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一个人如果怕做事,偷懒,如何会有成就?人之会起烦恼心、不安,都是因为不懂得用功、时间太多所致,所以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忙,是多数人的生活形态,只是每个人所忙的事情不一样。有的人为国家忙,有的人为社会忙,有的为家庭忙,有的人为自己忙。忙,是整个人类所不能少的生活。人要不忙,除非他让金钱去替自己忙;再要不忙,两手一摊,双脚一伸,跟死神打交道,就不会忙了。

“忙”,也有不同的层次:

1、气定神闲的忙。

同样是忙,有的人忙得一团纷乱,忙得很辛苦;有智慧的人,按部就班,忙得气定神闲。所谓“人忙心不忙”,有的人懂得交办,有的人懂得授权,有的人懂得分工,有的人懂得指挥。很多复杂的事物,经过能干的人化繁就简、提纲挈领,虽然事情多,但一点也不觉得忙。因此,懂得忙中偷闲的人,就是再忙也有安闲的时刻,不至于忙得讨厌生活、讨厌忙,他反而喜爱忙,从忙的当中只觉得人生很充实。这样的忙,人生会活得很有意义。

2、心浮气躁的忙。

有的人不会忙,做事没有条理,不分轻重,不分先后,乱忙一气,忙得自己心浮气躁。我们看苍蝇、蚊子投窗想要寻找出路,它猛撞玻璃,不知道旁边有空隙可以钻出。我们再看成群的蚂蚁忙着奔来跑去,但它们有分工、有讯号、有指挥,忙得有条理。有的人跟瞎撞的蚊蝇一样,口口声声说忙,只是乱忙。人要懂得分轻重缓急去做事,举重若轻,才不至于忙得心浮气躁。

3、开开心心的忙。

忙是生活的意义,忙是生命的动力,忙的人生是骄傲的人生。你看,工商大亨哪个不忙?官员领导们有谁说他不忙?忙带来生活的充实,带来生命的意义,带来事业的成就,带来财富的增加。人要忙,而且要忙得欢喜,忙得快乐。假如一个人不肯忙,表示他的生命已经没有光彩了。忙是有用,不忙就没有用;没有用的人生,谁会在乎他的存在呢?所以,人要开开心心地忙,为充实生活而忙。

4、不甘不愿的忙。

有的人忙得心不甘情不愿,那是最苦的人生。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当然,有人会说:“为谁作嫁为谁忙?”因为他不懂人生为什么要忙,当然不甘愿帮人家的忙。其实世间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白干的活,你帮人家的忙就是帮自己的忙。不愿意忙的人应转化观念:一切为人忙的事,对自己都有益,例如可以升官,可以升级,可以得奖,甚至可以放慰劳假。假如你能想到一切的忙与自己的未来都有关系有帮助,懂得忙就是营养、忙就是力量、忙就是成就,你可能反而会问:“人生为什么不要忙呢?”

二、贫富贵贱

我们活在人间,必须有一些资粮。世间有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意思是日常生活要有起码的条件。可惜人们错把追求物质当作了人生的目的,发展出计较与比较之后的贫富差别,比如“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宁吃少年苦,不受老来贫”、“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难倒英雄汉”,这些都是来自民间深刻的感叹。贫与富自有其因果来由,以下四点说明:

1、富足来自知足。

知足第一富,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正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的富足并不是看在金钱数字上的多少,而是看一个人知足与否。

2、尊贵来自谦卑。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由于水性谦下,总是往低处流,所以世间万物都受到流水默默的哺育。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冰川所蕴育的恒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怒江、长江、黄河、湄公河等七大河流,供给了印、中、尼、泰等数十亿人民的水源。山顶上冰雪的高贵,恰是来自谦下的流水。有德的君子,他的尊贵,正是他的谦下利民而不自以为崇高。

3、贫穷来自吝啬。

什么是真正的穷人?欲望无穷是一种心的贫穷。人的心田不是用来生长欲望的,而是用来生长菩提慧命以圆满人生。其实,任何人出生,这宇宙间的财富都有他的一份,所谓“一枝草,一点露”。而要取得财富,必须先把手掌放开。如果你始终紧握着手里的旧物,又如何能取得新的资源呢?想要圆满人生,首先要有“同体共生”的认识,能“喜舍”才是真正的富有。

4、卑贱来自傲慢。

傲慢就是自大,就是以己之长辱他之短。佛经云:“若骄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凡夫不知宿命,故常骄慢,因为骄慢,所以不畏造恶受果报、不愿悔过,也不精进于修行万善。

所以,人之富是知满足,人之贵是能谦下,人之贫是不知舍,人之卑贱是因为骄慢自大。

三、夫妻之道有三等

感情的交流,以公理正义为原则;语言的沟通,以体谅包容为雅量;人我的相处,以不违情理为自然;金钱的运用,以量入量出为正常。

夫妻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夫妇之道有三等,你是哪一个等的呢?有以下六点参考:

上等的丈夫会想到太太忙于工作,还要忙于家务,必定辛苦,下班回到家里,他会体恤太太的辛劳,协助太太操持家事。

中等的丈夫,不会帮忙做家事,回到家里,虽然喝茶看报纸,但至少嘴巴还会赞美太太,感谢太太的付出。如此,太太再怎么辛苦,也能甘之如饴。

下等的丈夫,回到家里,就是一副自己最辛苦、自以为对家庭付出最多的姿态。要么嫌太太菜煮得不好,要么嫌太太不会打扮,看不顺眼,东嫌西嫌,气势凌人。

上等的太太,治家整洁,贤惠有礼。俗语说:“家有良妻,如国有良相。”一位贤良妻子能开源节流,将家打理得妥当,维护环境整洁,态度温敬柔软,周到体贴,行仪慈孝和顺,让先生无后顾之忧。

中等的太太,慰问、赞美丈夫的辛劳。莎士比亚说:“一个好妻子,除了处理家务外,还兼有慈母、良伴、恋人三种身份。”所以,治家能力差一点的太太,至少要能多说好话,要常常慰问、赞美丈夫的辛劳与付出。

下等的太太,不但不善于治家,丈夫辛苦一天回到家时她还会喋喋不休,要么嫌弃他的职业赚钱太少,要么埋怨住得不好、穿得不暖,如此只会让丈夫觉得家如监狱。

很多失败的婚姻都是因为不能谅解对方的辛劳,不能体会对方的付出。所以,夫妇之道从互相欣赏、互相体谅开始,遇到困难险阻时能互助斩荆、共离困境,婚姻才能美满。
#情感##每日一禅# https://t.cn/zR99iXd

怎样才是真念经真念佛(二)

不以佛号压烦恼 知行合一心为根

你念佛还压佛,没有智慧——来了烦恼,念佛的一个误区就是想用佛号去压制。假如一生气了,烦恼了,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想用佛号压。这个办法可以,但是不能起根本作用,起根本作用的是智慧。

多闻思有智慧了,来事的时候,智慧自己就出来,自己就会劝自己了,然后就放下了!

你没有智慧,解决不了烦恼的问题。只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压!你是压不成佛的。你越念佛火气越大,没有智慧。

智慧是你的吗?是从你那里来的吗?是从善知识,从你的老师那儿来的。多听法,多听法!那法听得熟烂于心了,印在心里了,刻在心里了,心和法还结合了,那个智慧就变成你的了——知行合一了。

我讲得挺细的,啥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不是你的行为,不仅仅是你做出来的;是你的心是根儿,知行合一。

我讲法的当下你的心被感动了,当下你的心已经得到净化了,正在净心化性,这叫知行合一。不是说等我明白啥道理了,然后我去做,在行为上体现出来——那也是一种知行合一,你内在做到了,你外在才能体现出来。我不讲那叫气质嘛,你净心化性了,你的气色就变了。得知道啥是知行合一。

你们听我讲的法听得不够细,要细一点,别急。要落实,当下落实,落实就在心上。啥叫落实?净心化性了就是落实了,明心见性就是落实了。

你急啥呀?明白道理了,当下你的心跟道理合一了,你的心就开始净化了,这就是知行合一。行是心行,知道吗?

六度度什么?

就像说行善似的,那个布施是为了啥呀?天天要积功累德,要布施,布施是为了放下贪欲心。那个贪欲心没了,心清净了,你的布施就圆满了。要不然的话你得送出去多少东西才能送成佛呀?不是那样的。

修六度波罗蜜,修那个布施度,布施,持戒,忍辱,你都得知道是为什么。它是干啥的?它的目的是什么?

布施是为了度你的悭吝心。你舍不得,你积攒的那些东西舍不得送人。你得有舍心,这些东西让你苦啊!你爱积攒东西,这些东西还不给人,因为东西还跟别人产生对立冲突,在这上面受苦啊!你不把这些东西送出去,你心量一直那么大,你一直因为东西产生纷争,心里跟人产生对立,生烦恼。

那你说布施是干啥的?布施就是不能悭贪了,前提是得有智慧。智慧是啥呢?我为啥烦恼?为啥受苦?就是因为这些东西——积攒,还不送人,然后我心里充满了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痛苦。

所以说你就得把这些东西——不是说把外在的东西送出去,是把心里这些东西跟外在的东西合到一起,全部把它丢出去。心空了净了,然后有施舍心,不再执着这些东西了,这就是布施的目的。这叫智慧,布施波罗蜜。

持戒也是呀!你那个心总是散乱,是不是?你总是散乱。施戒忍,进定慧,都得有一个目标。你得知道为啥要这个?要戒,戒什么?持戒,为啥要持戒?持戒的目的是什么?得知道。

忍辱是什么?都得知道。这个我都有讲,多听多看!禅定度的是散乱,那个持戒呢,应该是度非法。你有恶念了,有恶行了,有恶言、恶语了,度这个,是不是?不持戒你就一直犯错,你犯错就生烦恼。要持戒不持犯,你总是违犯。

忍辱呢?人为啥要忍辱啊?为啥要修这个忍辱啊?忍辱对治嗔恚,是不是?——嗔怒。你老有怒气,有怒气就不能忍;你得有智慧,有智慧才能忍。

有的人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要发脾气了,然后就压。那个是暂时的,脾气小的能压住,大的压不住,阿弥陀佛的佛号不好使,必须得有智慧。

你得知道发脾气给你带来了多大的害处,别的不用说,总是起嗔恨心,你肝不好,你心脏不好,气一身病嘛!跟别人关系不好嘛,伤你财嘛,让你下三恶道嘛!明白这个,你不就得忏悔自己吗?对不对?

嗔恨心重的人也傲慢,总跟别人搞对立,我执嘛。你得有这种智慧,要明白呀!没有智慧的话,你一嗔怒了,你就念个阿弥陀佛能好使吗?你忍辱能忍啥呀?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这就完蛋了。得有智慧才能忍辱,得明白因果。

性子不好心态就不好,心态不好身体就不好,然后外境上啥都不好。那你还嗔怒啊?得有这种智慧——外境谁跟你过不去,都是自己的原因,都是自己的错。

你性子不好,心态不好,身体不好,没有正知正念正能量,给别人带来的感觉就不好。你脸上没笑容,人家就骂你。一天脸上有怨气,人家就骂你。你忍辱你忍去吧,你咋都忍不住,没法忍,你咋忍?明白这个就知道自己错了,不应该给人脸子,不应该不爱自己。明白这个你有这种智慧了,你就明理反省发露忏悔,清理性心身三界的垃圾,净心化性。

你这样的话,心里亮堂了,有阳光了,有暖意了,脸上有笑容了,这时候能不能忍辱?别的先不用说,人家都不跟你过不去了,没人找你麻烦了;即使有个别人找你麻烦你也能忍了,因为你这么一净心化性,你的心变得柔软了,不像以前那么硬了,这样的话你就能忍了,是不是?

心越硬火气越大,越爱压抑自己的人越忍不了。心变得柔软了,有光明了,这样的话就能忍,就能忍住了。智慧一出来了,遇到啥对境,马上那智慧就提起来了,正知正念,然后就过去了,这是忍辱,是不是?忍辱度的就是嗔怒。

念佛念出毛病的人就是忽略了智慧,忽略了念佛要以啥心态念,是不是?这些就是正知正见,这些没有的话,你没法修啊!你咋修啊?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精进也应该知道是啥意思啊!精进,不是说人家念三部经你念五部经,人家念一万佛号,你念两万佛号,人家一小时能念一万,你一小时念两万,这叫精进。精进的不是数量,数量多不等于你就是精进。精进是你越念心里越亮堂,越念心里越欢喜,越念越清净,越念越有智慧,这叫精进!喜欢念这叫精进。

精进是喜于善法嘛,行持善法心里欢喜,心里长光明,这才是真精进。精进的是质量,是清净心,有慈悲心,有智慧,这是精进的体现;然后相续不断,刚才讲的这些相续不断,这叫精进。

有的一点智慧都没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啥都是阿弥陀佛,啥都是阿弥陀佛!别人跟他过不去了,阿弥陀佛;心里头刚起来恶念,阿弥陀佛!一点智慧都没有。你都压多少年了?念佛念十年压十年,你脾气也没变啊!也没净心化性啊!你念佛有啥功德啊?你怎么个精进呢?你精进啥?能进到哪去呀?

那个精进叫精而不杂,进而不退,精嘛!是不是?纯净水是不是纯啊?纯净,然后得精嘛,都是精华嘛。没念出清净心来,净夹杂,全是烦恼,夹杂烦恼,那也不精啊!你越修越后退呀,也没看你进啊!你说这是什么精进啊?

你得知道真实义啊!不知道这些,你修行的目标是错的,你是修不上来的。精进度的就是懒惰、懈怠,不能懒惰,不能懈怠。

还有禅定。禅定度的就是散乱,心总会散乱。念佛你得具足这个禅定啊!得有禅定力。念佛念得一心不乱,心总是缘在那个佛号上,系心一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得有个定啊!

还得有智慧呀!念佛的当下,你得有觉知呀,得有觉察呀,得觉照觉悟啊,得有这种智慧;要不然你念的是死佛呀!你怎么也念不成佛呀!

你行持任何一个法,六度都在这里面!六度波罗蜜都在这里面,你能不能通达?

真正的智慧是指无我空性的智慧。你念佛能达到三轮体空,没有我相,没有能念的这个人的执着,没有所念的佛的执着,念这件事也不执着,你念佛的当下当体即空,如梦如幻地念这个佛,这个就具足智慧了。你这么念佛的话,当下就是成佛之因。所以说你行持任何一个善法,这里都得具足这六度。智慧度的就是愚痴。

具足六度的智慧念佛才是真念佛

上面我讲的六度你能不能具足?不具足的话,你念佛没念出什么来,没有啥功德,也成不了佛,也往生不了。这得知道。

所以说修行啊,必须得树立一个正确的见解。没有正见的话,你念只是念,用嘴巴念,不用心念,也没念到你自性里面去,你不能净心化性,不能明心见性。

你都不知道念佛的目的是什么,只是自私自利,跟世间人对立:“我要往生!我念佛把这个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我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这些冤亲债主不挡我路,我要到极乐世界去!”

你带着这种自私自利、跟世人对立的心,根本就没有出离心。自私自利跟人对立,你本身的业力就跟他纠缠在一起,你还有争贪心,你念佛想往生极乐世界可能吗?不能!

上面这些你懂了,你就是真念佛;这些你不懂,你做不到,你就不是真念佛。

刚才我讲念佛的当下你要做到什么,你怎么用心——觉知放松敞开欢喜,正知正念正能量,心平心安踏实落底,心净无我唯觉观自在。这些字看你能不能做到,你能做到几个字?

刚才讲的六度你有没有?在这里能不能体现出来?如果没有的话,那你念佛就不是真念佛。你念佛的当下信愿行具不具足?你出离心都没有,你信愿行是不具足的;三资粮不具足,你没办法往生。

刚才讲的你看一下,对照我说的这个,你能不能具足这些条件?这些条件你具足了,你念佛是真念佛,决定往生!活着就往生!——这个心就往生了。

你们都得念佛呀!知道吗?每天都要念佛回向,得念佛。我说的这些你得做到了。必须念佛,每天多了念不了,就少念,念完了回向。死的时候,就靠念佛往生了。想修的不用念佛还能生死来去自由自在,那做不到。

上面我讲的这些必须做到,别的不用说,清净心得出来。清净心没出来,你不修清净心,你直接就念佛,然后就想往生,那太难了!那不是傻吗?

活着你就得往生!修学佛法不是死后的事,是活着就得得到佛法现世的利益,就得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


一、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一个人如果怕做事,偷懒,如何会有成就?人之会起烦恼心、不安,都是因为不懂得用功、时间太多所致,所以忙是人生的滋养剂。

忙,是多数人的生活形态,只是每个人所忙的事情不一样。有的人为国家忙,有的人为社会忙,有的为家庭忙,有的人为自己忙。忙,是整个人类所不能少的生活。人要不忙,除非他让金钱去替自己忙;再要不忙,两手一摊,双脚一伸,跟死神打交道,就不会忙了。

“忙”,也有不同的层次:

1、气定神闲的忙。

同样是忙,有的人忙得一团纷乱,忙得很辛苦;有智慧的人,按部就班,忙得气定神闲。所谓“人忙心不忙”,有的人懂得交办,有的人懂得授权,有的人懂得分工,有的人懂得指挥。很多复杂的事物,经过能干的人化繁就简、提纲挈领,虽然事情多,但一点也不觉得忙。因此,懂得忙中偷闲的人,就是再忙也有安闲的时刻,不至于忙得讨厌生活、讨厌忙,他反而喜爱忙,从忙的当中只觉得人生很充实。这样的忙,人生会活得很有意义。

2、心浮气躁的忙。

有的人不会忙,做事没有条理,不分轻重,不分先后,乱忙一气,忙得自己心浮气躁。我们看苍蝇、蚊子投窗想要寻找出路,它猛撞玻璃,不知道旁边有空隙可以钻出。我们再看成群的蚂蚁忙着奔来跑去,但它们有分工、有讯号、有指挥,忙得有条理。有的人跟瞎撞的蚊蝇一样,口口声声说忙,只是乱忙。人要懂得分轻重缓急去做事,举重若轻,才不至于忙得心浮气躁。

3、开开心心的忙。

忙是生活的意义,忙是生命的动力,忙的人生是骄傲的人生。你看,工商大亨哪个不忙?官员领导们有谁说他不忙?忙带来生活的充实,带来生命的意义,带来事业的成就,带来财富的增加。人要忙,而且要忙得欢喜,忙得快乐。假如一个人不肯忙,表示他的生命已经没有光彩了。忙是有用,不忙就没有用;没有用的人生,谁会在乎他的存在呢?所以,人要开开心心地忙,为充实生活而忙。

4、不甘不愿的忙。

有的人忙得心不甘情不愿,那是最苦的人生。忙得不甘愿的人,必然是他没有从忙中得到快乐,没有体会到身心寄托的地方就是忙——不忙做什么呢?当然,有人会说:“为谁作嫁为谁忙?”因为他不懂人生为什么要忙,当然不甘愿帮人家的忙。其实世间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白干的活,你帮人家的忙就是帮自己的忙。不愿意忙的人应转化观念:一切为人忙的事,对自己都有益,例如可以升官,可以升级,可以得奖,甚至可以放慰劳假。假如你能想到一切的忙与自己的未来都有关系有帮助,懂得忙就是营养、忙就是力量、忙就是成就,你可能反而会问:“人生为什么不要忙呢?”

二、贫富贵贱

我们活在人间,必须有一些资粮。世间有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意思是日常生活要有起码的条件。可惜人们错把追求物质当作了人生的目的,发展出计较与比较之后的贫富差别,比如“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宁吃少年苦,不受老来贫”、“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难倒英雄汉”,这些都是来自民间深刻的感叹。贫与富自有其因果来由,以下四点说明:

1、富足来自知足。

知足第一富,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正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一个人拥有再多,如果内心不知满足,那种精神上的贫穷更加可怜!所以,人的富足并不是看在金钱数字上的多少,而是看一个人知足与否。

2、尊贵来自谦卑。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由于水性谦下,总是往低处流,所以世间万物都受到流水默默的哺育。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冰川所蕴育的恒河、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怒江、长江、黄河、湄公河等七大河流,供给了印、中、尼、泰等数十亿人民的水源。山顶上冰雪的高贵,恰是来自谦下的流水。有德的君子,他的尊贵,正是他的谦下利民而不自以为崇高。

3、贫穷来自吝啬。

什么是真正的穷人?欲望无穷是一种心的贫穷。人的心田不是用来生长欲望的,而是用来生长菩提慧命以圆满人生。其实,任何人出生,这宇宙间的财富都有他的一份,所谓“一枝草,一点露”。而要取得财富,必须先把手掌放开。如果你始终紧握着手里的旧物,又如何能取得新的资源呢?想要圆满人生,首先要有“同体共生”的认识,能“喜舍”才是真正的富有。

4、卑贱来自傲慢。

傲慢就是自大,就是以己之长辱他之短。佛经云:“若骄慢生,则长养一切杂染之法。心不谦下,由此则生死轮转,受无穷苦。”凡夫不知宿命,故常骄慢,因为骄慢,所以不畏造恶受果报、不愿悔过,也不精进于修行万善。

所以,人之富是知满足,人之贵是能谦下,人之贫是不知舍,人之卑贱是因为骄慢自大。

三、夫妻之道有三等

感情的交流,以公理正义为原则;语言的沟通,以体谅包容为雅量;人我的相处,以不违情理为自然;金钱的运用,以量入量出为正常。

夫妻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夫妇之道有三等,你是哪一个等的呢?有以下六点参考:

上等的丈夫会想到太太忙于工作,还要忙于家务,必定辛苦,下班回到家里,他会体恤太太的辛劳,协助太太操持家事。

中等的丈夫,不会帮忙做家事,回到家里,虽然喝茶看报纸,但至少嘴巴还会赞美太太,感谢太太的付出。如此,太太再怎么辛苦,也能甘之如饴。

下等的丈夫,回到家里,就是一副自己最辛苦、自以为对家庭付出最多的姿态。要么嫌太太菜煮得不好,要么嫌太太不会打扮,看不顺眼,东嫌西嫌,气势凌人。

上等的太太,治家整洁,贤惠有礼。俗语说:“家有良妻,如国有良相。”一位贤良妻子能开源节流,将家打理得妥当,维护环境整洁,态度温敬柔软,周到体贴,行仪慈孝和顺,让先生无后顾之忧。

中等的太太,慰问、赞美丈夫的辛劳。莎士比亚说:“一个好妻子,除了处理家务外,还兼有慈母、良伴、恋人三种身份。”所以,治家能力差一点的太太,至少要能多说好话,要常常慰问、赞美丈夫的辛劳与付出。

下等的太太,不但不善于治家,丈夫辛苦一天回到家时她还会喋喋不休,要么嫌弃他的职业赚钱太少,要么埋怨住得不好、穿得不暖,如此只会让丈夫觉得家如监狱。

很多失败的婚姻都是因为不能谅解对方的辛劳,不能体会对方的付出。所以,夫妇之道从互相欣赏、互相体谅开始,遇到困难险阻时能互助斩荆、共离困境,婚姻才能美满。
#情感##每日一禅# https://t.cn/zR99iXd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也要做自己[求关注]碎碎念:1⃣️今天也是扒拉屁迈账户的一天~越翻越能发现他的待人真诚,对自己真实,越喜欢他~我之前说他怕不是每个有过接触的人都关注了,怕是
  • 平日开车路过的暴堵的路,夜雨中分外妖娆又清凉。此是仙人萼绿花,好看都在未开花。
  • 有很多小伙伴买冰箱必提压缩机,其实没那个必要,即使是海南东芝603我了解靠后的批次也不全是新加坡松,混了一部分无锡松。且一般商场在你买样机的时候都会大方的直接送
  • 我能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我默默忍受,饮泣而眠?我冲进你的办公室把你推倒在地?
  • 所以我给你no爱情是一百年的孤独,直到遇上那个矢志不渝的守护你的人,那一刻,所有苦涩的孤独,都有了归途 ——《我终究是爱你的》 ​​张小娴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
  • 就是超凡脱俗人间龙凤,就是人群中的焦点,就是大明星的范本,不会夸就给我去看路人啊啊啊!睁大眼睛看看双人图评论底下的路人哪个没被你哥日到?
  • 那一次,我第一次看到父亲弯腰俯首、屈从奉迎的样子,看到对我包容性极小,平时格外严肃的父亲也为我讨好和取悦,我心里骤然刮起了冷风似的,冷冰冰的。 后来,父亲见我
  • 涉数学全国新高考I卷事,系恶意编辑“占坑帖”广东某考生考前在QQ空间发布无关帖子占位,考后再用试卷内容替换原有内容,帖子时间仍显示开考前。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 双眼皮哪个医生好?这些是问的比较多的医生,部分建议【劝退】ping论区可以自助查询~~浙江市一:范希玲、贾明、吴慧玲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颜玲杭州黛雅: 陆新宁
  •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那些星星不动声色地,就这样安静地在夜空里等你,等着你的目光从我身上停留,只
  • 葛斯齐这波也把王力宏送上了热搜,讲的还是他之前就被讨论过无数遍的事情,而且9年前他就已经曝出来过了,和妻子离婚的时候也被扒了一遍,不是什么新鲜资讯,王力宏方
  • #清华观察日记#小彭博一第2⃣️7⃣️2⃣️天p1 终于收到了起大早跑来的奖牌️这么热的天儿还能收到完好无损的它真的很惊喜p2 又见松鹤楼 这个响油鳝糊巨香巨好
  • 猪鼻子”毁一生——筋膜挛缩,假体隆鼻的后遗症随着微调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假体隆鼻也渐渐变成了大众最喜爱的微整项目之一。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当假体被植入到体内,对人
  • 他说已经走遍了西湖,建筑和风景都很熟悉,但想不起是在哪里。我如今重游京华旧地,当日赏灯的情事依稀在心。
  • 网友:给他能的呀!!
  •   七、住宅的西北方有大树属于大吉,此位有大树可保护此住户的人,会带来全家幸福的,若不知这一点把大树砍掉,可能会有绝子绝孙的大祸,朋友们不可不注意  八、在村里
  • 清代朱彝尊《食宪鸿秘》的"蟹丸",则是将蟹丸入竹筒煮熟而成 好物专人选,购物先找券 全网捡漏,享白菜价,海量优惠,自用省钱,分享赚钱,即刻
  • 当他猫下腰平趴在柴堆上的时候,我正从睡意中醒来,晕乎乎地坐在吱吱作响的草垫上。他的手飞快抓住窗户上方的窗棱,靠稳身体,然后跪在柴堆上,斜靠在手指和脸庞碰过的地方
  • 3月7日07:40-07:50 略阳县城关幼儿园门口。3月4日07:40-07:50 略阳县城关幼儿园门口。
  • ” 去玩蹦极,前面是一对男女恋人,本来女害怕不愿意跳,但架不住男的百般要求,当俩人系好蹦极带后,女友看了一眼下面,害怕得要放弃,但这个男的却硬拽着,旁边有人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