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创新工程 探索创新驱动的山西方案

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着力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及中试基地,着力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我省首次明确提出“111”创新工程。
时隔不久,3月27日,全省科学技术大会隆重召开,会场门口摆放的“111”创新工程图板引人注目,一组看似无奇的图表数字更是让人振奋。很多人都明白,在这图表数字背后,蕴含着创新驱动的山西方案,昭示着山西从煤炭大省迈向科技强省的雄心与韬略。
集中力量办大事,以“新型举国体制”打造山西战略科技力量
2月28日,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中国电科(山西)碳化硅材料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投产。
碳化硅单晶的制备一直是全球性难题,而高稳定性的晶体生长工艺则是其中最核心的技术。近几年,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经过反复科研攻关,最终掌握了这项技术,实现了高纯度碳化硅单晶的商业化量产。“现在,除了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是我们自己在做,连碳化硅的生长原料——碳化硅粉末,都是我们自己生产,这样就有更大自主权。”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的话里充满自豪。
实现了高纯度碳化硅单晶的商业化量产是我省“111”创新工程中炭基新材料产业领域的项目之一。围绕这一产业领域,我省将重点研发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优化一批创新平台基地,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引领传统炭材料块状经济向现代化炭材料产业集群加快转变。
如果把镜头再推向全景,会发现除了炭基新材料产业外,“111”创新工程还包含半导体、特种金属材料、大数据融合创新、煤机智能制造等14个重点产业领域。围绕14个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我省将布局一批创新平台、一批重大技术、一批学科专业、一批标志性项目、一批重点园区。三年实现点上突破,2022年,在全面启动14个重点产业集群创新生态子系统建设的基础上,率先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数据、新材料、光机电、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若干前沿性、战略性产业上形成领先方队。同时突破一批行业共性、关键重大技术,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重大创新平台,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到2025年,初步形成有利于创新活力充分涌流、有利于创业潜力有效激发、有利于创新动力竞相迸发、适应高质量转型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流创新生态。
省科技厅副厅长牛青山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省委、省政府决策启动实施“111”创新工程就是我省探索落实新型举国体制的山西方案,通过统筹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同我省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结合起来,加快提升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整体竞争力,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出雏型。
导向明确求实效,一批核心技术、一批重点实验室、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已在路上
作为“111”创新工程“揭榜招标”项目企业,山西百信董事长王宪朝清楚记得,2019年12月2日,省委书记楼阳生深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调研。在山西百信,他勉励企业不仅要在电子信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还要争取领先地位,并叮嘱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发展的服务支持。
自“111”创新工程启动以来,按照14个重点产业领域,我省加大组织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合企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技术创新的需求,深入分析企业创新链短板、弱项,积极构建省市县协调联动机制,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在项目支持、平台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推动具体扶持政策真正落地。
省科技厅围绕绿色能源、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已经发布了首批指南,受理申请项目共25个,研究制定了网络应急评审方案,正在组织首批重点项目立项评审有关工作,均为“111”创新工程重点研发攻关项目。与此同时,我省凝练21个“揭榜招标”项目,围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充分征求需求企业意见,采取财政引导,企业作为投入主体的模式,集聚国内外项目研发团队,已在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会议当天正式发布。对已发布的第二批半导体材料、炭基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能源领域、轨道交通、信息技术应用、大数据、煤机智能制造、通用航空等领域共计45个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项目指南,正在面向全省组织项目研发团队。
面对疫情突袭,我省紧急组织产、学、研相关单位,分三批立项20个项目,重点围绕诊疗方案、有效药物筛选、病毒溯源和中西医结合等领域开展研发攻关。第一时间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救治一线,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项目攻关快马加鞭同时,我省一批创新平台基地建设也谋划启动。一是聚集14个重点产业领域,研究制定“111”创新工程创新平台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及2020年重点任务10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10个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基地和10个省级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二是新认定10个重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高端重型装备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磁性材料、铝工业、炭素产业等领域推动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是抓紧建设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集聚全省的资源开展集中攻关,力争全面提升我省的防疫科研能力和水平。四是研究制定《山西省应用数学中心管理规定》,聚焦制约我省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发展瓶颈的数学问题开展研究,目前已经推动2个创新团队的建设,着力加强应用数学和统计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应用。
不遗余力抓落实,具体化、可操作的政策制度让转型新动能未来可期
说起“手撕钢”,无疑是山西在高端制造领域关键材料方面的骄傲,目前已拥有国家专利44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产品应用已延伸至折叠显示屏、柔性太阳能组件、储能电池等高科技领域。与“手撕钢”一样,伴随着科研成果应用领域的不断延伸,我省“111”创新工程落地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按照省委常委会的部署和《关于实施“111”创新工程支撑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意见》要求,下一步,我省将研究制定“90+36”具体落实工作方案,统筹推动“111”创新工程落地落实。即进一步明确90项任务,细化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针对14个重点产业领域,按照《意见》的要求,提出创新发展目标,按照总体要求、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项目、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基地建设项目、创新人才团队培养任务等,逐项明确任务内容、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进一步细化36项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和细化措施,针对《意见》部署的10项重点举措,逐一细化为36项具体措施,明确任务分工和需要落实的具体内容以及需研究制定的制度、政策等,确保各项重点举措做到具体化、量化和可操作。
据悉,我省将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对“111”创新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进行部署。按照打造创新生态的要求,以引领支撑高科技领军企业创新发展为重点,在立即启动有关重点任务的基础上,聚焦高科技企业发展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研究制定每个产业“111”创新工程三年的重点任务。把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聚焦到以产业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谋划、部署、实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和高科技领军企业培育等重点任务上来。
牛青山告诉记者,全省科学技术大会明确要求,全省上下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意识,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明确职责分工,严格责任落实,确保创新生态打造工作落实落细。无疑将为“111”创新工程的推进营造出良好氛围。相信随着创新生态不断提升,“111”创新工程必将为山西转型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全新动能。

#廊坊播报# 【廊坊聚焦“三创四建”全面协调推进高质量发展】3月25日上午,廊坊市召开2020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提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查问题、补短板、促提升,全面实施六大“围点攻坚”和五大“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争创文明城市,是廊坊人为之努力奋斗多年的梦想!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我们还面临不少难啃的‘硬骨头’。”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表示,目前他们在社区创建、交通秩序、停车秩序、经营秩序、市容环境、村镇面貌等11个方面,梳理出40项突出问题,今年将针对重点难点和问题短板精准发力、提升突破,持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翌日,廊坊市召开全市“三创四建”工作推进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下一阶段“三创四建”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深入推进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为重点的综合创建。2020年,廊坊强力推进“三城同创”,全市所有县(市、区)启动综合创建工作,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期推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继续巩固和深化廊坊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

“坚持新发展理念,着眼于解决发展过程中各种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我们将以7个方面工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共创共建,实施重点攻坚。”冯韶慧表示,他们将以扎实开展“三创四建”活动为抓手和载体,进一步凝聚和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热情和力量,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市经济社会秩序迅速恢复和全面发展。

“为切实减轻疫情对入孵企业经营影响,孵化器出台措施精准服务入孵企业复工复产,仅租金减免一项,就为我们降低经营成本4.5万元,为公司持续正常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3月16日,在廊坊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入孵企业廊坊市圣淘电子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人事经理谷旭红说,目前公司在软件开发、维护等方面已正常运营,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

廊坊市有106家孵化器、众创空间,入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达2200多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廊坊市科技局加大对孵化器、众创空间支持力度,截至3月10日,廊坊科技企业孵化器、兴远高科(三河)孵化器有限公司等51家孵化器已为入孵企业和创业团队减免租金610万元。志晟互联网+创客中心、固安创业大厦等11家众创空间对入孵企业和团队实行全年免租金政策。

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廊坊落实疫情期间对高新技术企业各项扶持政策,加强业务指导,强化资金奖补,降低经营成本,优化审批流程,助力复工复产,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全力支持医疗科技攻关。截至目前,全市新增17家省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众创空间已列入国家级众创空间拟备案名单,固安新型显示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入库高新技术企业130家,推荐290家企业申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推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组织实施了涉及疫情防控的10项市级攻关项目,推荐11个项目申报河北省2020年第二批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项目。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下,廊坊今年将“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全部改为网上招聘,依托河北公共招聘网、廊坊就业网等现有公共招聘网络,搭建“互联网+岗位信息”平台,多渠道发布招聘和求职信息,促进精准匹配,实现“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网络招聘会19场,服务单位180家,发布岗位信息5000多个,全市新增就业1.1万人。

深入推进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导向的大众创业,廊坊今年强化创业激励政策支持,完善配套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培育,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廊坊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作用,强化诉求受理、政策发布、法律咨询等服务,集聚共享创业服务资源,进一步提升创业规模和创业质量,加快形成促进大众创业的良好局面。

总投资1200亿元的103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780亿元的11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复工,全球网络招商会在线签约项目10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廊坊着力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着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强化项目支撑作用。该市与建行、工行、农行河北省分行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争取到1100 亿元专项资金,为精准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目前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100%。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廊坊1—2月份全市PM2.5年累计浓度74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6.33%,重污染天数9天,同比减少4天,全市7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到Ⅴ类水体标准,12个市控断面水质均好于上年同期。

加快建设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廊坊已完成22个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基本形成廊坊市发展的总体定位、战略思路、总体格局,城乡规划一体化扎实推进。制定《2020年廊坊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全面掀起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新热潮;研究谋划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23项民心工程,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储备各类化肥4200吨、农药90吨、农膜259吨,确保春耕农业生产所需物资充足供应、服务到位。

3月19日,河北中翰中瑞税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高炜申报2月份增值税时,本来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一直无法抵扣,于是拨打了广阳区税务局公布的咨询电话,工作人员了解到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后,预约3月20日10时到办税大厅办理。“当天,工作人员给我进行了登记和体温检测,然后到预约窗口一对一进行业务办理,半个小时左右业务就办理完成了!”高炜说,广阳区税务局推出的支持企业复工特事特办,帮助他们及时解决了申报中的问题,避免了企业多缴税,在疫情期间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体系,廊坊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制定出台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二项措施》,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大力实施便企利民八项措施,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特别是着力压缩登记注册时间至1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开办全面进入“1”时代。廊坊市中级法院印发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诉讼服务和申诉信访工作的公告》,实行网上开庭,研究制定了《构建政府与法院常态化统一协调机制推进企业破产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建立府院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法治环境。

加快建设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廊坊市出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县级创建实施方案》等工作举措,把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一体推进。同时,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五大智慧工程”,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升级版。疫情防控期间,该市出台严厉打击涉疫情违法犯罪的八条措施,强化了震慑作用,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

海棠花开时 脱贫收获季,三年时间德州这个贫困村蝶变美丽乡村
三月,村里已经开始了春耕的忙碌。
“今年桃花开的真早啊,看来又是个丰收年!”3月14日,看着大棚内忙碌的村民,武城县李家户镇西店村党支部书记李福祥热情地打起招呼。今年已经是他干书记的第25个年头 ,疫情防控以来,他和村里的干部自春节以来没有休息过一天,即使如此,他抽空便钻进田间地头询问春耕情况。
25年,9000天,这位年近花甲之年的村书记依然奔波在带领村民致富的道路上。西店村也从省定贫困村蝶变成为省级美丽休闲村。
村民常说,多亏了“李书记”,这些年,他就像老黄牛,带领村民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出一条脱贫路。

自筹款为村民修 “致富路”

西店村位于武城县李家户镇 ,有居民426人 ,漫步村庄,通往每户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健身器材小广场的孩子在嬉戏打闹,西府海棠苗木、龙凤桃树、三红梨树、家畜养殖等脱贫产业势头正劲。尤其是,海棠花开满枝头,微风拂过,花瓣飞舞,令人赏心悦目。
1996年,李福祥临危受命成为李家户镇西店村党支部书记,一进村,就“脚打后脑勺”忙碌起来,挨家挨户摸情况、宣传政策、倾听诉求、收集民意,早上5点起床,晚上10点后才回宿舍。
“当时两眼一抹黑,不了解村情民意,只能挨家挨户走访。”村民白天下地干活,他就去田间地头;晚上村民回家,他再入户走访,围炉夜谈。他跑遍全村户人家,与村民的交情越来越深。
西店村是传统的农业村,几十年来村民一直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传统农作物,亩产效益低、群众增收空间有限,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全村精准识别贫困户51户,残疾人7人,贫困发生率在40%左右,是武城县典型的贫困村。原来的西店村主干道路面坑洼不平,路两侧堆放着柴草垛、粪堆等垃圾杂物,脏乱不堪;危旧房屋断壁残垣,好像随时要坍塌;由于没有集体产业项目,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的收入。
“要想富,先修路”,村里的道路一直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都困难,更不要说致富了。李福祥决心修一条通往到户的水泥路。为筹措资金,他找到在县城工作的西店人,自己打下了借条。
不久,一条3米宽的水泥路修通了。为了给村民们创造更好的宜居环境,他和村干部又把48处废弃宅子一次性清理出来,这些空地被村里统一规划为各种果园,村里提供苗木8000余株,户主负责管理,谁管理、谁受益。很快,村中就出现48处各具特色的小果园。这样不仅村里的环境得到了改善,村民们还能多出一笔额外收入。
如今,村容村貌发生大变样,干净的水泥路两旁绿意盎然,晚上光亮如昼。

要政策、跑项目 发展特色产业项目

路通了,产业也要发展。
如何让西店村广大村民脱贫致富是李福祥日思夜想的问题,他积极在工作中寻找答案,2015年,通过和省派第一书记朱玉国的合作,充分利用上级争取来的财力智力和人脉资源,以扶贫开发为突破口,力促西店村跨越式发展。
确定发展方向、获得技术支持后,西店村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钱从哪里来?
李福祥和朱玉国一合计,决定走出去要政策、跑项目。只要了解到县里、市里、省里,哪个部门有了支持农村的新政策,李福祥就开上自己的“小面包”去争取。朱玉国依托山东理工大学的资源、渠道,一了解到哪里的社会资本有投资乡村项目的意向,李福祥就马上开车带着他去主动对接合作、引进项目。
一年过去,李福祥那辆改烧天然气的面包车,光加气就花了1万多元。这些钱李福祥全部自掏腰包,而他一年的收入也只有2万多元。也是在这一年,西店村争取到中央财政扶持资金、行业扶贫扶持资金、道路硬化亮化等多项政策。2015年西店村开始实施新村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发展西府海棠苗木种植200亩、12.3万株,实现了整村全覆盖,涉及常驻村的96户家庭。2016年底完成山东省特色种植资金扶持项目“龙峰桃”200亩、精准扶贫资金扶持项目“三红梨”100亩及林下150亩中草药种植。两年来,李福祥带领村民先后完成了肉牛养殖、绿色豆芽、西府海棠苗木种植、龙峰桃种植、三红梨种植、树莓种植、中草药种植、村内50亩果树种植、村外50亩藕塘、鱼塘等10个特色产业,为富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越来越多,李福祥开始为留住专家发愁。以前来村里的专家都住在村委会或县城,住县城来回不方便,住村委会冬天又太冷。可没这些专家,村里的产业就发展不下去。村党支部决定租用村里15户闲置房改造成“乡村人才公寓”,为来西店村服务的专家人才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家”。这也是全市首个“乡村人才公寓”。 
11日上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祥发蔬菜种植合作社看到 ,法人衣金果将一车豆芽发往周边县城,疫情发生以来,合作社每日都往外发豆芽1万斤以上,衣金果有20年种植豆芽的经验,他所在的合作社便是扶贫项目之一。找能人带领贫困户脱贫,贫困户除集体分红外,还能通过打工获得另外一份收入,日工资便可达到100元,仅这一个合作社便带动31户贫困户脱贫。祥牧养牛合作社的陈海昌通过养牛,8个月便净赚6万块。像这样的合作社,西店村一共有四个。在此基础上,李福祥带领全村正式启动打造“生态村”计划。 “美丽西店,生态家园”己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整合各类资源为生态发展服务的设计初衷。其中涉及开发生态旅游的产业项目,包括“富士”苹果、“德玉”梨、“红灯”和“黄蜜”樱桃、“映霜红”桃4个品种采摘园、“龙凤”桃示范种植采摘园、“红莓”示范种植采摘园、垂钓区、赏荷区、西府海棠赏花区等。如今的西店村,破房子变成了高矮不一的果树和蔬菜,墙边也种上了一棵棵海棠树,一到夏天,整个村子满眼都是充满生机的颜色。而在村子周边,300余亩绿油油的龙峰桃采摘观赏园,500亩红艳艳的海棠花观赏园更让这个村子美不胜收。2017年全村5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去年集体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6000元。
省森林村居、省干事创业好班子、山东新型农民示范站、省美丽休闲村…走进西店村党员活动室,大大小小的奖牌有序的排在架子上,每一块奖牌仿佛都诉说着李福祥与西店村的奋斗脱贫路。如今的西店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提升,“村干部看着顺眼了,老百姓才过的舒坦。”李福祥笑着说。如今,李福祥的家人都已经搬去县城居住,可是他却还是迟迟不愿意离开这片他与之奋斗的地方。

新气象,新目标,新征程,对于西店村取得的成绩,李福祥依然不满足,“我想让村民都住上楼房,我想让每位村民的腰包都变得鼓鼓的。”谈起未来的西店村,李福祥目光坚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让心静一静,让脑歇一歇,走好脚下的路,做好该做的事,轻轻松松的过自己的日子,开开心心的活自己的一生!活着,别想那些没用的,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兵来将
  • ​​​来自网络 ​​​#每日一善[超话]#[融化]#阳光信用#[吃瓜]#每日一善# ️路hui (不吞必hui ) 仅限较好或极好 tag 词条 hui
  • 哈弗SUV不仅是全球市场上的抢手爆款,同时也是影视和综艺节目中的汽车明星,在今年的热门影片《中国机长》中,就多次出现了哈弗H6和哈弗F7的镜头。说起“大IP&q
  • 然而在短促的过去的回顾中却有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和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因为靠了它我才能够活到现在;而且把旧家庭给我留下的阴影扫除了的也正是它。
  • 松:你首播的时候我也没送啊猴:我首播的时候还不认识你吧松:你15年播的时候我看了,你在那儿哭和lqs斗嘴,大b老师一百次能赢一次就不错了。Crisp:你岩雀抬的
  • SLove does not close, and your long,Liwe,a good life meet slomy 我没有不爱你,只是很失望罢了
  • 本场比赛LVG先是在自己选择的IHC绝活地图inferno上拿下1比0领先,随后又在Overpass上半场3-12落后情况下凭借三叶领衔的铁血防守追一度追至14
  • 我们还是没能撑到最后,这五个月是我人生的美好旅程,我们一起做了很多事,也有很多约定没等到,很遗憾我没能陪你去看看今年的冰雪大世界 我们一起听虚拟,一起听陈粒王菲
  • !!
  • 4、业务员10名:要求自备交通工具;营销或畜牧兽医专业优先;适应每月出差;5500-8000元/月,缴纳社保,提供住宿。2.储备管理20名,要求年龄45岁以下,
  • 这段文字中说的“神晖”琴,则是不在琴上标记徽位,而心中自有千秋,如有神助。巫师以琴求助上苍,传达神意;孔明登城弹琴,琴音拦住数万兵马;嵇康广陵绝响,是聂政的悲剧
  • 何广智、徐志胜、赵晓卉以及邱瑞表演的节目《给我一分钟》将脱口秀首次带到春晚舞台。包括相声、小品在内,本届春晚共七个语言类节目,岳云鹏、孙越带来相声《我的变、变、
  • #村上奈津实[超话]#2022/12/24 15:20峯田大夢の #運とも ラジオにゲストでおじゃまさせて頂きました!转发推文 @monst_riex/峯田大夢
  • 假设2023年没有大疫病,行业去产能会很慢,牧原赚钱唯有降成本了。5、假设2026年没有大疫病,行业去产能很慢。
  • 客厅内,一道含怒的男声乍响:“你非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newjeans便利店[超话]# 打扰啦,想问问就是我晚上收了180r的虾皮丹的转单,我一开始就没说要
  • 空间一角客厅客厅虽在北侧,但光线尺度感都很好,并没有去做更多的添加,夫妻俩都享有属于各自的空间。岛台餐厨结合的一大片区域,没有界限,无拘无束的感觉,让原本的空间
  • 在区委区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小两口在废弃的村小张罗起了电商直播间,向粉丝展示他们在柑橘地里劳作、制作腊鸡的原生态生活,还吸引了几个年轻人回乡,在他的直播平台工作,
  • 在回家的路上发觉我真的是个大人了白天可以陪老李去做收尾的工作,去忙一些本来要老李带着我做的事,在路上他总说让我开慢一点、还会说正在播放的这首歌不好听 不如听听9
  • 一进腊月,姥姥就特别谨慎,凡事都讲求吉利,平日里摔盘子打碗儿这样的不小心会被嫌弃,还有各种补救的小措施。家居的大门也不宜落在太岁方,否则便构成风水上“太岁临门”
  • 又感叹于他的存在让我生命有了活力,结果更想哭了……#阿里巴巴云客服[超话]# 人生中的一步错就会步步错,以当时的心智来说,重来一遍还是做出同样的选择,所以该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