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寶藏經卷第八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曇曜譯

(九六)佛弟難陀為佛所逼出家得道緣

佛在迦比羅衛國,入城乞食,到難陀舍,會值難陀與婦作粧香塗眉間,聞佛門中,欲出外看,婦共要言:「出看如來,使我額上粧未乾頃便還入來。」難陀即出,見佛作禮,取鉢向舍,盛食奉佛。佛不為取,過與阿難,阿難亦不為取,阿難語言:「汝從誰得鉢,還與本處。」於是持鉢逐佛,至尼拘屢精舍。佛即勅剃師,與難陀剃髮。難陀不肯,怒拳而語剃髮人言:「迦毘羅衛一切人民,汝今盡可剃其髮也。」佛問剃髮者:「何以不剃?」答言:「畏故不敢為剃。」佛共阿難,自至其邊,難陀畏故,不敢不剃。雖得剃髮,恒欲還家,佛常將行,不能得去。後於一日,次守房舍,而自歡喜,「今真得便,可還家去,待佛眾僧都去之後,我當還家。」佛入城後,作是念言:「當為汲水令滿澡瓶,然後還歸。」尋時汲水,一瓶適滿,一瓶復翻,如是經時,不能滿瓶,便作是言:「俱不可滿,使諸比丘來還自汲,我今但著瓶屋中,而棄之去。」即閉房門,適閉一扇,一扇復開,適閉一戶,一戶復開,更作是念:「俱不可閉,且置而去。縱使失諸比丘衣物,我饒財寶,足有可償。」即出僧房,而自思惟:「佛必從此來,我則從彼異道而去。」佛知其意,亦異道來,遙見佛來,大樹後藏。樹神舉樹,在虛空中,露地而立。佛見難陀,將還精舍,而問之言:「汝念婦耶?」答言:「實念。」即將難陀,向阿那波那山上,又問難陀:「汝婦端政不?」答言:「端政。」山中有一老瞎獼猴,又復問言:「汝婦孫陀利,面首端政,何如此獼猴也?」難陀懊惱,便作念言:「我婦端政人中少雙,佛今何故,以我之婦,比此獼猴?」佛復將至忉利天上,遍諸天宮,而共觀看,見諸天子,與諸天女,共相娛樂。見一宮中,有五百天女,無有天子。來還問佛,佛言:「汝自往問。」難陀往問言:「諸宮殿中,盡有天子,此中何以獨無天子?」天女答言:「閻浮提內,佛弟難陀,佛逼使出家,以出家因緣,命終當生於此天宮,為我天子。」難陀答言:「即我身是。」便欲即住,天女語言:「我等是天,汝今是人,還捨人壽,更生此間,便可得住。」便還佛所,以如上事具白世尊。佛語難陀:「汝婦端政,何如天女?」難陀答言:「比彼天女,如瞎獼猴比於我婦。」佛將難陀,還閻浮提,難陀為生天故,懃加持戒。阿難爾時,為說偈言:

「譬如羝羊鬪,  將前而更却,

汝為欲持戒,  其事亦如是。」

佛將難陀,復至地獄,見諸鑊湯,悉皆煮人,唯見一鑊炊沸空停。怪其所以,而來問佛,佛告之言:「汝自往問。」難陀即往,問獄卒言:「諸鑊盡皆煮治罪人,此鑊何故空無所煮?」答言:「閻浮提內,有如來弟,名為難陀,以出家功德,當得生天,以欲罷道因緣之故,天壽命終,墮此地獄,是故我今炊鑊而待。」難陀恐怖,畏獄卒留,即作是言:「南無佛陀!唯願擁護,將我還至閻浮提內。」佛語難陀:「汝懃持戒,修汝天福。」難陀答言:「不用生天,唯願我不墮此地獄。」佛為說法,一七日中,成阿羅漢。

諸比丘歎言:「世尊出世,甚奇甚特!」佛言:「非但今日,乃往過去亦復如是。」諸比丘言:「過去亦爾,其事云何?請為我說。」

佛言:「昔迦尸國王,名曰滿面,比提希國,有一婬女,端政殊妙。爾時二國,常相怨嫉,傍有佞臣,向迦尸王,歎說彼國有婬女端政世所希有。王聞是語,心生惑著,遣使從索,彼國不與。重遣使語:『求暫相見,四五日間,還當發遣。』時彼國王,約勅婬女:『汝之姿態,所有伎能,好悉具備,使迦尸王惑著於汝,須臾之間,不能遠離。』即遣令去,經四五日,尋復喚言:『欲設大祀,須得此女,暫還放來,後當更遣。』迦尸王即遣歸還,大祀已訖,遣使還索,答言:『明日當遣。』既至明日,亦復不遣。如是妄語,經歷多日。王心惑著,單將數人,欲往彼國,諸臣勸諫,不肯受用。時仙人山中,有獼猴王,聰明博達,多有所知,其婦適死,取一雌獼猴。諸獼猴眾,皆共瞋呵:『此婬獼猴,眾所共有,何緣獨當?』時獼猴王,將雌獼猴,走入迦尸國,投於王所,諸獼猴眾,皆共追逐。既到城內,發屋壞牆,不可料理。迦尸國王,語獼猴王言:『汝今何不以雌獼猴,還諸獼猴?』獼猴王言:『我婦死去,更復無婦,王今云何欲使我歸?』王語之言:『今汝獼猴,破亂我國,那得不歸?』獼猴王言:『此事不好耶?』王答言:『不好。』如是再三,王故言不好。獼猴王言:『汝宮中有八萬四千夫人,汝不愛樂,欲至敵國追逐婬女。我今無婦,唯取此一,汝言不好。一切萬姓,視汝而活,為一婬女,云何捐棄?大王當知,婬欲之事,樂少苦多,猶如逆風而執熾炬,愚者不放,必見燒害。欲為不淨,如彼屎聚;欲現外形,薄皮所覆;欲無返復,如屎塗毒蛇;欲如怨賊,詐親附人;欲如假借,必當還歸;欲為可惡,如廁生華;欲如疥瘡,而向於火爬之轉劇;欲如狗嚙枯骨,涎唾共合,謂為有味,脣齒破盡,不知厭足;欲如渴人飲於鹹水,逾增其渴;欲如段肉,眾鳥競逐;欲如魚獸,貪味至死,其患甚大。』爾時獼猴王者,我身是也。爾時王者,難陀是也。爾時婬女者,孫陀利是也。我於爾時,欲淤泥中拔出難陀,今亦拔其生死之苦。」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南华寺 中泰动中禅

法达比丘,洪州人,七岁时出家,常常通念《妙法莲华经》。有一天前来顶礼六祖,头不著地。六祖斥道:“顶礼头不著地,何如不顶礼?你心中必自负有一事物在,究竟有甚么事物蕴积在心呢?”

法达说:“我念通《妙法莲华经》已经有三千部了。”

六祖说:“你若是念到一万部,领悟得经中大意,而不自负以为超胜他人,那就能和我把臂同行。你今竟自负有这诵经千部的事业,一点都不知自己的过失!现在且听我说偈: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六祖又问道:“你的名叫什么?”

法达说:“名叫法达”。

六祖说:“你的名字叫法达,你何曾通达妙法?”于是又说一偈:“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法达听了偈言后,对六祖忏悔谢罪说:“从今以后,必定谦虚恭敬一切。弟子虽然诵持《妙法莲华经》,但并没有了解经中的意义,心中常常有疑。和尚智慧深广博大,愿请略为讲说经中的义理。”

六祖说:“法达!佛法本来就很通达,是你心中自不能达;经义本来无可疑间,是你心中自起疑。你念这部经,知道它以什么为宗趣呢?”

法达说:“弟子根性愚钝,向来只依经文诵念而已,那里会知道以什么为宗趣!”

六祖说:“我不认识文字,你试拿经本来读诵一遍给我听听看,我就为你讲说。”

于是法达就高声地诵念经文,念到譬喻品时,六祖说:“停止下来!这部经原来是以‘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宗。再下去纵使说了许多种譬喻,也不会超越这宗旨。什么是因缘呢?经中说:‘诸佛世尊,都只为一大事因缘所以出现于世间。’所谓一大事,就是佛的真知见。世间的人,不是在外执迷著相,便是在内执迷著空;倘若能够在一切相上而即远离一切相执,在空见上而即远离空执,这就是内外不执不迷。如果悟得这一法门,一念之间心地开朗,这就是开佛知见。

佛,意义犹如觉;分有四门:令众生开‘觉知见’,示众生具‘觉知见’,令众生悟‘觉知见’,令众生入‘觉知见’。如果能在听闻开示时,便能顿悟契入,就是‘觉知见’——‘本来真性’得以出现。你注意不要错解经义!见他文中说‘开示悟入’,误以为自应是佛的知见,没有我辈凡夫的份。倘若误作这样见解,就是诽谤佛经,诋毁佛陀。他既然是佛,已以具有佛的知见了,何须还要再开佛知见呢?你现在应当信:所谓‘佛知见’,只是你自己的心,心外再没有别佛的知见了。因为一切众生,自己蒙蔽了光明的心性,贪恋著六尘外境,外有所缘而内心生起妄想纷扰,甘心受著尘劳的鞭策驱使,所以オ劳动了大觉世尊,从正定中起来,苦口婆心地说了种种方便法,劝令众生息止贪爱等妄相执著,不要向心外去妄求,原本就和诸佛无二无别,所以说是开佛知见。

我也常劝一切人,在自心中要常常打开佛的知见。世间的人心地不正,愚昧迷执造种种罪,口说善言心怀恶念,贪爱瞋恚嫉贤妒能,谄媚佞言自恃慢人,侵犯别人损害他物,这就是自开了众生的知见。如果能正心念,时常发起智慧,观照自己的心性,不造恶而行善,这就是自己开了佛的知见了。你必须要念念自开佛的知见,切勿自开众生的知见,能开佛的知见,就是出世间;开众生的知见,就是还在众生世间。你若只晓得劳劳地执著念诵法华经文,以为这是日常应做的功课,这和那嫠牛爱惜自己的尾巴又有什么不同呢?”

法达听了说:“像这样说,只要能了解经义就好了,那就可以不须诵经了么?”

六祖说:“经的本身有什么过失呢?难道障碍了你的诵念么?只因为执迷和觉悟在于个人,或损或益都由于自己,口诵经文而心能行其义,就是能够转得经文;口诵经文而心不行其义,就是被经文所转了。听我说偈: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法达闻了此偈,不禁悲感涕泣,于言下即时大悟,启告六祖说:“法达从往昔以来,实未转得法华,却被法华转去了。”

法达又再启问说:“经上说:‘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现在只令凡夫但能觉悟自己的心性,就说是佛的知见,若不是上等根性的人,不免要生起疑惑诽谤。又经中说三车,羊车、鹿车与大白牛车,究竟要怎样来区别呢?愿请和尚再为垂赐开示。”

六祖说:“经意本是很清楚的,是你自己执迷与之相背罢了!一切三乘行人,所以不能测知佛智的缘故,毛病就在那度量上!任凭他们费尽心思共同推测,反而更加距离悬远。

佛本来是为不觉的凡夫而设说的,并不是为佛而设说的,倘若不肯相信此理,听任他退出会席。竟不知道自己原坐着白牛车,却还要向门外去别觅羊鹿牛三车。何况经文明白地向你说:毕竟只有一佛乘,并无其他的教乘;或说二乘或说三乘,乃至说无数的方便法门,以及种种因缘譬喻言词,这些法全部都是为了那一佛乘而方便说的。

你为什么不注意省察呢?羊鹿牛三车是佛假设的三乘方便法,是为了昔时众生迷失实相而施设的权教;大白牛车是佛真实说的一乘实相法,是为现今众生修持成熟而开显的实教。这只不过是教你去假三乘方便而归入一乘实相教;归实之后,连实的名亦不立。要知道所有珍贵财物全部都属于你所有,任由你自己去受用;更不作佛陀父亲想,也不作众生穷子想,更无财用宝藏之想,这才叫作真正的在持诵《法华经》。这样也就等于说,从前劫到后劫,仿佛手中并没有放下经卷;从白昼到黑夜,竟是无时不是在持诵《法华经》了。”

法达蒙受六祖的启迪,欢喜踊跃,于是用偈来赞叹说:“经诵三干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六祖说:“从今以后你才可以配称为真正念经的僧人了。”

法达从此领悟到深奥玄妙的义旨,也不停止他的诵经

六祖慧能【一日禅】

经诵三千部,
曹溪一句亡。
心迷法华转,
心悟转法华。

法达比丘,洪州人,七岁时出家,常常通念《妙法莲华经》。有一天前来顶礼六祖,头不著地。六祖斥道:“顶礼头不著地,何如不顶礼?你心中必自负有一事物在,究竟有甚么事物蕴积在心呢?”

法达说:“我念通《妙法莲华经》已经有三千部了。”

六祖说:“你若是念到一万部,领悟得经中大意,而不自负以为超胜他人,那就能和我把臂同行。你今竟自负有这诵经千部的事业,一点都不知自己的过失!现在且听我说偈: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六祖又问道:“你的名叫什么?”

法达说:“名叫法达”。

六祖说:“你的名字叫法达,你何曾通达妙法?”于是又说一偈:“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法达听了偈言后,对六祖忏悔谢罪说:“从今以后,必定谦虚恭敬一切。弟子虽然诵持《妙法莲华经》,但并没有了解经中的意义,心中常常有疑。和尚智慧深广博大,愿请略为讲说经中的义理。”

六祖说:“法达!佛法本来就很通达,是你心中自不能达;经义本来无可疑间,是你心中自起疑。你念这部经,知道它以什么为宗趣呢?”

法达说:“弟子根性愚钝,向来只依经文诵念而已,那里会知道以什么为宗趣!”

六祖说:“我不认识文字,你试拿经本来读诵一遍给我听听看,我就为你讲说。”

于是法达就高声地诵念经文,念到譬喻品时,六祖说:“停止下来!这部经原来是以‘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宗。再下去纵使说了许多种譬喻,也不会超越这宗旨。什么是因缘呢?经中说:‘诸佛世尊,都只为一大事因缘所以出现于世间。’所谓一大事,就是佛的真知见。世间的人,不是在外执迷著相,便是在内执迷著空;倘若能够在一切相上而即远离一切相执,在空见上而即远离空执,这就是内外不执不迷。如果悟得这一法门,一念之间心地开朗,这就是开佛知见。

佛,意义犹如觉;分有四门:令众生开‘觉知见’,示众生具‘觉知见’,令众生悟‘觉知见’,令众生入‘觉知见’。如果能在听闻开示时,便能顿悟契入,就是‘觉知见’——‘本来真性’得以出现。你注意不要错解经义!见他文中说‘开示悟入’,误以为自应是佛的知见,没有我辈凡夫的份。倘若误作这样见解,就是诽谤佛经,诋毁佛陀。他既然是佛,已以具有佛的知见了,何须还要再开佛知见呢?你现在应当信:所谓‘佛知见’,只是你自己的心,心外再没有别佛的知见了。因为一切众生,自己蒙蔽了光明的心性,贪恋著六尘外境,外有所缘而内心生起妄想纷扰,甘心受著尘劳的鞭策驱使,所以オ劳动了大觉世尊,从正定中起来,苦口婆心地说了种种方便法,劝令众生息止贪爱等妄相执著,不要向心外去妄求,原本就和诸佛无二无别,所以说是开佛知见。

我也常劝一切人,在自心中要常常打开佛的知见。世间的人心地不正,愚昧迷执造种种罪,口说善言心怀恶念,贪爱瞋恚嫉贤妒能,谄媚佞言自恃慢人,侵犯别人损害他物,这就是自开了众生的知见。如果能正心念,时常发起智慧,观照自己的心性,不造恶而行善,这就是自己开了佛的知见了。你必须要念念自开佛的知见,切勿自开众生的知见,能开佛的知见,就是出世间;开众生的知见,就是还在众生世间。你若只晓得劳劳地执著念诵法华经文,以为这是日常应做的功课,这和那嫠牛爱惜自己的尾巴又有什么不同呢?”

法达听了说:“像这样说,只要能了解经义就好了,那就可以不须诵经了么?”

六祖说:“经的本身有什么过失呢?难道障碍了你的诵念么?只因为执迷和觉悟在于个人,或损或益都由于自己,口诵经文而心能行其义,就是能够转得经文;口诵经文而心不行其义,就是被经文所转了。听我说偈: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法达闻了此偈,不禁悲感涕泣,于言下即时大悟,启告六祖说:“法达从往昔以来,实未转得法华,却被法华转去了。”

法达又再启问说:“经上说:‘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现在只令凡夫但能觉悟自己的心性,就说是佛的知见,若不是上等根性的人,不免要生起疑惑诽谤。又经中说三车,羊车、鹿车与大白牛车,究竟要怎样来区别呢?愿请和尚再为垂赐开示。”

六祖说:“经意本是很清楚的,是你自己执迷与之相背罢了!一切三乘行人,所以不能测知佛智的缘故,毛病就在那度量上!任凭他们费尽心思共同推测,反而更加距离悬远。

佛本来是为不觉的凡夫而设说的,并不是为佛而设说的,倘若不肯相信此理,听任他退出会席。竟不知道自己原坐着白牛车,却还要向门外去别觅羊鹿牛三车。何况经文明白地向你说:毕竟只有一佛乘,并无其他的教乘;或说二乘或说三乘,乃至说无数的方便法门,以及种种因缘譬喻言词,这些法全部都是为了那一佛乘而方便说的。

你为什么不注意省察呢?羊鹿牛三车是佛假设的三乘方便法,是为了昔时众生迷失实相而施设的权教;大白牛车是佛真实说的一乘实相法,是为现今众生修持成熟而开显的实教。这只不过是教你去假三乘方便而归入一乘实相教;归实之后,连实的名亦不立。要知道所有珍贵财物全部都属于你所有,任由你自己去受用;更不作佛陀父亲想,也不作众生穷子想,更无财用宝藏之想,这才叫作真正的在持诵《法华经》。这样也就等于说,从前劫到后劫,仿佛手中并没有放下经卷;从白昼到黑夜,竟是无时不是在持诵《法华经》了。”

法达蒙受六祖的启迪,欢喜踊跃,于是用偈来赞叹说:“经诵三干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六祖说:“从今以后你才可以配称为真正念经的僧人了。”

法达从此领悟到深奥玄妙的义旨,也不停止他的诵经。

文字 | 源于《六祖坛经注释》• 随喜分享 • https://t.cn/RJ7bdHf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用香蕉+酸奶+牛奶榨汁不要太好喝,我又开启了一片新天地[奥特曼]咖喱鸡绝了!2.声音混录一定要在大的电影录音棚里进行,这样才能比较好地还原剧场效果。
  • 这种带着一点冷酷疯批属性 又很压抑 沉重P9不得不说咋一直受伤 一直虐我时影 当然虐 虐更带感啦后面我都不忍心截了 视频里动起来的更虐 刀子插进去的时候心
  • #发村日常##法力无边# 打专车,打了辆手挡的雪铁龙C5,这应该是我打到的车况环境最不好的专车了(在此声明,没有抱怨什么各种乱七八糟的意思)。25万买中配凡尔赛
  • ”刘作全回忆,“当时这名驾驶员很慌张,又是新手,自行贸然处置可能会很糟糕,一直停在路中间也不是办法,很可能造成拥堵和事故,所以我们的快速处置起到了作用。【交巡警
  • 刚刚苏妙玲发微博回应:谢谢大家用爱包围我 #苏妙玲 谢谢大家用爱包围我# 555以这样的方式再看到苏妙玲真的好棒呀[哇] ​#苏妙玲 谢谢大家用爱包围我#人美心
  • 从重量上看,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轻量化4米2轻卡,其底盘自重多集中在2.1-2.3吨左右,此类产品上不少普通钢制件均替换为铝合金部件或者轻量化高强钢材料,例如车身、
  • 这种测试都没有测试标准的,看看就得了,不过建议下次测试的时候换一换位置,让大人蹲在马路上模仿小孩体型[微笑]#特斯拉狂粉用亲女儿测自动驾驶#【50个新鲜出炉#水
  • 10、最好的处世观念: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心11、最惹人敬佩的傲骨: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10、最好的处世观念: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心11、最惹人敬佩
  • 别总在朋友圈显摆,你总是炫耀,会让没钱犯愁的人,心生妒忌;会让比你富有的人,当成笑话。话说太满,等到别人需要的时候,你办不到,只能给自己添麻烦;你拒绝他,没准又
  • 二、住当然洋快餐的好处不光是吃,这里也是真的可以睡的,没见过麦当劳凌晨四点半,就不足以说自己体会过人生。1:往往你的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次搬家,你要把你的全部家当带
  • 清远佳兆业省级公立华师学区房长隆边 轻轨旁 百万方学府大城【项目简介】占地面积:约34万㎡建筑面积:约158万㎡绿地率:约30%总户数:约13000户面积段:约
  • 想走的更远也没有办法,看到用力过猛的人我们不该嘲笑她心比天高,嘲笑她把每次机会看得太重显得那么功利,可能是她也知道自身综合条件太差,可是为了心中的美好没有轻易服
  • 邓传凤在单位同时还担负着120的值班任务,经常需要值夜班,夫妻二人工作繁忙,便将 10岁的女儿送回外婆家,委托两位老人帮忙照看,“我们告诉女儿,现在是特殊时期,
  • 此后,张依伯在家中可享受专业护理、远程问诊、24小时紧急呼叫响应等专业养老服务。8月8日起,省司法厅每天选派两名业务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12348”公共法律服
  •   与哺乳动物一样,鸟类世界在生存的过程中,也演化出了不同的育雏策略:有需要父母长时间精心呵护的“巨婴宝宝”也有早早“独立”跟随父母“闯荡江湖”的幼鸟。再加上雏
  • 2月14号情人节北京下雪了久违的瑞雪姗姗来迟一夜之间,满树琼花漫天飞舞的雪花在我身边上下飘飞亲吻着我的长发双眸我兴奋的像个孩子似的在雪地上跳跃舞蹈,脚下发出咯吱
  • 偶然一天我与她在华封州重新相遇,那一刻我是惊喜的,没想到她也突破了筑基来此历练,她还是和以前一样性格豪爽,遇见我的第一件事便是找我切磋,虽然她又败在我的剑下,她
  • 算了吧,万一是一起去的,我想了想,还是算了吧,希望你快乐幸福,因为你值得,我从上次见面以后一直在做心理建设,如果说突然有一天,他官宣了,你要淡定的接受,生活还在
  • 岚那天回来的早,擦着头在你们身边看了一会,你闻到她身上的皂角香,笔差点要拿不住,声音都在发抖。她的后背和你们做惯了农活的后背不一样,你想了半天,只能想出来一个词
  • 不可跳过的三位班主任其实很有意思,不管是风趣的老马(记得他还劝过我学文,然后我反问他能不能在理科班活下去哈哈哈哈哈)还是现实的老王(他有次开家长会还和大美女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