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舟山东路|见证过多少青春和爱情,肉夹馍小店的故事你还记得吗】杭州舟山东路的故事太多太多了。这几天,钱江晚报小时小店群中,在原舟山东路开过店的店主们,在群内刮起了一股关于舟山东路一条路一世情的怀旧风。对这些小店店主来说,舟山东路,是带着青春和怀念的字眼。
2017年5月21日,因城市建设等原因,这一条紧挨着城市学院、树人大学,装载着学子们青春、友情和爱情的美食街开始改造,舟山东路的小店们停止了营业,二十余年日日见面的店主们不得不经历一朝分离。
盖浇王、肉夹馍、新安江酸菜鱼、闵杭可乐鸡翅……这些当年的网红店主们随后散落在杭城四方。这其中,肉夹馍的拥簇学子们算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网红店还是回到了城市学院里,自带往日光环和熟悉的味道。

舟山东路网红肉夹馍店
有女生穿着婚纱买买买

原舟山东路肉夹馍网红店没有名字,学子们都叫它肉夹馍,专指这一家。
经营者是一家三口,父亲李成,母亲孙秀芹,儿子李岩。
网红店成长史,是从风雨飘摇的小摊子开启。
三人从安徽蚌埠老家来到大城市,当时李成和孙秀芹是48岁和46岁。
他们来到了当时最繁华的美食街——舟山东路,撑起了一个卖肉夹馍的小摊子。很多南方学子之前从没吃过肉夹馍,人生别样的美味体验就是从这家摊子上奠定。
2000年-2003年,“夏天中午,晒得要命,冬天,下雨下雪,冻得来回踱步。”三年,就像是一家三人的杭州受难记,但,苦难催生的一口肉夹馍美味,无比熨帖着夜归学子的胃。
2003年,钱攒足了,一个10平米的肉夹馍小店开起来了,租金每季度1000块钱,只卖肉夹馍,2块5一个,白馍夹上卤猪肉,撒上香菜,酱料,那个滋味,美。
当时舟山东路有上百家店面,一家紧紧挨着一家,周末人挤人。
杭州的美食宝藏似乎都深藏在学校周边的犄角旮旯了。
舟山东路肉夹馍店旁边是网红酸菜鱼馆。红气似乎能互相影响,它们分别成为学子们不同食物拥派中最红火的两家。
排队是常规操作,“可怕”的是校庆、周末的人流排队。
一个中午,来参加校庆的七八十人蜂拥至肉夹馍店,很多学子毕业后,馋这口味道好几年了,“做都来不及了,我不得不两个人卖一个肉夹馍,学子们掰开分食这口好味道。”
排队人流,多到了影响交通的程度,“队伍刚好把门口的游8线位置挡得牢牢的,每次人太多了,我就得过来劝大家让点位置,给公交车先过去。”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旁边公司年终开会,一下就定走了320多个肉夹馍。
早上7店开门,一般到凌晨2点才能关店。一天店里会卖出上千个肉夹馍,一个月营业额10万元。
“那时候真的累呀。”李成感叹,有时候,真的希望不要来这么多人呢。
那时,学生顾客们期待的目光就是坚持干下去的动力,“看到很多专程过来吃肉夹馍的毕业生,实在说不出‘没了,要休息’的话,还是给他们做了。”
周末,是毕业生回来打卡肉夹馍的黄金期。据说甚至有外地毕业学子专程坐飞机来,买几十个肉夹馍带走,第二天打飞机带回去。
李成念叨,十多年里,至少送走了近百万学子,说起他们就像夸自家孩子一样:“很多毕业生都有了很好的工作,有去了央视的,有去了国外的,很多人加了微信,偶尔聊天会告诉我都过得很不错。”

让一家子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人穿着婚纱来买肉夹馍。
“两口子是学生情侣,女生在校时就爱吃肉夹馍。结婚了来学校拍婚纱照,非要拉着我儿子合影,给摄影组成员买了几十个肉夹馍。”李成笑了,儿子是1982年出生的,和很多毕业生年纪相仿,处成了朋友。毕业生回校打卡,他是最受欢迎的合影对象。
浙江电视台一位著名主持人沈涛也是这家网红肉夹馍店的常客。
肉夹馍店的顾客不仅仅是晚归学生,不仅是打卡社会人,舟山东路几乎所有店主都吃过李成家的肉夹馍,酸菜鱼馆大哥吃得最香。

离开时落了泪,还认了女顾客做干女儿

舟山东路要改造的时候,孙秀芹落了泪。
“心里特别舍不得,杭州就像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在杭州的时间比在老家的时间要长得多。”孙秀芹说,心里特别难过,一想到要离开那么熟悉的环境和学生,心里有一万个舍不得。
儿子的店里微信加了几千个学生,约好再开店时,还要再来吃。
旁边的网红店也都散了,有的店主去上班了,有的店主不知道去了哪里。
作为舟山东路的老牌网红店,肉夹馍后来获得了在城市学院里开店的优先资格。
今年,已经是小店搬进城市学院里面的第四年。
店开在学校里面,少了街边顾客,尤其是去年疫情之后,很多打卡的毕业生也进不了校园,店的生意远不如之前辉煌。
“我们年纪都大了,快70岁了。” 孙秀芹回忆起在原舟山东路的忙碌,还有点发怵,现在,日子清闲了许多,晚上10点钟就可以睡觉了。
店开店关跟随学生的节奏,每年还有一个月的寒假休息。
老两口心里平静了许多,“当初没想到会把店开得这么久这么久,都是人气上来了,觉得关了可惜,现在轻松点,很符合我们的体力,而且店也留着。”
李岩和老两口现在还租房子住,日子过得平淡且温馨。不准备扩大店面或者开分店,只是想守住自家的独特味道。
每每一到傍晚,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就来买一个肉夹馍,三三两两边聊天边等美味,李岩做肉夹馍,还会和学生们唠嗑几句,“今晚,是不是又要跑步呀”、”今天可能下雨,要记得带雨伞”……
孙秀芹得空还认了个干女儿,是以前城市学院的学生,“在校的时候天天吃,毕业了,每次开车来买50块钱的肉,带几个饼子回家吃。”孙秀芹夸她,长得好看会说话,上次还特意带了牛奶来看望她。
店里面,女学生送的香囊,也被孙秀芹挂起来了。
夜幕降临,成群的青春学子出来散步了,这家没有名字的肉夹馍小店又忙了起来,一个个新鲜大白馍出炉,最熟悉的仍是那句老故事老语调:同学,肉夹馍加个香菜不?
无论是曾经在舟山东路开过店的店主,亦或是曾经去过舟山东路的你,对这条路有着怎样的回忆和故事?
如果,现在组织一次重走舟山东路活动,你愿意参加吗?
欢迎来小时新闻·社区那些事,讲述“和舟山东路不得不说的故事。”(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章然)

我记忆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

已经有4个同学在路上,公交车上认出我,但我没想起他们是谁了……其实也不算没想起来,就是愣了一会儿努力回忆了一下,然后想起来的

哦,除了我幼儿园同学[笑cry]我到现在都只对他说的幼儿园有印象,对人……真的没想起来……

这个前同事也是,前几天碰见,他叫我,我愣了一下:有点儿眼熟,他:我是xx,我:哦!想起来了!

90%职场人的微信,已经被工作绑架

微信日活跃用户接近11亿。随之而来的,却是越来越严格的“社交礼仪”,公司一套,生活中一套。一个公司发了新规定:对员工微信头像名字、朋友圈内容进行约束。

这个公司涉及的改头像、姓名,转发公司广告,大家几乎都遇到过,只不过没这么极端。原本属于自己私人的微信,如今被工作绑架了。

好友全都是工作关系的领导、同事和客户,随时随地被安排任务、检查工作,伴随着无数工作群的滴滴响。工作与生活,无法分开。

01好好上个班,24小时都要在线

以前用邮件、QQ工作时,只有白天上班时在线。有了手机微信后,每个人都24小时在线。于是,微信变成了工作联络工具。因为,我无法确认你其他软件的使用频率,但几乎每个人都会高频使用微信。

因为微信找你随时都可以找到,于是领导可以利用微信随时找你谈工作,你有苦也说不出。员工从每天8小时上班制,变成了7*24小时待命。

周日晚上10点,我的高中同学程序员收到领导的微信:“这个代码要修改,明天早上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mmp:“好的老板”。

浙江某幼儿园工作的小郭虽然放寒假了,但工作微信群一直在发信息,一条就是一个任务,做展板、搞设计,并且需要把手绘图片发给领导。放假比加班还累。

春节期间,我一个广告公司负责营销策划的朋友,原本定了澳洲行,不断接到领导发来的临时任务,于是她的假期大部分时间在酒店里抱着电脑干活。

我常常在周末睡个懒觉被微信吵醒,看个电影2小时都经常掏出手机看微信,还都是几条60秒的长语音(20秒就能表达清楚),更有甚者一个微信电话打来,简直恐惧。

员工的时薪,实际上极低。以前领导布置一个事情,需要在白天上班期间,或慎重地在邮件里布置,这叫仪式感。仪式感的好处是:领导在做这件事之前,会深思熟虑很久,所以都是有着前后脉络的,你在完成工作时会很清晰。

现在领导随便冒出什么想法,或只是看到一个朋友圈,转发到微信群里,员工就要火速进入备战状态。但这种情况下,领导也不过是随便冒出个想法,并不一定想清楚,对员工来说。第一增加了工作时间,第二这个想法并不成熟,很可能根本不能执行下去,白忙活一场。

当然,秒回还是必须的,否则五分钟就要被艾特,超过十分钟就要被点名批评。休息时间,我最怕打开的就是微信,看到微信通知有新消息,都头皮发麻。上一秒还在舒舒服服看剧,下一秒被领导点名,状态迅速切换,感觉自己快精神分裂了。

除了利用微信占用时间,公司还强行占有你的社交圈。某公司有了个Logo,于是强行要求全部员工头像换成该Logo,大领导挨个检查,不换就是没有集体精神,于是一夜之间该公司的朋友圈像个传销组织。

还是这家公司,出了新产品,要求所有员工a-z发该产品广告——记得时不时发微信看你有没有删除他的人吗?这个是升级版,强行将公司广告push给你。但他也很无奈,因为领导要看截图。

公司公众号发了个文章,全员进行转发,还有转发自家公司的公关稿,是朋友圈日常一景。这是我的私人微信,爱叫什么名字,爱用什么头像,爱发什么朋友圈,关你什么事。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去限制他人的私人生活。

02设置三天可见,是最后的妥协

五六年前的微信,好友大多是朋友和家人,那时每次打开微信都很期待。现在的微信社交圈错综复杂,亲友、同事、工作认识的人、理发店的Tony老师可能都有你的微信。

加的人那么多,交心的没几个。微信从熟人社交,变成了陌生人社交。原本发给亲友看的东西,现在这么多人都能看见,心理负担太大了。分组功能并不实用,因为加了好友后,他是能看见所有曾经发的朋友圈的。

今天分组发了朋友圈抱怨工作,第二天有同事加微信,一不小心就被看见了。周末不想加班请了病假,发个美食图,还得小心翼翼检查有没有遗漏分组的。新加的陌生人翻到一年半前的朋友圈点赞,实在很吓人。不想被陌生人窥私,于是我们只好选择少发朋友圈,并且三天可见。

曾经的QQ因为加了太多人,让人觉得没有隐私,于是很多人转战看起来很封闭的微信。而如今,微信的安全感,已经快消失了。

03各种各样的微信礼仪,真的好严格

网上有着各式各样的微信礼仪,可以说非常严格了。不能在不回微信的情况下,去发朋友圈,否则超级不礼貌;不能不秒回;不能发转账记录、晒吃的、晒旅游健身自拍等等,否则都是在装;加班晒朋友圈要被diss;不能撤回,撤回需要解释。

微信礼仪真的太严格了,严格到我时时刻刻在为他人活着。加班不晒,相当于我白加了,不让领导看见的加班,意义何在。至于爱发什么,我付出了金钱/努力/时间,发个朋友圈,吃你家大米了吗?

《奇葩说》有一期,时刻保持联系是不是暴政。当然是暴政。微信的目的是保持联系,不是时刻保持联系。特别喜欢姜思达说的一段话:

我们有没有做一头安静的猪的权利,我们有这个权利吗?如果有这个权利,请你不要剥夺它,让我拥有这个权利。有时候我忙,我没法回你信息;我不忙,我更没法回你信息;我就想不忙,我就想闲。别问我回你信息多简单,能费多大的事?我就是不想费这一丁大点的事。

就是这一段的时间里,我不想被任何人打扰,我就是想和自己聊聊天。我们和别人时刻保持联系,最大的坏处就是没有办法和自己保持联系。所以,以后再有人问自己:在吗?你就回答他:不在!

在人人微信的年代,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几小时空暇,去当一只安静的猪,是最大的奢侈了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本意不是网暴人,你回回写小作文干嘛,把别人隐私全揭出来又打着非网暴的旗号,不又当又立还没那么多人嘲[允悲]当然也不会替她说话[嘻嘻]我说的哪句话有假,分手等着被
  • 【Autumn Arrival】Knit Rib Full Zip Jacket,限時最少8折:$407♡【配襯單品,厚底球鞋,限時最少8折:$711】連同這件
  • [单身狗]眼熟一下都好呀~帅t美p双修h都有![单身狗]眼熟一下都好呀~帅t美p双修h都有!
  • #fromis_9[超话]# 【TW】220118 官推更新[#fromis_9# ]컴백라이브재밌었다알찬젠가게임이었다✨원샷받은미모예뻤다❤️‍채영이는오프
  • 爱情中最甜蜜的事情是你能记住我的一些小细节,但我不能让你记住。选择挽回一个人,意味着你想要最终和他有一个完满的结果,长久地走下去,你想要这个人以后一直对你好,那
  • 就 突然想感慨一下今晚爸妈看七夕晚会,阿杰的节目,考虑到我在学校看不了电视,还录给我看[苦涩]眼泪呜呜 真的蛮感动的还有以前吧 但凡阿杰的地方,他们都会cue我
  • 收听指南:2021年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战马”三队,问鼎宝座,荣耀而归隆冬已至,但海南却异常的“热”此时的热不仅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更多的是因为一场让跑者们跑得
  • 只想让大家关注她的作品,而不是喜欢单身的她,这样的话粉丝的粘性也不是很好,不利于以后的工作开展。很少有生了2个孩子的妈妈,身材还能恢复这么好的,有时间的话希望她
  • 烤好之后立马吃是我最喜欢的吃法,可以搭配各种水果,或者各种酱汁都是可以的。非常香甜松软的,如果家里没有黄油,可以用食用油来代替的。
  • 因为年月为父母宫,是代表长辈的位置,所以就会有年龄偏大的现象。对于男命来说,日支为妻子的家,如被比劫占据,大家都知道比劫是克财的,财为男命之妻,妻子一“回家”由
  • 人也占1/3,谋事在人。人也占1/3,谋事在人。
  • 开[怒骂]!但是有一句可以说说,勤奋可以温饱,这是科技生产力给的,也不是勤奋给的。
  • 所以,儿女优秀别夸,因为真心听你夸的人几乎没有。你家儿女真正被别人夸,一定是背后夸;凡是当着你面夸的人,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他自家儿女也与你家儿女旗鼓相当,或者为
  • #微博新知博主#  双龙出海形态往往出现在股价拉升的中段,位置不能太高,至少从技术面上看还要有上涨空间,K线形态上线出现了一个涨停板,然后成交量要缩量,调整的时
  • 3晚悦榕泳池别墅或宁静泳池别墅住宿 + 每日双早 + 入住期间一次机场接机或送机,或入住期间一次下午,或一次漂浮早餐 + 悦榕阁指定产品5折优惠 + 酒店内餐饮
  • 但是在米内罗球场仅仅5个月后,这位西班牙前锋就离开了这里,据《邮报》报道,他现在可能回到英格兰,报道称阿森纳正在考虑签下这名自由球员。但是在米内罗球场仅仅5个月
  • #开端没烂尾#很圆满 很幸福 是我们所期待的结局谢谢开端给我们讲述了这么一个内核温暖的故事 我们相信 我们各自都能在剧中学到点什么 或许是对亲人要更加包容理解
  • 堂嫂说:“不多,不多,那就麻烦我帮她宰了,还得辛苦我帮她腌好熏干,特别嘱咐,一定要用柏树丫枝熏哦,她知道我门口有十几根宰了几十年的老柏树,每年都是用那个熏肉。堂
  • 不过一碗面的晨光,无惧寒冷,坐在了室外的观景台。份量比我想象的多,毕竟食材都是从山下挑上来的,素面口味自是清淡,我吃着还行。
  • !图片史诗级尴尬事件,金星老师又怎会放过吐槽:“坐个破加长林肯,你就什么上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