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辽宁: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工业摇篮

叩问初心,知其所来。

辽宁,共和国工业摇篮。从第一炉钢水倾泻而出到第一台国产机器人惊艳问世;从第一枚金属国徽高悬天安门到第一个国产CT研制成功;从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翱翔蓝天到第一艘航空母舰劈波斩浪……这里,曾诞生新中国工业史上1000多个第一。

辽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为新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立下卓越功勋。

对辽宁,“工业基地”四字,既是无上荣耀,也是使命担当;既是物质宝库,也是文化积淀;既是坚实基础,也是未来希望;既是深烙于中国工业文明的红色印记,也是激励着辽宁人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转型蝶变

立足当下,明其将往。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辽宁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必有新担当、新作为。

辽宁省委、省政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振兴发展新局面。

以其之“优”、尽其之“能”,融入大局、服务全局。东风浩荡送春来,辽宁蝶变正逢时。

又是一个春天,又是新的起点。

辽宁,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这座钢铁“巨鼎”,在三月暖阳的笼罩下熠熠生辉。

走进这里,壮阔的历史画卷,火红的岁月激情,扑面而来。带着辽宁印记的1000多个“新中国工业第一”直入眼帘。流淌着辽宁温度的第一炉钢水,承载着辽宁梦想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第一艘轮船,为中国装备打下坚实基础的第一台机床、镗床、万能钻床……在这6万平方米的空间里,中国工业史娓娓道来,辽宁篇章厚重精彩。

走出这里,好似打开了振兴发展的窗口。放眼今天的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令人心潮澎湃:华晨宝马第300万辆国产新车成功下线、新松机器人在生产机器人、全国首台一体化石油管道压缩机即将下线……世界级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石化产业基地、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正拔地而起。

辽宁,一片浸润着浓浓工业血脉的土地。“工业基地”这四个字,既是无上荣耀,也是使命担当;既是坚实基础,也是未来希望。

工业兴,则辽宁兴。对此,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深深牵挂。

“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品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这种状况改变得越快越主动。”

“下决心振兴辽宁工业,再创辽宁工业辉煌。”

“重点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辽宁把脉开方。

辽宁省委、省政府深刻领会、实干作答。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把辽宁发展放在两个大局中来考量,放在新发展格局中来谋划,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开创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

辽宁着眼大势、把握趋势、立足优势,心怀“国之大者”,以其身之“优”,尽其身所“能”,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在把握新发展阶段中抓住新机遇

推开“十四五”的大门,进入新发展阶段,踏上新征程,面对新机遇,辽宁如何把握“时”与“势”?

省委、省政府着眼大局开新局,承前启后谋发展。将辽宁之机立于辽宁之基,把物质技术、人才基础等殷实家底作为发展的“动力源”。

国之长子,场景丰富。

沿着本钢特钢厂的楼梯拾级而上,展板上本钢援建其他省份钢厂的轨迹清晰可见。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不仅本钢,辽宁“给全国出机器,给全国出专家”尽是“倾囊相助”“带土移植”。

“一五”计划时期,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基之战”的156个工业项目,有24个落户辽宁。辽宁曾为新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立下卓越功勋。

这一基因始终延续。如今,辽宁产业门类的完整性居全国领先水平。全省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00余家,装备、冶金、石化等优势产业在国内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些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就是辽宁谋出路的最大本钱。

山海关外,物阜民丰。

这里是“环太平洋成矿带”北缘。辽宁的菱镁、硼、铁、金刚石、石油等储量丰富全国居前。

地理区位,优势独具。

从高空鸟瞰,这里恰是祖国雄鸡版图的咽喉。全国之北,却是东北之南,跨越黄渤两海,是东北地区唯一出海通道。从世界俯瞰,这里地处整个东北亚中心,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门户,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规划的重要省份。路网四通八达、航线遍布全球。

人悦其行,物畅其流。

深冬,随着首发京沈高铁的鸣笛声,从沈阳到北京的时间缩短为2.5个小时。这声长鸣还在天际盘旋,辽宁将同时全面启动3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消息又传出。这里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高速公路县县通,基本实现高铁市市通,高铁里程达2092公里、高速通车4331公里,稳居全国前列。全省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567条,货物可从这里的8个民航机场、6大海港、13个开放口岸运往全球。

科教大省,精英荟萃。

2020年,中国的“上天入海”之举,至今令世人惊叹,其中不乏辽宁的身影。来自辽宁的碳化硅复合材料助力“嫦娥五号”探月,取回“天外样本”;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发的“海斗一号”四次下潜万米探寻马里亚纳海沟。

在这里坐落着1652家科研机构、1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仅两院院士就有56位。此外,还有分布于各行各业的数百万产业技术工人,在为发展储备“第一资源”。

坚实基础源于长期积累,不可替代也不可复制。家底厚植、潜能激活,存量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新发展阶段的辽宁令人充满期待。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展现新气象

3月1日,辽阳石化装置车间内工作人员正紧盯操控屏幕上的数据指标。通过关键技术研发攻关,辽化已完成渣油加氢装置催化器更换,目前产品纯度达到了99%以上,品质跻身国内一流水平。以创新为核,辽化在大环境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实现逆势增收。

行动之变,始于思想之变。正是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才让百年辽化焕发新机。

而这一幕仅是辽宁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激活振兴潜能生动画面中的一帧。

2020年11月13日至17日,世界舞台的“聚光灯”投向辽宁。

首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沈阳举行。短短5天,137个大项目成功签约,3805亿元巨量投资澎湃注入。通用电气、华润、中软国际、腾讯……一批“世界500强”“民企500强”抢滩布局。

“辽宁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急需以‘智’赋能,这是共同发展的窗口。”海外投资者言语真诚。

“这里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人才资源、配套能力,在辽宁有事可干,也能干成事。”本土企业家信心满满。

资本的嗅觉最为灵敏,投资者抛出的橄榄枝,正是辽宁转型升级的最好佐证。

瞄“新”而动。制造业是技术进步的主战场,通过升级生产设备、提升产品品质、增强研发能力,让新技术为“老字号”充电,未来的市场将更广阔。

抓住主线。协调是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唯有深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才能让辽宁产业与市场无缝对接、焕发新生。

向“绿”挺进。把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项目“减”下去。“十三五”期间,全省化解和淘汰钢铁产能602万吨、煤炭产能3857万吨。把好典型树起来。2020年,辽宁29家企业(园区)、4种产品入选国家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

敞开怀抱。开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去年,克服疫情影响,辽宁民企进出口总额仍保持增长,且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占总额的55.7%,同比增长0.5%。

优势共享。辽宁龙头企业众多,不少领域“众星拱月”。该地区结合实际积极搭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平台,共享人才、研发、渠道等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转身虽然艰难,但只要步伐坚定,未来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作出新贡献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

面对如此“时”“势”,辽宁怎么办?辽宁怎么干?

辽宁省委、省政府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将“维护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为国家战略提供支撑”,作为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在未来5年,辽宁将以“智”赋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变“粗”为“精”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力“两化融合”,建成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整机装备研制基地、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等,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和标志产品,展现新发展阶段的新气象。实现这些目标,必须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带动发展大提速。

产业发展不仅是产业自身的问题,还需要成长壮大的土壤。这就是营商环境。

辽宁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振兴,并以全面振兴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挖掘优势潜能、积极做好自己的事情,积极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发挥一域在双循环中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承担好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使命,并将其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有机结合,谋划高质量项目群,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为全局贡献“辽宁之为”。

畅通新发展格局中的“辽宁段”,需“硬”支撑、“软”环境,双道开车、同频共振。

在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上,辽宁将“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新突破”,置于“十四五”期间七大新突破之首。

在辽宁人看来,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四句话: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

扭转印象的治本之策唯有改变自己,下好这盘先手棋,没有旁观者,也没有局外人。

辽宁的过去,每一次成长都是在“大局”中顺势而为。

辽宁的明天,同样有能力、有信心,乘着浩荡东风,驶向胜利彼岸。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通版点赞辽宁!】(二)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辽宁: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作者:刘勇 孙大卫 隋文锋《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5日 14版)

工业摇篮

  叩问初心,知其所来。

  辽宁,共和国工业摇篮。从第一炉钢水倾泻而出到第一台国产机器人惊艳问世;从第一枚金属国徽高悬天安门到第一个国产CT研制成功;从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翱翔蓝天到第一艘航空母舰劈波斩浪……这里,曾诞生新中国工业史上1000多个第一。

  辽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为新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立下卓越功勋。

  对辽宁,“工业基地”四字,既是无上荣耀,也是使命担当;既是物质宝库,也是文化积淀;既是坚实基础,也是未来希望;既是深烙于中国工业文明的红色印记,也是激励着辽宁人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转型蝶变

  立足当下,明其将往。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辽宁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必有新担当、新作为。

  辽宁省委、省政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振兴发展新局面。

  以其之“优”、尽其之“能”,融入大局、服务全局。东风浩荡送春来,辽宁蝶变正逢时。

  又是一个春天,又是新的起点。

  辽宁,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这座钢铁“巨鼎”,在三月暖阳的笼罩下熠熠生辉。

  走进这里,壮阔的历史画卷,火红的岁月激情,扑面而来。带着辽宁印记的1000多个“新中国工业第一”直入眼帘。流淌着辽宁温度的第一炉钢水,承载着辽宁梦想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第一艘轮船,为中国装备打下坚实基础的第一台机床、镗床、万能钻床……在这6万平方米的空间里,中国工业史娓娓道来,辽宁篇章厚重精彩。

  走出这里,好似打开了振兴发展的窗口。放眼今天的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令人心潮澎湃:华晨宝马第300万辆国产新车成功下线、新松机器人在生产机器人、全国首台一体化石油管道压缩机即将下线……世界级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石化产业基地、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正拔地而起。

  辽宁,一片浸润着浓浓工业血脉的土地。“工业基地”这四个字,既是无上荣耀,也是使命担当;既是坚实基础,也是未来希望。

  工业兴,则辽宁兴。对此,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深深牵挂。

  “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品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这种状况改变得越快越主动。”

  “下决心振兴辽宁工业,再创辽宁工业辉煌。”

  “重点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辽宁把脉开方。

  辽宁省委、省政府深刻领会、实干作答。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把辽宁发展放在两个大局中来考量,放在新发展格局中来谋划,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开创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

  辽宁着眼大势、把握趋势、立足优势,心怀“国之大者”,以其身之“优”,尽其身所“能”,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在把握新发展阶段中抓住新机遇

  推开“十四五”的大门,进入新发展阶段,踏上新征程,面对新机遇,辽宁如何把握“时”与“势”?

  省委、省政府着眼大局开新局,承前启后谋发展。将辽宁之机立于辽宁之基,把物质技术、人才基础等殷实家底作为发展的“动力源”。

  国之长子,场景丰富。

  沿着本钢特钢厂的楼梯拾级而上,展板上本钢援建其他省份钢厂的轨迹清晰可见。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不仅本钢,辽宁“给全国出机器,给全国出专家”尽是“倾囊相助”“带土移植”。

  “一五”计划时期,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基之战”的156个工业项目,有24个落户辽宁。辽宁曾为新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立下卓越功勋。

  这一基因始终延续。如今,辽宁产业门类的完整性居全国领先水平。全省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00余家,装备、冶金、石化等优势产业在国内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些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就是辽宁谋出路的最大本钱。

  山海关外,物阜民丰。

  这里是“环太平洋成矿带”北缘。辽宁的菱镁、硼、铁、金刚石、石油等储量丰富全国居前。

  地理区位,优势独具。

  从高空鸟瞰,这里恰是祖国雄鸡版图的咽喉。全国之北,却是东北之南,跨越黄渤两海,是东北地区唯一出海通道。从世界俯瞰,这里地处整个东北亚中心,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门户,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规划的重要省份。路网四通八达、航线遍布全球。

  人悦其行,物畅其流。

  深冬,随着首发京沈高铁的鸣笛声,从沈阳到北京的时间缩短为2.5个小时。这声长鸣还在天际盘旋,辽宁将同时全面启动3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消息又传出。这里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高速公路县县通,基本实现高铁市市通,高铁里程达2092公里、高速通车4331公里,稳居全国前列。全省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567条,货物可从这里的8个民航机场、6大海港、13个开放口岸运往全球。

  科教大省,精英荟萃。

  2020年,中国的“上天入海”之举,至今令世人惊叹,其中不乏辽宁的身影。来自辽宁的碳化硅复合材料助力“嫦娥五号”探月,取回“天外样本”;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发的“海斗一号”四次下潜万米探寻马里亚纳海沟。

  在这里坐落着1652家科研机构、1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仅两院院士就有56位。此外,还有分布于各行各业的数百万产业技术工人,在为发展储备“第一资源”。

  坚实基础源于长期积累,不可替代也不可复制。家底厚植、潜能激活,存量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新发展阶段的辽宁令人充满期待。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展现新气象

  3月1日,辽阳石化装置车间内工作人员正紧盯操控屏幕上的数据指标。通过关键技术研发攻关,辽化已完成渣油加氢装置催化器更换,目前产品纯度达到了99%以上,品质跻身国内一流水平。以创新为核,辽化在大环境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实现逆势增收。

  行动之变,始于思想之变。正是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才让百年辽化焕发新机。

  而这一幕仅是辽宁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激活振兴潜能生动画面中的一帧。

  2020年11月13日至17日,世界舞台的“聚光灯”投向辽宁。

  首届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沈阳举行。短短5天,137个大项目成功签约,3805亿元巨量投资澎湃注入。通用电气、华润、中软国际、腾讯……一批“世界500强”“民企500强”抢滩布局。

  “辽宁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急需以‘智’赋能,这是共同发展的窗口。”海外投资者言语真诚。

  “这里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人才资源、配套能力,在辽宁有事可干,也能干成事。”本土企业家信心满满。

  资本的嗅觉最为灵敏,投资者抛出的橄榄枝,正是辽宁转型升级的最好佐证。

  瞄“新”而动。制造业是技术进步的主战场,通过升级生产设备、提升产品品质、增强研发能力,让新技术为“老字号”充电,未来的市场将更广阔。

  抓住主线。协调是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唯有深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才能让辽宁产业与市场无缝对接、焕发新生。

  向“绿”挺进。把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项目“减”下去。“十三五”期间,全省化解和淘汰钢铁产能602万吨、煤炭产能3857万吨。把好典型树起来。2020年,辽宁29家企业(园区)、4种产品入选国家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

  敞开怀抱。开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去年,克服疫情影响,辽宁民企进出口总额仍保持增长,且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占总额的55.7%,同比增长0.5%。

  优势共享。辽宁龙头企业众多,不少领域“众星拱月”。该地区结合实际积极搭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平台,共享人才、研发、渠道等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转身虽然艰难,但只要步伐坚定,未来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作出新贡献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

  面对如此“时”“势”,辽宁怎么办?辽宁怎么干?

  辽宁省委、省政府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将“维护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为国家战略提供支撑”,作为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在未来5年,辽宁将以“智”赋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变“粗”为“精”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力“两化融合”,建成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整机装备研制基地、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等,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和标志产品,展现新发展阶段的新气象。实现这些目标,必须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带动发展大提速。

  产业发展不仅是产业自身的问题,还需要成长壮大的土壤。这就是营商环境。

  辽宁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振兴,并以全面振兴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挖掘优势潜能、积极做好自己的事情,积极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发挥一域在双循环中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承担好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使命,并将其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有机结合,谋划高质量项目群,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为全局贡献“辽宁之为”。

  畅通新发展格局中的“辽宁段”,需“硬”支撑、“软”环境,双道开车、同频共振。

  在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上,辽宁将“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取得新突破”,置于“十四五”期间七大新突破之首。

  在辽宁人看来,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四句话: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

  扭转印象的治本之策唯有改变自己,下好这盘先手棋,没有旁观者,也没有局外人。

  辽宁的过去,每一次成长都是在“大局”中顺势而为。

  辽宁的明天,同样有能力、有信心,乘着浩荡东风,驶向胜利彼岸。
(来源:光明日报)

#十二师# #助力南疆师团发展#【十二师助力南疆师团发展综述:勠力同心 逐梦前行】从贫瘠荒凉的戈壁沙漠,到生机勃勃的边陲新镇,一条条笔直平坦的柏油路代替了泥沙土路,一排排崭新的砖混楼房代替了低矮平房,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工厂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如今,行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十七团老兵镇,处处都能感受到蓬勃的发展活力。华丽蜕变的四十七团老兵镇,是十二师推动南疆师团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个缩影。

2020年,十二师党委把推动南疆师团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举全师之力、集全师之智,创新帮扶机制、壮大特色产业、强化项目支撑、选派优秀干部,多措并举助力南疆师团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民生不断改善。

打造“新引擎” 助推产业大发展

“我们下属的阜北麦客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在喀什经济开发区布局建厂,公司产品营销网点覆盖南疆地区11个县市,消费人群450万人。下属的希望电子公司协助四十七团编制公共基础设施优化提升方案;与十四师签订空气源热泵示范项目,解决皮山农场新老城区公共建筑供热系统改造问题;引入投资方在十四师昆玉市工业园区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参与三师图木舒克市“十四五”光伏产业规划,促进南疆师团的基础设施建设。”十二师国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戴伟说。

国资公司作为十二师国资国企改革后整合优化的两大集团公司之一,积极按照兵团党委部署,支持引导下属企业在南疆地区布局发展。

作为十二师控股的上市公司,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发挥国有企业责任和担当,投资1.52亿元,完成了对一师五团三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收购,组建新疆天润建融牧业有限公司;在三师五十一团发展饲料加工业, 2020年饲料销量突破5万吨,安置当地群众就业76人;与喀什地区巴楚县人民政府签订奶牛养殖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设计和建设规模5000头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项目及配套设施。

产业兴则经济兴,项目来则经济活。

在推动南疆师团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十二师党委积极引导和推动师属国有企业向南疆师团布局发展,发挥国有企业的品牌、市场、产业、资金、资源、人才等优势,助力南疆师团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新疆九鼎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天润乳业、国资公司已累计投入超6亿元资金,在南疆师团建设市场、工厂和销售网点,全力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作为全疆最大的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九鼎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在深入调研南疆师团需求、农产品市场建设及分布状况等基础上,多次组织市场经营大户深入南疆师团对接洽谈,撮合经营户和当地政府、农业合作社达成产销协议,着力解决团场连队设施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链短、商品率低等问题。同时,以品牌和资源优势,推进“公司+合作社+种植户”经营模式,建设一师阿拉尔供销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带动一师、三师与和田地区设施农业发展,推动南疆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

截至目前,九鼎集团、天润乳业、国资公司已累计投入超6亿元资金,在南疆师团建设市场、工厂和销售网点,全力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打出“组合拳” 激活发展新动能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四十七团老兵镇八连温室种植基地,技术员刘君和“访惠聚”工作队队员正忙着指导职工移栽西红柿苗、西瓜苗。

大棚种植热的背后,是十二师党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战略布局,创新“一团一企帮一连”机制,打好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组合拳”的铿锵行动,也是十二师相关单位和各团场精心选派农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通过“访惠聚”、驻点帮扶、流动帮扶等形式,开展农作物全生育期手把手科技帮扶的担当作为。

近年来,针对四十七团基础设施薄弱、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脱贫攻坚任务重等情况,十二师除了每年向四十七团提供援助资金1亿元外,还创新帮扶机制,选派7个团场和9个集团公司全方位对口帮扶四十七团11个基层单位,在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技术培训、基础设施改造、精准帮扶脱贫、民生改善、环境整治等方面给予全面帮扶。

天润乳业向四十七团四连、五连连续两年共无偿提供200头公犊牛,帮助连队建立养牛合作社,带动职工群众增收。

二二一团选派嫁接西瓜种植技术人员,向四十七团三连职工群众传授育苗技术,全程指导西瓜种植管理,打造沙坪牌西瓜。

二二二团免费为四十七团五连职工送鸡苗、鹅苗,发展林下经济,同时利用275万立方米沉砂池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

三坪农场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四十七团八连发展设施农业,带动职工群众种植西红柿、辣椒、黄瓜、葫芦瓜、豆角等温室作物,推广普及种植技术,让职工群众持续增收。

十二师农科所设立设施农业“劳模工作室”和核心试验温室,助力当地发展果蔬产业,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设施滴管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熊蜂授粉等技术。

各方人才向南疆团场集聚,各路资金向南疆团场汇集,增强了当地职工群众发展生产的内生动力,也促进了当地产业转型、职工增收。同时,十二师各单位加大技术“传帮带”,邀请专家到四十七团现场授课教学,普及农业技术,拓宽职工致富门路。2020年累计培训职工1935人次,新增就业708人。

2020年,四十七团老兵镇生产总值预计达2.65亿元,年均增速26.3%;303户职工群众喜迁新居……开启了阔步前行的崭新时代。

打好“民生牌”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这两天,位于图木舒克市的天润乳业唐王城乳品加工项目厂区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在进行试运营前的准备工作。该项目总投资近3亿元,将在2021年初正式投产,届时将建成首期3万吨乳品加工项目,新增就业370余人。

“在这工作加上奖金一年有4万多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乳品加工车间员工肉孜·乌拉依木说。

肉孜·乌拉依木以前在外务工,每月收入3000多元,除去房租水电及其他花费,每月工资所剩无几。现在在家门口上班,不仅能照顾家庭,收入也更稳定。

2月4日,结束了一天劳作的四十七团四连职工吐孙尼亚孜·汗库回到了团部的家,洗了个热水澡,浑身的疲惫顿时一扫而光。

2019年末,吐孙尼亚孜·汗库一家搬进了团场安居房,水、电、暖、卫、厨等设施齐全的新居让他激动不已。

十二师教育局选派8名骨干教师赴四十七团学校支教,投入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12万元,用于南疆团场校园文化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四十七团学校与青岛市第二实验学校结对帮扶平台,实现网上“微课”共享。

十二师卫健委建立专业技术人员支医制度,向四十七团医院捐赠了10万元医疗设备,组织10名山东援疆医疗专家到该团开展义诊活动,并为当地职工群众免费健康体检。

与此同时,为使群众不仅能“搬得进”新居,还能“住得稳”,四十七团围绕产城融合,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业、农副产品加工业。

此外,十二师党委着力打造四十七团沙海老兵党性教育基地,规划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形成完整的红色旅游观光体系,在改善城镇环境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接受红色教育。(兵团日报驻十二师记者站 冯晓玲 通讯员 韩佳英 文/图)https://t.cn/A6tVa9M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龚俊温客行[超话]#gj#予温爱意# 在我心目中,龚俊版温客行是无可替代的存在,从没有一个角色让我为他忧为他喜,为他久久徘徊剧中,不愿往返。我是看过原著的,相
  • 诸位须知现既归依,即为佛子;譬如投生帝王之家,即是帝王子孙,但能敦品励行,不被摈逐,则凤阁鸾台,有分受用。诸位须知现既归依,即为佛子;譬如投生帝王之家,即是帝王
  • 海洋玉髓的颜色和图案都是天然的,与硬物摩擦碰撞会破坏它的结构,接触热源会造成水分流失,化学物质会腐蚀它的表面。佩戴或存放不要接触热源,干燥的秋冬季节,每两到三个
  • 尽管光阴无情地带走自己的芳华,每一天醒来,就是崭新的开始,就是值得期待的一天。不仅在忙忙碌碌中重复着简单的生活,也要在四季的更迭中无奈地挥别一些人和事。
  • 今年却不知是怎么了,那勉强开放的花儿笼在浊雾里,竟有点脏。今年卻不知是怎麼了,那勉強開放的花兒籠在濁霧裡,竟有點髒。
  • 其实,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人,主要是弱者。财官为人生成就,就是一个人的功能、价值,财官为阳为用。
  • 平日里他不苟言笑,对我最是严格,总是敲打我,说我做得还不够好。大致是六年前,毕业回国,跟父母商量要去北京工作的事宜。
  • 最近反复无语的事情好像终于有了答案…作为一个三班倒的人,最近每天不管上班还是下班都忍不住发出一句灵魂拷问——车呢?满大街的共享电动车呢?
  • 有时候,我看见男友也不愿意了,觉得我花钱多,可是我每次就哄着他,我说哪个男生谈女朋友会不花钱呢,现在我们是在谈恋爱,等到我们结婚后,我就会居家过日子,会节约生活
  • 收拾完行李(东西有点多)书是每年都要带回去的,翻开满满行李箱,以后回去够得搬;事业单位的书拿着,假期的任务就是刷题备考,又该捡回来了。#金焕城[超话]# 我心爱
  • 省钱省钱省钱,玩顶级VR游乐,你想都没想过的惊喜优惠,就在前方等你喔!轰轰烈烈的大国庆,怎能窝在家里,当然要放肆出门玩啦!
  • #咨询V:jennypp923##时尚穿搭# 新品上新Kroche法国设计师品牌提花复古抽绳连帽宽松针织大毛衣—黑色面料 可再生纤维 精混锦纶 抗起球纤维尺码
  • 这也是钟汉良和李小冉自《来不及说我爱你》(2010年播出)演绎军阀少帅和富家千金千回百转的爱情后再次携手出演爱情故事。这也是钟汉良和李小冉自《来不及说我爱你》(
  • 最近几月的生活…你说他忙吧…想想也行[喵喵]你说他乱吧…想想也是行[二哈]你说人多变吧……想想也行……天气都忽冷忽热……何况事和人那、世间万物包括人~存在即合理
  • 而且不难发现的是,在当下,人们在精神方面的追求也正在逐渐的升高,然而这也是间接的刺激了釉料市场的生产,在这其中的陶瓷制品也慢慢的从传统的以使用作为目的转变成为现
  • 那个情形,我也判断不出来他是真忘记按了还是本就不急着按,不过还是挺好奇的。他真的好帅[允悲]或许加了微信就有另一种可能了呢。
  • ”一个人如果时时行善举,事事有善心,必然也会获得别人同样善意的回报。他说:“小时候,我也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但是母亲说我们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
  • 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7.8%,金融业增长5.3%,房地产业增长3.5%,信息传输
  • 乳腺癌发病率是全球第一,研究发现:容易患乳腺癌的人,都有共性乳腺癌,是女性健康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在所有癌症中,乳腺癌也成为了第一,然而这种第一并不是什么光荣的
  •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