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情人 Ⅱ
————
好在阿基米德的老师卡农和他是师生关系,常有联系。黛雅的病拖不得,他们于是说干就干,当日即通过卡农来到欧几里得家。
……

欧几里得快六十岁了,近几年,他纵观数学问题,从几何到数论,从无理数到光在数学上的理论已没有能够难得住他的。
一些看起来极为刁钻新奇的数学难题,在他看来,不过是空有其表……

——这道题具体为:相差2的素数(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能被其他整数整除的数),对,例如3和5,5和7,11和13,它们是所有数里除2以外相距最近的素数。这样的数,有无数对,请证明。——

他这一生剩下的时光,再没能从这道题里走出去……

“万望您证明之后,第一时间告诉我,十万火急。”阿基米德恳切道,“谢谢。”
“最快也要一年了。”欧几里得硬着头皮道……

到得一僻静处,阿基米德放它出来,比划道:“看他的神色,情况不是特别妙啊,即使一年能证明出来,黛雅肯定也撑不到那时了。”

“嗯。”食指生物跳了下表示赞同,随后声音和姿势并用,道:“为今之计,只有下血本了。
我将飞船开到极高的速度,带上黛雅,远离地球,然后再回来,这样就能给她争取到更多时间了。

……
通俗点讲就是,当我带上黛雅以极快的速度离开地球,我们在飞船上过了一天,你在地球上却已经过去了一年。我们离开的速度越快,你在地球上过去的时间就越多。等我们再回来之时,你在地球已经过去很多年。
别问我为什么,咱们本来沟通就费劲,其中原理我自己知道得也不是特别清楚,要再向你解释清楚,能要了我的小命。”

“我明白了,”阿基米德并没有显出怎样的惊讶,“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没想到传说居然是真的。你这是要带她上天去,然后等个几年,几百年,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直到人类破解了这个公式后,你们再回来……”

黛雅已然病入膏肓,所剩不到三个月的时日。千年之后重回地球,人类却有一定希望能得到那个灵魂互换的方程,到时要是再能有个人心甘情愿和她进行灵魂互换,她就能过得好好的……

两天前,他交由仆人在学术气息浓厚的亚历山大城放出消息,说只要有谁能破解此题,必然以一百斤黄金奖赏。他想,今晚就应该有消息了。……

夜晚,仆人回来报告,道:“你父亲本是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虽然这些年重视经商,远离了这个圈子,但还有一些认识的学者,他们都认为这个奖赏可信。
有了他们撑腰,外加那丰厚的报酬,消息很快就在学界流传开了……相信很快就能破解它了,只是毕竟是一百斤黄金啊,老爷那边恐怕不好交代。”
仆人露出为难之色,生怕老爷到时找他算账。
……

阿基米德一副生米煮成熟饭的样子,“接下来,我还要周游列国宣传这道题,毕竟要流传千古,绝非易事。”……

三十天过去,亚历山大城无人能解开它,数学界开始流传一种说法:除了那虚无缥缈的奖金吸引人,这道题有什么用?

有个名气直追欧几里得的数学家甚至直接断言道:“此题和我们那些熟悉的公理没有区别,都是不证自明的孤立的东西。我能轻松给出一堆像这样的命题,人们既不能证明它们,也不能反驳它们。听说这道题原来是个根本不懂数学的小屁孩提出的,他不会是闹着玩的吧?真是可悲可笑可怜啊,我们一大帮人被一个孩子给耍了……”

他希望大数学家欧几里得能够出来帮他说两句,但从老师卡农处得知,早在他尚未悬赏此题之前,欧几里得就离家出走,家人没有谁能联系到他,不知是何种原因。

他们哪里知道一生痴爱数学的欧几里得为这道题险些发疯,正隐居,谢绝一切打扰,专心致志,誓要在有生之年解决它。

他像是一个无家可归,又冷又饿的少年……

多年以后,当阿基米德回忆起那段在亚历山大求学的流金岁月,总是不由自主地兴奋和感动。……

一条细长的影子时常徘徊在名师遍布的亚历山大城,他穷尽心思向他们求教。又过了五年,亚历山大城,这座世界上学术最发达的城市,聚集了数目众多的第一流学者的城市……

少小离家老大回,阿基米德重新踏上家乡叙拉古城的土地,立刻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厚实、凝重和亲切……

他觉得要得到那个方程式,光靠现有的数学理论和思想难以取得什么实质性的突破,于是又将目光转到了别的领域,希望博采众长,继而获得解决它的力量……

半个世纪后,他年过古稀,已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利用逼近法算出球面积、球体积、抛物线、椭圆面积,他已经看到了微积分世界照射进来的光芒。
仅在他的部分侥幸留存到后世的手稿里就可找到,他提出的无穷大的概念,是后世影响深远的集合论的基础,他研究以十四片碎片组成正方形的所有拼法,竟成为组合学最早的开端,他对螺旋型曲线性质的研究能够三等分任意角,等等等……

一同放进去的还有这两年来他对那道题的研究成果。然后,他将盒子放到了院子正中央的一方一米深的格子里,上面再用干燥的土填得厚实。
这处院子是他私人的宅院,他经常在这里安静地工作,而盒子只在那道题有所突破后才会挖出来打开……
旺盛的精力研究大半辈子。哪怕是到了这个年龄,身体已是大不如从前……

“万一飞船出了故障,或者别的点什么原因,她提前回地球了呢?真那样,我就能看她一眼了。”……

地处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一直都依附罗马,去年迦太基大败了罗马军队,叙拉古的新国王见风使舵,转而与迦太基结盟。
罗马见此,坐不住了,已命将军马克卢斯从陆路和海路率大军同时进攻叙拉古城,国土危在旦夕……

罗马大军压境,国家行将遭难,他完全可以凭借生平所学所创去为国家出力,他很清楚那些知识的力量,很可能会决定战争的成败。不过,那道数学题的破解实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自己必须集中全部精力去攻克,怎可分心?……

“黛雅走了后,故乡这一片土地就是唯一值得我用整个生命去捍卫的了。证明那道题还是暂时先缓一缓,等退了大军,一定能做到。”……
方一到此,他就全身心投入到各种战斗器械的制造……

罗马帝国的军力远不是叙拉古能相比。苦攻不下一年后,马克卢斯改用最笨,却也是最为有效的战术,里三层外三层地把叙拉古城围住,断绝了城内的粮食。

两方开始了长久的对峙,阿基米德对此无计可施,正如面对他的那些机械无可奈何的罗马士兵。他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完了,又有了时间破解那道难题,于是跟国王道了假,回到自家宅院,研究那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就这样,又是两年倏忽一下,悄然而过,叙拉古城终因弹尽粮绝被攻陷了……

这时,三两个罗马士兵走进他的住宅。只见宅院内随处可见数字和方程式,地上到处画满了各式各样的图形,墙上桌上一概不能幸免。他们一个都看不懂,但是看到了在地上俯头死盯着一个圆的阿基米德……
面对忽然的闯入者,凛冽偏执道:“不要弄坏我的圆。”
……
拔出的刀,朝阿基米德的身上刺下去。
阿基米德这才重新回到人间,他立即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在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溜走,首先是恐惧,然后镇定,紧接着他也不知为什么,一下子脑袋变得无比清晰,那个追求了大半生,困扰了自己半个多世纪,足以令黛雅活下去的方程式从自己的脑中生生长了出来。
就像一个心有不甘,即将死去的人在最后一刻写下凶手的名字,他写下了那个方程,如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一般,简洁到极致,美到极致的一个方程……

“阿基米德
数学史上公认的五大数学家之首,其他四位是高斯、牛顿、欧拉,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刘曦阳……

她最近迷恋上了听故事,听有关阿基米德一生的故事,百听不厌。虽然它们大多残缺不全,各种杜撰。

古语有云,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对于她又何止?她才不过离开了两个月,地球已是公元3015年。当初拇指生物说是要带她去天堂看病,可兜了一大圈,天堂原来竟就在地球……

因为医疗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这些人又无须担忧生老病死的困扰。不出意外,个个寿命都能达到五六百岁。他们严格控制着人口的增长,不过人权在这个时代是第一位的,一旦降生到世上,就会受到最精心的照料,直到最后也拥有那样帝皇般的生活,有权支配许许多多的机器人。

……
首先是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已能不借助灵魂互换方程式根治她的病,不到一个月,她即重获健康……

“他呀?”机器人贮存有人类数千年的历史细节,快速搜出来,道:“有记载的资料不多,阿基米德死后,他十分悲痛,杀了那个士兵,又为阿基米德修建了一座刻有球内切球圆柱图形的墓。”
“墓地?可现在都找不到他的尸骸了。”

……
这时候,门外传来嗤嗤的声响,一个巨大的圆形物体稳稳当当地停到房屋前,从那里面走出来只拇指大小的生物。他们出去迎接。

“那个盒子找到了,都埋到岩石里去了。哎,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好在没有损坏。”拇指生物拿着和地球的语言系统联结的显示屏说话。

“是三千多年前,也可说是三个月前,我交给阿基米德一个盒子,要他随身携带。除了让他放照片,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在他身上嵌入了样物件,它可以在他死后,发出一道信号波给盒子。
而这盒子如同我的飞船一样,伸展自如,更可以冲破一定的阻隔来到他的身边……再将其藏入岩层,静静等候我们的归来。”
(此盒的另外一个作用是能够不断向飞船发射信号,未来我们重返地球,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它的所在,从而找到他。)

言语间,盒子的盖子已经滑开。阿基米德冷冻其中,脸上凝固着得偿心愿死也甜的笑。

“不过这是我能做的极限了,我没法将他复活,人类的人工智能和医术虽然发展得相当了得,但奈何也做不到。”
……

秋风萧瑟,人口锐减的地球环境优美得如诗如画……

拇指生物仍然借助翻译软件发出声音,道:“一年前,以我恩公阿基米德留下的手稿为基础,在刘曦阳和他的助手吴镇城的帮助下,我们已经得到了灵魂互换的方程式。如今,我要告诉你个大好消息。”
……

“一惊一乍的,什么大好消息,有话直说吧。”黛雅已经长大……

“我可以让我的救命恩人阿基米德复活,让他和你重逢。”拇指生物的话像是一道幸福的闪电降临到她的身上,她竖起耳朵倾听它道出方案:
“灵魂互换竟然不受一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一个人身体各部分的质量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细微的变化,包括生长速度和运动带来的影响。这种看似细小的变化代入到那个公式里计算,一个人灵魂的质量,不同时刻就会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我们要用那个公式来规范……

我恩公将死之时,极有可能在想你,而不是任何其他人,包括那么可爱的我。
所以,只要你将自己的身体进行一定程度的精细改造,让计算出来的灵魂和那具被我们用盒子冷冻起来的身体计算到的灵魂大致相等,然后你再想着他,必然可以在他临死之前和他进行灵魂互换了。当然,”
拇指生物换了副口气,才继续道:
……
吴镇城,他非常喜欢你,这些年苦苦追求你不得,我跟他通过气了,当你去往阿基米德的身体后,拼着最后一口气也要迅速想他,他在这边愿意将自己改造得灵魂质量差不多分量,然后想着你,置换你回来……”

即使阿基米德被冷冻于刚去世不久,但通过那具冷冻起来的身体,逼近地计算出他临死之前灵魂的质量是有希望的。
尽管由于身体质量每时每刻的数值都在变化,越往前越难准确计算。而互换只允许极小的误差,甚至连运动因素带来的质量变化都必须考虑进去。

……
一开始我真是小看你们了。你们的太空航行技术虽然不怎么样,大概是受到能源的困扰。
不过你们的理论非常厉害,哪怕是放眼银河系都是屈指可数的。
一千多年前有个叫爱因斯坦的认为宇宙是一整块的……
宇宙具有同时性。这为穿梭时空的灵魂互换提供了很好的物理基础(,因为互换的前提是必须同时想着对方。当然,前提是他死之前得想着你。”)
拇指生物低着头,又遗憾道,“本来可以轻易找到其他人去置换你回来的,但这个时代,不容易找到心甘情愿为一个人死的啊,只好牺牲吴镇城了。”
……

机器人效率惊人。通过身体各部分的质量计算灵魂的质量,有格外庞大的运算量,首先身体的质量绝不是拿把秤砣就能量出来的,那样过于粗略,需要最精密的仪器;其次,方程式虽然看着简洁,却不是简单地以身体的总质量去计算,而是按照生命体功能相同的各部分质量的比例,对应到方程式里包含着的累积循环的计算方法里进行计算。
具体为:先将身体功能相同的那部分质量,最小质量的那部分代入到方程式里计算,得到一个数值,用这个数值和个体生命功能相同的倒数第二小质量的部分代入到方程式里,再得到一个数值。一直到质量最大的那部分,累积计算,得到最终结果,异常复杂。
尽管如此,拥有量子计算能力的人工智能,凭借那个方程式的精准规范,很快就得到了大致相当的结果。继而有目的地将黛雅的身体进行修饰,得到大体相等的两个值,倒是不在话下……

【话题多、快节奏、释放“反守为攻”信号……这场记者会“‘言值’爆表”】3月7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场记者会在回答问题数上再创新高,凸显出国内外媒体对中国外交的高度关注。有国际问题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谈到,这是一场在外交舆论话语权上释放“反守为攻”信号的记者会,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外长记者会上,中方对中美关系的表述变得更加清晰。

问题数创往年之最,热点问题“全景扫描”

100分钟,27个问题,7日举行的这场记者会,是王毅自2014年开始参加两会期间记者会以来,回答问题数最多的一次,这也打破了王毅去年回答23个问题的记录。《环球时报》记者经过梳理,发现话题既涉及中美、中俄、中欧、中非、东盟、港台、一带一路等历年外长记者会上的“常客”,也有如缅甸局势、涉疆问题、外媒对华选择性报道等以往没出现过的“新面孔”。

“今年的问题比去年还多几个,节奏也明显更快了,对中国过去一年对外关系中的所有重点、热点、难点都做了一个全景式的扫描,几乎都覆盖了。”谈起今年的问题设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这种全覆盖体现了外长记者会的综合性,因为这是场一年一度的会议,机会难得,中外记者关注点很多,有的问题一直是热点,有的则是刚刚出现的热点。“这场外长会,基本上能较好地反映出当前最受关注的中国外交话题。”

作为两会期间最受中外媒体瞩目的记者会之一,每年的两会外长会都是一场“金句频出、‘言值’爆表”的盛会,今年也不例外。谈中美,王毅说:“我们愿与美方一道,共同推动中美关系‘辞旧迎新’,实现健康稳定发展。”谈中俄,王毅称:“我们携手抵御新冠病毒,共同抗击‘政治病毒’。‘中俄组合’团结如山,始终是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谈中印,王毅表示:“中印是朋友和伙伴,而不是威胁和对手。双方应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加强合作而不是彼此防范。”谈国际事务,王毅强调:“中国始终主持公道正义,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我们这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谈多边合作,王毅指出:“‘小圈子的多边主义’仍是集团政治,‘本国优先的多边主义’还是单边思维。”

中国的外交布局,素有“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一说。本次外长会上这些妙语连珠的金句,将中国的外交布局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众多金句中,阮宗泽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王毅在回答外交部在帮助海外中国公民抗击疫情方面问题时的“外交为民,一个也不能少”给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则在接受采访时首先想到“中国外交为国家担当,为人民负重,对世界尽责”这句话。“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国的外交确实为国内抗疫,同时也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他说。

阮宗泽认为,王毅在此次记者会上的回答展现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国家的形象。“中国的外交是负责任的,无论在全球抗击疫情,还是恢复经济方面,中国都是一个很大气的国家。”阮宗泽指出,在谈到一些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的时候,中国从来说的都是“加强合作”“增进了解”“相互沟通”“携手同行”等,“这些词是都最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中国的大气。”

“一场在外交舆论话语权上释放反守为攻信号的记者会”

“近期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诬蔑中国在新疆地区采取行动构成‘种族灭绝’,对于这种诬蔑您怎么看?中方怎么回应?”这是本次外长记者会上,《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向王毅提出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2014年以来,王毅首次在记者会上就涉疆话题做出回应。

在回答这一问题时,王毅首先谈到,说到“种族灭绝”,大多数人想到的是16世纪的北美印第安人,19世纪的非洲黑奴,20世纪的犹太人,以及至今仍在坚持抗争的澳洲原住民。“一些西方政客宁愿相信几个人编造的谎言,却不愿听取2500多万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宁愿配合少数反华势力的拙劣表演,却不愿正视新疆地区发展进步的基本事实。”王毅称,这只能证明,他们并不在乎什么是真相,而是热衷于政治操弄。

今年的外长记者会的另一个首次,是王毅单独就有关外国媒体的问题做了回应。会上,有记者就一些外国媒体尤其是西方媒体对中国进行选择性报道的现象向王毅提问,并提到延安时期美国记者斯诺,问道在外国记者中还有没有可能产生新时代的“斯诺”?对此,王毅用另一句金句作了回答:“我希望外国媒体记者将焦距对准中国时,既不要用‘美颜相机’,也不要用‘灰黑滤镜’。只要真实、客观、公正,你们的报道就会丰富精彩,就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王毅还表示,中国希望并欢迎更多外国媒体记者成为“新时代的斯诺”。

阮宗泽指出,这反映出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客在对中国进行攻击时毫无底线,也反映出中国如今在媒体和舆论上所面临的斗争越来越尖锐。“西方的外交,往往是媒体先制造话题,紧接着政客拿来出说事,议员再进行跟进,都是有套路的。因此,中方此次在外长记者会上指出这一症结所在,对他们进行批驳,以正视听。”

“这是一场外交舆论话语权上反守为攻的标志性记者会。”王义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实施种族灭绝是的西方国家,“杀害印第安人、澳大利亚土著、黑人和犹太人都是西方国家的原罪,他们怎么还有脸指责中国?”他反问道。此外,王义桅还指出,王毅在回应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威慑以案例”,“例如,在中印问题的回答上,王毅说去年边境地区发生的冲突非曲直十分清楚,利害得失一目了然。这不光是说给印度听的,也是说给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所谓的美国盟友听的,如果这些国家企图借挑起冲突来捞好处,我们不仅会在道义上谴责他们,也有足够的实力来威慑他们。”

阮宗泽说,更重要的,是中国希望跟其他国家增进相互了解,所以王毅会在最后提到“新时代的斯诺”,“我们不需要‘美颜’,我们也不是所有事都做得完美无缺,但西方媒体不能对中国进行别有用心的栽赃、抹黑,这是完全是没有道理的。”

中美关系阐述中的“变与不变”

每年的两会外长记者会,围绕中美关系的问答都是最为重磅,也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今年的记者会上,在回答外媒记者关于中国与美国新一届政府之间是否有进行双边对话的空间这一问题时,王毅称:“中美可以合作,需要合作的清单就放在我们面前,包括抗击疫情、经济复苏、气候变化等等,我们愿本着开放态度与美方探讨和深化合作。”《环球时报》记者查阅去年外长记者会上王毅对中美关系的回应,当时王毅的回应是:“中美之间确实存在不少分歧,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合作空间。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全球性挑战,都有待中美两个大国协调应对。”

相比去年,今年的回应中,中美两国的合作空间变得更加具体。对此,阮宗泽表示,把去年和今年的外长记者会对比来看,我们发现中方在中美关系上的表述变得越来越明确,指向性也越来越清楚了。阮宗泽说,这一方面是由于客观需要,因为上述问题正在困扰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民众;另一方面,这几个问题也是美方的新政府的关注点,“我们强调相向而行,只要中美双方有共同点,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开展合作。”他说,“中美两国的合作清单已经很清楚了,美国还等什么呢?现在每多等一天,都是一种浪费。”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也注意到王毅在今年和去年谈及中美关系时表态上的变化。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去年的记者会上,中国对中美关系走向冲突的风险非常担忧,而今年,应该讲中国还是对拜登新政府有一定期待的,“虽然拜登现在一天到晚讲中美竞争,但我们在此次外长记者会上带给美方的启示是,竞争应该是良性的,是既提升自我,又照亮对方的,而不是搞零和博弈。”

但阮宗泽指出,王毅在去年和今年就中美关系的两次回应中,延续性也是存在的,其中一点就是中国坚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立场,另一点是中国保持了在中美关系中的战略定力。

“这种战略定力就是,我们不能让美国单方面来定义中美关系,我们不会随着美国的冷战鼓点起舞。”他说,我们要扭转和改变过去那种大国间迎头相撞的状况,相信中美之间有能力,也有智慧和勇气去开拓一个新的境界。

【话题多、快节奏、释放“反守为攻”信号……这场记者会“‘言值’爆表”】3月7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场记者会在回答问题数上再创新高,凸显出国内外媒体对中国外交的高度关注。有国际问题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谈到,这是一场在外交舆论话语权上释放“反守为攻”信号的记者会,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外长记者会上,中方对中美关系的表述变得更加清晰。

问题数创往年之最,热点问题“全景扫描”

100分钟,27个问题,7日举行的这场记者会,是王毅自2014年开始参加两会期间记者会以来,回答问题数最多的一次,这也打破了王毅去年回答23个问题的记录。《环球时报》记者经过梳理,发现话题既涉及中美、中俄、中欧、中非、东盟、港台、一带一路等历年外长记者会上的“常客”,也有如缅甸局势、涉疆问题、外媒对华选择性报道等以往没出现过的“新面孔”。

“今年的问题比去年还多几个,节奏也明显更快了,对中国过去一年对外关系中的所有重点、热点、难点都做了一个全景式的扫描,几乎都覆盖了。”谈起今年的问题设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这种全覆盖体现了外长记者会的综合性,因为这是场一年一度的会议,机会难得,中外记者关注点很多,有的问题一直是热点,有的则是刚刚出现的热点。“这场外长会,基本上能较好地反映出当前最受关注的中国外交话题。”

作为两会期间最受中外媒体瞩目的记者会之一,每年的两会外长会都是一场“金句频出、‘言值’爆表”的盛会,今年也不例外。谈中美,王毅说:“我们愿与美方一道,共同推动中美关系‘辞旧迎新’,实现健康稳定发展。”谈中俄,王毅称:“我们携手抵御新冠病毒,共同抗击‘政治病毒’。‘中俄组合’团结如山,始终是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谈中印,王毅表示:“中印是朋友和伙伴,而不是威胁和对手。双方应相互成就而不是相互消耗,加强合作而不是彼此防范。”谈国际事务,王毅强调:“中国始终主持公道正义,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我们这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谈多边合作,王毅指出:“‘小圈子的多边主义’仍是集团政治,‘本国优先的多边主义’还是单边思维。”

中国的外交布局,素有“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一说。本次外长会上这些妙语连珠的金句,将中国的外交布局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众多金句中,阮宗泽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王毅在回答外交部在帮助海外中国公民抗击疫情方面问题时的“外交为民,一个也不能少”给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则在接受采访时首先想到“中国外交为国家担当,为人民负重,对世界尽责”这句话。“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国的外交确实为国内抗疫,同时也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他说。

阮宗泽认为,王毅在此次记者会上的回答展现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国家的形象。“中国的外交是负责任的,无论在全球抗击疫情,还是恢复经济方面,中国都是一个很大气的国家。”阮宗泽指出,在谈到一些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的时候,中国从来说的都是“加强合作”“增进了解”“相互沟通”“携手同行”等,“这些词是都最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中国的大气。”

“一场在外交舆论话语权上释放反守为攻信号的记者会”

“近期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诬蔑中国在新疆地区采取行动构成‘种族灭绝’,对于这种诬蔑您怎么看?中方怎么回应?”这是本次外长记者会上,《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向王毅提出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2014年以来,王毅首次在记者会上就涉疆话题做出回应。

在回答这一问题时,王毅首先谈到,说到“种族灭绝”,大多数人想到的是16世纪的北美印第安人,19世纪的非洲黑奴,20世纪的犹太人,以及至今仍在坚持抗争的澳洲原住民。“一些西方政客宁愿相信几个人编造的谎言,却不愿听取2500多万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宁愿配合少数反华势力的拙劣表演,却不愿正视新疆地区发展进步的基本事实。”王毅称,这只能证明,他们并不在乎什么是真相,而是热衷于政治操弄。

今年的外长记者会的另一个首次,是王毅单独就有关外国媒体的问题做了回应。会上,有记者就一些外国媒体尤其是西方媒体对中国进行选择性报道的现象向王毅提问,并提到延安时期美国记者斯诺,问道在外国记者中还有没有可能产生新时代的“斯诺”?对此,王毅用另一句金句作了回答:“我希望外国媒体记者将焦距对准中国时,既不要用‘美颜相机’,也不要用‘灰黑滤镜’。只要真实、客观、公正,你们的报道就会丰富精彩,就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王毅还表示,中国希望并欢迎更多外国媒体记者成为“新时代的斯诺”。

阮宗泽指出,这反映出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客在对中国进行攻击时毫无底线,也反映出中国如今在媒体和舆论上所面临的斗争越来越尖锐。“西方的外交,往往是媒体先制造话题,紧接着政客拿来出说事,议员再进行跟进,都是有套路的。因此,中方此次在外长记者会上指出这一症结所在,对他们进行批驳,以正视听。”

“这是一场外交舆论话语权上反守为攻的标志性记者会。”王义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实施种族灭绝是的西方国家,“杀害印第安人、澳大利亚土著、黑人和犹太人都是西方国家的原罪,他们怎么还有脸指责中国?”他反问道。此外,王义桅还指出,王毅在回应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威慑以案例”,“例如,在中印问题的回答上,王毅说去年边境地区发生的冲突非曲直十分清楚,利害得失一目了然。这不光是说给印度听的,也是说给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所谓的美国盟友听的,如果这些国家企图借挑起冲突来捞好处,我们不仅会在道义上谴责他们,也有足够的实力来威慑他们。”

阮宗泽说,更重要的,是中国希望跟其他国家增进相互了解,所以王毅会在最后提到“新时代的斯诺”,“我们不需要‘美颜’,我们也不是所有事都做得完美无缺,但西方媒体不能对中国进行别有用心的栽赃、抹黑,这是完全是没有道理的。”

中美关系阐述中的“变与不变”

每年的两会外长记者会,围绕中美关系的问答都是最为重磅,也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今年的记者会上,在回答外媒记者关于中国与美国新一届政府之间是否有进行双边对话的空间这一问题时,王毅称:“中美可以合作,需要合作的清单就放在我们面前,包括抗击疫情、经济复苏、气候变化等等,我们愿本着开放态度与美方探讨和深化合作。”《环球时报》记者查阅去年外长记者会上王毅对中美关系的回应,当时王毅的回应是:“中美之间确实存在不少分歧,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合作空间。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全球性挑战,都有待中美两个大国协调应对。”

相比去年,今年的回应中,中美两国的合作空间变得更加具体。对此,阮宗泽表示,把去年和今年的外长记者会对比来看,我们发现中方在中美关系上的表述变得越来越明确,指向性也越来越清楚了。阮宗泽说,这一方面是由于客观需要,因为上述问题正在困扰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民众;另一方面,这几个问题也是美方的新政府的关注点,“我们强调相向而行,只要中美双方有共同点,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开展合作。”他说,“中美两国的合作清单已经很清楚了,美国还等什么呢?现在每多等一天,都是一种浪费。”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也注意到王毅在今年和去年谈及中美关系时表态上的变化。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去年的记者会上,中国对中美关系走向冲突的风险非常担忧,而今年,应该讲中国还是对拜登新政府有一定期待的,“虽然拜登现在一天到晚讲中美竞争,但我们在此次外长记者会上带给美方的启示是,竞争应该是良性的,是既提升自我,又照亮对方的,而不是搞零和博弈。”

但阮宗泽指出,王毅在去年和今年就中美关系的两次回应中,延续性也是存在的,其中一点就是中国坚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立场,另一点是中国保持了在中美关系中的战略定力。

“这种战略定力就是,我们不能让美国单方面来定义中美关系,我们不会随着美国的冷战鼓点起舞。”他说,我们要扭转和改变过去那种大国间迎头相撞的状况,相信中美之间有能力,也有智慧和勇气去开拓一个新的境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怎么更专业理解马克龙的公开信?逼急了防守反击
  • 驻津使馆提醒公民是什么情况?具体发生什么事了?
  • 韩国一酒店发生火灾 致1人死亡19人受伤
  • 谢伦伯格案重审获重判 加拿大律师:正常,足以判死刑
  • 《死侍2》内地定档1月25日,春节档前10天上映
  • 曹永廉是谁,曹永廉冰封侠什么梗,自曝童颜不老诀窍全靠这三种
  • 复兴号甲醛超标? 北京铁路:报道严重失实
  • 孙安佐记者会临时喊卡 揭密!律师急奔法院
  • 严打霸座扒车门
  • 春节焦虑症的自我救赎
  • 5G公交成都试跑 全国第一辆!
  • 波兰一市长遇刺身亡后 总统又收死亡威胁
  • CBA重罚首钢,为何惩罚主动投诉的一方?
  • 奥斯卡风向标--美国演员工会奖奖项揭晓,小李再捧杯
  • 美女深夜被跟踪遭锤击,还险遭强奸!起因竟是她的这个小动作…
  • 洛杉矶教师罢工推迟至下周一!
  • 安吉小鱼儿弹幕双标 小鱼儿这画风怎么不太对
  • 陈乔恩方否认恋爱结婚绯闻,亮明单身身份,杜淳其实早有回应
  • SpaceX裁员10%,高层透露裁员内幕
  • 【篮球】哈登连续17场30+超越科比、贾巴尔等人 历史近50年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