进入杳冥状态的人,言其“形如枯槁,心如死灰”。这两句话的原意与当今世俗的理解大相径庭,其描述的正是有道之人忘记言行功用而独自寂寥的天真之态。

人们之所以会言说,是因为对外界的事物尚有贪恋和追求。心有所求,就需要用言语来表现自己,如此恰恰就与修道的理念南辕北辙。真正的修行人内心中是可以洞彻一切是非的,但他却不会为了争辩是非而做出舌战群雄之状。老子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又言“大辩若讷”,皆是在说明不辩之大智慧。《河上公章句》中注释说:“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开舌举,必有祸患。不如守德于中,育养精神,爱气希言。”所以,“忘言”不单是要求修行人须做到宁神,更是希望人们可以通过此方法实现对世间百态的心灵超越。唯有超越之后,才能明白是非本为一体,又何必扰扰于其中呢!

既然明了“忘言”的妙处,接下来就需要区分不同的修行阶层:

其一,忘言就是禁言,不要说话,忘记语言的基本功用。因为不能用使用语言,在交流的时候会因此而遇到更多障碍,以此方法来止息外缘,使人更懂得向内心求道之本真。现在在宫观的斋堂中仍然有“止语”的传统,这便是让人们用心专一,吃饭即是吃饭,不求其他,也无须言语多谈;

其二,忘言的目的在于忘念,去除掉内心生出来的诸多妄念,做到杂念不生,唯守清静之真一。所以忘言之后紧跟的“守一”之法,即是在讲修道所追求的目标。老子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方式。而修道遵循的是“顺则成人逆成仙”的法度,是从纷繁复杂万物复归到清静之“一”。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讲,只有守住本源,才不会被万千红尘扰乱了真心一颗。

其三,忘言的最终境界是要实现“忘忘”,连“忘”这件事情都要忘记,连“守”的心思都要忘记,真正做到不忘而忘、不守而守,达到二六时中、行走坐卧皆无缘起,由此也就可以体悟到大道的真妙。

养气、忘言、守一都是修行的途径,并非是最终的目的。修行绝对不是只做一个好人、善人这么简单,对身心的双重炼养才是修行的真谛,所以就要超越对身形的锻炼,以达到对元神的修炼。《青玄济炼铁罐施食》中有一段韵词,“人生百岁如在梦中游,一旦无常归何处?”人生很短,转眼又是轮回。如果仅仅停留在对酒、色、财、气、贪、嗔、痴、爱等尘缘的戒断上,充其量只能做到肉身清静,依然无法跳出轮回之苦。内炼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保养元炁,杜绝尘染波及真心,保证身体内的元神处于常清常静之态,由此才能为通神明之感的真修行打下基础。此才谓之修真。

在明白了吕祖传世的修行要义后,之后便要靠自己的道心去行动。道经师三宝具陈,个人的修为最后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看的是造化,更是勤功。唯有时时不堕,才可见登真之路。

作者:清虚道人 腾讯道学

#萬寶竹林[超话]# 【平常语·甘露味】得失本常态,不必太过介怀,懂得把心放宽,命运本是无常又无可奈何,坦然接受才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平静温和不奢望太多,心宽知足地生活,真实而坦荡,凡事不求尽如人意,但求心安,活的无愧于心,其他的不必太过为难自己,太在意反而让自己不快乐,走在人生路上,心宽多一寸,快乐才会增三分,余生,保持心宽似海,大度能容,平静安然的心态,相信所有的好运都会在路上。#早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想看的节目即可,操作起来很方便,但是现在的电视根本无法做到……​​虽然电视行业明白自己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利用起现在的科学技术。​
  • 7.你要堕落,神仙也救不了;你要成长,绝处也能逢生。8.人最大的善良,大抵就是看出了你的为难,便不难为你。
  • 后续到❗蚣//❗众...❗浩❗《益华文苑》回个名字即2024年5月15日凌晨3:18半个月了 现在的我已经沉溺在舒适幸福且无所事事的生活中 每天除了吃就是睡 逗
  • 美到窒息‼️可以传家的《海底两万里》·大家好,我是诗酒我觉得,今天分享的并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是一件可以收藏的艺术品,堪称极致之美,每一页都能让我惊叹不已。我是
  • 结束就返回烟台啦~烟台最浪漫的是乘坐寻仙108号夜游芝罘湾,四月的海风已经不再凉了,两岸美轮美奂的灯光秀让人沉醉其中-因为交通不是很方便,都是要靠船只去往游玩的
  • #塔罗牌占卜分手挽回爱情感情婚 星座算命##星座配对 算卦 星盘解析#金星落天秤座和金星落处女座的宝宝他们对另一半的要求会比较一致,他们都喜欢那种有气质的另一半
  • 会议要求,“八星闪耀,争先创优、建设生态富裕宜居和美大流”:一是中信鸽业规模要迅速膨胀,延伸产业链条,转型升级做大“清丰鸽局”。四是大岳庄村在成功创建“河南省旅
  • 如今玄都观已随历史雨打风吹去,桃花桃树更不见了踪影,唯有刘禹锡的诗流传下来,当然还有"前度刘郎"这个成语,后来人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个坚强斗士的
  • 虽然有人很努力的在维持,可再多的努力都没能改变现状的力挽狂澜,我们宁可无聊的刷手机,也不愿意去做无意义的交流,我们害怕说错话。可正是有了过年的欢喜,和过年家人们
  • ”11、“那就祝你有数不尽的鲜花的浪漫。”18、“看过花开的人便会懂得风的温柔。
  • (还有就是知道萌音和Sakura认识后再看,女主叫佐仓读作撒库拉也太出戏了hhhh)男主就腹黑高冷b男一个,但有些时候稍微有点油了笑死,但比直树性子好多了啊笑但
  • #任嘉伦[超话]#rjl#任嘉伦无忧渡#rjl#任嘉伦流水迢迢#rjl#任嘉伦宣夜#rjl#任嘉伦卫昭#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一个个鲜活的角色,都是对他演技付出给
  • ” 她回答道:“我不知道为什么姜梨对我有那么大的敌意,我一开始明明想和她交好,但是她一点面子不给,反而还三番两次终止了跟我的合作,我也不知道是哪里得罪过她,海平
  • [中国赞]还可以水洗可以看看罗莱的反馈浅凝半夏red:非常喜欢乳胶凉席,已经用过好几个夏天,给家人都安排上LONGBAIQUN:已买 收到了 绿色的 真的很好看
  • 有时候老天让你等,是为了让你等对的人,但对的人不一定是你最爱的,有些人注定有缘无份,虽然惋惜痛心,但奈何有些答案总归是爱过,现在只想珍惜眼前人终于明白,有些路,
  • 【拍2件】一页宝宝蛋黄霜共10gx2支 [打call] 29 [酷] [坏笑] 2024/5/16 07:32:12   爱情里,我百转千回的寻找,
  • 1)硬件和软件接口多样性: SP49传感器提供了硬件主/从I²C接口,以及软件模拟的UART、SPI和PWM接口,非常适合低于1GHz的应用。3)低功耗设计:
  • 德石股份: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13.38% 拟10派3元德石股份(301158)4月2日晚间发布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67亿元,同比增长15.18%
  • 这八首诗,既是大树上缤纷的花朵,又是大树里那一圈圈的年轮,把它们都学懂了,你才知道,我们中国这棵文明的大树,何以会根深叶茂、冬夏常青。”我真希望,你们无论什么时
  • 4、不管嫁给谁都一样,说的并不要嫁给谁都行,而是说恋爱和婚姻本就是自我的修行,你的价值不在于你是否被爱,而在于你是否懂得爱自己,我们会在这段修行中看见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