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26日,蒋介石派参谋总长顾祝同到沈阳督战。顾祝同的专机经过锦州时,害怕机场被解放军控制,所以不敢降落和城内的范汉杰见面,而是在飞机上给范发了一个简单的电报说:大计已定,即开始行动。

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看到电文后非常茫然,不知道顾祝同说的所谓的“大计”是什么。等到顾祝同到达沈阳后,范汉杰才被告知,原来就是将沈阳的郑庭笈第四十九军空运增援锦州。

9月27日,四十九军开始空运,到了28日黄昏为止,也只运去了该军七十九师的大部(一个团还在沈阳),到了29日,解放军的炮火将锦州机场完全覆盖,空运也就无非进行了。至此,锦州的范汉杰再也等不来任何增援了。

10月1日,解放军攻占义县,国军暂编22师被全歼,师长王世高、副师长韩润珍、赵景高都当了俘虏。

范汉杰眼见锦州已成孤城,不断发电告急。顾祝同于是便催促在沈阳的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让他执行蒋介石定好的西进计划。

卫立煌坚决反对,对顾祝同说:“出了辽西,一定全军覆没,不信我和你画押。”

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也认为蒋介石的计划,不适合辽西的地形及沈阳国军的实际情况。廖耀湘主张,趁解放军主力攻打锦州的机会,由辽中以南,经牛庄夺取营口,然后让沈阳国军主力从营口撤退。

廖耀湘给出的理由倒也非常充分:据被俘后逃回沈阳的国军士兵报告,在辽南的解放军第四纵队在9月底已经开往锦州地区,辽南没有解放军的纵队级部队;而同时,国军的新一军在辽中,新三军和五十二军在辽中以东的辽阳地区,其中新三军可以立即行动,于两天内抵达辽中地区,五十二军的主力也可以在两天内达到;位于沈阳的新六军及四十九军一部,也可以在三天内到达辽中。

由于国军兵力在辽中相对集中,所以南下夺取营口的把握还是比较大的,卫立煌也同意廖耀湘的计划,因为如果沈阳国军主力撤到营口,既可以从海上经葫芦岛增援锦州,再不济也可以撤离,同时营口可以得到海上的充分运输,这比运力有限的空运要好得多。

但是,顾祝同此行就是督促廖耀湘兵团西进的,所以对于向营口转移是坚决反对,卫立煌只好拉下面子,尽可能态度可掬地说:“总统要求沈阳主力出辽西,一路侧敌行军,长途解锦州之围。这个方案实行起来,危险太大。因为共军方面,很可能会围城打援。”

卫立煌又看着廖耀湘说:“廖司令官在东北比较久,对东北各方面的情况,比我更熟悉,又是主要负实际责任实行命令的人,顾总长可以问问,听听意见。”

顾祝同于是便示意廖耀湘发言,廖说:“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安全、迅速地撤离沈阳主力。5月初,总统在南京召开我们开会的时候,就决定要撤离沈阳的主力。要安全地撤离,我们东北的将领已经商定了两个方案:一个办法是由关内增调葫芦岛的部队,就近直接解锦州之围,再会合锦州守军向辽西推进,这是一个积极的方案,但是难度很大;另一个方案,就是趁辽南空虚,袭取营口,将沈阳的主力撤走。”

廖耀湘说完后,看了一眼卫立煌,然后两人等待顾祝同的意见。但是顾祝同还是照本宣科似地说:“总统的命令,主要不是如何安全撤退沈阳主力的问题,而是要你们出江西,东西对进,夹击锦州地区共军,以解锦州之围的问题。”

廖耀湘一听不对,一边在地图上指点着辽西的地形,一边又说:“东北共军很可能围城打援,如果在葫芦岛与锦州守军未向辽西地区推进之前,沈阳主力即单独出辽西,背三条大水,一路侧敌行军,远出锦州地区,那确实有被节节截断、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危险。所以我特别主张先出营口,这同样可达夹击锦州地区共军之目的。必要时也可由营口运兵到葫芦岛,直接解锦州之围。”

卫立煌插话说:“按照总统的办法做,很可能锦州之围未解,先送掉沈阳的主力。总统早就答应过我抽调军队增援东北,以打通锦沈交通,现在正是时候。”

廖耀湘也紧接着说:“总统早在五月初就要撤退沈阳的主力,我认为要沈阳主力出辽西直接解锦州之围,很可能是作战厅的纸上计划,图上作业,不一定是总统的真实想法。“

顾祝同听了廖耀湘、卫立煌的意见之后,仍然坚持说:“总统的命令不能违抗,我是来监督命令执行的人。”

最后,顾祝同只答应将卫、廖的意见转报上去,请蒋介石决定。第二天下午,蒋介石回电顾祝同,仍要按照他的命令行动。顾祝同立即打电话给卫立煌说:“总统仍要你们按照他的原定计划和命令,立即出辽西增授锦州。”

卫立煌只得打电话给廖耀湘,叫他来商量对策,见面后,卫立煌说:“总统一定要出辽西增援锦州,你看怎么办?”

廖耀湘说:”沈阳主力,不能在葫芦岛与锦州会师之前,单独出辽西。这是时间和空间上如何配合的问题。不是不愿意或者故意抗拒总统的命令,我认为卫总司令应该再犯言直谏。”

卫立煌接着愤愤地说:“不能单独出辽西,这是真理!”半晌之后,又说:“我宁愿不干,也不愿沈阳主力单独出辽西。”

就在卫立煌、廖耀湘、顾祝同之间互相扯皮之时,解放军已经扫清了锦州城的外围。

1948年9月26日,蒋介石派参谋总长顾祝同到沈阳督战。顾祝同的专机经过锦州时,害怕机场被解放军控制,所以不敢降落和城内的范汉杰见面,而是在飞机上给范发了一个简单的电报说:大计已定,即开始行动。[围观][围观]

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看到电文后非常茫然,不知道顾祝同说的所谓的“大计”是什么。等到顾祝同到达沈阳后,范汉杰才被告知,原来就是将沈阳的郑庭笈第四十九军空运增援锦州。

9月27日,四十九军开始空运,到了28日黄昏为止,也只运去了该军七十九师的大部(一个团还在沈阳),到了29日,解放军的炮火将锦州机场完全覆盖,空运也就无非进行了。至此,锦州的范汉杰再也等不来任何增援了。

10月1日,解放军攻占义县,国军暂编22师被全歼,师长王世高、副师长韩润珍、赵景高都当了俘虏。

范汉杰眼见锦州已成孤城,不断发电告急。顾祝同于是便催促在沈阳的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让他执行蒋介石定好的西进计划。

卫立煌坚决反对,对顾祝同说:“出了辽西,一定全军覆没,不信我和你画押。”

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也认为蒋介石的计划,不适合辽西的地形及沈阳国军的实际情况。廖耀湘主张,趁解放军主力攻打锦州的机会,由辽中以南,经牛庄夺取营口,然后让沈阳国军主力从营口撤退。

廖耀湘给出的理由倒也非常充分:据被俘后逃回沈阳的国军士兵报告,在辽南的解放军第四纵队在9月底已经开往锦州地区,辽南没有解放军的纵队级部队;而同时,国军的新一军在辽中,新三军和五十二军在辽中以东的辽阳地区,其中新三军可以立即行动,于两天内抵达辽中地区,五十二军的主力也可以在两天内达到;位于沈阳的新六军及四十九军一部,也可以在三天内到达辽中。

由于国军兵力在辽中相对集中,所以南下夺取营口的把握还是比较大的,卫立煌也同意廖耀湘的计划,因为如果沈阳国军主力撤到营口,既可以从海上经葫芦岛增援锦州,再不济也可以撤离,同时营口可以得到海上的充分运输,这比运力有限的空运要好得多。

但是,顾祝同此行就是督促廖耀湘兵团西进的,所以对于向营口转移是坚决反对,卫立煌只好拉下面子,尽可能态度可掬地说:“总统要求沈阳主力出辽西,一路侧敌行军,长途解锦州之围。这个方案实行起来,危险太大。因为共军方面,很可能会围城打援。”

卫立煌又看着廖耀湘说:“廖司令官在东北比较久,对东北各方面的情况,比我更熟悉,又是主要负实际责任实行命令的人,顾总长可以问问,听听意见。”

顾祝同于是便示意廖耀湘发言,廖说:“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安全、迅速地撤离沈阳主力。5月初,总统在南京召开我们开会的时候,就决定要撤离沈阳的主力。要安全地撤离,我们东北的将领已经商定了两个方案:一个办法是由关内增调葫芦岛的部队,就近直接解锦州之围,再会合锦州守军向辽西推进,这是一个积极的方案,但是难度很大;另一个方案,就是趁辽南空虚,袭取营口,将沈阳的主力撤走。”

廖耀湘说完后,看了一眼卫立煌,然后两人等待顾祝同的意见。但是顾祝同还是照本宣科似地说:“总统的命令,主要不是如何安全撤退沈阳主力的问题,而是要你们出江西,东西对进,夹击锦州地区共军,以解锦州之围的问题。”

廖耀湘一听不对,一边在地图上指点着辽西的地形,一边又说:“东北共军很可能围城打援,如果在葫芦岛与锦州守军未向辽西地区推进之前,沈阳主力即单独出辽西,背三条大水,一路侧敌行军,远出锦州地区,那确实有被节节截断、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危险。所以我特别主张先出营口,这同样可达夹击锦州地区共军之目的。必要时也可由营口运兵到葫芦岛,直接解锦州之围。”

卫立煌插话说:“按照总统的办法做,很可能锦州之围未解,先送掉沈阳的主力。总统早就答应过我抽调军队增援东北,以打通锦沈交通,现在正是时候。”

廖耀湘也紧接着说:“总统早在五月初就要撤退沈阳的主力,我认为要沈阳主力出辽西直接解锦州之围,很可能是作战厅的纸上计划,图上作业,不一定是总统的真实想法。“

顾祝同听了廖耀湘、卫立煌的意见之后,仍然坚持说:“总统的命令不能违抗,我是来监督命令执行的人。”

最后,顾祝同只答应将卫、廖的意见转报上去,请蒋介石决定。第二天下午,蒋介石回电顾祝同,仍要按照他的命令行动。顾祝同立即打电话给卫立煌说:“总统仍要你们按照他的原定计划和命令,立即出辽西增授锦州。”

卫立煌只得打电话给廖耀湘,叫他来商量对策,见面后,卫立煌说:“总统一定要出辽西增援锦州,你看怎么办?”

廖耀湘说:”沈阳主力,不能在葫芦岛与锦州会师之前,单独出辽西。这是时间和空间上如何配合的问题。不是不愿意或者故意抗拒总统的命令,我认为卫总司令应该再犯言直谏。”

卫立煌接着愤愤地说:“不能单独出辽西,这是真理!”半晌之后,又说:“我宁愿不干,也不愿沈阳主力单独出辽西。”

就在卫立煌、廖耀湘、顾祝同之间互相扯皮之时,解放军已经扫清了锦州城的外围。#历史小喇叭[超话]#

#三种庄子#:他也曾孤独迷惘过,你还怀疑人生吗?
想给庄子写一篇东西已经想很久了,今日终于动笔。说起来,庄子在道教历史上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真人,他的著作被称为《南华真经》,他也一直以“老庄”这样的名号被大家所熟知。但是细究其在道教的存在,除了一个真人的头衔和一本《南华真经》,别的痕迹非常得少,宫观里也甚少见到他现身。
但也就是这样,我对他的兴趣越发浓厚,其实庄子的多面性是我一直看重的地方,普通的修行者,如你我未必不可以从他的多面中看到自己未来的道路。所以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一. 不食人间烟火的庄子
大部分人对于庄子的印象都来自与《庄子》或者《南华真经》这本书的一部分内容——一个很潇洒很逍遥的存在,大部分人心目中的庄子是不食人间烟火,也没有痛苦的。
在内篇的《齐物论》中写道: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这里就指出了庄子逍遥或者修行的第一个核心:无我。
大部分人心目中的庄子或者道家的人,就是无我的,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无我就能无所求,就不会有痛苦,这个时候天地万物对于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得失的苦乐也都影响不到他了,他就会形如槁木,成就了自我,成为了神灵,这跟广成子向黄帝传授的成仙理论是很相似的。

无我之后,庄子还有第二个逍遥或者修行的核心:无所待。
庄子曾在他的《逍遥游》曾经评价列子和列子的境界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在这个庄子的眼中,虽然列子已经可以御风而行了,然而他还是需要依凭风力,还是有所依待的,那就还不是真正的逍遥。

而真正的逍遥是怎么样的呢,庄子接着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就是说,除了自我上面的忘我之外,在外面还必须无所待,不需要依凭留恋任何东西,才是真正的神仙,才能“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追求的状态,内外其实是一致的,就是无所求,即不对自己这个“我”有所留恋,也不对外界有所留恋,所以就潇洒逍遥了。

那么最后这种庄子的形象或者庄子眼中的神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有一段大家非常熟悉的话可以概括: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这也就是道经里面说的“入水不溺,入火不焚,不凋不残,松柏青青”的至高境界了。
至此庄子的第一个版本,庄子one——不食人间烟火版的庄子就出来了。这个庄子从修行的意义上来说是很重要的,他指出了修道的两重心法:无我与无所待。然而,这还远远不是庄子的全部。

二. 千变万化的狂想庄子
上面版本的一个庄子,其实是太过高格,太过真人的庄子,相对于如槁木一般的状态,更多的后人更喜欢如大鹏一般千变万化的狂想庄子。

庄子《逍遥游》开头大家都很熟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这里庄子狂想颠倒的气质暴露无遗,比起万物齐同的“忘我”和“无所待”,其实这样的庄子更加能够为人所接受。

因为无论是“忘我”与“无所待”,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在纷乱世道中,就会有一种被迫无奈,只能忘却自我与外界的存在的成分在里面,何况修仙者也有很多是为了延续现世的幸福,所以如广成子与庄子一般高格的“无视无听”、“忘我”的状态,会吓退很多人,也未必符合人们对神灵鲜活的期待。而狂想的庄子,则满足了很多人对于神灵的幻想——“千变万化”与“自由翱翔”。

道教有一本奇书叫做《化书》,里面记载了许许多多物种与状态之间的千变万化,可以说是什么东西都能变成另外一种东西,什么状态都是不固定的。这里面有道教很多朴素的思想,譬如说,天下万物都是道的化现,道可以千变万化变成万物,万物之间自然也就可以互化,所以人可以变成仙,仙人自然有变化的神通和异能。

这种“化”的思想才真正符合大部分人对于“逍遥游”的神灵状态的想象,神灵只有浪漫如狂想庄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成任何事物,进入任何一种状态,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这才是大部分人心目中的神仙。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人认为能够千变万化的鹏,其实也是有所依凭的,需要借助风的力量,才能遨游,不是庄子心目中真正的“逍遥游”。不过私底下以为,冲着庄子给予鹏的华丽笔墨与篇幅,谁又能知道庄子本身不是对着这鸟儿有所偏爱呢,毕竟一个能够御风而行的“列子”和“鹏”对于普通人和大部分修行者来说,已经是够逍遥的人生了。

三. 不怕死的庄子
上面两个版本的庄子,无论是高格的还是狂想的,其实都不是我真正想写的庄子,因为这两种庄子其实都已经超凡入圣了。
我想要写的是凡人庄子,准确地说,我想写的是从凡转圣的那个庄子。我有时候特别想替天下的修行人抓住庄子的领子,使劲摇着他问问:庄子先生,庄子老师,您真的不怕死吗,您会不会孤独,您是怎么看待修仙这件事情的?”

庄子老师大约会说,我是不怕死的,但我其实也孤独。
《庄子》里面有一个关于“混沌”的故事——混沌之死: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我曾经哈哈大笑,但是又突然陷入了深深的悲伤之中,故事之中道教修行的寓意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其中孤独与悲凉其实是不易察觉的。整整的一本《庄子》,到处都是讽喻,到处都是潇洒与看开,但我相信庄子是孤独的,那种遗世独立的孤寂之感是藏都藏不住的: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凡人庄子和你我其实都是一样的,在修行的道路上也会孤独,也会痛苦,也会有迷茫和忧愁。这么说,并不是空穴来风噢!庄子里有一段明显描述他的孤独的片段,这个片段出自《庄子·徐无鬼》,惠子死了,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庄子以匠人的寓言来比喻他和惠子的关系,他说,惠子死了以后,他已经没有可以与之辩论和说话的人了。

《庄子》里到处都可以见到与惠子辩论的事迹,庄子经常用各种锋利的言辞来讥讽惠子,但庄子对惠子的感情真的只是那么简单吗?其实更多的时候,惠子对于庄子来说是很重要的,凡人庄子也需要一个老朋友,时不时让他能够相聚切磋一番,能够容忍庄子的怪异和尖刻,默默地在背后支持他。

庄子是智慧的,但惠子未必不智慧,或者惠子更加现实,但他应该是理解庄子的,他的存在缓解了庄子存世与修行的孤独。不然你随便拉个人,讽刺他一番,看他不打掉你的大牙。

庄子可能是不惧怕死亡的,他的妻子死了,他能够鼓盆而歌;他也会说,谁知道是活着快乐还是死了快乐呢;他会让死去的人说,生前有那么多的恩怨纠葛,就算让他当皇帝他也不活过来了。但这个不怕死的庄子,一开始有其矛盾的一面吧,毕竟乐生忘死是大部人的心理,就如同我们一样。

修行者一开始必然是会有孤独的,有矛盾的,有所畏惧的,必然是会有红尘俗世的烦恼。好在庄子并不是一面的,他是多样的,或许你达不到他的逍遥,但你至少知道他也曾经孤独迷惘过,最后克服了,那么至少你不会对自己的修行人生产生太多的怀疑,而去放弃。这大约就是修行的意义所在,从孤独迷茫中来,往逍遥快乐中去。

我想为什么那么多神灵中吕祖、关羽和观音都一直是最广受欢迎的,大约也跟他们人性慈悲的那一面是有很大的关系。庄子多面,一面是神的高远,一面是神的神通,而最后一面则在告诉我们,不要畏惧与害怕,凡人亦可成仙,从凡人到神灵,庄子忍受了孤独与遗世独立,或许也会忍受诸多的自身与世界缺陷。凡人庄子可以的,你应该也可以,在缺陷中走向圆满,也未必要放弃人性的所有面,这或许就是修行的意义。
作者:耳九 腾讯道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于25××-2555年‮加间‬持30年‮鬼猛‬大灵,泰‮加国‬拉信真‮著正‬名鬼牌,由‮年当‬劈木力和‮多乌‬萨‮所普‬制,而25xx年‮的间‬加拉信如‮电同
  • 心善则美,心纯则真,如果我们能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用平常的心去生活,用宁静的心来领悟。孝就是一切德行
  • [顶]这个小胖子真的很喜欢八卦,好奇心很重[吃瓜]狗狗从2023.5.17日来到我家具体出生日期也不清楚所以我就把这天定为满月了,很期待的柯基,喜欢它胖胖的身体
  • 被疫情侵占的大学四年就像是一场梦,原本以为我是个冷漠的人,可当离别到来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四年来,所遇的人,所经历的事,所有的回忆都太美好太美好。人一旦有了梦想,
  • 我到这上班两年,都27了,我局里的局长依然以我是新人,应该多干活,多承担,各种给我加工作量,连收拾库房都要我跟大厅请假回来收拾,尽管我已经说了工作太多我干不完。
  • 产品特点测量不受样品流速和压力的影响,补偿环境产生的影响多参数同时显示:测量值、输出电流、时间、浊度百分比等;4-20mA变送输出、继电器高、低报警控制
  • 一不小心围观了他们整个对话如下:女:“我不想坐后面我看不到我眼瞎 我们明明买了前面的座位”男:“就坐这里吧前面的座位找不到”女:“谁叫你出门那么晚都怪你都怪你都
  • #正畸##正畸正颌##华西正颌#岁月为笔,想思为墨,字里行间全是你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
  • 」在Richie Sambora发表这个意见几个礼拜前,Jon Bon Jovi告诉德国的《Rock Antenne》:「没有一天我不希望Richie经营好自己
  • 今天是2023年,6月2号,周五,天气多云,上午去公园走一圈,又去超市买点苹果,调料,回家做的米饭,红烧茄子,吃过午饭,躺床上睡到4点多,起来去看孙子,顺便给买
  • 梅雪共舞,染香岁月,愿有一人思你如初,愿有一人疼你入骨 电话簿 一场雪晕染了山河,素雅了人间。是谁穿行在飞雪中,掬雪花在手,感受指尖微凉? 时光惊雪,雪落无痕
  • 在时光的葱茏处,剪一段流年,遇见春暖花开,遇见最美的自己,不惧未来,不念过往,将薄情的当下,活出深情几许,诗意浓,繁花开,心不老,永远正当年。时光均可忆,经历也
  • 《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2152:即将开学给孩子看纪录片《读书的力量》新学期加油_手机搜狐网》 这部纪录片以跨越半个中国的现场采访,丰富的历史素材、数十位学者的采访
  • (顾客是上帝,不是无赖)  9.近日,贵州,小伙在梯田里冲浪,飞跃、翻转、滑行,动作丝滑。日复一日,日日不同最美好的回忆方式,就是记录生活而记录本身也是一种向上
  • 回来闭关了一段时间后,仙尊思考,纠结,心烦意乱,最终恍然大悟,他觉得,自己是有那么一点喜欢徒弟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仙尊不知道,大约已经持续了好几百年了。徒
  • 富贵贫穷,灾难病痛,寿命长短善恶业的牵引一毛不拔是普遍世人的心理,没有种下福田,享完上辈子积的福报就得拜拜,等着的下场由世间所积累的善恶决定了三善道或三恶道,世
  •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
  • 后面桂花酒告诉月饼,他已经把现在的假月球当做家,希望月饼能帮他守护这个家(大概是这样吧,还是记不得了呜呜)。月饼的态度又转变了,他加入了少主一行人,要守护现在的
  • #JeffBarcode[超话]#啊啊啊 谁懂啊 这两个颜值啊啊啊 这两组照片好校园啊就像学长在后台准备化妆上台 然后学弟在场外等着进场看学长的表演 然后学长早
  • #德弈斋# #茶生活# #紫砂壶[超话]##第五人格[超话]#挂人,玩个牛仔大房二楼溜夫人,投降倒计时186就倒了,完了一个都不修机了,全跑去打团,你们那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