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赠书##书香中国##走读新教育#最美诵读研究院刘琴宜老师来访,送我一本她主持编写的《中华诗词吟唱读本:最美诵读》。书的前言中谈到,千百年来,中国的古典诗歌在师生的口耳唇吻之间吟咏讽诵,流传至今。是古代诗教和乐教的重要载体,每一篇都是文辞和音乐的完美结合。古典诗词的作者富文藻,晓音律,有品格,如果今人不能够欣赏,不能够理解,不能够传承,真是辜负了这一个文化珍宝,叶嘉莹先生说“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希望现代人“不能把诗歌读哑了”。所以,他们一直 赞赏如何让诗歌插上音乐的翅膀,重现它原有的韵味;如何挖掘诗歌的音律之美,恢复它固有的节奏;如何处理好汉语的语音流变,进行当代的传承推广。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他们正在组织全国唯一的面向教师的诗词大赛“迦陵杯.诗教中国”教育部第二届诗词讲解大赛,希望与新教育研究院合作,动员更多的新教育晨诵的教师参与比赛。

《大好河山可骑驴——中国之美在宋朝》

很少有能让我读两遍的书,《大好河山可骑驴——中国之美在宋朝》是其中之一。一边看,一边不由地感叹作者是个才女,而且是在同城并处于同龄的才女!

当代女作家里,潘向黎是鉴赏古诗的才女,她有自承的家学做基础。王芳芳好像没有家学,她写宋人及宋词,比潘向黎多了生动的历史背景(包括个人身世),这是经过对相关的知识系统的梳理后,达到的总体熟悉与重点把握,然后上升到深刻认知,再加以演绎而成的。这样的文章读起来,风生水起,情怀激荡,既像传记,又像传奇,不知不觉中书读完了——只恨太短!

她到底是写宋词还是写宋人的?她是以其词写其人,让他们真切地“复活”。

书中所写及的人物有:陆游、王安石、苏轼、辛弃疾、陈亮、蒋捷、欧阳修、李潜照、晏几道、戴复古、姜夔、吴文英、秦观、赵佶(宋徽宗)、李煜(南唐后主)、朱淑真、钱惟演(吴赵王钱镠之子)、朱敦儒、刘过、仲殊大师(出家人)、严蕊等,——这些人物纵横交错,为人们勾勒描画出九百年前的赵宋王朝的文人行止和政治社会景象。

书中配冯默然、陈少梅画作多幅作插图,格调雅致,与书的内容相得相谐,可以玩味。

【贾平凹:第二部城市小说的文化态度和对女性心灵的审视——本报就长篇小说《暂坐》独家专访著名作家贾平凹】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当代文学大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暂坐》,在2020年第三期《当代》杂志推出后,无论在文学界还是社会层面,犹如平静的湖面涌起阵阵涟漪,闪烁出绚丽的光彩,好评如潮,被誉为我国当代文学又一巨著。《暂坐》以现代城市生活为背景,讲述一群中年女性在追求经济独立、个性解放、精神自由以及理想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以及困境中所展现出的复杂人性。小说在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达到了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一个新高度。6月8日,记者专题采访了贾平凹。

记者:贾老师,您好!您的新著《暂坐》,是您的第十八部长篇小说。您在后记里说,这部小说是您70岁前的最后一部长篇,可见您花费了极大的心力。这部描写女性群体形象的小说,是您小说创作题材中不曾出现的“新变化”“新面貌”,您的创作思想是什么呢?

贾平凹:《暂坐》之前,其实还有一个小长篇《酱豆》的初稿,先修改整理出了《暂坐》,然后再修改整理出了《酱豆》。《暂坐》在《当代》杂志推出后,七八月份,两本书将同时出版单行本。到了这般年纪,写作应该是随心所欲的,写自己长久以来想写又没有写的东西。谈不上什么“新变化”“新面貌”,只是像一条水流着,流到哪儿是哪儿,因越往下流的地势不同,流量不同,呈现的状态、颜色、声响越不同而已。

记者:您之前的长篇小说作品多以乡土题材为主,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您的笔触深入到现代城市生活,而且通过这十多位美丽优雅而又各自有一段难以言说的伤痛个人史的女性人物,构成了生动鲜活的“西京”生活故事,这是您在长篇小说艺术上的一个新的突破,能讲讲您创作这部小说的心理动因吗?

贾平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可以说,不了解农村就不可能了解中国。我大多数作品都是写乡土的,写近百年中国的历史演变,而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现在城乡的概念进一步模糊,大量农村青年进入城市,农民和市民无法分清,时代变了,社会变了,文学当随时代、社会,文学自然也要变化。我在城市生活了四十多年,应该写写城市生活。其实也写了许多城市题材的作品,除过大量散文外,小说也不少,比如《废都》《白夜》《土门》《高兴》,但还都是写乡下人进了城的故事,而《暂坐》中虽也有从乡下进城的人物,大多已经是完全的城市人了,过的是真正的城市人的生活了。

记者:《暂坐》的创作背景很是贴近时代,您准确而深刻且艺术地反映了当下正在演进中的历史生活,这十多个女性形象非常鲜活而生动,您能讲讲您的艺术原型吗?

贾平凹:小说都是有原型的,但原型在小说写作中仅起到一种诱发写作的冲动和写作的切入,写作起来了就无关于原型。《暂坐》里的那些女子,集中糅合了我所熟悉的一群女性形象,这我在后记里已详细说过。不仅那些女子的故事,还有所在城市的街巷,都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小说是不能对号入座的,一对号入座就荒唐和尴尬了。发现和表现灵魂的真实、情感的真实才是小说的精髓。

记者:《暂坐》采用了“人物+地点”这样的“短片”局部写法,构成了波澜壮阔的“长片”完整风貌,这样的笔法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和立体,是一种艺术上的新突破,能谈谈您的艺术心得吗?

贾平凹:小说是怎么写都可以的,尤其现代小说。建筑因地势而赋形,小说以内容决定形式么。《暂坐》是写群像的,又是写日常的,采用“人物+地点”的写法,宜于更好地表现人物,又宜于节奏的紧凑,还可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感。

记者:在长篇小说《暂坐》里,您采用散文化的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具有浓厚的古典小说韵味,体现了您的审美追求。散文化的小说表现手法,在您的笔下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您是如何结构这部小说的,这样的结构艺术难度和优势在什么地方?

贾平凹:《暂坐》里人物众多,又没有离奇的故事,仅仅有个轮换去医院照顾夏自花的线索,那么,为了写好人物,就得注重日常生活,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节,注重这些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和表情,这样才能使小说好看。而大量的市井描写,生活的智慧性的感悟则弥漫和充盈其间,才能使小说有一种韵味。为了结构的需要,其中冯迎的死亡、迎接“活佛”,等等,都是有其讲究的。

记者:在《暂坐》里,您塑造了俄罗斯女性“伊娃”的形象,并通过她的“眼睛”来打量当下社会生活、勾连起整个女性形象,通过这个带有“陌生”和“外来者”视角的“伊娃”,您想告诉读者什么呢?

贾平凹:伊娃的角色是小说结构的需要。伊娃的视角其实就是作者的视角。采用“外来者”或“跳出来”的视角,这样更容易表现作者的一些企图:小说并不是仅仅写写故事,也不是只有批判的元素,还应有生活的智和慧。试想,我们在阅读任何一部小说,是不是从中想受到一些思想的精神的启示和感悟、一些生活的智和慧呢?我读小说,就是这样读的,如果其中没有那些思想的精神的启示和对生活的智与慧的感悟,那有些可摘可抄的好句子也行么。否则,就把所读的书扔了。

记者:您在小说里有这么一句话“别说我爱你,你爱我,咱们只是都饿了”——婚姻与爱情的实质不单单是情感,而最重要的是生存的条件,没有生存的条件,爱情就无法附丽,您的这句话是在表达这层含义吗?

贾平凹:这句话是别人说的,之所以用在此,也是表达当下的一些婚姻爱情的实况。世上或许有纯真的爱情吧,但现在的社会里更多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即使走在一起了,也多是“饿”着,“吃了饭”便各走各的。正如此,《暂坐》里的女子追求经济独立,要自我,要自由,要时尚,要潇洒,要文艺范儿,才多是未婚或离婚后的单身。这是别一样的时代,这也是别一样时代里的一群别一样的女子。

记者:《暂坐》后记里引用了一段古文,“墙东一隙地,可二亩许,诛茅夷险,缭以土垣,垣外杂种榆柳,夹桃花其中”——您说“这是她们的生存状态,亦是精神状态”——这句话是否说,当下社会的女性生存与精神状态处在双重的矛盾之中,一是她们各自喷吐着芳华的娇娆,二是她们又处在艰难的困苦之中?

贾平凹:你说得对。《暂坐》中的女子是一群别样的小团伙,她们在美丽着奋进着,同时在凋零着困顿着。我说过,风吹风也累,花开花亦疼。这群人代表着城市的时尚,犹如道边的树,是美的风景,能标示着风向,但大风来了会断枝折股,即便是微风,那叶子也在不停地摇晃翻动。

记者:世界如若老子所说是“混沌”的,那么,“混沌”的世界里“清水出芙蓉”的女性,无论是在心理和情感上,或者是身体上,都担负着比常人或者男性更为沉重的东西,这些沉重的东西,构成了您笔下这十多个女性摇曳的姿容和难以言说的苦痛,这就是女性的两难吗?

贾平凹:是呀是呀,这也是我最初想写《暂坐》的原因。这群人看似光鲜,其实辛酸;热热闹闹簇伙,却每个人都孤独。

记者:《暂坐》与您的《秦腔》《山本》等长篇小说不同,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手法上,走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尤其是您关注女性命运和女性生存,全然展示出一个新时代作家的风貌。可以说,这部小说勘破了当下社会女性精神与生存的真实状况,必将是您文学创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您怎么认为?

贾平凹:也不敢说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可能在以后会继续写些关于城市生活的作品。我读过一篇文章,里边写道:“城市越是现代,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越是艰难,其惶然命运的无望,失去信仰的撑持,远离存在的意义,彼此相交集,各自成障碍,表面常来往,实际不兼容,每个人都自我中心,每个人又身处边缘,不见外表的冲突,却在群体中大感不适,既虚弱又脆弱,既无力又无奈,既有所萦怀又无动于衷,情感的损伤无法疗治,精神的苍白难于慰藉。”现在的城市有太多需要我们看到的东西,然后把它表现出来。

记者: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家狄更斯在《双城记》里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您的这部长篇小说,既反映了这个时代昂扬奋进的主流气象,也揭示了这个时代腐朽的“坏”的一面,尤其是您的笔下被“双规”的领导,为当代文学奉献出一个“新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的特殊意义是什么?

贾平凹:那个被“双规”的领导,为此而引发的一系列事情,连同所描写的雾霾,以及所有的市井现象,都是那些女子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背景。因为那群女子只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追求故事为什么发生,从而表达人类生存的困境,并探讨复杂的人性。

记者:除过小说的后记,您还想对广大读者说点什么呢?

贾平凹:有的书宜于快读,有的书宜于慢读,如果读《暂坐》,还是慢慢地读着为好。
来源:陕西日报 记者 柏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人类复杂的情感好计的层叠的人容易脱落,心里这样又向一名剥着心……所以说的对话中,“这个故事的感觉救活点像室就好了”的想法浮现,附录空白接受采访的第一人称视角,
  • IP改编一直是门好生意,不止资方赚的盆满钵满,连幕后的作者也成了万千粉丝口中的“大大”而疫情的特殊情况也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了写网文的大军。初中时代看的网文里
  • 不耻作学问,莫做黔之驴。这座古城好像突然出现在茫茫戈壁,又消失至今没有留下任何历史记载资料,考古专家实地多次考察,都没有结果[小黄人微笑]。
  • 送小孩平安扣形状的琥珀是非常适合小孩的,不仅佩戴起来好看,并且充满了祝福美好的寓意!综上所述,朋友们送家人或朋友礼物时可以作为参考,不同形状的琥珀雕件除了寓意美
  • 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
  • [心]#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学会沉默,不是叫你变成冷漠,是张口闭口把握得当;努力奋斗,不是叫你放弃健康,是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堕落;学
  • 另外,我不希望此贴再讨论为什么精养3攻的事,谁不知道精养4敏是最优选。挺难过的这事,现在金戈挨打,紫薇受气就为了那么点猫球,我的4敏已经洗了六七个月了,每次没
  • 我不喜欢勾心斗角,也不喜欢虚情假意,有事当面说,别背后使坏;喜欢就陪伴,不爱就离开。但是我也不傻,谁对我好,我心里明白;谁心最真,我一清二楚。
  • 姐妹们记得【拍3件18.9】六神 花露水喷雾180ml*3瓶 ​​​​ ‌‌‌‌‌‌‌‌‌‌‌‌‌‌‌‌‌‌‌‌‌‌‌‌‌‌‌‌‌‌‌‌‌‌‌‌‌‌‌‌‌‌‌‌
  • [给力]致自己:愿无畏风雨、勇往直前一路走来,关心过很多人,也别忘了,值得被爱的还有自己。[给你小心心]致孩子:愿平安健康、快乐成长自从有了孩子,我们的人生都发
  • (大概是因为太高了也有可能)但是我可能确实不会表达紧张,直冲冲的跑到他面前,跟个大哥一样跟他说,"走"然后,他就像个小弟乖乖站在我旁边。当农
  • ”  开启从其家乡普救寺出发的写作,还属于少年派的雷建德,《西厢记》便是他久久思考的向度,于是西厢就成了他每天萦绕在脑际的命题。雷先生的文字中不断发掘出新的宝藏
  • 但是也挺开心在年末之际《爱情神话》的出现,它告诉被年龄焦虑精准收割的女孩子们:中年女性有中年女性的风姿,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拥有不同的生命体验。P5《白孔雀》老文了
  • 是要付诸一生去遵守的承诺,不是过两天就忘、过了河就浪、过了村儿就荡的屁,放出来可以恶心十里地... 一个女人,弱小,却可以扛起一个家的责任;一个男人,自以为是的
  • 今天上海又大风警报了,然而本地号又在各种推#上海樱花开了# 的消息,自从前两年做了菊花节的推送,我就自动默认这些推文里的图都是往年精修大片了。梅花才谢多久,这凄
  • 虽然现在很多人没有经历过这些苦难,但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这样的场面,很庆幸自己生在这个年代#山海情开播#三兄弟穿同一条裤子,谁有事出门就谁穿?虽然现在很多人没有经历
  •  2022年属马男人的婚姻与爱情  出生在马年的人,天生活泼乐观,喜好玩乐,是个十足的乐天派,为人慷慨,办事灵活利落,善于辞令,洞察力强,性格多变,脾气暴躁。(
  • 少喝两杯奶茶钱就能到手两支防晒喷雾,真的⑧错[奋斗] 今晚0点【60】玥之秘 防晒喷雾150ml+80ml 拍下还会送一包洗脸巾,SPF50+/PA+++
  • 孩子长期‮贫的‬血的,会影响‮力智‬还会影‮到响‬孩子‮反的‬应的,甚‮是至‬对于孩‮的子‬一个正常的语音系‮的统‬形成都‮有是‬影响的,‮以所‬孩子出现贫‮的
  • 刚刚收到的,酒红色链条包,店主说是外贸原单,但我图片搜出来其实就是稻草人的,邮过来包装也是稻草人,因为今年买了好几件黑色外套,于是想搞一个女人一点的红色包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