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人们认为,气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产生的根本。盘古就诞生在一个形同鸡蛋的混沌之气中,盘古苏醒后开天辟地,清气上升变成了天,浊气下降变成了地。天和地之间又化生出世间万物,所以,天地间是充盈着气的。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气就是载体和象征。

所以,中国人对气这种东西非常着迷,它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体中,它的运行规律是全息统一的,所以,气候也是气的变化所形成的。

司马迁《史记·律书》中记载:“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这就说明一年之中,气是循环流转的,从冬至之日开始,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气是节气的核心概念。

然后,我们就很容易明白,节是什么意思,如果把一年之中气的运动看作一根直线,节就是在这根直线上画出刻度,也就是变成了一把尺子。从此,人们可以用这把尺子来测量气的运行。

这把尺子上的刻度有二十四个,所以称为二十四节气。一年称为一元之气,一分为二,象征阴阳初分,就是春分和秋分,分别是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也就是寒暑交替。这中间又划分为两道,对应两仪生四象,就是夏至和冬至,称为“中气”。

又根据四季,建立启闭节点,四个启的节点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春是春节,春分就是变成春季的中气;立夏是夏节,夏至是夏季的中气;立秋是秋节,秋分是秋季的中气;立冬是冬节,冬至是冬季的中气。

在《吕氏春秋》中,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的准确称谓都已经出现。

在这八个节气刻度中间,又根据十二个月,月初得气之始,月中得气之中的原理以及月相的变化,分别增加了两个节气,把每一个大刻度区间分隔成了三个小刻度区间,最终形成了我们熟悉的二十四节气。 https://t.cn/RxDqZrd

老子道德经 第五十八章
[原文]
其政闷闷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⑤。正复为奇,善复为妖⑥。人之迷,其日固久⑦。是以圣人方而不割⑧,廉而不刿⑨,直而不肆⑩,光而不耀⑾。
[译文]
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注释]
1、闷闷:昏昏昧昧的状态,有宽厚的意思。
2、淳淳:一本作“沌沌”,淳朴厚道的意思。
3、察察:严厉、苛刻。
4、缺缺:狡黠、抱怨、不满足之意。
5、其无正也:正,标准、确定;其,指福、祸变换。此句意为: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
6、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方正、端正;奇,反常、邪;善,善良;妖,邪恶。这句话意为:正的变为邪的,善的变成恶的。
7、人之迷,其日固久:人的迷惑于祸、福之门,而不知其循环相生之理者,其为时日必已久矣。(严灵峰释语)
8、方而不割:方正而不割伤人。
9、廉而不刿:廉,锐利;刿,割伤。此句意为:锐利而不伤害人。
10、直而不肆:直率而不放肆。
11、光而不耀:光亮而不刺眼。

王弼《道德经注》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言善治政者,无形无名,无事无正可举,闷闷然卒至於大治,故曰其政闷闷也。其民无所争竞,宽大淳淳,故曰其民淳淳也。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立刑名,明赏罚,以检奸伪,故曰其政察察#3也。殊类分析,民奸争竞,故曰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言谁知善治之极乎,
无可正举,无可形名,闷闷然而天下大化,是其极也。正复为奇,以正治国,则便复以奇用兵矣,故曰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 立善以和物,则便复有妖之患也。
人之迷,其日固久。 言人之迷惑失道固久矣,不可便正善治以责。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以方导物,舍去其邪。以方割物,所谓大方无隅。
廉而不剧, 康,清康也。剧,伤。以清康清民,令去其邪,令去其污,不以清康刿伤於物也。 直而不肆,
以直导物,令去其僻,而不以直激沸於物也,所谓直若屈也。 光而不惧。
以光鉴其所以迷,不以光照求其隐匿也,所谓明道若昧也。此皆崇本以息末,不攻而使复之也。
 
苏辙《老子解》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民之迷,其日固久。
天地之大,世俗之見有所眩而不知也。蓋福倚於禍,禍伏於福,譬如晝夜寒暑之相代。正之為奇,善之為妖,譬如老稚生死之相繼,未始有正,而迷者不知也。夫惟聖人出於萬物之表,而覽其終始,得其大全,而遺其小察,視之閥悶,若無所明而其民淳淳,各全其性矣。若夫世人不知道之全體,以耳目之所知為至矣。彼方且自以為福,而不知禍之伏於其後;方且自以為善,而不知妖之起於其中。區區以察為明,至於察甚,傷物而不悟其非也,可不哀哉。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劇,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知小察之不能盡物,是以雖能方能康,能直能光,而不用其能,恐其陷於一偏而不反也,此則世俗所謂悶悶也。

河上公【名家注解】
其政教宽大,闷闷昧昧,似若不明也。政教宽大,故民醇醇富厚,相亲睦也。其政教急疾,言决于口,听决于耳也。政教急疾,民不聊生,故缺缺日以踈薄。倚,因也。夫福因祸而生,人遭祸而能悔过责己,修道行善,则祸去福来。祸伏匿于福中,人得福而为骄恣,则福去祸来。祸福更相生,谁能知其穷极时。无,不也。谓人君不正其身,其无国也。奇,诈也。人君不正,下虽正,复化上为诈也。善人皆复化上为妖祥也。言人君迷惑失正以来,其日已固久。
圣人行方正者,欲以率下,不以割截人也。刿伤也。圣人行廉清,欲以化民,不以伤害人也。今则不然,正己以害人也。肆,申也。圣人虽直,曲己从人,不自申也。圣人虽有独见之明,当如暗昧,不以曜乱人也。
 
[引语]
前面几章论述“德”在政治、社会、人生方面的体现,本章讲的是政治、社会、人生方面的辩证法。本章里提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于此句将在本章评析中详细论及。对于此章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各段落之间的文义不一致,不连贯,可能有错简的情况。我们这里仍依据原文引述,未做文字方面的调整。
 
[评析]
老子在本章里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句,自古及今是极为著名的哲学命题,往往被学者们征引来用以说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冯友兰在分析此句时这样说:“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的变革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在中国哲学史中,从《周易》以降,即有辩证法的思想,但用一般的规律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这还是老子的贡献。但是,老子还没有把客观辩证法作为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最一般的规律提出来。除此之外,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还有很多严重的缺点,对形而上学思想作了很大的让步。第一,老子虽然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但是认为这些运动变化,基本上是循环的,不是上升和前进的过程。它所谓‘周行’,就有循环的意义。第二,关于运动和静止,是哲学中重要问题,‘动’与‘静’也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范畴。老子承认事物经常在变化之中,但是他也说,‘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十六章)。万物的‘根’是道,‘归根曰静’。他认为‘道’也有其‘静’的一方面;而且专就这一句话说,‘静’又是主要的。因此,他在实践中特别强调清静无为,认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二十六章),‘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六十一章),实际上表示对事物变化运动的厌弃。第三,对立面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互相转化,不具备一定的条件,是不能转化的。祸可以转化为福,福也可以转化为祸,但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是如此,例如主观的努力或不努力等,都是条件。照老子所讲的,好像不必有主观的努力,祸自动也可以转化为福;虽然有主观的努力,福也必然转化为祸。这是不合事实的。老子的这种思想,也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意识的表现。他们失去了过去的一切,自以为是处在祸中,但又无力反抗,只希望它自动地会转化为福。老子认为对立面既然互相转化,因此就很难确定那一方面是正,那一方面是负。这样的‘其无正’的思想,就对相对主义开了一个大门。后来庄子即由此落入相对主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272页)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冯友兰先生的批评十分中肯,指出了其中的要害问题,但我们的看法又与冯先生略有不同。我们感到,老子的辩证法已经具备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的性质,相反的东西可以相成,同时,他又知道相反的东西可以互相转化,这种观察事物、认识的事物辩证方法,是老子哲学上的最大贡献。 https://t.cn/RJq0nK3

人心皆散乱,一念纯性便是真!

01

道教修行中,尤为强调一个“真”字。所谓真,是指人们要在修行的过程中观照自我的本来真相,去除掉后天形成的种种欲求,从而证得心性朗然的结果。
道教的宇宙生成观认为,天地万物皆由大道运化而来。道祖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因为站在道的境界去看,天下万事万物都是道的体现,所以彼此间不存在利益的争夺。既如此,也自然没有了善恶的区分。
修行,便是要使我们的身心回到至道状态中,远离从各种礼教中附加而来的名利争杀,寻回深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桃花源”。人们之所以会追逐于名利,在于无法控制心中因贪念、执着而生出的无限欲求。修行,是对自我心性和自我行为的一种戒持。
自古以来,成大道者都要历经心性上的磨练。如丘祖在“磻溪六年、龙门七载”的时候曾以搬石头和战睡魔的方法来修行,通过对身体安逸的挑战,使生理上的苦痛升格一场历劫,最终从苦中参悟到世间至乐。
这份乐远远超越了美食、华服、高屋以及女色所能带来的物质上的欢娱,修真之士从中体悟到的是独与天地之大美相往来的独特精神境界。
道家从道祖以道言教之初,便注定了其对人间俗尘的超越性质。其谈论的修行并不只是一世为人。在劝导世间众生与人为善、与己为善的背后,修行还有无穷的精神意蕴。
正如那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大道不言不争,却一直致力于润化万物于无形。因为心怀慈悲,所以才能“善利万物”;又因为懂得修真的隐意,所以才不会被天地万象迷惑了心神,更不会居功自傲。
把万化还给于万物,把自我返归于自然,把心性安然于心中。安守分、做自己,这才是道教修行的真要。

02

在千年的历史文明中,道教修真的概念影响了诸家言论。儒家有正己之说,释家有化性之谈,虽然各家言说之词不同,但归根于底还是要回到道祖提出的“自然”二字上来。
万物本来品类千般,想要从不同的体相中证得同一大道,唯一的法门便是从万物自我本然的心神出发,以其视角观其运化,才能明晓其展现出来的大道之方。
人们之所以会对同一个世界产生千变万化的不同认知,皆是从自己的立场去观众生,而非从众生的视角看众生。不过,南华真人却告知人们,人籁是以自我的标准去界定天地,而天籁却是世界的自然演化。孰是孰非,一语明了。
偏执本是人的主观意识在作祟。修行就是在化除因脾气秉性而带来的贪嗔痴怨,从自我之身中体悟到非色非空、不偏不执,这便得了大道真妙。
“致虚极,守静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祖把婴儿发自于身心的自然需求,视为不加任何修饰的道的展示,因此强调人们修道要回到婴孩般的纯真。因为婴儿不曾以人的主观意识去看待他人、他事,所以也不会产生利益的引诱。
尽管我们都生活在物质社会中,但若能够保持一份如同婴孩一般的淡然心境,千缘万业也都不过是境遇一场。身是物质的,心是清虚的,只因无心于万物,便不染人间铅华,也就不存在是是非非的论断了。
即便是在日益商品化的现代社会中,这一修真法则也未曾改变。俗语有言,“生活即是修行”。乍眼来看,仿佛修真大事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仔细参悟会明白,这些日常琐事正是修心炼性的好道场。

03

修真,不只是要从深山老林中感知到与世无争的逍遥,更要从红尘中参悟出身心超越的法门。从万般苦难中证得人生大乐,这不正是丘祖遗训的现实写照吗?
道书中曰,修真之士最难降服的是自己的意马心猿。人们感知外界变化的枢机在于自己的起心动念,越是被花花世界牵缠,自身的欲求就越难平息。有很多修行人因为这一障碍而最终堕入红尘,真可惜也!
不管我们身处的社会如何变化,一个人唯有保持内心深处的纯然一念,才可以得悟真常。既然你我都还是人身,有了欲求、动了心念也并非全部都是坏事。正是因为我们的恣意任心且曾无觉悟,历代祖师才以身言教,谆谆教诲之外不乏悲悯苦心。
道教讲求慈心于万物,从对天地万物的慈念中感悟修缮本性的必然。偶有起心动念并不可怕,若是能够及时省悟并因此又生出一层精进心,修行之“修”便有了切实的意义。
经中有曰:“人心皆散乱,一念便纯真。”《清静经》中写道:“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修行的目标是要超越人生的困境,使自己的心性不受外界环境的牵累,进而炼心、炼形,从一介凡尘上升为得道高真。这一切的基础,建立在对自我心性的主动把控上。
真正的修,是从万千中化一,是从一切实有中参悟到真无的妙处。所谓玄妙大道,其至理正在于无中生有、有中含无,二者相生且不离。若是再进一层,堪破了有无皆是执念的重玄之意,也就更加明白散乱人心中的一性纯真是什么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朋友们是这么回事 就是我和我男朋友已经好了三个月多了 我觉得他非常的爱我 然后情人节当天 他弟弟(初一)用他的手机给我发消息(当时我男朋友在睡觉)说:“有件事不
  • 【#我想要的2045#】一起来打卡[太开心]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 75周年#,25年后的2045,联合国就将迎来成立100周年纪念日,那个时候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 还是别忘了老祖宗留下的规律: 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完于春分,灭于清明。千百年来,皆如此。所以,小寒到了,我
  • 三宝妈正念静心Day151 静心30分钟,早晨的能量场特别高频,很稳很稳。 静下来,看着念头起起落落,不跟随它,静静的看,好的不好的都接受,都看见了知道了,
  • 看娱乐圈各色绯闻,看明星八卦,欢迎跟着小娱看遍娱乐圈大小八卦,关注我,每天让你娱乐新闻看不停! 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位是林芳兵,她为拍戏增肥,她的敬业成就了她,却也
  • 我也没想到自己居然真毫无波澜[doge]看来我这个妹妹粉还是很真实很靠谱的~不是披皮hhhhh(我的态度一直没变,分手也好结婚也好都不重要,她别出现在我视线里就
  • 辛氏智慧 曹魏大臣羊耽的妻子辛氏,字宪英,陇西人,是魏国侍中辛毗的女儿。为人聪明智慧,有才干和鉴察力。 当初,魏文帝曹丕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兴奋地抱着辛毗的脖子说
  • 【弥陀化身之善导祖师解释阿弥陀佛本愿第十八愿】 (二)总显其义(十一则) 5 .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
  • 感情里,其实没是技巧,要说技巧,那就只有两个字:真实。 如果男女相处,男人始终给不到你真实的感觉,你感受不到对方的诚意和真心,那么劝你不要处了,因为对方不是真
  • 宝宝出生的第一件事,取名字就是爸爸妈妈给宝贝准备的第一件礼物,拥有一个好名字就相当于拥有个护身符陪伴左右,对宝宝一生的健康幸福起到重要的作用! 有些父母,给自
  • #张云雷[超话]#[鲜花]#张云雷蔡康永的十二扇窗# [心]兴趣与爱好[心]访谈实录[心] Cky:你对于相声的热情使得你做得好这份工作,以及在当中得到快乐,
  • #老马说脚# 人的双足有52块骨骼,114个关节,216条韧带,64条肌肉,还有诸多条神经和血管等组织。它们有机的结合构成前足、中足、后足,前足离地时,像杠
  • 我对钟表的喜爱可能是源于对数字的爱屋及乌,每天都会问,长针指到几,短针指到几,是几点了?大人不理我就去问小度小度。顺便大家还用长针指到几来安排我的行动计划,我也
  • #长沙租房##长沙岳麓区租房[超话]##长沙岳麓区租房# 无中介费,个人转租: 【转租】整租一室一厅(一厨一卫) 【房租】1300/月,押一付三。 【家电配置】
  • #我要上同城精选[超话]#【#阜阳港临泉港区#:#今年6月底前建成投用#】 近日,记者在临泉经开区姜尚大道泉河右岸看到,一座现代化港口——阜阳港临泉港区综合码头
  • 全民居家封闭第35天,清晨发现剩下唯一一条、孤单了好多天的小鱼,居然生鱼苗儿了,赶紧的找个碗分开来,上个月稍迟了点就被吃掉了,,然后,做着饭想到记录一下,过来拍
  • ”#神威[超话]#我努力去喜欢他喜欢的东西,只为有一天, 他会发现,我们是这么相似......口述者 徒伤悲 / 桂林每次看到有女孩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投入的时候,
  • 说实话 看七周年前三十秒一滴眼泪没掉 到最后听到这开始狂哭 我真的会破防 我的六年的破防歌应该是一次就好 真的会破防 永远难忘高中的时候闹分手 偷偷拿手机给我发
  • 深圳市罗湖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2022年2月21日#通辽身边事# 【通辽科区丨2022年,计划推广保护性耕作5万户,完成土地深松16万亩】积极
  • ”柳永从此益放浪形骸,逢人即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忽然想起前日所见一副对联: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这闭门读书的去处,才是人生的乐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