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报考!全国仅4所的行业高校......】

我国高校系统中,大学的分类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行业特色高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与综合类大学相比,行业类高校的学科布局更具有行业属性,例如法律类、财经类、电子类、医药类等等,它们代表着所在领域的顶尖水平,每年也吸引了大批对所在行业感兴趣的优质考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行业优秀人才。
在众多行业类高校中,邮电类大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他们在电子信息、通讯领域都有着雄厚的学科实力和极高的社会认可度,其中便包括“两电一邮”的核心成员——北京邮电大学。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2021年1月13日,教育部正式宣布“集成电路”升级为新的一级学科,这也标志着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相关的行业类高校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其中便包括我国几所知名的电子科技类大学和邮电类大学。
乘着行业发展的东风,相信邮电类大学未来会成为越来越多考生的择校优选。今天将为大家介绍国内仅有的4所邮电类大学,供择校参考。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为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A,电子科学与技术为A-。
作为“信息黄埔”,北邮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一流”学科建设如火如荼,本硕博贯通学术知识一站式补齐!经过65年的建设与发展,北邮已经成为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北京邮电大学毕业生在信息科技领域深受欢迎,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多年来学校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其中深造率保持在65%左右,位列全国重点大学前十名。
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通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占比接近60%。主要就业单位有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工农中建四大行、百度、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微软、IBM等知名大企业。
以下是北京邮电大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2020年分专业录取情况,供各位考生志愿填报参考: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
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校。
学科建设特色鲜明,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作为一流学科建设,涵盖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优势特色学科。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4个学科被评为B类学科,其中,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为B+,软件工程为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B-。
7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优秀人才24万余名,很多成为国内外信息产业和人口计生领域的领军人物、技术精英和管理骨干,享有华夏IT英才的摇篮”之誉。
2020年中国薪酬网发布,南邮毕业生薪酬位列全国高校第69名、省内第3名。学生成为华为中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企业抢手人才。50%以上学生到电子信息领域就业,升学率超34%。
以下是南京邮电大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2020年分专业录取情况,供各位考生志愿填报参考: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 ,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科专业优势突出,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获评B+,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学科获评B-。工程学科和计算机科学学科进人ESI全球排名前1%。
办学70年来,学校为信息通信行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
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超过30%的毕业生签约500强企业,超过70%的毕业生就业于“互联网、数字经济、信息服务、芯片设计、金融科技行业”,平均签约薪资高于全国“双一流”高校平均签约薪资15%,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25%。
以下是重庆邮电大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2020年分专业录取情况,供各位考生志愿填报参考:
西安邮电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主要特色,工、管、理、经、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校。
陕西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共建高校、国家在西北地区布局的唯一邮电通信类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建设高校、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经验典型高校”。
学校以信息科学技术学科为主干,将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作为研究重点,在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移动通信、图像处理、信息安全和信息产业经济等研究方向形成特色和优势。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个学科被评为B类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为B-。
学校获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0年61.59%的毕业生进入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和“互联网+”新业态行业,就业相关度达到77.04%,工作胜任度97.16%。
以下是西安邮电大学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2020年分专业录取情况,供各位考生志愿填报参考:
来源:四所高校官网及网络

四柱八字日干论命之戊土



戊午,火山也。

炎炎燥烈,羊刃特达。人领之,性气刚急,多有刑克。

不可无杀以制其凶,亦看其太刚激,则用杀。

若单弱不明,则用刃以帮身,又不专用杀也。更须用食神以制煞,用印绶以扶刃。

酌其强弱,配以生扶,文可巡抚,武可参镇。

喜五行调剂,忌偏畸。

戊申,石山也。

土山载石,曰崔嵬,气象纔岩。人领之,中无邪曲,外可共瞻决,有俨然威仪,可为官长模范。只是坐于马上,多动少静,主意不坚持。

最喜金、水、木点缀明秀,忌火、土燥烈,神色焦枯。尤不喜比肩重迭,埋没金光。

喜行金、水、木、土运,忌丙丁午未运。亦量盛衰强弱。再加去留舒配。#八字算命##八字命理##八字合婚##星座命理#

#流程工业新闻# “十四五”时期,石化行业的这些领域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公布,经过梳理发现,规划中这些内容涉及到石油和化工行业。
图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化工产业继续着从化工大国迈向化工强国的新征程,绿色化、高端化以及差异化的发展将创造更多细分领域的新机遇,在绿色、安全、智慧和创新的目标指引下,消费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着行业发展的深度变革。

科技

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医疗设备、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高端新材抖方面:推动高端稀土功能材料、高纯稀有金属材料等先进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科取得突破,加强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科、生物基和生物医用材科研发应用,加快茂金属聚乙烯等高性能树脂和集成电路用光刻胶等电子高纯材料关健技术突破。

制造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扩大轻工、纺织等优质产品供给,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

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能源

有序放开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准入,加快深海、深层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利用,推动油气增储上产。

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完善油气互联互通网络。

油气储运能力工程:新建中俄东线境内段、川气东送二线等油气管道。建设石油储备重大工程。加快中原文23、辽河储气库群等地下储气库建设。

数字化应用

推动煤矿、油气田、电厂等智能化升级,开展用能信息广泛采集、能效在线分析,实现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同互补、用能需求智能调控。

海洋经济

围绕海洋工程、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推进海水淡化和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提高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水平。

防范海上溢油、危险化学品泄露等重大环境风险,提升应对海洋自然灾害和突发环境事件能力。

环境

持续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因地制宜推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业窑炉治理、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整治,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0%以上。

大气污染物减排方面:实施8.5亿吨水泥熟料、4.6亿吨焦化产能和4000台左右有色行业炉窑清洁生产改造,完成5.3亿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开展石化、化工、涂装、医药、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改造,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散煤清零。

开展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推进重点流域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健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体制,完成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以主要产业基地为重点布局危险废弃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全面整治固体废物非法堆存,提升危险废弃物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重视新污染物治理。

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加大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其他温室气体控制力度。

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现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推动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绿色转型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

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

能源资源安全

增强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实现煤炭供应安全兜底、油气核心需求依靠自保、电力供应稳定可靠。夯实国内产量基础,保持原油和天然气稳产增产,做好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布局和管控。

扩大油气储备规模,健全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油气储备体系。多元拓展油气进口来源,维护战略通道和关键节点安全。

经济安全保障工程之油气勘探开发:加强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等重点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稳定渤海湾、松辽盆地老油区产量,建设川渝天然气生产基地。推进山西沁水盆地、鄂尔多斯东缘煤层气和川南、鄂西、云贵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推进页岩油勘探开发。开展海南等地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

经济安全保障工程之煤制油气基地:稳妥推进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山西晋北、新疆准东、新疆哈密等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建立产能和技术储备。

安全生产

加强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和监管监察执法,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消防、民爆、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

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安全管理。

“十四五”时期攻克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四五”行业科技创新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补链、延链、强链”,攻克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同时在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工业、现代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传统化工、安全环保等领域部署一批科技创新重点任务。

新催化技术领域

开发本质安全型催化加氢催化剂及绿色工艺、高选择性催化氧化催化剂及绿色工艺以及膜催化反应、催化精馏反应等催化/分离强化耦合绿色工艺、离子液体新催化剂及工艺工程化技术;针对大宗化工产品的生物制造替代开展环境友好型生物催化剂及绿色工艺的研究;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考虑,开展失效催化剂中贵金属绿色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过程强化技术领域

开发微界面强化反应、微化工系统、微波等外场强化技术及新介质/新材料;开发危险工艺基于新型过程强化的本质安全技术及装备,开展若干典型精细化学品微化工及大宗化学品微界面强化反应工业化示范。

先进膜分离材料与技术领域

面向工业应用过程及节能减排要求,开发高性能、适应性强、多用途的陶瓷膜、有机功能膜及复合膜材料;制备多种构型的膜元件并将其推广应用于多种工业分离过程,建立一批自主分离膜示范装置。

信息与先进控制技术

全力打造一流的信息化能力,建立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运营新模式和集约化、一体化的经营管控新方式;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石化商业新业态。推动先进优化系统(APC)、智能控制系统(Robust-IC)在石化和化工企业的应用。

油气勘探开发领域

提高复杂区油气勘探技术水平,加大叠合盆地下构造层的资源发现率;发展老油田、低品位油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完善近海非常规油气资源高效开发技术体系;发展常规、非常规油气地质工程一体化综合勘探开发技术;推动由传统油气发展方式向智慧型、环保型油气发展方式转变。

炼油工业领域

积极推进“炼化一体化”,从大量生产成品油转向生产高附加值油品和化工原料并重。传统炼化技术要在新型催化剂开发、降低成本、优化操作上进行提升;从分子角度开展新技术研究,满足国Ⅵ清洁油品的生产需求;优化油品组成结构,加快基础油质量升级;多方式增产丙烯、芳烃及乙烯裂解原料。

现代煤化工领域

开发大型先进煤气化技术;提升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低阶煤分质利用示范项目技术水平;研发高附加值煤制化学品、特种油品;开发合成气一步法制化学品等短流程、差异化技术;研发节能节水和环保新技术,提升产业绿色化水平。

化工新材料领域

加快开发特种茂金属聚烯烃等高端聚烯烃材料、5G通讯新一代高分子材料、高性能芳杂环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特种尼龙工程塑料、高端功能膜材料等高端新材料,提高我国高端化工新材料自给率。

精细及专用化学品领域

重点开发安全高效农药、环境友好型功能涂料、高性能染料、环保型胶黏剂、高性能表面活性剂、含氟含硅精细化学品制备技术以及微电子、印刷电路板(PCB)、液晶显示器(LCD)、锂电池用化学品等;开发环保型聚合物添加剂、水处理化学品、油田化学品、个人护理用化学品等先进制备技术。

传统化工领域

无机盐工业重点发展核用级硼酸、储能器件和超级电容器用钡盐、特种超细二氧化硅等超细粉体材料、纳米氢氧化镁等产品;化肥工业大力发展缓释/控释肥料、增值肥料、新型专用肥等生产技术;纯碱工业积极推广井下循环制碱工艺、热法联碱工艺、天然碱制碱和一步法重灰工艺;氯碱工业重点开展电石法PVC无汞催化剂产业化应用示范。

安全环保领域

针对大型生产装置,开发能量系统优化、梯级利用和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加强节能减排相关共性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开发和推广。积极开发VOCs减量化技术和装备以及含盐废水资源化等技术;开发废塑料、废橡胶、废纤维等化学再生与回用技术;开发蒸馏残渣、废催化剂无害化和资源化关键技术。从化工过程、化工厂、化工园区3个层面开展安全技术、装备、管理研究与创新,提升工艺本质安全化水平,强化危化品和化工园区安全管控能力。

在部署“十四五”行业科技创新重点任务的同时,还应针对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问题,搭建一批产学研用创新平台,为实现行业“十四五”科技创新目标提供支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比起五美的爱情观,《欢乐颂》的男性角色更奇葩
  • 最新电影搜索
  • 【夜读】聪明的人,从不纠缠
  • 我们爱过就好
  • 每天,给自己一个开心的理由
  • 关于如何点出一桌好菜的清单
  • 十二星座护内排行榜
  • 你的自律里,藏着你的运气
  • 经典微小说:《 迷 失 》
  • 最适合一块生活的三对星座CP!
  • 【夜读】努力是最不值得炫耀的东西
  • 请找一个你爱的,也爱你的人结婚
  • 台湾美女作家因“诱奸”患抑郁症,26岁的她选择了……
  • 做微商,如何让别人主动来加我?
  • 大反击!微信支付正式宣布!苹果或要急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