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⑦,而乱之首⑧。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⑾,不居其薄⑿;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注释]
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
3、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心、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
5、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任自然而有意作为。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7、薄:不足、衰薄。
8、首:开始、开端。
9、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
10、华:虚华。
11、处其愿:立身敦厚、朴实。
12、薄:指礼之衰薄。
 
王弼《道德经注》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尽德?以无为用,以无为用则莫不载也。故物无焉则无物不经,有为则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虽广,以无为心;圣王虽大,以虚为主。故曰以复而视,则天地之心见;至日而思之,则先王之至睹也。故灭其私而无其身,则四海莫不瞻,远近莫不至;殊其己而有其心,则一体不能自全,肌骨不能相容。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无执无用,故能有德而无不为。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故虽有德而无德名也。下德求而得之,为而成之,则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求而得之,必有失焉。为而成之,必有败焉。善名生,则有不善应焉。故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无以为者,无所偏为也。凡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皆下德也,仁义礼节是也。将明德之上下,辄举下德以对上德。至于无以为极下德下之量,上仁是也。足及於无以为而犹为之焉,为之而无以为,故有为为之患矣。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叉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不能不为而成,不兴而治,则乃为之,故有弘普博施仁爱之者,而爱之无所偏私。故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爱不能兼,则有抑抗正真而义理之者,忿枉佑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为矣。故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直不能笃,则有游饰修文礼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责往来,则不对之间忿怒生焉。故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夫大之极也,其唯道乎。自此已往,岂足尊哉。故虽德盛业大,富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而未能自周也。故天不能为载,地不能为覆,人不能为赡万物。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不能舍无以为体,则失其为大矣,所谓失道而后德也。以无为用,德其母,故能己不劳焉,而物无不理。下此已往,则失用之母。不能无为而贵博施,不能博施而贵正直,不能正直而贵饰敬,所谓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夫礼也所始,首於忠信不笃,通简不阳。责备於表,机微争制。夫仁义发於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故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前人而识也。
即下德之伦也,竭其聪明以为前识,役其智力以营庶事。虽德其情,奸巧弥密;虽丰其誉,愈丧笃实。劳而事昏,务而治秽,虽竭圣智而民愈害。舍己任物,则无为而泰。守夫素朴,则不顺典制。听彼所获,弃此所守,识道之华而愚之首。故苟得其为功之母,则万物作焉而不辞也,万事存焉而不劳也。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仁义可显,礼敬可彰也。夫载之以大道,镇之以无名,则物无所尚,志无所营,各任其贞,事用其诚,则仁德厚焉,行义正焉,礼敬清焉。弃其所载,舍其所生,用其成形,役其聪明,仁则诚焉,义其竞焉,礼其争焉。故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清,非用礼之所济也。载之以道,统之以母,故显之而无所尚,彰之而无所竞。用夫无名,故名以笃焉。用夫无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仁义,母之所生,非可以为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为匠也。舍其母而用其子,弃其本而适其末,名则有所分,形则有所止。虽极其大,必有不周;虽盛其美,秘有患忧。功在为之,岂足处也。
 
苏辙《老子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聖人縱心所欲不逾矩,非有意於德而德自足。其下知德之貴,勉強以求不失,蓋僅自完耳,而何德之有?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無為而有以為之,則猶有為也。唯無為而無以為之者,可謂無為矣。其下非為不成,然猶有以為之,非徒作而無衛者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仁義皆不免於為之矣,其所以異者,仁以無以為為勝,義以有以為為功耳。德有上下,而仁義有上無下,何也?下德在仁義之間,而仁義之下者,不足復言故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自德以降而至於禮,聖人之所以齊民者,極矣。故為之而不應,則至於攘臂而強之;強之而又不應,於是刑罰興而甲兵起,則徒作而無衍矣。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1,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忠信而無禮,則忠信不見,禮立而忠信之美發越於外。君臣父子之間,夫婦朋友之際,其外桌然,而其中無餘矣。故順之則治,違之則亂,治亂之相去,其間不能以髮,故日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聖人玄覽萬物,是非得失,畢陳於前,如鑑之照形,無所不見,而孰為前後?世人視止於目,聽止於耳,思止於心,冥行於萬物之間,役智以求識,而偶有見焉,雖自以為明,而不知至愚之自是始也。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世之鄙夫,樂其有得於下而忘其上,故喜薄而遺厚,采華而棄實,非大丈夫,孰能去彼取此?
河上公【名家注解】
上德,谓太古无名号之君,德大无上,故言上德也。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养人性命,其德不见,故言不德也。言其德合于天地,和气流行,民德以全也。下德,谓号谥之君,德不及上德,故言下德也。不失德者,其德可见,其功可称也。以有名号及其身,故无德也。
谓法道安静,无所施为也。言无以名号为也。言为教令,施政事也。言以为己取名号也。
上仁谓行仁之君,其仁无上,故言上仁也。为之者,为人恩也。功成事立,无以执为。为义以断割也。动作以为己,杀人以成威,贼下以自奉也。
谓上礼之君,其礼无上,故言上礼。为之者,言为礼制度,序威仪也。言礼华盛实衰,饰伪烦多,动则离道,不可应也。言礼烦多不可应,上下忿争,故攘臂相仍引。
言道衰而德化生也。言德衰而仁爱见也。言仁衰而分义明也。言义衰则施礼聘、行玉帛也。言礼废本治末,忠信日以衰薄。礼者贱质而贵文,故正直日以少,邪乱日以生。
不知而言知为前识,此人失道之实,得道之华。言
前识之人,愚暗之倡始也。大丈夫谓得道之君也。处其
厚者,谓处身于敦朴。不处身违道,为世烦乱也。处忠
信,不尚华言也。去彼华薄,取此厚实。
[引语]
这一章是《德经》的开头。有人认为,上篇以“道”开始,所以叫做《道经》;下篇以“德”字开始,所以叫《德经》。本章在《道德经》里比较难于理解。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因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
 
[评析]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章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上所讲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这里所讲的“上德”。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谓“上德”,我们认为它不同于儒家所讲的“德政”。老子批评儒家“德政”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仅凭人的主观意志加以推行,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则是“无以为”、“无为”,它不脱离客观的自然规律,施政者没有功利的意图,不单凭主观意愿办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为而无不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体现在人间,所以又是“有德”。但是“下德”是“有以为”的“无为”,但却抱着功利的目的,任着主观意志办事。在本章里,老子把政治分成了两个类型、五个层次。两个类型即“无为”和“有为”。“道”和“德”属于“无为”的类型;仁、义、礼属“有为”的类型。五个层次是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层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标准,但“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失道而后德,这是在无为的类型内部说的,失道则沦为下德,那就与上仁相差无几了。失德而后仁,这是指离开了“无为”的类型才有了仁。仁已经是“有为”、“为之”了,所以“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是在“有为”范围内所显示出来的不同层次。在本章里,老子用了“大丈夫”一词,是全书唯一使用的名词,过去有人将此解释为“智慧很高的人”,原意大约相同于此,但其中也包含有豪爽、果敢、刚毅的内容。老子感受到人际关系愈来愈难以相处,所以在十分激动的情绪下使用了“大丈夫”这个词,并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本章使用了一些具体的规范把人的思想行为定着在固定的形式中,即按忠信行事,不执行浇薄的礼。所以老子对政治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华”,恢复“厚”和“实”。 https://t.cn/RJq0nK3

《佛说放钵经》

安公云元阙译人今附西晋录

佛在舍卫祇洹精舍,时与诸菩萨,无央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释、梵,及阿须伦鬼、神龙、诸人非人,无央数悉会坐。佛说菩萨法,无央劫勤苦,泥犁,禽兽、薜荔,一切忧劳,十方布施,金银珍宝、车马奴婢,及妻子、头目、肌肉,皆不爱惜,用施十方人,勤苦故。时忉利天上二百天子,前世作菩萨道未坚,在佛所闻求道勤苦,皆念道剧难得,心便转求罗汉辟支佛道。佛知是诸天子意欲转,便化作一人,端正无比,令持百味饭至佛所,前长跪叉手作礼,白佛言:“愿佛哀我,受此饭。”佛便受之。

坐中有菩萨在佛前坐,字文殊师利,白佛言:“当念故恩。”坐中诸菩萨悉闻,展转相问:“文殊师利!前世有何等恩施于佛,而复欲得佛饭?”佛即舍钵于地,便下入地中,乃至赖毗罗耶佛刹,刹名波陀沙,钵悬止空中现。彼刹中诸菩萨见之,起前长跪白佛:“是悬钵从何所来,亦不堕地?”彼佛言:“且待须臾,当见菩萨威神变化。”

尔时释迦文佛告摩诃目揵连:“行求索钵。”摩诃目揵连即入八千三昧,遍入八千佛刹视不见,即还白佛言:“求索钵了不知处。”
佛告舍利弗:“汝复行求索。”舍利弗入万三昧,下行过万佛刹求钵不得。即还白佛言:“我下行过万佛刹,求钵了不见。”

佛复令摩诃迦叶行求索钵。摩诃迦叶便入万二千三昧,复下过万二千佛刹,求索钵不得,还白佛言:“我求索钵了不见。”
舍利弗白弥勒菩萨言:“仁者高才功德已满,智慧备足次当来佛,当知钵处。”

弥勒菩萨语舍利弗言:“我虽次当来佛,功德成满其行具足,不如文殊师利菩萨。譬如十方恒边沙佛刹,满中万物草木,及尔所菩萨,不能知佛一步之中所念何等。文殊师利菩萨知深三昧,独文殊师利菩萨能知佛钵处。”

舍利弗即起前至佛所,长跪叉手白佛:“愿令文殊师利菩萨行求索钵。”

佛语文殊师利:“汝行求钵来。”

文殊自念:“舍利弗当不起于坐而致钵来。”即入三昧,譬如日出光明无所不照,菩萨入三昧者,十方无所不至。文殊内手从袈裟里下探过十佛刹,手指诸节其一节放千万光明出,一光明端各有一莲花,莲花上有一菩萨坐皆如文殊,其下刹有佛莲花上,菩萨者皆持释迦文佛声谢诸佛,复持文殊声遥为诸佛作礼。

如文殊手,逮至赖毗罗耶佛刹,刹中诸菩萨白佛言:“是手何等,亦不见边,亦不见际。”赖毗罗耶佛语诸菩萨言:“上无数佛刹,刹名沙诃楼陀,佛字释迦文,前有坐菩萨字文殊,最尊光明,智慧难可当,作变化如是。”诸菩萨白佛言:“今我等欲共得见释迦文佛及文殊。”

赖毗罗耶佛即放额上千亿光明出,照中央无数佛刹,一至释迦刹。诸菩萨问佛:“今有是大火光烟出,须臾顷便火出,是火泥犁火耶?”佛言:“莫作是语,是非泥犁火,释迦刹名沙诃楼陀,是中火也。”诸菩萨问佛言:“是沙诃楼陀刹者,何因名沙诃楼陀,有是火?”佛语诸菩萨:“沙诃楼陀刹者,杂恶三毒:淫妷、瞋怒、愚痴。”诸菩萨白佛言:“沙诃楼陀刹中诸菩萨,忍辱不瞋怒者作是为可?”佛语诸菩萨:“释迦刹中人,骂詈菩萨轻易挝捶者,菩萨忍辱终不加瞋怒,慈哀十方人欲令度脱,皆是菩萨威神所加,菩萨忍辱之恩,故名沙诃楼陀。”诸菩萨白佛言:“我等闻是大欢喜,得不生释迦刹弊人之处。”赖毗罗耶佛告诸菩萨:“莫说是语,不可沙诃楼陀刹中诸菩萨意。”

佛言:“我为汝曹说,东方佛字头意,刹名诃波离摩坻陀惹,头意佛刹中菩萨,行六度悉具足,不如沙诃楼陀刹中菩萨行六度一日一夜,念十方勤苦皆使度脱。何以故?沙诃楼陀刹中作行勤苦,譬如一佛刹坏败时火烧其刹,有人着新衣从东方来入火中,从火中至西方,其身出不烧,是难不?”诸菩萨言:“甚难。天中天!”佛言:“沙诃楼陀刹中菩萨,一日一夜所行,骂詈轻易之,菩萨忍辱终不瞋怒。譬如是人行火中,身不烧之难,尚不及是菩萨,若百倍千倍万倍亿倍。”诸菩萨等二万人前白佛:“愿欲上至沙诃楼陀刹,供养释迦文佛,及文殊师利菩萨等。”赖毗罗耶佛语诸菩萨:“若欲至沙诃楼陀刹者,先治汝意。譬如地得香花好物不喜,得屎尿涕唾脓血恶露亦不瞋。”佛言:“我何因为若曹说是语?释迦文佛刹中有菩萨,先世多供养诸佛者,人有急性者,意善之事但口教急用,今世恶故。”

诸菩萨白佛言:“沙诃楼陀刹诸菩萨,先世多供养诸佛求道大久,何缘生沙诃楼陀弊恶人处?”佛告诸菩萨:“有二因缘,今世生沙诃楼陀刹:本前世与释迦文佛俱行索佛,故世世相随。复有菩萨,宿命有恶不尽故,生彼恶世。”

诸菩萨白佛:“今是诸菩萨生沙诃楼陀刹,何因缘得除宿命之恶?”佛言:“善男子善女人生沙诃楼陀刹,索菩萨道,生贫家舍,用是故除宿命恶。又多病者复除宿命之恶。又遭遇父母兄弟妻子病瘦死亡忧愁感伤,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又遭逢县官、恐怖、弃捐父母家室财产亡逃忧愁,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一旦失财业穷厄,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在恶国中生,本为他国所攻败坏,奔走愁忧无聊,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生弊恶人中,贫贱面目丑陋,形癃盲聋不属逮人,父母兄弟妻子宗亲皆共憎之,是人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闻有善道欢喜,欲索明师教告经道开心从受,不得明师便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复遥闻远方有师高明智慧通达,欲往从受经学,身体病瘦手足拘挛不可动摇,钱用乏少又无伴侣便不可行,念之忧愁,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人行求善师,欲从学受经,道师大明达皆知道要,弟子愚痴无慧意不开解,便自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善师欲教弟子世间之事开语经道,弟子愚痴不能忍辱,便弃捐师去,后归念师法戒大欢喜,意悔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求菩萨道者,卧出梦中见怨家持刀兵追逐怖恐,梦中恐懅,复除宿命之恶。若有菩萨道家善男子善女人宿命殃恶未尽,死当入泥犁中勤苦一劫,得善师教悔过一日一夜者,头痛身热诸病悉除尽,不复入泥犁中。”

赖毗罗耶佛语适竟,文殊师利下手探钵,赖毗罗耶佛刹,及中央无央数佛刹,上至释迦文佛刹皆大震动,一切人皆令惊怖。舍利弗起前,长跪叉手白佛言:“今以何因缘震动如是,莫不惊恐者?”

佛语舍利弗:“今是地震动者,文殊师利探钵,是故震动。”

舍利弗问佛言:“钵在何所止?”

佛言:“钵乃在下,过无数佛刹,有佛字赖毗罗耶,其刹名波陀沙,钵止是中。”
舍利弗白佛言:“今诸菩萨、阿罗汉,及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欲见下方赖毗罗耶佛刹及中央诸佛刹,欲见文殊师利变化取钵。”

时佛便放足下百亿光明,悉照十方无数诸佛刹土,如是悉遍见赖毗罗耶佛刹诸菩萨,见文殊师利变化取钵。时诸菩萨、天、人、阿须伦、鬼神、龙皆大欢喜;诸阿罗汉皆大愁毒泪出,各自言:“菩萨尚能变化,在所作为乃尔,何况佛威神光明难可当。我等宁入泥犁中,百劫后出,闻菩萨法便奉行,何忧不得我愿?”

赖毗罗耶佛刹中诸菩萨,及中央诸佛刹土菩萨无央数,皆来上至释迦文佛所。诸菩萨各自念言:“到释迦文佛所供养。”中有菩萨散花覆一佛刹,有菩萨散香,有菩萨散天衣,有菩萨散金银珍宝,有菩萨作音乐声,一佛刹中如是诸菩萨,皆前持头面着地,为佛作礼已却坐。

文殊师利菩萨,探钵来出坐中,诸菩萨、阿罗汉,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莫不欢喜。舍利弗起前长跪叉手白佛言:“文殊师利有何等恩施与佛,今何因缘,言当念故恩?”

佛语舍利弗:“乃前世无数劫,时有佛字罗陀那祇,有六万比丘阿罗汉,七亿二千万人诸菩萨。中有一菩萨,字惹那罗耶,朝起入城分卫得满钵,来还从街上行。有一乳母抱长者子,字惟摩罗波休,见沙门持钵便下,乳母抱趣沙门所,沙门以石蜜饼授与小儿,小儿啖之大美,便随沙门去,乳母逐护之,小儿啖尽,尽便还顾,意欲还去。沙门复取饼授之,儿啖饼逐随沙门出城到佛所,见佛端正,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视之无厌,见诸菩萨比丘大欢喜。沙门便教小儿澡手漱口,便持钵饼与小儿令饭佛:‘汝今得安隐,后得其福。’小儿取授钵饼,持至佛前,以手接饼着佛钵中,复过与诸菩萨比丘僧,皆悉满足,食饱饼钵如故。如是饭佛菩萨及比丘僧七日,小儿大欢喜,自说:‘我日持一饼饭佛菩萨及比丘僧,七日饭满我必得福,因是一功德得佛。’”

佛语诸菩萨阿罗汉言:“此是本时恩也。惹那罗耶菩萨,今文殊是也。时小儿维摩罗波休者,我身是也。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文殊师利之恩,本是我师。前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佛说是经时,忉利天上二百菩萨自念:“佛本文殊所教化,令作功德成佛。文殊何以故,在佛前不成佛耶?”
佛言:“文殊深入善权,广化众生,故未取道。”

佛告诸菩萨及比丘四众:“前二百天人菩萨欲悔取二乘者,见文殊变化、吾应报恩,今皆更发无上心修菩萨道,后世皆当作佛。”
佛说经已,诸菩萨、比丘僧,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皆大欢喜,起为佛作礼。

佛说放钵经

安公云元阙译人今附西晋录

佛在舍卫祇洹精舍,时与诸菩萨,无央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释、梵,及阿须伦鬼、神龙、诸人非人,无央数悉会坐。佛说菩萨法,无央劫勤苦,泥犁,禽兽、薜荔,一切忧劳,十方布施,金银珍宝、车马奴婢,及妻子、头目、肌肉,皆不爱惜,用施十方人,勤苦故。时忉利天上二百天子,前世作菩萨道未坚,在佛所闻求道勤苦,皆念道剧难得,心便转求罗汉辟支佛道。佛知是诸天子意欲转,便化作一人,端正无比,令持百味饭至佛所,前长跪叉手作礼,白佛言:“愿佛哀我,受此饭。”佛便受之。

坐中有菩萨在佛前坐,字文殊师利,白佛言:“当念故恩。”坐中诸菩萨悉闻,展转相问:“文殊师利!前世有何等恩施于佛,而复欲得佛饭?”佛即舍钵于地,便下入地中,乃至赖毗罗耶佛刹,刹名波陀沙,钵悬止空中现。彼刹中诸菩萨见之,起前长跪白佛:“是悬钵从何所来,亦不堕地?”彼佛言:“且待须臾,当见菩萨威神变化。”

尔时释迦文佛告摩诃目揵连:“行求索钵。”摩诃目揵连即入八千三昧,遍入八千佛刹视不见,即还白佛言:“求索钵了不知处。”
佛告舍利弗:“汝复行求索。”舍利弗入万三昧,下行过万佛刹求钵不得。即还白佛言:“我下行过万佛刹,求钵了不见。”

佛复令摩诃迦叶行求索钵。摩诃迦叶便入万二千三昧,复下过万二千佛刹,求索钵不得,还白佛言:“我求索钵了不见。”
舍利弗白弥勒菩萨言:“仁者高才功德已满,智慧备足次当来佛,当知钵处。”

弥勒菩萨语舍利弗言:“我虽次当来佛,功德成满其行具足,不如文殊师利菩萨。譬如十方恒边沙佛刹,满中万物草木,及尔所菩萨,不能知佛一步之中所念何等。文殊师利菩萨知深三昧,独文殊师利菩萨能知佛钵处。”

舍利弗即起前至佛所,长跪叉手白佛:“愿令文殊师利菩萨行求索钵。”

佛语文殊师利:“汝行求钵来。”

文殊自念:“舍利弗当不起于坐而致钵来。”即入三昧,譬如日出光明无所不照,菩萨入三昧者,十方无所不至。文殊内手从袈裟里下探过十佛刹,手指诸节其一节放千万光明出,一光明端各有一莲花,莲花上有一菩萨坐皆如文殊,其下刹有佛莲花上,菩萨者皆持释迦文佛声谢诸佛,复持文殊声遥为诸佛作礼。

如文殊手,逮至赖毗罗耶佛刹,刹中诸菩萨白佛言:“是手何等,亦不见边,亦不见际。”赖毗罗耶佛语诸菩萨言:“上无数佛刹,刹名沙诃楼陀,佛字释迦文,前有坐菩萨字文殊,最尊光明,智慧难可当,作变化如是。”诸菩萨白佛言:“今我等欲共得见释迦文佛及文殊。”

赖毗罗耶佛即放额上千亿光明出,照中央无数佛刹,一至释迦刹。诸菩萨问佛:“今有是大火光烟出,须臾顷便火出,是火泥犁火耶?”佛言:“莫作是语,是非泥犁火,释迦刹名沙诃楼陀,是中火也。”诸菩萨问佛言:“是沙诃楼陀刹者,何因名沙诃楼陀,有是火?”佛语诸菩萨:“沙诃楼陀刹者,杂恶三毒:淫妷、瞋怒、愚痴。”诸菩萨白佛言:“沙诃楼陀刹中诸菩萨,忍辱不瞋怒者作是为可?”佛语诸菩萨:“释迦刹中人,骂詈菩萨轻易挝捶者,菩萨忍辱终不加瞋怒,慈哀十方人欲令度脱,皆是菩萨威神所加,菩萨忍辱之恩,故名沙诃楼陀。”诸菩萨白佛言:“我等闻是大欢喜,得不生释迦刹弊人之处。”赖毗罗耶佛告诸菩萨:“莫说是语,不可沙诃楼陀刹中诸菩萨意。”

佛言:“我为汝曹说,东方佛字头意,刹名诃波离摩坻陀惹,头意佛刹中菩萨,行六度悉具足,不如沙诃楼陀刹中菩萨行六度一日一夜,念十方勤苦皆使度脱。何以故?沙诃楼陀刹中作行勤苦,譬如一佛刹坏败时火烧其刹,有人着新衣从东方来入火中,从火中至西方,其身出不烧,是难不?”诸菩萨言:“甚难。天中天!”佛言:“沙诃楼陀刹中菩萨,一日一夜所行,骂詈轻易之,菩萨忍辱终不瞋怒。譬如是人行火中,身不烧之难,尚不及是菩萨,若百倍千倍万倍亿倍。”诸菩萨等二万人前白佛:“愿欲上至沙诃楼陀刹,供养释迦文佛,及文殊师利菩萨等。”赖毗罗耶佛语诸菩萨:“若欲至沙诃楼陀刹者,先治汝意。譬如地得香花好物不喜,得屎尿涕唾脓血恶露亦不瞋。”佛言:“我何因为若曹说是语?释迦文佛刹中有菩萨,先世多供养诸佛者,人有急性者,意善之事但口教急用,今世恶故。”

诸菩萨白佛言:“沙诃楼陀刹诸菩萨,先世多供养诸佛求道大久,何缘生沙诃楼陀弊恶人处?”佛告诸菩萨:“有二因缘,今世生沙诃楼陀刹:本前世与释迦文佛俱行索佛,故世世相随。复有菩萨,宿命有恶不尽故,生彼恶世。”

诸菩萨白佛:“今是诸菩萨生沙诃楼陀刹,何因缘得除宿命之恶?”佛言:“善男子善女人生沙诃楼陀刹,索菩萨道,生贫家舍,用是故除宿命恶。又多病者复除宿命之恶。又遭遇父母兄弟妻子病瘦死亡忧愁感伤,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又遭逢县官、恐怖、弃捐父母家室财产亡逃忧愁,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一旦失财业穷厄,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在恶国中生,本为他国所攻败坏,奔走愁忧无聊,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生弊恶人中,贫贱面目丑陋,形癃盲聋不属逮人,父母兄弟妻子宗亲皆共憎之,是人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闻有善道欢喜,欲索明师教告经道开心从受,不得明师便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复遥闻远方有师高明智慧通达,欲往从受经学,身体病瘦手足拘挛不可动摇,钱用乏少又无伴侣便不可行,念之忧愁,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人行求善师,欲从学受经,道师大明达皆知道要,弟子愚痴无慧意不开解,便自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善师欲教弟子世间之事开语经道,弟子愚痴不能忍辱,便弃捐师去,后归念师法戒大欢喜,意悔愁忧,用是故复除宿命之殃恶。若有求菩萨道者,卧出梦中见怨家持刀兵追逐怖恐,梦中恐懅,复除宿命之恶。若有菩萨道家善男子善女人宿命殃恶未尽,死当入泥犁中勤苦一劫,得善师教悔过一日一夜者,头痛身热诸病悉除尽,不复入泥犁中。”

赖毗罗耶佛语适竟,文殊师利下手探钵,赖毗罗耶佛刹,及中央无央数佛刹,上至释迦文佛刹皆大震动,一切人皆令惊怖。舍利弗起前,长跪叉手白佛言:“今以何因缘震动如是,莫不惊恐者?”

佛语舍利弗:“今是地震动者,文殊师利探钵,是故震动。”

舍利弗问佛言:“钵在何所止?”

佛言:“钵乃在下,过无数佛刹,有佛字赖毗罗耶,其刹名波陀沙,钵止是中。”
舍利弗白佛言:“今诸菩萨、阿罗汉,及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欲见下方赖毗罗耶佛刹及中央诸佛刹,欲见文殊师利变化取钵。”

时佛便放足下百亿光明,悉照十方无数诸佛刹土,如是悉遍见赖毗罗耶佛刹诸菩萨,见文殊师利变化取钵。时诸菩萨、天、人、阿须伦、鬼神、龙皆大欢喜;诸阿罗汉皆大愁毒泪出,各自言:“菩萨尚能变化,在所作为乃尔,何况佛威神光明难可当。我等宁入泥犁中,百劫后出,闻菩萨法便奉行,何忧不得我愿?”

赖毗罗耶佛刹中诸菩萨,及中央诸佛刹土菩萨无央数,皆来上至释迦文佛所。诸菩萨各自念言:“到释迦文佛所供养。”中有菩萨散花覆一佛刹,有菩萨散香,有菩萨散天衣,有菩萨散金银珍宝,有菩萨作音乐声,一佛刹中如是诸菩萨,皆前持头面着地,为佛作礼已却坐。

文殊师利菩萨,探钵来出坐中,诸菩萨、阿罗汉,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莫不欢喜。舍利弗起前长跪叉手白佛言:“文殊师利有何等恩施与佛,今何因缘,言当念故恩?”

佛语舍利弗:“乃前世无数劫,时有佛字罗陀那祇,有六万比丘阿罗汉,七亿二千万人诸菩萨。中有一菩萨,字惹那罗耶,朝起入城分卫得满钵,来还从街上行。有一乳母抱长者子,字惟摩罗波休,见沙门持钵便下,乳母抱趣沙门所,沙门以石蜜饼授与小儿,小儿啖之大美,便随沙门去,乳母逐护之,小儿啖尽,尽便还顾,意欲还去。沙门复取饼授之,儿啖饼逐随沙门出城到佛所,见佛端正,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视之无厌,见诸菩萨比丘大欢喜。沙门便教小儿澡手漱口,便持钵饼与小儿令饭佛:‘汝今得安隐,后得其福。’小儿取授钵饼,持至佛前,以手接饼着佛钵中,复过与诸菩萨比丘僧,皆悉满足,食饱饼钵如故。如是饭佛菩萨及比丘僧七日,小儿大欢喜,自说:‘我日持一饼饭佛菩萨及比丘僧,七日饭满我必得福,因是一功德得佛。’”

佛语诸菩萨阿罗汉言:“此是本时恩也。惹那罗耶菩萨,今文殊是也。时小儿维摩罗波休者,我身是也。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威神尊贵,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者,皆文殊师利之恩,本是我师。前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佛说是经时,忉利天上二百菩萨自念:“佛本文殊所教化,令作功德成佛。文殊何以故,在佛前不成佛耶?”
佛言:“文殊深入善权,广化众生,故未取道。”

佛告诸菩萨及比丘四众:“前二百天人菩萨欲悔取二乘者,见文殊变化、吾应报恩,今皆更发无上心修菩萨道,后世皆当作佛。”
佛说经已,诸菩萨、比丘僧,诸天、人、阿须伦、鬼神、龙,皆大欢喜,起为佛作礼。

佛说放钵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被大家觉得“脾气好”真的是一件好事吗[摊手]不只是一个人,觉得我“脾气太好了,没见你生过气”以至于在觉得我生气了之后选择装傻,等我主动给他发消息,以此来证明我气
  • 让人意外的是,不久之后叶蕴仪就选择嫁给富豪陈柏浩,要知道陈柏浩一直都在追求叶蕴仪,甚至叶蕴仪和林志颖谈恋爱都不放弃,而当时叶蕴仪都不给好脸色的。一年之后叶蕴仪就
  • #刘宇宁白愁飞# |#刘宇宁说英雄谁是英雄# |#摩登兄弟[超话]#早上好吖大帅哥[抱一抱]遇见你用了一分钟的时间喜欢你要用一生的时间余生一直爱你@摩登兄弟刘宇
  • それとも・・・?2022年3月26日(土)、TOHOシネマズ西宮OSにて『ベルファスト』を鑑賞。
  • 我开始了一次很远很久的旅行,一路上经历了千难万险。我穿越寸草不生的大沙漠,友情为我降下了一场甘霖;我穿越水流湍急的大河,友情为我支起了一叶扁舟;我穿越断壁残垣的
  • ”13. “其实人世间最好的味道就是:柴米油盐 人间烟火 有人做饭 有人等候 老屋还在”14. “山海藏与梦,生活一如常。”13. “其实人世间最好的味道就是:
  • 9.2020.10.12 BME音乐盛典:年度优秀组合10.2020.11.09 MTVEMA大中华最受欢迎艺人。3.2019.10.31 亚洲新歌榜2019年
  • 所以我怀疑清水玲子是她后代,虽然百度不好清水玲子年纪和出生详情,但死人不会骗人。当时画面是喝的白酒,很小的杯子,可能是清酒,而这个中国男人喝酒后就从一个处男变得
  • 生于酉月,以酉中辛金为正官,如果柱中有土扶助,大贵。如果生于辰月或丑戌未月,以杂气财官格论,也属吉利的命。
  • 凡事往好处想,这是人的美德;因为心好,才能往好处想,心坏自然所思所想都是坏的,所以美心的人,才能美化世界。四、要有喜悦情:人要美化自己的心,心如工厂,我希望自己
  • 你就算挽回回来了,对方念及旧情回来了,对方也会很烦你,谁会找一个电视监视器在旁边,大家现在都各有各自的生活。比如说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一些精彩的生活,你就等于告诉
  • 对通勤人员,保持进出京政策一致,自5月5日起,首次进出京须持 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此后进出京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非绿码人员严禁
  • 那个麒麟是一种祥瑞之兽,麟趾呈祥,所以孔子才说:“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那么第八,“牛生白泽”:这个牛呢,它生了一种兽,这种兽也通人语,也明白人的意思
  • SBS《Again My!》製作組透露"劇中金熙祐和金熙雅的關係將迎來新的轉折點",並囑咐大家期待"像無法拒絕的緣分一樣相遇的金熙
  • 一进朝鲜就是战场,那时候的条件苦啊,饱一顿饥一顿的,好在子弹分配的很多,成千成千的发,根本打不完,我们累了就挖个洞,在洞里休息,打一仗就换个地方在那待了多久,我
  • 在我所认识的朋友里,这位恐怕是唯一一个我认为在健身运动,健康饮食最有毅力以及最有成效,最让我佩服的一位了! 所有你能叫得上的马甲线,三头肌,或者你我羡慕嫉妒的胸
  • 复杂的社会,看不透的人心,放不下的牵挂,经历不完的酸甜苦辣,走不完的坎坷,越不过的无奈,忘不了的昨天,忙不完的今天,想不到的明天,最后不知道会消失在哪一天,这就
  • @任嘉伦Allen今核酸明核酸核酸何其多你核酸我核酸不做就是错问君核酸否证明握在手想出大门口核酸必须有仰首望天没有了明月当头俯首看地不见了鸟啼枝头啊 又是一个夜
  • 现在韩国那些男明星还没kp脸好看那次我看了韩版的贫女富男那男主也太整容脸了还是丑丑的整容脸本来觉得小栗旬颜挺一般的瞬间get到他颜了。松隆子已经四十多,一副大又
  • [打call][打call]晚饭吃的有点多了…下午出去做核酸太太饿了,吃了6个蒸饺。从来不喝汤的人,今天干了两碗冬瓜汤[允悲][允悲]我终于知道为啥我能保持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