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可以诵读哪些经书:

以前老修行说“剥皮的《三官》,要命的《北斗》。”意思就是三官经和北斗经诵持禁忌很多,如果不注意的话,就很有可能遭鬼神谴责。如果这样的话,那么道法岂不是不能流通了吗?也阻断了很多人学道慕道之心。

天尊传经,就是为了度人。不管你是生在中土,还是边夷外道。不论你是贫穷下贱,还是富贵荣华,都是一样。所谓“尊卑虽则殊途,命分具无差别。”都可以修道,山上的胡黄长蟒都知道要修道。他们都能修道,为什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不能修道呢?

得闻正法,就说明你有这个善根。得到经书,说明你有这个善缘。既有善根,又有善缘,那么为什么不能修呢?《北斗经》中是说:“天师受得妙法,而作是言,誓愿流行,以传善士,若有男女受持读诵,我当与十戒仙官所在拥护”天师当年受了北斗经诀之后,发愿要使北斗法门流行世间,传给善信,如果有善男信女,受持读诵,天师就会来庇佑的。老君听了很高兴,说:“善哉!善哉!汝可宣扬正教,福利无边,普及众生,永沾胜善。”所以《北斗经》在家居士可以诵读。

在古代,奉道之民一进门就是受箓,道童就受童子箓,或者护身箓、一将军箓、十将军箓。箓上除了有神仙名讳之外,还有修持的法诀,也叫法箓,就是这个意思。还有这部箓对应的经典,比如学天心法,采三光炁的,那么就以《北斗经》为主。行三官法的,就以《三官经》为主。受神霄箓,行雷法的,就以《玉枢经》为主。道士受箓的时候,师父就会把经书和相关的修持法诀就一起传授给徒弟。现在受箓制度不盛行,经法也很式微。

有的人说,我这个在家里,诸多不方便,又是小孩吵闹,又是鱼肉荤腥的。并且诵经还要烧香,供水果的,我现在经济困难,这些都没法做到。神仙会不会生气不下来啊?其实这个担心也是多余的。

《北斗经》怎么说的:“随世威仪,清净坛宇,法天像地,或于观宇,或在家庭,随力建功,请行法事,功德深重,不可具陈。”随世威仪就是说不一定要穿鹤氅道袍了,比如现代人觉得穿西装比较有威仪,比较正式,那也没关系。

我们只是通过威仪使自己庄重,约束内心,使内心起诚敬之心才是主要的。这里也说了,“或在家庭”,就是在家里也是可以的。有的人家里困难,那么酌水献花也可以,或者“冥心望北极稽首礼拜”,也是一样的,“亦不虚过本命限期”。

还有一部经典,就是《玉枢经》。《玉枢经》说:“若或有人欲学道,欲希仙,欲逭九玄,欲释三灾,当命正一道士,或自同亲友,于楼观,于家庭,于里社,釂水馈花,课诵此经。或一过三五过,乃至数十百过,即得神清气爽,心广体胖。凡所希求,悉应其感。”

天尊说,如果有人要学道求仙,消灾禳煞,可以请正一道士,或者自己和几个好朋友,或者是单独一个人也可以。在庙里,家里,祠堂社庙里,酌水献花,读诵《玉枢经》都可以的。禁忌也不是很多的。为什么呢?因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有大誓愿的,他曾经在元始天尊前发愿,“愿于未来世,一切众生,天龙鬼神,一称吾名,悉使超涣。”也就是说天尊不会跟你计较那么多,所以在家居士,《玉枢经》也是可以读诵的。

还有就是《三官经》,《三官经》说:“若诵此经,随力见功,酌水献花,其福自应。家有此经,宅舍光明,灾难无侵。佩带此经,万神拥护,鬼祟永灭,心念不空,福力自然,神力扶持,随心应口。”所以三官经在家人也是可以诵读的。

《早晚课》也是可以的,但是有人说晚课会招惹阴魂,这个也是有可能。不过没关系,可以诵《早课》嘛,灵活变通。

还有就是供奉经书也是有功德的:
《三官经》说:“家有此经经,宅舍光明。”《北斗经》说:“家有北斗经,长保亨利贞。”
《玉枢经》也说:“是经在处,当令土地司命,随所守护,雷部按临,以时稽审。若人家有此经,至诚安奉,即得祥烟满庭,庆云荫轩,祸乱不萌,吉福来萃。于其亡殁,不经地狱。所以者何?死即往生,生归善道,承天尊力,有此灵通,出入起居,佩带此经,众人所钦,鬼神所畏。”

有的人生活工作很忙,没时间诵经,能至诚供养经宝,同样有殊胜功德。

学道诵经万不可贪多!

学道诵经不可贪多。白玉蟾祖师说:“今但专佩一箓,专受一职,专行一法,专判一司文字,于一司将吏前,专用一符一水,不过只是心与神会,用之则灵耳。恰如真龙,但一滴水,便作滂沛,岂用如许繁耶!”

所以学道之士,不管是在家还是出家,奉行一部经典就可以。或者《玉枢》、《北斗》、《三官》、《黄庭》之类的,选一部就可以了。不要今天诵这部经,明天诵那部经,没有必要。古代祖师有的受持一箓,便可以成仙。多了就繁杂了,反而不能专一,不能感通。所以诵经也是如此,持之日久,自然感应。

#道教##微博问道#

白 话 FF 开 示 文 字 

我们人经常把对方的慈悲看成是对方的一种懦弱,而把自己这种非常强硬的思维看成是自己的一种勇敢,实际上这种勇敢会给自己造成更多的伤害。所以师父叫你们学佛人要学会修智慧,一定要修智慧。你不管见到什么样的人,不要去看这个人的是非善恶和过去,这跟你没关系,因为他这件事情做得对还是不对,你只要自己心中明白就可以了。然而他有善恶,有过去的那些不好的事情,你要带着一种精进的眼光来看,那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你知道这个事物在发展,它可以今天不好,可以明天变得更好,那么你这样自性不动——自己的本性就不会动了。这就是佛法界经常讲的,外境变化,而你的本性如如不动。

你去看一个人,经常一开口就是道人长短,他与佛菩萨的理念就是相违背的,因为菩萨不论别人的是非,因为你进入了是非中就会执著。你拥有着执著的心,你就会有执著的行,因为你的心指挥着你的行为,你就会给自己设立很多的屏障。很多人为什么在单位里不受人家喜欢?很简单,“你不喜欢我好了,我也不喜欢你,你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你呢”,他自己心中有一个屏障,他觉得别人总是错的,他是对的就可以了。这个要恰到好处,如果你自己的执著影响到你,使你与别人的关系不能融合,那你就是在障碍之中。有一个方法就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过头:你不喜欢的人,他讲什么话,你能不能随缘。如果他讲的笑话你能跟着他笑,如果他讲的你觉得不要听的话,你也能跟着他笑,说明你是随缘的,你就不会进入和他的这个障碍之中。有障碍的话你就得念消灾吉祥神咒,对不对?跟他化解,化解因缘——解结咒。

我们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要有认知,即认识和知道。这个世界上只要有善,它一定有恶;只要有恶的地方,它一定有善的地方。所以看人不要把别人看扁了。在这个世界上,看恶的事情,你也要想到还是有好人的;看到很多善的时候,你要想到不容易,还有很多阻碍在面前。你不执著,慢慢地你的境界就会自性不动,就是佛法讲的如如不动。不是说在人间看见了,你的心完全不动,实际上是你的心往哪儿动:你到底是进入是非中,还是如如不动地在佛法的本性之中。如果你今天在本性中,你就不会进入是非之中。

我这么讲,可能大家还不理解,师父举个例子,比方说两个人在吵架,你在边上最清楚这个人对还是那个人对。两个人吵得很厉害,你心中很明白。但是等到你实在憋不住,掺和进去了,你说“你这个人不对,你不能对女士这样的”,你以为她对,他不对,实际上你就进入了另外一个境界,而这个境界就是是非。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对别人不了解,我们就妄下定论;对这个人有点好感,可能就帮助他、包庇他。实际上这些都是因果,我们不懂。

师父举个简单例子,如果有两个人在车上碰了一下,那个女士被他碰了,很痛,但是这个女士一直在车上骂他,骂的时间长了,边上人会说,“好了,人家不响了,你骂什么”,到了最后,虽然这个女士被人家弄痛了,最后人家道理都到这个男士这里去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别人看到的只是一,没有看到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实际上,这件事情的发起还是由碰撞开始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有的时候你并不了解世间的真相,就像我们很多人在世界上一辈子,我们做错了这么多事情,为什么会做错?谁都不愿意做错事情,而这些事情因为你看不透,你觉得是对的,你后面才做错,所以当你做错了之后,你以为自己是对的,这就是人的无明。我们一辈子做了以为对的事情,到了年纪大的时候反过来看看,我们做错太多了;而有的时候我们觉得是做错的事情,现在反过来看看,我们是对了。

所以佛教界讲眼见亦非真,你眼睛看到的也并不是真的。比如家里有两个人吵架,爸爸妈妈如果吵架的话,不一定是爸爸对,也不一定是妈妈对的,但是孩子如果跟爸爸好,那就帮爸爸,觉得爸爸是对的,如果帮母亲,那么就觉得母亲是对的,只是人已经进入了是非当中,进入了一种偏见当中。而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够懂得眼睛看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的。

耳闻亦是假,你听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就像我们到了今天,在这个非常发达的社会,我们每一天看的这么多的新闻有多少条是真的,有多少条是假的,有的都是要辟谣的,有的都不是真实的,但是我们当时看了非常地气愤,或者非常地兴奋,然而在几个小时之后就知道了这个是真的消息还是假的消息。所以要先懂得内心如如不动,不管听到好的消息还是不好的消息,心中控制自己的心不要去动,不要去以为这件事情好或者这件事情不好。

明白这些道理,心如流水常自在。你们看,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水照样在流。你看我们在人间不管碰到什么事情,我们的心照样如如不动地学佛、念经、放生、许愿,对众生好,能够帮到众生,这就是我们的心如流水常自在。心中有佛性流淌,那我们不管碰到什么外在的环境变化,我们都能如如不动。云如翻滚何必有,也就是说:你今天看到云层翻滚,过一会儿它就没了;你今天的烦恼是今天的,明天就没了;明天有新的烦恼出来,后天有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出来。人活在人间应该守住自己的清净之心。

我们要懂得,不管做什么事情,有时候人的心情难免有不愉快不痛快的时候,用现在人的话讲,经常会遇到一些崩溃的事情。现在年轻人一开口就说:“师父,我崩溃了。”过去人不讲崩溃,过去人就是忧郁,想不通,痛苦,心里烦恼,现在人动不动就是崩溃了。不管发火、发怒、发飙、发脾气,你都是在生气。师父经常跟你们说,这个气是生出来的,你不生,哪来的气?你想不通,堵塞了,气门堵塞,气场不运作,然后你这个气就生出来了。但是不管你和谁生气,记住了,受伤的永远是你自己。你跟别人生气,不管谁对谁错,你们记住了,你一定首先受伤,而且你受的是重伤,所以真的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生气的。

生活本来就离不开烦恼的,你今天在这个世界中,你哪离得开烦恼?所以调整自己的心态非常重要。就像中医讲的,一个人要学会调养身心,调养自己的内脏,今天火大了,多喝点水。很多南方的佛友经常喜欢煲汤,最近天气比较凉,进补的时候到了,他就会煲些比较有营养、热性的汤来调补自己;如果是夏天,天气比较热,火气比较大,那么就要开始清补凉。每一个人都要学会调节自己,不让自己的心受到伤害,调整就会慢慢地恢复你心灵中的根本。根本是什么?本来就是平静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世界,每一天都会有人跟你搞,每一天都会有人骂你,每一天你都会不开心,那你去不开心干吗?调节好自己,无需顾虑太多,对不对?你的内心本来无一物的,只是你听到了别人说了你不好的话,或者眼睛看到了不开心的事情,你的心态才开始慢慢地改变。在心理学上来讲,就是要能够稳固自己内心的思维,不让这些思维受到环境的连锁影响,因为环境是一个连一个地让你来接受的。很多人脾气本来是不大的,一个不好的事情,不开心,再看见一件不开心的事情,在心理学上来讲,如果承受了三个以上,人的心态就开始慢慢地变化,不平衡。今天我看到你,就算我觉得你很讨厌,讲一次“觉得你很讨厌”,哎呀,能够忍耐;第二次又来了,再讲你,你又能忍耐;等到第三次再讲你,你也能忍耐;等到第四次,你开始脸不开心了,拉下来了;等到第五次的时候,你可能就指着他开始骂了。这就是人调节心态还不够有耐力。保持好自己的心态,否则一定会让自己的生活后悔,会让自己的命运后悔。

很多人小不忍则乱大谋。有时候你看到了眼前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原则性的变化、实质性的变化,只是外表的烦恼让你想到了“我想要去改变它,我想要去让它变化”,实际上真正的变化还没有,这就是我们人心态的转变,有时候就是一时冲动,后悔莫及。有的人知道自己今天的冲动会导致坐牢、打官司,但是他还是这么冲动地去做了,这就说明这个人控制自己的能力根本不够。

BHFF开 示 文 字 

我们人经常把对方的慈悲看成是对方的一种懦弱,而把自己这种非常强硬的思维看成是自己的一种勇敢,实际上这种勇敢会给自己造成更多的伤害。所以师父叫你们学佛人要学会修智慧,一定要修智慧。你不管见到什么样的人,不要去看这个人的是非善恶和过去,这跟你没关系,因为他这件事情做得对还是不对,你只要自己心中明白就可以了。然而他有善恶,有过去的那些不好的事情,你要带着一种精进的眼光来看,那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你知道这个事物在发展,它可以今天不好,可以明天变得更好,那么你这样自性不动——自己的本性就不会动了。这就是佛法界经常讲的,外境变化,而你的本性如如不动。

你去看一个人,经常一开口就是道人长短,他与佛菩萨的理念就是相违背的,因为菩萨不论别人的是非,因为你进入了是非中就会执著。你拥有着执著的心,你就会有执著的行,因为你的心指挥着你的行为,你就会给自己设立很多的屏障。很多人为什么在单位里不受人家喜欢?很简单,“你不喜欢我好了,我也不喜欢你,你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你呢”,他自己心中有一个屏障,他觉得别人总是错的,他是对的就可以了。这个要恰到好处,如果你自己的执著影响到你,使你与别人的关系不能融合,那你就是在障碍之中。有一个方法就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过头:你不喜欢的人,他讲什么话,你能不能随缘。如果他讲的笑话你能跟着他笑,如果他讲的你觉得不要听的话,你也能跟着他笑,说明你是随缘的,你就不会进入和他的这个障碍之中。有障碍的话你就得念消灾吉祥神咒,对不对?跟他化解,化解因缘——解结咒。

我们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要有认知,即认识和知道。这个世界上只要有善,它一定有恶;只要有恶的地方,它一定有善的地方。所以看人不要把别人看扁了。在这个世界上,看恶的事情,你也要想到还是有好人的;看到很多善的时候,你要想到不容易,还有很多阻碍在面前。你不执著,慢慢地你的境界就会自性不动,就是佛法讲的如如不动。不是说在人间看见了,你的心完全不动,实际上是你的心往哪儿动:你到底是进入是非中,还是如如不动地在佛法的本性之中。如果你今天在本性中,你就不会进入是非之中。

我这么讲,可能大家还不理解,师父举个例子,比方说两个人在吵架,你在边上最清楚这个人对还是那个人对。两个人吵得很厉害,你心中很明白。但是等到你实在憋不住,掺和进去了,你说“你这个人不对,你不能对女士这样的”,你以为她对,他不对,实际上你就进入了另外一个境界,而这个境界就是是非。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对别人不了解,我们就妄下定论;对这个人有点好感,可能就帮助他、包庇他。实际上这些都是因果,我们不懂。

师父举个简单例子,如果有两个人在车上碰了一下,那个女士被他碰了,很痛,但是这个女士一直在车上骂他,骂的时间长了,边上人会说,“好了,人家不响了,你骂什么”,到了最后,虽然这个女士被人家弄痛了,最后人家道理都到这个男士这里去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别人看到的只是一,没有看到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实际上,这件事情的发起还是由碰撞开始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有的时候你并不了解世间的真相,就像我们很多人在世界上一辈子,我们做错了这么多事情,为什么会做错?谁都不愿意做错事情,而这些事情因为你看不透,你觉得是对的,你后面才做错,所以当你做错了之后,你以为自己是对的,这就是人的无明。我们一辈子做了以为对的事情,到了年纪大的时候反过来看看,我们做错太多了;而有的时候我们觉得是做错的事情,现在反过来看看,我们是对了。

所以佛教界讲眼见亦非真,你眼睛看到的也并不是真的。比如家里有两个人吵架,爸爸妈妈如果吵架的话,不一定是爸爸对,也不一定是妈妈对的,但是孩子如果跟爸爸好,那就帮爸爸,觉得爸爸是对的,如果帮母亲,那么就觉得母亲是对的,只是人已经进入了是非当中,进入了一种偏见当中。而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够懂得眼睛看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的。

耳闻亦是假,你听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就像我们到了今天,在这个非常发达的社会,我们每一天看的这么多的新闻有多少条是真的,有多少条是假的,有的都是要辟谣的,有的都不是真实的,但是我们当时看了非常地气愤,或者非常地兴奋,然而在几个小时之后就知道了这个是真的消息还是假的消息。所以要先懂得内心如如不动,不管听到好的消息还是不好的消息,心中控制自己的心不要去动,不要去以为这件事情好或者这件事情不好。

明白这些道理,心如流水常自在。你们看,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水照样在流。你看我们在人间不管碰到什么事情,我们的心照样如如不动地学佛、念经、放生、许愿,对众生好,能够帮到众生,这就是我们的心如流水常自在。心中有佛性流淌,那我们不管碰到什么外在的环境变化,我们都能如如不动。云如翻滚何必有,也就是说:你今天看到云层翻滚,过一会儿它就没了;你今天的烦恼是今天的,明天就没了;明天有新的烦恼出来,后天有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出来。人活在人间应该守住自己的清净之心。

我们要懂得,不管做什么事情,有时候人的心情难免有不愉快不痛快的时候,用现在人的话讲,经常会遇到一些崩溃的事情。现在年轻人一开口就说:“师父,我崩溃了。”过去人不讲崩溃,过去人就是忧郁,想不通,痛苦,心里烦恼,现在人动不动就是崩溃了。不管发火、发怒、发飙、发脾气,你都是在生气。师父经常跟你们说,这个气是生出来的,你不生,哪来的气?你想不通,堵塞了,气门堵塞,气场不运作,然后你这个气就生出来了。但是不管你和谁生气,记住了,受伤的永远是你自己。你跟别人生气,不管谁对谁错,你们记住了,你一定首先受伤,而且你受的是重伤,所以真的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生气的。

生活本来就离不开烦恼的,你今天在这个世界中,你哪离得开烦恼?所以调整自己的心态非常重要。就像中医讲的,一个人要学会调养身心,调养自己的内脏,今天火大了,多喝点水。很多南方的佛友经常喜欢煲汤,最近天气比较凉,进补的时候到了,他就会煲些比较有营养、热性的汤来调补自己;如果是夏天,天气比较热,火气比较大,那么就要开始清补凉。每一个人都要学会调节自己,不让自己的心受到伤害,调整就会慢慢地恢复你心灵中的根本。根本是什么?本来就是平静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世界,每一天都会有人跟你搞,每一天都会有人骂你,每一天你都会不开心,那你去不开心干吗?调节好自己,无需顾虑太多,对不对?你的内心本来无一物的,只是你听到了别人说了你不好的话,或者眼睛看到了不开心的事情,你的心态才开始慢慢地改变。在心理学上来讲,就是要能够稳固自己内心的思维,不让这些思维受到环境的连锁影响,因为环境是一个连一个地让你来接受的。很多人脾气本来是不大的,一个不好的事情,不开心,再看见一件不开心的事情,在心理学上来讲,如果承受了三个以上,人的心态就开始慢慢地变化,不平衡。今天我看到你,就算我觉得你很讨厌,讲一次“觉得你很讨厌”,哎呀,能够忍耐;第二次又来了,再讲你,你又能忍耐;等到第三次再讲你,你也能忍耐;等到第四次,你开始脸不开心了,拉下来了;等到第五次的时候,你可能就指着他开始骂了。这就是人调节心态还不够有耐力。保持好自己的心态,否则一定会让自己的生活后悔,会让自己的命运后悔。

很多人小不忍则乱大谋。有时候你看到了眼前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原则性的变化、实质性的变化,只是外表的烦恼让你想到了“我想要去改变它,我想要去让它变化”,实际上真正的变化还没有,这就是我们人心态的转变,有时候就是一时冲动,后悔莫及。有的人知道自己今天的冲动会导致坐牢、打官司,但是他还是这么冲动地去做了,这就说明这个人控制自己的能力根本不够。

我分享了【动善因,结善果】, 快来看吧! | https://t.cn/A6tXSpDz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这里,又️谢谢老大,logo设计这块,自然不用讲太多,我想要的,他都知道,甚至没有怎么沟通,但是因为最近被装修搞到崩溃,天天信息轰炸他,除了我可能也没谁了……
  • 每天都感觉好快,而且好多事情做,却无从下手。今天大风天小雨零零星星的,下午笑笑从两点开始一觉睡了两小时,醒来吃了龙眼、玉米、核桃,晚餐简单吃了几颗汤圆,一枚蛋黄
  • 近日,纽约西奈山医学院(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员对人类小胶质细胞进行了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了21个与阿尔茨海默病
  • #廖京生[超话]#连续在廖叔@廖京生01 签到的第925天 不管你在不在 我都会在 又或者您半年微博都不再更新一直背地里偷偷观察您的状态 以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方
  • ❶❷. 杂记plog❶❸. ᵕ̈ ᐝ 干饭日常❶❹. 一声长叹总结最近⏰❶❺. Q:你可爱了几斤 ˃̶͈ ˂̶͈❶❻. 不会过期的关系❶❼. 闷声
  • 希望自己为自己一直记录下去,希望每个阶段都不缺席,希望未来某天的自己回头看时只感叹不后悔,希望当看到某句话或某张照片时记起当时的每个细节嘴角不自觉露出笑容,跟自
  • #总博主[超话]# 穿红棉袄梳花辫,脸娇羞表情九儿! 九儿歌曲曲悠扬,多少柔情多少梦! 又见宝贝现龙踪,令人向往爱天堂! 欣喜若狂喜极泣,终于又见宝贝你! 深情
  • 我去翻了一下bb的微博p2—p5都是彬彬近几年情人节前后发的微博基本不在情人节当天发微博啊!我去翻了一下bb的微博p2—p5都是彬彬近几年情人节前后发的微博基本
  • #Wendy[超话]##wendy# #孙胜完# 『Wendy Day』之成绩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争气的狗狗完因为活力满满的魅力富人当然是我们的争气小狗孙胜完p1
  • 生而为人,来是偶然,去是必然,这一来一去之间的这个过程,就叫人生,如何更好地走完这趟旅程,我想,一半掌握在上帝手上,一半掌控在自己手中。这世间,没有谁是你一生的
  • 曾经你嫌我胖,如今我瘦了,曾经你嫌我谎话连篇,如今我半个字的谎话都不会说,曾经你觉得我丑,如今我虽然不是美若天仙,但最起码美,曾经你说带我去泰国,广西,再到我们
  • #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双碳目标##碳市场# 【欧盟碳边境税达成一致,碳市场将纳七行业】碳中和产业情报第15期(3月16日)采集碳中和产业最新情报
  • 22.被人占了便宜还假装没事的人呢,才是最蠢的,你以为你的好脾气,宽容,就能够为你带来好印象,在别人眼里只会觉得你老实,更好欺负,下次还会占你的便宜,你对别人的
  • ”林雨洛也满是歉意,当时她被能和她三哥见面冲昏了头脑,于是就头脑一热拉着人去报名了,现在想想,以她这垃圾的音乐天赋,去参加比赛不是丢人现眼吗?” “呵呵呵,你
  • ——那么就是说比起想要做什么,其实更想让别人看到自己是这个样子的,是好的意味的“背叛”。这样的6个人集中一起组成SixTONES时,看到的人都可以惊叹“太棒了吧
  • 三年的时间,在佛教史上,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的修行人,有的站着往生,有的坐着往生,不但给净土学人做出了典范,而且给太上做了证转:三年时间持之以恒的行善
  • #午间文艺# | 《日子》 / 北岛用抽屉锁住自己的秘密在喜爱的书上留下批语信投进邮箱,默默地站一会儿风中打量着行人,毫无顾忌留意着霓虹灯闪烁的橱窗电话间里投
  • ” 我看到老公的脸色大变,我赶紧抢先说话:“爸,我也不瞒你说,这次妈妈生病,我们只有这3000块钱,多一分钱都没有!” 停了一下,她说:“当然,你也是我的孩子,
  • 【岳岳/木子洋/灵超】oner青岛演唱会时间:2022-09-17 周六 19:30【岳岳/木子洋/灵超】oner青岛演唱会地点:青岛糖宝TEMPOL LIVE
  • 现实佐助内心想着,不管怎么好好说,这个人的嫉妒心都是这么严重然后火影佐助把自己的黑暗火影袍脱下来和他交换,让佐助代替他去自己世界一周,自己想要一周的时间和这个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