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令[超话]#[兔子]#温客行顾湘兄妹情#
如果说阿絮的出现是老温救赎的光,那么阿湘的存在就是在老温最黑暗的时刻那一缕烛光

昏迷中的老温脑海里回忆起往事,还是孩子的他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对仇人言听计从,甚至屈服,在仇人看不见他的地方,小小的身体跪的笔直,小手却紧握成拳头,眼睛里充满着恨意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是他从小就学会的东西

阿絮握着他的手,他无法知道他的回忆里究竟在经历什么,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告诉他,他在…
老温醒来后,有些生气阿絮放走沈慎,阿絮向他道歉,并答应他等他好以后,便会同他一同去找赵敬报仇,老温也并非认真和阿絮生气,而且,与其自己动手,不如看着那帮所谓的正道人士狗咬狗,这才是真的大快人心
这时,阿湘端着水盆进来了,看到老温醒了,开心的冲过来,嘴里喊着主人,又坐到床边问东问西的,老温说好吵,但是脸上的笑容早已将他的内心表现出来了

老温问阿湘,她是不是喜欢曹蔚宁,阿湘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一是她不敢在老温面前说,二是因为,阿湘的个性本就是大大咧咧无拘无束的,自小在鬼谷长大,哪里懂什么情爱,所以她也不清楚自己对曹蔚宁到底是什么感情
但老温看出来了,他让阿湘和曹蔚宁回清风剑派,阿湘愣了一下,随即眼泪便在眼眶里打转

“主人…你不要我了…”

阿湘是老温在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将她捡了回来,或许因为有老温的庇护,阿湘可能没有老温活的那么艰难,但那里是鬼谷,阿湘怎么可能活的如意?
阿湘和老温一样,从小就学会一件事,不是我杀别人,就是别人杀我,这些道理肯定不是说说就能懂得,一定是有过这些事情发生,让阿湘懂得了这些道理,在鬼谷,她唯一能信任和依靠的只有老温,老温是主人,在阿湘的心里也是哥哥,是亲人,小的时候她就一直跟在老温身边怕被丢弃,如今,老温让她走,她就真的害怕他不要她了…

“傻丫头,我要走的路是条黄泉路”
老温知道自己最后的结果,他不想连累阿湘和他一样,最后的下场都是凄惨
“和他回人间去吧”
鬼谷是地狱,没有阳光,只有阴暗,既然来了人间,那就留下吧,如今有人愿意带你离开,那你就跟着他回到那满是曙光的人间去吧…

阿湘请求老温不要对清风剑派下手,说着说着竟流下眼泪,老温扶着她的肩膀,安慰她这点小事不足以哭成这样

“可是主人,我害怕啊…”
这是阿湘害怕的第二件事,她从未喜欢过谁,但真的喜欢上一个人了,她害怕,害怕那个人恨她,丢弃她,那她又是一个人了
老温有些恍惚,眼前的女孩已经出落成一个大姑娘了,她不再是没心没肺的阿湘,而是有了自己害怕和愿意守护的人的顾湘…
阿湘说人鬼殊途,鬼谷的无心紫煞见不了光,融化的雪人即使再堆也不如最初的那一个

“如果有一天周絮知道了你的身份,你会把他杀了吗”

这句话戳中了老温的内心,是啊,他会杀了阿絮吗,他不会,可是阿絮呢,阿絮会放过他吗…

老温单独和曹蔚宁在一起,告诉了他他和阿湘的往事

“不是我救了她,是她救了我”

老温对阿湘是有歉疚的,没有阿湘,可能温客行在遇见阿絮之前就已经是一个疯魔般杀人不眨眼的鬼谷谷主,一点人气都不会有了
阿湘是他一个人在鬼谷待了那么些年里,唯一的温暖,或许在那个时候,他某天双手沾满了鲜血,浑身戾气,但有一个半大豆子的小丫头笑意盈盈的对着他喊“主人!”
那一瞬间,恐怕他的心都要化了吧,明明早已石头般冰冷的内心,却因为有这个丫头的存在而仅存着一点温热,她就像黑暗里的烛光,虽然没法照亮全部,但却因为有她的存在,至少不会那么寒冷和害怕…

曹蔚宁深受感动,他向老温起誓,一定会对阿湘好,老温也告诉他,如果他负了阿湘,他定第一个劈了他,走过来的听到了,不禁调侃老温老泰山,还告诉曹蔚宁只管对阿湘好,老温他来解决
其实早在不知不觉中,阿絮也早已把阿湘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和老温一样的家人…

阿絮五感衰退,尝不出酒的好坏,好在用话圆了一下,没让老温发现,他真的不想老温再因他的事情烦心

“因为我终身有托啊…想把阿湘安顿好,和你归隐山林,过神仙般的日子”

这就是老温最后的心愿了,想和阿絮做一对天涯浪客,他一直都记得

终身有托,他将自己这一生托付给了阿絮,也自作主张的将阿絮的一生拉进了自己的生活,从阿絮说有缘再见的那一刻,他就逃不掉了…

苏轼夜醉进不了门,跑到长江边吹风,一首《临江仙》悟出人生真谛

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谪居临皋,在黄州城东南开荒种田,又修了一座“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布衣芒鞋,出入阡陌,过起潇洒放浪的生活。

某一日,他在东坡雪堂中喝高了,半夜才回到家中。结果敲门无人回应,门童已经鼾声如雷。于是他只得到长江边吹吹江风、听听潮声,思考人生,然后写下了这首《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后来,地方官知道以后,以为他弃官逃跑了,急忙乘着轿子去他家看,结果发现他还没有睡醒。从此,这一首词就出了名。

一、《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赏析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宋·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词作意译:几番喝醉又醒来,回家时已是三更。门童鼾声像打雷一样,我怎么敲门他都不答应。所以我只能拄着拐杖,听听江边的潮水声。

忽然就想到《庄子·知北游》中说:你的身体并非你所有,那是天地赐予你的东西。既然命运不由自己来作主,那么我们何苦还要为了生计而冥思苦想,劳碌奔命呢?

夜深人静的时候特别适合思考,此时的江上也平静无波纹,就让我借一叶扁舟,漂泊江海,度过我的后半生吧。

苏轼这一首词通过对书童“鼾声”和江水声音的描写,来突出夜半时刻的清静。是在“闹”中写“静”的技法,也是本词的一个亮点。

南梁诗人王籍作《入若耶溪》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如果是在夏日的白昼,你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走,是听不到蝉叫声的。

但是如果到了午休的时间,或者是傍晚。没有马车的声音,也没有人声或者别的噪音,你就能听到蝉叫。鸟鸣声也是这样,“空山”中听到鸟鸣,更会觉得山中幽静。

苏轼被现代人称为“全才型的大文豪”,他一生中填词三千四百余首,中年以后的词作,有相当一大部分都饱含哲理。他“走红”不是后代口碑积累的结果,其实是他在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就已经广泛地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当初苏轼因为“乌台诗案”涉及到“不臣之罪”,可能被判处死刑,结果太后和皇帝爱惜人才,在看到他写的绝命诗后,找机会赦免了他,再把他贬到黄州。

这首词,就写于他谪居黄州的这一段时间。当时他的词作在社会上非常有名,其“走红”的程度,通过这一首《临江仙》的传播过程,就可以窥见一斑。

北宋叶梦得著《避暑录话》中提到:元丰五年的某一天晚上,苏东坡和几位朋友在江上饮酒时,看到江水宽广,夜风夹着雨露飘荡在水面上,于是有感而发,填了这一首《临江仙》。

他说他将乘船去“江海寄余生”,作完了词,苏轼就扔下衣冠,独自驾船,一路唱着歌儿逃跑了。县官徐某听说了这件事,大叫不好,因为这个时候苏轼还是戴罪之身。

苏轼被贬到黄州来,怎么可以不辞而别呢?为免得自己受到牵连,县官连夜坐着轿子跑到苏轼家里去看,结果发现他正在睡觉打鼾。

按理说,苏轼站在江边作了一首词,当时听众应该只有江水和水里的鱼虾,是谁把风声告诉给县官的呢?这个典故恐怕是有一些夸张的嫌疑。

不过,很多人仍然选择相信这个说法。这就说明,当时苏轼的词很红,每一次只要作品出来,总能第一时间传遍全城。

另外,县官的这种做法,也从侧面证实了苏东坡《临江仙》中下片“长恨此生非我有”的说法。他被贬谪到黄州去当官,说是当官,结果到底还是一个“不自由”的罪人!

二、“长恨此生非我有”
苏轼《临江仙》中,涉及到了一个中国古老的哲学问题。在《庄子·知北游》中,有一段关于舜帝和庄子的对话,就与之有关。

舜帝问庄子:道这种东西,我可以拥有它吗?庄子回答说:就连你的身体都不是你自己的,你还想要道呢!舜帝说:我的身体不是我的,那是谁的啊?

庄子说:那是天地交托给你的,你身体不是你的,你的性命不是你的,就连你的子孙后代,都是老天借着你的形体蜕变出来的生机。换句话说,一个人只不过是天地制造的一架机器,命运并不由自己掌握。

英国学者理查德著《自私的基因》说,我们每一个人,也不过是身体里那一堆基因的奴隶。命运是由自己掌握的吗?如果不能,那么我们为了生计而冥思苦想,殚精竭虑又是何苦呢?

虽然人们平时总是不断地用文章和诗歌来激励自己奋进,但是许多时候,的确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尤其是当一个人孤独落寞的时候,这种宿命论的思想就会涌上心头。

“乌台诗案”给苏轼带来了精神上的重创,他本是北宋文坛上的天之骄子,突然受到这样的打击,让他后来的诗词风格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五岁,经历过太多的事情后,就萌生了归隐之心。

唐朝大诗人李商隐曾写了一首诗《安定城楼》,他在诗中感叹像汉朝的贾谊、王粲曾经都是少年有为,志向远大的人。可是,他们都是空有理想最后不能实现。

而自己则是“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老是想着等年纪大了,头发白了才退隐江湖。在退休之前,先把这朝堂上的歪风邪气给扭转过来。但是自己总是遭到别人的猜忌,不被理解。

苏轼想必也有同感。他是一个天才文学家,可他并非是一位精明的政客,怎么玩儿得过他的朝堂上那些政敌们呢?于是他什么也不想多说,只说自己想要“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结语
苏轼这一首《临江仙》,下半阙流露出来的,是一种儒道合流的归隐思想。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无法在政治上取得进展,就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太辛苦了。

《庄子》中提到的一个哲学问题,即:人,不是命运的主人。当一个人无法完全把握自己命运的走向时,他可以选择随波逐流,听之任之;也可以选择不坠青云之志,奋起与命运抗争。

而这个时候的苏轼已经人到中年,他在文学上的才华,令他得到了举国的追捧,但是无法让他在政治上如鱼得水。所以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应该远离政治的漩涡,泛舟四海,做一个江湖闲人。

【震天撼地上锣鼓】 史耀增/文 史沛鸿/图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合阳县境41.2公里。黄河西塬畔从北往南分布着大小不同的村庄,在徐水汇入黄河之处的南塬上有个东雷村,村里有一样古老而独特的民俗——正月十五上锣鼓。这种民俗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但一直传承至今。这种民俗无论是活动的组织和表演形式,还是所使用的鼓铙,以及鼓手、锣手们奇特的装扮,都与众不同,饱含浓郁的祭祀色彩。2017年,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的专家们对命名合阳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时进行评审,当看完上锣鼓的表演后,由衷赞叹道:“你们合阳人了不起,把中华民族六七千年前的部落文化传承下来了!”
  橘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却为枳,是因为“水土异也”。为什么上锣鼓单单在东雷村里才有?据村中老人和热好家们(当地方言,指热爱、喜欢此类活动的人)讲述,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因。东雷村村南有一块半岛状的塬伸向黄河中央,站在这里往北望可见到禹门,朝南看隐约可见扼陕、豫、晋三省咽喉的金陡潼关,可谓“挥手堪指雷首月,举目能识禹门船”,当地人称“看船嘴”。黄河出了禹门,河床开阔平坦,流速减慢,分成许多支流。到了和东雷村隔河相望的山西省临猗县赵村村北,受冲积台地的阻隔,又汇成一股,流向西南,斜着向“看船嘴”奔来。所以这里不管是枯水期还是涨水期,也不论上游的主流靠哪边,常年四季可以行船,当地人称“铁码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里打船的、当水手的也就多。除了方便过往客商外还把山西的优质煤炭(俗称东炭)、运城的潞盐和铁器等运到合阳,这对当时没一家煤矿,燃料十分困难的合阳县来说,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船主们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生意兴隆”“四季平安”,每年新春伊始,都要为供在村东“三官庙”(内有“水官”)里的神唱戏,闹社火,上锣鼓,以图消灾免祸。后来随着陆上交通的发展,“铁码头”虽然冷落了,三官庙也在抗日战争中修河防工事时拆毁了,但“上锣鼓”这种娱神的民俗形式却保留了下来。改革开放之后,差不多每次上锣鼓之前,都要在黄河塬畔的打麦场上举行隆重的祭河神仪式,这应该看作是当年祭水神仪式的一种延续。
  过去该村社火队伍的最前头打一面大旗,约一米宽、五六米长。杏黄色缎子作心,黑平绒镶边,中间的黑平绒字足有斗大。笔者1961年元宵节第一次看东雷社火,只记得开头四字是:“有疫于郊”,下面的字因为当时人头攒动,拥拥挤挤,再加上火铳硝烟弥漫,看不甚清。这面大旗被“破四旧”的烈火化为灰烬,如今几十年过去,遍访村中老人,竟无一人能记得清上面的字还有些什么,实在遗憾。但仅由开头四字可以推知,该村的出社火、上锣鼓都和祈福、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民间活动。上锣鼓从何时起源的?无据可考,更无文字记载。问村中老人,都说:“先人手里一直就是这向!”
  东雷村因为有塬下黄河边的“铁码头”,当水手、运炭的人也就多。常年的水上生活,艰苦的吃住条件,练就他们强健的体魄,铸造了他们和黄河一样开朗坚强的性格。东雷村虽然靠着黄河,人畜用水却非常困难,过去一直靠双肩挑,上坡下塬,来回成十里。笨重的水桶装上100多斤重的水,可真够苦的。东雷村东靠黄河,北依徐水沟,南临太里沟,往西和中雷村相隔仅二里地,耕地十分狭窄,每人平均一亩多些,沟坡地是耕地的重要补充部分。这种坡地多是羊肠小道,耕作十分不便,运粪土靠担,收庄稼靠背,一步不鼓劲也挪不动。所以过去合阳县东乡流传的一首民间歌谣说:“饿死饿活,甭给中东雷熬活。做的重活,吃的黑馍。不是人担,就是驴驮。”尽管如此,但东雷人喜爱这生养他们的地方,经常用幽默的口气说:“我们是喝崖水长大的,人粗糙。”外村的小伙子看着东雷人担上水健步如飞,背着整齐的柴火捆神态自若,不由眼红,但却打心底里佩服!东雷人粗犷豪放、赤诚淳朴的性格,和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试想想,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没有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能和黄河中的激流险滩搏斗吗?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能年复一年地在那沟坡地上夺取丰收吗?而这种种也必然要在民间艺术形式中体现出来。上锣鼓用的乐器也颇具特色。大鼓比周围村的略小些,直径约二尺、高二尺五左右,但铙却是专门定做的,比其他村的大得多,一般的一副五到七斤,重了一倍,敲起来声音洪亮,可以传得很远。时间长了铙钹的颜色会变黑,村民亲切地称其为“黑老鸹”。上锣鼓的人全都赤着上身(近年来有的穿背心),斜挂一串马铃,虽是隆冬寒天,只穿一条短裤。搭眼一看,便觉得“陕西楞娃”的味儿特浓。但据老年人讲,从来没发现有人感冒过。甚至敲大鼓的人身后还专门有个人用小簸箕扇凉呢!有的人用核桃皮挖个洞做成“眼镜”,或者用破草帽扯去遮檐戴在头上,上插一根红萝ト,再插几根鸡毛;也有的戴个牛笼嘴,脸上随意用红白黑涂抹,样子十分滑稽可笑。
  上锣鼓早先在南北两条大巷里轮流进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改在村中间的广场上进行,南北两社的锣鼓对扎营盘,具有明显的对抗性,争斗性。起初时各敲各的,互不干涉。上锣鼓开始,敲的鼓点叫“排锣”。节奏较缓,十分整齐,是在酝酿情绪,同时向看热闹的人宣告:上锣鼓马上就要开始了,当然还有呼叫那些尚未到场的同伴的意思;接下来的鼓点称为“流水”,比“排锣”节奏加快,花样也多,向对方挑战的意思十分明显,显示鼓手敲打水平也在这一部分;再下来进入“上鼓”阶段,此时敲打的人情绪发展到高潮,鼓手骑马蹲裆,敲锣的一脚踏鼓,一脚踩地,锣棰经头部划弧,先击鼓,后击锣。鼓手则高举鼓槌,和锣手调开击鼓,否则就要砸烂手的。鼓手和锣手边敲边围鼓转圈,十分整齐。敲铙钹的和准备替换的站成一个大圆圈,双手举过头顶,矫健有力。此时鼓点节奏急促,气氛热烈,有如爆豆一般,观众受到感染,随着鼓的节奏齐声“噢——”“噢——”地高呼。气氛酝酿成熟了,领头的人使个手势,鼓点换成“乱刮风”。锣、鼓、钹齐鸣,没有明显的节拍,有如风吹梢林,松涛怒吼,又似大海涨潮,浊浪排空。只听领头人“吁——”的一声悠长的口哨,早已做好准备的一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猛地蹲下身,双手抓住大鼓上的铁环,抡上脊背,扛上便跑,其他人在后紧随;另一家见状,同样扛鼓便追。于是两家在广场上追逐,追上了,便要硬把自家的鼓摞在对方的鼓上面,对方不但不让,也想占上风呢!据老人说,上锣鼓的“上”就是由此而得名的。如此来回两三个回合之后,两社锣鼓摆在一起,整整齐齐地敲打一阵,当晚活动便告结束。一般的从正月十四到十六进行三个晚上。
  上锣鼓的时候,天上一轮明月高照,地下万盏灯笼争辉,芦苇扎成的火把高高举起,枣刺、干柴、麦秸笼起的火堆熊熊燃烧;火铳震天,硝烟弥漫,口哨声此起彼伏,动人心魄。马铃哗哗,喊声阵阵,你要在我的锣上敲一下,我要在你的鼓上敲一下,鼓槌飞舞,锣棰乱抡,使人如入“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战阵之中。在这种场合里,难免碰破点皮,流上点血,可是谁也懒得管他,相反地觉得俨然自己是村里的英雄,鼓槌、锣棰抡得更欢。置身于这种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环境里,眼前自然会出现六七千年前部落时代的先民们获得猎物之后围着火堆狂欢的场面,感到今日的东雷村上锣鼓和古老的部落文化真正是一脉相传。
  东雷村的人对上锣鼓十分喜爱,男女老少都想找点事干,不惜为此作出牺牲。据村中老人讲,曾有个农民苦干一冬,挖回的刺柴在家门口堆了好大一堆,足够做饭烧上三五个月,上锣鼓时却大方地叫小伙子用杈把刺柴挑着往火堆上扔,一冬辛苦烧个精光。有人说:“你一冬黑水汗流图了个啥?”他说:“火堆越旺越美!”有一年,扎火把的芦苇不够了,有个人二话没说,就把家中准备修房的苇箔扛出来扎火把。1984年组织上锣鼓的社火头儿叫马生发,一生热爱上锣鼓,临终时叮嘱两个儿子,“一定要把咱这上锣鼓当个事,可不敢叫失传了!”他的儿子也没有辜负他的厚望,长子马正民敲小鼓,技艺精湛;次子马正杰敲大鼓,全身心投入,是鼓队的核心。
  东雷村的上锣鼓是一种粗犷豪放、情绪热烈的民间艺术形式,因为村庄地处偏僻,过去一直不为外界所知。1986年元宵节,渭南地区群众艺术馆为上锣鼓录了像,在陕西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签订议定书大会上播放后引起轰动;从那时起到1987年元宵节短短一年时间里,就有陕西省电视台和陕西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两家来录像。1994年除夕,上锣鼓又在中央电视台的1995年春节文艺晚会《红红火火过大年》中与观众见面。从那时起,上锣鼓多次赴市、省表演;2005年,为庆祝渭南建市十周年,组织了一台名为《华山魂》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文艺晚会,渭南辖区之内的各种民间艺术形式悉数亮相,总编导王宏看罢后心情激动,特意让上锣鼓的高潮部分从头至尾在舞台上整体呈现。2007年5月,上锣鼓列入陕西省首批“非遗”保护项目。
  1986年元宵节,东雷村大队部的大门上(门前便是表演“上锣鼓”的广场)贴了一副对联:
  擂鼓鸣锣,为天地助威,真正有民族气魄;
  张灯结彩,与日月增辉,分明是地方特色。
  准确形象又简练地道出了东雷村“上锣鼓”这种独特民俗的与众不同之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张双色训练垫,我们一家人又开始了健身新生活。还有垫子上激光雕刻的logo和表面满版的雪铁龙双人图案,和包装上正厂零件的合格,都在证明,东风雪铁精益求精的企业精
  • 到了幼儿园,所有人对送小朋友上学的流程都不熟悉测量体温的保安说了两遍“早上好”经过提醒,小噗通才反应过来回答“早上好”在大门口,按照老师指示,用免洗酒精消毒液洗
  • 2021.7.11       星期天,初伏第一天。17:30的太阳依旧火热。      “ 我去健身房跑步啦”      “去健身房可以,别在路上跑,太热了,
  • 水jun在各平台下脂粉广发xnb,但在粉丝捐款上的花得太抠门(如果你看到我所说,去打补丁引起波动,那就正好证实了我的推测[笑而不语])花下xnb的猛烈程度和粉丝
  • 食材消耗大米130斤*2.8元/斤=364元,猪肉110斤×14.3元/斤=1573元,甜椒150斤×6.5元/斤=975元、土豆150斤×1.9元/斤=285
  • #电视剧胡同#:1.华晨宇最近有在跟视频平台接触,谈新的合作,主要是想借着平台的流量,来加持自己的曝光率,后续可能会有线上演唱会的直播活动。[揣手]眼看着田枣与
  • #TF家族[超话]# 壁垒吧家人们,这个人之前和我说好了帮我预留,然后快到我们俩约定的日期就开始不理我,把原来给我开的链接也下架了,但是她别的app还在玩,就是
  • 富安健洋:在阿森纳我经常出任球队边后卫,虽然在国家队我的战术意义有些变化,但目前我还在努力适应中。#足球##世界杯#德转日本球员身价排行榜:富安健洋、镰田大地同
  • 这种歌让我觉得生孩子真的是很沉重的负担,父母不止要对子女负责,也有义务为了孩子的未来把世界变得更美好。【别辜负时光,用行动做最好的自己】勤,是一种珍贵的品质,也
  • 其实只要对方是你的正缘,那你暂时没和对方在一起,前世的业力还会安排你们相遇,你避不开的,对的人迟早会相逢,错的人迟早会走散,该你遇到的人,你躲不掉,姐妹们,人贵
  • 无论水煮蛋精华还是即雾水光仪,听研都有研发专利在手,也做了各种功效性测试报告,真的妥妥放心安心,反正其他品我还不知道,它家最值得買的就是这两个,这个団一拖再拖就
  •   从前这个点,季缨也是喜欢来叩他的门的,理由是睡不着,要和他一块儿看看星星。   从前这个点,季缨也是喜欢来叩他的门的,理由是睡不着,要和他一块儿看看星星。
  • #东京生活日记# 第一百一十九天七月十四日 星期二去公司一大早社长拿出一袋毛豆 他一直为家附近农家的新鲜野菜自满 说东京都内超市卖的味道完全不能比 现在是毛豆季
  • 她们并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我们打电话的这一个小时 她痛哭流涕 好几次哭到不能自已 挂了电话 她还是决定去找她的男朋友说说清楚 作为好朋友 我特别希望她清醒
  • 再拿出冰镇三小时,拥有奇妙果冻口感的森林先知果冻气泡酒,和朋友们一起嗨摇十下,完成通往快乐微醺的最后一步。再拿出冰镇三小时,拥有奇妙果冻口感的森林先知果冻气泡酒
  • #柘林资讯# 【星级班主任风采丨#夏晨:做一名走“心”的班主任# 】夏晨,中共党员,小学英语教师,奉贤区三星级班主任。#喜迎二十大 辽宁在行动# 科技创新她力量
  • [抱一抱]我依然在担心,但我会努力去完成的…#188男团二手鸭[超话]# 累瘫了,今天的战果,抽一个咪送瞿沈小扇子有人想要嘛[羞嗒嗒]还有一点想吐槽[泪]就是本
  • 原以为在F院承认违F事实的前提下,我们能得到公平的裁判,但是一审审判结果却让我们大跌眼镜,并没有根据G家规定对我们这些被强拆的村民给予公平、合理的赔偿,而是采用
  • (2)凌晨下班后,他们的人员向店外路边停靠的车(专门放置酒瓶等废物)搬运空酒瓶,酒瓶碰撞的刺耳声也让你睡不着觉;向店外的垃圾桶倾倒餐饮垃圾,为倾倒彻底,赞垃圾桶
  • 时间只是一种感觉,无事静坐,花开花落罔知年,清简中见沉厚,于躁中素静,山自白云僧自闲,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从容自在,漂流东西,豪视一世之气魄,逍遥天地一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