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是生灭心。说彼实相密要之言。如盲辩色。因他语故。说得青黄赤白黑。而不能自见色之正相。今不能见诸法者。亦复如是。但今为生所生。为死所死者。而有所说者。乃于其人。即无生死之义耶。若为常无常所系者。亦复如是。当知大得空者亦不自得空。故说有空义耶。故知能了万法无生之性。是为得道。大般若经云。佛言。善现。以一切法空无所有。皆不自在。虚诳不坚。故一切法。无生无起。无知无见。复次善现。一切法性。无所依止。无所系属。由此因缘。无生无起。无知无见。华严经云。如实法印。印诸业门。得法无生。住佛所住。观无生性。印诸境界。诸佛护念。发心回向。与诸法性。相应回向。入无作法。成就所作方便。是以不了唯心之旨。未入宗镜之人。向无生中。起贪痴之垢。于真空内。着境界之缘。以为对治。成其轮转。若能返照。心境俱寂。如诸法无行经云。若菩萨见贪欲际。即是真际。见瞋恚际。即是真际。见愚痴际。即是真际。则能毕灭业障之罪。乃至凡夫愚人。不知诸法毕竟灭相故。自见其身。亦见他人。以是见故。便起身口意业。乃至不见佛。不见法。不见僧。是则不见一切法。若不见一切法。于诸法中。则不生疑。不生疑故。则不受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故。则自寂灭。不思议佛境界经云。尔时世尊。复语文殊师利菩萨言。童子。汝能了知如来所住平等法不。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我已了知。佛言。童子。何者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云何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是如来所住平等法。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一切凡夫。于空无相无愿法中。起贪瞋痴。是故一切凡夫。起贪瞋痴处。即是如来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空岂是有法。而言于中。有贪瞋痴。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空是有。是故贪瞋痴亦是有。佛言。童子。空云何有。贪瞋痴。复云何有。文殊师利菩萨言。世尊。空以言说故有。贪瞋痴。亦以言说故有。如佛说。比丘有。无生无起。无作无为。非诸行法。此无生无起。无作无为非诸行法。非不有。若不有者。则于生起作为诸行之法。应无出离。以有。故言出离耳。此亦如是。若无有空。则于贪瞋痴。无有出离。以有。故说离贪等诸烦恼耳。中观论偈云。从法不生法。亦不生非法。从非法不生。法。及于非法。直释偈意。法即是有。如色心等。非法是无。如兔角等。若从法生法。如母生子。法生非法。如人生石女儿。从非法生法。如兔角生人。从非法生非法者。如龟毛生兔角。故般若假名论云。复有念言。若如来但证无所得者。佛法即一非是无边。是故经言。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谓何。即无所得。未曾一法。有可得性。是故一切。无非佛法。云何一切。皆无所得。经云。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云何非耶。无生性故。若无生即无性。云何名一切法。于无性中。假言说故。一切法无有性者。即是众生如来藏性。庞居士偈云。劫火燃天天不热。岚风吹动不闻声。百川竞注海不溢。五岳名山不见形。澄清静虑无踪迹。千途尽总入无生。故知诸法从意成形。千途因心有像。一念澄寂。万境旷然。元同不二之门。尽入无生之旨。所以傅大士行路难云。君不见。诸法但假空施设。寂静无门为法门。一切法中心为主。余今不复得心原。究捡心原既不得。当知诸法并无根。又无生有二。如通心论云。一法性无生。妙理言法。至虚言性。本来自尔。名曰无生。二缘起无生。夫境由心现。故不从他生。心籍境起。故不自生。心境各异。故不共生。相因而有。故不无因生。亦云。一理无生。圆成实性。本不生故。二事无生。缘生之相。即无生故。止观云。若释金刚经。即转无生意。度入不住门中。种种不住。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等布施。虽诸法不住。以无住法住般若中。即是入空。以无住法住世谛。即是入假。以无住法住实相。即是入中。此无住慧。即是金刚。三昧。能破盘石沙砾。彻至本际。又如释迦牟尼入大寂定金刚三昧。天亲无著论。开善广解。讵出无生无住之意。若得此意。千经万论。豁矣无疑。此是学观之初章。思议之根本。释异之妙慧。入道之指归。纲骨旷大。事理具足。一解千从。法门自在。故知一切诸法。皆从无生性空而有。有而非有。不离俗而常真。非有而有。不离真而恒俗。则幻有立而无生显。空有历然。两相泯而双事存。真俗宛尔。斯则无生而无不生。不住二边矣。如古德颂云。无生终不住。万像徒流布。若作无生解。还被无生固。

 【每日闻法】
《妙法莲华经》经中云:“…佛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譬如长者、 有一大宅, 其宅久故, 而复顿敝,
  堂舍高危, 柱根摧朽, 梁栋倾斜, 基陛隤毁,
  墙壁圯坼, 泥涂褫落, 覆苫乱坠, 椽梠差脱,
  周障屈曲, 杂秽充遍。 有五百人, 止住其中。
  鸱枭雕鹫、 乌鹊鸠鸽、 蚖蛇蝮蝎, 蜈蚣蚰蜒,
  守宫百足, 狖狸鼷鼠, 诸恶虫辈, 交横驰走。
  屎尿臭处, 不净流溢, 蜣螂诸虫、 而集其上。
  狐狼野干, 咀嚼践蹋, □啮死尸、 骨肉狼藉。
  由是群狗、 竞来搏撮, 饥羸慞惶, 处处求食。
  斗诤□掣, 啀喍嗥吠, 其舍恐怖, 变状如是。
  处处皆有,  魑魅魍魉, 夜叉恶鬼, 食啖人肉,
  毒虫之属, 诸恶禽兽, 孚乳产生, 各自藏护。
  夜叉竞来, 争取食之, 食之既饱, 恶心转炽,
  斗诤之声, 甚可怖畏。 鸠槃荼鬼、 蹲踞土埵,
  或时离地, 一尺二尺, 往返游行, 纵逸嬉戏,
  捉狗两足, 扑令失声, 以脚加颈, 怖狗自乐。
  复有诸鬼, 其身长大, 裸形黑瘦, 常住其中,
  发大恶声, 叫呼求食。 复有诸鬼, 其咽如针。
  复有诸鬼, 首如牛头, 或食人肉, 或复啖狗,
  头发蓬乱, 残害凶险, 饥渴所逼, 叫唤驰走。
  夜叉饿鬼, 诸恶鸟兽, 饥急四向, 窥看窗牖,
  如是诸难, 恐畏无量。 是朽故宅, 属于一人。
  其人近出, 未久之间, 于后舍宅, 忽然火起,
  四面一时, 其炎俱炽。 栋梁椽柱、 爆声震裂,
  摧折堕落, 墙壁崩倒。 诸鬼神等、 扬声大叫。
  雕鹫诸鸟, 鸠槃荼等, 周章惶怖, 不能自出。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毗舍阇鬼、 亦住其中,
  薄福德故, 为火所逼, 共相残害, 饮血啖肉。
  野干之属, 并已前死, 诸大恶兽、 竞来食啖,
  臭烟烽烰, 四面充塞。 蜈蚣蚰蜒, 毒蛇之类,
  为火所烧, 争走出穴, 鸠槃荼鬼、 随取而食。
  又诸饿鬼, 头上火燃, 饥渴热恼, 周章闷走。
  其宅如是、 甚可怖畏, 毒害火灾, 众难非一。
  是时宅主 在门外立, 闻有人言, 汝诸子等,
  先因游戏、 来入此宅, 稚小无知, 欢娱乐著。
  长者闻已, 惊入火宅, 方宜救济, 令无烧害。
  告喻诸子, 说众患难, 恶鬼毒虫, 灾火蔓延,
  众苦次第、 相续不绝。 毒蛇蚖蝮, 及诸夜叉、
  鸠槃荼鬼, 野干狐狗, 雕鹫鸱枭, 百足之属,
  饥渴恼急, 甚可怖畏, 此苦难处, 况复大火。
  诸子无知, 虽闻父诲, 犹故乐著, 嬉戏不已。
  是时长者, 而作是念, 诸子如此, 益我愁恼。
  今此舍宅, 无一可乐, 而诸子等、 耽湎嬉戏,
  不受我教, 将为火害。 即便思惟, 设诸方便、
  告诸子等, 我有种种,  珍玩之具, 妙宝好车,
  羊车鹿车、 大牛之车, 今在门外。 汝等出来,
  吾为汝等  造作此车, 随意所乐, 可以游戏。
  诸子闻说, 如此诸车, 即时奔竞、 驰走而出,
  到于空地, 离诸苦难。 长者见子, 得出火宅,
  住于四衢, 坐师子座、 而自庆言, 我今快乐。
  此诸子等, 生育甚难, 愚小无知, 而入险宅。
  多诸毒虫, 魑魅可畏, 大火猛炎、 四面俱起,
  而此诸子、 贪著嬉戏, 我已救之, 令得脱难。
  是故诸人, 我今快乐。 尔时诸子、 知父安坐,
  皆诣父所、 而白父言, 愿赐我等, 三种宝车。
  如前所许, 诸子出来, 当以三车、 随汝所欲,
  今正是时, 惟垂给与。 长者大富, 库藏众多,
  金银琉璃、 砗磲玛瑙, 以众宝物、 造诸大车。
  庄校严饰, 周匝栏楯, 四面悬铃, 金绳交络。
  真珠罗网, 张施其上, 金华诸璎, 处处垂下,
  众彩杂饰, 周匝围绕, 柔软缯纩, 以为茵蓐。
  上妙细叠, 价值千亿, 鲜白净洁, 以覆其上。
  有大白牛, 肥壮多力, 形体姝好, 以驾宝车。
  多诸傧从, 而侍卫之。 以是妙车, 等赐诸子。
  诸子是时, 欢喜踊跃, 乘是宝车, 游于四方,
  嬉戏快乐, 自在无碍。 告舍利弗, 我亦如是,
  众圣中尊, 世间之父。 一切众生, 皆是吾子,
  深著世乐, 无有慧心。 三界无安, 犹如火宅,
  众苦充满, 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  病死忧患,
  如是等火, 炽燃不息。 如来已离, 三界火宅,
  寂然闲居, 安处林野。 今此三界, 皆是我有,
  其中众生, 悉是吾子。 而今此处, 多诸患难,
  唯我一人, 能为救护。 虽复教诏, 而不信受,
  于诸欲染, 贪著深故。 以是方便, 为说三乘,
  令诸众生, 知三界苦, 开示演说、 出世间道。
  是诸子等, 若心决定, 具足三明、 及六神通,
  有得缘觉、 不退菩萨。 汝舍利弗, 我为众生,
  以此譬喻、 说一佛乘, 汝等若能、  信受是语,
  一切皆当, 成得佛道。 是乘微妙、 清净第一,
  于诸世间、 为无有上, 佛所悦可, 一切众生、
  所应称赞、 供养礼拜。 无量亿千、  诸力解脱,
  禅定智慧, 及佛余法, 得如是乘。 令诸子等,
  日夜劫数、 常得游戏, 与诸菩萨、 及声闻众,
  乘此宝乘, 直至道场。 以是因缘, 十方谛求,
  更无余乘, 除佛方便。 告舍利弗, 汝诸人等,
  皆是吾子, 我则是父。 汝等累劫、 众苦所烧,
  我皆济拔, 令出三界。 我虽先说、 汝等灭度,
  但尽生死, 而实不灭, 今所应作, 唯佛智慧。
  若有菩萨, 于是众中, 能一心听、 诸佛实法,
  诸佛世尊、 虽以方便, 所化众生, 皆是菩萨。
  若人小智, 深著爱欲, 为此等故、 说于苦谛。
  众生心喜, 得未曾有, 佛说苦谛, 真实无异。
  若有众生, 不知苦本, 深著苦因, 不能暂舍,
  为是等故、 方便说道。 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
  若灭贪欲, 无所依止, 灭尽诸苦, 名第三谛。
  为灭谛故, 修行于道, 离诸苦缚, 名得解脱。
  是人于何  而得解脱, 但离虚妄, 名为解脱,
  其实未得、  一切解脱。 佛说是人、 未实灭度,
  斯人未得, 无上道故, 我意不欲、 令至灭度。
  我为法王, 于法自在, 安隐众生, 故现于世。
  汝舍利弗, 我此法印, 为欲利益,  世间故说,
  在所游方, 勿妄宣传。 若有闻者, 随喜顶受,
  当知是人、 阿鞞跋致。 若有信受, 此经法者,
  是人已曾,  见过去佛, 恭敬供养, 亦闻是法。
  若人有能, 信汝所说, 则为见我, 亦见于汝、
  及比丘僧、 并诸菩萨。 斯法华经, 为深智说,
  浅识闻之,  迷惑不解, 一切声闻、  及辟支佛,
  于此经中, 力所不及。  汝舍利弗,  尚于此经、
  以信得入,  况余声闻。 其余声闻, 信佛语故,
  随顺此经, 非己智分。 又舍利弗, 憍慢懈怠、
  计我见者, 莫说此经。 凡夫浅识, 深著五欲,
  闻不能解, 亦勿为说。 若人不信, 毁谤此经,
  则断一切,  世间佛种。 或复颦蹙, 而怀疑惑,
  汝当听说, 此人罪报。 若佛在世, 若灭度后,
  其有诽谤,  如斯经典, 见有读诵、 书持经者,
  轻贱憎嫉、 而怀结恨, 此人罪报, 汝今复听,
  其人命终, 入阿鼻狱, 具足一劫, 劫尽更生,
  如是展转, 至无数劫, 从地狱出, 当堕畜生,
  若狗野干, 其影□瘦, 黧黮疥癞, 人所触娆,
  又复为人, 之所恶贱, 常困饥渴, 骨肉枯竭,
  生受楚毒, 死被瓦石, 断佛种故, 受斯罪报。
  若作骆驼, 或生驴中, 身常负重, 加诸杖捶,
  但念水草, 余无所知,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有作野干, 来入聚落, 身体疥癞, 又无一目,
  为诸童子  之所打掷, 受诸苦痛, 或时致死。
  于此死已, 更受蟒身, 其形长大,  五百由旬,
  聋騃无足, 宛转腹行, 为诸小虫, 之所咂食,
  昼夜受苦, 无有休息,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若得为人, 诸根闇钝, 矬陋挛躄,  盲聋背伛,
  有所言说, 人不信受, 口气常臭, 鬼魅所著,
  贫穷下贱, 为人所使, 多病痟瘦, 无所依怙,
  虽亲附人, 人不在意, 若有所得, 寻复忘失。
  若修医道, 顺方治病, 更增他疾, 或复致死。
  若自有病, 无人救疗, 设服良药, 而复增剧。
  若他反逆、 抄劫窃盗, 如是等罪, 横罗其殃。
  如斯罪人, 永不见佛, 众圣之王, 说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难处, 狂聋心乱, 永不闻法。
  于无数劫、 如恒河沙, 生辄聋哑, 诸根不具、
  常处地狱, 如游园观, 在余恶道, 如己舍宅,
  驼驴猪狗、 是其行处,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若得为人, 聋盲喑哑、 贫穷诸衰、 以自庄严,
  水肿干痟、 疥癞痈疽、 如是等病, 以为衣服,
  身常臭处, 垢秽不净, 深著我见, 增益嗔恚,
  淫欲炽盛, 不择禽兽,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告舍利弗, 谤斯经者, 若说其罪, 穷劫不尽。
  以是因缘, 我故语汝, 无智人中, 莫说此经。
  若有利根, 智慧明了, 多闻强识, 求佛道者,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曾见, 亿百千佛,
  植诸善本, 深心坚固,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精进, 常修慈心, 不惜身命, 乃可为说。
  若人恭敬, 无有异心, 离诸凡愚, 独处山泽,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又舍利弗, 若见有人,
  舍恶知识, 亲近善友,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见佛子, 持戒清洁, 如净明珠, 求大乘经,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人无嗔, 质直柔软,
  常愍一切, 恭敬诸佛,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复有佛子, 于大众中, 以清净心, 种种因缘、
  譬喻言辞、 说法无碍,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若有比丘, 为一切智, 四方求法, 合掌顶受,
  但乐受持,  大乘经典, 乃至不受, 余经一偈,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如人至心,  求佛舍利,
  如是求经, 得已顶受, 其人不复, 志求余经,
  亦未曾念,  外道典籍,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告舍利弗, 我说是相, 求佛道者、 穷劫不尽,
  如是等人, 则能信解, 汝当为说,  妙法华经⋯⋯”南无阿弥陀佛;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今闻法我等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阿弥陀佛祈愿三世诸佛菩萨摩诃萨 宽恕原谅消我业障我等发愿积善修福弘佛传法阿弥陀佛伏祈三世诸佛菩萨保佑世间万物生灵离苦得乐回向世间法界有情众生吉祥安康阿弥陀佛我佛慈悲随喜赞叹!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蜡烛][鲜花][鲜花][蜡烛] 


【屠尔佳哈】子绝四与怪力乱神

【论语】子绝四舆我执

2014-02-10

子绝四:毋意,毋必, 毋固, 毋我。

有人问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告诉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就是佛教中的我执。

我最近也正在听论语的讲座,各种讲座,因为要给家里的孩子们写一本《论语说文解字》作为家教材料,听课的同时,发现很多学者都有孔子没有的毛病,就是这“四绝”。

很多学者都喜欢一个字一个字的“抠”,最后弄的面目全非,自己还不自悟。

微观的去追根究底是没错,但也要跳出来宏观的看看啊,也不能一条道跑到黑!

孔子做学问都有一贯之道,我们在理解论语的时候,也不能脱离这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涵,在深究每个词意的时候,也要看看是否符合孔子的一贯之道。

同时,也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环境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理解当然不一样,无所谓的“正解”和“歪解”。

真要正解论语,除非你跟孔子的生活经历类似,所以,孟子才遵循孔子的足迹,周游列国,成为“亚圣”。

用苏轼的那首诗结束吧,我认为这句诗用于看问题很恰当。一个问题,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认识,要想正确的看明白,就要“绝四”,就要走出庐山,再更高远的地方去看。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史记原文】【万世师表】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
弟子盖三千焉,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所慎:齐,战,疾。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

……

“三人行,必得我师。”“德之不脩,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使人歌,善,则使复之,然后和之。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曰:“我何执?执御乎?执射乎?我执御矣。”子云“不试,故艺”。”

【屠尔佳哈】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的学生是这样看孔子的:

温、良、恭、俭、让。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绝四:毋意,毋必, 毋固, 毋我。

子之所慎:齐(斎)、战、疾。

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颜渊谓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矣。

孔子是这样看自己的: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吾不试,故艺。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屠尔佳哈】

太史公说,很多皇帝我都记不住了,而孔子的文化传了这么多年,真是圣人啊!他不知道,到现在中国人要是不知道孔子,你还配做人吗!孔庙是清朝的皇帝建的,为了笼络汉族人……他们每年除了祭拜天地,还要祭拜孔子。所以,天坛和地坛离孔庙很近,旁边还做落着雍和宫。

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跟子绝四是有关系的!

孔子不迷信,不信谣传谣!子不语怪力乱神,温良恭俭让以克之! https://t.cn/z8513k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43-46 航行日志 3207(4篇) 丁莱人为了确定每个人不同的社会地位与权利制定正榜,负榜,一种会实时更新的排行榜。每个人都可以在这张榜单上看到自己对整
  • 终于,我还是把《火影忍者剧场版:终章》给看了,算是给自己追了十几年火影的一个交代…泪目的同时,惊叹我竟然看了一部恋爱番?!哈哈哈哈哈哈…鸣人小时候影分身那俩小崽
  • “这秀禾里包的是我姐”这件事让我都太难接受了,更何况是她。虽然是说,你们有了自己的小家。
  •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 1、额头美人尖这种女人对异性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异性缘非常的好,追求者也比较多,自身的条件非常不错,因此慢慢的会让他们养成一种对感情不够真诚的态度,所以导致自身感
  • 最近很喜欢一句话,我可喜欢你,你喜不喜欢我,然后到班上,下课时候就写了这句话,旁边的女生就拿起来念了.“我可喜欢你,我喜不喜欢我?于是,她发短信给她的一个男性朋
  •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一切遵从你心,胸中亦有天地;懂得热爱生活,这是一种能力;哪怕道阻且艰,还是一往无前;有尊严有担当,很温柔很坚强;青春不曾褪色,依旧光
  •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不要奢望能够依靠谁,哪怕是至亲至爱。#每日语录#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不要奢望能够依靠谁,哪怕是至亲至爱。
  • 刚刚欢乐喜剧人烧饼作品是致敬师傅,我小时候我承认的师傅就是我的书法师傅郝兆峰,本来啊少年宫我报名武术班,但潘教练和我妈爸爸认识都是老上台子人,他说宝云长的太善良
  • (好运会眷顾大聪明ヽ(•̀ω•́ )ゝ)余霜:我觉得卡萨丁对于你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威胁性的一个点,因为他可以突脸接近你嘛,后来你们是怎么处理他的呢?如果用我自己
  • 我儿子这个小人精儿啊,一天这小心眼,平时我们为了让他吃点鱼啊虾啊的,都得费多少口舌,还得卖力演出,就是不爱吃海鲜类的,尝都不爱尝,结果昨天中午姥姥煮的面条,把剩
  • 猪八戒:优势:能力一般,水下作战有优势,性情比较和顺,是团队的开心果。猪八戒:优势:能力一般,水下作战有优势,性情比较和顺,是团队的开心果。
  • 韓國眼鏡品牌跟日本眼鏡品牌最大分別,就是兩者間都十分了解自己本身的長處和優點,比方說韓國品牌會較為著重於形象上的包裝,同時追求明星效應所帶來的影響。给你更深层的
  • !她喜欢喝奶茶,他每天放学的时候都会买好给她。
  • !满杯杨梅&霸气杨梅[羞嗒嗒]满杯杨梅:超多杨梅果肉➕一片柠檬,每一口都能喝到果肉,里面还有布丁小惊喜✨[羞嗒嗒]满杯杨梅:果肉依然很多,最上面有芝士奶
  • 说真的当初选计算机专业不就是为了整台电脑好到大学打游戏吗? 但是到了现在,游戏也不碰了,想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路越来越难走了,大学的时光大多都是虚度了的,突然发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互动15字,指路,不吞必回 慈善就在身边,就在眼前,就在一转念间,就在举手投足中,慈善不应该是富人良心发现时的施舍和恩赐
  • #北京旅事#【妙峰山景区5月10日起恢复对外开放】妙峰山景区自2020年05月10日起,有序恢复开放。每日开放时间为:08:30--16:30。游客可通过关注“
  • 母亲节将至,准备好花式宠妈了吗? VIP大牌日x @Swisse斯维诗 全场1.9折起,最低79¥就可以送妈妈健康。  爱生活更爱妈妈的小唯推荐: 1、网红爆款
  • #创业[超话]##创业[超话]#[千益说网创] 爱说尽快的人,行动总是尽慢。 今天和侄子聊了很久,他想创业,我给了他一些建议,他也认可。 聊到最后,我问他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