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杀入、华为猛攻、百度坚守,一场「不可逆」的自动驾驶三极之战

据雷锋网报道:

当ICT、无人机、互联网三大领域巨头在同一赛道罕见聚首,一个好故事的开头也由此启幕。

今年上海车展不可谓不热闹,从华为的撒网狂推、到百度的铆劲前冲、再到大疆的突施冷箭。

原本专注各自主航道的企业们好似一夜之间都对智能汽车起了兴趣,纷纷急调船头入场收割。

开展之前,华为先后举办了ADS自动驾驶媒体试乘活动、HI新品发布会,期间首款搭载了ADS的量产车型极狐也迎来首秀。

在华为接连扔下重磅消息的同时,无人机行业巨头大疆在车展期间正式亮相了旗下智能驾驶业务品牌——大疆车载。

与此同时,百度Apollo也首次以独立展商的身份参加上海车展,并在车展前夕举办了一场ANP试乘体验活动。

智能汽车似乎已站上风口。风口之上,华为、百度、大疆们的同频动作也让业界讨论不已,三类公司、三种打法,究竟谁才能主得了智能汽车未来的沉浮。

大战因何而起?

如今智能汽车赛道正热、格局未定,且跨界新势力频频冒头。

其中,百度、华为、大疆这三家无论是在切入汽车领域的定位上,还是在产品矩阵和商业模式上都各有交集。

狭路相逢,一场较量在所难免。

从定位上看,华为和大疆车载更为接近。华为要做的是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而大疆车载也同样立志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一级供应商。

两者定位相似,且在供应链、硬件量产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双方所推出的产品重叠率也很高。

就目前来看,2016年自动驾驶项目才立项的大疆,相比华为,入局稍晚了一些,其产品矩阵的丰富程度略显逊色。

大疆目前所推出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视觉感知传感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驾驶行为识别预警系统、激光雷达、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地图等核心零部件,华为基本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竞品。

但,华为在此之外所涉猎的智能座舱、三电、云计算等领域,目前的大疆车载尚未触及。

就产品阵容而言,推出了可灵活组装智驾、智舱、智图、智云四大系列产品的“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百度Apollo,与华为产生冲突的可能性更大。

华为于2020年正式发布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不仅融合了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电动、智能车云五大业务板块,还囊括了一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从而形成全栈式的智能解决方案。

而所谓的HI,即Huawei Inside,实际上是华为面向汽车行业推出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此前接受采访时指出,Huawei Inside模式的本质就是从整车定义开始,通过联合设计、联合开发,将华为、车企双方的团队融合在一起。

在这种模式中,华为将把旗下全套零部件用于整车中,而车厂则将发挥整车定义、造型和制造的能力,联合打造新车。

与此同时,王军还指出,要打上HI的品牌标志,必须使用华为的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日后车企若是想借HI的品牌号召力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汽车的销售量,就必须采用华为包含软件、算法、硬件等全套自研零部件在内的解决方案,而这也就意味着其他有着同类竞品的供应商将被排除在外。

从这一点来看,Huawei Inside其实是一种排他性较强的商业合作模式。

而一旦HI品牌打响了名号,届时以开放、组装灵活为卖点的百度Apollo、产品阵容尚可的大疆车载,都将与华为展开一场正面交锋。

三极之战,各有胜算

综合来看,相似的定位、重叠率极高的产品、排他性的商业模式,都极大地增加了百度、华为、大疆这三家原本分属不同行业的巨头在智能汽车领域进行正面交锋的可能性。

而且,它们无论是在母公司的资源、技术积累上,还是在智能驾驶的软硬件上,都是国内目前实力颇为强劲的玩家。

首先说百度。

作为一家从互联网领域起步的公司,百度在数据、软件、流量入口、用户生态等方面有着天生的优势,这一点自不必赘述。

更为重要的是,自2013年开始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的百度,算是国内最早涉猎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之一。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积累,尤其是路测数据方面,相比其他跨界玩家也更为深厚。

援引此前媒体报道,百度Apollo测试车队早已达到500辆。

在此等规模的测试车队的支持下,百度Apollo的累计路测里程自然也是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上海车展首日,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震宇透露,目前Apollo的自动驾驶仿真测试里程已经超过10亿公里,L4级自动驾驶累计测试里程也已突破了1000万公里,百度已然成为全球唯一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千万公里的中国企业。

更多的测试里程,意味着更多的道路数据,同时也就意味着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有很大几率在这些海量数据的反哺下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外界对百度自动驾驶技术的信心多来源于此,这是百度的优势之一。

此外,在今年步入造车行列的百度,也将通过自有品牌的智能汽车,使Apollo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同时,其在硬件量产、供应链积累不足等方面的短板,也有望借造车补上。

再来说华为。

同样是在2013年,华为开始正式布局汽车领域,只是最初所瞄准的是车联网业务。

哪怕到了2018年,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战略都还是以“车联网”的名义在推进——当年4月,华为在一份战略文件中明确车联网是其战略重点,并提出要把车联网业务经营到世界第一。

表面上看,和一开始就选择从自动驾驶领域切入的百度相比,华为的起步稍显滞后。

但,作为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供应领域的巨头,华为无论是技术,还是在硬件量产、供应链等方面都有着多年的经验和资源积累,而且其在研发、人才储备上一直都有大量投入。

有媒体曾披露,早在2016年,华为车联网创新中心就开始面向多家高校,开放智能驾驶、动力电池系统开发、电机电驱等领域的岗位招聘。据称,当时华为已经围绕汽车业务开展了至少3年的校园招聘。

而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期间,华为方面透露,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研发投入将达到10亿美金,研发团队规模达5000人,其中自动驾驶团队超过2000人。

从不久前的HI新品发布会上看,华为现如今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软硬件全面开花,横跨多个不同的产品领域,在性能表现上也毫不逊色。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就像一个没有明显短板的木桶,在三极之战中,无论是对上优势偏软件的百度,还是对上产品种类较少的大疆车载,都可以做到以己长攻彼之短。

至于大疆车载,同样可以借助大疆在无人机这一原生领域的多年技术积累和供应链资源,为其智能车载业务背书。

众所周知,大疆是国内乃至全球的无人机巨头。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10月的数据显示,大疆的产品已经占据了全球超过80%的市场份额,在全球民用无人机企业中排名第一。其在图像识别、感知算法、导航定位、控制模块、摄像头等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方面都有着百万级的算法应用和硬件量产经验。

无人机与智能汽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却高度相似。尤其是在智能驾驶方面,两者的技术核心都离不开感知、定位、决策、控制等。

在大疆看来,无人机与智能驾驶其实都同属于空间智能的范畴,要将所积累的如视觉感知算法、多传感器融合、定位、避障、飞行控制等无人机的相关技术,迁移至汽车并不算太难。

凭借其在空间智能技术的积累,大疆车载以视觉感知为核心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可以大幅降低对GNSS、高精度地图及 V2X 的依赖。这也意味着大疆可以先于其他两家,进一步控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价格优势。

面对同样有着硬件量产资源的华为,成立于2006年、拥有十多年的硬件开发和量产经验的大疆并非毫无胜算;而大疆自主研发多年的视觉感知、飞行控制等算法,也让其拥有了与百度一较高下的底气。

结语

现阶段,期待值不断攀升的智能汽车赛道,变数不断。

许多原本在其他领域深耕的企业都在蠢蠢欲动,意图跨界,如近日一度传出要进军智能汽车领域的OPPO、360等等。

只是相较于那些最新的入局者们,百度、华为、大疆在智能车载业务方面的技术积累、资源构成更为成熟些,跨界逻辑更为合理些。

而这三家无论是在定位上,还是在产品矩阵、商业模式上,都存在一定的交集和冲突,加上彼此实力都不俗,各有几分胜算。

长线来看,这场三极之战几乎无法避免,且战况还将愈发激烈。

届时,大战落幕,结局究竟是几分天下,三足鼎立,还是寡头垄断、一家独大,我们拭目以待。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老金:支持华为!中华有为!!! https://t.cn/R2WxuYt

大疆杀入、华为猛攻、百度坚守,一场「不可逆」的自动驾驶三极之战

据雷锋网报道:

当ICT、无人机、互联网三大领域巨头在同一赛道罕见聚首,一个好故事的开头也由此启幕。

今年上海车展不可谓不热闹,从华为的撒网狂推、到百度的铆劲前冲、再到大疆的突施冷箭。

原本专注各自主航道的企业们好似一夜之间都对智能汽车起了兴趣,纷纷急调船头入场收割。

开展之前,华为先后举办了ADS自动驾驶媒体试乘活动、HI新品发布会,期间首款搭载了ADS的量产车型极狐也迎来首秀。

在华为接连扔下重磅消息的同时,无人机行业巨头大疆在车展期间正式亮相了旗下智能驾驶业务品牌——大疆车载。

与此同时,百度Apollo也首次以独立展商的身份参加上海车展,并在车展前夕举办了一场ANP试乘体验活动。

智能汽车似乎已站上风口。风口之上,华为、百度、大疆们的同频动作也让业界讨论不已,三类公司、三种打法,究竟谁才能主得了智能汽车未来的沉浮。

大战因何而起?

如今智能汽车赛道正热、格局未定,且跨界新势力频频冒头。

其中,百度、华为、大疆这三家无论是在切入汽车领域的定位上,还是在产品矩阵和商业模式上都各有交集。

狭路相逢,一场较量在所难免。

从定位上看,华为和大疆车载更为接近。华为要做的是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而大疆车载也同样立志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一级供应商。

两者定位相似,且在供应链、硬件量产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双方所推出的产品重叠率也很高。

就目前来看,2016年自动驾驶项目才立项的大疆,相比华为,入局稍晚了一些,其产品矩阵的丰富程度略显逊色。

大疆目前所推出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视觉感知传感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驾驶行为识别预警系统、激光雷达、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地图等核心零部件,华为基本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竞品。

但,华为在此之外所涉猎的智能座舱、三电、云计算等领域,目前的大疆车载尚未触及。

就产品阵容而言,推出了可灵活组装智驾、智舱、智图、智云四大系列产品的“乐高式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百度Apollo,与华为产生冲突的可能性更大。

华为于2020年正式发布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不仅融合了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电动、智能车云五大业务板块,还囊括了一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从而形成全栈式的智能解决方案。

而所谓的HI,即Huawei Inside,实际上是华为面向汽车行业推出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此前接受采访时指出,Huawei Inside模式的本质就是从整车定义开始,通过联合设计、联合开发,将华为、车企双方的团队融合在一起。

在这种模式中,华为将把旗下全套零部件用于整车中,而车厂则将发挥整车定义、造型和制造的能力,联合打造新车。

与此同时,王军还指出,要打上HI的品牌标志,必须使用华为的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日后车企若是想借HI的品牌号召力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汽车的销售量,就必须采用华为包含软件、算法、硬件等全套自研零部件在内的解决方案,而这也就意味着其他有着同类竞品的供应商将被排除在外。

从这一点来看,Huawei Inside其实是一种排他性较强的商业合作模式。

而一旦HI品牌打响了名号,届时以开放、组装灵活为卖点的百度Apollo、产品阵容尚可的大疆车载,都将与华为展开一场正面交锋。

三极之战,各有胜算

综合来看,相似的定位、重叠率极高的产品、排他性的商业模式,都极大地增加了百度、华为、大疆这三家原本分属不同行业的巨头在智能汽车领域进行正面交锋的可能性。

而且,它们无论是在母公司的资源、技术积累上,还是在智能驾驶的软硬件上,都是国内目前实力颇为强劲的玩家。

首先说百度。

作为一家从互联网领域起步的公司,百度在数据、软件、流量入口、用户生态等方面有着天生的优势,这一点自不必赘述。

更为重要的是,自2013年开始研究自动驾驶技术的百度,算是国内最早涉猎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之一。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积累,尤其是路测数据方面,相比其他跨界玩家也更为深厚。

援引此前媒体报道,百度Apollo测试车队早已达到500辆。

在此等规模的测试车队的支持下,百度Apollo的累计路测里程自然也是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上海车展首日,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震宇透露,目前Apollo的自动驾驶仿真测试里程已经超过10亿公里,L4级自动驾驶累计测试里程也已突破了1000万公里,百度已然成为全球唯一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千万公里的中国企业。

更多的测试里程,意味着更多的道路数据,同时也就意味着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有很大几率在这些海量数据的反哺下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外界对百度自动驾驶技术的信心多来源于此,这是百度的优势之一。

此外,在今年步入造车行列的百度,也将通过自有品牌的智能汽车,使Apollo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同时,其在硬件量产、供应链积累不足等方面的短板,也有望借造车补上。

再来说华为。

同样是在2013年,华为开始正式布局汽车领域,只是最初所瞄准的是车联网业务。

哪怕到了2018年,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战略都还是以“车联网”的名义在推进——当年4月,华为在一份战略文件中明确车联网是其战略重点,并提出要把车联网业务经营到世界第一。

表面上看,和一开始就选择从自动驾驶领域切入的百度相比,华为的起步稍显滞后。

但,作为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供应领域的巨头,华为无论是技术,还是在硬件量产、供应链等方面都有着多年的经验和资源积累,而且其在研发、人才储备上一直都有大量投入。

有媒体曾披露,早在2016年,华为车联网创新中心就开始面向多家高校,开放智能驾驶、动力电池系统开发、电机电驱等领域的岗位招聘。据称,当时华为已经围绕汽车业务开展了至少3年的校园招聘。

而在今年的上海车展期间,华为方面透露,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研发投入将达到10亿美金,研发团队规模达5000人,其中自动驾驶团队超过2000人。

从不久前的HI新品发布会上看,华为现如今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软硬件全面开花,横跨多个不同的产品领域,在性能表现上也毫不逊色。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就像一个没有明显短板的木桶,在三极之战中,无论是对上优势偏软件的百度,还是对上产品种类较少的大疆车载,都可以做到以己长攻彼之短。

至于大疆车载,同样可以借助大疆在无人机这一原生领域的多年技术积累和供应链资源,为其智能车载业务背书。

众所周知,大疆是国内乃至全球的无人机巨头。

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10月的数据显示,大疆的产品已经占据了全球超过80%的市场份额,在全球民用无人机企业中排名第一。其在图像识别、感知算法、导航定位、控制模块、摄像头等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方面都有着百万级的算法应用和硬件量产经验。

无人机与智能汽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却高度相似。尤其是在智能驾驶方面,两者的技术核心都离不开感知、定位、决策、控制等。

在大疆看来,无人机与智能驾驶其实都同属于空间智能的范畴,要将所积累的如视觉感知算法、多传感器融合、定位、避障、飞行控制等无人机的相关技术,迁移至汽车并不算太难。

凭借其在空间智能技术的积累,大疆车载以视觉感知为核心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可以大幅降低对GNSS、高精度地图及 V2X 的依赖。这也意味着大疆可以先于其他两家,进一步控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价格优势。

面对同样有着硬件量产资源的华为,成立于2006年、拥有十多年的硬件开发和量产经验的大疆并非毫无胜算;而大疆自主研发多年的视觉感知、飞行控制等算法,也让其拥有了与百度一较高下的底气。

结语

现阶段,期待值不断攀升的智能汽车赛道,变数不断。

许多原本在其他领域深耕的企业都在蠢蠢欲动,意图跨界,如近日一度传出要进军智能汽车领域的OPPO、360等等。

只是相较于那些最新的入局者们,百度、华为、大疆在智能车载业务方面的技术积累、资源构成更为成熟些,跨界逻辑更为合理些。

而这三家无论是在定位上,还是在产品矩阵、商业模式上,都存在一定的交集和冲突,加上彼此实力都不俗,各有几分胜算。

长线来看,这场三极之战几乎无法避免,且战况还将愈发激烈。

届时,大战落幕,结局究竟是几分天下,三足鼎立,还是寡头垄断、一家独大,我们拭目以待。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老金:支持华为!中华有为!!! https://t.cn/R2WxuYt

对下属不付出100%真心的领导,不是好领导

​​01
人只有在别人尽全力对待他时,才会改变

如果不能建立起牢固的人际关系,组织就几乎不可能发挥作用。

建立牢固人际关系的第一步,就是作为领导者要以诚信为本,言行一致、始终如一,这一点非常重要,是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的。

那么,确立了这种根本原则之后,在直接与每一个部下相处时,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呢?这是人们经常会问的问题。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百分之百。

领导者在作为上司与部下相处时,要全身心对待部下,只有这样部下才会接纳你,除此以外没有别的办法。

所以说,该与部下相处到什么程度并没有一个标准,重要的是要全身心对待部下。

否则你就不可能使他改变,也不可能真正打动他。

不要妄想只通过浮于表面的交往就能改变一个人,这在人际关系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02
站在部下的立场上认真倾听

那么,所谓全身心对待部下,具体地说是要怎样做呢?

最重要的就是,要真正为对方着想。

有些人能让对方体会到“他是真正为我着想才这么做的”,那么,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与对方交往的呢?

不妨结合自身的经历回想一下。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是的,一定是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顺应对方的思维方式,感同身受地倾听对方心声的人。

只有这样去倾听对方的心声,对方才会觉得“这个人或许能够理解我”。

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想法、感受、立场、经历以及性格和感情等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不能顺应对方的情况来倾听,是不可能收到好效果的。

正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只有站在每一个人的立场上,顺应并理解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及情感,他们才会认为我们在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

如果你不能以这样的态度去与对方交流,就不可能被对方接纳。

对方会认为“即使说了,他也不会理解”,并往往因此而不说出他们的真实想法。

03
调动所有资源,思考怎样做才是对部下有益的

在认真倾听部下的心声之后,还要用心理解并接受部下。

但是,这并不等同于部下说什么是什么。

所谓用心理解并接受,是指针对部下所说的话,运用自己所有的经验、知识和能力进行分析,考虑应该如何给他提出最好的意见和建议。

如果部下的想法不对或是过于简单,那就必须指出他的想法哪里不对,或是哪里过于简单;如果想让他从不同的视角来考虑,那就需要给他一个从不同视角考虑的提示。

有时还要与他们产生共鸣,并分担他们的烦恼。

有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正确答案。我们必须认真考虑这一百个答案。

其实,部下是很敏感的。他完全能看穿你是真为他着想还是仅仅出于上司的立场才这么做的。

有些人任何事都讲逻辑,他们喜欢说:

“从逻辑上来讲,这件事的情况是这样的,所以应该这么做。你必须这么做,你必须理解。”

而且还认为这就是上司与部下的交往方式。

如果这逻辑是对方的逻辑还好一些,但那些人在这么说时往往都是按照自己的逻辑,我行我素地行事,而且绝无通融的余地。

这样做后,他们还认为自己已经尽到了上司的职责,认为自己做得无可挑剔。甚至还因自认为在逻辑上赢了部下,占了上风而沾沾自喜。

其实,在逻辑上赢了部下又如何呢?

上司的自我满足其实对于经营并没有任何帮助,重要的是如何去感动部下并使部下发生改变,这才是上司应尽的责任。

但是,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感动的。人一般不可能在听完上司的一番逻辑之后,马上就在内心完全接受上司。

要想让部下接受自己,就必须让他觉得你是能够理解他的境遇和情感的人。

为了做到这一步,在实际工作中你必须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努力去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模式。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不难想象,这么做是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的。

这不是只花30%或40%的精力就可以做到的事。不花费100%的精力绝无可能做到。

那些没能与部下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或是在与部下的关系上失败的人,都是因为只想付出30%或40%的精力去应对。

对于那些如不集中并耗费100%的精力就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事,你必须花费100%的精力去做,也就是需要全身心投入。

04
时而做“魔鬼”,时而做“菩萨”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

那就是,如果真为对方着想,身为领导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时而做“魔鬼”,时而做“菩萨”。

1. 必须如魔鬼般进行严格指导

领导的工作就是要让部下的未来一片光明。

因此,如果真为部下的未来考虑,就必须如魔鬼般对其进行严格的指导,直至其能够胜任某项工作。

如果在这时看似善解人意地对部下说“不必非达到那个程度”之类的话,或许当时可以皆大欢喜,但部下的未来却可能因此而变得一片黑暗。

如果部下以低标准来要求自己并因此而自我满足,那你必须做“魔鬼”,毫不客气向他指出“你失败了”。

而且,还必须做一个为部下设立一个又一个目标,向部下提出越来越高要求的“魔鬼”。

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团队就无法取得成果,不能取得成果,未来就会变得越来越黯淡,并将最终失去未来。

做“魔鬼”有一点至关重要:

不能因为不喜欢某个部下就严格要求他,也不能感情用事,凭自己的心情去做,而是要让部下明白严格要求他是为了让他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无须时刻挂在嘴边。只要你真是这样想的,部下一定能感受得到。

也许有时由于部下不能马上理解而被部下在背后骂,但是将来总有一天会得到他们理解的。

话虽如此,但现实中确实也存在没能得到所有人理解的情况。这时,你要坚信“将来他们一定会理解的”并坚持去做。

虽然也许得不到一句感谢的话语,但是你要明白你并不是为了获得感谢才去做的。

只要自己现在扮演的“魔鬼”角色能给部下带来一个光明的未来,即使得不到感谢又有什么关系呢?

毕竟重要的不是领导的自我满足,而是部下的未来。

2. 做“菩萨”同等重要

另外,如果你只是“魔鬼”的话,部下不会追随你,也得不到成长。

所以,当你认为部下做得不错,或者比以前有进步时,你就要做“菩萨”,好好地表扬他并对他的工作予以认可,这同样非常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使部下感受到自己没有白承受“魔鬼”的折磨,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也才能因此而理解领导如“魔鬼”般严格要求自己的一番苦心。

作为“菩萨”,仅仅表扬部下,对部下的工作予以认可是不够的。

还应关心部下的健康状况和家庭情况,这种关心也是“菩萨”应有的一个侧面。

一方面在平时工作中像“魔鬼”一样严厉,另一方面又对部下的事如此关心。

只有这样的领导者,才能激发部下的干劲,使部下愿意为不辜负领导的期望而努力工作。

要想做一个成功的领导,你就必须能够体察他人的苦处,对人性以及与他人一起工作的真谛等有所领悟,而且你的职位越高,对这些事情的领悟就要越透彻。

与他人一起工作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光靠表面的东西是很难把工作做好的。

对于这一点,光理解是不够的,还须通过实践亲自体会。

领导与部下的相处都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的,所以如果只理解理论,而不去实践,就没有任何意义。

在实践中体会才是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研究[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运动的精髓不在与他人拼胜负,而在于专注与自我超越,好身材只留给有毅力的人 #早安,新的一天# 【好好爱自己,从学会与自我和解开始】内心平和的人,能更好地欣赏人
  • 原因大致如下:1.与中国7小时的时差,想念得不到及时的回应2.无法快速从陌生环境中获得安全感,难以开启快乐独处模式(and没有物质的独处,就是一盘散沙3.无法坦
  • 七十三载,我们万众一心、共同奋斗,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些炽热的爱国誓言,祝福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 一人一个办公桌,一个人一个笔记本电脑,天天工作无压力,生活过得很是滋润。什么时候我也能找到这样的工作,没有工作压力,也不用勾心斗角,也没有迟到早退扣钱的烦恼,这
  • 同样都是玻尿酸,为什么自己只能维持3-4个月,而别人却可以维持6-8个月,甚至更久其实,玻尿酸型号选择挺重要玻尿酸有大中小分子之分大分子玻尿酸有哪些牌子呢艾莉薇
  • 去年今日,我还在想我爱的人们,我爱而不得的事物与欣喜。假期也希望自己惬意的躺在空调房里,吃自己亲手削好的水果,试试学校前几天发的酸不拉唧的橘子。
  • 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想抛开尘世纷扰,栖居在一个有你的城市里,淡看烟云,静思你。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想抛开尘世纷扰,栖居在一个有你的城市里,淡看烟云,静思
  • [馋嘴][可怜][平安果]#肖战[超话]##与肖战的同行印记# xz #肖战# 百闻不如一见是你,清风明月是你,最好的时节遇上最好的你,伴着星星,和清风,成为
  • 一打开朋友圈又看见我这个缠人的小可爱7.如果我18岁 我可以悄悄的说我好喜欢你 如果我28岁 我可以大声告诉你我很爱你 可惜我5岁 我什么都给不了你
  • 今晚吃了大渝火锅鳕鱼芝士丸最后悔点的味道就那样 中规中矩西瓜哈密瓜爱死了芳芳幼儿园家长做好送她的雪容融 慕了慕了芳这人虽然偶尔有点毛病爱说教但长得是真清秀 肤白
  • 我不知道 这世间很多事情只能选择没有答案一步一路有时也会觉得命运使然坦然接受有时心有不甘强烈引导着我 而我心里一个看着她们的可怜虫心里清楚的知道这些不再属于我
  • #周深[超话]#✨#周深的星星许愿池#✨ #周深929生日快乐# 当年那个趴在邻居家窗户上看电视的小男孩,应该没有想到过他长大后会为那么那么多动画唱歌吧,他也成
  • 接听电话的时候感觉非常清爽,一个是车机系统主动降低音乐声音,另一个是UNI-K本身非常安静,风噪以及胎噪抑制效果出色。这种零重力座椅的柔软不是日产天籁的那种软趴
  • 在羊亭镇,有一家以诚信为立身之基的渔具企业,自2008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诚信、谦虚、创新、团结、爱国”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高端钓竿品牌,并迅速
  • ·蕉叶包烧野菌:出品很有云南特色,多种野菌被蕉叶包裹,全部来源于云南的野生菌,味道鲜美,微微辣味,这道菜很适合搭配主食一起,超级下饭,大家一定要试试。)我去西溪
  • 这次发货,因为小的缺货,有部分客人都送了直径80的18个装的大苹果哦收到的朋友快来反馈,好不好吃[偷笑] 大家都觉得不错,我再上架澳洲Healthy Care
  • DIY收纳式书桌梳妆台 | 简单三步小技巧之前发的书桌系列得到朋友们的喜欢,继续分享3点打造书桌收纳空间的小技巧,简单上手好学会~.1️⃣增高台面可以得到更多
  • 萧亚轩有段时间没有出席活动了,之前和男友分开了一段时间,但没分手,不知道两人现在是什么状态。萧亚轩有段时间没有出席活动了,之前和男友分开了一段时间,但没分手,不
  • 一个人只要不违反法律 “卖些稍微肮脏的蜜饯”“故意不立刻医好病人”或“偷偷地弄松手表中的小零件” 都没人知道 也不会被处以重罚 所以 只要能赚钱就可以——这就
  • WEC、WRC系列再添新品,让你抢先get最新赛队服装;更有TOYOTA GR86车模和你一起“趣,燃天地”;Outdoor系列与e-motorsports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