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拔牙是小事,有些人半边脸肿得像面包、甚至并发严重感染,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你这个伤口是蜂窝性组织炎,我开点抗生素治疗,」艾齿口腔医师对刘小姐说。

  「真的啊,我怎么这么倒霉……」刘小姐嘴巴上虽然这样说,其实心理怀疑,是不是牙医的器材没有消毒干净。

  在广告公司担任主管的刘小姐两个月前去拔智齿,回来以后脸肿了两天都没有消,吃了消炎止痛药后依然痛到睡不着觉。又过了一天,刘小姐照镜子发现脖子肿起来,连吞口水也会痛,她觉得不对劲,请假去看医生,才知道原来是拔牙的伤口引起蜂窝性组织炎。

  引发感染的细菌 藏在嘴巴里

  很多人对拔牙的想像还停留在小时候换乳牙的情景,只要吃个东西,摇摇欲坠的牙齿就自动掉下来了。所以当打了麻醉药就立刻闭上眼睛,以为艾齿口腔医师用钳子稍微摇几下,牙齿就拔掉了。

  其实成人拔牙,特别是拔智齿时,艾齿口腔医师为了要将埋在骨头下的牙齿切除,得先切开牙龈、磨除包覆在牙齿周围的软骨组织,再将牙齿割碎取出。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如果有细菌跑进去,就可能造成感染。

  发生感染时,很多人就跟刘小姐一样,第一个反应就是怀疑是不是艾齿口腔医师的器具没有消毒干净。

  拔牙器具消毒不彻底,确实有可能增加感染机会,但拔牙引发的细菌感染,最主要还是跟个人的体质有关。

  人体口中本来就有许多细菌,当口腔内出现开放的伤口,且身体的抵抗力又比较弱的时候,细菌就可能趁机进入牙龈周围,造成局部化脓、肿痛。严重一点,跑到鼻腔引发鼻窦炎,或蔓延到更深层的组织,引发蜂窝性组织炎。

  特别是有特殊疾病的病人如糖尿病患者,是感染的高危险群,因为伤口愈合速度慢,血液中的糖分高,如果感染就可能让细菌快速滋生,甚至导致脑膜炎或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难拔、伤口大,也易感染

  其次,拔牙的伤口愈大,拔牙时间愈长,也可能增加感染的机会,通常是发生在口腔愈合的方或是牙根较深的牙齿。

  至于有些人拔牙后嘴唇麻痹,也跟牙根深度有关。牙根长得很靠近神经时,医师在切割过程中即使很小心,仍可能伤到神经而暂时失去知觉。

  另个可能性是遇到牙根弯曲或牙齿位置较深,导致切开的伤口比预期来得大且深,或是遇到艾齿口腔医师技术不成熟或误差,导致切除的伤口比预期来的大,造成感染风险增加或神经的伤害。

  不过,大多数人拔牙后产生的问题并不会那么严重,多半是伤口不易愈合、化脓或是脸部肿痛等困扰。

  临床上在拔牙后偶尔出现伤口持续肿痛、流出组织液或轻微化脓的反应,这些其实都算是发炎的状况。

  有可能是因为以下几种原因:

  1.感冒、熬夜隔天、生理期(不建议拔牙)、睡眠不足、连续几天加班后或生理期,身体免疫力较差,感染的机会比较高,伤口复原也会比较慢。

  口腔急性发炎期,最好也别急着拔牙。像是智齿长歪造成牙龈化脓严重,甚至痛到连嘴巴都张不开时,贸然拔牙可能会使脓液流出,造成感染的细菌扩散。

  2.拔牙后频频吸血水、漱口可能让发炎更严重,有些情况则是因为拔牙完未悉心照料伤口,造成伤口不易愈合,甚至增加感染机会。

  例如刚拔完牙后,边咬纱布边讲话,或太快将纱布拿下来,使纱布偏离伤口位置。或是觉得懒得冰敷,使血液渗出太多,反而容易造成细菌滋生。

  还有一些人以为要让伤口保持「干净」,会频频吸吮齿槽凹洞上的血块,这样做容易引起「干性齿槽炎」。张口看,会看见白色齿槽骨露出来,并散发出一股臭味,病患则会不时感到「咻~咻~」的抽痛。

  这是因为拔牙时从伤口释出的血液、组织会形成血块覆盖在齿槽骨上,帮助伤口愈合。拔牙后常吐口水、吸出血块,或用力漱口等,都可能将齿槽内的血块冲出,造成齿槽发炎。

  拔牙前要先做的准备

  不想因为拔牙造成终身惨痛的阴影,最好拔牙前就跟医师有良好的沟通,并且做好术后的保养,也可避免日后发生不必要的疼痛或纠纷。「任何的拔牙都是一项手术。」

  1.拔牙前要先跟医师沟通, 2个必问+3个必说

  必问1 为什么要拔牙?拔哪一颗牙?

  必问2 拔牙前医师通常会拍片,应该问问拔这颗牙时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及后续注意事项(例如:是否容易发炎、伤到神经、影响进食? )

  必说1 过去的拔牙经验(例如:是否曾发生特殊情况?拔牙后的复原状况是否良好?)

  必说2 除了牙齿之外的其他病史与用药情形。

  必说3 拔牙当天的身体与精神状况

  2.上午拔牙会比晚上好

  上午7~11点是人体内类固醇分泌最高的时段,较有抵抗力面对外来的刺激,而且一觉醒来精神较好、身体状况也稳定,高血压、洗肾、糖尿病等有全身性疾病的人,最好选在这个时间拔牙。晚上不建议拔牙,则是因为一天活动下来身体已经精疲力竭,而且拔牙后若发生问题,较不方便找到医师。

  3.拔牙止血要按足医嘱

  拔完牙咬紧纱布、勤劳冰敷即使感觉伤口没有流血,也得依照医师建议的时间咬紧纱布,通常依伤口的大小约30分钟~1小时不等。并且适时利用冰敷帮助伤口止血、消肿。拔牙48小时内,可以每次冰敷20分钟,一天敷6~7次。等到第三天,新的组织长出来后,就换成热敷。

  4.清洁口腔也要适可而止

   拔完牙第一天,不用急着清洁牙齿或使用漱口水,如果口中有食物残渣,可将温开水含在口中几秒再轻轻张口让水流出。等到第二天、第三天,再开始搭配漱口水,用牙刷轻轻清洁口腔。

  漱口水应该选择含有氯己定(chlorohexidine)成分才能达到杀菌效果。怕伤口刺激,可以选择不含酒精的漱口水,或用温开水、生理食盐水。有些人会用茶漱口,茶内中的单宁酸有杀菌作用,虽然没有研究证实可行,口腔精英微信号:KQJY--2000,微信名:口腔精英,但如果患者觉得这样做很舒服,试试也无妨。

  5.伤口有异状 就该随时回诊。

  如果麻药退了以后嘴唇还是麻麻的,或者三天后持续疼痛、组织液渗出、流血、原本不痛突然又开始疼痛、有不明原因的发烧等,最好尽快回诊请艾齿口腔医师做详细的检查。

 拔牙后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打电话向艾齿口腔医师请教,不要忍耐病情,因为每个人的状况不同,例如正在服用抗凝血剂药物的人,就很可能出现血流不止的问题;有心瓣膜不全的人,一旦感染,很可能就会让细菌跑到心脏,引起心膜炎。

  最后提醒,拔牙后的几天如果牙齿一直很痛,按时服用止痛药是正确做法。

  拔牙前需要先洗牙吗?

  牙结石是牙菌斑硬化的产物,而牙周病则是牙齿慢性的细菌感染,有些医师会建议有牙周病或牙结石多的人,拔牙前先洗牙,以降低感染的机会。也有医师主张所有人拔牙前,都应该先做一次完整的洗牙。

  一般建议只要先彻底刷牙,将口腔内可能残留的食物或脏东西清理干净即可。若为了安心起见且病患也很久没洗牙,这样做是可以的。但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显示拔牙前洗牙能有效预防感染。

  拔牙后要吃抗生素吗?

  拔牙后如果医师有开抗生素,一定要吃完。例如拔牙前如果牙冠周围已经发炎,或者病患有心脏病、糖尿病、心脏瓣膜不全等问题,考量感染情况可能较严重,就会开抗生素来预防感染。

揭开华为的物联网布局

金融界 2020-05-16 12:09:06

近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饱和,本来靠着手机大赚特赚的厂商,陆续布局另一个全新、但又可能比手机更要大的板块: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IoT)。

但是,相对于在5G上的投入,华为在物联网上的起步相对比较慢,建构物联网生态系统上落后于几家对手。但通信技术过硬的他们,尝试以通过系统层级的技术弯路超车,并在 2020 年的 P40 系列手机、以及其 EMUI 10.1 里,秀了一波强横的多设备互联互通技术。

虎嗅最近采访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与大家探讨一下华为在物联网上的布局,以及解释当中的所采用的核心技术。

数字中枢式物联网

在探讨物联网最新的发展之前,让我们先回顾物联网近年的发展,才知道新技术的突破在哪里。

根据维基百科的说法,物联网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算设备,机械和数字机器组成的系统,该系统具有唯一的标识符,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数据,而无需人与人或人与计算机的交互。但最初大众对物联网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想法,受限于科技的发展,一直都不愠不火。但等到在手机统治了科技市场后,物联网被想像成一个以手机为核心的“数字中枢” (Digital hub)。

Philips Hue 是第一批知名的“智能家居”设备,通过手机可以操作灯泡的亮度和颜色。图片来源:iPhonedo。

不久,智能家居 (Smart Home) 概念出现,很多人以为使物联网就等于智能家居。这些加个 App 的家设备,能让我们通过手机,操作这些“新式家电”,进行更细致的可视化操作,甚至也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操作家居设备,甚至排程操作设备。

这时候的新式家电设备,没有一个手机 App,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智能产品,也因为如此,像苹果这种传统海外手机巨头,早就通过 Homekit 在智能家居上布局,而国内厂商如小米,也早就搭建好小米生态链,建立起自己物联网生态圈。但是,这些操作并没有为家电设备带来实在的体验提升,最终广被视为“噱头”,未能成为气候。

后来,物联网开始把“数字中枢”,由手机迁移至云端,让更多设备能通过互联网互动协作,也能通过互联网突破协作的距离限制,让物联网发展跨进一大步。

通过 Dropbox 在不同设备上,同步同一个 PowerPoint 文件。图片来源:Keegan Long-Wheeler。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云端,把渠道库存数据与供应链实时同步,让工厂能自动增产或减产;也能在公司让通过互联网,用监察镜头看家中的小朋友是否安全;更可以让电视接上互联网,观看 YouTube 或 B 站的视频内容。手机和电脑之间,也通过自动化的档案传输和同步能力,实时的信息交换和同步(上图),不同的设备就能通过互联网,互相协作。

由于云端作为中枢的物联网,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所有的信息交流,必须经过资料上传云端,同步后才下传,协作时难免会有时延,必炙打断工作任务的的连贯性。因此,苹果后悄悄推动另一个新的系统,能把让几个设备快速而直接地互相沟通。

分布式物联网系统

这个新式的物联网系统,就是分布式系统 (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分布式系统一般是指一组计算机,透过网络相互连接、相互通信后合并,协同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然而,要做到这每一个设备都可以单独与另一个设备直接沟通,一点也不容易。各个设备之间都需要涉及大量系统级别的优化工作,最初也就只有拥有完整生态链的苹果,才能把个各设备互通起来。

苹果最初在 2004 年推出的 AirPort Express 小型路由器上,加入了 AirPlay 的功能。当时的 AirPlay 还很原始,但只要你的音响设备通过音频线与AirPort Express 相连,你就能在电脑的 iTunes 里,通过无线网络,把音乐发送到音箱里。

后来,苹果进一步把 AirPlay 改良成能把影像串流到 Apple TV 的 AirPlay 2,把列印指令发送到打印机的 AirPrint、以及无线档案传送技术 AirDrop。用户不用等待文件在上传互联网、同步和下传,而且近距离设备之间不但可以直接交换信息和送文件,更能直接传送个整个工作任务 (Task) 。

结果,AirPlay 流行起来、AirPrint 也成为打印机必然的标准,而 AirDrop 也大受欢迎,物联网也从“i 设备年代”,进入了 “Air 服务”年代。

Handoff(接力)能把目前的整个工作进程,直接传送到另一个设备。图片来源:TheMacUdotcom。

然后在 2014 年全球开发者大会 (WWDC) 里,苹果进一步加入了各种设备之间的直连功能,包括了能一键连上手机热点的Instant Hotspot (智能热点)、通过 iPad 或 Mac 来讲电话的 iPhone Cellular Calls(iPhone 蜂窝网络通话)等等。当中最重要的,是被 CNET 视为最重要功能的 Handoff (接手):你在在 iPad 上写了一半的邮件,可以随时切换在 iPhone 上继续完成(上图)。

Handoff 技术的出现,象徵了我们不但能在让设备之间传送任务,更能直接传送完成了部份的工作进程 (Process) ,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无缝切换体验。

iOS 的“连续互通”相机效果。图片来源:TheMacUdotcom。

然后在 2018 年,苹果正式把这些设备之间的直接功能,统称 Continuity(连续互通)系统,并进一步拓展其功能性,例如加入了能把 iPad 成为第二屏幕的 Sidecar(随航)、让 Mac 调用 iPhone 相机作为扫描器的Continuity Camera(连续互通相机)(上图)等,让不同设备的硬件,也能在机器之间互相调用和协同。

通过苹果的Continuity 系统,苹果生态圈里的设备就能有机整合,但由于系统封闭、安全性和隐私考虑的关系,使用时限制甚多。举例说,我们无法在第三方软件里调用 iPhone 的相机,又或是无法把 Mac 的影像转发到 iPhone 里,在使用不支持 Handoff 的 App 也无法享受无缝切换的体验。因此,苹果系统先天的特性,严重限制了这套物联网应用场景。

多设备犹如一个设备

到了 2019 年,华为通过发布鸿蒙 OS,提出分布式系统路线,不过,华为也不是复制苹果,而是进一步深化了整个设备互通的程度。王成录表示,EMUI 10.1 基于分布式技术的生态,多设备用户系统连接成一个新的软件定义,真正的突破了单手机的限制,其目标是:

让应用在跨设备体验上,如同运行在同一个设备上一样。

华为手机与平板的多屏协同功能。图片来源:华为。

分屏协同功能并不止于“多屏”,也不是单向地调动设备上的硬件、或是传送数据和任务,而是把当刻的整个手机设备,整合到另一台设备之上。

华为手机调用运动相机,进行畅连通话。图片来源:华为。

此外,华为也开放了分布式能力的SDK,让第三方的软件和硬件都可以快速与华为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并调用相应的能力。以上图为例,只要其他厂商愿意支持集成分布式能力,运动相机可以成为华为的手机的第三个摄像头,替手机拍摄出影像。第三方应用也可以调用华为手机相机的能力。除此之外,HiAi 语音助手也能通过分布式计算,既跑在手机上、又能跑在电视上,又可以跑在扫地机器人上,甚至可以跑在小耳机上。

王成录的理想目标,是多设备之间的连接,能做到接近同一台手机里一样,相机、芯片、内存、屏幕和传感器等不同的模块,犹如安装在同一块电路板之上,带来低延时而连贯的操作体验。用户就像在同一台设备上运行,完全感觉不到换了硬件设备一样。

这才是分布式系统最最精髓的地方,但同是也是难度最大的部份。这个里面要涉及到非常多通讯本身协议的优化,包括应用调度的进程本身的优化。

分布式技术背后的秘密

分布式的精在哪里?王成录告诉虎嗅,他们把整个系统解构成大量不同的模块,为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权限、以及适用的设备,在不同的模块打上标签。这个模块就保证了多个物联网设备之间,互通语言的一致,让各种设备互联互通。

当有新设备加入,这个设备只要报上硬件性能,系统就能自动把相应场景和权限的模块组装和加载,再把新的硬件“模拟”成手机的传感器。以先前提到的 HiAI 语音助手为例,这个 SDK 本身就被也解构成很多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标签,如果耳机要想装这个系统,你只要把耳机的硬件配置告诉给这个语音,那这个语音助手包会根据耳机硬件的能力,选择相应的模块加载在耳机里面来。

但是为了保障用户的隐私和安全,如果有新的设备要进入系统,先要做设备的认证和绑定。只有在同一个用户 ID 下经过认证的设备,才可以运用到现在数据的查找和使用能力。但即使在同一个 ID 下的多个设备,也需要包括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的能力、token 以及端到端的数据加密等安全系统,进行识别和加密。

王成录还透露,华为将合作伙伴分为南向和北向(上图),提供相应的软件工具开发包 (SDK)。南向是指面向硬件模块的厂家,能与华为的生态设备之间,实现这种分布式的互联互通的能力。南向的 SDK 将涵盖了所有可能的硬件模块,小到一个小的家用传感器、空气传感器都可以接入进来。

而北向则是面向 App 开发者,让开发者可以调用华为生态系统、以致南向合作伙伴的硬件模块。由于南向的硬件模块,均通过分布式系统模拟成手机自己的传感器,所以,应用开发者只需要开发一次,代码就能自动适配于这台设备之上,不用特别针对特定的南向硬件模块,重新开发。

让我们以耳机为例,南向的硬件模块开发者,可以通过分布式计算的开发工具包,轻松把自家的耳机,加入华为的生态系统里。而北向的App开发者,用一套北向的开发工具包,就可以让应用接入分布式技术,拓展更多使用场景,比如京东里可以拨打畅连电话。这样,开发者就能轻松拓展应用调用的硬件种类,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机会,构建全新的生态应用。

分布式系统爆发,可能还要等一两年

可是,王成录认为分布式技术的体验能成为消费者选购的首要卖点,最少还要在一年、一甚至两年左右。

他认为消费者对在感知软件上跟硬件最不一样的地方,是软件的体验有着明显的滞后性。他认为硬件本身非常容易衡量重量、尺寸、大小,各种数据都非常的漂亮,但是软件本身是需要一个慢慢的体验的过程,需要有很好的环境,也需要做软件的产品和厂家真正能够沉下心来,把场景做好做到位,让消费者体验以后才会真正喜欢,这样就有希望。

因此,他认为分布式系统爆发的滞后时间,取决于几个因素。首先是硬件上的支持,他希望为业界作出一个示范,唤醒业界的更多硬件生产厂家。其次,就是消费者慢慢体验到了某些喜欢的功能,让他留在这个系统上,并进一步会发现更多新的功能,成为这个系统里面非常忠实的使用者,但是这个使用者多了就会建立口碑,向四周的亲朋好友介绍。

物联网是个大饼,整个生态系统相当广泛,也有各种不同的发展路向。分布式系统是否能成为华为在弯路超车大杀器,改变整个物联网的赛道?让我们在两年后再来验证。

揭开华为的物联网布局

虎嗅APP 2020-05-16 11:12:19

近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饱和,本来靠着手机大赚特赚的厂商,陆续布局另一个全新、但又可能比手机更要大的板块: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IoT)。

但是,相对于在5G上的投入,华为在物联网上的起步相对比较慢,建构物联网生态系统上落后于几家对手。但通信技术过硬的他们,尝试以通过系统层级的技术弯路超车,并在 2020 年的 P40 系列手机、以及其 EMUI 10.1 里,秀了一波强横的多设备互连互通技术。

虎嗅最近采访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与大家探讨一下华为在物联网上的布局,以及解释当中的所采用的核心技术。

数字中枢式物联网

在探讨物联网最新的发展之前,让我们先回顾物联网近年的发展,才知道新技术的突破在哪里。

根据维基百科的说法,物联网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算设备,机械和数字机器组成的系统,该系统具有唯一的标识符,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数据,而无需人与人或人与计算机的交互。但最初大众对物联网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想法,受限于科技的发展,一直都不愠不火。但等到在手机统治了科技市场后,物联网被想像成一个以手机为核心的“数字中枢” (Digital hub)。

Philips Hue 是第一批知名的“智能家居”设备,通过手机可以操作灯泡的亮度和颜色。图片来源:iPhonedo。

不久,智能家居 (Smart Home) 概念出现,很多人以为使物联网就等于智能家居。这些加个 App 的家设备,能让我们通过手机,操作这些“新式家电”,进行更细致的可视化操作,甚至也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操作家居设备,甚至排程操作设备。

这时候的新式家电设备,没有一个手机 App,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智能产品,也因为如此,像苹果这种传统海外手机巨头,早就通过 Homekit 在智能家居上布局,而国内厂商如小米,也早就搭建好小米生态链,建立起自己物联网生态圈。但是,这些操作并没有为家电设备带来实在的体验提升,最终广被视为“噱头”,未能成为气候。

后来,物联网开始把“数字中枢”,由手机迁移至云端,让更多设备能通过互联网互动协作,也能通过互联网突破协作的距离限制,让物联网发展跨进一大步。

通过 Dropbox 在不同设备上,同步同一个 PowerPoint 文件。图片来源:Keegan Long-Wheeler。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云端,把渠道库存数据与供应链实时同步,让工厂能自动增产或减产;也能在公司让通过互联网,用监察镜头看家中的小朋友是否安全;更可以让电视接上互联网,观看 YouTube 或 B 站的视频内容。手机和电脑之间,也通过自动化的档案传输和同步能力,实时的信息交换和同步(上图),不同的设备就能通过互联网,互相协作。

由于云端作为中枢的物联网,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所有的信息交流,必须经过资料上传云端,同步后才下传,协作时难免会有时延,必炙打断工作任务的的连贯性。因此,苹果后悄悄推动另一个新的系统,能把让几个设备快速而直接地互相沟通。

分布式物联网系统

这个新式的物联网系统,就是分布式系统 (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 。分布式系统一般是指一组计算机,透过网络相互连接、相互通信后合并,协同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然而,要做到这每一个设备都可以单独与另一个设备直接沟通,一点也不容易。各个设备之间都需要涉及大量系统级别的优化工作,最初也就只有拥有完整生态链的苹果,才能把个各设备互通起来。

苹果最初在 2004 年推出的 AirPort Express 小型路由器上,加入了 AirPlay 的功能。当时的 AirPlay 还很原始,但只要你的音响设备通过音频线与 AirPort Express 相连,你就能在电脑的 iTunes 里,通过无线网络,把音乐发送到音箱里。

后来,苹果进一步把 AirPlay 改良成能把影像串流到 Apple TV 的 AirPlay 2,把列印指令发送到打印机的 AirPrint、以及无线档案传送技术 AirDrop。用户不用等待文件在上传互联网、同步和下传,而且近距离设备之间不但可以直接交换信息和送文件,更能直接传送个整个工作任务 (Task) 。

结果,AirPlay 流行起来、AirPrint 也成为打印机必然的标准,而 AirDrop 也大受欢迎,物联网也从“i 设备年代”,进入了 “Air 服务”年代。

Handoff(接力)能把目前的整个工作进程,直接传送到另一个设备。图片来源:TheMacUdotcom。

然后在 2014 年全球开发者大会 (WWDC) 里,苹果进一步加入了各种设备之间的直连功能,包括了能一键连上手机热点的 Instant Hotspot (智能热点)、通过 iPad 或 Mac 来讲电话的 iPhone Cellular Calls (iPhone 蜂窝网络通话) 等等。当中最重要的,是被 CNET 视为最重要功能的 Handoff (接手):你在在 iPad 上写了一半的邮件,可以随时切换在 iPhone 上继续完成(上图)。

Handoff 技术的出现,象徵了我们不但能在让设备之间传送任务,更能直接传送完成了部份的工作进程 (Process) ,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无缝切换体验。

然后在 2018 年,苹果正式把这些设备之间的直接功能,统称 Continuity(连续互通)系统,并进一步拓展其功能性,例如加入了能把 iPad 成为第二屏幕的 Sidecar(随航)、让 Mac 调用 iPhone 相机作为扫描器的 Continuity Camera(连续互通相机)(上图)等,让不同设备的硬件,也能在机器之间互相调用和协同。

通过苹果的 Continuity 系统,苹果生态圈里的设备就能有机整合,但由于系统封闭、安全性和隐私考虑的关系,使用时限制甚多。举例说,我们无法在第三方软件里调用 iPhone 的相机,又或是无法把 Mac 的影像转发到 iPhone 里,在使用不支持 Handoff 的 App 也无法享受无缝切换的体验。因此,苹果系统先天的特性,严重限制了这套物联网应用场景。

多设备犹如一个设备

到了 2019 年,华为通过发布鸿蒙 OS,提出分布式系统路线,不过,华为也不是复制苹果,而是进一步深化了整个设备互通的程度。王成录表示,EMUI 10.1 基于分布式技术的生态,多设备用户系统连接成一个新的软件定义,真正的突破了单手机的限制,其目标是:

让应用在跨设备体验上,如同运行在同一个设备上一样。

分屏协同功能并不止于“多屏”,也不是单向地调动设备上的硬件、或是传送数据和任务,而是把当刻的整个手机设备,整合到另一台设备之上。

此外,华为也开放了 分布式能力的SDK,让第三方的软件和硬件都可以快速与华为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并调用相应的能力。以上图为例,只要其他厂商愿意支持集成分布式能力,运动相机可以成为华为的手机的第三个摄像头,替手机拍摄出影像。第三方应用也可以调用华为手机相机的能力。除此之外,HiAi 语音助手也能通过分布式计算,既跑在手机上、又能跑在电视上,又可以跑在扫地机器人上,甚至可以跑在小耳机上。

王成录的理想目标,是多设备之间的连接,能做到接近同一台手机里一样,相机、芯片、内存、屏幕和传感器等不同的模块,犹如安装在同一块电路板之上,带来低延时而连贯的操作体验。用户就像在同一台设备上运行,完全感觉不到换了硬件设备一样。

这才是分布式系统最最精髓的地方,但同是也是难度最大的部份。这个里面要涉及到非常多通讯本身协议的优化,包括应用调度的进程本身的优化。

分布式技术背后的秘密

分布式的精在哪里?王成录告诉虎嗅,他们把整个系统解构成大量不同的模块,为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权限、以及适用的设备,在不同的模块打上标签。这个模块就保证了多个物联网设备之间,互通语言的一致,让各种设备互连互通。

当有新设备加入,这个设备只要报上硬件性能,系统就能自动把相应场景和权限的模块组装和加载,再把新的硬件“模拟”成手机的传感器。以先前提到的 HiAI 语音助手为例,这个 SDK 本身就被也解构成很多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标签,如果耳机要想装这个系统,你只要把耳机的硬件配置告诉给这个语音,那这个语音助手包会根据耳机硬件的能力,选择相应的模块加载在耳机里面来。

但是为了保障用户的隐私和安全,如果有新的设备要进入系统,先要做设备的认证和绑定。只有在同一个用户 ID 下经过认证的设备,才可以运用到现在数据的查找和使用能力。但即使在同一个 ID 下的多个设备,也需要包括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的能力、token 以及端到端的数据加密等安全系统,进行识别和加密。

王成录还透露,华为将合作伙伴分为南向和北向(上图),提供相应的软件工具开发包 (SDK)。南向是指面向硬件模块的厂家,能与华为的生态设备之间,实现这种分布式的互联互通的能力。南向的 SDK 将涵盖了所有可能的硬件模块,小到一个小的家用传感器、空气传感器都可以接入进来。

而北向则是面向 App 开发者,让开发者可以调用华为生态系统、以致南向合作伙伴的硬件模块。由于南向的硬件模块,均通过分布式系统模拟成手机自己的传感器,所以,应用开发者只需要开发一次,代码就能自动适配于这台设备之上,不用特别针对特定的南向硬件模块,重新开发。

让我们以耳机为例,南向的硬件模块开发者,可以通过分布式计算的开发工具包,轻松把自家的耳机,加入华为的生态系统里。而北向的 App 开发者,用一套北向的开发工具包,就可以让应用接入分布式技术,拓展更多使用场景,比如京东里可以拨打畅连电话。这样,开发者就能轻松拓展应用调用的硬件种类,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机会,构建全新的生态应用。

分布式系统爆发,可能还要等一两年

可是,王成录认为分布式技术的体验能成为消费者选购的首要卖点,最少还要在一年、一甚至两年左右。

他认为消费者对在感知软件上跟硬件最不一样的地方,是软件的体验有着明显的滞后性。他认为硬件本身非常容易衡量重量、尺寸、大小,各种数据都非常的漂亮,但是软件本身是需要一个慢慢的体验的过程,需要有很好的环境,也需要做软件的产品和厂家真正能够沉下心来,把场景做好做到位,让消费者体验以后才会真正喜欢,这样就有希望。

因此,他认为分布式系统爆发的滞后时间,取决于几个因素。首先是硬件上的支持,他希望为业界作出一个示范,唤醒业界的更多硬件生产厂家。其次,就是消费者慢慢体验到了某些喜欢的功能,让他留在这个系统上,并进一步会发现更多新的功能,成为这个系统里面非常忠实的使用者,但是这个使用者多了就会建立口碑,向四周的亲朋好友介绍。

物联网是个大饼,整个生态系统相当广泛,也有各种不同的发展路向。分布式系统是否能成为华为在弯路超车大杀器,改变整个物联网的赛道?让我们在两年后再来验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暑假没进组真的是你们的损失也是大家的损失 害 你们怎么就不懂呢 我劝你好好珍惜@何洛洛Studio#人间失格音乐剧# 好了我要来发一些人间失格的疯[抓狂][抓狂
  • 共勉《拉萨之随笔》凌晨的拉萨河风想让我活着 清晨的边陲小镇想让我活着有人牧羊但不知在哪座山上 我活在世上不知在哪条路上总想尝试着让灵魂失重会不会很容易被风吹走
  • #阿姆斯特丹大学# #webinar# [钟]今晚9点(2月27日荷兰时间14:00)阿大传播学研究生院admission officer 与在读学生将网络直播
  • 繁华声 遁入空门 折煞了世人 梦偏冷 辗转一生 情债又几本 如你默认 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 又一圈的 年轮 浮图塔 断了几层 断了谁的魂 痛直奔 一盏残灯 倾塌的
  • 前者对人生都是充满怀疑的,相信“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离开了这个糟糕男人,她的人生会更糟糕。第二种是“心理依附关系”:这样的人,从小内化了比较好的“爱的模板
  • 包括也可以解答一些备考期间的疑惑(答主也认识上岸人大和暨南的姐妹哦!发布模板#研硕教育学霸养成记#12天今日已完成以下任务:背了20个单词整理了英语笔记做了计算
  • 雖然沒什麼時間休息,晚上睡一下又要起來看診⋯但能夠順利為每一位媽媽接生,安全的把每一個可爰的小宝宝帶到世上,是我們的喜悅❣️【美国梦美HRC生殖医疗集团专家团队
  • 只是,我都不敢相信,竟然写了整整一天[允悲]今天跟老公为了买车的事吵架了,快被他活活气死了,年入20万的普通家庭,非要打肿脸充胖子,非要买辆落地50万的奔驰,他
  • 新晋外号“榆次雨神”小赵的回村之路着实坎坷两手空空推个行李箱非常潇洒全然把进门刷卡这件事抛之脑后前一秒美滋滋下一秒芭比Q了虽然已经当面说了无数次谢谢但是还是感谢
  • 不太对吧??
  • 不过这小子到底是想去吃顿好的,还是想去沾点他瀚章哥哥的才气,我这当父亲的就不得而知了!   我妹在僻静处对我说:“我数过了,所有的亲戚都来过咱家。
  • 人因心动,心为景迷,有情在,细水长流,因为痴,或为爱,这样的树必然会成为你我挥之不去的缠绵,这样的河一定可成为你我念念不忘的灵魂之故乡,也因为是痴,总可见有那么
  • !!
  • 市西大街小学教学楼二楼的一个房间,是吴莉莉名师工作室,这里是吴莉莉和众多教师梦想起航的地方,也是培育更多优秀教师的摇篮。吴莉莉认为,开展教学研究不能只停留在书面
  • 【服贸会首设元宇宙体验展馆 展区内可体验AR技术】近1万平方米的元宇宙体验场馆,10余场行业专题论坛深度探讨互联网3.0、智慧驾驶等前沿话题,一批权威报告以及最
  • 7.昨天散步遇到的皮皮,我俩都喜欢狗狗,但我有点社恐,他就不一样了,每次看到狗狗都会上去搭讪,其实我觉得曾哥的情商很高,我有时候呆呆的,他会教我一些道理什么的,
  • 太适合情侣约会、闺蜜朋友小聚,美味之余,美景尽在小寨赛格国际购物中心7F #好好吃饭#✨鱼厂✨赛格店八周年庆 对于热爱吃烤鱼的我来说鱼厂就是C位~ 时尚的电音
  • 先是唐山烧烤店打人 又是唐山女孩被车碾压杀害 现在又出来河南13岁女孩子被砍,他只是拒绝了别人的骚扰就要遭受这些,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这种事情呢,女孩子以
  • #启优商学院#Linkedin领英课程才结束不到两周,继老学员的积极反馈(玩了这么多年的领英,第一次在发布产品后获得如此高的阅读量(670次阅读)和6个直接后
  • ”岳云鹏说:“张三李四王五”郭德纲说:“这几个人都走了。岳云鹏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德云社发生动荡之际,不少曾经的台柱子们纷纷离去,德云社也成了一个空架子,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