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二》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录出)

复次,三三摩地者。

云何空三摩地?

谓于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心住一缘。

当知空性、略有四种。

一、观察空。谓观察诸法空无常乐,乃至空无我我所等。

二、彼果空。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

三者、内空。谓于自身,空无计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执。

四者、外空。谓于五欲、空无欲爱。如说我已超过一切有色想故;于外空身作证具足住。乃至广说。

此中缘妙欲想、名为色想。此想所起贪欲断故;说为外空。

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时作意思惟外空,或时作意思惟内空。

由观察空,或时思惟内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证会。

设复于此内外空性不证会者;便应作意思惟无动。

言无动者,谓无常想,或复苦想。如是思惟,便不为彼我慢等动。

由彼不为计我我慢,乃至广说,动其心故;便于二空,心俱证会。待续

*云何空三摩地?~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卷六页云:…对治故者:谓空三摩地。是有身见近对治故。问:空三摩地、有空非我二行相;有身见,有我我所二行相。此中以何等行相、对治何等行相耶?答:以非我行相、对治我行相。以空行相、对治我所行相。复次以非我行相,对治五我见行相。以空行相,对治十五我所见行相。如对治我见我所见行相,如是对治己见己所见行相,是我属我行相,是己属己行相,应知亦尔。复次以非我行相,对治我爱。以空行相,对治我所爱。如对治我爱我所爱,如是对治己爱己所爱,我痴我所痴,己痴己所痴等,应知亦尔。复次以非我行相、对治执蕴是我行相。以空行相、对治执蕴中有我行相。如对治执蕴是我,执蕴中有我行相,如是对治执处是我、执处中有我,执界是我、执界中有我,若总、若别、行相,应知亦尔。

*不动心解脱~大毗婆沙论一百一卷十三页云:云何不动心解脱?答:不动法阿罗汉尽智无生智。或无学正见相应心胜解,已胜解,当胜解。此中尽无生智无学正见相应心者:简别有学及有漏心。胜解者:谓现在。已胜解者:谓过去。当胜解者:谓未来。此即简异无为解脱。显二解脱,唯以无学无漏心相应胜解为自性。然一切法中,唯有二法,是解脱自性。谓无为法中择灭,是解脱自性。有为法中大地法所摄胜解,是解脱自性。胜解有二种。一、染污。谓贪等相应;名邪胜解。二、不染污。谓无贪等相应;名正胜解。此正胜解,复有二种。一、有漏。谓不净观持息念、无量、解脱、胜处、遍处等相应胜解。二、无漏。谓学无学胜解。学胜解者:谓四向三果所摄胜解。即苦法智忍,乃至金刚喻定相应胜解。无学胜解者:谓阿罗汉果所摄胜解。即尽无生智无学正见相应胜解。无学胜解,复有二种。一、时爱心解脱。即五种阿罗汉果所摄胜解。亦名时解脱。二、不动心解脱。谓不动法阿罗汉果所摄胜解。亦名不时解脱。此二解脱,各有二种。一、名心解脱。离贪爱故。二、名慧解脱。离无明故。问:若无学胜解离贪爱故,名心解脱;离无明故,名慧解脱者;集异门说,当云何通?如说云何心解脱?谓无贪善根对治贪爱。云何慧解脱?谓无痴善根对治无明耶?答:集异门论,应作是说:云何心解脱?谓无贪善根相应胜解。云何慧解脱?谓无痴善根相应胜解。应作是说,而不说者;有别意趣。谓依善根,显示胜解。若依无贪故,心解脱贪爱;此相应胜解,名心解脱。若依无痴故,慧解脱无明;此相应胜解,名慧解脱。是故此中,二心解脱,俱以无学胜解为自性。是名解脱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不时解脱?不时解脱,是何义耶?答:由彼解脱不待时得故。时即如前所说六种。不待得好衣时者:谓彼虽得恶粪扫衣时,而能速得解脱。胜时解脱者,得价直百千两金衣时。不待得好食时者:谓彼虽得麤恶饮食时,而能速得解脱。胜时解脱者,得百味饮食时。不待得好卧具时者:谓彼虽得边鄙卧具石床等时,而能速得解脱。胜时解脱者,得上妙卧具时。不待得好处所时者:谓彼虽得愦闹处所,恶房舍时,而能速得解脱。胜时解脱者,得静妙处所时。厌彼谊杂,速入定故。不待得好说法时者:谓彼虽得违理失机教诫教授时,而能速得解脱。胜时解脱者,得如理应机教诫教授时。厌彼所说,速入定故。不待得好补特伽罗时者:谓彼虽得不具德行,为性佷戾,难共住者,与同住时,而能速得解脱。胜时解脱者,得具德行等与同住时。厌彼猥恶,速入定故。又云:问:何缘不时解脱,名不动耶?答:以体殊胜,故名不动。如今世间殊胜饮食衣服严具,说名不动。不为劣物格量转故。复次贪等烦恼,令诸有情身心轻躁;令诸善根,生硬离散;故名为动。不时解脱阿罗汉不为如是烦恼所动;故名不动。复次贪等烦恼,能令有情、于诸分位、胜劣不定;故名为动。不时解脱阿罗汉,不为如是烦恼所动;故名不动。如勇健人,无敌能动;名不动者。复次不时解脱阿罗汉,于诸功德,定不退失;故名不动。如善射人,射必中的;名不动者。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目前共减重14斤,离目标还有1斤啦,基本已经掌握身体的规律,知道体重起伏的原因,准备不看目标,再加油一星期,下周日正式结束减脂阶段,晚安[春游家族]#减肥[超话
  • 1.如果不幸受伤之后有了疤痕,那么是不存在之后能完全消除它的。3.只有伤口表面长好了之后才能用祛疤产品,否则有伤口感染风险,并且最开始受伤一个月内,一定是防止感
  • 27、哪怕是小有成就,也不要兜售成功学,不要给别人的人生任何建议和下定义!7、父母不可能一碗水端平,如果自己刚好是那个不被爱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对父母的行为视
  • 0点预告合集140点99元【康佳电器】 智能冰点IPL脉冲激光脱毛仪 0点开始 98.8元 【天猫国际进口超市】Swisse葡萄籽精华片180片 0点开
  • 不想谈恋爱时发的文案 1. 除非你的加入比我的独处更加宜人 2. 情绪还是在自己手里安心 3. 不想栽树,也不想乘凉 4. 这人间山河,我走过风月我看过
  •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歼15成功起降航母10周年#】10年前的今天,早上6点,罗阳起床了,没等洗漱,就爬上甲板看天气。12:52,到达长沙县广福高速路口
  • ❶❸ 很多人啊,在需要尽全力的时候喜欢偷懒,看到别人在努力的时候又没有安全感,最后带着这种焦虑继续假模假样地放松自己,却又在细枝末节上暴露自己的焦虑。我要和你说
  • 11月23日A股涨停icon复盘 一、国企改革 000151中成股份--2板-----央改+贸易 601858中国科传--2板-----央改+教育 0000
  • )当年32岁的刘奕君还是小鲜肉一枚,方正的短脸,加上略微呆萌的眼神,整个人显的特别憨态可掬~,之后再有印象的就是《父母爱情》里的欧阳懿,一个高傲的知识分子随着时
  • 所有的五金附件全都是碦供的~少女心小装饰~粉粉色logo纽扣小小的~但是偶尔看到也会觉得非常可爱铆钉全都是钢印logo的~细节肉眼可辨整个腰部内里做工也菲常细致
  • #火锅的快递# 前几天被安利的鲜花饼到了,口感还行,不过花满楼的馅真的好少!#秋分# 9.8“静默”第八天,把出门采购物资的机会给龙哥,我给他列了一张物资清单,
  • #刘宇宁追光者片尾曲追光# [太阳]#刘宇宁宁远舟# [太阳]#摩登兄弟[超话]#每好的一天从看娃写作业和看我宁哥开始。#刘宇宁宁远舟#刘宇宁一念关山 /刘宇宁
  • 喜欢吗❓喜欢吗❓喜欢吗❓ 免费送了‼️免费送了‼️免费送了【任意3️⃣款免费】 自付运费,或者推荐8位女性朋友加我,免费包邮送,不想推荐人的可以自付运费,我免费
  • 放过一切的过往,开启净心的模式,轻触自己的心跳,守望灵魂的回音……学会把烦恼放到风中,让它同风一起远行;学会把痛苦放到云上,让它和云一起去流浪……#刘宇宁你怎么
  • 25.要和你走下去的这一生,我觉得实在是短暂,好希望下辈子我们还能遇到。其实,我真的很感谢我能遇见你们,谢谢2020年8月18日的那个女孩可以打开东方卫视,
  • 这时我感到其中的真理,苏格拉底没有回来,他不过是改变了,他是我头上的榆树,是云朵,是鸟,是风,它们将永远是吾师,吾友。[666]可见同好小伙伴们也相当给力[作揖
  •   “我种的是红将军苹果,是个中熟品种,口感很不错,已经全部卖给了宁夏中卫的一个客商,就等过来拉了。  从飞云、高平出发,驱车穿梭于泾川县各乡镇,如同进入一个大
  • 陽光燦爛亲爱的希望你抬眼就对上温暖的目光 ,希望你所在之地都风光明媚,希望你的付出都会有好的回馈、 希望你身旁永远有贴已的人为你瞻前顾后,希望世界待你温柔善良一
  • 文哥在这一次唱了这首歌的结尾,有点抒情的又有点rap的感觉的part,我真的很喜欢这一部分,这种节奏曲调的部分放在结尾,真的好好听,好喜欢好喜欢吻文说英文,真的
  • ——《尘曲》 13.你所热爱的东西 有一天会反过来拥抱你 14.哪怕房檐和屋梁把生活压的再低 但我觉得他还是有另一片天空的希望 15.在破浪之前他需要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