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能行# 【火线抗疫35天 她被按下工作“暂停键”——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护理组长陈春丽及团队】

本报讯 2月23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连续工作35天、多次主动拒绝“换防”后,陈春丽和她的战友们终于被医院“强制休息”。从危难时刻顶上“火线”担任发热门诊护理组长,到被强行按下工作“暂停键”,陈春丽说,只要好好休息一天,我就能“满血复活”,重上抗疫一线。仅仅一天后,她就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临危受命顶上“火线”

发热门诊,是医院和新冠肺炎患者之间的第一道承压阀。工作其中的医护人员,也是感受疫情压力最大的群体之一。
今年1月中旬,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扩大了发热门诊的规模,并从多个学科紧急抽调护士组成护理团队进行增援。1月20日,担任产科党支部宣传委员、工会小组长、教学组长的陈春丽,接到医院护理部电话,考虑抽调她担任发热门诊护理组组长。
“你家宝宝才8个多月大,需不需要再考虑一下?”电话里,护理部老师关切地询问。“不用考虑,我随时可以!”放下电话5分钟后,陈春丽就出现在了发热门诊,并与医院门诊管理服务部工作人员一起,立即开始对新的发热门诊进行规范布局。在长期驻守发热门诊的感染科陈剑清老师的指导下,新增配的发热门诊护理团队人员迅速掌握了相关院感和防护知识。
此后,每天早上7点不到,陈春丽就到达发热门诊。物资补给、人员调度、场地准备,人员培训、规范流程、制定预案,关注动态、安抚情绪、监督落实……在门诊管理服务部统一指挥下,陈春丽、宋芳芳带领护理团体每天忙到晚上9点才离开。随着疫情进展,她和丈夫商议,将8个月大的孩子送回老家,一心一意坚守防线。
疫情爆发后,发热就诊患者一度特别多。最高峰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一天接诊了1100多名患者。刚搭建的医疗设施还不完善,病人剧增且候诊时间长,部分患者在等待的过程中焦虑、情绪失控,还有患者咳嗽、打喷嚏没有使用纸巾……没有时间犹豫,必须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陈春丽他们勇敢地站到了发热人群中间。人员聚集,就拿着小喇叭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有病人咳嗽、打喷嚏、吐痰,护士就上前传授咳嗽礼仪;病人检查完后,护士提醒他们再戴口罩,消毒双手,避免传染源的二次传播;候诊的患者累了、渴了,护士还为他们准备好凳子和开水……发热门诊护理团队尽一切可能安抚好排队患者的情绪,维持了正常的救治秩序。
1月28号下午2点左右,一位发烧昏迷的老人被家属推向发热门诊,陈春丽从发热门诊出来时正好在碰到。眼见病人情况危急,她顾不上穿防护服,赶紧和家属一起将老者推到急诊科抢救。陈春丽说,那一刻,好像为了救人啥也顾不上。所幸,她的这次“暴露”,没有招致更大危险。

将高风险工种“标准化”

2月5日,武汉市各区接到一个“硬核”任务:三天内完成全部疑似病例的核酸检测。核酸采集的标本主要是咽拭子,这需要采集人员、特别是发热门诊的护理团队经过规范化培训、有丰富的经验,才能高效采集到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陈春丽介绍,采集鼻咽拭子,是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风险最高的工作。取标本时,发热患者要取下口罩、头向上扬起,采样管刺激鼻腔时患者还可能会咳嗽打喷嚏,这极大增加了护士暴露感染的风险。这种高危风险,陈春丽她们高峰时每天要冒500多次。
面对这么大的检测量,怎么才能又快又好采集标本,同时降低自身感染风险?这是陈春丽琢磨最多的事情。通过和检验科多次沟通了解样本需求,加上在日常采集中积累的经验,陈春丽带领的护理小组总结出一套“标准化”采集流程:确保标本采集的正确以保证核酸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同时又用适宜的手法减轻病人采集时的不适。
为让31人的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都能掌握这一技能并预防感染,陈春丽她们还专门录制采集鼻咽拭子小视频。这一视频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后,受到奋战发热门诊一线的国内护理同行的高度赞誉。
陈春丽认为,与新冠病毒这个全新、危险而且狡猾的敌人交手,一定要做到科学防治,要把每一项工作、每一种操作制度化,同时强化监督,这样才能保证不放过一例潜在病患,同时保护好医护自身安全。她带领同事制定了各种预案、流程、制度,同事强化具体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一个多月下来,陈春丽和同事们积攒了厚厚的几大本。
连续工作到第18天时,陈春丽的丈夫心疼地提醒她,新闻里报道了许多因为连续工作而猝死的案例,希望她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但陈春丽说,疫情当前,她还能多撑一会儿,以后有的是时间休息。
连续工作到第22天时,她感觉到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有点不能走路了。瞒着丈夫,陈春丽悄悄去做了个磁共振,幸而情况不是太严重,休息一晚后第二天感觉好一些,也就没再去管它。得知情况后的丈夫赶到医院来看她,却也只能远远地再三叮嘱。
最让陈春丽欣慰的是,发热门诊医护团队在接诊近万名发热患者的同时,至今保持着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的记录。

不退!把危险留给自己

2月10日,本来是第一批上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集体换防”的日子。9日晚上,陈春丽在微信群里向战友们通报了这个信息。
出乎她意料的是,31位战友一致表示,自己已经熟悉了发热门诊的工作流程,知道如何正确做好自身防护去服务病患,坚决要求继续留守岗位。他们说,“我们坚守,能保护更多的姐妹”。
坚强的陈春丽那一刻哭了。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里大多是90后,在这种生死考验中,他们不仅挺住了,还集体“拒绝换防”。她说,战友们的昂扬斗志和坚韧不拔,是自己坚定战胜疫情信心的最大动力。
去年刚入职的95后机动护士王斌是这31位勇士中的一员。搬运物资时恰逢下雨,作为团队里5名男护之一的他忙碌一天,出了五六身汗,晚上高烧不止。2天后不烧了又主动申请上班,他向陈春丽请战:不要给我排病休了。看见你们都在一线奋斗,我在家里歇得着急。陈春丽那一刻只有感动,回复他“再休息一下,休息好后才能更好的上班。”她却全然忘了,自己已连续工作多少天。
每天很晚回家的她,不敢与孩子和亲人视频。懂得女儿心思的母亲,会把她孩子熟睡的样子给陈春丽拍照发过来,让她放心。“春丽,看见你在发朋友圈我就放心了。”2月12日,陈春丽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医院抗击疫情的信息。妈妈发来的信息,又一次戳中了陈春丽的眼窝。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后,她笑着和妈妈视频,仔细端详了自己的孩子。她告诉妈妈,自己一切都好,不要担心,一定要保重身体带好孩子。
2月23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门诊管理服务部主任孙璇赶到发热门诊,宣布了医院对陈春丽等人的“强制休息令”。这一支高强度工作的31人团队,终于被按下了“暂停键”。
“有太多像陈春丽这样的一线抗疫医护人员了。他们为了救治患者,冒着高风险、甘愿牺牲在战斗。”孙璇表示,“强制休息”能确保一线医护的身心健康。“合理轮休,才能更好对抗病魔。”而陈春丽,仅仅在23日休息了一天,又重新返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不退,把危险留给自己!这就是党员的初心,这就是护士的天职。在抗疫火线,陈春丽和战友们一道,心中有患者、心中有战友、心中有家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最初的医学誓言,把初心使命展现在疫情防控的战场。(杜巍巍 邹亚琴)

火线抗疫35天 她被按下工作“暂停键”
——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护理组长陈春丽及团队

本报讯 2月23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连续工作35天、多次主动拒绝“换防”后,陈春丽和她的战友们终于被医院“强制休息”。从危难时刻顶上“火线”担任发热门诊护理组长,到被强行按下工作“暂停键”,陈春丽说,只要好好休息一天,我就能“满血复活”,重上抗疫一线。仅仅一天后,她就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临危受命顶上“火线”

发热门诊,是医院和新冠肺炎患者之间的第一道承压阀。工作其中的医护人员,也是感受疫情压力最大的群体之一。
今年1月中旬,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扩大了发热门诊的规模,并从多个学科紧急抽调护士组成护理团队进行增援。1月20日,担任产科党支部宣传委员、工会小组长、教学组长的陈春丽,接到医院护理部电话,考虑抽调她担任发热门诊护理组组长。
“你家宝宝才8个多月大,需不需要再考虑一下?”电话里,护理部老师关切地询问。“不用考虑,我随时可以!”放下电话5分钟后,陈春丽就出现在了发热门诊,并与医院门诊管理服务部工作人员一起,立即开始对新的发热门诊进行规范布局。在长期驻守发热门诊的感染科陈剑清老师的指导下,新增配的发热门诊护理团队人员迅速掌握了相关院感和防护知识。
此后,每天早上7点不到,陈春丽就到达发热门诊。物资补给、人员调度、场地准备,人员培训、规范流程、制定预案,关注动态、安抚情绪、监督落实……在门诊管理服务部统一指挥下,陈春丽、宋芳芳带领护理团体每天忙到晚上9点才离开。随着疫情进展,她和丈夫商议,将8个月大的孩子送回老家,一心一意坚守防线。
疫情爆发后,发热就诊患者一度特别多。最高峰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一天接诊了1100多名患者。刚搭建的医疗设施还不完善,病人剧增且候诊时间长,部分患者在等待的过程中焦虑、情绪失控,还有患者咳嗽、打喷嚏没有使用纸巾……没有时间犹豫,必须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陈春丽他们勇敢地站到了发热人群中间。人员聚集,就拿着小喇叭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有病人咳嗽、打喷嚏、吐痰,护士就上前传授咳嗽礼仪;病人检查完后,护士提醒他们再戴口罩,消毒双手,避免传染源的二次传播;候诊的患者累了、渴了,护士还为他们准备好凳子和开水……发热门诊护理团队尽一切可能安抚好排队患者的情绪,维持了正常的救治秩序。
1月28号下午2点左右,一位发烧昏迷的老人被家属推向发热门诊,陈春丽从发热门诊出来时正好在碰到。眼见病人情况危急,她顾不上穿防护服,赶紧和家属一起将老者推到急诊科抢救。陈春丽说,那一刻,好像为了救人啥也顾不上。所幸,她的这次“暴露”,没有招致更大危险。

将高风险工种“标准化”

2月5日,武汉市各区接到一个“硬核”任务:三天内完成全部疑似病例的核酸检测。核酸采集的标本主要是咽拭子,这需要采集人员、特别是发热门诊的护理团队经过规范化培训、有丰富的经验,才能高效采集到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陈春丽介绍,采集鼻咽拭子,是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风险最高的工作。取标本时,发热患者要取下口罩、头向上扬起,采样管刺激鼻腔时患者还可能会咳嗽打喷嚏,这极大增加了护士暴露感染的风险。这种高危风险,陈春丽她们高峰时每天要冒500多次。
面对这么大的检测量,怎么才能又快又好采集标本,同时降低自身感染风险?这是陈春丽琢磨最多的事情。通过和检验科多次沟通了解样本需求,加上在日常采集中积累的经验,陈春丽带领的护理小组总结出一套“标准化”采集流程:确保标本采集的正确以保证核酸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同时又用适宜的手法减轻病人采集时的不适。
为让31人的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都能掌握这一技能并预防感染,陈春丽她们还专门录制采集鼻咽拭子小视频。这一视频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后,受到奋战发热门诊一线的国内护理同行的高度赞誉。
陈春丽认为,与新冠病毒这个全新、危险而且狡猾的敌人交手,一定要做到科学防治,要把每一项工作、每一种操作制度化,同时强化监督,这样才能保证不放过一例潜在病患,同时保护好医护自身安全。她带领同事制定了各种预案、流程、制度,同事强化具体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一个多月下来,陈春丽和同事们积攒了厚厚的几大本。
连续工作到第18天时,陈春丽的丈夫心疼地提醒她,新闻里报道了许多因为连续工作而猝死的案例,希望她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但陈春丽说,疫情当前,她还能多撑一会儿,以后有的是时间休息。
连续工作到第22天时,她感觉到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有点不能走路了。瞒着丈夫,陈春丽悄悄去做了个磁共振,幸而情况不是太严重,休息一晚后第二天感觉好一些,也就没再去管它。得知情况后的丈夫赶到医院来看她,却也只能远远地再三叮嘱。
最让陈春丽欣慰的是,发热门诊医护团队在接诊近万名发热患者的同时,至今保持着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的记录。

不退!把危险留给自己

2月10日,本来是第一批上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集体换防”的日子。9日晚上,陈春丽在微信群里向战友们通报了这个信息。
出乎她意料的是,31位战友一致表示,自己已经熟悉了发热门诊的工作流程,知道如何正确做好自身防护去服务病患,坚决要求继续留守岗位。他们说,“我们坚守,能保护更多的姐妹”。
坚强的陈春丽那一刻哭了。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里大多是90后,在这种生死考验中,他们不仅挺住了,还集体“拒绝换防”。她说,战友们的昂扬斗志和坚韧不拔,是自己坚定战胜疫情信心的最大动力。
去年刚入职的95后机动护士王斌是这31位勇士中的一员。搬运物资时恰逢下雨,作为团队里5名男护之一的他忙碌一天,出了五六身汗,晚上高烧不止。2天后不烧了又主动申请上班,他向陈春丽请战:不要给我排病休了。看见你们都在一线奋斗,我在家里歇得着急。陈春丽那一刻只有感动,回复他“再休息一下,休息好后才能更好的上班。”她却全然忘了,自己已连续工作多少天。
每天很晚回家的她,不敢与孩子和亲人视频。懂得女儿心思的母亲,会把她孩子熟睡的样子给陈春丽拍照发过来,让她放心。“春丽,看见你在发朋友圈我就放心了。”2月12日,陈春丽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医院抗击疫情的信息。妈妈发来的信息,又一次戳中了陈春丽的眼窝。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后,她笑着和妈妈视频,仔细端详了自己的孩子。她告诉妈妈,自己一切都好,不要担心,一定要保重身体带好孩子。
2月23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门诊管理服务部主任孙璇赶到发热门诊,宣布了医院对陈春丽等人的“强制休息令”。这一支高强度工作的31人团队,终于被按下了“暂停键”。
“有太多像陈春丽这样的一线抗疫医护人员了。他们为了救治患者,冒着高风险、甘愿牺牲在战斗。”孙璇表示,“强制休息”能确保一线医护的身心健康。“合理轮休,才能更好对抗病魔。”而陈春丽,仅仅在23日休息了一天,又重新返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不退,把危险留给自己!这就是党员的初心,这就是护士的天职。在抗疫火线,陈春丽和战友们一道,心中有患者、心中有战友、心中有家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最初的医学誓言,把初心使命展现在疫情防控的战场。(杜巍巍 邹亚琴)

【火线抗疫35天 她被按下工作“暂停键”——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护理组长陈春丽及团队】2月23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连续工作35天、多次主动拒绝“换防”后,陈春丽和她的战友们终于被医院“强制休息”。从危难时刻顶上“火线”担任发热门诊护理组长,到被强行按下工作“暂停键”,陈春丽说,只要好好休息一天,我就能“满血复活”,重上抗疫一线。仅仅一天后,她就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临危受命顶上“火线”
发热门诊,是医院和新冠肺炎患者之间的第一道承压阀。工作其中的医护人员,也是感受疫情压力最大的群体之一。
今年1月中旬,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扩大了发热门诊的规模,并从多个学科紧急抽调护士组成护理团队进行增援。1月20日,担任产科党支部宣传委员、工会小组长、教学组长的陈春丽,接到医院护理部电话,考虑抽调她担任发热门诊护理组组长。
“你家宝宝才8个多月大,需不需要再考虑一下?”电话里,护理部老师关切地询问。“不用考虑,我随时可以!”放下电话5分钟后,陈春丽就出现在了发热门诊,并与医院门诊管理服务部工作人员一起,立即开始对新的发热门诊进行规范布局。在长期驻守发热门诊的感染科陈剑清老师的指导下,新增配的发热门诊护理团队人员迅速掌握了相关院感和防护知识。
此后,每天早上7点不到,陈春丽就到达发热门诊。物资补给、人员调度、场地准备,人员培训、规范流程、制定预案,关注动态、安抚情绪、监督落实……在门诊管理服务部统一指挥下,陈春丽、宋芳芳带领护理团体每天忙到晚上9点才离开。随着疫情进展,她和丈夫商议,将8个月大的孩子送回老家,一心一意坚守防线。
疫情爆发后,发热就诊患者一度特别多。最高峰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一天接诊了1100多名患者。刚搭建的医疗设施还不完善,病人剧增且候诊时间长,部分患者在等待的过程中焦虑、情绪失控,还有患者咳嗽、打喷嚏没有使用纸巾……没有时间犹豫,必须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陈春丽他们勇敢地站到了发热人群中间。人员聚集,就拿着小喇叭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有病人咳嗽、打喷嚏、吐痰,护士就上前传授咳嗽礼仪;病人检查完后,护士提醒他们再戴口罩,消毒双手,避免传染源的二次传播;候诊的患者累了、渴了,护士还为他们准备好凳子和开水……发热门诊护理团队尽一切可能安抚好排队患者的情绪,维持了正常的救治秩序。
1月28号下午2点左右,一位发烧昏迷的老人被家属推向发热门诊,陈春丽从发热门诊出来时正好在碰到。眼见病人情况危急,她顾不上穿防护服,赶紧和家属一起将老者推到急诊科抢救。陈春丽说,那一刻,好像为了救人啥也顾不上。所幸,她的这次“暴露”,没有招致更大危险。

将高风险工种“标准化”

2月5日,武汉市各区接到一个“硬核”任务:三天内完成全部疑似病例的核酸检测。核酸采集的标本主要是咽拭子,这需要采集人员、特别是发热门诊的护理团队经过规范化培训、有丰富的经验,才能高效采集到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陈春丽介绍,采集鼻咽拭子,是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风险最高的工作。取标本时,发热患者要取下口罩、头向上扬起,采样管刺激鼻腔时患者还可能会咳嗽打喷嚏,这极大增加了护士暴露感染的风险。这种高危风险,陈春丽她们高峰时每天要冒500多次。
面对这么大的检测量,怎么才能又快又好采集标本,同时降低自身感染风险?这是陈春丽琢磨最多的事情。通过和检验科多次沟通了解样本需求,加上在日常采集中积累的经验,陈春丽带领的护理小组总结出一套“标准化”采集流程:确保标本采集的正确以保证核酸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同时又用适宜的手法减轻病人采集时的不适。
为让31人的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都能掌握这一技能并预防感染,陈春丽她们还专门录制采集鼻咽拭子小视频。这一视频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后,受到奋战发热门诊一线的国内护理同行的高度赞誉。
陈春丽认为,与新冠病毒这个全新、危险而且狡猾的敌人交手,一定要做到科学防治,要把每一项工作、每一种操作制度化,同时强化监督,这样才能保证不放过一例潜在病患,同时保护好医护自身安全。她带领同事制定了各种预案、流程、制度,同事强化具体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一个多月下来,陈春丽和同事们积攒了厚厚的几大本。
连续工作到第18天时,陈春丽的丈夫心疼地提醒她,新闻里报道了许多因为连续工作而猝死的案例,希望她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但陈春丽说,疫情当前,她还能多撑一会儿,以后有的是时间休息。
连续工作到第22天时,她感觉到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有点不能走路了。瞒着丈夫,陈春丽悄悄去做了个磁共振,幸而情况不是太严重,休息一晚后第二天感觉好一些,也就没再去管它。得知情况后的丈夫赶到医院来看她,却也只能远远地再三叮嘱。
最让陈春丽欣慰的是,发热门诊医护团队在接诊近万名发热患者的同时,至今保持着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的记录。

不退!把危险留给自己

2月10日,本来是第一批上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集体换防”的日子。9日晚上,陈春丽在微信群里向战友们通报了这个信息。
出乎她意料的是,31位战友一致表示,自己已经熟悉了发热门诊的工作流程,知道如何正确做好自身防护去服务病患,坚决要求继续留守岗位。他们说,“我们坚守,能保护更多的姐妹”。
坚强的陈春丽那一刻哭了。发热门诊护理团队里大多是90后,在这种生死考验中,他们不仅挺住了,还集体“拒绝换防”。她说,战友们的昂扬斗志和坚韧不拔,是自己坚定战胜疫情信心的最大动力。
去年刚入职的95后机动护士王斌是这31位勇士中的一员。搬运物资时恰逢下雨,作为团队里5名男护之一的他忙碌一天,出了五六身汗,晚上高烧不止。2天后不烧了又主动申请上班,他向陈春丽请战:不要给我排病休了。看见你们都在一线奋斗,我在家里歇得着急。陈春丽那一刻只有感动,回复他“再休息一下,休息好后才能更好的上班。”她却全然忘了,自己已连续工作多少天。
每天很晚回家的她,不敢与孩子和亲人视频。懂得女儿心思的母亲,会把她孩子熟睡的样子给陈春丽拍照发过来,让她放心。“春丽,看见你在发朋友圈我就放心了。”2月12日,陈春丽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医院抗击疫情的信息。妈妈发来的信息,又一次戳中了陈春丽的眼窝。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后,她笑着和妈妈视频,仔细端详了自己的孩子。她告诉妈妈,自己一切都好,不要担心,一定要保重身体带好孩子。
2月23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门诊管理服务部主任孙璇赶到发热门诊,宣布了医院对陈春丽等人的“强制休息令”。这一支高强度工作的31人团队,终于被按下了“暂停键”。
“有太多像陈春丽这样的一线抗疫医护人员了。他们为了救治患者,冒着高风险、甘愿牺牲在战斗。”孙璇表示,“强制休息”能确保一线医护的身心健康。“合理轮休,才能更好对抗病魔。”而陈春丽,仅仅在23日休息了一天,又重新返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不退,把危险留给自己!这就是党员的初心,这就是护士的天职。在抗疫火线,陈春丽和战友们一道,心中有患者、心中有战友、心中有家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最初的医学誓言,把初心使命展现在疫情防控的战场。(记者卫未、杜巍巍 邹亚琴)#抗击疫情此时此刻##武汉,在一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真的很注重我担的手和脚的卫生,这两个部位是否干净直接影响到我对他们的喜爱程度……昨天在众多感叹二位性张力和【关系得多好才能给人直接上手按脚啊】中我首先下载图片
  • 有幸蹭美女的人气值免费吃了顿好的[爱你]p5-9越南河粉+暮雪亭+抓娃娃,开学和好朋友出去玩,竟然可以抓到娃娃,太开心了!p10立青给我写的字,迫不及待设置成p
  • 今天某人在家陪我,居然嫌我太粘人,好你的,对我爱搭不理。贴一张我的常驻造型[单身狗]父子俩吵架了 吵架的原因是土豆泥玩耍的时候挠了他的胳膊(反正我回家的时候印记
  • #我的爱豆最宠粉#【初心不改,恒久以兴~】1.我向你举起L,不需要喊多大声,你都知道我是你的粉丝,你向我回应L,告诉我你看到并感激。招新啦~~~作文站是做微博控
  • 请9月22日18时以来,有咸阳市旅居史人员,尽快向所在社区、单位、宾馆等报备,按指引执行健康管理措施。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西安市对近7日内
  • ​真爱是什么,我认为是无条件的希望对方幸福,人性自私,但不能因为自己没有得到过就要毁灭别人的幸福。【11月记】生活时常是一地鸡毛:1.发生车祸淡定处理,不出人命
  • ;细胞生长特性:悬浮;细胞形态特性:详见细胞说明书;相关细胞有:D-283MED细胞、W133细胞、BE(2)-C细胞MMAc-Serum Free细胞;细胞背
  • 王一博时尚cosmo文字采访|王一博的答案,藏在时间里 王一博:偶尔会看一下狮子座的运势,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跳舞都没差。 全心全意专注于当下,每一年有每一年
  • #AB6IX[超话]# 210507 mbcradio12 ⭐️ 에이비식스 완전체 출연 ⭐️ 모두가 기다리고~ 기다리던~ #AB6IX 신곡 #감
  • 爱情:周一需防“烂桃花”有伴侣者交流变少,感情越来越冷淡,切记婚姻需要保鲜;周三有“天喜”桃花入命,单身者会有美好的缘分到来。爱情:周四“咸池”桃花逢“六合”单
  • #每天记录一件值得开心的事计划# 电视剧➕汉堡➕奶茶,快乐triple,好多年没看过这种青春偶像剧了,确实挺扯的,但我无脑追剧8⃣️,就假装都可能是真的吧~小秋
  • 唉……翻了翻之前的微博,觉得曾经单纯真好啊,人到底应该怎么保持着永远热爱永远天真,好难#避雷风情不摇晃[超话]#那些说着只喜欢那本小说 但不喜欢毒贩的人 去搜一
  • 尽管同步韵茶的方位不多,可是却是常常济济一堂,每次心血来潮想到这儿喝喝奶茶,都只能外带带走,店内早就现已没有方位坐下,连带走都要排队才买的的,幸亏同步韵茶的服务
  • 属猴女士与不同属相结合的婚姻状况* 与鼠男士结合 --- 能够快乐得生活在一起,鼠或许会受到猴的迷惑,但他会原谅猴的所作所为,猴会因此而感动。* 与属鸡女士结合
  • 歌仔戏起源于中国沿海,盛行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的华人社群之中,但在吉隆坡这样的城市,职业歌仔戏班已经因为收入有限、青黄不接...全文:#中国新说唱#你一定觉得这组
  • 为有效控制和阻断疫情传播风险,请各单位全力做好以下工作:1.严把校门入口关。来(返)镇人员抵镇后,主动到就近的核酸采样点,72小时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三天两检)
  • 能有这机会在MotoGP锦标赛中最成功的车队之一担任这个职位,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荣幸,所以我只能专注尽力回馈本田,努力帮助他们实现目标。Alberto多年来
  • “秋叶好漂亮,想去广场看看”我回头望着他,怯怯懦懦的问了一句:“你想去吗?4.白月光并不是年少的他身上发出来的光,而是年少的你看向他时眼里带的光。
  • 】#超能新星汇# #画手赋能计划# #插画教程# #头像# #次元充电站#唐山打人者的未成年女儿被百万网友网曝,不少人在网上留言,你爸爸是劳改犯,放心吧,以后会
  • ”原话是:“你承诺过的月亮还是没有出现,而我无眠,或者我只是衣单天寒的,替你多爱了一夜人间。”原话是:“这个城市仿佛很小,出门就能碰见熟人;这个城市仿佛又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