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知识# :打坐练功中的诸多要点,一定要了解!

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内丹工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一步工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

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 ,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气穴中也。

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真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学道甚难,而传道亦不易。传道者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而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孔子曰:“知几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神乎!神乎!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诀曰:玄光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丹家云:“一念从归中起”,即真神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发现”,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念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从不神中炼出,学者知之。

学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热心去则冷心来,人心绝则道心见,此吾所以撇功名势利,弃儿女家园也,顶真学道,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乃有效验。

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存心者,坚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筑基也;养性者,浇培灌溉,务使内药成全,即炼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干,无思无虑,心与性内外坦然,不烦不恼,此修心炼性之效,即内丹也。

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者,为无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无事于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轻于事;人若心浓于道;自然心淡于事。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杂念之扰哉!理胜欲则存,欲胜理则亡。

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

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熏蒸于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贼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工夫者。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它,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婉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书,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

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湍。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湍,则精智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上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代办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予一齐飞散。故养气以戒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

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从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

金丹之道,虽曰易知难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为行之地也。知苟不正,行于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云口诀!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者,而细言之也。

气慧者神自清,气即人身之时神表也,有何难知?特患心不静定耳。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工夫,若不静心细参,则不能知终知始,如何使得下手?懵懂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时时有琐碎之心,而不团聚,故本一心分作数心,何能一心做工夫?凡学道总要诚一,一枪下马,免得另来打战。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

与妹闲聊,她说起在前两年新疆玩的时候,途径喀什,换乘去伊犁,等车过程中饿了,便去车站门口找吃的,偶然吃到了一家烤包子,个大饱满、肉厚多汁、酥香美味,生平仅见。奈何喀什远隔千里,永州又土僻山荒,虽有几家新疆佬开的烧烤店,却无有烤包子卖,更遑论在喀什偶遇的那种极品烤包子,越是吃不到,越是念念不忘,至今思之馋涎。

听她说得绘声绘色,小嘴直咂,倒叫我忽然想起之前在滁州,托公司同事圆圆的福,吃到的鸭脚包。那是一种类似于溧阳扎肝的腊味,一枚鸭掌,掌中握着鸭胗,鸭胗中裹着鸭心,鸭腿上又有一信鸭舌,以鸭肠捆于腿骨之上,一只鸭子身上最好吃的五件套,集于一身。以清水煮制十几分钟便熟了,先食鸭肠,再吮鸭舌,复嚼鸭胗、鸭心,一大口满足之后,最后再细细地啃食鸭掌,食之鲜香满口、回味微咸返甜、无穷无尽。煮过鸭脚包的汤呈黄灰色,咸香适中,下一把面条进去,无需添加任何辅料,亦成美味,或可连汤一同饮尽矣。此物据说是宣城人民过年过节时的佳品,美则美味,贵亦小贵,从前不可轻得。虽现今物流发达,想吃什么,早不似从前那般艰难,耐那次吃过之后,再无缘品尝。许多朋友说到安徽美食,首先想到臭鳜鱼、徽州臭豆腐、刀板香、什锦砂锅甚至正宗安徽牛肉板面,其实徽风皖月,八百里馔饮山河,十里之内必有佳味,好吃的远不止这些。

又想起前几年独自出门旅行,途径洛阳,为去观瞻龙门石窟,故提前一晚到了景区旁的郭寨村住下。舟车劳顿,一到酒店便睡了,顾不得吃晚餐,夜来腹中饥饿醒来,却是深夜三点多了,摸出酒店外找吃的,然街上了无行人、各店家大门紧闭。不甘心饿着去睡,趁夜风清凉,信步闲走,偶见一小巷口,一架推车、一盏昏灯,乃是一个羊肉炕馍小摊。余大喜,近前求购。但见做馍的大爷不徐不疾,先将一小块乳白色的羊油涂于铁板之上,扇旺炭火,在羊油融化呲啦作响的同时,从一大条发好的面上揪下一个面团,揉捏几下,按成饼状,贴于热锅之上,煎馍时,又从旁边锅中捞出一大块卤制羊肉,切完羊肉撒在馍的表面之上,顺手翻面,复加一块羊油润锅,又撒几许葱花,动作娴熟、行云流水,毫不拖沓,少时,即成。焦香微黄,葱白缀缀,未尝时早已满口生津;接过馍啃一口,脂香、肉香、葱香、馍香,香溢满颊,嚼时险将舌头吞下腹去。我走南闯北也吃过一些美食,若说烧饼、炕馍,此时手中所拿、口中所尝的,至矣,尽矣,谬以复加矣,余浅薄之文字,实不足概括形容其味,惟有亲尝方能知之。后来经过郑州、开封,念其味实在难忘,思之便让人坐立不安,因此我也曾再去品尝各地的羊肉炕馍,耐何那一晚小巷口、昏灯下、夜风中,那位大爷的手艺,再难寻摸。

要说南方人做羊肉,也有做得好的。早年谈一对象,家住长丰集团,我每每下班后,从零陵坐车去其家中相会。因下班时本已天晚,到其家中,往往便过了晚餐时间。其厨艺极佳,相爱时情浓,我每至家中,乃必给我留菜。有一日,留的乃是红烧大鲤鱼、腐竹羊腩煲,尝之,惊为至味。羊肉软烂入味、隐含白寇、草果、桂皮等香料味,但又浓淡得宜、不抢羊肉本味,可见配比之精;锅底的腐竹、油豆腐,因饱蘸汤汁、吸尽羊肉鲜美之味,反比羊肉更好吃,更妙在混杂其间的黄豆芽,于满锅浓香之中,妙笔点睛,既有羊肉的软烂回甘,又有腐竹的香浓适口,骤然吃到几根黄豆芽,又脆嫩弹牙,这个搭配,也不知哪个挖空心思、芻短肠子的想出来的。问之,何人所教?答:我爸。疑南方人何故如此善于烹羊,复问之,祖籍何处?答:河南安阳。闹了半天,原来还是北方人的做法,只不过乃父早年在广州工作,因此厨艺中融汇了南方汤煲之艺,更有多年庖丁心得,复传于以,故得此美味。可惜世事无常,缘尽时,相别即永别,人既不见,谈何重温从前之味?

须臾间,思绪万千,遥思前事,或感慨,或唏嘘。与妹言:有空再同去喀什,尝尝你说的烤包子,何如?妹答曰:都过了这些年了,哪知他那店可还在?还要上班挣钱,不得空。那味道虽好,想想,也就罢了。

也对,或许,有些滋味尝过就好,偶然相遇,惊艳当时,过后留在记忆里不可及的,大概才是最美味的。这世上有多少人与事之所以失望,是在于强求,硬要找寻记忆里的从前,奈何沧海桑田,很多东西,或许早就不是从前那般模样,若过于执着,便会连记忆里的那一点好,也就此渺然无踪。

#道教“承负说”浅谈!#
儒家、道家、佛家都有一套道德教化理论,“报应思想”最具有影响力和生命力。佛教中的“业报轮回”、儒家的“善恶报应”、道教的“天道承负”劝善思想在伦理道德中有不同体现,在维护社会安定中发挥过重大作用,道教的“承负”理论在善恶观中更显突出,它不仅表达了所有宗教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真理,还解释了人在实际生活中行善而得罪报、行恶而得善报的不一致性,及人与社会、自然界中的承负关系。
道教的“承负”之说来自东汉早期《太平经》中提出的善恶报应思想,主要内涵是指:上天对个体及家族所积累的善恶进行核算和奖惩。其理论渊源可上溯到商周时期的《易经》和儒家的果报观。如《易·坤·文言》中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什么是道教的承负说呢?《太平经》云:“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人之治,比连不平,前后更相负,故名之为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天道循环,善恶承负,今人要承担先人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名为承;同理,今人的善恶行为会对后人产生影响,名为负。承负说的受体不仅是自身,有恶心恶迹,天地就会夺其记算,减少他的寿命,同时个人行为还要影响到子孙。

  《抱朴子·内篇》卷六中云:“但有恶心而无恶迹者夺算,若恶事而损于人者夺纪,若算纪未尽而死者,皆殃及子孙也。”《太上感应篇》中曰:“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但如你能虔诚地信道、学道、修道,并按“道”意处世行事、积功累德、好善利人,你不但可长寿,还能护佑后代。《太平经》中说:“行善者可得天年,如有大功,可延年益寿,福佑子孙后代。”《老子河上公章句》中也说:“修道于家,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信妻正,其德如是,乃有余庆于来世子孙也。”承负之说,具有我国本土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是道教立教的重要理论依据。《太平经》中指出的承负范围,主张自身要前承五代,后负五代,但也强调果报对个人及子孙与现世的影响。如《太平经·解承负诀》曰:“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虽有余殃,不能及此身也……得行此道者,承负天地之谪悉去……或有真道,因能得度世去者,是人乃无承负之过。”如自己能从善去恶、行大功德,并能行太平之道,就可消除“承负”所带来的灾厄,避免先人的余殃。这回答了力行善者反得恶,力行恶者反得善的不一致性,为我们指明了行善积德、立大功可免除余殃的方向。

因佛教果报思想和轮回理论能产生一种使人戒惧警策的感染力量,来世思想和彼岸世界对于灾难深重的下层人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故在南北朝后,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在道教改革中,在《太平经》天道承负思想的基础之上引入佛教轮回理论充实教义。他在《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中讲的:“若有罪重之者,转生虫畜……轮转精魂虫畜猪羊而生。”及在《太上老君戒经》中说的:“本得无失,谓前生过去已得此戒,故于今身而无失也。”藉以加强劝善惩恶的社会功能。这对改变世风、完善道教体制等都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东晋以来,许多道书吸取了佛教六道轮回和来生受报的影响,因果报应、三世轮回、天堂地狱的思想俯仰可拾、比比皆是,成为道教的思想基调之一。如《飞天人偈颂》中说:“不念怀慈心,酷毒害众生,死魂负铁杖,万劫戴火山。”《飞天人偈颂》又说:“苦酷馅忠良,谗谤击贤人,生世处边夷,死受牛兽身。”《升玄经》云:“不念作慈心,激猎害众生,罪竞受对报,炎火烧其形。”《明真科经》曰:“无极世界男女之人,生世不孝,骂辱父母,六亲相残,其罪深逆,死受酷对,万劫当得,生六畜之中,任人杀活,以酬昔冤,永失人道,长沦恶根。”《太上灵宝业报因缘经》中讲:“凡人有疾病、刑厄、凶祸、官灾、牢狱、水火、刀兵种种苦恼,皆是冥司考罚。”

清·刘一明在《道书十二种·通关文·因果关》中说:“盖天地间一切大小事物,皆有因果。善有善之因果,恶有恶之因果。为善者必有善报,为恶者必有恶报。为善者,善之因也;善报者,善之果也。为恶者,恶之因也;恶报者,恶之果也。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毫发不爽……吾劝真心学道者,速将因果关口打通。一念一事,须要谨慎,一动一静,不可忽略。先学一个不作孽、不造罪的好人,然后理会大事,以图上进,庶乎有造。若因果不论,即要学道,又要作孽,明知明昧,罪上加罪,妄想闻道,难矣。”及《钟吕传道集》中所云:“人生欲免轮回,不入于异类躯壳,尝使其身无病、老、死、苦,顶天立地,负阴抱阳而为人也。”承负说和因果报应思想告戒世人:勿做恶事,多行善事,以求与道合一。道教将此观点写入劝善书和功过格,作为奖惩和定罪的依据。《云笈七签》卷九十二中曰:“凡人有一千恶者,后代袄逆;二千恶者,为奴厮;三千恶者,六疾孤穷;四千恶者,恶病流徒;五千恶者,为五岳鬼;六千恶者,为二十八狱囚;七千恶者,为诸方地狱徒;八千恶者,堕寒水狱;九千恶者,入无边底狱;一万恶者,堕薜荔狱。万恶之基,起于三业,一一相生,以至千万恶,堕薜荔狱者,永无原期渺渺,终天无由济拔,得不痛哉。”
  儒、释、道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流传,在相互斗争、排斥中成长,也在相互吸收融合中发展,彼此之间的吸收与融摄是最主要的。无论是佛教的因果报应,还是道教的天道承负,都是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道教承负说与佛教因果学说是有区别的,它除了宣扬慈悲观和善恶观外,还解释了人在实际生活中行善而得罪报、行恶而得善报的不一致性。如《太平经》中说:“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及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蓄大功,来流及此人也。”太上老君曰:“人修善积德而遇其凶祸者,受先人之余殃也;犯禁为恶而遇其福者,蒙先人之余殃也。”承负思想的劝善说服力更充分。

天道承负论与因果报应思想通过道教的大力宣扬,早已成为有利于社会安定、劝人向善的重要力量。《太上感应篇》是现存最早的善书,文中说的“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己随之。”与《文昌帝君阴骘文》中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及《太微仙君功过格》中所讲的“积善则降之以祥,造恶则之以祸”等观点不但被道教徒及普通百姓所接受,也在佛教广泛传播。道教中的劝善思想不仅是弘道的重要支撑和手段,更是儒、释、道文化传统的积淀。

  “承负”说与“因果报应”论分别是道教与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都是关于善恶报应的宗教理论,含有丰富的宗教伦理道德思想。佛教因果报应论只限于有情众生中的个体,而道教的承负说不但强调个体与家族的因果关系,还会影响到社会及整个自然界。《太平经》中说:“今先王为治,不得天地心,非一人失乱天文也。天大怒不悦喜,故病灾万端,后在位者复承负之。”《太平经·五事解承负诀》中曰:“然,天地生凡物,无德而伤之,天下云乱,家贫不足,老弱饥寒,县官无收,仓库更空。此过乃本在地伤物,而人反承负之。”承负不仅体现在个体与家族关系和社会的关系之上,更体现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之中。天有大难,而人也要承担自然灾害所带来的责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2.快乐分享错了人,就成了显摆。21.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
  • 郭德纲说了两句话,就能看出德云社在那个时候是有多受欢迎和支持的。郭德纲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也是感慨万千,不管是台下的观众,还是台下的观众,都是一脸的兴奋,这是对一
  • 那英则理智很多,她选谭维维队,而不是人气值更高一点的王心凌队,也有一定的感情因素,因为一公、二公谭维维都在她的同盟中担任了队长。 相反,谭维维队表演的曲目
  • 最近很想记录几个事情~[奥特曼]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想练练琴[并不简单]然后第二天我憨居居地把自己右手食指中指撞伤了~啊~这是什么天意?[泪][奥特曼]当我憨居居地
  • 记今日小思:喜羊羊之虎虎生威和牛气冲天竟然是十几年前的了 当时我真的很爱看这些大电影 以前爸爸妈妈带我看完之后 我就打开土豆播放器一遍遍看 好多动画好多回忆 最
  • 虽然恶势力的保护伞权力太大,您暂时被全平台炸号,离开了社交平台,但千千万万正义的人会永远记得您孤勇奋战的身影,永远记得您铿锵有力的对正义的坚定信仰!在您带领大家
  • 或者就是在焦虑十月份的到来、22年的结束、要不要尝试开始一段新的关系、怎样去坦诚的面对很多事、考研、是否要离开学校、要不要好好搞生意、要不要开个小工作室等等等等
  • 首批iPhone14Pro系列的问题总结iPhone 14 Pro系列开机激活时卡住重启iPhone 14 Pro系列数据恢复出现问题,一直卡着iPhone 1
  • 然而,虽然我们感到舒适的地方以外的区域可能令人恐惧和风险,但也是成长的领域。通过上图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影响睡眠的一些主要数据,我们发现较为容易解决的是灯光、
  • 爱美可能是女生的天性把…女生希望自己每一处都是blingbling的更重要的是和闺蜜一起臭美实在很开心就像男生们一起打游戏一样[哈哈][哈哈][哈哈]#绿洲贴贴
  • (图源: New York Post)#美国[超话]##拜登##疫情[超话]##凤凰新闻[超话]# 【新闻、视频、纪录片、看电视,尽在凤凰秀,点击下载: 】爸爸
  • 以太坊个人操作建议反弹关注1335-1355区域,反弹触及这一线即可做空,目标看1300-1280,#btc[超话]#上周已经成为过去,新的一天新的开始!愿币友
  • 我被共情了 记得有一天晚上你喝醉了酒 你抱着我哭你说你好爱我 你说从来没有人对你这么好过 你在酒店抱着我让我不要离开你的时候我偷偷摸摸亲你 你一个人在那里胡言乱
  • 没有花言巧语,却可以用行动告诉你真实,说的在再好听的人,都抵不过一个人的实际行动。我喜欢简单的生活, 没有利益的交换,没有钱财的争夺,一人一茶一书,慢慢品,两人
  • 这样的人虽然没有遇到真正的对境,但是也可以去观想,去对治内心的贪着或欲望,这样贪着和欲望就会消失。  女人或男人是损害清净心最大的敌人,如果对异性生起了贪心,就
  • 一口下去满满的葡萄,整体口感十分油润,一点也不干噎,唯一的一小点点不足就是太甜了,但是在十分想吃小甜品的时候来一口,快乐爆表!他的奶黄馅也是甜口的,皮很薄很酥,
  • 顺便说一句,下图的产后修复操作顺序是错的。洗的部位完全一样,但是顺序不一样,那么结果肯定不一样:一个能洗干净,另一个洗不干净。
  • 金牛座的人特别的理智,不会被任何东西冲昏头脑,在他们的世界里面,物质是永远摆在第一位的,他们非常地理智,有了金钱的金牛,总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的,因为他们不但
  • 大家都可爱得让人想抱着狂吻(不要再说了还有各位的签绘 牛奶是画画小天才 是猛男我 被送了贴纸和小饼干 好快乐 美食小天才月月太帅了 不敢靠近 是精致美男可爱四百
  • 主要从事家庭、宾馆酒店、休闲娱乐以及商业载体的设计与销售,在追求个性化、环保化的家装时代背景下,人们追求的不只是一种外观美,更是追求一种品味与格调、个性与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