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报应实证》

第二篇 与因果律互相矛盾的现象

本书的宗旨,一如书名,欲以杀生招祸、戒杀得福的现世实例,证明‘因果报应确实存在’的真理。本来有书中那么多实例做证,读者诸君大可深信因果报应的真实性。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矛盾的现象,可能使不少人在阅读本书后,对因果报应的道理仍旧半信半疑。例如:书中说放生戒杀有好报,偏偏见到有些戒杀吃素的人,现世中受病苦折磨,坎坷度日;书中说杀生食肉有恶报,偏偏见到有些富翁们,每天三餐山珍海味,却不见报应临头,反而事业越做越大,钱越赚越多,甚至有些天天杀生的屠夫,却是钱囊饱满,身体肥壮,因果律似乎管不著他。

由于这些矛盾现象的确存在,而且为数不少,难怪使大家对因果的说法疑惑重重,无法深信。因此首先要在本篇,简单讨论这些矛盾现象的来龙去脉。至于整个因果律的原理,内容复杂,牵涉极广,须看专书讨论,方能尽其详情。

以下先略述因果律的特性,然后根据这些特性,说明与因果律互相矛盾的现象产生的原因。

第一章 因果律的特性

众所周知,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制裁犯罪,一部厚厚的六法全书尚嫌不足。因果律要规范所有善恶行为的报应,当然也不会太简单;因果律的特性,自然也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尽。

以下仅就与矛盾现象有关的三个特性提出讨论:(一)公平的特性;(二)因缘会合才产生果报的特性;(三)隐微的特性。为了说明的方便,将公平的特性再分为三点来讨论。合起来共有五点,分别叙述如下:

壹、因果通于三世

所谓‘三世’是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现在世’指现在这一生。‘过去世’包括的范围,是由现在世的前一世起,逆推到无穷久远的过去,这段时间都属过去世。‘未来世’包括的范围,是由下一世起,顺推到无穷遥远的将来,这段时间都属于未来世。

所谓‘因果通于三世’,意义有二:(一)从行善或作恶到产生果报,所须时间有快有慢。快的话,当生就得到果报;慢的话,可能过去世造的因,今生才受报,或今生造的因,未来世才受报;更慢的话,则由因到果,跨越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经过百千万劫,无穷久远的时间才产生果报。(劫是佛经上计算时间的单位。劫有大劫、中劫、小劫之分。经上说的劫,通常指的是大劫。一个大劫是十三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⑷产生果报后,受报的期间也有短有长。短的话,只有几日、几月、几年;长的话,从开始受报,到报尽为止,跨越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经过千万亿劫,无穷久远的时间。关于这一点,请参考下一段的说明。

贰、小善行得小福报,大善行得大福报 小恶行得小恶报,大恶行得大恶报

兹分别讨论如后:

一、‘小善行得小福报,大善行得大福报’

说明:

‘小的善行得到小的福报。’小的福报程度轻,赚小钱、享小名、做小官或小主管、生活小康;小的福报时间短,也许数日、或数月、或数年、或二三十年就享尽。‘大的善行得到大的福报。’大的福报程度重,赚大钱、享大名、做大官或大企业家,甚至做国王做总统,生活优裕;大的福报时间长,也许一生、或十生、百生,甚至百千劫之久才能享尽福报。

因为这个缘故,若有人过去世中做了非常大的善行,他可能在很多世以前就开始享受福报,一直继续到这一生,甚至到未来世才能享受完毕。在没享完前,是没有谁有权利可以轻易剥夺他应享的福报的。

佛经中有关的经文:

1、佛说护净经说:‘一日持斋,得六十万世余粮。’意思是说持斋一日,可以得到六十万世不受饥饿的福报。

2、地藏菩萨本愿经第十品说:‘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又说:‘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喑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软言慰喻......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

3、地藏菩萨本愿经第六品说:‘若有女人厌是丑陋多疾病者,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礼,食顷之间,是人千万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圆满。是丑陋女人如不厌女身,即百千万亿生中,常为王女,乃及王妃,宰辅大姓,大长者女,端正受生,诸相圆满。’

4、地藏菩萨本愿经第四品说:‘归依地藏菩萨......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饮食,如是奉事者,未来百千万亿劫中,常在诸天受胜妙乐,若天福尽,下生人间,犹百千劫,常为帝王。’

举例:

1、佛说诸德福田经记载:‘佛在世时,有一比丘名叫波拘卢。久远的过去世以前,曾遇僧人举办弘扬佛法大会。他听后无比欢欣,拿呵梨勒果供奉众僧。由此功德,命终升天享福。下生人间都出生在尊贵的家;端正雄伟,超绝群伦,九十一劫之久,未曾生病,此生仍有余福,遇佛出家修道。’

2、贤愚经记载:‘佛世时有一位金财比丘,往世为贫人,拾柴卖活。某日遇到毗婆尸佛,他将卖柴所得的钱,欢喜而恭敬的布施佛和僧。由于这功德,使他享受九十一劫的福报,金钱财宝无穷尽。此世仍享同样的富报,并且遇佛出家修道,得阿罗汉果位。’

二、‘小恶行得小恶报,大恶行得大恶报’

说明:

‘小的恶行得到小的恶报。’小的恶报程度轻,得小病、遭小挫折、劳苦而收入微薄、贫穷而低贱;小的恶报时间短,也许数日或数月、或数年、或二三十年就报尽。‘大的恶行得到大的恶报。’大的恶报程度重,或得大病、恶疾、短命、横死,或遭大挫折,或生而盲聋喑哑、身体残废,或生而为乞、饥寒交迫;大的恶报时间长,也许一生、或十生、百生、千生,甚至百千劫之久才能受尽恶报。

因为这个缘故,若有人过去世中做了非常大的恶行,他很可能在很多世以前就开始接受恶报,一直继续到这一生,甚至到未来世才能受报完毕。在没有受报完毕前,没有谁有权利可以轻易免除他应受的恶报。

佛经的经文:

地藏菩萨本愿经第三品说:‘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举例:

贤愚经贫女难陀品记载:‘佛弟子中有一位难陀比丘尼,原本是贫女。她往世生于迦叶佛时代,有一次,与某位已经证得阿那含果位的贫女争著供养佛僧。佛先接受贫女的请求,难陀看不起贫女,向佛说:“世尊为什么不受我的供养,却先答应那位乞丐的请求呢?”由于辱骂有修行的人为乞丐之罪业,受到五百世出生在乞丐家的恶报。’

参、善恶不能轻易互相抵销

‘善业与恶业不能轻易互相抵销;须有相当的条件才可相抵。’这是维持因果律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则。善恶能相抵销时,‘抵销’只是一种表面上看到的现象,实际上应称为‘转业’较正确。‘转业’是指‘原有的福报,因作恶而发生转变’;或者是‘原有的恶报,因忏悔、止恶、行善、念佛而发生转变。’这时被转变的业报,或者由重转轻、由轻转无;或者现报转为后报、后报变为现报;或者根本断灭,或者暂时中止而隐伏,以后遇缘仍会再发。情形复杂,无法一概而论,也不是简单几句话可以说得明白。

这一个特性与世俗上的情形大不相同。世上有钱、有地位、有势力的人犯了罪,只须花大笔钱,买通贪官污吏,就可免除应受的刑罚。但天地大公无私,因果律之前,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平等,善恶不能随便抵销,有钱有势者做了恶业,无法用金钱改做善事以求抵销应受的恶业。否则有钱势的人,大可有恃无恐,做尽伤天害理的事,然后花钱做做善事,就可消灾,免受恶报,如此一来那有公平可言。

不过,佛出世的目的,是为了拯救众生出离苦海,当然也慈悲的替未信佛法、不明因果、犯下大恶重罪的人,指引了一条悔过向善的路。因此在符合相当条件之下,业报可以转变。如此一来,受到恶报、陷于痛苦绝境的人,也有了一线希望。

肆、因缘会合才产生果报

行善得福报,行恶得苦报。行善是‘因’,福报是‘果’;行恶是‘因’,苦报是‘果’。‘因能生果,果必有因’是一定的道理。

但是有了‘因’后,还须要‘缘’来会合促发,才能产生‘果’。‘因’譬如种子,‘缘’譬如土壤、水分、空气、日光、这些都具备而且会合之后,种子就发芽、成长而结出果实。若缺乏缘的配合,种子仍是种子,不会自己变成果实。不过种子仍旧存在,只要有一天,‘缘’来促成,仍可成长而结果。

由于因缘会合才能产生果报,所以先造的因不一定先产生果报;后造的因不一定后产生果报;现在造的因也不一定今生就产生果报。

一般人多因看不见今生的现报,就否定因果报应的存在。其实,佛经上早就告诉我们:纵使经过百千劫那么久的时间,所做的善业恶业是不会消失的,只要因缘会遇,还是会产生果报,由自己来承担。

伍、复杂而隐微的特性

因果律绝对公平,因此必定复杂而不简单,难以三言两语解说明白;因果通于三世,因此常常隐微而不明显,难以轻易窥见全部的真相。

由于因果通于三世,往往一件福报或恶报,从开始到结果,跨越了过去世、现在世到未来世的长久时间,只有佛的智慧与神通才能彻底了解它的来龙去脉,我们凡夫是无法知道过去世与未来世的事情的。

因果报应有时隐微难测,就如浮于海上的冰山,我们只看见露出水面的部分,至于隐藏在水面下的部分有多大则不得而知。也许它只露出小小的一角,水面下的部分却巨大无比。无知的开船人,通常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理会聪明人的经验与劝告,见到冰山只是小小的,就盲目的将船开过去,结果难免船破人亡,后悔莫及。

不明因果的人也有同样的情形,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佛陀的佛眼观察出来的因果法则他全没听过;不信因果的人,则虽听过却因没有深入了解而无法相信。于是自己整日循著因果律的轨道前进,却不会善用因果法则以求趋吉避凶,掌握命运。结果难免遭受苦报,甚至堕落到畜生、饿鬼、地狱中,久年凄惨过日,无有出期,岂不可怜,又复可叹!

虽然往世与来世的书,我们无法得知,使得因果报应常常隐微难测,好在有些情形,在这一生行善这一生就得到福报,这一世做恶这一世就受到恶报。而且其中不少的例子里面,有很明显的证据,显示出确实是因某一善行才得到某一福报,因某一恶行才得到某一恶报。我们藉著这些事例,得以间接印证佛说的三世因果规律,的确真实不虚。本书收集的事例即属于这种类型。

黃念祖:請入彌陀願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阿彌陀佛,大願之王,四十八條勝願,正是彌陀萬德圓明的本心的流露,條條都超情離見,不是眾生妄心所能揣摩估計,這是徹底的殊勝方便,沒有一條不是為一切眾生殊勝永恆的真實之利。

  古德說:每條願都是為饒益有情;每條都是願共眾生究竟成佛。這兩句話點出了彌陀的聖心。 彌陀大願,分別說明就成為四十八願,若再細說,可為四百八十……四萬八千等等願。合之就是彌陀的大誓願海,也稱為一乘願海。 一乘願海就是淨土法門的寶中之寶、王中之王、心中之心、妙中之妙,縱有億口億舌,也說不盡贊歎之辭。 全部大願譬如一匹光華耀目精美絕倫的錦繡,每一條願就像錦繡上面的圖案花紋,例如蟠桃、佛手、蓮花、牡丹、仙鶴、孔雀,都無上美妙。雖然妙態各殊,可是參差俯仰,配成整幅佳畫。 全錦織成,只是經緯兩條線,一條線是:遍十方虛空,盡未來劫數,一切國土、一切眾生,不分族類,不計善惡智愚,哪怕是惡道眾生,一律平等攝受教化加持接引,令離惡趣,但受諸樂。 一條線是:願一切眾生一塵不染,一法不立,遠離妄想執著,恢復如來本性,生滅頓消,寂滅為樂,證大涅槃,究竟成佛。 極樂世界凡夫即是阿鞞跋致,無情說法,蓮池寶樹宣演法音,香光遍滿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種種超情離見,無上希有之事,整體是不可思議,囫囵[1]是華嚴境界,極樂國中一塵一毛,各各都是圓明具德,圓滿具足,圓融無礙,清淨光明,徹照十方,一切妙德無不具足。 正如《往生論》說:“極樂國佛、菩薩、國土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淨句,清淨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這就說明國中一切無非彌陀的智慧與法身,所以無不圓明具德,無不絕妙奇特,能惠予一切眾生真實之利。 本經三真實,正與天親菩薩的開示互為表裡,彼此呼應。法藏大士“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正與天親大士三種莊嚴入於真實智慧的說法相合。 本經所開化顯示的是“真實之際”,正同於天親大士的“無為法身”,所以極樂窮微極妙,超逾十方,普給一切眾生“真實之利”,普令住正定聚,證不退轉,契悟無生,決定成佛。 彌陀大願深顯大乘佛法的理事無礙境界。極樂的本體是無為法身,可是國中萬物微妙奇麗,無盡的莊嚴,並且普令見者聞者悉皆增上。無為的法身理體,顯現無量莊嚴,無邊妙用,這正是理不礙事。 再者國中人民普至十方廣供諸佛,可是不失定意。大作佛事,但仍在定中,這是事不礙理。理體與事相不相妨礙的妙境,遍於全願全經。 極樂的一花一香、一塵一毛都是圓明具德,也就都是《華嚴》的一真法界的特征,也即是彌陀和行者當人的自心。所以極樂的境界不可思議,具足《華嚴》的十玄,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廣狹自在,延促同時,在願文中都很明顯。 例如:以眾寶合成一物,是多入一,此物所放的香,只是一個香塵,可是遍滿十方世界,這是一入多。一可入多,多可入一,這就是一多相即。極樂一國如鏡,能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是小中容大。 “諸佛淨國莊嚴”是廣,“悉於寶樹間見”,寶樹是狹,這是廣狹自在。‌“於一念頃”(在動一念的剎那之間),可是完成‌“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這須多劫長時才能圓滿的佛事,所以延(長時)促(短時)相同了,這就打破了時間。 極樂境界深玄,但也可從世例來作粗淺的比方,譬如北海池水中的一個波,波的前後左右當然都有波,但是你怎麼能劃清這中間的波與它相鄰四波的界限?這是不可能的。每波的本體只是水,水就是囫囵的一整池的水。於是一切波都在這一波的本體之中,所以說一波含有一切波。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正因一即一切,所以一句佛號具足顯密禅淨無邊法門的一切功德一切妙用。所以具縛凡夫只要信願持名,臨終自然眾佛接引,帶業往生。生彼土後雖然仍是凡夫,卻已位證不退,雖有重罪未消,決定不墮三途,花開見佛,頓悟無生,常寂光中,決定成佛。這都是由於六字洪名圓明具德、一乘願海圓明具德。 蕅益大師說:‌“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 所以一入淨業門中,便是身在實相大海,無論你是俯是仰,是自由式是蝶式,或深潛,不論向東向西,或沈或浮,總之都不離這個實相大海,也即是彌陀大誓願功德之海,也是大智慧的薩婆若海。 只要深信切願,便入此海,即是入了彌陀智慧功德之海。超情離見,人類語言無法宣說,眾生妄心永不能測。可是大恩大德彌陀世尊,特垂方便,普興救度,開此妙門,一切眾生聞佛名號,深心信受,老實念佛,願共眾生同生極樂。 只要此心真實,這個人雖身在娑婆,已蒙彌陀攝受,不再退轉。正如《阿彌陀經》:‌“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請入彌陀願海》,黃念祖著,《法音》1992年第09期)

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八难三涂,共入“弥陀愿海”

黄念祖:请入弥陀愿海!

阿弥陀佛,大愿之王,四十八条胜愿,正是弥陀万德圆明的本心的流露,条条都超情离见,不是众生妄心所能揣摩估计,这是彻底的殊胜方便,没有一条不是为一切众生殊胜永恒的真实之利。

  古德说:每条愿都是为饶益有情;每条都是愿共众生究竟成佛。这两句话点出了弥陀的圣心。 弥陀大愿,分别说明就成为四十八愿,若再细说,可为四百八十……四万八千等等愿。合之就是弥陀的大誓愿海,也称为一乘愿海。 一乘愿海就是净土法门的宝中之宝、王中之王、心中之心、妙中之妙,纵有亿口亿舌,也说不尽赞叹之辞。 全部大愿譬如一匹光华耀目精美绝伦的锦绣,每一条愿就像锦绣上面的图案花纹,例如蟠桃、佛手、莲花、牡丹、仙鹤、孔雀,都无上美妙。虽然妙态各殊,可是参差俯仰,配成整幅佳画。 全锦织成,只是经纬两条线,一条线是:遍十方虚空,尽未来劫数,一切国土、一切众生,不分族类,不计善恶智愚,哪怕是恶道众生,一律平等摄受教化加持接引,令离恶趣,但受诸乐。 一条线是:愿一切众生一尘不染,一法不立,远离妄想执著,恢复如来本性,生灭顿消,寂灭为乐,证大涅槃,究竟成佛。 极乐世界凡夫即是阿鞞跋致,无情说法,莲池宝树宣演法音,香光遍满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种种超情离见,无上希有之事,整体是不可思议,囫囵[1]是华严境界,极乐国中一尘一毛,各各都是圆明具德,圆满具足,圆融无碍,清净光明,彻照十方,一切妙德无不具足。 正如《往生论》说:“极乐国佛、菩萨、国土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这就说明国中一切无非弥陀的智慧与法身,所以无不圆明具德,无不绝妙奇特,能惠予一切众生真实之利。 本经三真实,正与天亲菩萨的开示互为表里,彼此呼应。法藏大士“住真实慧……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正与天亲大士三种庄严入于真实智慧的说法相合。 本经所开化显示的是“真实之际”,正同于天亲大士的“无为法身”,所以极乐穷微极妙,超逾十方,普给一切众生“真实之利”,普令住正定聚,证不退转,契悟无生,决定成佛。 弥陀大愿深显大乘佛法的理事无碍境界。极乐的本体是无为法身,可是国中万物微妙奇丽,无尽的庄严,并且普令见者闻者悉皆增上。无为的法身理体,显现无量庄严,无边妙用,这正是理不碍事。 再者国中人民普至十方广供诸佛,可是不失定意。大作佛事,但仍在定中,这是事不碍理。理体与事相不相妨碍的妙境,遍于全愿全经。 极乐的一花一香、一尘一毛都是圆明具德,也就都是《华严》的一真法界的特征,也即是弥陀和行者当人的自心。所以极乐的境界不可思议,具足《华严》的十玄,一多相即,小大相容,广狭自在,延促同时,在愿文中都很明显。 例如:以众宝合成一物,是多入一,此物所放的香,只是一个香尘,可是遍满十方世界,这是一入多。一可入多,多可入一,这就是一多相即。极乐一国如镜,能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是小中容大。 “诸佛净国庄严”是广,“悉于宝树间见”,宝树是狭,这是广狭自在。‌“于一念顷”(在动一念的刹那之间),可是完成‌“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这须多劫长时才能圆满的佛事,所以延(长时)促(短时)相同了,这就打破了时间。 极乐境界深玄,但也可从世例来作粗浅的比方,譬如北海池水中的一个波,波的前后左右当然都有波,但是你怎么能划清这中间的波与它相邻四波的界限?这是不可能的。每波的本体只是水,水就是囫囵的一整池的水。于是一切波都在这一波的本体之中,所以说一波含有一切波。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正因一即一切,所以一句佛号具足显密禅净无边法门的一切功德一切妙用。所以具缚凡夫只要信愿持名,临终自然众佛接引,带业往生。生彼土后虽然仍是凡夫,却已位证不退,虽有重罪未消,决定不堕三途,花开见佛,顿悟无生,常寂光中,决定成佛。这都是由于六字洪名圆明具德、一乘愿海圆明具德。 蕅益大师说:‌“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所以一入净业门中,便是身在实相大海,无论你是俯是仰,是自由式是蝶式,或深潜,不论向东向西,或沈或浮,总之都不离这个实相大海,也即是弥陀大誓愿功德之海,也是大智慧的萨婆若海。 只要深信切愿,便入此海,即是入了弥陀智慧功德之海。超情离见,人类语言无法宣说,众生妄心永不能测。可是大恩大德弥陀世尊,特垂方便,普兴救度,开此妙门,一切众生闻佛名号,深心信受,老实念佛,愿共众生同生极乐。 只要此心真实,这个人虽身在娑婆,已蒙弥陀摄受,不再退转。正如《阿弥陀经》:‌“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请入弥陀愿海》,黄念祖著,《法音》1992年第09期) https://t.cn/z8mXLfl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从叶柄横切面的光镜照片可看到,细胞变形,排列紊乱,有的破裂,尤以髓部为甚,其中还含有大量颗粒状淀积物。脱落前苞叶张开似虫蛀状,开花极少,偶有开花的,花冠短缩,花
  • 说来也惭愧,我个人对这方面的重视,并没有成功影响到我的家人,美美和我爸就在刷牙这件小事上栽过跟头…… 老朋友估计都听我念叨过不少回了,美美之前长过不少蛀牙,甚至
  • 受刚开始真的很疯.批,为了得到攻处心积虑,甚至不惜背叛自己的组织只为了接近攻在他的黄色小脑袋瓜里,他还幻想着自己是攻,要狠狠教训那个长发美人好不容易等来了一次机
  • 此外,新款冠道除了全系搭载直行驾驶辅助系统SDA(StraightDriving Assist)、陡坡辅助系统HDC(Hill Descent Control)
  • 20.幽窗冷雨一灯孤。3.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生平 。
  • Stanley哥哥7岁啦1、穷尽功力全靠双面胶包起来的2、S最爱的colourful3、弟弟终于守住了秘密,S打开有惊喜了4、蛋糕是两只都爱的极光哎5、一起长大
  • 黄金与石油存在一定的关联,主要体现为相对的正相关联,但其关联又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黄金交易#2021年电光源制造行业运营能力分析报告微信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
  • 农村集体土地不能成为村官们的私有财产,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城郊社区,小龙湾村集体土地被外租数百亩,村民的分的地,以租代卖,厂房七八百平被浅卖只卖20,5万元,买
  • 手相分析:从手掌中看,掌纹真的是“平平”你这掌纹都快跟人家断掌一样平了,且很粗,感情线还断开了,平时足智多谋,但有时想法多变,不能坚持住自己的想法,容易走弯路,
  • 乌鲁木齐市鑫瑞英技能培训学校负责人姜艳秋:“从今年1月份开始,我们在米东区开设了十几个技能培训班级,已培训200多人,包括计算机应用,中式面点,育婴师、养老护理
  • 其他的菜无非是蜜汁酥皮虾,宫保鸡丁,贝勒烤肉,豌豆黄这种京味经典菜&小吃菜品味道不会有任何踩雷,放心冲⌛️除了时间成本巨大 这一个雷点(现在可以在gz
  • 晚上:到家了明天去上班真的是太快了太充实太幸福的3天半了(以下是时隔小半年终于记得自拍的情侣 惊现可爱鬼王同学昨晚的海珠广场一直以为尝过茶颜悦色 其实昨晚才第一
  • ”忻府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交通事故的赔偿款经常有浮动外,一些劳务纠纷也有,今年办理的一起案件里,我们不仅帮受助人要回了被拖欠的加班费,还帮他
  • 。[奥特曼][奥特曼][奥特曼]队员:焦燕,来自2015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
  • 原来这就叫:空船理论(此文无价) 儒风大家 读文摘精选 今天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 【他们手泡冷水40分钟,义务为老人通马桶】 近日,80岁的李奶奶家里的马桶堵了,由于堵塞严重,赶来帮忙的属地居委会社工用马桶搋子通了多次也无济于事。[挤眼][挤
  • 口口相传的优质楼盘就是这样的。口口相传的优质楼盘就是这样的。
  • #云游(云游)# :陈老师你能教我叠这个吗,形状看起来像星星:陈老师说,我写在纸上的每一个字,都能开出灿烂的花:奶奶说妈妈爱我和爸爸,所以愿意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 而进了霍家门之后,面对豪门家族历来的“催生”传统,霍启刚面对媒体回答的都是:一切以太太的身体为重,我们霍家不要求太太要生多少孩子的。与一般都是挺着肚子才能进入豪
  • #TorThanapob[超话]#如何设置微博水印点击链接如图操作搬运的饭拍请不要加上自己的logo(ptor ins自拍照以及官方图无所谓)搬运时记得写上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