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那是绝待真理之所在。

迹门的十种作用是:

① 破三显一,

② 废三显一,

③ 开三显一,

④ 会三显一,

⑤ 住一显一,

⑥ 住三显一,

⑦ 住非三非一显一,

⑧ 覆三显一,

⑨ 住三用一,

⑩ 住一用三。

“ 破三显一 ” 是为了破除三乘之权,

以开显一乘之实。

智顗认为,佛陀当初说三乘的宗旨是因为众生根机还未成熟,不堪听闻圆教之大乘法,

故以三乘方便度之。

佛陀既已说三乘,为破除众生误以为三乘即是究竟的迷执,

故在《法华经》中正破三执而显一佛智。

“ 废三显一 ” 正式废除三乘教法,

以显一圆教佛乘。

智顗的论点是,破除三乘之缪见还不足以真正使众生彻底去除执着之情。

唯有废除三乘教法,正直舍方便,

但说无上道,才能令众生契入一实相。

也就是说,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这两种迹门的作用皆是从追本溯源的角度来阐说的,

为的是复返于时间长河的起点处。

“ 开三显一 ” 则运用实相统摄一切的原则,

意在一佛乘的统率下对三乘加以肯定,

从诸法皆是实相绝对真理的角度来说,声闻、缘觉二乘之真空教理亦蕴含着实相,

只是当初在说三乘的时候,

佛陀令众生开佛知见的初衷还隐而未说。

在废除了三乘权教和开显了一乘实教之后,

佛陀更进一步令众生明了一佛乘无所不包的绝对性。

在一佛乘的统摄下,三乘亦无非是一实相。

“ 会三显一 ” 者,“ 开三显一 ” 是就实相之理的绝对性来说,

而 “ 会三显一 ” 则是就实践此理之行而言。

智颌认为,这只有在法华会上才真正达到了会三乘显一乘。

而此会三乘之行必须是人、法、行俱会。

在一佛乘的统摄下,三乘皆入佛道,

此是 “ 会人 ”。

无论是修学何种法门,悉当成佛,

此是 “ 会法 ”。

低头举手,皆成佛道,

此是 “ 会行 ”。

那么,这里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具有绝对的间隔性,

而是具有了广义相对论上的意义。

这是就实相之理的绝对引力来看时间的相对静止。

广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之一是:

引力使时间流动变慢,引力越强,时间流动得越慢。

既然实相统摄一切,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具有绝对的引力,

在这样的强引力面前,时间失去了流动性,

而统一在一实相之理和实践此理之行下。

故三乘只有在迹门时间中才与一佛乘有分别,

在绝对实相引力下,无非只是一实相而己。

“ 住一显一 ” 是就佛的本意来说的。

佛陀即使是说三乘,而其本意从来就是住于一佛乘,故最终亦是显一佛乘。

这里,智颇显然是要指出,佛从未离开过本门,

作为本源的本门时间并未流逝,而是一直贯穿于迹门之中。

也就是说,迹门不过是永恒之本门的另一种方式的显化而已,

其时间的流逝只是一种假象,

是从本门真相中流衍出来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是对传统的时间观的一种反动,

是建基在智颌自身圆融时间观的基础之上的:

时间的无常在其作为假相的作用上得到了充分的呈现,

但同时,时间又被赋予了恒久的常态。

故结合这两种状态从实相统摄一切的角度而言,时间实则是非常非无常。

“ 住三显一 ” 是就佛权智方便化物而言。

也就是说,为应机化他故,佛陀住于三乘,方便用权,以便开显一乘,

而终能令众生皆以一大佛乘而得度脱。

在这里,迹门的空间具有了相对意义上的本体性。

因为佛住于迹门来实施具体的教化。

在本门需要倚靠迹门来开显这个意义上来说,

迹门是被放在本体论的范畴中来考量的。

故尽管迹门的空间是相对的,

但从开显本门这个角度来说,智颛赋予了它绝对性。

接下来的 “ 住非三非一显一 ” 则话锋一转,

揭示了迹本二门在教法的范畴中之既非绝对亦非相对的特性。

这既是为了避免行人执着于绝对或相对的时空,同时又是肯定本门时空的绝对性。

智顗指出,就理而言,法无常性,

故不能以一固定的模式来看佛之说教,此即是非三非一。

而佛种从缘起,有因缘故,可以三乘而显一乘。

就事而言,非三非一即是人天乘。 

此乘不属于三乘或一乘,故是非三非一也。

而佛陀常以此乘引领众生,令入于大乘而皆成佛道,故是住非三非一显一。

“ 覆三显一 ” 是从佛陀化他之权巧多端而言,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教法为一个持续不断的整体。

故智顗强调说,前者佛陀为破除三乘人的执着而破三乘以及废三乘之教法,

然三乘之教理仍存,为的是度化未来的有缘人。

故佛陀前者呵斥三乘之权只是暂时覆盖而非彻底放弃。

以此权巧而令三乘人证入佛道,成就果位。

佛陀用 “ 覆三 ” 来说明迹门时空之无常的特性,

而 “ 显一 ” 是论证本门如如不动、不来不去的恒久性,乃贯穿一切时空。

迹门流逝变动的时空其实从未变易,时空在这里被凝固在恒常性上而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意义。

“ 住三用一 ” 者,此就法身而言,示现弟子门。

由如来说法而成就的声闻弟子等实是法身的作用。

法身之作用即是用一。

现虽作声闻示住于三乘,而其目的只是显一,以其住三显一而饶益众生。

在这里,三乘为体,一乘为用。

因为三乘之教法为佛法身之立身处,

使法身能够发挥一佛乘的作用,利益众生,

故迹门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 住一用三 ” 者,此就如来之本誓而言。

如来以皆令众生成佛道之本誓愿,

住于宝藏佛所 ( 住一 )

而方便说三乘 ( 用三 ),

以三乘之方便法门而使众生得益。

一方面,从万法归宗来看,

本门的时间具有绝对性和永恒性。

另一方面,从体起用,迹门则只是方便教化的工具,

故迹门的时间被赋予了相对性和暂时性。

除了从迹门的作用来辩证地论述本迹时空外,

智颛还就本门的作用,

从十个方面诠释了本迹时空,谓:

① “ 破迹显本 ”,

② “ 废迹显本 ”,

3 “ 开迹显本 ”,

④ “ 会迹显本 ”,

⑤ “ 住本显本 ”,

⑥ “ 住迹显本 ”,

⑦ “ 住非迹非本而显本 ”,

⑧ “ 覆迹显本 ”,

⑨ “ 住迹用本 ”,

⑩ “ 住本用迹 ”。

“ 破迹显本 ” 的目的,

是为了破除声闻弟子执着于迹门,

误以为佛陀今世在菩提树下成道是究竟成佛。

破其迷执于权迹,即能显佛陀本门久远成佛之实。

如佛陀在《法华经》中宣称:

一切世间皆谓,我释迦牟尼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得三菩提。

然我实成佛来,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智颇认为,唯有破除二乘人之近执

( 执着于迹门 ),

方能生其远智

( 对久远之本门的认识 )。

佛陀本门修行是为本因。

也就是说,迹门的时间只是能指,好比是通往本门的隧道。

而作为本源的本门时间方是所指,是为真实。

“ 废迹显本 ” 者,谓佛陀破除声闻人之迷情后,

更废弃迹门教法,以显久远之本门说法为究竟绝对之实相。

如果说,“ 破迹显本 ” 这个范畴还将迹门时间作为指向性的方便权法的话,

那么,“ 废迹显本 ” 则更近了一步,

当本门时间被作为绝对唯一的存在后,

本迹之间的时间连续性消失殆尽。

于是,时间具有了折回的性质。

在折回中,时间扫除了一切迹门的遮蔽,重新回到了本初的原点。

“ 开迹显本 ” 者,

亦就法而言,
亦就理而言。

就法而言,是指出迹中说教乃是为显本之意。

就理而言,是深观方便之迹蕴含着本门实理。

在废除了迹门的时间性后,

智颌紧接着对迹门重新加以审视。

这里,本门时间一以贯之,没有界限,

这表现在佛陀说教之意图以及迹中含实。

而迹门并无时间性,

仅仅只是本门所显之相,

作用于对本门的认识。

“ 会迹显本 ” 者,此则就行而言。

佛陀迹中所示诸行,悉从本垂。

这也是将迹门的时间折回至本门,

以此揭示作为时间真相的本门之原初境域。

“ 住本显本 ” 是就佛本意而言。

佛陀于久远之本门既已成就,

并常住本国土 ( 住本 ) 垂迹说法,

示其本门所证之法身不灭 ( 显本 )。

智顗在这里说的显然是本门的空间。

常住本国土而又在迹门说怯,

这说明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都不具有绝对性,

这种非绝对性就使得本和迹作为尸个整体得以呈现。

也就是如智顗所说的,

“ 本迹虽殊,不思议一 ”。

“ 住迹显本 ” 是强调迹门的重要性。

正因为佛陀住于迹门说法化他,故能开显本门国土,方为佛陀常居之所。

这里强调的是迹门时间对于开显本门空间的重要性,

如此,时间和空间的分隔亦被打破,时空交织互动。

“ 住非迹非本而显本 ” 者,

这是揭显本门实相之绝言冥会,深不可测。

佛陀为应众生之机,于非本非迹而示现本迹。

智颌说,昔非迹而垂迹,今非本而显本。

这是承接上述时空之交融,

既然交融,迹乃非迹,本亦非本,故言非本非迹。

非但如此,时空在这里是交错,

即佛在本门这个空间 ( 非迹 )

所垂的是迹这个时间,这是在本门的时空交错;

同时,佛在今之迹门时间 ( 非本 )

所显示的却是本门空间,这是在迹门的时空交错。

“ 覆迹显本 ” 意在展示机、应之多端。

若声闻乘人执着于迹门为究竟,妨碍其进一步见本门,

则佛陀覆盖迹门,令其去除执着,得见本门。

若未来因缘成熟,还需用迹门度众,则佛陀又可重新启用迹门。

如此之覆和用,得力于佛陀神通妙用也。

这是佛运用神通,

或者遮蔽迹门的时间,

或是重新启用迹门的时间,

一切都以开显本门实相为旨归。

“ 住迹用本 ” 者,这是就师门和弟子两者而言。

一方面,就师为解,指的是佛陀在迹中种种随机方便,数数生灭等,皆是用本地实因实果。

若无本地所证之常远寿命,又焉有迹中之为众生而作佛事。

另一方面,若约弟子来说,声闻等弟子乃是本时妙应眷属,住于权迹,垂形九道,示现声闻,

而令众生了知声闻乘乃非究竟,此是用本法利益众生也。

这是本门时间在迹门空间的妙用,时空互换,展示佛法神妙莫测。

“ 住本用迹 ” 者,意为佛陀于本地不动,而迹周法界。

早已于本门证入涅槃而迹中数数涅槃。

实是寿命无量,而迹中有寿命长短。

此即智颔所谓的非生现生,非灭现灭,常用此迹,利润众生。

这是本门时间的随意变动,即是本体,又是现象。

对于在迹门中的寿命来说,本门寿命是本体。

而这一本体在迹门中示现的是寿命长短,故此本体同时也是现象。

在这里,时间的间隔及其间隔的绝对性都被打破。

作为本体的时间同时也是作为现象的时间,本和迹的时间交织不可分。

通过上述之本迹理论的时空观,

智顗在辽远无垠的由本迹所组成的时空背景下,

为他的圆融哲学架构了一幅佛陀成道说法教化的时空交织的立体图式。

《回家》——肆

什么是无为法?
禅定安住觉知中,安宁熄灭觉受,明澈熄灭分别。
纯洁心熄灭细惑,被动失去所得,寂静失去极乐。

最初是从黑暗中找到光明的过程,黑暗是人性,光明是信仰。
然后是自黑暗中走向光明的过程,步伐是学法,虔诚是力量。
接着是以光明中突破黑暗的过程,拥抱纯洁心,觉知身心灵。
最后就是光明中熄灭黑暗的过程,觉醒心独立,身语意脱落。

这个过程,是有为法,属于主动修行,核心是虔诚,极致的,决绝的,毫无保留的虔诚。
当光芒完全熄灭了身语意自我的黑暗。 紧接着,光芒中的明晰性质,就会从光芒形态中脱离出来。

这种明性从光芒形态中,逐渐脱离的次第,整个过程都属于无为法。
犹如从光芒形态中抽离出明性,犹如从树木形体中剥离出香味。

什么叫有为法?有为法是:有一个主观愿望,主动修行的你。
无为法就是主动修行的你,在安宁觉知中,失去了修行的境界,也就没有了所修行的人。

在绝对的安宁当中,是没有索取的。
在绝对的纯洁当中,是没有作意的。

在完全被动安宁,和无限的喜悦中,会出现充满天地宇宙的光明。
光明中是没有阴暗的,没有阴暗就没有疑惑,所以祂不需要分别。
安宁中是没有恐惧的,所以祂没有任何索取,也就没有丝毫拒绝。

光明是没有任何污染的,所以祂没有情绪,没有欲望,也没有体验。
光明性是没有增减,所以祂没有任何遗漏,也不存在染垢。
光明性不存在生灭,所以祂没有丝毫缺失,也不存在圆满。
存在无法束缚祂,光芒无法触及祂,言语无法形容祂,生死无法遮蔽祂。

在这个绝对的安宁当中,无限的纯洁当中,
你会体验到生生世世,亿万年以来,从来没有体验到的解脱的快乐。
或者说,是亿万劫来,未曾被束缚的自在。

“观自在”,观的就是这里。

这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垢无净,不增不减的本来。
非常轻松,很舒适的那种极乐的感觉,那是人类的语言没有办法形容的。
我试图去形容祂,但是没有办法去形容。

祂类似于,你们知道糖吧,糖是甜味的,但它只是甜味。
但是你们如果吃过蜂蜜,你们会知道蜂蜜的甜味里面伴有着花香。
在这个地方,那种极乐的感觉就有点类似于那种非常微妙的,非常甜美的花香的感觉。

我用味觉跟你形容一下那种布满身心的觉受感。
那是一种非常美妙的、纯净的、自在的、大解脱的十方圆明。
祂是遍满十方苍穹,充满三世微尘的庄严。

这种境界当中,因为无所作,也没有一个所作者,因此心识觉知融化。
那么三界一切光明,所有一切众生境界,就会慢慢地在安宁空灵中淡化。
然后明性就可以完整的展现出来了,明性是脱落了光明形态的。
祂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来不去。

当空灵熄灭了光芒,安宁脱落了妙乐,明晰脱落了智慧。
一下子你就会“圆照”到你的生生世世,包括整个宇宙当中无限众生的生生世世。
无量生生死死,在刹那间宇宙的成住坏空,无尽众生的生死轮回。
我们所说的三界,三界众生的轮回往复,包括你人世间这一世从生到死的一切,就在一刹那,0.0001秒当中,就全部的展现了。
不光是你一个人,整个宇宙中所有的神灵,三界内的造物主,这些外道所推崇的上主,微生物、蚂蚁、一切生物、动物。
就在这一瞬间,就在这一念间,所有众生的知觉、思虑、心念、意愿,以及前生后世,一切的一切完全呈现。

而这个时候的你,已是不受光明形态所蒙蔽的明晰性质。
你是明性而充满了十法界,你是觉性圆满了十法界,你是空性庄严了十法界。
觉明空一体,无生无灭,不增不减,无来无去,不垢不净,这就是法界,这就是无染觉性。
我们所说的宇宙十方,天堂地狱统称为十法界,就是觉性所成就的。

我们人类的这个世界,包括我们所说的这些外道的世界,三界内的宇宙天体。
在觉性中就好像太空中飘浮的一粒灰尘。
而明性成就的法界,祂是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祂是遍满十方,纤尘不染的;祂是无有遗漏,无有阻碍,那是大自在。
但是这个地方,距离佛,距离究竟义还有一步。

就好像,你看见了我,因为有看得见我的目光,你确定有投射出目光的眼睛。
可是,你的眼睛却永远无法见到自己。 现在的我,就如同见世界的目光一样,圆明三世,普照十方。
却只能在明晰觉照中,窥测到祂,寂静圆满,觉悟到祂,未曾发生。
我现在就在这个地方,就在经书中所说的“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初於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楞严经》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

但是祂们所证的智慧,经由语言落入文字后,距离我自己亲身证到的这个......
我跟你们讲“太空”,你们有个概念吧,太空、虚空,这个概念和真正的太空相差十亿兆兆距离。
生命真实的境界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已经不是那个真实境界了。
因为人类的思维、语言系统是非常表浅,非常简陋的。
而超出人类社会现象范畴的纯灵性领域,只能以境界来表达,而境界本身都属于障碍,更不要说是文字语言了。
为何说,言语道断,不可思议。 文字语言只是指月之手,文字内涵境界,绝非是宇宙生命的实相。
这个宇宙的真相,比人类想象的要更加伟大。

而修行的人是可以亲身证悟到,亲身体验到这一切,可以亲身经历,和亲身实践由低到高,每一层次生命的境界。
所以,不要把你们人生当做你唯一的选择。

你可以借助这个人身,成为一个神灵。
你可以借助这个人身,脱离生死轮回。
你可以借助这个人身,证得究竟涅槃。

不要把你人生的方向放到现实世界中去,把你心灵的方向,转到内在的信仰当中去。
一个人一旦有信仰,就一定会有神灵看护,这百分之百的。
因为宇宙中众生形体,都是众生自己的心,所投射出的业果。
当你身心纯净度达到某一种境界时,纯净心所投射出的境界。
就与宇宙光灵世界中,具相同境界的生命吻合,他们进入微观空间你的身心内。
以神灵的光明能力看护你,庇佑你,帮助你,爱惜你,视你如同自己的孩子。

因为一切神灵在人世间的表现,无论他是外道的,还是正法的,
都是以人内心的信仰,作为光灵存在的基础,与生命境界的表达。

什么叫信仰?极致的渴望,绝对的信任,彻底的纯洁,就这三样东西。

——大乘了义佛法 https://t.cn/R2Wxg4p

#弘愿寺[超话]#善导大师:三心、五念门、四修法

问曰:今欲劝人往生者,未知若为「安心、起行、作业」,定得往生彼国土也?
答曰:必欲生彼国土者,如《观经》说者:「具三心必得往生」。
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所谓身业礼拜彼佛,口业赞叹称扬彼佛,意业专念观察彼佛;凡起三业,必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二者「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故名回向发愿心。
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如《观经》具说。应知。

  又如天亲《往生论》云:若有愿生彼国者,劝修「五念门」,五门若具,定得往生。
何者为五?
一者身业「礼拜门」:所谓一心专至,恭敬合掌,香华供养,礼拜彼阿弥陀佛。礼即专礼彼佛,毕命为期,不杂余礼;故名礼拜门。
二者口业「赞叹门」:所谓专意赞叹彼佛身相光明、一切圣众身相光明、及彼国中一切宝庄严光明等;故名赞叹门。
三者意业「忆念观察门」:所谓专意念、观彼佛,及一切圣众身相光明、国土庄严等,如《观经》说;唯除睡时,恒忆、恒念、恒想、恒观此事等;故名观察门。
四者「作愿门」:所谓专心,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三业四威仪所作功德,不问初、中、后,皆须真实心中发愿愿生彼国;故名作愿门。
五者「回向门」:所谓专心,若自作善根,及一切三乘、五道,一一圣凡等所作善根,深生随喜;如诸佛菩萨所作随喜,我亦如是随喜。以此随喜善根,及己所作善根,皆悉与众生共之,回向彼国,故名回向门。又到彼国已,得六神通,回入生死,教化众生,彻穷后际,心无厌足,乃至成佛,亦名回向门。
五门既具,定得往生。一一门与上三心合,随起业行,不问多少,皆名真实业也。应知。

  又劝行「四修法」,用策三心、五念之行,速得往生。
何者为四?
一者「恭敬修」:所谓恭敬礼拜彼佛,及彼一切圣众等;故名恭敬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二者「无余修」:所谓专称彼佛名,专念、专想、专礼、专赞彼佛及一切圣众等,不杂余业,故名无余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三者「无间修」:所谓相续恭敬礼拜,称名赞叹,忆念观察,回向发愿,心心相续,不以余业来间;故名无间修。
又不以贪瞋烦恼来间,随犯随忏,不令隔念、隔时、隔日,常使清净,亦名无间修。毕命为期,誓不中止,即是「长时修」。
又菩萨已免生死,所作善法,回求佛果,即是自利;教化众生,尽未来际,即是利他。然今时众生,悉为烦恼系缚,未免恶道生死等苦。随缘起行,一切善根具速回愿往生阿弥陀佛国。到彼国已,更无所畏;
如上四修,自然任运;自利利他,无不具足。应知。
  又如《文殊般若》云:「欲明一行三昧,唯劝独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一佛,不观相貌,专称名字;即于念中,得见彼阿弥陀佛及一切佛等。」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问曰:既遣专称一佛,何故境现即多?此岂非邪正相交,一多杂现也?
答曰:佛佛齐证,形无二别。纵使念一见多,乖何大道理也。
  又如《观经》云:佛劝坐观、礼念等,皆须面向西方者最胜。如树先倾,倒必随曲。故必有事碍,不及向西方者,但作向西想亦得。
问曰:一切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圆,亦应无二;随方礼念,课称一佛,亦应得生。何故偏叹西方,劝专礼念等,有何义也?
答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是故释迦,及以诸佛,劝向西方,为别异耳。亦非是称念余佛不能除障灭罪也。应知。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忏悔有三品:一要、二略、三广,如下具说,随意用皆得。)又不相续念报彼佛恩故;心生轻慢,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人我自覆,不亲近同行善知识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何以故?余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十。此二行得失,如前已辨。
仰愿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愿生彼国者,行住坐卧,必须励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终,后念即生彼国。长时永劫,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不经生死,岂非快哉!应知。

摘自善导大师《往生礼赞》 https://t.cn/z8yXDF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惊醒千万家长!这种教育方法最无效,却有很多人还在用!
  • #任嘉伦[超话]# rjl#任嘉伦长意# rjl#任嘉伦与君初相识# rjl在这百花盛开的季节,在这风和日丽的时节,愿你的生活吉祥如意,愿你的心情馥郁芬芳!想你
  • 截至3月28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7859例(其中重症病例5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13311例,累计死亡
  • 晚上就挺有意思的,和澳伊的事情在抖音上艾特澳伊看一个锁骨的视频,她说她也有,然后发了一张她的锁骨给我看,我当时脑子一热,说''这是你放假前的照片吧''(因为她放
  • 【小故事讲大道理,“麓山·岳龙公益讲坛”服务15400余居民】#岳麓全知道# 12月14日,一条名为“岳麓区人民法院法官舒秋膂为您解说《侨法》”的短视频登上各大
  • [嘻嘻]2021年 永春2022年 第一天的竟然是我有生以来赶不及的一场电影 三个人冲冲冲 我在最后两分钟取到票 不然可就废了[跪了]新的一年❤️赴妈妈的约 赴
  • 小雫对死亡的态度的变化,对食物和生命的感知,工作人员对顾客的爱与呵护,不由得让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如同书中所说:生,即意味着成为某人的光。也许,《人世间》的歌
  • 信仰也好热爱也罢,从刚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处买盗版周边到现在四年老粉喜欢你们的过程中,我也在成长成更好的自己可能也有了新的爱好,有了新的喜欢的圈子,但你们却从始自
  • 我[喵喵]:天天就躺家里以泪洗脸靠点外卖生活,可是不用上班[开学季]也没有后辈[开学季]小徐[二哈]:可怜,无助想到这里突然发现,其实这还挺爽的[开学季] 钓鱼
  • 分享小红圈 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有智慧,其实只需要看一点,就是看他是不是一个快乐的人。一个人有没有智慧,不看能力和境界,就看他快不快乐。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7月2日电 俄罗斯媒体报道,中国网上购物商城京东计划重返俄罗斯市场,该公司与俄最大零售商X5零售集团(Х5 Retail Group)已开
  • 晚饭估计不会吃了,回到家给妞吃了半个红心火龙果,七点半让她睡会儿,妞妞放了个屁然后要拉臭,拉得很多很软,非常骄傲!今天买的9盒自嗨锅自热米饭到了,送了一盒粉丝还
  • 从这样的细节中,我们看到了“当企业需要时,政府就在身后”的担当,也能够找到深圳在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中总能够立足潮头的密码。《措施》的出台,既是为企业纾难解困的真
  • 这些“城市基础影响因子”如果在某个城市大量聚集,那么这样的城市就具备大量人口吸引能力,更具备地价上涨的动力,人一旦多了,产业也就多起来了,人才是增长的核心和根本
  • 主入口:Beauty直达 GWP LP直达 【品牌推荐】意大利高质量羽绒服品牌#duvetica# 以生产高质量的羽绒夹克而受到欧洲和日本潮流人士的热捧,其
  • 越野滑雪:将产生12枚金牌 挪威在这项运动中占绝对优势,但美国队在2018年获得了首枚奥运金牌,杰茜卡·迪金斯和基坎·兰德尔在团体短距离比赛中夺冠。 北
  • 手掌阴骘线说明你前世积下很多功德,那些上一世受恩于你的人,今世会来报恩,因此,今生你会很有贵人缘。”地藏菩萨与地狱众生最有缘,最少也要念49部,这是我们地府的记
  • 现货供应:美国卡博特黑色母2014财富热线:19527784552产地:美国 品名:卡博特黑色母是否进口:否牌号:UN2014货号:UN2014 颜色:黑色品牌
  • 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 原来,老渔民保证鳗鱼不死的秘决,就是在整仓的鳗鱼中,放进几条狗鱼。
  • 如果是我,我不敢死,我不敢死的原因,我还有很多钱没还,我不想因为我债务,成了我家人的负担我不敢死,虽说这很肤浅,但也是我们传统道德伦理上的孝顺和懂事! #爱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