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原文】齐宋曹

宋灭曹 齐灭宋 陈灭齐

申、吕肖矣,尚父侧微,
卒归西伯,文武是师;
功冠群公,缪权于幽;
番番黄发,爰飨营丘。
不背柯盟,桓公以昌,
九合诸侯,霸功显彰。
田阚争宠,姜姓解亡。
嘉父之谋,
作齐太公世家第二。

嗟箕子乎!嗟箕子乎!
正言不用,乃反为奴。
武庚既死,周封微子。
襄公伤於泓,君子孰称。
景公谦德,荧惑退行。
剔成暴虐,宋乃灭亡。
喜微子问太师,
作宋世家第八。

【太史公评齐】

吾適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

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

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太公佐周,实秉阴谋。
既表东海,乃居营丘。
小白致霸,九合诸侯。
及溺内宠,衅锺蟲流。
庄公失德,崔杼作仇。
陈氏专政,厚货轻收。
悼、简遘祸,田、阚非俦。
沨沨馀烈,一变何由?

【宋】殷破,周封其後於宋,齐湣王灭之,有世家言。

【齐】伯夷之後,至周武王复封於齐,曰太公望,陈氏灭之,有世家言。

【曹国】

曹叔振铎者,周武王弟也。

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於曹。

曹夷伯二十三年,周厉王奔于彘。

惠伯二十五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因东徙,益卑,诸侯畔之。

 曹庄公夕姑立。庄公二十三年,齐桓公始霸。

  共公十六年,初,晋公子重耳其亡过曹,曹君无礼,欲观其骈胁。

釐负羁谏,不听,私善於重耳。

二十一年,晋文公重耳伐曹,虏共公以归,令军毋入釐负羁之宗族闾。

或说晋文公曰:“昔齐桓公会诸侯,复异姓;今君囚曹君,灭同姓,何以令於诸侯?”

晋乃复归共公。

二十五年,晋文公卒。

三十五年,共公卒,子文公寿立。文公二十三年卒,子宣公彊立。宣公十七年卒,弟成公负刍立。

  成公三年,晋厉公伐曹,虏成公以归,已复释之。五年,晋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弑其君厉公。二十三年,成公卒,子武公胜立。武公二十六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二十七年,武公卒,子平公立。平公四年卒。

【宋灭曹】

  公孙彊言霸说於曹伯。十四年,曹伯从之,乃背晋干宋。宋景公伐之,晋人不救。十五年,宋灭曹,执曹伯阳及公孙彊以归而杀之。曹遂绝其祀。

【太史公】

 太史公曰:余寻曹共公之不用僖负羁,乃乘轩者三百人,知唯德之不建。及振铎之梦,岂不欲引曹之祀者哉?如公孙彊不脩厥政,叔铎之祀忽诸。

  武王之弟,管、蔡及霍。周公居相,流言是作。狼跋致艰,鸱鸮讨恶。胡能改行,克复其爵。献舞执楚,遇息礼薄。穆侯虏齐,荡舟乖谑。曹共轻晋,负羁先觉。伯阳梦社,祚倾振铎。

【重耳过曹国】

过曹,曹共公不礼,欲观重耳骈胁。曹大夫釐负羁曰:“晋公子贤,又同姓,穷来过我,柰何不礼!”共公不从其谋。负羁乃私遗重耳食,置璧其下。重耳受其食,还其璧。

【晋国与曹国】

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於卫,卫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卫。

正月,取五鹿。

二月,晋侯、齐侯盟于敛盂。

卫侯请盟晋,晋人不许。
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晋。
卫侯居襄牛,公子买守卫。
楚救卫,不卒。

晋侯围曹。

三月丙午,晋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釐负羁言,而用美女乘轩者三百人也。

【齐桓公宋襄公楚成王】

 宋湣公七年,齐桓公即位。

【宋伐鲁】

十年夏,宋伐鲁,战於乘丘,鲁生虏宋南宫万。

宋人请万,万归宋。

【宋湣公被南宫万所杀】

十一年秋,湣公与南宫万猎,因博争行,湣公怒,辱之,曰:“始吾敬若;今若,鲁虏也。”万有力,病此言,遂以局杀湣公于蒙泽。

【宋襄公继位】

桓公卒,太子兹甫立,是为襄公。

以其庶兄目夷为相。

未葬,而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襄公往会。

【齐国与宋国】

桓公十有馀子,要其後立者五人:无诡立三月死,无谥;次孝公;次昭公;次懿公;次惠公。

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诸侯兵送齐太子昭而伐齐。

【宋襄公立齐太子】

齐人恐,杀其君无诡。

齐人将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与齐人四公子战。

五月,宋败齐四公子师而立太子昭,是为齐孝公。

宋以桓公与管仲属之太子,故来征之。

以乱故,八月乃葬齐桓公。

【齐伐宋】

六年春,齐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齐也。

夏,宋襄公卒。

七年,晋文公立。

【楚成王射杀宋襄公】

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

公曰:“君子不困人於戹,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楚成王已救郑,郑享之;

去而取郑二姬以归。

【孔子过宋】

二十五年,孔子过宋,宋司马桓魋恶之,欲杀孔子,孔子微服去。

【宋灭曹】

三十年,曹倍宋,又倍晋,宋伐曹,晋不救,遂灭曹有之。

【齐魏楚灭宋】

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

东败齐,取五城;

南败楚,取地三百里;

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

盛血以韦囊,县而射之,命曰“射天”。

淫於酒妇人。

群臣谏者辄射之。

於是诸侯皆曰“桀宋”。

宋其复为纣所为,不可不诛”。

告齐伐宋。

王偃立四十七年,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

【太史公评宋国】

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春秋讥宋之乱自宣公废太子而立弟,国以不宁者十世。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襄公既败於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襃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

殷有三仁,微、箕纣亲。
一囚一去,不顾其身。
颂美有客,书称作宾。
卒传冢嗣,或叙彝伦。
微仲之後,世载忠勤。
穆亦能让,实为知人。
伤泓之役,有君无臣。
偃号“桀宋”,天之弃殷。 https://t.cn/z8513kH

西川:苏轼韩愈都爱的“石鼓”,藏着怎样的千古秘密?

走着走着,路过皇极殿后面的宁寿宫,忽见有石鼓展,便走进了展厅。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石鼓原石。见得很突然,感觉那十座外形似鼓的花岗岩刻石就是沧桑本身。

文|西川

我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一件清中期官僚、学者阮元据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拓本翻刻的石鼓文旧拓。阮元所据拓本原为元代画家、书法家赵孟頫所藏,后归宁波天一阁,但终毁于太平天国兵燹。阮元曾两回摹刻石鼓,一次在嘉庆二年(1797),一次在嘉庆十二年(1807)。前者置杭州府学明伦堂壁间,后者置扬州府学明伦堂壁间。岐山石鼓天下摹刻颇多,以阮氏摹刻为佳;两回摹刻,以杭州府学本为精。书法家尹秉绶尝赞阮元翻刻石鼓文曰:“大儒好古,嘉惠艺林,洵盛事也。”

应该是五六年前,我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偶见此拓本。所拓古字,我多不识,但直觉以为其字高古,猜想是某青铜器铭文的清代翻刻拓本(因为其上有“北平翁方纲观;男 树培、树崑 侍”字样)。而售卖者亦不识此为何物,遂低价卖我。回家一查,竟是石鼓文的阮元翻刻拓本,而且是杭州府学本。拓片上的文字属大篆类,介乎西周金文与秦小篆之间,又称“籀书”,相传为周宣王太史籀所创。据说在唐代,石鼓原存465字,到北宋大观年间剩余432字,到元代大德年间剩余386字,就是今天石鼓原石上文字呈现的样貌。15、16世纪之交的明代收藏家安国曾藏有十种石鼓文拓本,因自号家门“十鼓斋”。其中最佳者为北宋三拓,他仿照军兵三阵名之为《先锋》《中权》《后劲》。这些拓本,世上保存石鼓文字数最多,后流传到日本,藏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我这件翻刻拓片或许意义不大,但依然让我领略到石鼓文字浑劲的笔画、规矩的结体,感受到其庄重圆融、古茂丰雄的神秘乃至神圣。正是这件翻刻拓片将我带向了石鼓、石鼓文、石鼓诗。

石鼓又称“猎碣”,我这件拓片为第二碣。其诗曰:(见图一)

这段诗被研究者命名为《汧殹篇》,记述的是秦国君臣兵士的一次捕鱼活动;诗后段也记述了做饭加工的场景。郭沫若对本诗有清楚的解读,网上可以查到。当我能够试着读下它来,而且感受到它的韵脚,我心生莫大欢愉,不免好奇若此诗当初被孔夫子收入《诗经》,该入《风》还是《雅》还是《颂》?——当然孔夫子也许不收,那是他老人家的事。韩愈说:“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荐士》)《汧殹篇》所叙与秦国君臣有关,它被费劲地、正式地,甚至庄严地凿刻于石鼓,在当时肯定不是小事。那么一般说来,它应该有一种场面化的庄重腔调,然此诗却传达出日常、温暖、活泼、乐观的感觉。当作者说到“濿(漫)有小魚,其游散散”的时候,他表现出兴致勃勃的样子。而他这种兴致似乎在示范后人:古今同心。对上古生活、上古政治、上古经济,《汧殹篇》开我眼界。

猎碣石鼓一共十面(今存九碣半)。每鼓一诗,诗皆四言。因为这些诗作的启首用语,学者们将石鼓分别命名为:乍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汧沔(汧殹)、田车、銮车、霝雨。这些诗作所叙所咏涉及征旅、修路、渔猎、收获、操练,以及发生在出征或狩猎归途中的遇雨、涉水、行舟之事。被称作《吾车篇》的这一首石鼓诗也很完整:
吾车既工,吾马既同。

吾车既好,吾马既阜。

君子员猎,员猎员游。

麀鹿速速,君子之求。

……

此诗有类《诗经·小雅·车攻》:“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渊博的孔夫子“西行不到秦”,没能对秦地诗做现场调查,他肯定是没见过、没听到过《吾车篇》。

上古华夏究竟有多少诗篇泯然无迹?《墨子·公孟》谓“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合当古诗一千二百首。章太炎《国学讲演录·经学略说》:“太史公谓古诗三千余篇,孔子删为三百篇。或谓孔子前本仅三百篇,孔子自言‘诗三百’是也。然《周礼》言九德、六诗之歌。九德者,《左传》所谓水、火、金、木、土、谷、正德、利用、厚生。九功之德皆可歌者谓之‘九歌’。六诗者,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今《诗》但存风、雅、颂,而无赋、比、兴。……九德、六诗合十五种,今《诗》仅存三种,已有三百篇之多,则十五种当有一千五百篇。”对虽事先锋又自诩好古的我来说,识得《诗经》之外的上古诗篇,感觉更多拥有了一个文化秘密,好像贸然得福,独占了什么,私心以为在知识和精神的台阶上又登高了一级。

土于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唐人称之为“陈仓石碣”或“岐阳石鼓”。韦应物、韩愈皆以之为周宣王时代的故物。宋人郑樵《通志略》以为石鼓作于秦惠文王之后、始皇帝之前,近现代罗振玉、马叙伦均认其出自秦文公时代。据郭沫若《石鼓文研究》考证,石鼓作于秦襄公八年(前770)。金石学家唐兰考证以为,石鼓刻凿时代当在秦献公十一年(前374)。今人刘星、刘牧则确认石鼓文当产生于始皇二十八年到三十四年(前219~前213)之间。若此,则与李斯小篆勒石几乎同时。但石鼓文与李斯小篆何其异类!——学者们的莫衷一是,更增添了石鼓的神秘。

出土以后,石鼓最早被存放在凤翔孔庙。做《石鼓歌》的韩愈见到的是好友张藉持来的拓本。遇五代战乱,石鼓散于民间,至宋代几经周折,终又收齐,置放于凤翔学府。参与寻找石鼓的人中包括了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宋徽宗于大观二年(1108)将其迁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国学。逢“靖康之难”,石鼓被金人北掠,因不知其价值,中途被弃置荒野。后石鼓又流落到北京。有文化的清康熙皇帝、乾隆皇帝都对石鼓呵护有加。抗战时期,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主持将石鼓南迁,兜兜转转,险象迭出,但最终完好无损返回北京。解放战争后期,石鼓本在运送台湾之列,但因其太沉,上不了飞机,没能被运走。1956年石鼓在北京故宫展出。展馆原在皇极殿东庑房。2004年重新开展,展馆移至宁寿宫。

2019年秋,我因参与拍摄纪录片《与古为友》,与摄制组一起进入故宫。走着走着,路过皇极殿后面的宁寿宫,忽见有石鼓展,便走进了展厅。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石鼓原石。见得很突然,感觉那十座外形似鼓的花岗岩刻石就是沧桑本身。每石高约90厘米,直径约67厘米,重约1吨。那冰凉的石头,曾经颠沛流离的石头,被康有为称作“中华第一古物”的石头,作为古文明核心象征的石头,其暗沉的色泽、斑驳的石皮、号称“汉字之祖”的残存的古字、不见于《诗经》而又为我熟知的古诗歌,令我晕眩穿越。我胸中涌起日星出没的洪波,仿佛得见秦国的君臣、狩猎捕鱼的士兵、烟尘与猎猎旌旗,仿佛听见士兵们的呼喊与石匠们叮叮的凿刻声。我当时真有跪拜之心,但没好意思。按捺流连之后,我假装平静地走出宁寿宫,望着旧朝的黄瓦红墙、新时代的四海游人,投入纪录片拍摄,但内心里排列着如大星陨石的石鼓。

如果这些石鼓上仅镌刻着实用的纪实纪事文字,而不是《诗经》之外的诗篇,如果这些石鼓和石鼓文字不是被张九龄、杜甫、岑参、韦应物、韩愈、梅尧臣、欧阳修、苏轼、苏辙、张耒、张养浩、揭傒斯、李东阳、董其昌、朱彝尊、王士祯、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沈德潜、姚鼐、翁方纲、曾国藩等高人吟咏过或者写到过,我在亲眼见到它们时不会荡胸波涌。石鼓所系之诗文、之文化记忆,自唐世以来形成了一个宏硕的系列。这个诗文系列在中国文学、文化史中非比寻常。
韦应物《石鼓歌》曰:
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
石如鼓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藓涩。
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白黑分。
忽开满卷不可识,惊潜动蛰走云云。
喘逶迤,相纠错,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
一书遗此天地间,精意长存世冥寞。
秦家祖龙还刻石,碣石之罘李斯迹。
世人好古犹共传,持来比此殊悬隔。

如果没有略晚出的韩愈《石鼓歌》,韦应物的“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也应算雄蒙大语,为人牢记。但是论影响,在石鼓歌书写系列,当然首推韩愈韩退之的不朽杰作《石鼓歌》。该诗创作于元和六年(811)。诗中韩愈建议将石鼓从荒野运回,免受风霜与人为破坏,应置放并保护于太学,供诸生讲解切磋。其诗如此开篇: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
这里韩愈用七言,并未袭用石鼓诗四言作句的形式。其诗启句平实,然后荡荡铺开,高追远古,将石鼓置于万世之中。按照中国古诗的一般体量,韩愈《石鼓歌》就算长诗了。不避我出,不化物我,纵横叙事,以文为诗,营语排奡,行文厚密,有时佶屈聱牙,却回肠荡气,仿佛对应着石鼓的古、硬、重、奥,以及风霜,以及文武合体之质。不知道是否有人说过,韩愈《石鼓歌》其实开创了一种诗歌的风格传统,我们可以简单称之为“石鼓歌传统”。韩愈身后虽亦有诗家以飘逸之语、短小形式吟咏石鼓——如清代王士祯作五言律诗《石鼓山》“遥忆岐阳狩,来过石鼓山。韩苏今地下,星斗尚人间……”,但大多数后代诗人咏石鼓好像都是在续写韩愈的《石鼓歌》。约略说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写作风格,唐诗是唐诗,宋诗是宋诗,但要书写石鼓,宋、元、明、清的诗人们多取韩愈为模范。绝了!而且天下古物、古迹数不胜数,但为什么不同时代、朝代的诗人们并不使用统一风格书写例如杭州苏堤或者洞庭湖岳阳楼?石鼓歌书写系列堪称独有!我们由此看出韩愈的魔力,或者说是石鼓与韩愈共谋的魔力,将后代诗人中的不少人编入了同一个队列。

站在这个队列前头的除了梅尧臣,就是嬉笑怒骂又元气淋漓的苏轼苏东坡。但他“续写”《石鼓歌》时收起了自己常用的语调而改用韩愈的语调,仿佛韩公附体。北宋嘉祐六年(1061)十二月十四日,苏轼到凤翔签判任。十六日,谒当地孔庙,抚石鼓,作《石鼓》诗。该诗为组诗《凤翔八观》之一。苏轼《石鼓》诗如此开篇: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箝在口。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
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
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维鱮贯之柳。
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
模糊半已似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
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
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
……
与韩诗一样,苏诗也是启句平实,但随后进入大开大合的表述,且用仄韵,写得比韩愈更像韩愈,等于把韩愈又发明了一遍。他首先把他的弟弟苏辙带进了这个石鼓歌队列。苏辙写有《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一石鼓》:“岐山之阳石为鼓,叩之不鸣悬无虞。以为无用百无直,以为有用万物祖。置身无用有用间,自托周宣谁敢侮。宣王没后坟垅平,秦野苍茫不知处……”再后来的诗人们好像不加入这个队列就难称“诗人”:元代王冕,明代王维桢、董其昌、吴宽、李东阳,清代沈德潜等人纷纷入场,搞得连乾隆皇帝都摩拳擦掌地入列〔乾隆五十五年(1790),曾特令仿刻石鼓,置之辟雍。仿鼓现存北京孔庙〕。乾隆《石鼓歌》可能是老皇帝比较上档次的诗作之一:不仅韩公附体,苏公也附体,或者说是韩、苏化作了石鼓幽灵,附在了乾隆皇帝的身上。他的《石鼓歌》虽用到成语、套话,但写得像模像样,也是以纪事开始:
石鼓之数符天干,千秋法物世已少。
况乎辟雍所罗列,多士藉以资探讨。
韩苏杰作遥唱和,近者德潜诗亦好。
濡笔将吟复屡停,蛇足今添笑绝倒。
昌黎建议虽不行,至竟如言见诚蚤。
东坡寓意良独深,新法当时实滋扰。
德潜力欲追二公,横盘硬语抒文藻。
……
韩苏石鼓幽灵飘荡到清晚,曾国藩下场作《太学石鼓歌》,在石鼓歌书写传统上认祖归宗,风格潇洒纵横,铺排八荒,与韩苏的石鼓歌样式不差毫厘:
韩公不鸣老坡谢,世间神物霾寒灰。
我来北雍抚石鼓,坐卧其下三徘徊。
周宣秉旄奠八柱,岐阳大狩鞭风雷。
四山罝罦币天布,群后冠带如云来。
东征北伐荡膻秽,方召Image何雄哉!
铭功镌石告无极,欲镇后土康八垓。
……
王羲之、谢安为中国斯文贡献了“兰亭修禊”;苏轼、黄庭坚、王诜、李公麟、米芾贡献了“西园雅集”。这都是具体特定空间、时间里的神话。而韩愈、苏轼、乾隆皇帝、曾国藩等在时间的维度上“雅集”于石鼓,堪称“千古雅集”。而这个雅集,千百年来不断赋予石鼓、石鼓文、石鼓诗以更多的文化含义。过而言之,嬉而言之,不入“石鼓歌队列”就是不入斯文队列;在古代,中唐以下,那些号称诗人但无能入此列者,庶几不足与论。

(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21年1期,原标题为《石鼓,石鼓文,石鼓歌》)

淮南子主术训
让背其主而臣智伯。智伯与赵襄子战于晋阳之下,身死为戮,国分为 三。豫让欲报赵襄子,漆身为厉,吞炭变音,摘齿易貌。夫以一人之心而事两主,或背而去,或欲身徇之,岂其趋舍厚薄之势异哉?人之恩泽使之然也。纣兼天下,朝诸侯,人迹所及,舟揖所通,莫不宾服。然而武王甲卒三千人,擒之于牧野。岂周民死节,而殷民背叛哉?其主之德义厚而号令行也。夫疾风而波兴,木茂而鸟集,相生之气也。是故臣不得其所欲于君者,君亦不能得其所求于臣也。君臣之施者,相报之势也。是故臣尽力死节以与君,臣计功垂爵以与臣。是故君不能赏无功之臣,臣亦不能死无德之君。君德不下流于民,而欲用之,如鞭蹄马矣。是犹不待雨而求熟稼,必不可之数也。
  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下扰则政乱,民怨则德薄;政乱则贤者不为谋,德薄则勇者不为死。是故人主好鸷鸟猛兽,珍怪奇物,狡躁康荒,不爱民力,驰骋田猎,出入不时,如此,则百官务乱,事勤财匮,万民悉苦,生业不修矣。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黼黻文章,絺绤绮绣,宝玩珠玉;则赋敛无度,而万民力竭矣。尧之有天下也,非贪万民之富而安人主之位也,以为百姓力征,强凌弱,众暴寡,于是尧乃身服节俭之行,而明相爱之仁,以和辑之。是故茅茨不翦,采椽不断,大路不画,越席不缘,大羹不和,粢食不?(精米的意思)。巡狩行教,勤劳天下,周流五岳。岂其奉养不足乐哉!举天下而以为社稷,非有利焉。年衰志悯,举天下而传之舜,犹却行而脱屣也。衰世则不然。一日而有天下之富,处人主之势,则竭百姓之力,以奉耳目之欲,志专在宫室台榭,陂池苑囿,猛兽熊罴,玩好珍怪。是故贫民糟糠不接于口,而虎狼熊罴厌刍豢;百姓短褐不完,而宫室衣锦绣。人主急兹无用之功,百姓黎民,憔悴于天下。是故使天下不安其性。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件衣服我总结一下必须入手的点:(1)物理防晒,是长袖但是穿着不会闷热,能遮一下阳(2)下摆巨长,所以你里面穿再短的裤子或裙子,都不用担心屁股走光,完全挡住了,
  • 咱就是一整个受到了伤害为什么新来的女的还没回家为什么我这个点了还在家等她为什么我今天晚上还要上项目这就是年纪大的女人的特权咩都快9点了还没回家聚餐还不结束咩可是
  •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人,而不仅仅是妻子和妈妈的角色,多从自身找认同感,而不是那两个角色,真的会轻松好多。而如果在思想和认知不足,年龄小的时候就匆匆地成为母亲
  • 因此酱油水是平民化的美食,不论食材贵贱,经过酱油水一“ke”就是餐桌上的美食;不需要高超的烹饪技巧,只要会烧会煮,轻松学会;也没有多么复杂的调料,酱油加姜混合糖
  • #人生大事市井人间海报#相信大家都知道《人生大事》是在主演 #朱一龙# 的家乡武汉取景的了,今天湖北之声就带你们去实地打卡,看看武汉的“叼子角落”领略一番武汉的
  • 切尔西将为斯特林准备一份新的报价,而曼城也做好了让斯特林走人的准备,这是俱乐部计划的一部分。切尔西将为斯特林准备一份新的报价,而曼城也做好了让斯特林走人的准备,
  • 在田里劳作的农户被困在树上、小学生被困房内、有的村民失联……20日,一场特大暴雨之后,桂林市临桂区中庸镇高田村党总支部书记陆翠荣四处奔跑,一边给救援队带路,一边
  • #游世界#关于喜欢香港这件事,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理由,因为香港电影、香港美食、奢侈品或者香港的某个明星……但奇怪的是,无论是作为目的地还是当成中转站,每个人的打卡
  • 你将它用三个月的时间交予我们,于是曾见证你化茧成蝶的我们,又得幸加入这场音乐的狂欢,欣赏你的羽翼绽放着只属于你的耀眼。你唱在音乐路上独自前行的坚定不悔,也唱影片
  • 白鹡鸰(Bai Ji Ling),一种城市里非常常见,却总被忽视的小鸟。凡是有文昌塔的城市,在过去都是出过很多文人墨客的。
  •   21.西瓜  西瓜就不一样,最好吃的吃法是把籽剔得差不多,然后一大口咬下去,用舌头把整口西瓜压扁。桔子瓣的皮就变脆了,桔子的水分也略少了一点,把它剥掉,翻开
  • 宁波一18岁小伙离家不知去向!出走时身穿蓝色校服】#美丽余姚[超话]# 沈泽彬,男,18岁,余姚市泗门镇人,就读于余姚市第五中学。1月13日离家出走,当晚8时出
  • 秋意正浓你和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下一站我们又将带狗子奔向何方又将邂逅怎样的美景~坐在G157上,157,我升深州县一中的名次,150个公助生名额,我尴尬的考了委培
  • ✅方案:一定要记住,用大部分的时间去培养新娘对你的信任,而只用少部分的时间去和他们谈价格,不要一上来就想着快速搞定新娘,如今这种顾客不多了。】新娘在选婚纱时往往
  • #交通工具设计# 四年前,两位 Pagani 收藏家希望 Horacio 能够生产一款 Pagani Huayra Coupé 的长尾版本,其想法是打造一款拥有
  • ♦ 古籍记载阿胶特性的时候,都是“阿胶性平”阿胶的保健作用十分广泛,比如养心。古籍记载阿胶特性的时候,都是“阿胶性平”阿胶的保健作用十分广泛,比如养心。
  • 江华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利用协会现有的皮筏艇,出动十余人次对西门老街附近转移群众,后向蔚竹口乡捐赠了米、面条、油等物资。在江华慈善总会的组织下,永州市星望混凝
  • 让小妮猜猜,你是不是也跟小妮一样每过一段时间,清洁强迫症就上线!红敏、干痒、出油通通找上门其实面部清洁何须大费周章,让美妆博主-Nia 帮你选出适合✅敏感肌清洁
  • 1⃣️革命小成功了一波 成功让他找我了2⃣️连打三个后 他还是回打给我了 3⃣️我猜他在打游戏 他果然在打游戏 他想挂掉 我不让 他就一边和我说话一边和游戏的人
  • 难过的不开心的烦恼的沮丧的痛苦的感觉只要熬过去就可以很快忘记。 故事的最后都要向未来许愿,那我希望接下来的旅程中,还能遇到可爱之人,希望我的好朋友们可以一直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