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让仁波切:弟子千千万,佛顾得过来吗?

虽然释迦牟尼佛只有一个,我们依止的上师也只有一个,可是只要你有足够的虔诚心,佛陀和上师从来没有远离过,他们的加持力是无处不在的。

就像天空中虽然只有一个太阳,可是只要江河湖泊有水,都能映照出太阳。太阳并没有被摘下来或落到江河里,仍然在天空中,但是只要有水的地方,每个地方太阳都会显现。

这个比喻讲的是佛陀所具备的功德不可思议。佛陀在因地行菩萨道时,发心为了度化一切众生去修持,最后他发的愿圆满了、成佛了,就圆满具备了度化一切众生的能量。

具备虔诚心才能获得加持

佛的加持力、具德上师的加持力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有一颗虔诚心,就能接受到他们的加持。因此,当你有问题的时候,并不一定要到佛或上师面前去说,只要具足虔诚心祈请和祈祷他们就可以了。

比如说你可以在佛堂上三炷香、磕三个头,然后以最虔诚的心祈祷诸佛菩萨、传承上师们加持,再把你的愿望、心里话不带半点怀疑地讲出来。你只要一心一意祈请,不可思议的加持就会发生。
阿弥陀佛

#佛教故事[超话]#佛陀故事
《功德是点滴累积而来的》
佛陀当年有一位弟子,他的眼睛看不见。他在穿针,穿了半天穿不过去,就冲着外面说:“请肯发心积功德的人为我穿个针吧。”这时候佛陀正好从他的身边经过,他伸出手,接过他手里的针,将针线穿好之后递给他。他不知道是谁穿的,说:“谢谢。”结果佛陀说:“我是一个喜爱做功德的人。”这个弟子一听,赶紧跪下:“佛陀,您的功德已经这么大了,不缺乏这么一点点小功德。”佛陀告诉他:“你知道吗?我还是要不断地聚功德,我今天的功德之所以不缺乏,是由过去生活中的点滴累积而来的。”
——20180312 印尼雅加达

吕有祥教授:
佛教辩证思维略析

佛教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内容。

佛教的无常观中阐发了万物人生生灭变化的普遍性、客观必然性和外在常态与内在变化的连结。

佛教的因缘说中表达了因果关系的诸种形态及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普遍联系。

佛教的中道观触及到认识的相对性问题,

显示了真理的认识是在不断排除独断与偏见中前进的思想,

它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对于打破绝对主义、防止思想僵化,具有重要意义。

佛教的二谛论是对中道否定性思维方法的发展,

它将否定与肯定、破与立结合起来,

辨证地表达了认识过程中低一级认识和高一级认识之间的关系。

佛教的圆融无碍观涉及到矛盾的同一性问题,

体现了大而容之、

圆而通之的精神和境界。

1 .辩证
2 .无常
3 .因缘
4 .中道
5 .二谛
6 .圆融

在世界性几个大宗教中,

佛教可以说得上是非常具有哲学思辩的宗教,

在佛教的哲学思辩中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思维或者说辩证法思想,

它是人类认识的成果之一,

是佛教对人类认识的贡献。

那么,佛教中蕴涵着哪些辨证思维,具有什么特点呢?

对此,已有学者作过一些论述,但似言犹未尽,

本文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作一些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一 、无常观

辩证法思想的一个根本观点,

是用变化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和问题。

当我们用这一观点考察古代中西哲学的时候,

赫拉克利特的 “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

“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

《老子》的
“ 物壮则老 ”,
“ 反者道之动 ”,

《周易》的 “ 生生之谓易 ” 的思想常被人们所称道,

而佛教中与之相同或相似的思想却往往被人们所漠视。

其实佛教关于发展变化的思想是十分丰富、全面而有深度的。

佛教对世界的第一个根本看法或第一个基本观点就是 “ 诸行无常 ”

或 “ 一切行无常 ”,

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迁流无常的。

例如:
《杂阿含经》云:

当观知所有色,
若过去、
若未来、
若现在,
若内若外、
若粗若细、
若好若丑、
若远若近,
彼一切皆无常。

…… 如是观受想行识,
若过去、
若未来、
若现在,
若内若外、
若粗若细、
若好若丑、
若远若近,
彼一切皆无常。

《大智度论》云:
诸法无常,故无住时。

《大般涅槃经》云:
一切有为皆是无常。

当知心法必定无常。

“ 色 ” 即物质现象,“ 受想行识 ”

“ 心法 ” 即精神现象,

“ 法 ” 指一切现象。

在佛教看来,

不论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不论内部还是外部、

不论宏观还是微观、

不论近处还是远处,

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世界上没有常存不变之物,

无物不变、
无时不变、
无处不变,

变化普遍存在于一切时间和空间。

这种变化观可以说是相当全面的。

佛教不仅强调无常变化的普遍性,

而且提出无常变化有两种情形,

即 “ 念念灭 ” 之无常和

“ 相续坏 ” 之无常。

《大智度论》云:

“ 无常亦有两种 :

一者念念灭一切有为法不过一念住;

二者相续坏故,名为无常。”

“ 相续坏 ” 之无常,

指一个前后相续的较长过程的完结,

“ 如人命尽,若火烧草木,如煎水消尽,若初发心菩萨行,是相续断粗无常。”

相当于渐进过程的中断,

由于这种变化的过程较长而明显,

因而称为 “ 相续断粗无常 ”。

“ 念念灭 ” 之无常,指在一念的瞬间有迅速生灭变化,

佛教常用石火电光作比喻,

一切事物都具有这种性质,

特别是人的思想意识活动更是如此。

佛教明确认识到生灭变化是万物人生的必然客观规律,

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任何人都不能违背或抗拒这个规律。

《佛说本生经》反覆强调这一道理,

如说:“ 生者在世,安可长存,有诸思想缘起之法,必当归尽,坏败永没。

法当崩败,法应当坏。

欲使不坏,终不可得。”

又说:“ 人生有终,物有成败,合则有散。

应当灭尽坏败,欲使不尔,安得如意。

应当终没。
归于无常。”

又说:“ 法起有灭,
物成有败,
人生有终,
兴盛必衰。”

《法句经》也有类似的说法,

经云:“ 譬如陶家延直作器;

一切要坏,人命亦然。

如河驰流,
往而不返,
人命如是,
逝者不还。

…… 常者皆尽,
高者亦堕,
合会有离,
生者有死。”

这和孔子 “ 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又何其相似乃尔。

佛教正是基于这种对世界万物及人生的辩证认识,

因而主张不必惧怕死亡,要从容地对待死亡。

《佛说本生经》中叙述了一个父亲因爱子夭亡而精神失常,

后被佛陀教以上述道理而解脱了精神痛苦的故事。

佛教不仅认为每一具体事物有生有灭、有盛有衰,

而且认为整个世界的变化是按

“ 成、住、坏、空 ” 四大阶段的过程,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

中国佛教徒还深刻指出事物外在常态与内在变化的连结,如僧肇说:

“ 人则谓少壮同体,百年一质,徒知年往,不觉形随。

…… 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

这与明清之际哲学家王夫之所说的

“ 今日之江河非昨日之江河 ”、

“ 质日代而形如一 ” 言异而义同。

它形象深刻地表达了事物每时每刻既是自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

处于稳定性与变动性之中,

是自我与非我的同一,

是有与无的同一的辩证法思想。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佛教的无常观是有一定局限的,

或者说是不彻底的,那就是佛教的无常观只适用于世俗世界,

而彼岸世界则是永恒不变的,寂然不动的,

叫作 “ 常乐我静 ”。

《大般涅槃经》说:
“ 一切有为,
皆是无常;

虚空无为,
是故无常,
佛性无为,
是故为常。”

“ 有生之法,
名曰无常;

无生之法乃名常。

如来无生,
是故为常。”

与此相关联,佛教对于动静也有独特的见解。

以被称之为 “ 中国佛教哲学无上精品 ” 的《肇论》为例,

其中的〈物不迁论〉篇,虽然主旨在于论释静为实质、动为假象,

但它反对将动静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 岂释动以求静,
必求静于诸动,

…… 不释动以求静,故虽动而不离静,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

认为事物本身的动静从来是一体不二的,

静止寓于运动变化之中,没有离开运动的静止,

如果把动静分离开来,动是动、静是静,动中无静、静中无动,则是一种惑见。

这种动静一体不二论,与辩证的动静观不能说没有相通之处。

二 、因缘说

“ 因缘 ” 或 “ 缘起 ” 说是佛教的又一重要理论,

它是用于解释事物生灭原因和 “ 无自性 ” 的理论根据,

它表达了因果联系和普遍联系的思想。

佛教认为世界万物不是某个造物主

( 如婆罗门教的大梵天 ) 创造的,

也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孤立自生自灭的,

而是由 “ 因缘 ” 决定的。

《杂阿含经》卷2说:

“ 有因有缘集世间,
有因有缘世间集,
有因有缘灭世间,
有因有缘世间灭。”

世间万物的生 ( 集起 ) 灭和变化决定于因缘的有无和变化。

所谓 “ 因缘 ”,狭义而言,

事物生灭的内在的直接原因为 “ 因 ”

又称 “ 亲因 ”,

事物生灭的外在的辅助原因为 “ 缘 ”

又称 “ 助缘 ”;

广义而言,因与缘都是事物生灭的原因,

因而可以互通互用。

事物由因缘而生起,称为 “ 缘起 ”。

印、中佛教各家各派都十分重视因缘或缘起,

提出了二因、五因、六因、七因、十因、四缘、六缘、十二缘生、业感缘起、阿赖耶识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等等不同理论,

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万物和人生的缘起以及因果关系的不同类型。

如《大般涅槃经》讲二因、五因。

二因者,“ 一者生因,二者了因。

…… 如谷子等是名生因,地水粪等是名了因。”

五因者,
“ 一者生因,
二者和合因,
三者住因,
四者增长因,
五者远因 ”

《阿毗达磨俱舍论》讲六种因:

“ 一能作因,
二俱有因,
三同类因,
四相应因,
五遍行因,
六异熟因 ”。

它为人们多视角地探究事物的原因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而龙树归纳的 “ 四缘 ” 最具有普遍意义,

他把因缘概括为四大类:
“ 因缘、
次第缘、
缘缘、
增上缘,
四缘生诸法,
更无第五缘。”

“ 一切所有缘,皆摄在四缘,

以是四缘,万物得生。”

“ 因缘 ” 含义如上述;

“ 次第缘 ” 又称 “ 等无间缘 ”,

指意识活动前灭后生,相续不断,

前一意识活动的消亡必然引起后一意识活动的产生,

前者为后者之缘,二者相续无间;

“ 缘缘 ” 又称 “ 所缘缘 ”,

指意识所攀缘的对象;

“ 增上缘 ” 指加速事物生灭的条件。

这四缘可以简要地解释为
内因、
外因、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加速原因,

是对事物发生原因的高度概括。

中国佛教华严宗把全部世界看作一个大缘起,

世界万物如因陀罗网,珠珠相映,相互摄入,互为缘起。

依此理论,世界中每一物既是被产生者,是他物之果,

又是产生他物之因,每一物与他物联系着,

是因果链条中的一环。

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见解。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其中,博罗县于2月15日晚上8时接到报告称,“珠海偷渡”事件中,2名同船人员(李华冠、梁武雄)现在位于博罗县龙溪街道,属于高危密接人员。#两人非法从香港入境珠海
  • ”孔 子道: “有仲叔圉替他管理宾客之事,有祝鮀替他管理宗庙之事,又有王孙贾替 他管理军旅之事,这样,又怎会失位呀?2、一人一路一自在,一梦一醒一世缘。
  • #咖喱好好吃# 最近上动森越来越频繁了……对于我这种社恐,动森是唯一能让我去主动社交的地方了(指整天骚扰小动物在这里我可以不用担心一切……无论怎么样她们都会对
  • 书,这几天看的没啥太大收获,因为我现在不怎么拖延…扫了一下明天要看的部分是讲提升记忆力,虽然方法是熟知的记忆宫殿法,但等明天看看再说,有一点用也是有用…睡觉睡觉
  • 嗷还有今天帮迷路的小狗找到了主人,和它的主人美滋滋聊了一会天还因为在园区门口听到猫叫,和kzz停下来想看看,门卫保安大哥笑嘻嘻问我们要不要进去逛一逛希望明天也可
  • 想要了解更多,看可以在此查看:【装修中的易轻信的“7大谣言”你中过几个[疑问]】绝大部分业主对于装修这件事都是头一次经历[并不简单],对于没有经验的小白来说,很
  • 探访二:一些楼盘直接每平米降价两千多元  不得不说,从购房者的心理上来说,上述比较隐晦的降价形式,能让已经在这些楼盘买过房的业主心理上“好受些”。”优铭家一名经
  • 美丽心情每一天 你请我吃章鱼小丸子炸臭豆腐上校鸡块烤面筋麻辣鸭脖酸辣粉鳕鱼盖浇饭手抓饼瘦肉丸布丁巧克力奶茶寿司肉夹馍炒肝麦乐鸡烤鸡翅泡菜软心布丁乳酪烤肉火锅红
  • 3.山西的醋再酸也抵不上我看到你身旁的她时酸4.四川的四是四季予你的四5.“重蹈覆辙,庆幸是你”6.南昌的风吹不到东国我爱的阿也永远的留在了东国7.可惜云南文山
  • 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々。駉駉牡马,在坰之野。
  • 家庭档案3号:煤炭家中最小的一只 名如其猫也是最黑的一只刚出生时比姐姐(浩浩)瘦小一整圈 后腿还有一只发育不良 所幸健康长大了 现在已经比姐姐大一圈儿小时候可萌
  • #麟阅·晨读#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将来你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希望自己接下来的
  • 近年来,青浦新建和改造了多座口袋公园,它们各有特色,错落有致地点缀着城市的角角落落,让绿意盈满市民的生活。【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有了更多获得感】当下,满目葱茏,江海
  • 你机关算计,自以为占了便宜,但最后只会让人对你敬而远之,没人再肯与你合作、交往,自己断送了自己的后路。后来,儿子找了外地某省的沪漂女孩,婚前看着特别通情达理,婚
  • 不同的脱发原因会导致不同的脱发类型,比如因为头皮感染或机械牵拉会造成继发性脱发,但这类脱发在整体脱发中的比例并不太高,有一个类型的脱发最为常见——就是脂溢性脱发
  • 我们邀请你加入这趟快乐的旅程作为这辆快乐飞船的同伴和我们将现场呈现的更加完美[好喜欢]【志愿者工作须知】1、每场巡演共需4名志愿者,周边售卖2名及摄影2名。4、
  • ”吴谨言说,当初之所以接演这部剧,也是被男女主人公盛哲宁和夏浅的爱情所吸引:“整个过程有轻松和喜剧的元素在里面,我自己是很喜欢的,而且从相遇、相知到相爱,这个过
  • 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复一日的实验得出结论,浪花飞溅区是我国腐蚀防护产业忽视的“大老虎”它才是海洋钢结构腐蚀最严重的区域,是真正的腐蚀防护“短板”和“痛点”。“我就
  • 剪掉,不就是件衣服嘛,没啥可惜的,严重的话,凉水只能减轻余热对皮肤进一步损伤,赶紧去看医生 ​​​​ #儿科医生鱼小南[超话]# #育儿专家说# #1000天初
  • 这里有必要淡提一下,"抱着侥幸心理”意思:抱着一个人做了错事或者坏事以后,仍然抱有不被发现、不被惩罚或者期望没有后果的心理,它是从日常琐事中,往往给我们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