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姐的幸福

按了好几个手印,又在计算机里留下了自己的影像,张姐在办理完退休的所有手续,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大红的退休证和紫色的取款存折时,仍然感觉是在做梦。



走出社保中心的大门时,没忘了向传达室的老大爷打声招呼,说声谢谢。因为那老大爷站在门口,正在微笑地看着她,目光里透着慈祥,好象在向她祝贺。说来也是,从这个门口走出去的人,表情里大都洋溢着喜悦,张姐也不例外。

张姐推着自行车,没有马上骑车就走,而是站在便道上,望着大街上车来人往的景象发呆。她不是不想走,而是不敢走了。刚才就感到有些眩晕,走路轻飘飘的,有一种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现在,胸口憋闷,而且还隐隐做痛,她知道,这是她的心脏又在作怪;她更清楚,这是因为兴奋的缘故。可怎么能不兴奋呢?从今以后,她就可以享受在别人看来不多,在她看来却不少的退休金了。

张姐很了解自己的心脏,已经犯病好多次了,以前都是劳累引起的,而因兴奋发病,这还是第一次。于是,她从随身带着的红色购物袋里,拿出了轻易舍不得吃的速效救心丸。别说,这药还真管用,含了几粒在口中,不消一会儿,就舒服了许多。此时,张姐才敢骑上车子,慢慢地朝回家的方向蹬去。

张姐下岗已经整整十年了。下岗之前,她是针织厂的纺织女工,是姐妹们公认的技术能手,还是连续多年的劳动模范。她太喜欢自己的这个工作了,虽然有些姐妹喊累,但她却从来没有那个感觉。她听织机的声音,就象是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交响乐,每天和着乐声,迈着轻盈的步子,在织机旁梭巡着,利落地接着断头,那感觉,就象是天鹅湖里的小天鹅。张姐的这种感觉,一直延续了二十多年。生活中不论遇到多少困难,只要一听到织机运转的声音,她的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让张姐到现在仍迷惑不解的是,随着厂领导出国考察的频率越来越高,乘座的小汽车越来越豪华,也随着厂里的头头脑脑们把家一个个搬出了职工宿舍区以后,几乎是一夜之间,曾经是那么的红红火火,自己也为之奉献了一切,更是养育了自己的工厂就要倒闭了。这消息如晴天霹雳,震得张姐和她的姐妹们目瞪口呆。因为她们很明白,失去了工厂将意味着什么。

张姐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更不相信那些曾经和蔼可亲的领导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不相信这个曾经一年就可以给国家贡献出与自己的资产同等价值利润的工厂会倒闭。



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张姐和她的姐妹们,最终成为了下岗职工。姐妹们依依不舍,洒泪而别。张姐知道,从今往后,她再也听不到那令人愉悦的织机声了,自己要从头再来,在无情的市场中,去找寻能够适合自己生存的天地。

张姐的爱人,是一个技术精湛的钳工,也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好丈夫,他安慰妻子说:“回来了也好,你在厂子里已经拼了几十年了,该歇歇了!”从那以后,丈夫每天下班都非常晚,也没有了星期天。原来,他又找了一份工作,利用业余时间,给一个私人小工厂加工零件。



张姐也没有闲着,在家里歇了没几天,她就出去找工作了。她知道,由于过去一心忙于厂里的事业,所以结婚晚,要孩子更晚,以至于孩子还在上小学,这意味着以后需要钱的地方还很多。这时候,张姐才真正感觉到,自己确实老了,虽然她才刚刚四十岁,可那些要招聘人员的老板,却恨不能都要二十岁的才好呢!在受够了挑剔的白眼,和伤自尊的询问后,张姐终于找到了一个工作,在居民小区里做卫生。虽然工资很低,可张姐很清楚,她只能做这个工作了,而且,就是这个工作,也是东奔西跑、求爷爷告奶奶的,不知被别人拒绝了多少次,心凉了多少次,才在这个小区找到的。

张姐很珍惜这个工作,对给她工作的小区充满了感激,所以干起工作来,和在厂里时一样,不惜力气,认真仔细。



日子在劳累而平淡的生活中一天天过去,张姐没有感到有多么地难,也逐渐适应了没有悦耳的织机声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家里的存款也在一点点地增加,已经达到了五位数了。张姐知道,这都是丈夫的功劳,是丈夫用他那宽厚的肩膀,无怨无悔地撑起了这个家。她从心里感激他,对他照顾得也更是无微不至了。

虽然,她也很累。

一天晚上,张姐的丈夫无精打采地回到家,饭也没有吃就躺下了。问他这是怎么了?张姐的丈夫抬起头来,强打着精神说,没什么,就是累,睡一觉就好了。自打结婚以来,张姐还是第一次见到,结实得像十八磅大铁锤的丈夫,今天竟然是这样的神态。张姐突然发现,丈夫的脸色是那样的蜡黄,心里不仅咯噔一下子。

一种不祥的预感,像阴云一样瞬间就将她笼罩起来。



张姐的丈夫真的生病了,而且很重。张姐做梦都想不到,丈夫这么健康结实的一个人,竟然患上了肝癌。在给丈夫办理住院手续的时候,刚才还不明就里的丈夫,已经从张姐那略显不安的表情中,读出了自己的病情。丈夫叫住了张姐,带着恳求的语气对张姐说,咱们回家吧!回家?这不可能!

张姐的语气坚定而不容反驳。



为了给丈夫治病,张姐不顾丈夫的心疼和反对,先是花光了家里所有的存款,后来又借了许多债。因为张姐明白,丈夫是为了自己,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才劳累过度得的这个病,尽管她很清楚,丈夫的病,治愈的希望几乎等于零。



张姐千方百计的努力,也没有挽回丈夫的生命。在弥留之际,奄奄一息的丈夫,望着已经上中学的孩子,愧疚地对张姐说了一句“对不起”就昏迷了过去,就再也没有醒来。

张姐的心,碎了!



面对着着严酷的现实,张姐并没有让自己沉湎在悲痛中,她知道,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为了丈夫临终前的那句话,她也要坚强地面对一切。她在一个家政公司又找了一份小时工的工作,于是张姐就有了两份工作。每天上午干完了小区的工作后,就马不停蹄地往家赶,草草地吃上几口饭,就到家政公司领活,然后就不知道要到几点回家了。



张姐的肩膀比丈夫的柔弱,可她就是用这个柔弱的肩膀,支撑着这个家,虽然这个家比丈夫在时清苦了许多,工作也比丈夫在时辛苦了许多,但张姐坚持下来了。尤其是近两年,心脏的病痛时时袭扰着张姐,可她舍不得花钱治病,买了一盒速效救心丸带在身上,发病时就含上几粒,就这样熬过来了。终于熬到了孩子考上重点大学,熬到了能够退休的这一天。

而为了这一天,张姐头发白了许多,面容也苍老了许多,但也坚强了许多!

张姐回到了家里,把退休证放在了床上,床头的墙上,依然挂着张姐和丈夫的结婚照。丈夫正在深情地望着她,也望见了那个退休证。张姐坐在床上,和丈夫对望着。她想起了新婚之夜丈夫向她立下的誓言,丈夫说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让她,让他们未来的孩子,让他们这个家幸福,和她幸福地生活一辈子。张姐明白,这就是丈夫为什么在弥留之际,要说“对不起”的原因。唉!你这个老实厚道的好人啊!

张姐望着丈夫,一声长叹,热泪涟涟。



张姐哽咽着,默默地流着泪水,她不想让丈夫看到她痛哭的样子,那样,他会笑话她的,也会让他不放心的。可张姐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她毫无顾忌地放声大哭起来。

这是怎样的哭声啊!象电闪雷鸣的大雨,又象是波涛滚滚的洪峰,既撕心裂肺,又痛快淋漓。



张姐擦干了眼泪,又好好地洗了洗脸。尽量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她要赶紧做点饭,吃完了好去上班。张姐想好了,有了退休金,她也要继续干下去,孩子每年上大学的费用也是不少的,虽然可以向学校申请助学金和免除一部分费用,但张姐知道,有许多考上大学的孩子的家庭,比自己还要困难许多,他们更需要帮助。张姐下定了决心,再苦上几年,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丈夫的遗愿,让孩子幸福,让这个家幸福。

憧憬着未来的张姐,感到了无比的幸福……

唐诗的丰碑:《九家集注杜诗》

杜甫(712—770)是唐代著名诗人。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调张籍》中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杜诗流行1200多年来,许多篇章,百姓耳熟能详,已经深深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

《九家集注杜诗》,是目前传世最早的宋代版本,为南宋郭知达编辑,收诗1431首。本书工作底本,采用清代《四库全书》影抄宋本,乾隆皇帝亲自赋诗二首,特别推崇和珍视。本书历时10年,选用多种宋本,精心对校;用诗韵断句,新意迭出;辨证失误,考证谨严。书名虽为“九家”,实收南宋之前61家的研究成果,而这些研究著作大多已经失传,皆赖是书得以保存,益显是书之珍贵。

杜甫44岁时,安史之乱爆发。持续近8年的叛乱,使唐朝逐步走向衰落。此后的15年间,杜甫在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中,艰难地走完了一生。但是他的爱国忧民的情结,始终没有改变过。

杜甫对安史之乱给以深深地谴责。他在陷落的长安,写下《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当时天下最雄伟壮美的大都市,沦入敌手,一个“破”字,看到的是破壁残垣,荒草丛生;昔日辉煌,荡然无存。他在《北征》中途经战场,亲笔写下“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可知这场战争是多么的惨烈!作为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他的祈盼是:“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杜甫的目光,注视着战争中的苦难百姓,48岁之时,写下了著名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新安吏抓丁,“青山犹哭声”。石壕吏“捉人”,“老妪”愿充军。“子孙”阵亡,百家“空巷”。战争的残酷,人民的受难,作者痛彻心脾。

对于取得平叛胜利,杜甫高兴得发“狂”。“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泣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悲喜交集,噩梦结束,可以回乡了。

杜甫观察问题,判断准确,分析透彻。就在大叛乱前夕,杜甫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就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他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巨大的贫富差距、鲜明的阶级对立,表达得精准而传神。而令诗人无比悲痛的是,44岁时前往奉先看望妻儿,“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幼子没有吃的,刚刚才饿死。作为官员尚且如此,普通百姓家,早已饿殍遍地。

杜甫的可敬可佩,就在于:虽然穷困潦倒,但常怀“忧民”之心。杜甫49岁,托亲靠友,在成都浣花溪建了草堂,有了栖身之所。但是,狂风、暴雨,卷走茅草,“雨脚如麻”,无法栖身,彻夜难眠。而他想到的却是“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关心人民疾苦,实为千年师表。

杜甫是律诗高手,创作了1000多首律诗,实现了格律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其中的五律、七律、五排、七排、五绝、七绝,很多成为“绝唱”。杜诗的格律运用,如平仄、粘对、拗救、对仗、用韵、字句有定等,莫不得心应手。《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中说:“晚节渐于诗律细。”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对律诗的规范和新体的创作,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

比如,明朝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五把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本诗作于杜甫暮年56岁之时。“第一”体现在:从格律上说,粘对严谨,没有失粘、失对现象。全诗四联对仗,极为罕见。词性、类别相同,以工对见长。首句入韵,为七律正格;从内容上说,“悲秋”之“悲”、“多病”之“病”,写出作者老病漂泊的痛苦。“无边落木”,虽饱含悲凉;“滚滚长江”,又不失豪气;从修辞上说,运用比兴、象征、对偶、夸张等多种手法,达到情景交融、炉火纯青的境界。

杜甫还对律诗进行了创新,一种新的诗体——“吴体”应运而生。《九家集注杜诗》标注的“吴体”有四首,即《愁》《释闷》《寄岑嘉州》《晓发公安数月憇息此县》。“吴体”诗是一种平仄相对自由,即允许失粘、失对存在的律诗,并不需要补救。“吴体”诗来源于吴地“俚俗”之诗,杜甫推而广之。北宋晚期赵次公尚能准确辨析,清代学者仇兆鳌、黄生已不能正确解读。

对于杜诗中的新创“拗体”,代表作是《白帝城最高楼》。通过对格律中的平仄、失粘(3字)、失对(7字)、大拗(1次)、孤平拗救(2次)等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全诗用平声韵,首句入韵,属平声尤、侯合韵。颔联、颈联对仗,主要是工对。有拗有救,合乎规定。所以,这是一首标准的“拗体”七律。

杜甫博览群书,才思敏捷;勤奋好学,善于创新,在唐代诗人、学者中极为罕见。

杜甫家学渊源深厚,不仅“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而且对于经史子集、诸子百家、天文历法、文字音韵、地理名物等,也多有涉猎。他走出书斋,万里游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乃是杜甫读书、写作真实生活的写照。
比如,杜甫对古代道家、道教文献极为熟悉,“集注”中引用《老子》《庄子》《列子》《文子》等多次。除此之外,杜诗还记载了鹖冠子、华盖君、元逸人、李白、魏夫人、葛洪等众多人物的事迹,充分显示了杜甫对道家、道教作过精深的研究。

“多师”求教,成就了杜甫。杜诗中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李白、杜甫,诗坛双星。李白,年长杜甫11岁,是前辈、老师、偶像、朋友。李、杜曾在洛阳、兖州二次见面。杜甫专为李白写了8首诗,9处写到李白。如“白也诗无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一斗诗百篇,自称臣是酒中仙”。在《春日忆李白》中写道:“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希望再次同李白相聚,再详细切磋诗歌创作。可知杜诗取得的成就,与“多师”关系密切,其中就汲取了李白的诗作精华。

诗歌创作,传之“千古”,要为世代留下最好的精神财富,这就是杜甫严谨的创作态度。《偶题》写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继承曹丕的观点:“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以及“三立”的要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就是说,“文章”“立言”,要慎之又慎,成为治世、为文的借鉴和典范。明代王嗣奭《杜臆》说:“此公一生精力用之文章,始成一部《杜诗》。”

杜诗写作,重在创新。古代诗歌创作,从《诗经》到盛唐,代有佳作。如何异军突起,再领风骚?杜甫描述创作体会时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僻”,孤僻、古怪。“耽”,嗜爱,喜好。这是作者自嘲进入忘我的写作状态。“佳句”,就是创新。一部“集注”,名篇辈出,妙句连连。

比如,杜甫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古体诗、排律。杜诗中20韵的有11篇;30韵的有7篇;40韵的有3篇;50韵的有1篇;100韵的有1篇。而读者熟悉的《北征》,140句,70韵,全部押入声韵。《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100句,50韵,亦为入声韵。众多创新的长篇诗作,其语言之优美、韵律之和谐、史料之丰富、思想之纯正,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难以超越的。

#诗词##吾爱诗词##国学新青年##遇见艺术#

贤愚经白话:摩诃萨埵以身施虎缘品第二  

  摘要:慈悲是一种心念,慈能予乐,悲能拔苦。就是佛法中提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为感同身受的心念,能令菩萨愿代众生受苦。如同王子悲心深刻,以身施虎。在救济众生的当下,圆满了自己的无上菩提。

  摩诃萨埵以身施虎缘品第二

  【白话】

  这样的经法我(阿难从佛亲自)听闻,讲法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那时到了乞食的时候,世尊披上袈裟托起钵盂,只带着阿难进城乞食。当时有一个年老的妇女只有两个儿子,他们肆意偷盗,结果被物主抓住,于是将其扭送到国王那里。依据法律审定,他们被判处死罪,随即交付给旃陀罗,带到刑场。

  远远望见世尊,母子三人一齐向佛磕头哀求,(老妇说道):“恳请天尊度济苦难,救救我儿子的性命。”诚心恳切,极为可怜。如来慈悯,立即派阿难到国王那里请求饶其性命。国王听从佛的指示立即放了他们。他们脱离这次危难后,对佛感恩戴德,无比欢喜激动。

  随即来到佛前,以头礼佛足,合掌说道:“承蒙佛的慈恩,才得以保全我们的性命。恳请天尊慈悯我们,允许进入修道的行列。”佛立即同意了,说道:“善来比丘!”于是(两个儿子)须发自落,身上所穿的衣服变成袈裟。他们生起了由衷的恭敬心,志向和信心更加坚固。接着佛又宣说佛法,使他们的障垢彻底消除,证得阿罗汉果。他们母亲听法后证得阿那含果。

  当时阿难亲眼目睹此事,感叹前所未有,称赞如来种种德行。又感慨地询问道:“他们母子三人往昔有什么善根,能够遇到世尊,免除重罪,获得涅槃的安乐呢?一生之中蒙受如此不寻常的利益,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佛告诉阿难:“这三个人不但今天靠我得以活命,在过去世中也曾蒙受我的恩惠而保全性命。”阿难对佛说:“不知世尊在过去世中救活他们三人的事情是怎样的呢?”

  佛告诉阿难:“久远阿僧祇劫以前,此阎浮提有一位名叫摩诃罗檀那(汉语“大宝”)的大国王,统领五千小国。国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摩诃富那宁,次子名叫摩诃提婆(汉语“大天”),小儿子名叫摩诃萨埵。

  这个小儿子从小行为慈善,犹如赤子一般怜爱一切生命。有一次大王和大臣们、夫人、太子出外游玩,国王有些疲倦,就停下来稍做休息。三个王子一起到林间玩耍。他们看见一只母虎正在给两只虎仔喂乳,母虎因饥饿逼迫,又打算吃掉两只虎仔。

  小王子对两位兄长说:‘现在这只母老虎极为悲苦,瘦弱得快要死去,再加上刚给新生的虎仔喂过奶,我观察它的意思是想吃掉自己的孩子。’两位兄长答道:‘相信如你说的那样。’小弟又问兄长:‘这只老虎现在还可以吃什么呢?’两兄长回答说:‘倘若能得到刚杀的温热血肉,才能合它的意。’小弟又问道:‘现在是否有人能做这件事,拯救它们的生命令存活下去呢?’两兄长答道:‘这是件很难办的事。’

  这时小王子心中暗想:‘我在漫长的生死轮回中无数次抛弃身体,但都是白白地丧失身命。有的是因为贪欲,有的是因为嗔恚,有的是因为愚痴,没有一次是为了正法。今天有幸碰到福田,这个身体为何不能舍弃呢?’

  打定主意,又同两兄长向前走,没走多远,对他们说:‘两位兄长且先走一步,我有点个人的事要办,随后就来。’说完这话,他赶紧从原路跑回老虎所在的地点,把自己的身体卧放到饿虎面前。而饿虎却虚弱得不能张嘴进食。这时太子便取来锋利的树枝刺破身体流出鲜血,饿虎舔了以后,口才能张开,随即吃太子身上的肉。

  

  

  两位兄长等了好久也不见他回来,便根据他刚才的迹象进行推测,再想到他平日的善心,断定一定是跑回去以身喂饿虎了。二人追到岸边,只见摩诃萨埵死在老虎面前,虎已经将他吃掉,血肉满地。二人见此情景扑倒在地,气绝而昏了过去,经过很久才苏醒过来。醒后又哭泣不止,(悲伤的)神志不清,死去活来。

  王后在睡梦中见到三只鸽子一起在林野间戏耍,突然最小的鸽子被老鹰捉住了。醒来后非常害怕,向国王说道:‘我听谚语说:鸽子象征子孙。现在梦见失去小鸽子,我最疼爱的孩子一定有不祥之事!’立即派人四处寻觅。

  过了不久,两个儿子已经回来。父母问道:‘我们最疼爱的幼子现在哪里?’两个孩子哽噎着说不出话。过了好久才出声道:‘他被老虎吃掉了。’父母听到这个噩耗,顿时昏死过去,失去知觉。很久才苏醒过来。

  大王马上和两个儿子、夫人、宫女等奔至小儿死难的地方。这时饿虎已将身肉吃光,只剩下骸骨散乱于地。母亲捧着他的头,父亲抓着他的手,哀号昏厥,死去活来。这样经过了很长时间。

  当时摩诃萨埵命终后转生在兜率天,他暗自想到:‘我因什么善行感受这种报应呢?’于是用天眼洞察世间,周遍观察五趣,看见自己前世尸骸仍在山间,父母悲伤怀念,痛苦不已。他担心父母因迷惑无知而过度哀哭,可能会丧失生命,自忖我现在应当前去开劝他们。’

  于是就从天而降,停在半空中,以种种话语劝解父母。父母仰头问道:‘希望告诉我们你是哪位天神?’天人随即答道:‘我就是摩诃萨埵王子。我因为舍身救饿虎,已转生兜率天了。

  大王应当知晓:存在的法归于空无,生必有死,做恶堕入地狱,行善生于天界,生与死都是自然规律。如今何必沉溺在忧愁烦恼海中而不觉悟勤修众善呢?’父母答道:‘你修大慈心怜爱一切生命,舍弃我们而选择牺牲。可我们却因想念你而昏绝心碎,痛苦无比。你怎么能这样来修大慈大悲呢?’

  此时天人又用种种善妙辞句答谢父母。父母于是略微有些醒悟,便做成七宝盒子,将骨骸装到里面,埋葬后在上面建塔。天人这才离去,国王和眷属们也返回王宫。”

  佛告诉阿难:“当时的摩诃罗檀那大王,并非别人,正是我现在的父王阅头檀;当时的王后,就是我现在的母亲摩诃摩耶;当时的大太子摩诃富那宁,就是现在的弥勒菩萨;第二太子摩诃提婆,就是现在的婆修蜜多罗;当时的小太子摩诃萨埵,也不是别人,就是我自身啊!

  当时的母虎,就是现在这个老母亲;当时的两个虎仔,就是如今她这两个儿子。我在很久以前,就曾救济他们处于危急难困的生命,使其得到安全。现在我成就佛果,同样解救他们的危难,并使其永远摆脱生死大苦。”当时阿难和在场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附原经文:

  摩诃萨埵以身施虎缘品第二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乞食时到。著衣持钵。独将阿难。入城乞食。时有一老母。唯有二男。偷盗无度。财主捕得。便将诣王。平事案律。其罪应死。即付旃陀罗。将至杀处。

  遥见世尊。母子三人。俱共向佛。叩头求哀。唯愿天尊。垂济苦厄。救我子命。诚心款笃。甚可怜愍。如来慈矜。即遣阿难。诣王请命。王闻佛教。即便放之。得脱此厄。感戴佛恩。欣踊无量。

  寻诣佛所。头面礼足。合掌白言。蒙佛慈恩。得济余命。唯愿天尊。慈愍我等。听在道次。佛即可之。告曰。善来比丘。须发自堕。身所著衣。变成袈裟。敬心内发。志信益固。佛为说法。诸垢永尽。得阿罗汉道。其母闻法。得阿那含。

  尔时阿难。目见此事。叹未曾有。赞说如来若干德行。又复谘嗟。母子三人。宿有何庆。值遇世尊。得免重罪。获涅槃安。一身之中。特蒙利益。何其快哉。佛告阿难。此三人者。非但今日蒙我得活。乃往过去。亦蒙我恩。而得济活。阿难白佛。不审世尊。过去世中。济活三人。其事云何。

  佛告阿难。乃往久远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曰摩诃罗檀那。典领小国。凡有五千。王有三子。其第一者。名摩诃富那宁。次名摩诃提婆。次名摩诃萨埵。

  此小子者。少小行慈。矜愍一切。犹如赤子。尔时大王。与诸群臣夫人太子。出外游观。时王疲懈。小住休息。其王三子。共游林间。见有一虎适乳二子。饥饿逼切。欲还食之。

  其王太子。语二兄曰。今此虎者。酸苦极理。羸瘦垂死。加复初乳。我观其志。欲自噉子。二兄答言。信如汝所云。弟复问兄。此虎今者。当复何食。二兄报曰。若得新杀热血肉者。乃可其意。又复问曰。今颇有人。能办斯事救此生命。令得存不。二兄答言。是为难事。

  时王小子。内自思惟。我于久远生死之中。捐身无数。唐舍躯命。或为贪欲。或为嗔恚。或为愚痴。未曾为法。今遭福田。此身何在。

  设计已定。复共前行。前行未远。白二兄言。兄等且去。我有私缘。此尔随后。作是语已。疾从本径。至于虎所。投身虎前。饿虎口噤。不能得食。尔时太子。自取利木。刺身出血。虎得舐之。其口乃开。即噉身肉。

  二兄待之经久不还。寻迹推觅。忆其先心。必能至彼。餧于饿虎。追到岸边。见摩诃萨埵死在虎前。虎已食之。血肉涂漫。自扑堕地。气绝而死。经于久时。乃还苏活。啼哭宛转。迷愦闷绝。而复还酥。

  夫人睡眠梦有三鸽。共戏林野。鹰卒捉得其小者。眠觉已惊怖。向王说之。我闻谚言。鸽子孙者也。今亡小鸽。我可爱儿。必有不祥。即时遣人。四出求觅。

  未久之间。二儿已到。父母问言。我可爱子。今为所在。二儿哽噎。隔塞断绝。不能出声。经于久时。乃复出言。虎已食之。父母闻此。礔地闷绝而无所觉。良久乃酥。

  即与二儿夫人婇女。驰奔至彼死尸之处。尔时饿虎。食肉已尽。唯有骸骨。狼藉在地。母扶其头。父捉其手。哀号闷绝。绝而复酥。如是经久。

  时摩诃萨埵。命终之后。生兜率天。即自生念。我因何行。来受此报。天眼彻视。遍观五趣。见前死尸。故在山间。父母悲悼。缠绵痛毒。怜其愚惑。啼泣过甚。或能于此丧失身命。我今当往谏喻彼意。

  即从天下。住于空中。种种言辞。解谏父母。父母仰问。汝是何神。愿见告示。天寻报曰。我是王子摩诃萨埵。我由舍身济虎饥乏。生兜率天。

  大王当知。有法归无。生必有终。恶堕地狱。为善生天。生死常涂。今者何独没于忧愁烦恼之海。不自觉悟勤修众善。父母报言。汝行大慈。矜及一切。舍我取终。吾心念汝。荒塞寸绝。我苦难计。汝修大慈。那得如是。

  于时天人。复以种种妙善偈句。报谢父母。父母于是小得惺悟。作七宝函盛骨著中。葬埋毕讫。于上起塔。天即化去。王及大众还自归宫。

  佛告阿难。尔时大王。摩诃罗檀那者。岂异人乎。今我父阅头檀是。时王夫人。我母摩诃摩耶是。尔时摩诃富那宁者。今弥勒是。第二太子摩诃提婆。今婆修密多罗是。尔时太子摩诃萨埵。岂异人乎。我身是也。

  尔时虎母今此老母是。尔时二子。今二人是。我于久远。济其急厄危顿之命。令得安全。吾今成佛。亦济彼厄。令其永离生死大苦。尔时阿难一切众会。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推综的魅力在半真半假,于是这个故事,也有笑有泪,笑给了综艺,泪给了故事。怪不得,可可和嫑嫑这种天马行空的童趣中暗藏的并不童话的悲伤的故事,确实有他风格的影子。
  • 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
  • 11月21日-12月24日,生肖蛇他们开门大吉,喜事传千里,事业棒桃花旺,财路大开好运也滚滚来,他们的运势开转好,财运方面也有很大的起色,生活顺心顺意,只要善于
  • 街上回头率爆表的巴黎画染居然还有人翻车,还有人做成P1跟P2一样,真的替各位宝宝们谢如果在屏幕前的宝宝们,想做浅色、画染不想漂色伤头发的请耐心看完这笔记——✨“
  • 能够在综艺节目中毫无掩饰地展现我本来的样子,玩有趣的游戏等等,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她点点头,也不知道触动了她哪根神经,她竟然说道,“有你真好。
  • 最贪财好色的竟不是金牛,而是这个星座1狮子座:贪夸奖狮子座的人最在乎面子,最享受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之词,他们贪图别人嘴上的夸奖,喜欢听一些好听的话,乐意被别人仰视
  • 白法又叫善法,身口意三门能引无罪安乐的行为都是白法,也就能增长守护一切福德18、增长妙称遍满三界念诵地藏咒能增长美名周遍三界。大乘是能生自他一切利乐的源泉,大乘
  • yq在家期间好久之前了自己尝试剪了剪头发算是剪毁了(就是)披着头发很丑主要是左边剪的太短了也懒得去修了怕被托尼嘲笑一度偶尔会影响我的心情今天我发现把左边剪毁的绑
  • 下半场,王靖斌与黄旭恒先后破门助武汉逆转比分,李浩文造曹孝义乌龙;90分钟战罢,双方战成2-2平直接进入点球大战。下半场,王靖斌与黄旭恒先后破门助武汉逆转比分,
  • 谢谢田野在我精神残疾的时候教会我真正爱一个人 让我感受到自己被真诚且热烈地爱着 田野看起来很凶 但是他说话慢慢的 还会对我撒娇 我俩目前才处了一个月 但这是我第
  • 比如上升白羊座,命主火星落在第12宫,火星代表脾气和意外,如果火星再落座失势落陷/或落凶宫(3宫、6宫、8宫、12宫)轻则大脑宕机,重则容易患病。7、流年运势盘
  • 今天5日 均线逐步 上移,明天基本就跟下边的缺口位置重合形成共振,这里就可以作为强力支撑去看待,要想大格局它,那这个位置就一定是要守的,这里不破,那么后续的行情
  • 下一秒,陆沉探向你衣领的手被你即刻抓住,陆沉看着你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动作顿了顿,无奈笑笑:“只是怕你会着凉,想帮忙整理,小姑娘是想到哪里去了?#中国诗词大会[
  • 爱情:觉得爱情道路太坎坷,各种考验,简直是种煎熬,只要熬过去,会迎来好的时机。曾经我也非常不懂事,也跟着瞎起哄,现在想来实在惭愧,他也是可怜人,童年时应该得到的
  • #宋亚轩[超话]##宋亚轩1123出道三周年快乐# syx#宋亚轩十八踔厉风禾尽起# 你是夏日限定的玫瑰,冬日限定的雪花” , .当我并没有很开
  • (杭州日报)群裡看到的死活題趣事三則:1、马晓春是棋界公认的天才,九十年代曾看过一篇报道,说其少年集训时,常在床头放一本小人书,某日有人掀开一看,原来小人书下藏
  • 不但有逛、吃、购、玩超多给力活动,满688减100,79团100,美味69团100,黄金克减70,抽iPhone 13 Pro、金条…更有第五届「孩子们的迷笛」
  • ”▫ “花即使不被欣赏也依然会长大.”▫“爱你的人连晚安都会重复好几遍.”▫“有幸被照亮也想成为光”▫“发财被爱,好运常在。”▫“捧花见面永远是件超级浪漫的事.
  • “静水流深”识得此,“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便可以窥见生活的奥妙,洞悉人生的真谛!不过是告诉我们,大道至简,道法自然,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其它无须刻意用功,物
  • ”哈瓦斯说,他会借用媒体和学术界力量让大英博物馆明白,“他们没有权利(保留石碑)”。”哈瓦斯说,他会借用媒体和学术界力量让大英博物馆明白,“他们没有权利(保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