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何而来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须为生命的存在与意义而奋斗。

如何才能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尊严?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真相又是什么?

生命教育是近几年来才受到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佛教,早在二千多年前佛陀宣说的“缘起法”,就已说明生命是彼此相互关系的存在。

佛陀以“十二因缘”说明生命的由来与三世轮回的关系,帮助我们解答“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生命之谜。

谈到生命从何而来,星云大师首先开宗明义:

“人活在世间,就是因为有一条命,如果没有命,就没有身体,没有活动;因为有命,才有世界、才有人我、才有幸福、才有欢喜,生命的重要于焉可见。”

生命到底从何而来?佛教的教义能否为我们解答生死之谜?

自有人类文化以来,生命的起源就一直困扰着无数的思想家、哲学家。

但千古以来唯有释迦牟尼佛和历代悟道的禅师们道出了原委,却又不易为人所了解。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懂得寻找生命的根源,提起“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的疑情。

生,不会像孙悟空一样,突然之间从石头里蹦出来。

人既不是石缝里蹦出来的,也不会无缘无故从天上掉下来,那么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依一般世俗的说法,人是父母所生!

父母从哪里来?从祖父母来!祖父母从哪里来?从曾祖父母来!曾祖父母从哪里来……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最后就不得而知。


  十二因缘

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有情众生由于累劫的“无明”烦恼,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

随着阿赖耶识在母体子宫里渐渐孕育成色心和合的生命体,是为“名色”;

名是生命体的精神部分,色则指物质部分。

数月之后,生命体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成熟,称为“六入”;

胎儿脱离母体后渐渐开始接“触”外境,并对外界的苦乐感“受”产生“爱”与不爱,进而有了执“取”所爱的行动;

结果由于身、口、意行为的造作,又种下了后“有”的生命体;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

因为“无明”的关系而有了“行”为,有了行为就产生业“识”;

有了业识,所以有精神与物质的“名色”,有了名色故而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

透过六入与外境接“触”,产生触觉对苦乐的感“受”;

有了感受就会拣择贪“爱”,有了贪爱进一步就会执“取”;

执取的结果有了后“有”的生命,因为后有的因缘而出“生”;

生命又会随着缘灭而“老死”。


因此在十二因缘的循环之下,有情众生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便因此流转不已。

所以佛教的“十二因缘”,明示一个人的生命是三世流转的,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循环不已,这也是佛教和其他宗教对生命看法的最大不同。

一般宗教对生命的思考模式都是直线式的,佛教讲生命则是环型的。

佛教认为“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佛教对生命的看法是“无始无终”,佛教把人定位在六道轮回、五趣流转的枢纽地位。

五趣六道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人在六道里轮回,就是靠着“业”这条线来维系生命。

业的生命线犹如念珠的线一样,一颗念珠等于一期的生命,一期一期的生命靠着“业”来串连,就像一条线把念珠串成,不会散失。

所以佛教说生命的流转,是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





宇宙根源都在心中

过去有一首歌《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管江水流到哪里,又会再流回来。

生命之流不但在五趣六道里流转不停,而且佛经说:“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

我们的生命不是突然就有,也无法单独存在。

例如,我们要仰赖农人耕种,才有饭吃;要有工人纺织,才有衣穿。

父母养我、老师教我、社会大众共同成就之外,还有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分等宇宙万有众缘和合,“我”才能存在。

如果宇宙万有缺少了一个因缘,“我”就无法生存了。

我们的生命不是建筑在自己的身体上,而是必须仰赖士、农、工、商、社会大众的众缘成就;失去大众的因缘,我们的生命就难以维系。

尤其在众多因缘当中,因为父母相爱,有缘结合,再加上我的业“因”和他们为“缘”,因此生养了我。

所以,我们要研究生命从哪里来。

简单说,生命是从因缘所生,人是从业感而来。

由于我们的行为造下各种业,最后就会随业而受报,生命就在“因缘果报”里随着业力流转不停,这就是生命的去来。

人,生从何来?死又往何去?宇宙人生是怎样形成的?

天台宗的“百界千如”最能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都具足“十法界”,每一个法界又都具有“十如是”,所以“百界”、“千如”都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的心,就时间来说是“竖穷三际”,就空间来说是“横遍十方”。

所以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宇宙万有的根源,都在我们的心中。

佛教有一部《大乘起信论》,就是要我们相信自己的真心。

真心就如一块黄金,把黄金做成戒指、耳环、饰物等,甚至把它丢进阴沟里,或弃置垃圾堆中,它的形态虽然千变万化,但黄金的本质永远不会变。

正如一个人的生命,虽然在中阴身时不得不受生,已生不得不变老,已老不得不生病,已病不得不死亡,但是在生老病死的不停流转中,我们的“真心”却是圆成周遍,恒常不变的。

所以,世界可以毁灭,而我们的真心不会毁灭;生命的形相虽有千差万别,生命的理性则是一切平等。

只是凡夫在分段生死中,一期期的生命因有“隔阴之迷”,也就是说换了身体就不知道过去的一切,致使千古以来生命之源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但是生命本来就没有所谓的起源、终始,生命只是随着因缘而有所变化,随着业力而相续不断。

因此只要我们对佛教的缘起性空、三法印、业识、因果等义理能通达明白,“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即不问自明了。

喜欢今天的文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今呢,龙泉宝剑不仅生活品味与身份的彰显,更是不可多得的一件风水宝物,受到了不少名人明星的追捧,比如李连杰,马云,曾志伟,陈建斌都是剑的收藏爱好者;龙泉剑也是礼
  •   君曰:黄子阳者,魏人也,少知长生之妙,学道在博落山中九十余年,但食桃皮,饮石中黄水,后逢司马季主,季主以导仙八方与之,遂以度世。君曰:昔闾成子少好长生,好学
  • 回来很难,出去更难2019年的那一天,疫情来了,我在读高中三年过去了,我的大学生活与以后老师们口中的很有出入,老师说大学生活很美好,四处吃喝玩乐,谈情说爱,各地
  • 可就在我們忍著痛,扛著苦,走過一段日子以後,我們就會發現,原來真的沒有我們過不去的坎兒,那顆原本脆弱的心,也可以承受很多東西。 花開花落,人生四季,有些事,挺
  •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地点]#看了电影“爱猫之城”是这样介绍的:伊斯坦布尔的猫并不能简单归类为我们平日所见的家猫或流浪猫,它们自由地出入于人类的生活,亲密但又保
  •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保护自己的脆弱,不被人所察觉,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竖起一道墙,于是冷漠、自负、自卑、装逼就开始了...相对应的,看看现在电影院上映的那些陈词滥
  • (新到 3.12) 1、Fire Room(Ken Vandermark、Lasse Marhaug、Paal Nilssen-Love) 2、Joëlle L
  • 受到这种花祝福而诞生的人,也是有时开朗有时阴郁,具有复杂而多面的性格,也就是所谓的善变。私底下的性格还是很多变的,经常让人捉摸不透,同时TA们又喜欢挖掘他人内心
  • 然后就是晚上的管理课啦~晚上听得懂也挺有趣的~果然我还是适合文科[泪]明天也会是行程满满的一天~竞选入党积极分子(我其实贼紧张希望我明天能成功竞选上[泪])、上
  • 就目前来看,北溪2号项目还无法投入使用,加剧了能源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欧洲也一直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来推动绿色转型。”孙雪莲向记者表示,由于亚洲及拉丁美洲需求旺
  • 【天秤座的小秘密】1、很懒,连短信都不喜欢发;2、爱发呆;3、擅长装傻装神秘,就算心里明白不愿说出来;4、与老友只想念不联系;5、很情绪化;6、双重人格;7、有
  • 例如湖南基于通信大数据,开展精准靶向发布提醒,对划定的电子围栏内的所有社会公众发布高影响级别的预警信号和临灾警报,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精确发送到相关区域内的每一个
  • 美国的一个kpop论坛里进行的投票结果,最多可投最爱+次爱两人BIGBANG:G-DragonBLACKPINK:LisaNCT DREAM:渽民WayV:Lu
  • ★G55二广高速太长段:因地方防疫检查,太原方向屯留东出口车辆拥堵至主线约2公里。★G2516东吕高速和榆段:汾阳方向K506处主线封闭,所有车辆绕行和顺服务区
  • 总结咱就是说除了代言人很帅很美,东西不咋地2021 vivo VISION+手机摄影大赛获奖作品,第一眼看上去还以为相机拍出来的效果,手机影像能力真的越来越强,
  • #我最爱吃榴莲披萨# 梦里出现的人,醒来就应该立刻去见他普普通通的你也值得被万般宠溺林深时见鹿,海落时见鲸,梦醒时见你清醒温柔知进退,努力上进且优秀别怕路长梦远
  • #陈卓璇[超话]#czx#陈卓璇0813生日快乐# 璇风好,这里是超话管理组小四真的希望是最后一次说了!今天最后的最后,我跟陈姐的车招手,我看到车里面陈姐也在冲
  • 一个地方的好吃的,比一个地方的美景,对我来说吸引力更大,我选择去一个城市可能考虑的就是哪里的东西好不好吃,而不是好不好玩儿,风景或者环境还有玩儿的方式都是大同小
  • “我自己也做账号,遭遇网络暴力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如果没有到诽谤这种程度,我也不会站出来澄清或者维权。我好想明天就不去上班,不再面对那些人,不再面对需要随时回复的
  • 如果是那个他(她)是你的初恋,你也不要想得太多,因为有一些说法“说人怎么忘记不了初恋,初恋是最美好的,最值得回忆的”这我不是那么有资格反驳,但是我认为有一些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