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闭路循环高速离心喷雾干燥设备防爆型LPG-10
概述:
根据需方工艺要求,物料为液态,含有有机溶剂无水乙醇,干燥后粉体颗粒有机溶剂含量低,处理量10 ㎏/h。设计进风温度大于 220℃,干燥介质氮气循环,循环介质中氧气含量小于 3%以下。物料接触部分SUS304。系统所有电机防爆,操作箱防爆,防爆等级: ExDIIBT4。
1、 生产工艺采用闭式喷雾造粒设备,酒精回收,造粒后的粉体呈圆球型状,粒度要求 30~40μm。

2、 处理量:5~10 ㎏/h。

3、设备要求内外镜面处理。方便清洗。

4、设备组装完毕,需方带料现场试验验收,确认合格后发货。

5、制作毕,焊接部分打磨处理去毛刺,设备内部清 理洁净,所有部件确认为全新部件与粉料有接触的部件都不可使用涂层进行处理。所有材质均采用和杭州同等材质制 作,实验结果均满足要求。干燥室加热器件要求无老化铁锈的污染。

6、产品回收率达到 95%以上。

7、试验验收现场培训需方操作人员熟练操作、调节参 数、处理设备使用过程中解决问题。

一、 干燥工艺:

氮气经过风机动力进入电加热换热室,经过充分换热以后螺旋状进入干燥塔。物料在料桶内由过滤网过滤,经过送料泵送入离心雾化器,高转速的雾化盘令料液切向雾化成细小颗粒,与热风充分接触,短时间内达到干燥的目的。

雾化器根据传动机构分为气动式和电动式:气动式是以压缩空气作为动力驱动,通过气压大小调节雾化盘的转速大小,控制雾化程度;电动式以电机的转速调节雾化盘的转速,电机通过变频器调节转速。变频器对电机和传动轴运转具有保护作用。

物料在下降过程中进一步干燥,达到产品质量要求。产品经过主塔下部进入旋风分离器扑集进入料仓。

尾气由布袋除尘滤袋 800 目过滤后,经过引风机进入氮气冷却室,冷却至常温状态并冷凝回收无水乙醇。冷凝后的无水乙醇经过排液阀进入溶剂罐。降温除湿后的尾气再次经过加热器加热到设定温度进入主塔循环利用。达到整体密闭循环,避免尾气外露。

干燥过程中进风温度可控,物料的加料量可调节,雾化盘的雾化转速可控制雾化细度,所以生产过程中设备可以充分保证产品质量。

全套干燥工艺采用封闭式操作,物料经过处不锈钢 SUS304 制作,根据物料要求,避免腐蚀。外壁 SUS304 封面。加料方式采用自动机械式,自动化程度高。

整个系统电机防爆等级:ExDIIBT4,电气控制柜采用防爆箱。所有风管连接法兰采用按照HG/T20592-2009 国标1.0MPa级标准,不锈钢。法兰之间密封垫片采用四氟垫。

此套干燥工艺,根据物料特殊性,采用闭路循环结构,系统所有进出料口配有真空蝶阀。

滤芯除尘器出风管道配有可观测视镜,对称放置照明灯。观察布袋粉尘是否外漏,并及时处理。布袋除尘器箱体布置泄爆口,确保安全。

系统内部温度、风压、氧气含量检测仪、加料频率、风机频率, 现场可以观察并连接控制系统,有氧检测并报警仪信号通过变送器输送信号连接到DCS 系统。

具体设备流程如图。

二、 设计计算及机型选型:
2.1、蒸发溶剂量:W= 10 ㎏/h 按照较大规格选型,留有调节余量。取,乙醇的蒸发潜热: rw=264kcal/kg

物料的比热容;

0.5kcal/kg℃

2.2、干燥风量确定:

2.2.1 、蒸发量10㎏/h乙醇 。

2.2.2 、在闭路循环系统中,尾气冷凝后气温25℃,此温度下饱和水汽值0.0229㎏/m³此值较乙醇饱和值相当。

2.2.3 、排风温度在85℃,在标况下水汽饱和容量为0.35㎏/m³水分。干燥物料终溶剂含量为小于1%,在此水分含量的水汽压与湿涵曲线图表中,单位气体水汽含量值在0.013~0.071㎏/m³水分及溶剂,喷雾干燥为瞬间雾化干燥,雾化后通过气力输送进一步干燥,气力输送过程特点为干燥时间短,热质交换分压剃度大。水汽及溶剂含量值取0.023㎏/m³。

蒸发量消耗气体量:L=10㎏/h÷0.023㎏/m³

=435m³/h

2.2.4

、引风机选型:在干燥系统流程中,考虑到设备的调节量,根据气流温度,空气湿含量大小,风量选型余量在10%, 总风量为435m³/h×1.1=479 m³/h。

在干燥系统与引风机连接部件阻力要求大于3500Pa。参照国家风机标准,引风机型号选用:

9-19 3.5A 右180º 1.5KW

变频调速

风机风量:500~900 m³/h 全压:3500Pa。2.3、干燥需要总热量:

2.3.1

、溶剂汽化时汽化潜热:W×rw

= 10㎏×(264+85-25)kcal/kg

=3240kcal

2.3.2

、干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干燥介质来热量循环交换, 则:Q1= V气×C气×(220℃-25℃)

=479×1.25×0.24×(220-25)

=28022kcal/h

2.3.3、热源:电加热

从25℃加热到220℃,由电加热来完成,所需的热量为: 28022 kcal/h,

则电加热功率为28022÷860=32.5KW,根据三相电平衡规律,电加热总功率取36KW,电加热管及箱体内壁均采用不锈钢304制作,加热器的接线端子采用耐高温导线连接。

2.4 、冷却水循环量:

2.4.1 、干燥机组尾气温度平均 85℃,尾气量 479m³/h,从 85℃降到25℃释放热值:

479×1.25×0.24×(85-25)

=8622kcal/h

10 公斤乙醇溶剂凝露释放热值:10×264

=2640kcal/h

热值 8622+2640kcal/h 需要 8℃冷水升到 15℃的水量:

(8622+2640)kcal/h÷(15-8)

=1609 ㎏/h

=1.609 吨/小时

考虑到热利用损失,冷却水利用量:1.7 吨/小时。

可以采用无锡盖德制冷机组,制冷量 2 立方,电机功率 4KW, 机组体积 980×650×1500 ㎜。

2.4.2 冷却翅片采用不锈钢管SUS304翅片,换热面积按照不锈钢换热材质系数核计:

(8622+2640)kcal/h ÷14.7÷7

=109㎡

按照换热充分,冷却器按照120㎡配备。

2.5

布袋除尘器:由于干燥过程中有较细小粉尘颗粒产生,布袋规格选用医药级滤芯过滤,过滤精度 800 目。

布袋除尘器过滤风速按照较低过滤风速 0.7m/min 核计,过滤面积:479÷60÷0.7=11.5 ㎡

选型MC-15 ㎡滤芯除尘器。滤芯采用Φ325×1000mm,1 只。聚酯材料,表面喷涂 PTFE,过滤精度 800 目,耐热温度 110~ 120℃。

除尘器箱体SUS304 材质制作,内壁采用镜面板制作。氮气脉冲反吹阀DN25。

2.6

设备控制:采用触摸屏PLC 集中控制与调节,氮气进出置换口DN20。氧含量检测仪采用防爆结构同行业运行稳定的品牌。温度、引风机频率通过触摸屏调节。

三、 LPG-10 离心喷雾干燥机技术参数:
1、 进风温度: 220~230℃(可调)

2、 出风温度:

85~95℃

3、 干燥强度:

8~12 ㎏/h

4、 设备动力:

5.8kw

5、 电加热功率: 36kw

6、 冷却换热器面积:120 ㎡

7、 8℃冷水耗量:1.7t/h 水压 0.3MPa

8、 除尘过滤面积:15 ㎡

9、 脉冲氮气耗量:2.4m³/h

气压 0.4MPa

10、 产品细度:

30~120 目

11、 设备外型尺寸:3.5×2.7×2.8m

12、 雾化盘转速:

18000 转/分钟

13、 干燥系统内部总容积:3.6 立方。

【艾科普 】何为中医的“五行”!#今日健康养生#

五行是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研究方法,揭示出的自然界一年之中气的运动变化规律。

《内经》把五行和阴阳并列起来,都看成是化育生命的本源。

五行学说是古代人类研究大自然气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学说,是研究生命起源、生命运动规律的古代自然科学学说。

用中医思维来理解中医的“#五行# ”

五行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根据《黄帝内经》和其他古籍的记载,从气的运动方式,讨论五行的基本概念。

1
五行非五材
所谓五行,尽人皆知乃是木、火、土、金、水。但若按其字义理解为5种具体的物质、材料,充其量只能叫五材,而不能称五行。“五材”的概念,古已有之。《左传· 襄公二十七年》就有“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的说法,《尚书大传》也有“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的记载,指的都是五材,5种具体的物质和材料。即使将其说成是5种元素,也仍然属于五材的范畴。

五行的“行”字,《说文解字》说:“人之步趋也”,也就是迈步行走的意思,进而可引申为行动、运行、运动。现代汉语中的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的“行”字,都是这个意思。所谓“五行” ,应是指自然界气的5种运行方式,或说是5 种运动形式。汉代的《白虎通·五行篇》说:“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意思是说,用“行”字,是用来表述大自然之中气的运动、运行方式的。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说得更清楚:“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其行不同,故为五行。比相生而间相胜也。”显然是说,五行是指天地之气的运行,有了阴阳,才有了四季,有了四季,才有了五行,之所以用“行”字,是因为天地之气的运行方式不同。

五行之间,以季节相邻的次序相生,以季节相间的次序相胜,也就是相克。《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湿燥风”,也是把四季和五行联系起来的。因此在《黄帝内经》里,又把五行叫作“五运”,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湿燥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朞(编者注:jī ,同“期”)之日,周而复始”,“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可不通乎!”

这些都说明五行是揭示天地之间四季气的运动变化规律、揭示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揭示人体各器官气机特性和相互联系的学说。因此在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这5个字,已由具体的5种物质或材料的原义,升华到5种气的运动形式的高度,已由形而下的水平,上升到研究万事万物普遍规律的形而上的水平,也就是由“器”的水平,上升到了“道”的水平。

2
五行的属性和归类
五行所代表的气的运动形式和特性各是什么?将自然界万物用五行进行归类的依据是什么?古人是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方法来研究的。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生活在北半球的华夏先人,在傍晚仰望星空时,很容易观察到北斗七星的周日视运动和周年视运动。就周年视运动而论,当北斗七星的斗柄在傍晚时分指向东方时,地面上则是春季;指向南方时,则为夏季;指向西方时,则为秋季;指向北方时,则为冬季,这就是四方和四季相对应的来历。东汉张仲景著《伤寒论· 伤寒例》中,就有“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记述了斗柄指向和四季、8个大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二十四气以及七十二候的关系。可见以观察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来确定四季和节气的方法,是由来已久而且也是很精确的,这在《伤寒论》中称之为“斗历”。

仰观天文,斗柄指东;俯察地理,地面为春。在这个季节微风和煦,冰雪消融,种子生根、发芽,草木根须下伸、枝叶上展。蜷曲成团而冬眠的熊,在春风的呼唤下,爬出树洞,伸伸腰肢,一派舒展之相;盘成圆盘而冬眠的蛇,被春风唤醒,伸展身体,慢慢爬出了山洞,开始了一年的新生活……从物候的观察,到古人关于春季阳气布陈、发散、发陈的论述,皆提示,在春季,是气的展放、疏泄运动控制或主导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树木的根须和枝条皆喜展放条达,故古人便将气的展放、疏泄运动形式,以“木”来命名,因此“木”在五行中,并不是指具体的树木或木材,而是代表自然界在春季的气的展放疏泄运动。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在中医学里,称肝和春气相应,也就是说肝的生理特性和木气的疏条展放之气相应,临床通过调肝舒肝,在上可以治疗心肺疾病,在下可以通便、利尿,可以治疗妇科疾病,都是利用了肝主疏泄展放的功能,但有的书上说肝主“升”,春气主“升发”,这就值得商榷了。而肝主生,春气主生发、展放,则是《黄帝内经》的本义。

斗柄指南,地面为夏,气候炎热,草木在地下的根须长势明显减缓,而在地面上的枝叶则繁茂生长,动物更加活跃,自然界一派欣欣向荣、蒸蒸向上的景象。从物候观察,到古人关于阳气至夏洪盛、夏气扬蕃秀之令、万物蒸蒸向上、养长之道的论述,皆提示在夏季,是气的上升运动控制或主导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于火性炎上,故以“火”字来命名。因此主升的是火气,而不是木气。木气的运动一旦由“生”变成“升”,那就是木郁化火,郁火上炎,那就是病态了。

斗柄指西,地面为秋,气候凉爽干燥,草木枝叶枯萎,根须末端干枯,养分向主干内收,向果实和种子内贮藏;冬眠的动物此时在体内积聚了大量脂肪,以致显得臃肿肥胖,以便等待严冬到来,进入冬眠状态后慢慢利用这些能量。从物候的观察,到古人关于至秋要收敛神气、养收之道、秋气正收敛之令的论述,皆说明在秋季,是气的内收、收敛运动控制或主导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于金属密度大,象征着收敛密集,故以“金”来命名。

斗柄指北,地面为冬,气候严寒,万物闭藏。种子深藏土中,生机潜闭,处于滞育状态;冬眠的动物深居洞中,基础代谢降至最低水平。从物候观察到古人关于冬季地户闭塞、阳气伏藏、阳气下沉、地气下降、冬气正养藏之令的论述,皆提示在冬季,是气的下降、潜藏运动控制或主导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于水性就下,象征着下降、潜藏,故以“水”来命名。

从春至夏,是由木气的展放到火气的上升,为气的阳性运动;由秋到冬,是由金气的内收到水气的潜降,为气的阴性运动。其间由阳转阴,需经由夏秋之交的转折过度,此时中医称之为“长夏”。在长夏,暑热未去,阴雨连绵,气候闷热潮湿。此时草木枝端长势减缓,已经开花结果,正在化育种子和果实;动物孕育胎儿,繁育后代,已不如春夏求偶交尾之活跃。由此推知,此时是平稳运动的气控制或主导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也就是气的展放和内收运动相均衡,上升与下降运动相均衡,保持了一种动态的稳定,而土性最为敦厚平稳,于是便用“土”字来命名。

其实由春季木气的展放,转为夏季火气的上升;由秋季金气的内收,转为冬季水气的潜降;由冬季水气的潜降,转为春季木气的展放,都存在着平稳过渡的一段时间,于是《黄帝内经》就有了“土旺四季”的说法。所谓土旺四季,是指在四季的最后18天,都是平稳运动的土气占主导地位。

伴随着天空的斗转星移,伴随着地面上春、夏、长夏、秋、冬季节的更替,大自然的气机进行着展放、上升、平稳、内收、潜降这样有序的运动和变化,古人分别用木、火、土、金、水来代表它们的运动特性,这就叫五行。当然季节更替的决定因素,乃和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到太阳距离的周期性变化相关,并不取决于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斗柄指向只不过是观察天象的参照物罢了,但却是五行归类的内容之一。

3
五行的生克
五行之间,以季节为序,相资生、相养助、相促进,这叫五行的相生,也就是《春秋繁露》所说的“比相生”。春季木气的展放,为夏季火气的上升创造了条件,叫木生火;秋季金气的内收为冬季水气的潜降提供了前提,叫金生水;火气升至极点,必将停止上升而转为稳定,叫火生土;长夏土气的平稳,随着秋季的到来,则将转为金气的内收,叫土生金;而冬季水气潜降,生机闭藏,则为来年春季木气的疏泄展放蓄积保存了能量,这就是水生木。

五行之间,以季节相间的次序相制约、相抑制、相克制,叫五行的相克,也就是《春秋繁露》所说的“间相胜”。如木气的展放,抑制土气的过度平稳,以防其壅实内收倾向过早出现,叫木克土;土气的平稳,可制约水气的过度潜降,叫土克水;水气的潜降抑制着火气的过度上升,叫水克火;火气的上升,抑制着金气的过度内收,以防其过早沉降,叫火克金;金气的内收,制约着木气的过度展放,叫金克木。

诚然对五行生克的解释,也有从五材之间的关系来论述的。如《素问· 宝命全形论》说:“木得金而伐,水得火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又如《五行大义》说:“木生火者,本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 … ”等等。表面看来,很是机械,甚至十分牵强,但从《素问》所言“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来看,应是以五材之间的关系来代言五行的生克规律。

清代医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里说得十分明白:“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黄氏所说的“气”,就是指气的运动,“质”则指具体的材料或物质。故黄氏进一步说:“相克者,制其太过也。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金气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水性降润,掺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皆气化自然之妙也。”虽然在有些细节上和前面的解释有所不同,但精神是一致的,皆是从气的运动形式之间的养助、制约关系来认识五行生克的本质。

五行之间,有相生则不至导致某行的不足,有相克则不致造成某行的太过。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克制化,从而保证了一年之中气机变化的稳定状态。只有这样的稳定状态,经过几十亿年的氤氲衍化,才化育了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所以所有的生命都被打上了五行的烙印。于是植物有了生长化收藏的生命节律,动物有了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树木、马牛羊的牙齿、鱼的鳞片、乌龟背壳上的年轮,甚至南极洲冰层上的年轮,无一不是五行的杰作。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把五运也就是五行和阴阳并列起来,都看成是化育生命的本源。

《伤寒卒病论集》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尽管有人认为这段话可能是衍文,不一定是张仲景的原话,但肯定不是现代人的话,可见古人显然没有把五行当作地球上的5种具体材料、物质或元素,而把五行看成是化育和支配万事万物的气的运动规律,甚至称其为“五常” 。

由于五行学说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的观点,甚至在运用五行对自然界以及人体脏腑器官的分类上,出现不同的认识,这完全可能并且客观存在,而且是可以理解的。何况道家、丹家、兵家、儒家、堪舆家,根据各自学派之所需,对五行学说进行附会改造,这也都是历史事实。但是,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原本是古代人类研究天地大自然气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学说,是研究生命起源、生命运动规律的古代自然科学学说。中医学是依据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来预防和诊治疾病的。
(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何为中医的“五行”!

五行是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研究方法,揭示出的自然界一年之中气的运动变化规律。

《内经》把五行和阴阳并列起来,都看成是化育生命的本源。

五行学说是古代人类研究大自然气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学说,是研究生命起源、生命运动规律的古代自然科学学说。

用中医思维来理解中医的“五行”

图片

五行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根据《黄帝内经》和其他古籍的记载,从气的运动方式,讨论五行的基本概念。

1
五行非五材
所谓五行,尽人皆知乃是木、火、土、金、水。但若按其字义理解为5种具体的物质、材料,充其量只能叫五材,而不能称五行。“五材”的概念,古已有之。《左传· 襄公二十七年》就有“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的说法,《尚书大传》也有“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的记载,指的都是五材,5种具体的物质和材料。即使将其说成是5种元素,也仍然属于五材的范畴。

五行的“行”字,《说文解字》说:“人之步趋也”,也就是迈步行走的意思,进而可引申为行动、运行、运动。现代汉语中的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的“行”字,都是这个意思。所谓“五行” ,应是指自然界气的5种运行方式,或说是5 种运动形式。汉代的《白虎通·五行篇》说:“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意思是说,用“行”字,是用来表述大自然之中气的运动、运行方式的。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说得更清楚:“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其行不同,故为五行。比相生而间相胜也。”显然是说,五行是指天地之气的运行,有了阴阳,才有了四季,有了四季,才有了五行,之所以用“行”字,是因为天地之气的运行方式不同。

五行之间,以季节相邻的次序相生,以季节相间的次序相胜,也就是相克。《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湿燥风”,也是把四季和五行联系起来的。因此在《黄帝内经》里,又把五行叫作“五运”,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湿燥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朞(编者注:jī ,同“期”)之日,周而复始”,“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可不通乎!”

这些都说明五行是揭示天地之间四季气的运动变化规律、揭示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揭示人体各器官气机特性和相互联系的学说。因此在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这5个字,已由具体的5种物质或材料的原义,升华到5种气的运动形式的高度,已由形而下的水平,上升到研究万事万物普遍规律的形而上的水平,也就是由“器”的水平,上升到了“道”的水平。

2
五行的属性和归类
五行所代表的气的运动形式和特性各是什么?将自然界万物用五行进行归类的依据是什么?古人是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方法来研究的。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生活在北半球的华夏先人,在傍晚仰望星空时,很容易观察到北斗七星的周日视运动和周年视运动。就周年视运动而论,当北斗七星的斗柄在傍晚时分指向东方时,地面上则是春季;指向南方时,则为夏季;指向西方时,则为秋季;指向北方时,则为冬季,这就是四方和四季相对应的来历。东汉张仲景著《伤寒论· 伤寒例》中,就有“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记述了斗柄指向和四季、8个大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二十四气以及七十二候的关系。可见以观察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来确定四季和节气的方法,是由来已久而且也是很精确的,这在《伤寒论》中称之为“斗历”。

仰观天文,斗柄指东;俯察地理,地面为春。在这个季节微风和煦,冰雪消融,种子生根、发芽,草木根须下伸、枝叶上展。蜷曲成团而冬眠的熊,在春风的呼唤下,爬出树洞,伸伸腰肢,一派舒展之相;盘成圆盘而冬眠的蛇,被春风唤醒,伸展身体,慢慢爬出了山洞,开始了一年的新生活……从物候的观察,到古人关于春季阳气布陈、发散、发陈的论述,皆提示,在春季,是气的展放、疏泄运动控制或主导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树木的根须和枝条皆喜展放条达,故古人便将气的展放、疏泄运动形式,以“木”来命名,因此“木”在五行中,并不是指具体的树木或木材,而是代表自然界在春季的气的展放疏泄运动。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在中医学里,称肝和春气相应,也就是说肝的生理特性和木气的疏条展放之气相应,临床通过调肝舒肝,在上可以治疗心肺疾病,在下可以通便、利尿,可以治疗妇科疾病,都是利用了肝主疏泄展放的功能,但有的书上说肝主“升”,春气主“升发”,这就值得商榷了。而肝主生,春气主生发、展放,则是《黄帝内经》的本义。

斗柄指南,地面为夏,气候炎热,草木在地下的根须长势明显减缓,而在地面上的枝叶则繁茂生长,动物更加活跃,自然界一派欣欣向荣、蒸蒸向上的景象。从物候观察,到古人关于阳气至夏洪盛、夏气扬蕃秀之令、万物蒸蒸向上、养长之道的论述,皆提示在夏季,是气的上升运动控制或主导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于火性炎上,故以“火”字来命名。因此主升的是火气,而不是木气。木气的运动一旦由“生”变成“升”,那就是木郁化火,郁火上炎,那就是病态了。

斗柄指西,地面为秋,气候凉爽干燥,草木枝叶枯萎,根须末端干枯,养分向主干内收,向果实和种子内贮藏;冬眠的动物此时在体内积聚了大量脂肪,以致显得臃肿肥胖,以便等待严冬到来,进入冬眠状态后慢慢利用这些能量。从物候的观察,到古人关于至秋要收敛神气、养收之道、秋气正收敛之令的论述,皆说明在秋季,是气的内收、收敛运动控制或主导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于金属密度大,象征着收敛密集,故以“金”来命名。

斗柄指北,地面为冬,气候严寒,万物闭藏。种子深藏土中,生机潜闭,处于滞育状态;冬眠的动物深居洞中,基础代谢降至最低水平。从物候观察到古人关于冬季地户闭塞、阳气伏藏、阳气下沉、地气下降、冬气正养藏之令的论述,皆提示在冬季,是气的下降、潜藏运动控制或主导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由于水性就下,象征着下降、潜藏,故以“水”来命名。

从春至夏,是由木气的展放到火气的上升,为气的阳性运动;由秋到冬,是由金气的内收到水气的潜降,为气的阴性运动。其间由阳转阴,需经由夏秋之交的转折过度,此时中医称之为“长夏”。在长夏,暑热未去,阴雨连绵,气候闷热潮湿。此时草木枝端长势减缓,已经开花结果,正在化育种子和果实;动物孕育胎儿,繁育后代,已不如春夏求偶交尾之活跃。由此推知,此时是平稳运动的气控制或主导着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也就是气的展放和内收运动相均衡,上升与下降运动相均衡,保持了一种动态的稳定,而土性最为敦厚平稳,于是便用“土”字来命名。

其实由春季木气的展放,转为夏季火气的上升;由秋季金气的内收,转为冬季水气的潜降;由冬季水气的潜降,转为春季木气的展放,都存在着平稳过渡的一段时间,于是《黄帝内经》就有了“土旺四季”的说法。所谓土旺四季,是指在四季的最后18天,都是平稳运动的土气占主导地位。

伴随着天空的斗转星移,伴随着地面上春、夏、长夏、秋、冬季节的更替,大自然的气机进行着展放、上升、平稳、内收、潜降这样有序的运动和变化,古人分别用木、火、土、金、水来代表它们的运动特性,这就叫五行。当然季节更替的决定因素,乃和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到太阳距离的周期性变化相关,并不取决于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斗柄指向只不过是观察天象的参照物罢了,但却是五行归类的内容之一。

3
五行的生克
五行之间,以季节为序,相资生、相养助、相促进,这叫五行的相生,也就是《春秋繁露》所说的“比相生”。春季木气的展放,为夏季火气的上升创造了条件,叫木生火;秋季金气的内收为冬季水气的潜降提供了前提,叫金生水;火气升至极点,必将停止上升而转为稳定,叫火生土;长夏土气的平稳,随着秋季的到来,则将转为金气的内收,叫土生金;而冬季水气潜降,生机闭藏,则为来年春季木气的疏泄展放蓄积保存了能量,这就是水生木。

五行之间,以季节相间的次序相制约、相抑制、相克制,叫五行的相克,也就是《春秋繁露》所说的“间相胜”。如木气的展放,抑制土气的过度平稳,以防其壅实内收倾向过早出现,叫木克土;土气的平稳,可制约水气的过度潜降,叫土克水;水气的潜降抑制着火气的过度上升,叫水克火;火气的上升,抑制着金气的过度内收,以防其过早沉降,叫火克金;金气的内收,制约着木气的过度展放,叫金克木。

诚然对五行生克的解释,也有从五材之间的关系来论述的。如《素问· 宝命全形论》说:“木得金而伐,水得火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又如《五行大义》说:“木生火者,本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 … ”等等。表面看来,很是机械,甚至十分牵强,但从《素问》所言“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来看,应是以五材之间的关系来代言五行的生克规律。

清代医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里说得十分明白:“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黄氏所说的“气”,就是指气的运动,“质”则指具体的材料或物质。故黄氏进一步说:“相克者,制其太过也。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金气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水性降润,掺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皆气化自然之妙也。”虽然在有些细节上和前面的解释有所不同,但精神是一致的,皆是从气的运动形式之间的养助、制约关系来认识五行生克的本质。

五行之间,有相生则不至导致某行的不足,有相克则不致造成某行的太过。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克制化,从而保证了一年之中气机变化的稳定状态。只有这样的稳定状态,经过几十亿年的氤氲衍化,才化育了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所以所有的生命都被打上了五行的烙印。于是植物有了生长化收藏的生命节律,动物有了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树木、马牛羊的牙齿、鱼的鳞片、乌龟背壳上的年轮,甚至南极洲冰层上的年轮,无一不是五行的杰作。

《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把五运也就是五行和阴阳并列起来,都看成是化育生命的本源。

《伤寒卒病论集》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尽管有人认为这段话可能是衍文,不一定是张仲景的原话,但肯定不是现代人的话,可见古人显然没有把五行当作地球上的5种具体材料、物质或元素,而把五行看成是化育和支配万事万物的气的运动规律,甚至称其为“五常” 。

由于五行学说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的观点,甚至在运用五行对自然界以及人体脏腑器官的分类上,出现不同的认识,这完全可能并且客观存在,而且是可以理解的。何况道家、丹家、兵家、儒家、堪舆家,根据各自学派之所需,对五行学说进行附会改造,这也都是历史事实。但是,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原本是古代人类研究天地大自然气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学说,是研究生命起源、生命运动规律的古代自然科学学说。中医学是依据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来预防和诊治疾病的。
(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https://t.cn/R2Wx8KX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些年,我不停地旅游,不停地看书,每年给⾃⼰添加⼀个新爱好,健⾝,写作,⼿帐,尝试着去做⼀些⾃⼰不曾接触的事,想⽤⾃⼰有限的⽣命,去感受这⽆限的世界。从恋爱到结
  • 3,渣男追你肯定是有所目的,不管是上床还是其他,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刻意引导,明确提出要求,显得迫不及待,而忽略你的感受,反之,爱你的人更加注重你的感受,即
  • 组建以村级农户普查、街级重点户核查、区级行业帮扶和督导推进“三级专班”织密监测网络,筑牢区、街、村“三道防线”全面发现疑似致贫风险户、及时核实研判情况、落实行业
  • #宁艺卓[超话]# 暗夜蔷薇·海盐薄荷不管什么风格都能直击人心的⚡️上一秒是引人注目自信辣妹下一秒是治愈一切可爱甜心复杂气质矛盾却又融合♾️宁艺卓的反转
  • #张惠妹[超话]# 幫張惠妹寫歌詞 他跨界拍片「很痛苦但更有勇氣」《野雀之詩》是施立編導的第一部電影,拍電影的過程中,施立也借重團隊的專業,共同提升作品的質感。
  • ◎◎ #这就是中国风##来亿点知识##何幸福情商#“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这就是中国风##来亿点知识##吴镇宇 陪跑#“前虑不定,後有大患。
  • 主帅阿里纳发表公开信写道:“去年11月接手这份工作时我就明白将面临着超乎想象的巨大挑战,过去这11个月里,所有人都倾尽了全力,最后,我们没有成功,没有借口,没能
  •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愿意这么守护着你。可是我们都是不能戒了它。
  • 每一个人每一个当下必须对自己所关注的事情进行优先排序时刻察觉自己的能量振动频率和意识进化这对每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因为一切都源于这两者一个达到开悟境界的人永远只有内
  • 还有关于大学、人生目标的几次“答疑时间”这部小说在我心里真的不仅仅是一部谈恋爱的小说了...btw,郑希的声音太好听了,一点也不做作的低音炮蟑螂解张嘴之前先过遍
  • 独行在时光里,将一些琐碎闲散的往事,与初冬一起葬入笔下,让一颗心在淡然一笑间,保持从未雕刻过的心境。其实,人生的真谛不只是花开季节的绚彩、硕果满枝的秋天、银装素
  • 是的,用完缕灵不是蓬松炸毛而且兼具垂感[鼓掌]果断囤够一年用量[并不简单]快入冬的早晨六点,天还没亮,还有路灯,还有一颗似启明星的挂在天空,街上大多数是我这种偷
  • 我目前表现不出来(也是y我不确定自己眼下韧带有没有被毁是因为外眼角下方太鼓了,等打平后就会比较明显(必须打平,因为鼓起来显得很刻薄给我打之前说等我的沟出来后再帮
  • 有酷飒的动作女演员#母其弥雅[超话]# [好喜欢]有品质男演员#于晓光[超话]# [赢牛奶]还有#撒娇丑妃最好命# 里聪明机智的“宋佳人”网红达人四月(吴晨)
  • 你们之间也许因为一些事情积累了不同的成见,你要学着去化解你们之间的冲突,给男友多一些理解和沟通。当你懂得这一点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该如何去化解你和他之间的误会。
  • 【从国外垄断到国内/国际首创,上海高端诊疗设备讲述中国崛起】#2017中国工博会#在上海市科委主办的以“科技创新引领健康新生活”为主题的“创新科技馆”中心展区中
  • 简直就是一个萌力十足的惊喜小世界~里面除了我选的4款奶油瞳新色外 ​给大家指条路!快乐月子就选拾玥国际​一颗美腻的梨子生了一颗可爱的汤圆我们为汤圆幸运,看似高冷
  • 这两种人,“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 那么就是迂闰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 没有用处。”8、个性不是坏事,但没有修养,就会变成坏事个性都不是
  • 今天应该是值得庆祝的一天,大家终于不用再保持一点表面的和气,直接鱼死网破,不,是有人死而我们活,想到这个我就很解气。最近觉得自己情绪还是挺好的,可能害怕的人早就
  • #刘诗诗[超话]# #刘诗诗任如意# 你是一封来自远方的信 打开便是你寄来的海风 星空与阳光的温柔 @刘诗诗 @刘诗诗 @刘诗诗 刘诗诗一念关山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