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正在上映,第三天票房突破3亿,看来势头很猛。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失去双亲的姐姐,面临追求理想和抚养弟弟的两难选择,也是对青年女性成长经历的一次深度剖析。
很多姐姐们,看电影也有感同身受的感觉,活生生的现实,搬到了荧幕上而已,揭开了“重男轻女”家庭的“遮羞布”。
安然在剧中完成救赎
对话【我的姐姐】导演殷若昕的采访中有个问题是:在影片结尾,“安然”似乎选择和弟弟、家庭走向和解,这种故事安排是怎样考虑的?
导演殷若昕的回答是,我希望影片能够展现出爱的力量……
是啊,这部剧真的很正能量,也带给我们更宽泛的讨论,让大众重新思考,自己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
24岁的安然,得知自己有个小将近20岁的弟弟,是有点懵的。“家人”在一旁不断地告诉她“你是姐姐,这是你该承担的”。照顾弟弟还是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安然也很难抉择,但剧情的最后,是开放式的,姐姐安然无法狠心签下“再也不见弟弟”的协议要求,带着弟弟逃离了“新家”,是的,还是选择抚养弟弟了。
有人说,安然是跟过去和解了,和原生家庭和解,跟过去的自己告别,原谅了父母把她当残疾人寄养在别人家了,才有勇气接纳弟弟。
而我觉得,这部剧最后的开放式结局,也是很多父母希望看到的结局,姐姐还是姐姐,弟弟还是弟弟。可剧外的姐姐们,纷纷不买账了,凭什么呢?为什么要牺牲可怜的姐姐呢?最终不是还被套回了“伏地魔”的娃里了?
看到一个采访,关于【我的姐姐】最初名字叫【踢皮球】,说的是想拎出最触动人心的“姐弟”线,作为剧情的主要部分,所以片名改成了【我的姐姐】,我想,如果真的是叫【踢皮球】,或许结局也不是这样设计的,评分也不至于一路下滑了吧?姐姐们真的很难过!
当女性成为“姐姐”,就注定成为“奉献者”?
有位网友聊起自己当“姐姐”的经历时说到,其实,当姐姐还挺难的。有时候感觉,爸爸妈妈就没生过自己这样一个孩子(有了弟弟妹妹以后),被迫长大,被迫不能哭,只能接受、忍让。有次妈妈买了两串糖葫芦,她捏着没舍得吃,弟弟吃完了又过来抢,几口下肚,还喊着妈妈再去买,说没吃够。那一刻,她真希望自己不是姐姐,也可以跟妈妈这样说话,但她是姐姐,她不能,甚至一个糖葫芦,也只是闻到了味道,看到了弟弟在吃而已。
看到结尾时,电影院有点吵,其实我已经泪眼婆娑了,后来我说给闺蜜听,她说:“因为她们都不是姐姐”。一句话居然又戳到了我的泪腺,是啊,不是姐姐,怎么会感同身受呢?那些低分评语,不也是这样吗?
【我的姐姐】,“我的”是说的谁呢?谁愿意认领呢?安然也不是生来就是姐姐,她生来就是他自己。已经为了弟弟放弃了很多,电影最后的选择还是要被诟病。这是对“姐姐”的道德绑架吗?一定要抛弃弟弟,才算是“姐道”?甚至还有人说,那些劝你生闺女的人,早都后悔了!
年幼的弟弟无意说的一句“我们的爸爸好像不是一个人,他从来没有打过我”。让不少女观众潸然泪下,剧外的姐姐们,一下子找到了情感的共鸣。剧情内的“姐姐”,勇敢、有爱,而剧情外的姐姐们,需要被套上这样的“道德枷锁”吗?我想倒也不必!
艺术源于生活,却也高于生活。我们不能苛求,一部电影给出现实生活的答案,编剧不能,导演也不能。这部影片想表达的,只是素未谋面的姐弟,从最初互相排斥到逐渐互相了解,再建立起足够的信任。血缘的纽带,慢慢链接上的过程。这是一部温情剧,让我们透过影片,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角色,而已。
姐姐,不要想做别人
林语堂说,有勇气做真正的自己,不要想做别人。
可之与姐姐,她好像没有太多选择,即使是当代社会,也有不少父母脱口而出:“你是姐姐,心里没数吗?”
我家姐弟三个,弟弟和剧中的弟弟不同,但姐姐和剧中的姐姐很像。看过剧后,我问姐姐,你觉得当姐姐好吗?姐姐说,妹妹,你一定要幸福、快乐。每个姐姐都这么“词不达意”吗?
是的,我上大学的时候,是姐姐打工帮我交学费;
是的,我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是姐姐在给我生活费;
哭的
是的,我生孩子后,是姐姐在教我怎么带娃;
是的,我事业困顿的时候,是姐姐在给我打气。
姐姐结婚、生孩子,我都不在场。而且有“大义凛然”的借口——学校不放假、考研学业重、刚上班不好请假。姐姐人生中的重大事件,我参与得很少很少,而我的人生每个阶段,好像都有姐姐在。
姐姐说,小时候带我最不好带,总是哭,哭了妈妈就训她。弟弟还好,没这么爱哭,但是很淘气,姐姐一直要看着他,免得闯祸。我问姐姐你小时喜欢什么?姐姐说,带你们啊!虽然很淘气,但有时候也很好玩。一句话又戳到了我的泪点,可能姐姐都是这样吧,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却忘了自己。
所以,我和姐姐约法三章:
1、给我买衣服,必须先给她自己买一件,我们要穿姐妹装(姐姐眼光比我好,我的衣服几乎都是她买的);
2、每天下午记得戴上保暖护膝(姐姐膝关节总是痛,尤其是下午);
3、每个节日都要收我发的红包并花掉它(以前发过去,姐姐都不收)。
枕边育儿寄语:
赵又廷说,我是“上辈子娶了高圆圆,这辈子娶了高圆圆,下辈子还会娶高圆圆的赵又廷”,而我想跟姐姐说说,我是“这辈子你当我姐姐,下辈子换我当你的姐姐,下下辈子还会是我当你姐姐的妹妹”。我想照顾一下姐姐,让姐姐做一回真正的“自己”。

#尹浩宇[超话]# ✨#纯甄为尹浩宇撑腰#
插1评/1r 上限500
[心]相信自家 专注自家[心]
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不要再发xnb了,不要再把极个别粉丝的行为上升到派大星全体!

居高位,挑货会越来越多,大家真的不要被煽动、不要动不动就先怀疑、批评自家人好吗?
绝大多数派大星不撕不挑、顾全大局,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
❣️请一定一定要相信唯爱尹浩宇的人!

还有14天,希望我们团结一心,
送尹浩宇高位出道!
可以21-12-9-7
也可以继续变得更高!

评“居安思危!团结一心!助尹浩宇冲向更高位!”
@创造营2021-尹浩宇

小声开麦,我们学院的心理调研部真的非——常——形式主义。也是不太明白为什么周四白天发通知让周五之前交总结,周四不能发,一定要周五当天发[太开心]周四的文件你是看不着还是咋的?然后明明现在心理健康那么重要,就让心理委员每隔一段时间交一次班里的心理状况和重点人员名单(别人我是不知道,反正一开始我是真的有好好观察),但其实用脚想也根本没卵用,虽然我也很想大家有苦恼可以跟我唠嗑缓解一下,但是正常人都不会随随便便把心里事聊出来吧,更何况是心理状态不好的时候更不可能,每周交一次这种没用的文件到底是让谁安心啊,这可以说是形式主义(且不干实事)的巅峰了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蔡徐坤成NBA贺岁形象大使,你怎么看
  • 最长寿男性去世 113岁的他竟有这爱好……
  • 李娜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她又成了中国历史第一人
  • 又一部毁经典?《情书》将翻拍中国版,也许这样就能成功!
  • 中国驻马里维和人员遇袭 联合国强烈谴责 到底谁干的?
  • 统计局回应“富士康大规模解聘”
  • 匈牙利公开赛国乒包揽五冠!陈梦女单再度封王
  • 玄彬孙艺珍恋情终于真相了&分手后的阚清子,真的让人怕了!
  • 罗斯绝杀太阳,狂砍31分第三节17分,全场球迷高呼MVP
  • 硬核物业:山西小区人工造雪,增加年味儿!
  • 小米第二次回购出手救市,因半年股价已折半
  • 2018年我国GDP首破90万亿,增长6.6%
  • 终于真相了!施瓦辛格发文悼念是怎么回事?还原背后真相详情始末令人震惊
  • 阅读理解20分,原作者仅得6分,标准答案真的标准么?
  • 马云十大思想者 是什么?马云为什么成为了十大思想者
  • 外卖送餐员平均月薪7750元 网友:我也要送外卖
  • 吴彦祖晒近照圆寸发型,发际线堪忧,网友:岁月催人老啊,真残忍
  • 三沙神秘海洋蓝洞 如何形成的?传说为南海之眼是怎么形成的
  • 2018年人均收入28228元 你达到了吗?
  • 奔跑中国取消认证 悬崖秋千后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