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造就了区块链的冬天?

文/孟永辉
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用区块链去改变世界的心,但是,这颗心总是被无情的现实所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抛弃对区块链的信仰,投身到了发币或者ICO的怀抱里。
曾经,对于这些现象,我不是特别理解。后来,我渐渐明白了,当所有的理想都破灭了之后,生存或许才是第一位的。
纵然如此,我也不认为应该把所有生的希望都寄托在炒币和发ICO的身上,探索区块链的应用,才是保证我们可以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况且,现在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已然成为潮流和趋势,我们不断见到新的场景里开始出现区块链的身影。所谓的数字货币,早已经不再是区块链的终极归宿。
即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区块链的发展依然没有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甚至还处在最寒冷的冬季里。
究其原因,区块链的落寞根本在于技术上的止步不前以及落地的形单影只。
1、技术上的止步不前
即使是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都无法说区块链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很多时候,我们依然还活在中本聪的创世区块链的技术之下。
须知,区块链是一种技术。既然是一种技术都需要不断地发展和进化,如果它的发展止步不前,就算是再领先的技术都有落伍的那一天。而现在区块链遭遇的,正是技术上的止步不前。
同技术的止步不前相反的是,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区块链玩家都在声称他们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概念,甚至颠覆创新,并且投入了很多资金进行技术研发。
从区块链技术的停滞状态,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区块链技术上的投入以及所谓的创新也不过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缝缝补补,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颠覆和创新。
我曾经遇到过很多的区块链玩家,说起区块链技术,他们展示出来的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自信。他们说,他们的算力提升了很多;他们说,他们的加密技术到达了某种高度;他们说,他们的区块实现了多少多少。
面对这些自信的面孔,我的心中总是会生出几丝疑惑,既然你对区块链技术有了如此多的改造和创新,为什么始终都没有跳出中本聪的条条框框,为什么都没有摆脱比特币的影响呢?
归根到底,还是技术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所以为的区块链技术如何如何,仅仅只是他们所以为的,而不是整个行业所认可的。
如果有关区块链技术的创新,仅仅只是停留在玩家们本身,并没有被整个行业所接受,那么,所谓的创新或许仅仅只是一场自嗨的游戏而已。
因此,当我们无法找到区块链发展的突破口时,或许不应该仅仅只是靠发币或者ICO来走捷径,而是需要真正回归技术,从技术的角度着手来寻找破局的方式和方法。
真正取得一些让整个区块链行业都认可的技术创新,真正让区块链技术的进步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自己本身,而是可以影响到整个区块链行业,或许才是保证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可以持续的关键所在。
这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共识机制。
试想一下,当我们的技术创新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当中,那么,我们现在所遭遇到的区块链市场的寒冬或许将会不复存在。或许,这就是报团取暖的真正含义吧。
总结下来,作为区块链的信仰者,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盲目地迷恋和信任中本聪为我们设置好 技术陷阱和思维陷阱,而是要跳出中本聪的陷阱,站在整个区块链行业的角度来看待技术创新。

作为区块链的开拓者,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盲目地自嗨,认为我们投入了资金,做了技术研发,提升了区块链技术的某些部分,我们的技术就是万能的。跳出这种自嗨的模式,真正以一种更大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技术创新,或许,才是保证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才能有所突破的关键所在。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依然在被创世区块链和自嗨所影响,那么,所谓的区块链始终都是无法获得突破性的发展的;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对原有的区块链技术进行优化和整理,那么,所谓的区块链依然是没有摆脱传统的牵绊的。

真正以新的角度,新的方式来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创新,而不仅仅只是一味地自嗨,盲目投入,或许才是保证区块链行业可以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

2、落地上的形单影只

我始终都认为,区块链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系统。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停留目光所及的几个场景当中,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的。

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所看到的区块链的应用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有限的几个场景当中,并且这些场景还不是一些“基础性”的场景,人们应用的机会并不多。

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食品溯源,我们经常提到的版权保护,我们经常提到的法律公正。区块链技术在这些场景当中的应用虽然让我们见识了区块链技术的魔力,但是,这些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不得不说是非常冷门的,真正用得到的用户并不多。

当然,除了这些区块链的应用和落地的场景比较冷门之外,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区块链玩家将区块链落地和应用的场景聚集在了某些“偏门”领域。

在很多情况下,之所以会被应用到这些领域,并不是说他们真正要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什么行业痛点和难题,而是仅仅只是把区块链技术当成了一种包装和营销的方式。

这个时候,所谓的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并不是为了解决什么行业痛点和难题,而仅仅只是为了用区块链来做营销和推广。

可见,当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局限在有限的几个冷门领域,或者是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为了营销和推广的时候。所谓的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或许本身就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并不能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闭环。

同样地,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和模式发展下去,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同样是无法达到比特币的高度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区块链玩家始终都无法跳出发币或者ICO的怪圈的根本原因。

因为虽然发币或者ICO被国家明令禁止,但是,相对于仅仅只是一些尚未形成商业闭环的应用来讲,这些游走于法律边缘的落地和应用至少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欲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改变区块链落地和应用上的怪圈,真正从新的角度来探索区块链落地和应用的方式和方法。

除了将区块链技术落地到更多更加普惠、更加普适的场景当中之外,我们还要保证区块链在落地和应用的过程当中不能为了应用而应用,而是要寻找到能够形成商业闭环的正确方式和方法。

当我们在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时,摆脱了单一、孤立的问题,真正建立起来了区块链的应用生态;当我们在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时,摆脱了营销、包装的问题,真正建立起来了区块链的商业闭环,所谓的区块链应用才能摆脱当前的困境,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当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告别了早期的野蛮生长之后,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是以区块链的技术研发和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为主导的阶段。相对于早期发币和ICO的乱象,这个阶段的区块链发展相对理性和客观了许多,但是,我认为区块链行业的发展依然没有真正走向正规。

根本原因在于,区块链技术上的止步不前,区块链落地上的形单影只。

当区块链的技术仅仅只是停留在创世区块链上的修修补补,当区块链的技术依然仅仅只是一场自嗨的游戏,当区块链的技术仅仅只是为了技术而技术,所谓的技术或许早已失去了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内涵和意义。

当区块链的落地仅仅只是单一的、孤立的场景,当区块链的应用仅仅只是为了营销和推广,所谓的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或许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闭环。

在比特币价格不断在高位徘徊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关注的焦点再度回归到了数字货币身上,甚至还有人认为所谓的数字货币之外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一个伪命题。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又投身到了发币或者ICO的怀抱。

其实,他们并未真正搞清楚,真正导致他们无法突破发展瓶颈的问题并非仅仅只是因为如此,而是因为他们在区块链技术上的发展和蜕变上始终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式和方法,他们在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始终都无法形成生态。

当这些现象主导区块链行业的时候,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跳出原有的发展怪圈的。

反之,区块链的发展才能穿越冬天,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收起

是什么造就了区块链的冬天?

文/孟永辉
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用区块链去改变世界的心,但是,这颗心总是被无情的现实所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抛弃对区块链的信仰,投身到了发币或者ICO的怀抱里。
曾经,对于这些现象,我不是特别理解。后来,我渐渐明白了,当所有的理想都破灭了之后,生存或许才是第一位的。
纵然如此,我也不认为应该把所有生的希望都寄托在炒币和发ICO的身上,探索区块链的应用,才是保证我们可以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况且,现在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已然成为潮流和趋势,我们不断见到新的场景里开始出现区块链的身影。所谓的数字货币,早已经不再是区块链的终极归宿。
即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区块链的发展依然没有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甚至还处在最寒冷的冬季里。
究其原因,区块链的落寞根本在于技术上的止步不前以及落地的形单影只。
1、技术上的止步不前
即使是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都无法说区块链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很多时候,我们依然还活在中本聪的创世区块链的技术之下。
须知,区块链是一种技术。既然是一种技术都需要不断地发展和进化,如果它的发展止步不前,就算是再领先的技术都有落伍的那一天。而现在区块链遭遇的,正是技术上的止步不前。
同技术的止步不前相反的是,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区块链玩家都在声称他们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概念,甚至颠覆创新,并且投入了很多资金进行技术研发。
从区块链技术的停滞状态,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区块链技术上的投入以及所谓的创新也不过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缝缝补补,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颠覆和创新。
我曾经遇到过很多的区块链玩家,说起区块链技术,他们展示出来的是一种异乎寻常的自信。他们说,他们的算力提升了很多;他们说,他们的加密技术到达了某种高度;他们说,他们的区块实现了多少多少。
面对这些自信的面孔,我的心中总是会生出几丝疑惑,既然你对区块链技术有了如此多的改造和创新,为什么始终都没有跳出中本聪的条条框框,为什么都没有摆脱比特币的影响呢?
归根到底,还是技术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所以为的区块链技术如何如何,仅仅只是他们所以为的,而不是整个行业所认可的。
如果有关区块链技术的创新,仅仅只是停留在玩家们本身,并没有被整个行业所接受,那么,所谓的创新或许仅仅只是一场自嗨的游戏而已。
因此,当我们无法找到区块链发展的突破口时,或许不应该仅仅只是靠发币或者ICO来走捷径,而是需要真正回归技术,从技术的角度着手来寻找破局的方式和方法。
真正取得一些让整个区块链行业都认可的技术创新,真正让区块链技术的进步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自己本身,而是可以影响到整个区块链行业,或许才是保证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可以持续的关键所在。
这其实就是一种新型的共识机制。
试想一下,当我们的技术创新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当中,那么,我们现在所遭遇到的区块链市场的寒冬或许将会不复存在。或许,这就是报团取暖的真正含义吧。
总结下来,作为区块链的信仰者,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盲目地迷恋和信任中本聪为我们设置好 技术陷阱和思维陷阱,而是要跳出中本聪的陷阱,站在整个区块链行业的角度来看待技术创新。

作为区块链的开拓者,我们所要做的不是盲目地自嗨,认为我们投入了资金,做了技术研发,提升了区块链技术的某些部分,我们的技术就是万能的。跳出这种自嗨的模式,真正以一种更大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技术创新,或许,才是保证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才能有所突破的关键所在。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依然在被创世区块链和自嗨所影响,那么,所谓的区块链始终都是无法获得突破性的发展的;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对原有的区块链技术进行优化和整理,那么,所谓的区块链依然是没有摆脱传统的牵绊的。

真正以新的角度,新的方式来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创新,而不仅仅只是一味地自嗨,盲目投入,或许才是保证区块链行业可以长久发展的关键所在。

2、落地上的形单影只

我始终都认为,区块链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系统。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停留目光所及的几个场景当中,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的。

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所看到的区块链的应用还仅仅只是停留在有限的几个场景当中,并且这些场景还不是一些“基础性”的场景,人们应用的机会并不多。

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食品溯源,我们经常提到的版权保护,我们经常提到的法律公正。区块链技术在这些场景当中的应用虽然让我们见识了区块链技术的魔力,但是,这些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不得不说是非常冷门的,真正用得到的用户并不多。

当然,除了这些区块链的应用和落地的场景比较冷门之外,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区块链玩家将区块链落地和应用的场景聚集在了某些“偏门”领域。

在很多情况下,之所以会被应用到这些领域,并不是说他们真正要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什么行业痛点和难题,而是仅仅只是把区块链技术当成了一种包装和营销的方式。

这个时候,所谓的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并不是为了解决什么行业痛点和难题,而仅仅只是为了用区块链来做营销和推广。

可见,当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局限在有限的几个冷门领域,或者是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为了营销和推广的时候。所谓的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或许本身就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并不能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闭环。

同样地,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和模式发展下去,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同样是无法达到比特币的高度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区块链玩家始终都无法跳出发币或者ICO的怪圈的根本原因。

因为虽然发币或者ICO被国家明令禁止,但是,相对于仅仅只是一些尚未形成商业闭环的应用来讲,这些游走于法律边缘的落地和应用至少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欲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改变区块链落地和应用上的怪圈,真正从新的角度来探索区块链落地和应用的方式和方法。

除了将区块链技术落地到更多更加普惠、更加普适的场景当中之外,我们还要保证区块链在落地和应用的过程当中不能为了应用而应用,而是要寻找到能够形成商业闭环的正确方式和方法。

当我们在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时,摆脱了单一、孤立的问题,真正建立起来了区块链的应用生态;当我们在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时,摆脱了营销、包装的问题,真正建立起来了区块链的商业闭环,所谓的区块链应用才能摆脱当前的困境,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当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告别了早期的野蛮生长之后,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是以区块链的技术研发和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为主导的阶段。相对于早期发币和ICO的乱象,这个阶段的区块链发展相对理性和客观了许多,但是,我认为区块链行业的发展依然没有真正走向正规。

根本原因在于,区块链技术上的止步不前,区块链落地上的形单影只。

当区块链的技术仅仅只是停留在创世区块链上的修修补补,当区块链的技术依然仅仅只是一场自嗨的游戏,当区块链的技术仅仅只是为了技术而技术,所谓的技术或许早已失去了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内涵和意义。

当区块链的落地仅仅只是单一的、孤立的场景,当区块链的应用仅仅只是为了营销和推广,所谓的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或许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闭环。

在比特币价格不断在高位徘徊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关注的焦点再度回归到了数字货币身上,甚至还有人认为所谓的数字货币之外的落地和应用仅仅只是一个伪命题。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又投身到了发币或者ICO的怀抱。

其实,他们并未真正搞清楚,真正导致他们无法突破发展瓶颈的问题并非仅仅只是因为如此,而是因为他们在区块链技术上的发展和蜕变上始终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式和方法,他们在区块链的落地和应用始终都无法形成生态。

当这些现象主导区块链行业的时候,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跳出原有的发展怪圈的。

反之,区块链的发展才能穿越冬天,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热点[超话]#美女基金经理圆梦 投资者梦碎 背后有啥玄机?

皮海洲
4小时前 · 独立财经撰稿人 资深财经评论员
近期投资基金净值的下跌把美女基金经理梦圆推向了前台。因为她打理的两只基金在其上任以来的十个交易日里下跌幅度都超过20%,位列股票型基金的倒数第一!浮亏高达10亿左右!持有这两只基金的投资者可谓损失惨重。

梦圆管理的两只基金分别是农银汇理医疗保健和农银汇理创新医疗。农银医疗保健净值,从2月23日的3.17下跌到3月9日的2.51,短短10个交易日,下跌幅度高达20.83%;农银创新医疗,在这10个交易日里,下跌幅度20.24%!自节后开始,这两只基金下跌幅度高达30%!

当然,两只基金净值大幅下跌,责任不能完全归结到梦圆的头上。毕竟梦圆是今年2月24日上任两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一职,作为一名90后的美女,不到30岁,成功登顶基金经理,站在金融金字塔顶端,这确实是一种圆梦。但无奈的是,梦圆上任基金经理之时,股市正进入下跌的途中,尤其是基金抱团股大跌,以至梦圆上任10个交易日,其管理的两只基金跌幅都超过20%,这足以让投资者梦碎。很显然,两只基金净值下跌的责任并不能完全由梦圆来扛,梦圆更像是一个“背锅”的。

对于梦圆来说这是一种“成长的代价”,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损失。而这背后所暴露出来的正是目前国内基金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即基金业的畸形生长问题。一味注重基金规模的发展,而对基金的发展质量重视不够。

重视基金发展规模,这几乎是基金业的一种本能,更是每一家基金公司的最高追求。因为根据目前的基金管理费收取办法,基金管理费是依据基金规模来计提的,因此,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有了基金规模也就有了基金公司的切身利益。至于投资盈亏则是次要的。也正因如此,无休止地发行新基金,就成了基金公司的日常事务与执着追求。也正是在基金公司孜孜不倦的新基金发行之下,到去年末,我国公募基金的规模达到了19.89万亿元。今年1、2月份又再新增加7000亿元的基金规模。

但基金规模的这种畸形生长,明显给基金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后遗症。比如,基金业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基金规模的快速发展,对基金经理有着大量的需求。但遗憾的是,基金经理人才短缺。基金经理不仅供不应求,而且基金经理流失的情况也很严重。好的基金经理成了资本市场的稀缺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给现有的基金经理加压,让基金经理一拖多,有的基金经理一人甚至管理着30几只基金,这种场面堪称壮观。还有的基金经理则一人打理着千亿的资金规模,这些基金经理都成了“资本铁人”。

另一方面就是拔苗助长,将一年新人提拔到基金经理的位置上来。作为一名合格的基金经理,至少必须经过一轮完整的牛市和一轮完整的熊市,这样他们才会对投资市场有着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才会敬畏市场。但由于基金规模的快速发展,基金公司也顾不了这么多了,这样大批的新人被提拔了起来。梦圆被提拔到基金经理的位置显然也就是这种情况。像这样一些新人走上基金经理的岗位之后,敢想敢干,但却缺乏实战经验,缺乏对中国股市的足够理解,难免会付出“成长的代价”,而这“成长的代价”最终都得由投资者来买单。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显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又比如,正因为基金规模飞速发展,基金经理供不应求,以至基金的投资风格也成了摆设,由同一基金经理打理的不同的投资基金都是一个风格。如明星基金经理张坤打理的基金都是一个风格,即“酒庄风格”。而梦圆打理的两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完全一样,只是十只股票的排位不同而已。正因为没有了投资风格上的区别,所以这些基金的投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只基金能成为投资者的避风港,这显然不是投资者之福。

再比如,由于新基金发行源源不断,所以一些基金经理也不考虑建仓时机是否合适的问题了。什么股票、什么价格都敢建仓,丝毫不考虑市场的投资风险。如最近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汇安均衡优选混合基金,2月9日正式成立,3月9日的净值仅为0.7571元,一个月亏掉了24.29%。这就是片面追求基金发展规模所结下的恶果。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受到极大的伤害。所以,对于基金业来说,当下基金净值的下跌也#新星v计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事实证明按头安利永远适得其反。 之前我严肃警告不要看不要看我磕,大光就潜伏在这里偷偷摸摸看了悬旗转圈圈好多好多遍,然后嘿嘿地跟我讲好甜哦这个圈圈(还背着我偷偷认
  • 朋友说 毕业后一直有一种不安的思绪 “过完今天 明天的生活节奏是不是会被一些来不及应付的变数打搅 想做的事情是不是又要被迫放下” 所以不愿再只是想着 我要不要
  • 《六爻研究版有问必答》汇编 ……………………………………………………… 春雨柔风:土帝旺于子与四时生旺的水旺土囚如何区分应用? 梦死醉生:一般的周易书中都说土长
  • 一、死后复生之法古人认为,通过一定的修炼,人的真形便可出脱尸身而不死,并将这种不死的修炼方术称之为“尸解”。此乃杖解之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放有神符的竹杖就是学
  • 他一路走来十分不易 前期的演艺之路用坎坷来形容都不为过 不知道他是怎么坚持下去 在没有通告的日子里 也没想过放弃 去争取每一个面试的机会 拼尽了全力去发光去发
  • #星尚现场##陈意涵#最近爱用唇釉第一名~[馋嘴] 虽然已经秋天了,但也抵挡不住我对水光唇釉的爱啊,何况这四支还这么好看!她坐在阳台的摇椅上,先是自拍做了美甲的
  • 像拥有者朗这样的数据的球员得到其他俱乐部的关注是在正常不过的。道明证券商品策略师Bart Melek认为,恒大危机触发资金避险,对金价有利,但联储局议息结果属于
  • 台台好 第一次投稿 麻烦匿名怕朋友看到社死双性恋 对tp等属性分的界限不明确 我都可以母胎solo 胆子很小 比较社恐 自认为蛮幽默的,混熟了话很多!! 朋友同
  • 粉絲肯定会是最开始接到大幂幂留言板留言的人,留言板留言一直「感谢」而2021年粉絲送上浓浓的手工制作装饰品,让杨幂发文谢谢:「蜜蜂和小狐狸,彼此之间守候彼此之间
  • ”那些人羡慕你 嫉妒你 憎恨你 不顾一切的诋毁你 却又在疯狂模仿你 想要成为你 取代你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对一个未曾谋面的人有那么大的恶意 后来啊我才知道 原
  • (狗狗不是什么名犬,狗狗出生9天.狗妈妈误食老鼠药死了,主人抱回家用针管往嘴里推奶喂养大的.像养小孩子一样.跟主人感情深厚.主人至今寝食不安)叩谢各位帮忙转发扩
  • #带着微博去旅行##遇见美好# 我们都是从大自然中来的,但我们却在趋往城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后自筑楼宇而不自知,直到再也不能返回其中。#自驾游##西藏旅行#
  • 张嘉译、宋佳主演的《悬崖》水准堪称精良,角色人物真实,唯一不足就是剧情太过于拖沓;胡歌、靳东主演的《伪装者》有15年评分最高的国产电视剧的美誉;孙红雷、姚晨主演
  •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任何有关球队的新闻线索,哪怕是球队训练之余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能引起球迷、媒体的关注。国足成员谈虚假传闻:跟风起哄的人到底希望中国队好还是不好
  • 事隔20分钟后,失主姜小姐来到豹子山公交场站领取了丢失的包包,感激的说到:“太感谢李师傅了,我还在着急不知道怎么办好时,你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好多人问我山上好不
  • 更多资讯请关注李自健美术馆微博、微信公众号#长沙·李自健美术馆[地点]#珠海航展门票购买渠道:爱珠海航展门票购买渠道:爱票网第十三届珠海航展(预售)第十三届中国
  • 那些过目难忘的诗词,哪一句触动了你? 1、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行香子》 2、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李白
  • 步踏神罡,上达天听!道教流传最广的“八大神咒”,学会便可逢凶化吉!#道教知识# 《皇经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云:以经中秘法语,能度人箓仙,制星,制魔,制
  • 心也踏實自己的「心」定什麼都不是問題‘’♡一個人自處的能力越强才越有可能接近幸福 做一個淡然的人,似心有一片海的人不傷人害己,於淡靜中,平和自在 #上海[超话]
  • 两个不同科系却合在一起上课,我现在高二了,高一时我们还是不同班主任的,现在合并变成了日文科的班主任,我们班一开始也是很抗拒,到后来试了各种方法却也只能服从学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