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走过 柳絮散落

恋人们匆匆

我的爱情 闻风不动

翻阅昨日 仍有温度

蒙尘的心事

恍恍惚惚 已经隔世

遗憾无法说 惊觉心一缩

紧紧握着 青花信物

信守着承诺

离别总在 失意中度过

记忆油膏 反复涂抹

无法愈合的伤口

你的回头 划伤了沉默

那夜重逢 停止漂泊

你曾回来过

相濡相忘 都是疼痛

只因昨日 善良固执

委屈着彼此

打碎信物 取消来世

紧紧握着 青花信物

雕刻着寂寞

就好像我 无主的魂魄

纠缠过往 无端神伤

摔碎谁也带不走

你我一场 唤不醒的梦

【明心见性:“观”察“世”人之心动心静的声“音”】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有所为,有所不为。
心一动,一念起,缘即起,
心一静,一念止,缘即灭。
察言观色定善恶。
比如,
家门口有坑而路不平,为方便他人而将路修平整,这是一善念起而恶念灭,心音:利益他人与自己;也可能因利益自己修好了路,却怕别人路过也跟着舒服而故意不修好家门口的路,是为了不利益他人也让自己跟着无利益,这是一恶念起而善念灭的心音,导致家门口每次刮风每次聚垃圾,每次下雨每次存污水,臭了自己家门口,也臭了途经此地的路人。
学会以怨报德,也要学会以怨报怨,视人而定。
心的声音就像搞了一下鼓,鼓的震动为声,声的响动为音,鼓的震动与响动叫鼓的声音。

️️

达磨祖师《破相论》1.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问曰:

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

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

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

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

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

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

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

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

伐树者,去根而必死。

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

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

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曰:菩萨摩诃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

了见自心起用,

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

一者净心,二者染心。

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

虽假缘合,互相因待。

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

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

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

若堕染心,

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

沉沦三界,受种种苦。

何以故?

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

十地经云: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

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

只为五阴重云所覆,

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又涅槃经云: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无明覆故,不得解脱。

佛性者,即觉性也。

但自觉觉他,觉知明了,则名解脱。

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

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

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

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问:

上说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觉为根,

未审无明之心,以何为根?
答:

无明之心,

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河沙众恶,

皆因三毒以为根本。

其三毒者,贪嗔痴是也。

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诸恶。

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其数无边。

彼三毒根,

一一根中,生诸恶业百千万亿,

倍过于前,不可为喻。

如是三毒心,

于本体中,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即六识也。

由此六识,出入诸根,贪著万境,能成恶业,

障真如体,故名六贼。

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六贼,惑乱身心,

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

犹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绝,

乃能弥漫,波涛万里。

若复有人断其本源,即众流皆息。

求解脱者,能转三毒为三聚净戒,

转六贼为六波罗蜜,自然永离一切诸苦。


问:

六趣三界广大无边,

若唯观心,何由免无穷之苦?
答:

三界业报,唯心所生;

本若无心,于三界中,即出三界。

其三界者,即三毒也;

贪为欲界,

嗔为色界,

痴为无色界,故名三界。

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

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问:

云何轻重分之为六?
答曰:

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

未免三界,生三轻趣。

云何三轻趣?

所谓:

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于天趣。

迷持五戒,妄起爱憎,未免嗔界,生于人趣。

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

如是三类,名三轻趣。


云何三重趣?

所谓:

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三重趣。

若贪业重者,堕恶鬼趣;

嗔业重者,堕地狱趣;

痴业重者,堕畜生趣。

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

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

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

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问曰:

如佛所说,

我于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勤苦,方成佛道。

云何今说,唯只观心,制三毒,即名解脱?
答曰:

佛所说言,无虚妄也。

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

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

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

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

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

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

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

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

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

末世众生愚痴钝根,

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

遂言成佛尘劫未期,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

问曰:

菩萨摩诃萨由持三聚净戒,

行六波罗蜜,方成佛道;

今令学者唯只观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
答曰:

三聚净戒者,即制三毒心也。

制三毒成无量善聚。

聚者会也,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

六波罗蜜者,即净六根也。

以六根清净,不染六尘,

即是度烦恼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罗蜜。

问曰:

如经所说;三聚净戒者,

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

今者唯言制三毒心,岂不文义有乖也?
答曰:

佛所说是真实语。

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因中修行时,

为对三毒,发三誓愿,持一切净戒。

对于贪毒,誓断一切恶常修一切善;

对于嗔毒,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

对于痴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种净法,

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

诸恶消灭,名为断。

以能持三聚净戒,则诸善具足,名之为修。

以能断恶修善,则万行成就,

自它俱利,普济群生,故名解脱。

则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

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

故经云:

心垢则众生垢,心净则众生净;

欲得佛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

三聚净戒自然成就。

问曰:

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

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

若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
答曰:

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

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

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纵逸,名为持戒;

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

能制口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

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

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

六度者运也,

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问曰:经云:

释迦如来,为菩萨时,

曾饮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

先因饮乳,后证佛果,岂唯观心得解脱也?
答曰:

成佛如此,言无虚妄也;

必因食乳,然使成佛。

言食乳者,有二种,

佛所食者,非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清净法乳;

三斗者,三聚净戒,

六升者,六波罗蜜;

成佛道时,由食如是清净法乳,方证佛果。

若言如来食于世间和合不净牛膻腥乳,岂不谤误之甚。

真如者,

自是金刚不坏,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诸苦;

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

经其说,

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

不食谷麦糠麸,不与挬牛同群;

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牛者,毗卢舍那佛也。

以大慈悲,怜愍一切,故于清净法体中,

出如是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

养育一切求解脱者。

如是真净之牛,清净之乳,

非但如来饮之成道,

一切众生若能饮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曰:经中所说,

佛令众生修造伽蓝,铸写形像,烧香散花燃灯,

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礼拜,

种种功德皆成佛道;

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应虚空也。
答曰:

佛所说经,有无量方便,

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

所以假有为,喻无为;

若复不修内行,唯只外求,

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言伽蓝者:

西国梵语,此土翻为清净地也;

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

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名修伽蓝。

铸写形像者:

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

所为修诸觉行,

彷像如来真容妙相,岂遣铸写金铜之所作也?

是故求解脱者,

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

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样;

镕炼身中真如佛性,

遍入一切戒律模中,

如教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

所谓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为败坏之法。

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辄言功德?

烧香者:

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

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

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种:

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

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

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

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

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

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

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

烧如是无价珍香,供养十方诸佛。

今时众生不解如来真实之义,

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

希望福报,云何得?

散花者,义亦如是;

所谓常说正法,

诸功德花,饶益有情,散沾一切;

于真如性,普施庄严。

此功德花,佛所赞叹,究竟常住,无雕落期。

若复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

若言如来令众生,剪截缯彩,伤损草木,

以为散花,无有是处。

(接达摩祖师《破相论》2.)

[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
[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
[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作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们两因为男闺蜜的问题爆发过不少的矛盾,但因为妻子在白天的时候很贤惠,再加上没有实质出轨,所以他忍了,并且在七夕当天准备跟她重温一下当年的热情,只可惜,得到
  • 本轮退市潮,源于2020年1月31日,浑水发布瑞幸咖啡的做空报告,使在美中概股再次陷入信任危机,随后爱奇艺、好未来、跟谁学等企业随后也遭遇了做空打击,加之美国监
  • 你的命运,你的本事,已经在这些数字里看到了,而且用的是阳历。以前在中国,我在楼顶上种南瓜⋯⋯所以,虽然铲雪有些麻烦,但是我还是喜欢住座地的房子。
  • 由于处于静默管理期间让这笔业务办理变得异常困难,该行多方协调,面对企业办公场地封闭管理及工作人员居家隔离的实际情况,客户经理在遵守防疫政策的前提下,身着防护服上
  • 了凡四训:命是注定的,运是可以改变的,多行善,多积阴德。直到他遇到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彻夜而谈,终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知道了如
  • 昨晚看完了丰德的7、8集 有被告白后的小日常(几乎没拍多少)和组长追在允到老家(幸好没增加和在允妈妈之间的情节 毕竟整部的时长也就这样 再多增加额外的就没那么多
  • #金韩彬[超话]#第一次那么喜欢一个人,几乎可是说可以左右我自己的心情,喜欢他的笑容,嘴角上扬时,你会觉得全世界都是如此的美好的。第一张,我觉得小九,郑先生,悠
  • 转生饿鬼道之因:悭贪嫉妒,邪佞(nìng,惯用花言巧语谄媚人)谄(chǎn,谄媚)曲,背公取私,不济乞化,只图自己饱暖,不惜他人饿冻。转生饿鬼道之因:悭贪嫉妒,
  • 走在路上,一个婆婆让他帮忙找鸡蛋,他没找到,他陪婆婆回家,帮婆婆拎东西,他对婆婆说,以后买这么多东西,就叫你家人帮你拿。他在婆婆家吃了饭,和婆婆一起看电视,婆婆
  • -◾️宿舍办公室之光◾️追剧必备零食◾️饭后来一片 解腻-良心炒货 就选薛记亲亲 记得关注一下再走喔.#休闲追剧##薛记炒货##下午茶必备##不可辜负的美食#
  • 曾因为书名的缘故一直误以为又是什么言情小故事,必然是不会考虑加入书架,而后正好在寻找高分好作,它的评分 评论点赞又位居前列,便随手翻阅,可打开之后的只有离谱 震
  • 」話口未完,陳果導演在他們身後走過,阿Lo對蘇麗珊說:「你留意吓佢對手成日都好似打功夫動作,功架十足。」話口未完,陳果導演在他們身後走過,阿Lo對蘇麗珊說:「你
  • 然后他好像发现我也不吃这个饼,他就开始用绩效来说事了,他说如果他的工作做不好,会连带到我们一起被扣绩效,还说工作做不完,肯定会被上级领导批评... (其实我
  • 1、看到女子的遭遇后,有网友表示,女子应该要开心才对,因为越早看清对方的为人,及时止损,对自己更有利,和这种人、这种家庭是没办法长久生活下去的,迟早有一天也会翻
  • 看着一些闲歇散步的乡村老人,可能凌子照片所拍到的某一位正是因为崇敬家乡而至今仍守侯在村庄终老,再远眺刚才那群单纯快活的孩子,得机会想想周遭,想想生命,竟无能憧憬
  • 【双子、天秤、水瓶】别看风象天天嘻嘻哈哈这个无所谓那个无所谓的,其实他们非常重视父母,所以吵架的事摆脱不要提及他们的父母,更不要骂人家父母,他们是无所谓,但是父
  • 오늘 처서(处暑), 모기도 입이 비뚤어진다 原创 길림신문 朝闻今日 처서(处暑)는 24절기중 열네번째 절기이며 해마다 양력으로 8월 23일경
  • ——这种信念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下非常神奇,它仿佛神化了我的奶奶,我会真切的觉得,如果有一天我失去了她,part of me就彻底dead了[泪]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
  • (但我目前的世俗生活状态而言,我更向往这段归隐生活背后的金钱物质的支撑、环境的安定、干净的思想、足够的生存空间、简单的人际关系,但又一想有了这些保证,即便在闹市
  • 两人在去年就被扒出同穿情侣服,但是李子璇并未对此做出任何解释,却在社交平台上删掉了很多关于王一博的动态,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不是不打自招嘛。如今看来不管李子璇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