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

每一元素都有原子,原子有正负电荷,

证明可以再分的,总之世上没有不可分的东西。

庄子说,一个东西天天拿去他的一半永远也拿不完,

反正要剩下一半,永远都可以再分的。

每个东西再小都有两面,不是孤立单面,部是由许多客观存在的条件构成,

客观条件够了此物就产生了,条件和合存在,条件不够就消灭。

这是佛法讲的

“ 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 ” 的缘生道理。
  

正因为事物是由客观条件聚合而存在,

所以叫缘生法,缘生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无常性,

因为他是依靠客观条件聚合而存在,不聚则会消失,

他的存在是毫无主宰,没有常性的即没有自性的存在,

正如一个会议的组成,大家都聚集在一起便组成了一个会,

人都散了这个会也不存在了。

所以三法印中有一印是 “ 诸行无常 ”,

“ 诸行 ” 的 “ 行 ”

不是 “ 行深般若 ” 的 “ 行 ”

( 指心理活动 ),

这个 “ 行 ” 是指一切有为法,

即由因缘所聚合成的一切事物。

因为一切法因缘所生,缘散则灭,

所以他是无常的,缘生即无常,聚合则无自性。

“ 无常 ” 的含义是说没有一成不变独立的东西,这就是无常、缘生。

所以佛法的缘生理论同辨证法的观点并不矛盾,

与马列主义并不冲突,佛法的中心论点就是讲缘生,

因为缘生所以无自性,所以是无常,不是孤立的存在,

这是符合宇宙万法的真实相的。
  
而且这个 “ 空 ” 是 “ 照见 ”,

即是用智慧如实观察时 “ 照见 ” 的,

观行是在智慧上起的,如 “ X ” 光那样透视人体,

诸法的真实相,非凡夫的眼光能见到的,

是观自在菩萨以深般若智慧观见的,

观见五蕴都是因缘所生,都没有自性,自性空才是空的讲法,缘生故空,空无自性。

空掉我们对于一切事物及人我上起的我执见,起执就是障碍,

有的对三宝即对佛像、经书上起执著了,

就贪佛像、经书,看见好的就偷为已有,

凡是对任何法上起执都是流转生死的根本,

而空就是要空掉这种执著。
  

“ 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

是十二因缘的还灭法,十二因缘又叫十二有支,

都是缘生性空的,没有常恒的存在,故没有不变生灭。

般若如大火能 “ 烧 ” 尽一切执著,

不仅对有为法不应起执著,

对无为法亦不应执著,

“ 金屑虽贵,著眼成翳 ”,

在讲般若中没有一点儿保留,

保留一点儿就是流转生死的根子。

四谛也是缘起性空,不应在上面起执著。
  
修般若求智慧,有智慧就修,修又求证得一个果位,求得道。

《心经》说 “ 无智亦无得 ”、

“ 得 ” 有具体的东西。

“ 得 ” 有灾在的东西,得道得果,修行成就,都不能在得上起执著,

不定法中亦有一个得,众生总以为是实在的东西叫得。

智慧、得道都是缘起性空,

“ 得 ” 也是缘起性空,假名安立。

总之应了知 “ 得 ” 是缘起性空,

这就是无执著的 “ 得 ”、“ 智 ”。
  
学修不应太着急,对於所学修的法不应起执著,修行的心不应太急切,

但不精进也不好,佛对弟子讲,修行应如弹琴一样,心太切,如弦绷得太紧了就容易断,

应不过紧不过松,还应有持久不懈的心,有勇猛心,恒常心,太着急会出毛病,

佛法无多旨,真正用於修行成就的法门用不了多少,万法归根到底都是说一切法无我,

如果太精进了会把身体搞垮的。

反而达不到自己的愿望,不应急於求成,

应有畏远心,学法应如其次第的学,

犹如禽走路的人一样,开始不紧不慢的走,

才走得远,才能到达目的地。
  
“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 ”。
  
无得,本来就没有可得的,般若经说对一切不得起执著。

对一切法不起执著就无里碍。

执无为法,如三宝、般若都不应,执任何一法都是墨碍,

众生的罣碍恐怖就是因为执著有一“ 我 ”,

“ 我 ” 就是障碍的根子,无我了就无障碍了,无罣碍就无恐怖,

菩萨发心度众生,他不怕流转生死,

因为菩萨早就没有我了,

所以才发得起菩提心,觉悟一切有情。

小乘发不起菩提心是因为他未真正见到无我。

“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

没有我了就不会有罣碍,无罣碍,就不会恐怖。

“ 远离颊倒梦想 ”:

般若的究竟是无我慧,般若离颠倒。

颠倒有四种:
无常常倒,
无我我倒,
苦为乐倒,
不净净倒。
  
( 一 ) 无常常倒:

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但众生都执以为常恒不变,就叫无常常倒。

如 “ 无常颂 ” 中所说,知道自己要死,但总是想我还不得死。
  
( 二 ) 无我我倒:

众生把五蕴假合的躯体以为是我。

这就是无我我倒。
  

( 三 ) 苦为乐倒:

世间皆是无常幻化,但众生是以苦为乐,如结婚,世人以为快乐,而根本就是苦。
  
( 四 ) 不净净倒,净是妙好的意思,身子是最不净的,但众生却以为是净,对身体起执著。

这是四种颠倒。
  

“ 梦想 ”:
众生想的一切境,都是缘生无自性,

如梦境一般,但却以为是真实的,

梦见可怕的心生恐怖,

梦见欢喜的就高兴,

世间上没有一样是实在的。

想:
幻想,各人的想法都是颠倒想,证了阿罗汉就灭受想定。

证到般若远离颠倒梦想,菩萨证了涅槃,永不休息地度众生,

说小乘的涅槃是堕涅槃,未发度众生的菩提心,

我们每天念的《罗汉仪轨》

和大藏经中的《法住记》,

都说佛法不来,在世间上时兴时衰,

都是由於十六尊者住持,

十六尊者不入涅槃,住世度众生,

各在佛前发誓住持佛法,各人住持一处,

迦叶尊者在鸡足山 ( 云南省 ) 入定,从定力延长生命,住持正法,

等到弥勒菩萨下生,我们应求十六尊者的加持,十六尊者都发了菩提心,

在法华会上得到佛授记以後都要成佛,

是大乘人,是大菩萨,都发了大乘心,

以定力住世,现的声闻相。

《罗汉仪轨)中有颂文

“ 调伏自在现住声闻身 ”。
  
“ 究竟涅槃 ”:

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梵语的音译,

意思是 “ 无上正等正觉 ” 佛成道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等正觉区别於菩萨和小乘的觉,十地菩萨等於十四晚上的月亮,

佛才是十五晚上的月亮,一切福德智慧资粮都圆满成就,

小乘的觉是偏觉,只是偏重自己觉悟。
  

禅宗阴悟的人,仅是一点没有明白,没有过关。

若根底深厚,到善知识处参学,善知识一点就穿,破除他的迷惑就开悟了。

遣便是祖师禅的微妙,祖师禅主要是以慧学断烦恼证无我,见诸法宵性,开悟就是见诸法实性,即见佛性。

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见性即见佛性,佛性是无明的反面,无明遮住佛性就是迷,

断尽无明就见到佛性,开悟要依善知识参,无明的根本是俱生我执,无明

( 心里的病 )

被善知识拉出来就见到佛性,

所以要参访善知识,求师访道,请善知识印证,教诫。
  

祖师禅,如来禅都是有传承的。

禅宗门下常参 “ 念佛是谁 ”,是把无明的根子挖出来,

这是禅宗下的疑情,参念佛究竟是谁,说是我在念,

那个在念佛的 “ 我 ” 究竟有没有?

佛在世里主要是禅诵,禅是如来禅,范围很宽,

後来达摩祖师传的祖师禅,没有说是坐在禅凳上开悟的。
  
《续比丘尼传》中载:

一位叫玄机的比丘尼去参访禅宗的雪峰义存禅师。

禅师问:你从哪来,

玄机答:从日照峰来。

师问:日出也未?

答:日出就把雪峰照化了。

问:你叫什么名字?

“ 玄机 ”。

“ 一天织多少布?”

“ 寸丝不挂 ”。

说完转身就走。

没几步,禅师突然说:“ 袈裟拖地也 ”!

玄机忙回头看,禅师笑着说:

“ 好一个寸丝不挂呀!”

玄机即拜禅师为师,禅宗的话头就是没有答案,人的我执最易在名字上起,

所以禅师们以名字开玩笑。

若师徒二人都是饱参饱学,一句话就解决问题了。
  
修定的人,入定时就能降伏烦恼,

所谓禅诵,禅是心里用功,修定之前的除盖、断障也都是从内心降伏烦恼,

没有智慧则被烦恼所障,

没有烦恼才能考虑问题,

禅应是止观双运。

止,心不沉,散、掉举。

观,心起十分微细的作用。

诵:
就是读诵,主要是背诵,

但现在多不重视禅诵了,禅宗丛林也很少有禅堂。

密宗的修法是如来禅,

是从佛到历代的祖师们师师相传的。

但能修的人很少。

每个宗派都有禅的修法,後期无人修就失传了,

所以内地有些大德就发心到藏地求法。
  

中国的第一位比丘尼净检,晋朝人,当时由於没有外国来的比丘尼,净检等尼直接从比丘僧中受比丘尼戒

( 按佛制尼众应从比丘、比丘尼二部僧中受戒的规定来说,

这是不如法的,但也能得戒,因为佛说比丘尼得戒是从比丘僧得 ),

她的学问,修行都好,由於他们受戒时有多人反对,就在船上受戒,

这表示与反对的人剧清界限,当受戒时异香芬馥,扑鼻而来,这说明她的功德大,得戒殊胜。

她七十多岁要圆寂那天,众人又闻到了受戒时的香气,并见到天上一道祥光,从光束中下来一位手拿花束的女人,

净检告诉众人她要走了,教众人好好行持,就与遣个女人牵着手从彩虹中上天了。

这是非常真实的事,是梁代高僧灾唱写的,

後来西藏盛传 “ 空行母成就法 ” 时,

才知道净检是修此法最高成就者,

修这种法最高的成就是肉身成就,

次一等是身子走衣服不带,

再次一等的身子会缩小,

成就了就往生到空行母的净土去了。

西藏修此法的人十分尊重妇女,

把女人都想为空行母,否则修此法不行。

但这法不轻易传的,修的人应十分保密不许讲。
  
佛法最重传承的,戒、密等一切法都是如此。
  

道谛归总就是三学,定学是佛法的基本功,

最开始修定不一定修祖师禅,

我们根基浅,修不起祖师禅,祗能修如来禅,现在这两种禅基本上已融合了,

如禅宗参的念佛是谁,这一句就是去除我执,

只有心定下来才能把子时想不通的问题想通,就会开悟,如来禅、祖师禅是相通的。

戒定慧三学开广是三十七道品,八万四千法门。
  

“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

咒是随心语,念咒能防护心,降伏其心,伏烦恼,念咒时发什么愿都能满愿,

咒是诸佛的愿力,念咒求什麽都能成就。

咒,一般不讲,讲了容易起执著,什麽意思都不说只是念,念时应恭敬,不打妄想,就能起作用。

神:不可测。

明:般若、智慧。

咒是大明,密法把佛法最密的都告诉你了,级若波罗蜜多是一个咒,咒是把最密的法都摄持了。

般若波罗蜜多是第一义最高法。

所谓 「 法门龙象众,当观第一义气第一义是一切法无我的慧。
  
“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

没有一咒一法与此法相等,

这是最高的密法,是般若波耀蜜多之心经,

开始念其它经之前念一遍心经,能除一切魔障。
  
“ 能除一切苦 ”:

有我就苦,首先应通达人无我,另外通达法无我,通达诸法缘生性。

观缘生是分析问题的最佳方法,问题困难来了,

应从正反多面观察,就能解决问题了,通达般若就能除一切苦。

第一苦就是输回之苦,成佛就是度众生苦。

佛是真语者,宵语者,他说此经後叮咛我们心经是个咒

“ 能除一切苦 ”

是 “ 真实不虚的 ”。

这个经前一段文是显教,

後一部分是密法,

後文说般若波罗蜜多是咒。
  
咒有时亦可以简讲。

“ 揭谛 ”:
去超出三界的轮回;

“ 波罗揭谛 ”:
走到彼岸去。

从生死大海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走向解脱的彼岸。

“ 波罗僧揭谛 ”:
僧,和合众。

使我们大家都到彼岸去,

“ 菩提莎婆诃 ”:

菩提是佛的果位。

“ 莎婆诃 ”:
成佛,我们大家都成佛。
  
这个心经是全部的佛法,佛法无多旨,不应贪多,

最後的建议是我们佛弟子的修行目标,

我们听了心经,不应起执著,我们大家都成佛。

( 全文终 )

去三亚出差在海边住了3天,熬了几个大夜,没看成海。去昆明出差想去趟滇池,熬了个大夜,没去成;这次来北京出差,已做好万全的心理准备,首都的繁华应该是没机会去瞻仰一番了,觉悟够高了吧,万万没想到,别说北大了,3天连酒店门都没出过…我的作用,大概就是能给酒店检测WI-FI信号稳不稳定吧[二哈] https://t.cn/AigLFh5v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知因识果的基础上,生起出离心。要生起出离心,就是要出离这个六道轮回。我们修行,如果自己本身没有具足资粮道,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就会出现很多障碍。所以,我要给大家讲,怎样生起出离心的问题,我们的修行,要达到修行的目的,要改变过去的状况,必须要具足修行的资粮和功德。最近几天,有弟子给我说,为什么我修行了十多年,烦恼还这么多?障碍也还是那么多?我们95年就皈依了师父,都学修了这么多年,还出去学了不少的气功。这一次,我有一个弟子来见我,见面的时候,给我的第一个印象,他首先给我行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大礼,即磕了一个长头,磕得非常标准。但我仔细一看,他跟十年前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十年前,他是红光满面,精神焕发。而现在他脸上所呈现出的一种象征,是面黄肌瘦,面目全非。为什么呢?他心乱了。心为什么会乱?就是他一味地去追求智慧,去追求所谓方便,去追求所谓神通,追求至高无上的法门。如果自己本身没有具备功德和资粮,我可以肯定地讲,你修行越精进,你的障碍就越严重,翻起来的障碍就越多。我昨晚在文殊院禅坐时观照了一下,我发现有几个弟子,十年来拜了十多个师父,现在他们回来了。回来是好事呀,还是觉悟了,如果你再不回来,我也救不了你。我前两天给我的有些弟子讲,我们学佛,如果不培福,一昧的去具备所谓的智慧,就希望天上掉个啥东西下来为自己所用,那是不现实的。我们学佛,如果自己没培福,那么福报就不够。就好象吹个一、二级风,你就要倒,不要说三、四级风,七、八级风。福报大的人,就是八风也吹不倒。我有个弟子,很热心学佛,学了不少法门,先在我这里皈了依,由于自己嗔心比较重。他给其他居士说,有一次师父只望着其他人笑,没望着我笑,师父不安逸我有偏心了,我不跟他学了。马上去找他认识的那些居士,把他们拉到其他地方拜师去了。我说,我望着你笑或不笑,并不能表明对于哪一个居士不高兴,我对每一位居士都是平等的。到那里去了两三年,这样一来,把这些本身心境比较平静的,而且学修也比较精进的人的心也搞乱了。也嗜好吹嘘,哪个大德工夫有多么的好,哪里又来了个什么活佛,每一天要教好多个咒,每一天要念好多经,他们在那里去学了三年。就去年,这个活佛就给他讲,你把你们那些居士都叫来,现在,我要准备给你们传最好的法,传最关键的大法。这些弟子听了,十分高兴地盼望着,这下子活佛要传大法给我们了,头天晚上都没睡着觉。第二天早上,多早他们就全神贯注地等着。这个活佛对他们说,你们大家听好了,今天我给你们传最好的大法,一定要认真听,就是“唵嘛呢呗咩吽”,你们要好好的回去念这六个字。以前我给你们讲的,都是些方便法,不要东跑西跑了。结果,又把这个人气倒了,这个活佛又对我也不安逸了。他又把这批居士拉到了另一个地方,听说那里有一个104岁的神仙,如何如何等。为什么这个居士会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这就说明他自身没有具足福报,没具足功德。如功德具足的人,他就好像一堆黄金放在这儿,八风是吹不动。而没有福报的人,虽然,他现在有点世俗福报,家里面也有份工作,还可以拿点国家工资。但是,他不去修行,在培福这个问题上,他没得修行的资粮,就好像一堆棉花,它就是比黄金大10倍的那样一堆棉花,只要风一吹,它就跑了。所以,没得福报的人,听到哪个地方有点热闹,就跑去听!资粮具足的人,有功德的人,他自始至终是吹不走的,是因为他修行心不动摇。我们现在心里面之所以出现了烦恼、障碍,是因你自己的业力所致,福报不够所造成的,那么你就要多培福。凡是修密法的地方,凡是已成就的大师、出家人、活佛、堪布,他首先叫你修加行,叫你具足资粮。在这二十年来,我的弟子出去东跑西跑的,最多十年,他还是都要回来的。这次不就回来了几个,十年以后才来见我。所以,我就给他们说,学佛要具足资粮,首先要培福,不然的话,你再聪明,都有魔障跟随你捣乱,这个大家要记清楚哟,包括出家人在内。我们福报不够,我们要先培福,比如峨嵋山普贤菩萨,他为了示现给众生修行,在寺院煮了二十多年的饭。印光大师在没有出来弘法利生之前,出家以后他也在寺院煮了二十多年的饭。就是我还没出山之前,即从83年到93年之间,在闭关期间,都是在民间陪福,具足自己的功德,哪里有苦难就到哪里去,哪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帮助,我自觉功德还不具足,还应广结善缘,来具足自己的功德。所以说我们修行,要定道,首先要具足资粮,多培点福,多做点具体的事情。我在白塔寺给他们讲开示的时候讲过:有的人今天念这样经,明天那样经。如果说,你念的经真正是为了大家,那么你念一句,念一本经就够了。有的人天天都在念经,念着念着,想着天上会掉个啥东西出来为我所用,在或者老佛爷面前,能为自己的脑壳上摸一下,还当不得(还比不上)刘寂新(白塔寺的炊事员)为全寺僧众煮一顿饭的功德。刘寂新给大家煮一顿饭,寺院里的人吃了他煮的饭过后,都能安心修行,他的功德就大。如果我们居士发心给僧人洗了衣服,使僧人生起了欢喜心,这功德就大了,比你口是心非的念一天经还强些。所以,我们修行的人不要一昧的死背什么东西,关键在自己发心,来具足资粮,这个非常重要,资粮不够你是修不好的。比如,我的一些弟子跑到浙江那边去学心中心,我们可以这样讲,如果你要修心中心,就是传授给你,若你没有具足资粮,你学到也不能修,你也修不好。因此,你只有自己把资粮具足了才能修,因为,修心中心必须要修金刚禅坐,以六印一咒,每两个小时为一坐,而每一坐要一心不乱,要修够600坐才能点开心要。大家记得,我给大家传授的如意轮观世音菩萨修行法,以突破性的方式,如果你愿行真切,行持勇猛,两个小时就能点开心要,这是千真万确的。以前我也传心中心,在85年以后,我就把这种方式综合了,在这种基础上升华了,通过我自己的愿力和诸佛菩萨的愿力,再加上大家的这种愿力,把它融会在一起,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圆成法性,而点开心要。所以唐代的高僧就说了,末法时代的众生,修如意轮最易成就,最得时宜,最恰当,最能解决问题,最适应时节因缘。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记住,发了心学佛,认识了佛教,我们已经得到佛法了,自己就应该首先具足修行资粮,多培点福。而培福的最大功德是什么呢?就是劝人行善,劝人学佛。我刚才提到的那个弟子,由于他一个人起了嗔心,断了很多人的慧命。所以,有几次想到这事,我都流泪。为什么呢?他就这一件事情的罪业,就要受数劫的金刚地狱罪,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世,也救不了他。为什么要哭?因为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断人家的慧命,最大的功德,莫过于劝人行善,劝人学佛,你自己堕落了,你不要去把人家的信心也搅乱了,所以这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情。————海空长老 《学佛中的困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无数朵烟花用自己的花瓣把黑洞洞的夜空点染成五光十色的花园27.十里寒潭路,烟花一半醒28.烟花绽放,徐徐仰望,寂寥无眠,思卿断肠29.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 看到一同值班的同事受伤,罗永心里就知道,爬到坝上去开闸泄洪的,只有他一个人了。一直到7号,他们遇到一条溪流,罗永才喝到开始逃生后的第一口水,那时已经过去三十多个
  • 我们把选准产业项目作为援建车间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发挥致富带头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引导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把握
  • * https://m.weibo.cn/7710568024/4826993838789664 双双上树[春游家族]* https://m.weibo.cn/
  • #肖战[超话]#[心]我喜欢肖战[心]肖战最帅[心]肖战演技好[心]肖战唱歌好[心]肖战敏而好学[心]肖战仪表堂堂[心]肖战温文尔雅[心]肖战谦谦君子[心]肖战
  • 但我失去了什么呢,恕我肤浅,恐怕我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健康的身体,热烈和激情,旺盛的表达欲,对初次见面的人也毫不设防的单纯心性……那个更年轻的我,更强壮的我,
  • 嘿~我是周周 一个爱吃喝玩乐的小子要说重庆火锅儿哪里好吃 那么肯定是咔咔角角头最好吃 今天要分享这家才是真的不好找 又要爬坡坡又要上坎坎儿 但是一点都不能阻碍去
  • #花式告白 祝福祖国#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祖国颂》将于9月29日晚播出】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乌鲁木齐市委联
  • 听着大儿的网课声,心一下下回到上学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我们是多么幸福,老师还领我们爬山,拔草,拿蝎子,最重要的是还要管老师饭[嘻嘻],还有一次管饭小学校长到了我家
  • ” 秦幼音彻底贴在了男的身上,扬起这会儿水光潋滟的眼睛,“我们上楼?” 秦幼音彻底贴在了男的身上,扬起这会儿水光潋滟的眼睛,“我们上楼?
  • 每到夏天呢我的皮肤就开始作妖了,又是出油又是起干皮的,还偶尔冒个痘我也是醉了……So这个时候我就需要一件法宝来收拾它,用来用去还是珂然的这款至安舒屏调肤水最抗打
  • 首发球员效率一般,但末节有关键发挥,戈登杀死比赛的三分,小波特没上头瞎打,末节2中2得8分。丁威迪+伍德+小哈达威三个主攻点合计被帽了15次,除了说明他们仨头铁
  • 此次徐某转到四院来住院,对儿子的思念和担心也与日俱增,一想到自己的儿子现在正在离自己不远的某个病房里住院,不知道最近恢复得怎么样了,徐某就不自觉地皱起眉头,脸上
  • 辗转反侧,最后还是换了pro 8的256G,毕竟黑色符合我低调的性格哈哈,不希望去星巴克被以为是演员,工作是一种情怀。最后说说重量,重量是我吐槽的唯一一个点,毕
  • 张兰其实搭配红色,也很出彩,轻松成舞台的焦点,黑色的包包,整个服装增添了几分,这个女人敢爱敢恨,也敢说,性格挺好。- 璀璨夺目,经典永驻-优雅/经典/美丽,#L
  •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哀嚎,就对你手下情,更不会有人心疼你的遭遇,就帮你摆平一切,所以身处低谷时,不要打扰任何人,把痛藏好,把嘴闭上,成年人的世界,都在各自的苦海
  • .❷❾/ ❷❾ʚ ᴛᴜᴇ. ɴɪᴄᴇ ᴅᴀʏ 〰︎盘子不重样ɞ (◕ᴗ◕✿)巧克力生吐司/水煮蛋/蓝莓/希腊酸奶/热美式☕️巧克力生吐司配厚酸奶再加上蓝莓/无比
  • 有些风景,如果你不站在⾼处,你永远体会不到它的魅⼒;有些路,如果你不去启程,你永远不知道它是多么的美丽。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你跌倒的时候,懊恼的时候,品尝眼泪
  • 赫莲娜 胶原水养舒润眼霜推荐理由:这款产品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补水成分,清爽的质地在使用时不会给肌肤造成任何的负担,并且还能从最全面的基础上对眼周肌的问题进行修
  • ……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而有我,以及有我就有我爱,而我爱就是自私的占有。但是世界上的人,都在拼命追求名利和权位,怎么说也是白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