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要有景,才能春暖花开;心中要有愿,才能成就心之所向。

许多生活的美好,都来自于内心的安静,来自于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的内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幸福没有标准答案,快乐也不止一条道路。

收回羡慕别人的目光,反观自己的内在,心向内求,轻安自在。

自己喜欢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自己喜欢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

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愿一切心随所愿!

问候朋友圈一切安好!

因为佛七,十天没上网更没发文。友友问我,如实告知。
“你总说学佛,给我们也普及一下。”
好。我把自己的认识说出来,十多年的心得,浅显的说出来,希望佛力加持,对想了解的友友有帮助。
佛学到底是什么?
佛学其实就是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什么样的世界观?
第一有因果。善恶到头终有报。
第二有轮回。人不生不灭,肉身只是灵魂的船,灵魂借着肉身走一段,换一个,不会死。
第三,这个世界是个假象,就是《金刚经》里所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这个非常难以让人接受。我们执实,房子 是住进去的。外面的汽车是到处跑的,家电摆着用,亲人住在一起。你怎么就非得说它是虚幻的?
确实是虚幻的。这世界是个投影。理解不了请记住。你在这世界,其实就像做梦。生活中做个小梦,你知道是做梦。人生是场大梦,你就不相信。学佛,就是为了让你在梦中醒来。轮回都是梦。
第四,众生本来是佛。
前面那三点,以前我懂。只是第四点不懂。后来听老法师讲经,突然听懂了,原来这叫佛的第一义谛。
懂了这一点,对我有什么颠覆性的改变呢?
就是破了我的“我慢”。
我们学佛,很多人都知道,要去除贪嗔痴慢疑。这是五毒。五毒障心。
嗔、疑那几个,我一直在有意识地去除,没有太大难度。可是贪,慢,是我的两座山,我一直翻不过。
很多老朋友都了解我,我贪恋亲情。绕不过。我年轻时自负,明明什么都平常,却自以为什么都不错。后果就是常会瞧不起别人。看谁都嫌弃。即使懂道理,也做不到。面儿上装装,心里不认。我的“我慢”,伤了很多人,也让我自己吃了很多苦。
自从听到这句话,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既然众生都是佛,你为什么瞧不起别人呢?
如果打个比方,大家都在上学。你只是年级高一点而已,凭什么看不起那些低年级的人呢?人家早晚也会追上你,人家早晚也毕业。
既然众生都是佛,就没有垢净、美丑、善恶、雅俗之分别。
那些“笨人”,你不该瞧不起。那些“恶人”,你甚至不该恨。
到此我终于明白了《心经》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道理。也明白了《金刚经》讲的要破尽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道理。
“众生皆具如来德性,皆因分别执着,不能证得。”这话是真理。不懂的时候看着高级,懂的时候看着震撼。这个道理一入心,就破了我的很多相。
修行方法更简单。
就是静下来。然后是祛和破。
我们心猿意马,杂念纷飞,欲心不止,把自己累得要死。解脱就是收心,止念。
所有办法都是为了止住念头。净土如是,禅密亦如是。
念佛很简单,努力“不想”。
打坐很简单,努力“不想”。
礼拜很简单,努力“不想”。
抄经很简单,努力“不想”。
啥都不想,把自己“空”掉的时候,就啥都有了。这也很难让人相信,我也无法用语言让你有感受。要不你就亲自试试,啥都不想,看会获得什么?大海波涛汹涌,映不出月亮。静下来的水潭,明月就在波心。
这世间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你调动心思去做,唯独学佛,需要你不动心思去做。
这么简单,却这么难。只是因为放不下。
静下来之后,就是去破。破一切相,得一切法。其实学佛根本都不是一个拜神学。很多人不自信,又贪心,才把佛菩萨当神拜,希望他们满足他。学佛就是修心,修自己的心。你自己就是“神”。不断觉察自己的内心,修正自己的行为,改正,回到你自己,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佛菩萨真实不虚,但他们只是先醒来的人。你是未醒来的佛。
那些佛像,经书,咒语,都是指路的手指。为的是让你看路,不是让你执着手指。
学佛并不是让你躲入山中,成一个寂灭相,抬一下眼皮都是慢镜头。学佛的理论可以很好地指导这多彩的红尘生活。
我信佛信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信成了呆子。我一直用佛学理论指导着生活中的所有事。它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我的老师说:你的业力就像一个气球 ,按下去,不在这里鼓包就在那里鼓。既然这样,放下,随它去。
有理论指导的红尘生活叫修行,没有理论指导的叫受报。
学佛不需要你出家,持不了戒的时候也不必为难自己。可有佛的正知见在心,生活绝对能一步步向好扭转。不管多差的起点,都可以起修。起修那一刻,就是改命的开始。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以后继续修,有心得就分享。
我父母过世多年了。我因为亲人之爱,一步一步走进佛学。他们一个一个用生命和死亡导引我,让我接触正法。无比感恩。愿他们都一切安好。 https://t.cn/RVJk9aF

大智度论卷第四十九@释发趣品第二十
  
按:发趣大乘,就是发趣地,菩萨行六度,从证初地至二地,直向十地。

地有二种:一者、但菩萨地,二者、共地。

共地(相当于天台判教通教十地,来源于此论所释摩诃般若经):
干慧地(净观地) …… …  凡夫
种姓地(性地) ………………  凡夫
八人地(第八地)…………… 预流向
见地(具见地)…………………预流果
薄地……………………………… 一来果
离欲地…………………………   不还果
已办地(已作地)……………  阿罗汉  
辟支佛地(独觉地)…… 缘觉
菩萨地
佛地

菩萨地(相当于天台判教别教十地)

摩诃般若及此论译名:

欢喜地、离垢地、有光地、增曜地、难胜地、现在地、深入地、不动地、善相地、法云地。此地相,如十地经中广说。

华严经等译名:

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图片]

【经】佛告须菩提:“汝问云何菩萨摩诃萨大乘发趣,若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时,从一地至一地,是名菩萨摩诃萨大乘发趣。”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从一地至一地?”
  
佛言:“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无来去相,亦无有法若来若去、若至若不至,诸法相不灭故。菩萨摩诃萨于诸地,不念不思惟而修治地业,亦不见地。何等菩萨摩诃萨治地业?菩萨摩诃萨住初地时,行十事:一者、深心坚固,是不可得故;二者、于一切众生中等心,众生不可得故;三者、舍心,与人、受人不可得故;四者、亲近善知识,亦不自高;五者、求法,一切法不可得故;六者、常出家,家不可得故;七者、爱乐佛身,相好不可得故;八者、演出法教,诸法分别不可得故;九者、破憍慢法,生慧不可得故;十者、实语,诸语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如是初地中住,修治十事治地业。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二地中,常念八法。何等八?一者、戒清净;二者、知恩报恩;三者、住忍辱力;四者、受欢喜;五者、不舍一切众生;六者、入大悲心;七者、信师,恭敬咨受;八者、勤求诸波罗蜜。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住二地中,应满足八法。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三地中行五法。何等五?一者、多学问,无厌足;二者、净法施,亦不自高;三者、庄严佛国土,亦不自高;四者、受世间无量勤苦,不以为厌;五者、住惭愧处。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住三地中,应满足五法。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四地中,应受行不舍十法。何等十?一者、不舍阿练若住处;二者、少欲;三者、知足;四者、不舍头陀功德;五者、不舍戒;六者、秽恶诸欲;七者、厌世间心;八者、舍一切所有;九者、心不没;十者、不惜一切物。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住第四地中不舍十法。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五地中,远离十二法。何等十二?一者、远离亲白衣;二者、远离比丘尼;三者、远离悭惜他家;四者、远离无益谈说;五者、远离瞋恚;六者、远离自大;七者、远离懱人;八者、远离十不善道;九者、远离大慢;十者、远离自用;十一者、远离颠倒;十二者、远离淫怒痴。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住五地中远离十二事。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六地中,当具足六法。何等六?所谓六波罗蜜。复有六法所不应为。何等六?一者、不作声闻、辟支佛意;二者、布施不应生忧心;三者、见有所索心不没;四者、所有物布施;五者、布施之后心不悔;六者、不疑深法。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住六地中应满具六法,远离六法。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七地中,二十法所不应著。何等二十?一者、不著我;二者、不著众生;三者、不著寿命;四者、不著众数,乃至知者、见者;五者、不著断见;六者、不著常见;七者、不应作相;八者、不应作因见;九者、不著名色;十者、不著五众;十一者、不著十八界;十二者、不著十二入;十三者、不著三界;十四者、不作著处;十五者、不作所期处;十六者、不作依处;十七者、不著依佛见;十八者、不著依法见;十九者、不著依僧见;二十者、不著依戒见。是二十法所不应著。复有二十法应具足满。何等二十?一者、具足空;二者、无相证;三者、知无作;四者、三分清净;五者、一切众生中具足慈悲智;六者、不念一切众生;七者、一切法等观,是中亦不著;八者、知诸法实相,是事亦不念;九者、无生忍法;十者、无生智;十一者、说诸法一相;十二者、破分别相;十三者、转忆想;十四者、转见;十五者、转烦恼;十六者、等定慧地;十七者、调意;十八者、心寂灭;十九者、无碍智;二十者、不染爱。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住七地中,应具足二十法。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八地中,应具足五法。何等五?顺入众生心;游戏诸神通;观诸佛国;如所见佛国,自庄严其国;如实观佛身,自庄严佛身。是名五法具足满。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八地中,复具足五法。何等五?知上下诸根;净佛世界;入如幻三昧;常入三昧;随众生所应善根受身。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住八地中,具足五法。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住九地中,应具足十二法。何等十二?受无边世界所度之分,菩萨得如是愿,知诸天、龙、夜叉、揵闼婆语而为说法,处胎成就,生成就,家成就,姓成就,眷属成就,出生成就,出家成就,庄严佛树成就,一切诸善功德成满具足。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住九地中,应具足十二法。
  
“须菩提,十地菩萨当知如佛。”

【论】……问曰:应答发趣大乘,何以说发趣地?
  
答曰:大乘即是地,地有十分,从初地至二地,是名发趣。譬如乘马趣象,舍马乘象,乘象趣龙,舍象乘龙。
  
问曰:此中是何等十地?
  
答曰:地有二种:一者、但菩萨地,二者、共地。共地者,所谓干慧地,乃至佛地。但菩萨地者:欢喜地、离垢地、有光地、增曜地、难胜地、现在地、深入地、不动地、善相地、法云地。此地相,如十地经中广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倒计时优惠活动进行中[鼓掌][鼓掌]活动一:私人定制中药面膜价值1280一个疗程(包间一套护肤品)一次购买3⃣️个疗程送1⃣️个疗程,再送奶芦荟深层补水7⃣️次
  • #枕头# #乳胶枕# #记忆棉枕头# 【早先生睡研所】纠结记忆棉or乳胶枕来看这1.记忆棉枕头·特点:它是一种人工合成慢回弹材质制成的枕头,最早用于缓解航天员所
  • 行走在星转斗移的人生之旅上,想开了,自然微笑;看透了,肯定放下。”[鲜花] #被逛游乐园的爷爷奶奶甜到了# 大概这就是爱情中最美好的样子吧,很甜很温馨也很幸福,
  • 【#成都警方通报一男子当街持刀伤人#:一辅警被划伤】2022年8月8日17时许,在我区玉双路与望平街交叉路口的交警五分局执勤辅警发现有人欲持刀伤人,迅速上前制止
  • 前段时间给大家上架了玉米粒,有不少朋友提了速食玉米棒的需求,作为很经常吃到的东西,却很难买到好吃、品质稳定、且性价比还不错的,几乎就是碰运气。我们先入了市面上相
  • 蒜蓉茄子yyds3⃣山城二十二川菜馆正宗川菜,吃起来超爽尖椒鸡一大盘很下饭————#重庆#重庆火锅##重庆打卡#都是些忘了发的图1是自己做的鸡爪3-5是和6宝七
  • [抱一抱]23/24秋冬时尚产业关键材料发展趋势面对当今紧迫的气候挑战,时尚产业通过结合循环性和可持续性的制造方法进行行业创新,以减少其环境影响。本次活动邀请了
  • 16.“原来真的会有人对 素未谋面的人思念至极”17.“我只是念旧 但并不代表我会往回走”18.你永远不知道看见你就笑的人有多喜欢你。1.这世界上的久处不厌都是
  • 事故调查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事故调查是一项专业、系统、复杂的工作,与其焦急地等待消息,不妨先来梳理一下航空器事故调查都有哪些流程。内容包括:事发的时间、地点和航
  • “换情头”“不续苗”也许你已经给那个女生该有的安全感了,都是我的问题。怪我笨啊,其实早就觉得不对劲了,但是又没有细想,只是想主动给你发句话续个苗。
  • 当然他对我一直都是如此,所以我才可以不管不顾(婆婆和公公也很宠我[馋嘴])内耗的婚姻,都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婚姻,正在消耗你?一、彼此消耗,而非滋养,一方不断的索
  • 大冰箱容量大,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多选择的存储分区:蔬果区、珍品区、母婴空间、宽幅变温区等,食材的存储更加定制化。除了制冷,保鲜也非常重要冷藏(温度高于0℃)、冷
  • 还不来试试[来]李宁羽毛球天猫旗舰店和“李宁羽球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售[鲜花][男孩儿]【或是最后一次出征全英,李宗伟理解林丹德国出局】详情:林丹在德国羽球
  • 这造型兼顾了长意和我王的节奏,这两个都是我的心头肉,但是我更心疼我的王,快一年了又何尝平复了呢?我有点怂,至今没敢在二刷,我也不知道别人的勇气是哪里来的,容我在
  • #晨艺[超话]# wcy#未来可期王晨艺# (废话很多的repo) 回来的第二天了,由于太上头,想想还是写个repo:这是第一次线下见晨艺,9号的飞机✈️到达
  • 为的就是不想被他人发现自己犯错,谨慎用心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地步,全部心思都花在了该如何避免犯错上。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不想让我们的情绪替我们自己的错误买单。
  • 要学会在失意的时候送自己一份好心情,不断地超越心灵的绊马索,展现一个灿烂的微笑给蓝天,也给自己,去感受自己成长变好的能力。要学会在失意的时候送自己一份好心情,不
  • 可在我出省读书的这五年里,我逢人就说云南的好,那里四季如春,天很蓝云很低,有鲜花饼有野生菌有炸洋芋…我才发现,我爱这片浪漫的山川,爱得深沉。有一天,我重游曾经共
  • 随着家里两个妹妹的先后出生,在并没有体会到一个男娃娃在农村所谓的有什么“优越感”的同时,作为家中的老大,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与担当,让李高举每每萦绕心怀——这个家
  • ” 郭德纲说:“从前招弟子,看的是天赋能耐,看是不是吃相声这口饭的。荷花兴奋地对李铁牛说:等小鸡过了危险周期,再订三十万只小鸡,李铁牛说:你开国际玩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