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坤:应从全局出发,系统地考虑鄱阳湖冬枯问题|鄱阳湖水利枢纽(建闸)工程讨论会专家发言分享】

近日,在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官网上发布的《关于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的批前公示》,再次将鄱阳湖水利枢纽(建闸)工程推到了社会各界争论的风口浪尖上。为此,1月16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研究室(简称,绿会研究室)组织了来自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水利等方面的多位专家学者、利益相关方、公众,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召开了鄱阳湖水利枢纽(建闸)工程讨论会。

绿会研究室有幸邀请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总工刘树坤教授与会,会上刘教授就鄱阳湖建闸和冬枯问题提出了他的个人观点。

首先,他认为目前阶段先不要分是“建设派”还是“反建派”,因为还不到大家每人一票投票表决的时候。现在是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如何把存在的问题搞得更清楚上。到时经过综合评估后,再来决定是建还是不建、或是其他怎样。

其次,关于大家都提到的三峡水电站(即三峡大坝)建成以后对鄱阳湖的影响,他也一直都有关注,从现有的研究以及观测的结果,他得出以下几点预判。

刘树坤教授参会发言:

1、三峡水电站的建成,已改变长江中下游原有的河湖关系

自三峡以下,一直到长江口,可以看作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性系统。然而,在三峡水电站建成以后,这个系统就开始变化了。这种变化,在各个地方表现出不同的问题。他认为,若要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必须从全局、系统地进行考虑。现在长江中下游的变化,还处在一个不稳定的阶段,并在继续发展。在这发展过程中,如果我们急于做一件事情去阻止它的发展,那么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以至于影响到其他的地方。

他提到,在论证三峡水电站的时候,曾经估计到水电站建成以后,下游河床会下切。当时韩其为院士进行过论证,他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估计下游河床要下切2米到4米,并一直会影响到鄱阳湖的湖口。然而,这些年实测的结果显示:三峡水电站截流以来,实际发生的河床下切,比韩院士当初预计的增加了一倍多。现在记录到的,在枯水期、同样的流量下,长江下游的水位下降幅度最大的达到10米。如此高的降幅,已完全影响到河湖关系了。

2、河湖关系的变化,将影响流域生态系统功能。

实际上,洞庭湖、鄱阳湖,包括太湖,这三个下游湖泊,和长江都是互相连通的。它们之间互相补充:一方面是水量的交换,另一方面是各种生物物种的交换、各种食物饵料的交换,而这两方面的交换是同时发生的。
他认为,现在三峡之下的长江中下游的河湖关系变化了,必然会影响到中下游流域的整个生态系统。只是相比于河流水文的变化,生态系统所受的影响变化是滞后的,一般要滞后几十年。那么,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生态系统到底会被影响到什么程度?现在还很难得出结论。

就鄱阳湖而言,它本身就是一个河道型的湖泊。到了枯水期,湖泊会变成河道,大量滩涂出露,留下很多“泡子”,也叫小型湖泊或浅水,这是它的自然特征。最近,日本大阪大学的一个教授,在专门研究滩涂生态系统时发现,浅水的泡子光照非常充分,有大量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各种小型鱼类在这里边生存、生长。当水位上涨之后,这些泡子中的生物就会涌进河湖,给鱼类提供饵料,因此滩涂的出露、泡子的存在,对维持河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非常重要。

如果在鄱阳湖建闸,那么到了蓄水季节,滩涂面积必然会减小,而使得滩涂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由于国内对滩涂关注的少,就鄱阳湖整个生态系统而言,这个变化关系现在还是不清楚的。再者,当河湖由过去的“自然的连通”,变成“有条件连通”以后,一个湖泊也会由开放性的湖泊,变成了一个半封闭的,或者在某一段时间完全封闭的湖泊。环境条件的改变,其中的生态系统必然会跟着变化。但是他觉得这种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目前研究得也还不够。

3、鄱阳湖建闸,将使河口海水倒灌加剧。

除了河床下切、水位下降,三峡水电站蓄水以后,河口的海水倒灌在上海这一带已经凸显。目前长江在南通这一段,河底的底栖生物已经由淡水类变成了咸水类的。过去在南通打捞不到的一些海洋类生物,现在却有了。这些实证,体现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结构已经被改变了。
刘教授预计,如果将来两湖(即鄱阳湖和洞庭湖,因为一旦鄱阳湖建闸,洞庭湖肯定也要跟着建)再一建闸,到了枯水季节,两湖蓄水以后,入江的水量肯定会进一步减少,海水倒灌只会进一步加剧。而且随着下游河湖水位进一步降低以后,沿江的一些码头,一些泵站都可能无法进行正常工作,需要整改。这样一来,鄱阳湖建闸带来的影响,将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对长江中下游产生连环效应。

4、现在不要急于拍板,而是要将相关问题研究清楚。

想要解决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枯水期水位低这个问题,刘教授认为应该从源头上想办法解决。导致鄱阳湖目前冬枯状况的三大因素:三峡水电站的影响占百分之五十几,当地的上游所建水库的影响占百分之二三十,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占剩余的百分之一二十。这三大因素共同影响着鄱阳湖的水文。那么该如何消除或是减轻这些因素的影响,使鄱阳湖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现在三峡水电站不可能拆掉,鄱阳湖上游建成的水库也不可能轻易拆掉,但是加以调度是可以的。通过三峡水电站以及上游水库对长江水量的人为调度是否可以解决鄱阳湖冬枯问题?这些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研究做出可靠的结论,因此,他的观点是,现在并不急于拍板是建、还是不建。而是要把这些问题系统地研究清楚了,看有没有更好的综合治理方案。如果所有的办法都用了,仍然没有解决鄱阳湖的问题,再回过头来看,该不该在鄱阳湖建闸。

最后,他指出,建闸之后,鄱阳湖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鄱阳湖一旦建闸,会对江苏、上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凸显是避无可避的。如果说为了保护鄱阳湖选择关闸,结果江苏南京、上海却都普遍出现大的问题、大的损失,那么就区域整体而言,建闸是得不偿失的。

#鄱阳湖水利枢纽(建闸)工程# #鄱阳湖圆桌# #鄱阳湖# 绿色发展超话 环境公益诉讼超话

整理/慧子 审/橡树 编/apple

$闻泰科技 sh600745$ 调研纪要20210120

业务介绍
安世半导体:全球前十位的功率半导体厂商,汽车半导体领域,车规功率器件排名更高。公司供给和客户有一些在欧洲,所以二季度疫情有一些影响,但是从三季度开始,大量的汽车厂订单开始进来,现在看,订单和出货始终往上走。20Q4从出货来说是新高,bb值来看4季度末超过1.4,Q1是1.2多,从未来展望,出货会环比持续往上。

价格:公司价格变化有两个阶段:1)变相的变化,去年Q4国内厂商很多有涨价函的通知,安世作为全球领先的厂商,价格规则跟全球大厂一致,大部分价格是一对一的协商,所以不太可能发通知,去年Q3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同客户的价差比较大,保证高价格、高毛利的客户交期拉短,增加配额;2)近期,公司很多客户是年度协议价,从协议定价的角度来说,也有上涨,Q1陆续开展,会陆续兑现。
价格趋势看的比较清晰,利好未来的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水平。

产能:每年技改,提升10%左右,同时去年Q3做了内部产能结构的优化,把低毛利的产品压缩一下,扩张高毛利。外部的代工厂,像华虹也在更多的外协,满足需求。
从21到22年,整个的总产能包括代工,每年有10%以上的增速。到明年年底,控股股东控股的临港晶圆厂良率投产,满产是每年4万片。公司也不断做产品线拓展。

安世的收入50%在车上,全球所有品牌的车都会用到安世的半导体。从产品类别看,有进一步扩充的地方,在研发中高功率的mos产品和igbt产品,碳化硅的产品,二极管也在流片,公司整个集团布局碳化硅全产业链,氮化镓也是全球领先,650v的fet从2019年的5月就已经产出了。希望公司能真正成为中国的英飞凌,全球功率器件的龙头厂商。

需求展望: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非常快,一辆新能源汽车,需要的功率器件是传统汽油车的5-10倍,未来5-10年,提升会非常大,安世相关的产品基本上从70多到380美金,需求的前景非常乐观。

手机和终端:
2021-2022年,1)5G手机的量快速切换,今年是5G千元机出来的第一年,也是放量的第一年,对手机的ODM非常有利,21年手机的量逐季度都会环比上升;2)非手机品类,现在布局非常积极,去年内部做了组织架构的创新改组,IOT和笔电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笔电从今年到明年,从200-300,到700-800万的出货量,手表和tws也会迅速上量;3)现有体系外的新品牌,新客户,在目前安卓系手机的基础上,打造增长第二曲线。
公司也在打造从服务型向产品型转型升级,大量手机的项目,由需求定义,转移到笔电领域产品方案型,客户选择预研好的产品,有效提高自采率。

SiP:
包括5G手机射频,手表,耳机主板,三个方案都在推进,二季度开始有design方案出来。未来手机出货2亿部,iot 1亿部,希望超过一半能超过自己的sip方案。
去年Q4到今年Q1上游配件涨价趋势,现在来看,一方面积极解决这个问题,部分配件厂商还是可以协同;另一方面5G新项目上量,boom的基准就是现在的,基本不受影响。从2021年看,ODM业务盈利也会逐季度环比往上走。

总结来看:
半导体业务,受益于电动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有快速增长态势,安世50%的收入来自车规器件,在电动车渗透率提升的过程中,未来增长空间非常乐观;终端产品业务,21-22年,逐步有新的增长点,在5G手机、非手机和SiP方案的导入,都会成为新的增长主线。未来3年,会给闻泰成长带来空间。

Q:安世是欧洲公司,被闻泰收购,怎么整合?
公司的融合方面,
现在董事长张总亲自担任了安世的ceo;过去一年,外部环境非常复杂,董事长也面临一定挑战,像2季度,要决定是否降产能,当时决策推动产能继续满产,当时有压力,会有库存,但公司判断后续需求会起来。现在看起来,非常明智,带动了效率提升和市占率提升,同时,张总兼任ceo后,带来了团队凝聚力,现在安世管理的协同和一致性非常好。
从公司的实际控制和管理效果看,在疫情的影响下,最终结果都非常好。

从业务拓展来看,
1/4号启动了临港12寸晶圆厂,40万的产能,完全扩产后,产出能力翻倍;公司也在中国建设研发中心,中国研发中心可能会侧重工程公关的产品,中高压mos和igbt;对欧洲体系,创新导向,进一步扩充,发挥整体优势。
临港晶圆厂,目前是请了intel的核心团队,欧洲晶圆厂核心的人员预计下半年到上海。

去年很多投资者担心收购风险,从目前来看,很可能会是中国企业收购外资企业的典范。

Q:未来产能和价格变化
产能:
目前大家了解的数据是2018年的收购报告,那时候曼彻斯特和汉堡加起来是6万片/月的8‘’,每年10%左右的提升,目前自有总产能在95-100万片/年的8‘’;今年会自有提升,接近110的投片;
公司1/3的投片在代工厂,代工产能50万片/年,现在还在继续协同,略有提升,公司的需求有长期的稳定性。
临港投片后,满产是1年40万片的12‘’,明年底良率投产,2023年要看需求,决定是否全面投片。但临港后续还有可能扩充,实际最大的产能是60万片/年。
产能规划的阶梯非常好,如果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希望产能能匹配节奏。

价格:
两个阶段:1)是根据价差差别供货;2)协议性的,每个协议都不一样。总的来看可以参考行业的水平,比如stm,总体涨价了5-10%,这个也是安世大概的水准。
未来2年,从需求角度,车规半导体有5-10倍的空间,紧缺情况还会持续,价格会保持平稳略有提升。

Q:ODM,元器件有些价格压力,对利润率有影响,大概的量化影响
具体的影响存在,量化的影响要看后续的公告。
上游器件涨价,后续的影响:1)主要的配件涨价,会跟下游通过库存、协同的方式去消化;2)新的5G项目,boom的成本基准是按照目前的物料价格,这部分项目不受影响,一季度末和二季度出货,会逐步恢复。
Q4开始到21年,每个季度都是环比向上的。

Q:安世:上半年受疫情比较厉害,毛利率会有下滑,Q4来看,毛利率的修复情况
Q4的出货量已经是历史新高,考虑到价格因素,出货值应该也是历史新高。
20Q3盈利就开始回复,到Q4进一步修复,到21Q1预计能修复到正常水平。能否修复到历史最高水平,要看价格和成本费用。

Q:临港晶圆厂的产能投放节奏
临港晶圆厂是控股股东在临港投资的,晶圆厂刚开始是亏损的,所以采取了这个模式,运营平稳后上市公司回购。
投产是22年年底,1/4打桩,3个月基础工程,再6个月建筑封顶,之后6个月洁净车间,到明年6,7月完成自动化设备,再投片,需要一些时间,所以要到明年四季度了。
明年底良率投产后,普及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Q:手机芯片缺货导致Q1部分手机无法出货,对公司ODM业务的影响
20Q4的时候,订单非常好,总订单需求量比历史新高都要高很多;但实际交付量,同比有增长,但跟订单的差值就是有些交付受到的芯片缺货的影响。
到21Q1,会比20Q4好,特别是在交付上面,内部也推动了很多措施,去改善交付的提升,今年应该会逐步的改善。

Q:安世的产能代工情况
大概1/3是代工,现在的代工产能还在逐步提升,虽然8‘’紧张,但是不同厂商有差异,规模大的厂商与代工厂的关系好,还是能做到协同,小厂商可能会比较难。
外协的量每个月都在提升,中小功率厂商很难拿到增量,要么就是很高的价格。大厂对晶圆厂来说,可以保持长期的稳定性,所以大厂相对能协调。

Q:安世汽车和其他领域的产能利用率,以及未来的需求展望。
公司产能利用率超过100%;
安世的收入一半是用在汽车,包括了汽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实际上车规的功率器件,同样的汽油车用71美金的安世半导体,纯电动车用380美金,这还没包括中高功率的料号。新能源车的电动系统和智能系统,电动系统弹性很高,以前是机械动力系统,现在无论obc、电驱、动力模块,都需要模块化、电动化模式,这里面用的pcb提升了很多。
收入来看,Mos占公司1/3,esd是10-15%,标准逻辑10-15%,晶体管40%,在电路板都会应用,在电动车弹性非常直接。
电动车智能化布局就比汽油车好,现在看电动车渗透率提升对车规功率器件有很大拉动作用。
车规功率器件领域,未来5-10年,行业是5-10倍的成长。车规和其他功率器件无法混用,生产线都是特许的,认证周期非常长。车规领域的增速会非常高。
其他领域:消费电子、工业增速也还可以,但是车规这块增速最明确,跟着电动车上升。

Q:新能源车相关的器件占安世的比重
不太好区分,新能源汽车上面的igbt、中高功率mos,也要电路板和驱动系统,都会用到二极管、三极管、标准逻辑、mos等,不是独立器件。
安世都是封装置后成品的方式出货。

Q:安世的交期
可以参考第三方数据,以前正常是14周,现在会拉长不少。

Q:收购完安世之后,协同效率,量化的改善
公司20Q4,出货量已经创历史新高,出货值肯定也是。
毛利率和净利率:Q2受最大的影响,后面就逐季度改善了,21Q1净利率水平能回复的比较正常。
成本:安世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说硅片,也希望从国内的硅片厂去拿货。上游供应链逐步转向国内,会有比较好的成本优势。
无论是经营结果,还是管控效果,趋势都比较好。

Q:公司的封装产能
总的还好,包括上次定增和可转债,东莞去年已经在投扩产了,在菲律宾主要是功率mos,扩产速度会比较快,相对晶圆产能好很多。
封测外协:外协比较少,跟晶圆厂不一样,车规功率器件,晶圆代工有些前道工艺20-30%的会外包。整个下游封测占比一般比较重,所以主要还是自己做。#今日看盘#

【芯片】闻泰科技调研纪要20210120

参会领导:
闻泰科技副总裁 吴总
闻泰科技董秘 周总
投资者关系总监 邓总

业务介绍
安世半导体:全球前十位的功率半导体厂商,汽车半导体领域,车规功率器件排名更高。公司供给和客户有一些在欧洲,所以二季度疫情有一些影响,但是从三季度开始,大量的汽车厂订单开始进来,现在看,订单和出货始终往上走。20Q4从出货来说是新高,bb值来看4季度末超过1.4,Q1是1.2多,从未来展望,出货会环比持续往上。

价格:公司价格变化有两个阶段:1)变相的变化,去年Q4国内厂商很多有涨价函的通知,安世作为全球领先的厂商,价格规则跟全球大厂一致,大部分价格是一对一的协商,所以不太可能发通知,去年Q3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同客户的价差比较大,保证高价格、高毛利的客户交期拉短,增加配额;2)近期,公司很多客户是年度协议价,从协议定价的角度来说,也有上涨,Q1陆续开展,会陆续兑现。
价格趋势看的比较清晰,利好未来的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水平。

产能:每年技改,提升10%左右,同时去年Q3做了内部产能结构的优化,把低毛利的产品压缩一下,扩张高毛利。外部的代工厂,像华虹也在更多的外协,满足需求。
从21到22年,整个的总产能包括代工,每年有10%以上的增速。到明年年底,控股股东控股的临港晶圆厂良率投产,满产是每年4万片。公司也不断做产品线拓展。

安世的收入50%在车上,全球所有品牌的车都会用到安世的半导体。从产品类别看,有进一步扩充的地方,在研发中高功率的mos产品和igbt产品,碳化硅的产品,二极管也在流片,公司整个集团布局碳化硅全产业链,氮化镓也是全球领先,650v的fet从2019年的5月就已经产出了。希望公司能真正成为中国的英飞凌,全球功率器件的龙头厂商。

需求展望: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非常快,一辆新能源汽车,需要的功率器件是传统汽油车的5-10倍,未来5-10年,提升会非常大,安世相关的产品基本上从70多到380美金,需求的前景非常乐观。

手机和终端:
2021-2022年,1)5G手机的量快速切换,今年是5G千元机出来的第一年,也是放量的第一年,对手机的ODM非常有利,21年手机的量逐季度都会环比上升;2)非手机品类,现在布局非常积极,去年内部做了组织架构的创新改组,IOT和笔电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笔电从今年到明年,从200-300,到700-800万的出货量,手表和tws也会迅速上量;3)现有体系外的新品牌,新客户,在目前安卓系手机的基础上,打造增长第二曲线。
公司也在打造从服务型向产品型转型升级,大量手机的项目,由需求定义,转移到笔电领域产品方案型,客户选择预研好的产品,有效提高自采率。

SiP:
包括5G手机射频,手表,耳机主板,三个方案都在推进,二季度开始有design方案出来。未来手机出货2亿部,iot 1亿部,希望超过一半能超过自己的sip方案。
去年Q4到今年Q1上游配件涨价趋势,现在来看,一方面积极解决这个问题,部分配件厂商还是可以协同;另一方面5G新项目上量,boom的基准就是现在的,基本不受影响。从2021年看,ODM业务盈利也会逐季度环比往上走。

总结来看:
半导体业务,受益于电动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有快速增长态势,安世50%的收入来自车规器件,在电动车渗透率提升的过程中,未来增长空间非常乐观;终端产品业务,21-22年,逐步有新的增长点,在5G手机、非手机和SiP方案的导入,都会成为新的增长主线。未来3年,会给闻泰成长带来空间。

Q:安世是欧洲公司,被闻泰收购,怎么整合?
公司的融合方面,
现在董事长张总亲自担任了安世的ceo;过去一年,外部环境非常复杂,董事长也面临一定挑战,像2季度,要决定是否降产能,当时决策推动产能继续满产,当时有压力,会有库存,但公司判断后续需求会起来。现在看起来,非常明智,带动了效率提升和市占率提升,同时,张总兼任ceo后,带来了团队凝聚力,现在安世管理的协同和一致性非常好。
从公司的实际控制和管理效果看,在疫情的影响下,最终结果都非常好。

从业务拓展来看,
1/4号启动了临港12寸晶圆厂,40万的产能,完全扩产后,产出能力翻倍;公司也在中国建设研发中心,中国研发中心可能会侧重工程公关的产品,中高压mos和igbt;对欧洲体系,创新导向,进一步扩充,发挥整体优势。
临港晶圆厂,目前是请了intel的核心团队,欧洲晶圆厂核心的人员预计下半年到上海。

去年很多投资者担心收购风险,从目前来看,很可能会是中国企业收购外资企业的典范。

Q:未来产能和价格变化
产能:
目前大家了解的数据是2018年的收购报告,那时候曼彻斯特和汉堡加起来是6万片/月的8‘’,每年10%左右的提升,目前自有总产能在95-100万片/年的8‘’;今年会自有提升,接近110的投片;
公司1/3的投片在代工厂,代工产能50万片/年,现在还在继续协同,略有提升,公司的需求有长期的稳定性。
临港投片后,满产是1年40万片的12‘’,明年底良率投产,2023年要看需求,决定是否全面投片。但临港后续还有可能扩充,实际最大的产能是60万片/年。
产能规划的阶梯非常好,如果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希望产能能匹配节奏。

价格:
两个阶段:1)是根据价差差别供货;2)协议性的,每个协议都不一样。总的来看可以参考行业的水平,比如stm,总体涨价了5-10%,这个也是安世大概的水准。
未来2年,从需求角度,车规半导体有5-10倍的空间,紧缺情况还会持续,价格会保持平稳略有提升。

Q:ODM,元器件有些价格压力,对利润率有影响,大概的量化影响
具体的影响存在,量化的影响要看后续的公告。
上游器件涨价,后续的影响:1)主要的配件涨价,会跟下游通过库存、协同的方式去消化;2)新的5G项目,boom的成本基准是按照目前的物料价格,这部分项目不受影响,一季度末和二季度出货,会逐步恢复。
Q4开始到21年,每个季度都是环比向上的。

Q:安世:上半年受疫情比较厉害,毛利率会有下滑,Q4来看,毛利率的修复情况
Q4的出货量已经是历史新高,考虑到价格因素,出货值应该也是历史新高。
20Q3盈利就开始回复,到Q4进一步修复,到21Q1预计能修复到正常水平。能否修复到历史最高水平,要看价格和成本费用。

Q:临港晶圆厂的产能投放节奏
临港晶圆厂是控股股东在临港投资的,晶圆厂刚开始是亏损的,所以采取了这个模式,运营平稳后上市公司回购。
投产是22年年底,1/4打桩,3个月基础工程,再6个月建筑封顶,之后6个月洁净车间,到明年6,7月完成自动化设备,再投片,需要一些时间,所以要到明年四季度了。
明年底良率投产后,普及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Q:手机芯片缺货导致Q1部分手机无法出货,对公司ODM业务的影响
20Q4的时候,订单非常好,总订单需求量比历史新高都要高很多;但实际交付量,同比有增长,但跟订单的差值就是有些交付受到的芯片缺货的影响。
到21Q1,会比20Q4好,特别是在交付上面,内部也推动了很多措施,去改善交付的提升,今年应该会逐步的改善。

Q:安世的产能代工情况
大概1/3是代工,现在的代工产能还在逐步提升,虽然8‘’紧张,但是不同厂商有差异,规模大的厂商与代工厂的关系好,还是能做到协同,小厂商可能会比较难。
外协的量每个月都在提升,中小功率厂商很难拿到增量,要么就是很高的价格。大厂对晶圆厂来说,可以保持长期的稳定性,所以大厂相对能协调。

Q:安世汽车和其他领域的产能利用率,以及未来的需求展望。
公司产能利用率超过100%;
安世的收入一半是用在汽车,包括了汽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实际上车规的功率器件,同样的汽油车用71美金的安世半导体,纯电动车用380美金,这还没包括中高功率的料号。新能源车的电动系统和智能系统,电动系统弹性很高,以前是机械动力系统,现在无论obc、电驱、动力模块,都需要模块化、电动化模式,这里面用的pcb提升了很多。
收入来看,Mos占公司1/3,esd是10-15%,标准逻辑10-15%,晶体管40%,在电路板都会应用,在电动车弹性非常直接。
电动车智能化布局就比汽油车好,现在看电动车渗透率提升对车规功率器件有很大拉动作用。
车规功率器件领域,未来5-10年,行业是5-10倍的成长。车规和其他功率器件无法混用,生产线都是特许的,认证周期非常长。车规领域的增速会非常高。
其他领域:消费电子、工业增速也还可以,但是车规这块增速最明确,跟着电动车上升。

Q:新能源车相关的器件占安世的比重
不太好区分,新能源汽车上面的igbt、中高功率mos,也要电路板和驱动系统,都会用到二极管、三极管、标准逻辑、mos等,不是独立器件。
安世都是封装置后成品的方式出货。

Q:安世的交期
可以参考第三方数据,以前正常是14周,现在会拉长不少。

Q:收购完安世之后,协同效率,量化的改善
公司20Q4,出货量已经创历史新高,出货值肯定也是。
毛利率和净利率:Q2受最大的影响,后面就逐季度改善了,21Q1净利率水平能回复的比较正常。
成本:安世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说硅片,也希望从国内的硅片厂去拿货。上游供应链逐步转向国内,会有比较好的成本优势。
无论是经营结果,还是管控效果,趋势都比较好。

Q:公司的封装产能
总的还好,包括上次定增和可转债,东莞去年已经在投扩产了,在菲律宾主要是功率mos,扩产速度会比较快,相对晶圆产能好很多。
封测外协:外协比较少,跟晶圆厂不一样,车规功率器件,晶圆代工有些前道工艺20-30%的会外包。整个下游封测占比一般比较重,所以主要还是自己做。#股票##价值投资日志[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果有机会,我会再来线下的,爱你们[打call][打call][打call] 这把是上单怪我,说对面打野抓了两次,我一次上路没去过,远古龙我call他的时候他直
  • 而钱吃吃吃1️⃣0️⃣1️⃣很甜 喜欢甜瓜/肉蟹煲怎能这么好吃啊敲了吃的最干净的一次辽 一定要加豆角干/后来发现 这是唯一一个看着饱满的山竹 学校里能不能整点好
  • [耶][耶][耶]#六一儿童节# 节日是提醒爱与被爱 [老师爱你]当妈了才能共情这句话:“把孩子培养成普通而又幸福的人”希望我的女儿一眼看上去就是被养得很好的
  • 我们在旧的空间秩序基础上引入了新的梁柱系统,强化了原始的轴网关系. 同时落地的木柱形成了具有方向性的序列感和围合感,结合家具与绿植,在大空间里形成了微城市的氛围
  • 每当想起时,都会后悔,后悔自己是为什么,质问自己为什么要走这一条路,也时常想,当时的我如果不是这个选择,我会不会比现在快乐…我是个敏感且感性的,又或许是理性。我
  • 『君のためなら何でもできる』という歌詞を盛り込んで、好きな子を前にしてカッコつけちゃっている男子の背伸びをした恋愛を歌った甘酸っぱい曲です」個々の活動も増えてき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位民间中医那里得来了这张方子,由于这方子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只有两味药,所以大爷一开始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那疤痕
  • 张若昀的《庆余年2》还没播完的时候,其他卫视的分播权就已经谈的差不多了。赵丽颖6月以品牌活动为主,暂时没有进组计划。
  • 甚至可以说,手表是一种很有文化的东西,不仅仅是一种看时间的工具,所以最好认真对待自己的爱表。简而言之,手表不能只是为了便宜,更不用说喜欢假货了,因为它是一件有文
  • 一些复杂的功能在复刻表中可能会出现运行不稳定、误差较大等问题,这也是复刻表与真表在机芯方面的一个重要区别。而复刻表的机芯则多采用海鸥、日本或丹东等机芯进行改制,
  • 气积、血积、痰积、食积、水积,五积致病,人体最大排毒通道!人体有三大排毒途径,第一条是通过输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这是排出体内毒素的最大一条通道;第二条是通过大
  • 总之,时代新材复合材料推力杆路试成功是公司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品质,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非常期待在电气
  • 《邵牧之唐梨》邵牧之唐梨(最新章节无弹窗)小说全文阅读笔趣阁)z[5DIz ?书名:《邵牧之唐梨》邵牧之唐梨 ?主角:邵牧之唐梨 阅读全文到公-仲-号【兔
  • 高山流水配明月 一图解锁国内十大赏月胜地平湖秋月、琼楼望月、太清水月、层林邀月……同一轮圆月,但在不同的景致中,月景也会产生不同的魅力,中国天气网盘点国内十大赏
  • 首先要明确的是,一旦发生胎停育是无法逆转的,宫腔内的残留胚胎已经停止发育,留在宫腔内没有任何意义。4. 寻找经验丰富的保胎医生:对于经历胎停育困扰的女性来说,怀
  • -偶尔的灰头土脸代表不了什么,千万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过如此,你要做的就是尽力储存温暖与爱,努力扛过去,放松一点,生活会好起来的,你也永远值得。#
  • 爱你的人,明明已经对你很好了,但他仍觉得还不够好,给你的还不够多,没能让你更幸福,感觉对你有亏欠。而不爱你的人,本来也没给你什么,无论是爱,还是物质,他一样不占
  • 梳理逻辑,将万得的数据效用最大化之后做各个方向的行业分析就更游刃有余啦可能是之前教书的肌肉记忆吧上台讲学的基本功底派上用场还挺期待下一次培训我会继续做行业研究这
  • 因此,当您选择鉴定中心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了解其设备和技术是否达到了标准,以此来判断鉴定中心的真实性。最后,我们可以通过鉴定中心的价格来判断其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