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尊者:重要的是,观照自己

阿姜查尊者在答修行是否须研读很多经论时说:“看着你自己的心,检视身体、感觉和念头是怎么地生起和消失。不要去执着任何事物,只要清醒地观照着。这是直探佛法真相的方法。修行要自然,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机会,都是佛法。当你做生活中的琐碎事情时,试着保持清醒。”从这段开示来看,就不难明白大乘小乘的下手处之同异。当然,当你用功到极至,体悟通透了,明白了佛法是怎么一回,也就没有大小乘之分了。

问∶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阿姜查尊者答∶修行不能有所求,凡有求解脱或求开悟之心即成解脱之障碍,这一点非常重要。你可以日夜精进不懈,但若仍有企求心,则永远不能获得涅盘,此求解脱之欲会导至疑惑和掉悔。无论你修行多么长久多么卖力,智慧决不会从欲望中产生。因此,只须很单纯地放下,警醒地观照身心,不可有有所得之心,甚至不可执着修行或要开悟。

问∶关于睡眠,该睡多久?

阿姜查尊者答∶别问我这个问题,我无法告诉你。对某些人而言,平均每晚睡四个小时就好了。不过,重要的是,你要观,并且了解自己。若故意少睡一些,会感到全身不舒服,也很难保持正念。睡太多会令人昏沈或掉举。因此,要发现自己原本的步调。这必须仔细观照身心,弄清楚真正需要的睡眠时间,才能把自己调整在最佳的状态。醒来以后又翻身小睡片刻是有害修行的;当眼睛一睁开就要保持清醒了。

问∶关于用餐,该吃多少?

阿姜查尊者答∶这个问题跟睡觉一样,你必须了解自己。食物应适合身体所需,当视之为医药。你会不会在餐后感到昏沈?或者日益增胖?若有的话,当停下来,观察自己的身心。毋需吃得太快,要检查自己吃的份量,然后找出生理自然的需求。遵照头陀行(苦行),把所有的食物盛于缽内,这样就可以容易的看出自己取量的多寡。用餐时当保持清醒、要了解自己。修行就是这么一回事,毋需别出心裁,只是观照。观照自己,观照内心,自然会了解自己修行最适当的步调。

问∶修行是否须研读很多经论?

阿姜查尊者答∶佛法不从书中求。你若想要亲证佛陀所说,不须埋首书堆中。看着你自己的心,检视身体、感觉和念头是怎么地生起和消失。不要去执着任何事物,只要清醒地观照着。这是直探佛法真相的方法。修行要自然,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修行的机会,都是佛法。当你做生活中的琐碎事情时,试着保持清醒。像在倒痰盂或打扫厕所时,不要觉得这样做是在利益任何人。倒痰盂里也有佛法,不要以为两腿一盘,端坐不动才是修行。有些人抱怨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打坐,请问∶你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呼吸?修行是自己的事,无论做什么事,要保持清醒和自然。

问∶我们为什么不能每天跟老师面谈?

阿姜查尊者答∶你若有疑问,欢迎随时来问他们,但毋需天天面谈。你的大大小小问题,我若逐一不漏地解答,则永远无法弄清自己内心的疑团。你必须自我检证,自我谘询,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每隔几天的开示要仔细聆听,然后拿它跟自己的修行对照。两者为同?为异?我为何有疑问?起疑情的是谁?唯有透过自我检证才能了解自己。

问∶有怀疑时该怎么办?前些日子我怀疑自己的修行,或者怀疑是否有进步,不然就是怀疑指导我的老师,使自己陷入烦恼当中。

阿姜查尊者答∶怀疑是自然的现象,每个人修行都从怀疑开始,你可从中学到很多。重要的是,不要与它认同而陷入其中。怀疑会使你的心在原地打转,相反地,要观察整个怀疑的过程,看是谁在怀疑,看它怎么来又怎么去的。这样你就不会被疑心牵着鼻子走,你可以跳出它,内心趋于平静,并且看清一切现象的来去。只要把你所执着的放下,放下怀疑,单纯地观察。这是对治怀疑的方法。

问∶关于其他的修行方法,应如何看待它们?这几天见到了很多的老师,听到了这么多不同的禅修方法,令人感到眼花撩乱。

阿姜查尊者答∶这好比进城,有人从北方,有人从东方,还有其他人从很多条道路皆可抵达。这些方法通常只是表象的不同,无论你走那一条道路,走得快或慢,假使你是清醒分明的话,那么它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所有好的修行方法都指向去掉执着。最后,连所有修行的方法都要舍掉,对教导你的师父也不可执着。若有一种方法能导致烦恼的止息,去掉执着,那它就是正确的方法。你也许想云游参访其他的老师,修学其他的法门,而且有的人已如此经历一番了。这是一种自然的需求。你将会发现,即使问过一千个问题,知道很多不同的法门,也不能带你到达真理的岸边,然后,你会厌倦的。你将会发现,唯有停下来,观照自己的内心,才能发现佛陀所讲的,毋需往身外去追求。你势必回过头来面对你自己真实的本性,在此你才能了解佛法。

问∶很多次我看到这里的出家人都没有在修行,他们看起来既邋遢又不保持正念,让我感到不舒服。

阿姜查尊者答∶光注意到人是不恰当的,这无益于你的修行。你若起烦恼,要看的是自己的烦恼,假使别人没修行,不是个好比丘,也毋需你来批评论断。智慧不会从注意别人的过失中产生。出家戒是个人修行的工具,不是要拿来当作批评挑剔的利器。无人能代你修行,你也不能替他人用功。重要的是,观照自己,这才是修行之道。

问∶我一直非常仔细地练**(观照)收摄六根,眼睛时常保持低视,每个微细的动作都做到警醒分明。譬如说,用餐时,从咀嚼、品尝到吞咽,都花**(很多)的时间去观察每一动作的触受。每走一步也都小心翼翼、慎重其事。这样做是否如法?

阿姜查尊者答∶收摄六根是适宜的修行法,我们应整天都保持警醒,但不可做得太过火。吃饭、走路以及任何动作都要保持自然,这样才能从当下的状态中培养自发的觉察力。不必刻意造作,把自己逼成怪模怪样的,否则,这也是另一种贪。修行要不缓不急、细水长流,你若做得自然而清醒,智慧也会自然产生。

问∶打坐有必要坐很久吗?

阿姜查尊者答∶不必要。坐上好几个小时是没有必要的。有些人认为坐得愈久一定愈有智慧,我曾看见鸡在鸡窝里坐上好几天呢!智慧来自于,无论你的身体做什么动作,你都是警醒而清楚。修行应该从清晨醒来那一刻开始,持续到你晚上睡觉之前。不要在意你能坐多久,重要的是能否保持清醒分明。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自然的寿命,有的人六十岁会死,而有的人到九十岁才死。所以,你们每个人修行步调也不必一致,不要去想或担心这一点。试着保持清醒,让事物依它自然的法则进行,这时无论你处在怎样的境界,内心都会愈来愈宁静。它好比森林里一泓清澈的池塘,所有美丽和稀有的动物都跑来喝水,你清醒地看见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看到美丽稀奇的动物来了又走了,但你仍寂然不动。烦恼会产生,但你能立刻透视它们。这是佛陀获致的安详和幸福。

问∶如何克服嗔恚?当它生起时,如何对治?

阿姜查尊者答∶你必须有慈悲心,打坐时若嗔恚心生起,当修慈悲观。若别人行持不好或发脾气,不要因此而生气,否则,你比他更无明。要心怀慈悲和智慧,因为对方正在受烦恼的煎熬。要内心充满慈悲,把他当作你亲爱的兄弟,在打坐时,专注在慈悲的感受上。要散发慈悲心于整个世界,唯有慈悲才能化解嗔恨。有时候,当你看到其他的出家人举止粗暴,可能会心生懊恼,是自讨苦吃的,这样不是佛法。你可能这么想∶「他们不像我这么严谨在修行,不是好的出家人。」这就是自己的大错了。不要做比较、批判,放下想法,观照自己。修学佛法是自己的事,你不能叫别人的作为合你的意或像你一样。这种期待只会为自己带来烦恼,修行人常有此通病,但是看别人的缺点不会产生智慧。不要自寻苦恼,只是单纯地观察自己及内心的感觉。这样做,你将会明白的。

问∶为什么要礼佛?

阿姜查尊者答∶礼佛很重要,这个外在的形式是修行的一部分。姿势要正确,前额完全着地,手肘靠近膝盖,两膝打开约八英。要慢慢地拜,观察身体,这是对治我慢的良方,因此要常礼佛。拜三拜时,内心忆念佛、法、僧三种德行,也就是内心纯净、光明、安详。我们藉外在形式训练自己,使身心和谐。不要看别人怎么拜,这是错误的,若年轻的沙弥或年老的比丘漫不经心,也不用你来评断。人是很难调教的,有的学得快,有的根器钝,评判别人祇会增加我慢,相反地,要观察自己。常礼拜可祛除我慢。已经与法融为一体的人是超越外相的,不论他们做什么──走路、吃饭、大小便,都是在礼拜,因为他们已经超越自私我相了。

健康日历|中医解读乐极生悲
世间万事万物皆应有度,高兴过了头,很可能会阴阳失调、物极必反。正因为情绪的大起大落对身体健康有害,于是古人常说“清心寡欲”,指的便是保持心地宁静。遇到特别高兴的事时,也要善于调节自身情绪,保持心态平衡。同时,还要讲求精神修养,情绪自控,使身心处于平和协调的状态。中医强调精神层面的定力对人体的保护,志闲少欲、心安无惧。心地光明磊落,无私而寡欲,便能一步步达到精神自守的境界。

不偏爱,懂节制,方得长久。人心贪婪,总是进了一步,还想再进一步,若是懂得适可而止,才能存长久之道啊。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没有你,这福寿绵长于我而言,不过是万事皆空而已。在这宫里,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活下去,好好做一个可利用的人,安于被利用, 才能利用别人。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与其心生敬佩,不如自己便是那样的人。人有喜怒哀乐,伤心流泪何罪之有,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有时不争,比能争会争之人更有福。做衣去做人,一定要花团锦簇、轰轰烈烈才好。信女虽不比男子可以建功立业,也不愿轻易辜负了自己。若要嫁人,一定要嫁于这世间上最好的男儿,和他结成连理,白首到老,但求菩萨保佑。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果真情一字,若问情由,难寻难觅。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人情世故的事,既然无法周全所有人,就只能周全自己了。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宋襄做过最贱的事就是给严厉寒做了五年“私人秘书”。她把一切都送出去了,狗男人一句腻了,直接把她流放到了犄角旮旯。流放日子本来不好过,但大概是衰神走了。宋襄一到基
  • 来到道场,不能礼敬三宝,就不要谈修行。我们能皈依、受 戒、打佛七,是因为有出家 人。出家人虽有圣人僧、 凡夫僧,但我们要一视同 仁,因为他们都有一件佛传下来的袈
  • 适合傍晚散步时发的温柔文案 1.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 2.去晒晒太阳,吹吹风,哪怕一个人 3.在最不期待的时候,反而一切都会变得顺利
  • 【阿根廷批准3至11岁儿童接种中国国药疫苗】阿根廷政府1日宣布,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集团)研发的新冠疫苗获批在该国3至11岁儿童中紧急使用。 新华社报道
  • #我和我的父辈# 好的艺术作品能有多大影响力?早上晨跑,耳机里王菲在唱《如愿》,乘风的样子似在眼前。 乘风就是我们的孩子,青春飞扬,像小树一样蓬勃,像他的马儿一
  • 又一次对孩子发脾气,明明早就说过不可以对他们发脾气,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发完脾气之后马上后悔,孩子有什么错,他凭什么要承受你的怒火,我又为什么要把情绪发泄
  •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峰爆# 因为本人是贵州人,听说是实景拍摄时就期待了一波。看完电影果不其然,那山那水那路那人,真的让我倍感
  • 【阿根廷批准3至11岁儿童接种中国国药疫苗】阿根廷政府1日宣布,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集团)研发的新冠疫苗获批在该国3至11岁儿童中紧急使用。 新华社报道
  • 塔罗牌占卜投资破解实例:雇主咨询,麻烦您帮我算一下想投资一个金融的产品,30万元左右资金,可以算一下风险吗?预测后提前知道这个项目是包装出来的集资,并且是有阴谋
  • 【百名佳丽走秀四明山赏樱品茶卖风景】4月18日,余姚市旗袍协会近百名旗袍佳丽来到位于四明山上的大岚镇姚江源头千亩茶园和上马岗赏樱圣地进行赏樱品茶美拍之旅,佳丽们
  • 情侣头像壁纸无水印 拿图图 是什么味的 [钱] 永远呆在摇篮里的孩子长不大。——希腊谚语 [太阳]不安者永远找不到安乐椅。——富兰克林 我就是我自身的主宰
  • #张良[超话]##正月廿二与张良相约# 【傲骨流芳】 倚杖静观烟波茫茫 平生快哉尽付流光 摘星以佐诗酒 揽霞而共遥想 策白驹 须臾春秋多荒唐 纵然命途
  • ୨୧•͈ᴗ•͈)◞✨✨✨ 松浦弥太郎《幸福的100个基本》 “你幸福吗❓” 幸福其实很简单,。 好喜欢❤️松浦弥太郎,喜欢他的人生观和看待事情的思维、角度,
  • 2021.10.1-2021.10.2 故事一:见证了一场浪漫的婚礼,如果爱情有模版,这大概就是最好的模样。 期待有一天我也会遇到义无反顾值得奔赴的人~ 故事二
  • #风清旋0620# 几位从莫斯科来的苏格兰商人中,正好有一位和我们同在一起,他听见那号角声时,便对我们说,我们已经没得选择了,只有片刻不耽误地向他们立刻冲杀过去
  • #艺术不设限# 西里尔·波切特(Cyril Porchet) 1984-瑞士摄影师 “巴洛克”是1600年至1750年间在欧洲盛行的一种艺术风格。它产生在反
  • 首先必须要说大俊哥,我真的太爱金南俊了,他真的太有魄力和魅力了,站在演讲台中央,太帅了像是king 一样。金泰亨的大背头绝了,妈妈要爱死了,虽然今天超 级喜欢你
  • 【巨鹿6支球队火热开战!】 9月26日,由巨鹿县体育局、巨鹿县足球协会主办,大麓体育承办的“2021年河北省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和甲级联赛海选赛——巨鹿赛区”在我
  • 阿森纳U18因为调用的原因,本场使用了诸多首秀球员,Alex Kovacevic, Cameron Brayne, Tino Quamina, Jimmy Go
  • 2021年10月1日,一生爱国爱港、贡献卓绝的报业泰斗杨奇先生因病与世长辞,享年99岁。 从少年时执笔参加革命,到古稀时仍奋战在办报一线,这位报业元老始终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