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延误,只好整理照片。这些天在桂林吃的饭。没有特意去找吃的,基本上走哪儿算哪儿,就近找。
图1是刚到阳朔,路边吃的米粉,最好吃是那盘炒猪耳朵。
图2是看刘三姐之前吃的啤酒鱼,当地最著名的菜,尝了也就还好。
图3是到到龙脊梯田还没进景区大门口对面的一家小店,刚开,下午五点都没菜了,随便吵了俩,但是好吃。
图4是龙脊梯田民宿的早餐,喜欢那个萝卜干。
图5是中午爬上到西山韶乐观景台路上另外一个民宿吃的午饭,那个枸杞叶的汤特别好喝。
图6-8都是我们住的民宿的饭,野韭菜摊鸡蛋,竹筒饭,蒸鸡和田螺。
图9看着最美味,但我没吃到,是民宿老板一家人的晚餐。

#西城身边景# 【什刹海与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作为“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地理学家朱祖希语。],其体例形制章法严谨、规模建筑宏大磅礴、历史渊源深邃宽厚,堪称一座伟大的艺术宫殿,而这艺术宫殿最顶端的一条屋脊,非北京城的中轴线莫属。

  作为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中轴突出、两翼对称”,构成了北京城整个城市的营造肌理,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赞美这条中轴线是“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而在这条气象磅礴的中轴线边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珍珠,这便是旖旎美丽的什刹海。中轴线与什刹海,一阳一阴,一刚一柔,相映成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辩证和谐统一的思想。

  什刹海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建造的基点

  老北京有一句话:“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考古学家考证,什刹海在唐代时就有人群傍水而居了,而真正创造性地将什刹海与中轴线产生连接始于元朝。

  元朝建立者乃游牧民族,喜逐水草而居。忽必烈攻陷金中都以后,看上了古称“白莲潭”的这片水域,命刘秉忠受命设计规划元大都城,刘秉忠在白莲潭东岸的圆弧顶点、火神庙南边河上的万宁桥,作一正南北向子午直线,正好做新中都城的中轴线。以中轴线的起点为全城平面布局的几何中心,建立了中心台,将白莲潭北部和南部水系一分为二,其南边一半,成为皇家园林,即今北海、中海和南海(南海为明代建造),北面沿称积水潭(海子),作为民用,即今前海、后海和西海,统称什刹海。今天我们仅把西海称作积水潭,可比元朝时的积水潭小多了。自此,元大都的主要横纵两条中心线,都是以什刹海为基准构建,如果将元大都的方形城郭各引两条对角线,什刹海东岸的万宁桥可以算作对角线相交的中点。

  明朝定都北京后,基本沿袭了元大都建都时包括中轴线在内所依托的一切核心要素,并加以的改进和完善,形成了明朝北京城的规模,又延续至清代。可以这样说,自元至清的北京城建造,都与城市中心的什刹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刘秉忠依《周礼·考工记》营建大都城,在其基础上又增加了自己的创新,最典型的就是对“白莲潭”水域的运用,这种以湖泊为中心的城市规划,在我国历代都城建设史上实为创举,充分显示出规划设计者的卓绝艺术手法和才能。[王东,《什刹海的演变与元大都城的规划》,《北京的文化名片什刹海》,王粤主编,中华书局,2010年,195页。]

  1、打破了《周礼·考工记》中没有水域的古制。元大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严格参照《周礼·考工记》建造的都城,严格符合“匠人营国方九里,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古制。但是,在《周礼·考工记》中,都城里是没有水面的,依什刹海如此大一片水面建城,便成为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

  历史地理学家侯行之就曾在《什刹海与北京城址的演变》文章中指出,大都城的设计,既继承了《周礼·考工记》的传统规制,又密切结合了当地河湖水系分布的特点而有所创新。“设计者敢于把如此浩瀚的水面,布置在全城如此重要的部位上,显示了一种非凡的气度与恢宏的手法。”

  2、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美学范式中增加了灵活多变的可能。“中轴突出、两翼对称”一向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范例,但是在元大都北京城法式严谨的对称结构中,能容纳如此大面积的灵秀变化的水体存在,本身也一个突出的创举。

  据建筑学家张驭寰先生回忆,他曾听梁思成先生引述过一位英国建筑大师对什刹海的评价:中国人真伟大,在这样一个呈对称式的城市里,突然有这样不对称的海,这是谁也想不到的。能有这样的规划建设思想和手法,真是一个大胆的创造。[朱祖希,《论什刹海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北京的文化名片什刹海》,王粤主编,中华书局,2010年,181页。]

  3、什刹海与中轴线共生共存,延续七百多年。北京城中轴线,自元代始,历经更迭、炮火、战乱,中间有些微调整,但大体保存不变,什刹海也是一样,什刹海与中轴线相伴相生,相映成趣,竟然历经年华洗礼构成了一幅无比壮阔的图画,不得不说是历史之罕见。

  什刹海赋予了中轴线多功能集成的特点

  按照规制,在中轴线两旁对称排列各种坛庙建筑物。所有的皇室宫殿、坛庙、政府衙署和其他重要建筑都依附着这条中轴线而结合在一起,是封建皇权功能、宗庙祭祀功能等的集中体现。但什刹海的存在,拓展了中轴线的功能形态,赋予其生态功能、生活功能、社会功能等多元的功能价值。

  1、生态功能。什刹海及前三海水体之所以被刘秉忠选定为构建元大都最根本、最核心的基础,就是看重“水”这个元素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如此大面积的水体,给城市温度、湿度调节,生态涵养,物种多样等各方面都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帮助,而且给北方都市增添了几分旖旎的江南风光。

  2、生活功能。由于中轴线什刹海附近的自然风光优美,适宜生活,慢慢地汇聚了王公贵族、官宦大臣、名人商贾等多类人居住于此,他们纷纷择地筑府造园,迁居湖畔,亦有高僧在此修寺建庙。今天留存的王府、官邸、寺庙、桥梁、闾巷等载体,无不体现出什刹海及各类阶层之大成的生活功能,从而彰显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3、社会功能。元朝疏通大运河,最终积水潭一带成为贯通我国南北漕运的大运河的北方终点码头。因此给什刹海带来了繁华的商业图景,成为大都城内最繁华的商业区,随着商业功能的繁盛,相应地带来了人群聚集、交往、娱乐、休闲等等体验,也赋予了中轴线相应的社会功能。

  什刹海赋予了中轴线多文化包容的特性

  中轴线是皇权文化的象征,但什刹海给中轴线带来多元文化包容并存的气象,为中轴线文化性的丰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什刹海自诞生起,就是多元文化包容和一的融合体。它自元朝始建,后诸多高僧在此营建庙宇道观,蕴含了有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融合。王公大臣喜好其风雅美景,营建庭院,市井民众也爱赏优美景色,观赏游玩,成就了有官府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融合。繁华的码头商业,“胪舳蔽水”,庙会盛行,形成了商业文化和休闲文化的融合。历史上什刹海地区酒馆茶肆林立其中,不少著名老字号餐饮延续至今,期间皮黄声声,促成了饮食文化和戏剧文化的融合。直到今天,什刹海地区还是著名文化旅游打卡圣地,构成了将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的融合……可见什刹海地区中西合璧、雅俗兼容,文化积淀十分丰厚。

  同时,什刹海的文化还体现了丰富的人民性。“可以说,什刹海及其周围一带,乃是旧日北京城中最富有人民性的地方,只有当年的天桥差可与之相比,但是天桥的自然风光却远不如什刹海”。[朱祖希,《北京城 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347页,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3月第一版。]今天,什刹海地区作为集自然风光与人文价值与一身的著名景区,依旧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基于此,什刹海以其丰富多样、以民俗为基础的文化属性,与作为皇权象征的中轴线构成了巧妙的呼应。

  什刹海是北京中轴线的起点,它们携手相伴,一道穿过浩渺的人世和历史的尘烟,连接起了今天的北京城,可以肯定的是,它们还将相依相随,延伸到未来,在若干年后北京城的某个时空和我们重逢。

南河三桥

在成都市青羊区草堂街道,清水河和磨底河汇流之处,也就是今天的南河。起始之处的磨底河上有一座送仙桥,位于著名的道教宫观青羊宫附近。相传农历二月十五是太上老君生日,每年青羊宫都要办庙会。这一日,以八仙为首的神仙们东边来,西边走。所以人们早上跑来东边迎傍晚跑去西边送,于是西边这座送仙桥就得了名,同时得名的还有东边的迎仙桥,又叫遇仙桥。

两座桥过去都是拱桥。今天的遇仙桥与送仙桥都是在1987 年重建的,全都改为了平桥,在桥头上分别刻有“遇仙桥”和“送仙桥”三个大字(按照《四川省成都市地名录》的正名,和成都市地名办公室编印的地图,“遇仙桥”的正式名称应当是迎仙桥)。

除了遇仙桥与送仙桥,这里原来还有一座望仙桥,表示是站在旁边眺望仙人到来之处,位置就在今天百花潭大桥的上游,与青羊横街相接,和送仙桥 与遇仙桥呈“品"字形排列。一环路扩 建时,在这里横跨南河的一-环路上修建了宽阔的百花潭大桥,就把这座与百花潭大桥相邻的望仙桥拆除。

遇仙桥

成都城区西南面,西郊河(原名西壕,是成都古城的护城河)流入锦江河口处,有一座老成都人都知晓的名桥,名叫遇仙桥。

遇仙桥与百花潭公园北门近临,位于青羊宫东南约 400米。桥西是青羊正街,桥东是锦里西路(原名城边街),紧挨桥东的散花楼。

现桥没有特别之处,只是在桥的南北两边用红砂石修了桥栏,桥柱顶端雕刻有十二生肖的动物造型,石栏板上浮雕有荷花、梅花、牡丹等花卉图案,东西两端四根桥柱上刻有“遇仙桥”三字。

送仙桥

相传,在唐朝(也有人说是在宋朝)有一年的元宵节前后的一个月,在青羊宫举办盛大灯会,十分热闹。其中一天的清晨,有位秀才漫步在锦江南河桥时,奇怪地看到两个人在桥墩石上一上一下地睡觉,上面那个人的口水正好流到下面那个人的嘴里,不禁脱口说出:“此为‘吕’字也。”旁边游人仔细一瞧:“嘿,这不是八洞金仙吕洞宾吗?他也来观灯赏花不成?”众游人争相观看,睡觉人在晨阳轻雾之中渐渐地飘渺起来,随即便无影无终了。这成为成都的一段佳话,并广为流传,至使送仙桥及桥名保留到现在。

送仙桥古玩艺术城就在这附近,据说是因吕洞宾下凡到青羊宫庙会观灯后,经此桥西去而得名。市场大约1998年建成开张,经过二十年的苦心经营和发展,沿河棚户地摊已经改造成绿地花园。市场内古玩店铺和露天摊位一家挨一家,象是”迷宫“一般,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原生在此山中“的感觉。正规的书画家古董商坐店经营,大多有雅致的店名:孟良书画院、金淼阁、明镜轩、仰文堂、彩陶居、知古真、紫玉金砂、金石灵玉等等,店内古今名家保真原创字画、古董古玩、玉石翡翠、珍珠玛瑙,红木雕刻、青铜佛像、瓷器杂件、水晶奇石等等,让人眼花缭乱,但大多是”一月不开张,开张吃三月"难有成交。

送仙桥古玩艺术城内还有数百家花车和散柜,很有特色。业户大多是河南、山东、陕西、浙江、广东、新疆、西藏的文物小贩,经营的东西来自四面八方,有秦砖汉瓦、明清瓷器,象牙雕刻、佛教装饰、宜兴紫砂、河南三彩、各种玉器,还有鼻烟壶、烟斗、陶人、像章、图片、连环画、邮票以及文革时期的红卫兵胸徽、造反派袖套、战地小报等等小玩意,价格灵活,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望仙桥

传说在三月三的时候,民间赶庙会,八仙到此与民同乐。在今天青羊宫散花楼附近,人们看见何仙姑在散花楼上撒下五色鲜花,如今的百花大桥地址就是当年的遇仙桥的位置;随后人们同八仙一起赏蜀人的蜀锦竹编等等,沿浣花溪(今天的青羊上街)一路走到送仙桥,时辰到了,八仙在送仙桥头凌云而去并撒下无数珍宝,人们追赶着欢送八仙,于是跑到离送仙桥不远的望仙桥,目送凌云而去的八仙。

根据《光绪三十年图》,即1904年测绘的成都市区图,上面在这一位置标注的桥名为“望仙桥”。桥两头的街道名“望仙场”,即今“青羊横街”,它直接与青羊宫山门相接,过去赶青羊宫集市即在这条街上。当地的老成都人也是这样的说法。望仙桥在1961年修建一环路上的百花潭大桥后,因该桥有碍泄洪被拆除了。1997年底,在该处仿1995年2月拆除的万里桥(老南门大桥),修建了望仙桥。原万里桥为七孔石拱桥,现仿桥为五孔石拱桥,并在桥栏镶嵌的石板上浮雕有三国故事图案。因此这座桥又有万里桥的称谓。

原来在望仙桥头有一个居民区叫做望仙场。据说以前是有人准备将刚出生的小狗丢到河里淹死,后来被好心人买下来。一来二去,这里就逐渐聚集了很多狗贩子和买狗的人。到了80年代之后,望仙场逐渐形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宠物市场。在老成都人印象里,只要一提到狗市就知道是望仙场。每逢节假日的时候,这里聚了很多推自行车的,提笼子的人沿街卖狗,装着大狗小狗的笼子整整摆了一条街。

后来成都的狗市逐渐往城外迁移,现在的望仙场依稀还能看到当年宠物市场的繁荣景象。

青羊区地志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围城”取自书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每个人都陷在一座围城中,被生活,婚姻,事业磨砺,打击和束缚。​我之所以编写《写字启蒙教程》
  • 但是说实话,我和徐先生蛮辛苦的。现在我们带娃出去住的是亲子房,一晚上500多。
  • 和妹纸一同亮相的还有咱家的桃花醉酒,妹纸也是桃花醉的忠实粉丝,早期她还实力cos过姑姑白浅呢~小酒滴悄悄告诉大家,妹纸真名叫曾建梅,现就职于泸州老窖,但是妹纸名
  •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自己,生活,从不亏待每一个努力向上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自己,生活,从不亏待每一个努力向上的人。
  • 通过“两邻”系列活动的开展,吸引小区居民走出家门,实现参与式互助,邻里之间从陌生到熟悉,实现相伴相助,从而提升多元化的社区治理水平,打通精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 Hana獲多位公司高層撐場,足見「一姐」地位沒變,她表示自己從來不是「一姐」又怎會有改變,不過她最高興的是歌曲有這麼好的點擊成績,因向來自己甚少留意點擊數字,怕
  • 19:20~20:00接到辖区电话通知后,与家人前往揭西县金和镇中心卫生院采核酸,期间全程佩戴口罩。11:30到凤江镇大桥头富顺酒家参加婚宴,期间11:50接到
  • 今天到长江边去散步,突然想到一个有趣现象,在长江岸边靠河道的上半部堆积了很多鹅卵石,我想,既然河道上部都能堆积很多鹅卵石,那么它的下半部份应该有更多更大的鹅卵
  • !!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白居易的诗句“听唱黄鸡与百日”热爱生活,旷达乐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美女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
  • 但是,1.5T车型也取得了2896辆的不错销量表现,因此这就证明,其实宝马X1的1.5T三缸版本还是有人买的。所以,为什么领克06明明全系都搭载的是1.5T三缸
  • 可以在SBS的番组页面听到♪链接:=====【推特】想摸鱼时听的治愈情景!介绍:在大家之间很有人气的学生会长,和你两人独处的时候,氛围会完全改变…!
  • 【答疑解惑|关于常态化核酸检测,你想了解的答案都在这里】为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1300万郑州人的健康安全,6
  • ——《史学丛考·刘乃和序》商务印书馆2017#重庆之声新闻##手足伤残##援藏#【西藏昌都14名手足伤残儿童来渝接受免费治疗】今天(13)中午,首批14名来
  • 可是你们知不知道 我不说 我不做 也有人会相信我因为他们是靠平时和我相处知道我的为人而不是靠别人嘴巴去听别人口中的我为什么说我坏话的 永远是你娘家人?而虽然我不
  • ”家住白银市区的张成在兰州新区工作,这些年来,越来越快捷畅通的“通勤路”成为他生活中的“小确幸”。十年来,生活在兰州新区的人们感受到太多的变化:街角多了绿意盎然
  • 而孙女士认为,对方摸车的动作一看就不简单,虽然看不清楚手里有没有拿东西,但是从孙先生老婆摸车开始,到她的手离开车子,和车上的划痕吻合,难道天下有这么巧的事?
  • 所有人都在催你长大,我只愿你活在当下,不受人间疾苦。人最大的善良,大抵就是看出了你的为难,便不难为你。
  • (这里是迟疑和犹豫)表白的时候:《只喝香槟》我的气息,你的呼吸,每个气泡,都是我致命的吸引。(这里是确定和坚定)一起的时候:《尘埃》泡面加荷包蛋的幸福(这里是平
  • 我以为这是善良的,但是仔细想想,当我表露出这些情绪的时候,就是在向他们表明,我,作为一个正常人,歧视他们残疾人,至少对我来说,他们是和我“不一样”的人。有人会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