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人类有灵魂质量等于宇宙质量真的只有28克?

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随之而来的探索,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随着人类祖先开始真正意义上去思索星空,标志着人类对存在的最大“未知领域”-宇宙开启了逐步探索的序幕。特别是近100年来,包括各种大型天文望远镜的问世,使人们瞄向宇宙的视野起来越开阔,人们对宇宙的基本面貌和特征有了突破性的认知,继而在一些假设、猜想的基础之上,通过一系列的实践验证,形成了诸多关于宇宙本体的理论体系。

不过,对于宇宙整体质量的猜测,由于受空间认知的限制,科学界一直以来涉猎的很少,毕竟我们连宇宙到底有多大都不知道,何谈估测它的质量呢?然而,有的科学家就独辟蹊径,提出了让我们“瞠目结舌”的猜想,比如宇宙只有28克、宇宙顶多有20磅。那么,这些猜想是符合科学理论呢,还是哗众取宠呢?

宇宙是怎么来的?

宇宙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是人类对宇宙的终极思考,长期以来一直困惑着所有的科学家们,毕竟这个问题是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的,因此从一开始对这一问题的解释,都是靠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猜想来实现的。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以前,所有的人们包括顶级科学家,都认为宇宙是无穷无尽且处于静态的,宇宙的各项物理特性,都遵循着“各向同性”的规律。

当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后,通过确立的引力场方程,从根本上解释了宇宙的发展演化规律,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一个统一体,引力的存在使得空间和时间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宇宙是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然而,受到传统思维的束缚,爱因斯坦在引力场方程中,加入了宇宙常数的概念,从而将宇宙的发展重新“禁锢”成一个静止的模式。

随后,又有一些科学家们,从宇宙各向同性的规律出发,和爱因斯坦一样,同样推导出了宇宙是一个动态的结论,比利时宇宙学家勒梅特不但表明宇宙是动态的结论,而且还猜测宇宙的起源是一个质点,目前的宇宙正处于膨胀的状态。随后,美国科学家哈勃通过观测河外星系,进一步印证了宇宙膨胀的观点,而且还提出了目标星体相对于地球的退行速度,与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之后,有很多科学家根据这一现象,对宇宙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宇宙大爆炸的猜想,而且还通过一系列的观测证实了宇宙膨胀的事实。通过宇宙膨胀的规律和速率,利用倒推法,科学家们认为在很久很久以前,现有的宇宙都来源于一个质量无限大、体积无限小、能量无限大的奇点。

后来,欧洲航天局发射的普朗克卫星,在长期观测的基础上,修正了哈勃常数,从而为计算奇点大爆炸的时间奠定了基础。科学界普遍认为,在138.2亿年前,奇点发生了大爆炸,经历初期的高温和暴涨,宇宙逐渐开始冷却,逐渐形成了各类微观粒子,在大爆炸38万年以后,真正的中性原子诞生,光线也从“等离子粥”中逃离出来,宇宙变得光明起来,并且慢慢聚合形成了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和天体。

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涨落

当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观测和研究越来越深入时,会发现微观世界的粒子运行,与宏观世界有着太多的不同。对于原子的结构和电子运行规律,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在上世纪初期,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指出带负电的电子围绕着带正电的原子核运行。但是,通过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上述原子结构模型并不能稳定存在。

后来,奥地利科学家泡利提出不相容原理、薛定谔提出波动方程以及电子云模型,逐渐为原子结构提供理论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矩阵力学,并据此形成不确定性原理,即微观粒子的空间位置和所拥有的动量属于一对“共轭量”,不可能同时被人们所获得,这个理论为后来的量子力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根据不确定性原理,即使是在真空中,也会存在着能量的起伏现象,也就是说会有随机产生少许能量的可能性,只不过这个产生的能量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随机产生的能量越大,那么存在的时间就会越短,这就是“量子涨落”现象。

从表面上看,量子涨落现象似乎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但是由于不确定性,这种能量的起伏,在宇宙中的任何地方都是有几率发生的,而且能量的存在时间很短,只要时间一到,它就会立即消失,所以将宇宙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量子涨落并没有打破能量守恒。

根据量子涨落理论,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引力产生以后,相当于为产生引力场以及受引力场影响的宇宙系统,注入了一个负的能量,在量子涨落产生能量瞬间会形成的引力场,这个引力场的负能量与物质对应的正能量刚好抵消,总能量仍然为0,但是物质却产生了。所以,支撑奇点大爆炸理论,量子涨落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为后来的宇宙暴涨猜想提供了依据。

28克宇宙是怎么回事?

关于宇宙的总质量是28克的这个猜想,是由美国物理学家爱德华·特赖恩提出来的,其依据就是上面的量子涨落。特赖恩认为,在宇宙发生暴涨之前,奇点的大爆炸创造了一个普朗克尺度的“假真空”,由“爆炸”所产生的物质,都聚集在这个“真空区域”里,正反物质和正反能量消化抵消之后,净质量很可能只有28克(不到1盎司),但密度能够达到10^80克/立方厘米,温度达到10^29开。

由于这个“假真空”具有非常大的能量密度以及负压力,从而推动着宇宙暴涨的产生。按照量子涨落理论,特赖恩指出,既然万有引力可以形成负能量,并且能够在整体系统的角度使得宇宙的能量保持平衡,那么宇宙中形成这种“净质量”的规模是非常微小的,所以现有宇宙的形成,是在真空环境中偶然创造出来的。

无独有偶,统理论的领军人物布莱恩·格林也提出了类似观点,他的猜想出发点是奇点由“量子泡沫”所构成,最初的空间尺度仅有10^-26厘米级别,重量顶多有20磅,但是密度却是原子核的10^67倍,随后在希格斯暴涨子场的作用下,宇宙发生暴涨,暴涨子场在暴涨期间能量密度保持不变,总能量随着空间的扩张而迅速增加,从而创造出现有宇宙。

但是,我们无论从28克的“真空暴涨”宇宙起源,还是20磅的“量子泡沫”宇宙起源,都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宇宙的质量是由能量所形成的,但是,按照质能守恒定律,即使是在奇点大爆炸之后的极短时间内,质量和能量也是守恒的,即质量和能量是一种“完美”的对应关系,不可能会出现正反物质抵消之后质量消失的情况。

因此,比较考评靠谱的说法还是量子理论关于宇宙起源的猜测,即奇点无穷大的能量,在质量和能量对应的关系下,由能量产生了物质,而物质在诞生之后又会去消耗这些能量,现有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消耗能量之后所剩余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所能理解的宇宙中的物质,其实相当于“负能量”罢了,您认为呢?
1907年,美国麻省的邓肯博士在杂志《美国医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里面就提到了灵魂的重量。邓肯为了验证灵魂是可以测量的,专门设计了一种器材。邓肯的实验方法是让临死之人躺在器材上,然后精确的测量这个人的体重,看看死亡瞬间的体重变化。

邓肯博士在病人死亡前,共观察了3小时40分钟,在观察时间里,病人的重量逐渐在减少。在病人死亡的瞬间,测量仪器的指针降到下限条,再没弹回来。死亡瞬间重量下降了21克,灵魂重量是21克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而且,邓肯博士又在15只狗狗身上进行了同样的实验,但是没有任何重量变化。邓肯博士得出结论:狗是没有灵魂的。

但是从科学的角度看,邓肯博士的实验存在着不足。失误率太高,死亡时间的测定方法很不精确等等。灵魂是否存在,还会继续讨论下去。

只有人类有灵魂质量等于宇宙质量真的只有28克?

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随之而来的探索,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随着人类祖先开始真正意义上去思索星空,标志着人类对存在的最大“未知领域”-宇宙开启了逐步探索的序幕。特别是近100年来,包括各种大型天文望远镜的问世,使人们瞄向宇宙的视野起来越开阔,人们对宇宙的基本面貌和特征有了突破性的认知,继而在一些假设、猜想的基础之上,通过一系列的实践验证,形成了诸多关于宇宙本体的理论体系。

不过,对于宇宙整体质量的猜测,由于受空间认知的限制,科学界一直以来涉猎的很少,毕竟我们连宇宙到底有多大都不知道,何谈估测它的质量呢?然而,有的科学家就独辟蹊径,提出了让我们“瞠目结舌”的猜想,比如宇宙只有28克、宇宙顶多有20磅。那么,这些猜想是符合科学理论呢,还是哗众取宠呢?

宇宙是怎么来的?

宇宙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是人类对宇宙的终极思考,长期以来一直困惑着所有的科学家们,毕竟这个问题是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的,因此从一开始对这一问题的解释,都是靠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猜想来实现的。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以前,所有的人们包括顶级科学家,都认为宇宙是无穷无尽且处于静态的,宇宙的各项物理特性,都遵循着“各向同性”的规律。

当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后,通过确立的引力场方程,从根本上解释了宇宙的发展演化规律,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一个统一体,引力的存在使得空间和时间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宇宙是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然而,受到传统思维的束缚,爱因斯坦在引力场方程中,加入了宇宙常数的概念,从而将宇宙的发展重新“禁锢”成一个静止的模式。

随后,又有一些科学家们,从宇宙各向同性的规律出发,和爱因斯坦一样,同样推导出了宇宙是一个动态的结论,比利时宇宙学家勒梅特不但表明宇宙是动态的结论,而且还猜测宇宙的起源是一个质点,目前的宇宙正处于膨胀的状态。随后,美国科学家哈勃通过观测河外星系,进一步印证了宇宙膨胀的观点,而且还提出了目标星体相对于地球的退行速度,与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之后,有很多科学家根据这一现象,对宇宙的起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宇宙大爆炸的猜想,而且还通过一系列的观测证实了宇宙膨胀的事实。通过宇宙膨胀的规律和速率,利用倒推法,科学家们认为在很久很久以前,现有的宇宙都来源于一个质量无限大、体积无限小、能量无限大的奇点。

后来,欧洲航天局发射的普朗克卫星,在长期观测的基础上,修正了哈勃常数,从而为计算奇点大爆炸的时间奠定了基础。科学界普遍认为,在138.2亿年前,奇点发生了大爆炸,经历初期的高温和暴涨,宇宙逐渐开始冷却,逐渐形成了各类微观粒子,在大爆炸38万年以后,真正的中性原子诞生,光线也从“等离子粥”中逃离出来,宇宙变得光明起来,并且慢慢聚合形成了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和天体。

不确定性原理和量子涨落

当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观测和研究越来越深入时,会发现微观世界的粒子运行,与宏观世界有着太多的不同。对于原子的结构和电子运行规律,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在上世纪初期,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指出带负电的电子围绕着带正电的原子核运行。但是,通过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上述原子结构模型并不能稳定存在。

后来,奥地利科学家泡利提出不相容原理、薛定谔提出波动方程以及电子云模型,逐渐为原子结构提供理论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矩阵力学,并据此形成不确定性原理,即微观粒子的空间位置和所拥有的动量属于一对“共轭量”,不可能同时被人们所获得,这个理论为后来的量子力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根据不确定性原理,即使是在真空中,也会存在着能量的起伏现象,也就是说会有随机产生少许能量的可能性,只不过这个产生的能量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随机产生的能量越大,那么存在的时间就会越短,这就是“量子涨落”现象。

从表面上看,量子涨落现象似乎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但是由于不确定性,这种能量的起伏,在宇宙中的任何地方都是有几率发生的,而且能量的存在时间很短,只要时间一到,它就会立即消失,所以将宇宙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量子涨落并没有打破能量守恒。

根据量子涨落理论,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引力产生以后,相当于为产生引力场以及受引力场影响的宇宙系统,注入了一个负的能量,在量子涨落产生能量瞬间会形成的引力场,这个引力场的负能量与物质对应的正能量刚好抵消,总能量仍然为0,但是物质却产生了。所以,支撑奇点大爆炸理论,量子涨落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为后来的宇宙暴涨猜想提供了依据。

28克宇宙是怎么回事?

关于宇宙的总质量是28克的这个猜想,是由美国物理学家爱德华·特赖恩提出来的,其依据就是上面的量子涨落。特赖恩认为,在宇宙发生暴涨之前,奇点的大爆炸创造了一个普朗克尺度的“假真空”,由“爆炸”所产生的物质,都聚集在这个“真空区域”里,正反物质和正反能量消化抵消之后,净质量很可能只有28克(不到1盎司),但密度能够达到10^80克/立方厘米,温度达到10^29开。

由于这个“假真空”具有非常大的能量密度以及负压力,从而推动着宇宙暴涨的产生。按照量子涨落理论,特赖恩指出,既然万有引力可以形成负能量,并且能够在整体系统的角度使得宇宙的能量保持平衡,那么宇宙中形成这种“净质量”的规模是非常微小的,所以现有宇宙的形成,是在真空环境中偶然创造出来的。

无独有偶,统理论的领军人物布莱恩·格林也提出了类似观点,他的猜想出发点是奇点由“量子泡沫”所构成,最初的空间尺度仅有10^-26厘米级别,重量顶多有20磅,但是密度却是原子核的10^67倍,随后在希格斯暴涨子场的作用下,宇宙发生暴涨,暴涨子场在暴涨期间能量密度保持不变,总能量随着空间的扩张而迅速增加,从而创造出现有宇宙。

但是,我们无论从28克的“真空暴涨”宇宙起源,还是20磅的“量子泡沫”宇宙起源,都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宇宙的质量是由能量所形成的,但是,按照质能守恒定律,即使是在奇点大爆炸之后的极短时间内,质量和能量也是守恒的,即质量和能量是一种“完美”的对应关系,不可能会出现正反物质抵消之后质量消失的情况。

因此,比较考评靠谱的说法还是量子理论关于宇宙起源的猜测,即奇点无穷大的能量,在质量和能量对应的关系下,由能量产生了物质,而物质在诞生之后又会去消耗这些能量,现有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消耗能量之后所剩余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所能理解的宇宙中的物质,其实相当于“负能量”罢了,您认为呢?
1907年,美国麻省的邓肯博士在杂志《美国医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里面就提到了灵魂的重量。邓肯为了验证灵魂是可以测量的,专门设计了一种器材。邓肯的实验方法是让临死之人躺在器材上,然后精确的测量这个人的体重,看看死亡瞬间的体重变化。

邓肯博士在病人死亡前,共观察了3小时40分钟,在观察时间里,病人的重量逐渐在减少。在病人死亡的瞬间,测量仪器的指针降到下限条,再没弹回来。死亡瞬间重量下降了21克,灵魂重量是21克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而且,邓肯博士又在15只狗狗身上进行了同样的实验,但是没有任何重量变化。邓肯博士得出结论:狗是没有灵魂的。

但是从科学的角度看,邓肯博士的实验存在着不足。失误率太高,死亡时间的测定方法很不精确等等。灵魂是否存在,还会继续讨论下去。

帕萨特要怎么做,质疑者们才会满意?

如今这个时代,网络上其实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带节奏的、一种是被带节奏的。
12月2日下午,中保研时隔数月发布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简称C-IASI)五款车型测评结果。
其中,2020款大众帕萨特280TSI商务版的成绩最为引人注意——这是帕萨特在一年内第二次接受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上一次的碰撞结果,在网络上引发了一波延续至今的狂欢。

所以,当2020款大众帕萨特280TSI商务版在本次测试中取得包括正面25%碰撞测试在内7个项目优秀(G),成为五款被测试车型中成绩最好的一款之后,各种声音还是出现了。

“用力过猛的帕萨特,失去公信力的中保研”——有相当多自媒体采用了类似的标题,对中保研和帕萨特竭尽全力嘲讽。但大多数质疑的文本,却实在是不忍卒读,从诸多无端的质疑和污蔑中,我们读出两个字:人性。
厂家主动申请测试
从来就不等于“特制车送检”
譬如,有相当多文章表示:2020款帕萨特的成绩并非是官方进行抽检,而是由上汽大众进行送检。由此怀疑此次受测的帕萨特“是官方的特制车,并且声称“让被测车型采样的公平性遭到了破坏。”

如果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造谣污蔑的话,那就是坏;当然,我们更愿意相信大多数喷子其实是蠢,他们犯了典型“望文生义”的毛病。
本次测试确实是上汽大众主动申请重新测试,但根据中保研的规程,车辆采购是中保研自主采购,由中保研自行从随机的4S店采购了2020款帕萨特新上市车辆进行重新测试,这一环节和上汽大众完全无关,没有证据表明上汽大众用“特制车”接受测试。

且不论C-IASI,就连被网络喷子们黑得体无完肤的C-NCAP,在流程中也从未接受过“厂家送检”,而是由C-NCAP自行在市场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购买车辆和部件。厂家是主动还是被动参与区别,仅限于是否为汽研中心提供车辆购置的经费。这早在2006年C-NCAP诞生以来,就被确定为C-NCAP的工作流程——这篇2006年的媒体报道,就足以证明 https://t.cn/A6qGsBJx。
然而,就在2020年的当下,依然有不负责任的媒体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称之为“C-NCAP新近修改了规程”……
多年来,C-NCAP被人有意无意混淆“厂家主动参评”的概念,污蔑成允许“特制车”接受碰撞测试。让人啼笑皆非的是,C-IASI一度被用来映衬C-NCAP“缺乏公正性”,而如今,同样的脏水也泼向了C-IASI。但事实就是事实,无论是C-NCAP还是C-IASI,从来都不存在“特制车”接受测试的情况。
短短一年时间
帕萨特是临时抱佛脚吗?
在对2020款帕萨特碰撞测试的质疑中,还有一些是从工艺流程的角度来进行的。

有媒体就称,从2019款C-IASI成绩公布到2020款上市(2020年4月)之间还不到五个月,车身结构想要进行大范围变更来提升安全性,周期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A柱加强板(小偏置碰A柱折断,这个零件的加强是必要手段)这种热成型件,从设计冻结到开模不会少于6个月,而要达到稳定的量产供应,周期都在8个月以上。
所以,这些媒体再一次怀疑这次接受检验的车是上汽大众的一款“特制车”。这一怀疑,其实反倒映衬出帕萨特在安全方面的持续进化。
通常来说,如果要对车型进行安全强化,如每新增一个碰撞工况,因涉及多个维度,都必须经过一套严格的流程及较长的项目周期,包括研发及方案验证,以及投产前的质量验证等。确实,几个月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汽车安全性改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绝不是简单的局部调整就能实现的。作为行业领先的合资车企,上汽大众并不会冒然做临时性的加强。
所以,更可能的情况是:在中保研测试在中国落地之初,上汽大众就将中保研测试标准纳入到了产品工程规划中,只是还未来得及在2019款车型中体现出来。

面对去年年底的风波,上汽大众从来就没有纠结于口水,而是踏踏实实地做着改进。今年4月,2020款帕萨特正式上市,新车全系标配前后排头部安全气帘,并且还采用了全车激光焊接技术和32处热成型钢,提升车身的精密度的同时还为车辆提供更加坚实的外在保护。
事实上,帕萨特所有车型始终严格遵循并满足三层次安全要求,包括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大众集团自身更高的安全标准以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的最高标准。
此次又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获得了接近全优的成绩,也意味着帕萨特的整车安全性得到了持续优化,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那些流传已久的烂哏
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一年前,质疑者们将中保研奉为不可置疑的圭臬,将帕萨特骂到一文不值;而一年后,他们又强烈地怀疑起中保研的公平性,认为在中保研测评中获得好成绩的帕萨特一定是“作假”。
事实上,中保研一直是那个中保研,它的权威性并不会因为一两个事件而发生根本变化;而变化的,不过是一些人的立场——当中保研的结果难以配合他们耸人听闻、赚取流量,甚至是以黑文要挟勒索时,中保研当然也可以被批倒斗臭。
那些“被带节奏”、有意无意参与到传谣中的人,其实绝大多数并不是帕萨特的车主或潜在车主,更不是致力于汽车安全、关心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吃瓜群众”这个词,是对他们最恰当的表述。
没钱买不起帕萨特的,或许心里想的是,这么贵的车也不安全、有钱人都是傻X。有钱买更好车型、瞧不上帕萨特的人,则心里暗自说:帕萨特那么便宜,当然不靠谱,穷X活该。
买得起帕萨特,却买了其他车型的人,就更为得意了:好在我买了XX,没有买大众,还是我最英明,哈哈哈。
当然,这些心理活动并不见得都会被表达出来,这些“被带节奏”的人,在看热闹的同时,只会人云亦云地跟风说一两个段子、玩几个烂哏。然后沉醉于同类的点赞和叫好,一群人互相实现自我满足。

心理学家高尔顿·维拉德·奥尔波特在《谣言心理学》一书中曾经提到过关于带节奏的三个特点:
首先是简化,谣言这个东西在传播的时候往往会省略掉大量的属于事实本身的细节,断章取义,导致最终传递出来的信息与事实本身背道而驰。
在围绕帕萨特的风波中,所谓“送检”的真实情况就被有意无意歪曲,而帕萨特在过去20年间整体安全装备和综合安全系数一直保持高水平的事实,帕萨特车型全球统一标准的高刚性的车身结构、全车零件超过84%采用高强度及以上强度的钢材,乘员舱大量使用热成型零件的事实,都被忽略得一干二净。
其次,是强化。在关于事实的大量细节被简化删除之后,遗留下来的部分的信息内容显得更加的突出,更为显眼,起到一个信息强化的作用。
之于帕萨特,就是各种上一次碰撞测试中部分场景。“XX有车”在B站如同复读机一样连篇累牍播放相关视频、展示照片,目的就是为了强化被选择后的信息。
最后,就是同化。被带节奏的人会根据以往的经验。例如知识、兴趣等主观因素来进行一个极为主观的、个人化的理解,并且只对符合自己情况的那一部分进行选择性的接受,并从中脑补出事件的细枝末节,以及夸大的部分,以此来试图还原整个事件的全貌。网络上流传的各种烂哏、各种狂欢,就是同化后的最终结果。

相较于正面信息,人们更加在意那些负面的信息。这一点则是利用了人们的损失厌恶心理,当人们面对自己一些问题的时候,会更加关注那些会给自己带来损失的风险。那些碰撞测试中的“惨况”,恰好满足了吃瓜群众们“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喜好,自然也被传播得更广。
结语
我们相信,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帕萨特到底安不安全,有C-NCAP和C-IASI双重测验的结果,事实永远胜于雄辩。
至于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谣言,也应该到了被扫进垃圾堆的时候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 三月拾花酿春,六月流萤染夏我们可爱的“小屿监督团”是我们的开始未来他有了新的使命(现在不可bao露[笑而不语])但是它让我收集了一裙可爱的小伙伴独一份的宠爱,
  • [摊手][摊手]真的让我一点做老母亲的疲倦感都没有,我每天刷手机的时长居然比怀孕在家还要久[二哈][二哈]就是这个黄疸还在,整个人面色还是不好,真不知道肝功能到
  • #寻美甘肃#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简牍博物馆内保存着4万余枚简牍文物,记录着2000年前边塞吏卒的生活 “简”述古史 “牍”懂中华编者按中国拥有灿烂而悠久的历
  • 4.年轻的时候真好,我也是长大以后才知道的。但你似乎忘了 这是air的经历 和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你花了自己的时间来见证air的改变自己却还是原地踏步当你想追时
  • 同样的,要让小户型变得宜居,有调性,也是我一直在不断探索的课题。大宅固然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但一般也承载了更为复杂的设计需求与表现形式,它不被空间所拘束,但要考虑
  • #高校人才招聘# #广西身边事# [星星]广西中医药大学2022年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及113名博士公告[星星]招聘岗位:具体可看图2[星星]应聘条件:点击链接查
  • 非遗目前在丽江能体验到的非遗文化与地道纳西文化都在白沙,东巴文体验馆、纳西古乐、滇绣刺绣、纳西神医…✏️白沙壁画“白沙壁画”是明代纳西族社会大开放的产物,它的绘
  • 3、紫桔梗花语真诚的爱则是紫桔梗的花语,紫色显得浪漫而深刻,表现在桔梗花身上,则是说明对爱情的真挚。1、红桔梗花语红色桔梗花的花语代表着永世不忘的爱,花朵的颜色
  • #韩国留学[超话]# ​高丽大学协同课程【创意融合设计专业】教授介绍 김 현,设计战略、品牌化 인치호,产品设计、公共设计 이태일,互动设计 권민성,产品开
  • 3、手脚冰冷、麻木的辅助灸法如果你在灸的过程中,感到一股暖流向上涌,一直流到头顶部,提 示中焦气血不足,可辅助灸足三里15分钟。1、头昏、腹胀的辅助灸法如果你是
  • 但是妈妈啊,我一直在努力地完善我自己啊。#阿张的未来在自己手上#先把话放这儿【感觉马上要变】在这个年纪遇到过两类异性。
  • 但忽然有天,当你说出自己某个观点或主张时,他跳出来反驳,并以看似“讲道理”的方式反对你,那么你会:_____A. 虽然被反驳了令我不舒服,但可能人家说的的确有道
  • 凑单47左右拿下芙清史低❗❗作业:芙清 医美祛痘面膜5片【¥47.7⚡】 主打调节水油+调理痘肌,专业院线级别的医用面膜,很多人去医院皮肤科看痘痘和黑头,芙清基
  • #我和魔方有个约定# 在90后甚至00后开始逐渐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军的今天,在二次元、数码以及多元文化的浸染下成长的他们,对汽车产品的需求也日益繁多起来,
  • 最后要挂电话了,小弟弟在那头说你再讲一讲啊,因为这样没有大人管,他又可以多玩一下下了。啊~就是疯狂想吃~答案是家里冰箱没有库存了,然后俩人说了一些有的没的。
  • 人生是有运气,但所谓运气,不是坐等天上掉馅饼的无力,而是你要先拥有敲机会之门的胆识,当机会开门时,你也有接得住的本事。人生是有运气,但所谓运气,不是坐等天上掉馅
  • ” 黎夏,“呵呵,你看看你亲爹的棺材板就要压不住了!” 男人冷笑,拦住准备跑路的女人:“谁告诉你我死了?”......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方↓↓最近这段时间一直
  • 只要有自己的主心骨,不急去迎合,上赶着当个局中人,就没有人可以发神经拿任何普世条件价值观来审视你。只要有自己的主心骨,不急去迎合,上赶着当个局中人,就没有人可以
  • 到红桥的时候,又看到蓝天白云了,雨还是有,只不过有点小。今天的雨真奇怪下班的时候,看着蓝天白云与阳光,想着到家可以拍一拍蓝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