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南宋、南明这三者通常被拿到一起讨论,因为三者都是在一个完整汉人政权(占据汉族传统势力范围)遭受少数民族打击、剩下半壁江山之后的政权存在形式。尤其是前两者,通常被相提并论,因为他们都坚持了百年以上(东晋公元317到420年,南宋公元1127到1276年),而南明与两者相比,似乎有点另类,因为南明只有短短18年(公元1644年到1662年)。

为何南明没有像东晋和南宋那般坚持到百年以上呢?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分析过原因,当时笔者主要从皇位继承(领导集团凝聚力)、经济实力和名将统帅三个方面做了分析。诚然,南明与东晋、南宋在这三方面都处于劣势,南明的弘光、隆武和永历都没有晋元帝和宋高宗那样无可争议,内忧外患中的南明也不如“被斩首”的宋朝那般富裕,也没有东晋王谢家族和南宋初年的中兴名将群。其实,除了上述的三个因素外,笔者还遗漏了一些重要的原因,比如外部形势(外患),本文就从外患方面来分析三者之间的异同。

东晋——面对强悍却一盘散沙的“五胡十六国”

魏晋时期,中原地区连年征战,人口急剧减少,为了补充劳动力的不足,北方统治者不断引进少数民族内迁,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主要包括匈奴、羯、氐、羌以及鲜卑五族,然而正是这五族的内迁,导致了日后的动乱。

内迁之后的少数民族人民“服事供职,同于编户”,少数民族承担着较重的赋税,甚至为奴为仆,所以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并不满意,很快便爆发了叛乱。先是氐族李特的流民起义,之后羯、羌也随之叛乱,然而真正对汉人政权造成伤害的还是汉族的老敌人——匈奴。匈奴左部帅刘渊趁着西晋八王之乱率领匈奴部众建立功业,建立了汉赵政权。之后,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羯、氐、羌以及鲜卑)在北方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政权,通常被称作“五胡十六国”(出自北魏崔鸿创作的《十六国春秋》)。

纵观中国朝代史,我们会发现,在东晋(317-420年)时期,中国北方与之抗衡的并不是一个整体的政权,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统一的十六个甚至更多的政权,这些政权在中国北方又互相攻讦,并不能形成一致的对外合力。

在北魏(鲜卑族)统一中国北方之前,只有前秦在公元376年短暂地统一过,雄心勃勃的前秦皇帝苻坚于在统一北方之后不断攻击东晋,意欲统一全国。最终双方于公元383年爆发了著名的淝水之战。这一战,苻坚率领的多民族大军讨伐江南的东晋,从人数上来说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有“投鞭断流”之说,而东晋则由谢安、谢玄等名臣名将应战。最终战果出人意料,数十万前秦大军被东晋利用天险和计谋击败,前秦皇帝苻坚望风而逃,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说。在此之后,原本依附于苻坚的鲜卑人慕容垂、羌人姚苌等人随后叛变,前秦的政权开始瓦解。

这也说明了为何东晋在面对如此多的少数民族时,依然能够保持一百多年的国祚,因为这些少数民族虽然数量众多、彪悍善战,但是却缺乏一个统一众人的领袖,各民族、政权之间互相攻讦、内耗严重,导致无力将统治继续南扩,而这也使得东晋能够偏安江左。

南宋——面对表面统一却内耗不断的金国

南宋,和东晋不同的是,南宋先后面对金国和蒙元两个少数民族政权,这两个政权有别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他们统治区域大,而且到了南宋时期,立国都很久。然而,南宋却在这两个强敌面前屹立了一百余年,那么“孱弱”的南宋依靠的是什么呢?

金国从1115年建国起,10年后灭辽国,12年后灭北宋,一时间当时东亚地区最强大的两个国家都倒在了金国的骑兵旋风之下。幸好有岳飞、韩世忠等中兴名将的存在,北宋得以在军事上抵挡住了金军的继续南下,与金国形成南北对峙之势。但是,另一方面,金国自身的问题,也是南宋得以继续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消灭北宋之后,金国朝廷分成了主战和主和两派,双方互相斗争,而之后金熙宗与权臣之间的争斗,被右丞相海陵王完颜亮所杀,之后完颜亮即位称帝。称帝之后的完颜亮执意南征,意图和南宋再开战端,但是完颜亮生性嗜杀,很多金国宗室和大臣都遭其毒手,所以完颜亮并不受拥戴。1162年,完颜亮率军南征南宋,不料后院起火,西北契丹叛变,宗室完颜雍又自立为帝,然而此时完颜亮仍然冥顽不明,执意渡江消灭南宋,导致部下发动兵变,完颜亮被杀,而宋朝则趁势击败金军,收复淮南,从此之后金军再不复南征。

除了宗室的内乱之外,金国还面临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他的北方出现了一个更为强悍的少数民族,蒙古。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因为此前金国对蒙古部落实施残酷的压迫,导致蒙古对金国充满着敌意,所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便发动蒙金战争,已经汉化多年的金国自然不是天下无敌的蒙古铁骑的对手。正是这个北方新兴的强敌牵扯了金国大部分的经历,导致金国无力南下,南宋得以维持在江南的统治。

南明——面对团结、有野心且有谋略的清朝

明朝或者南明的外患很简单,就是东北兴起的后金(后改国号为清)。虽然相比于之前的南宋面对的金国,清朝(后金)的军队战斗力不见得高很多,但是清朝幸运的是他们出了两个高明的政治家——皇太极和多尔衮。

皇太极和多尔衮身处关外,却十分关注明朝农民起义的发展,皇太极指示清军“如遇流贼,宜云尔等见明政紊乱,激而成变。我国来征,亦正为此。以善言抚谕之。申戒士卒,勿误杀彼一二人,致与交恶。”而多尔衮在摄政之后甚至主动联络李自成,“欲与诸公(李自成等农民起义领袖)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不知尊意何如耳。”

清朝并非没有过危机,但是幸运的是他们完美地化解了,避免了流血冲突,保存了清朝的实力和统治阶级的团结。1643年,皇太极猝死,长子豪格和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争立皇位,双方背后的两黄旗和两白旗一度势均力敌,流血冲突一触即发。倘若此时爆发冲突,损兵折将不说,清朝的统治阶级内部必定分裂,满族作为少数民族,本身实力就很有限,经不起如此折腾。所幸的是,最后大家接受了折中方案——由皇太极六岁的皇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皇帝。就这样,一次几乎不可避免的流血冲突消弭了,清朝的实力得以保存。

而入关之后,摄政王多尔衮成了清朝经略内地的政治首脑,他在早期投降的汉人范文程和洪承畴等人的建议之下极力笼络汉人,很多明朝降将投降了清朝,高官厚禄并得到了重用。这些行为一举两得,既削减了抵抗的汉人势力,也增加了自己镇压汉人、进一步夺取天下的实力,“以汉攻汉”是多尔衮和清朝的既定方针。

而在南下之前,清朝已经收服了蒙古,使这个昔日纵横天下的民族成了自己的附庸。之后,又侵占了朝鲜,使之脱离明朝的保护,成了自己的附属国。所以,清军南下之后在北方和西方再无后顾之忧,能够专心应对明朝。

南明面对的是一个没有后顾之忧、内部铁板一块又富有野心和政治智慧的清朝。而东晋面对的五胡十六国,虽然野蛮有战斗力,但是缺乏统一的领导,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势力,是一盘散沙,自然无力征服实力尚存的东晋。而南宋面对的金国,虽然已经统一,但是同样内忧外患,王朝初期的锐气被耗尽之后再也无力南下。这恐怕也就解释了为何南明只坚持了18年,而东晋和南宋都支撑了百年以上。

参考文献:《南明史》、《清太宗实录》、《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
#历史##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礼仪——

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也创造出极其绚烂的精神文明。中国人也因此以勤劳智慧、好学进取的形象和彬彬有礼、和睦谦逊的风貌著称于世。我国古代的礼仪正体现了这种文明风貌。

(一)居家

一、为人子不晏(晚)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二、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三、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四、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五、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六、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七、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八、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

九、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十、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

十一、不挑剔食之美恶。

十二、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二)处世

一、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三、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 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

四、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

五、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六、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七、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八、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须求

解,开罪于我应加恕。

九、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

十、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十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十二、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十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四、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须造门请问。

(三)聚餐

一、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

二、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

三、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

四、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礼谢后食。

五、主人敬酒毕,正客须回敬主人。

六、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七、用箸夹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

八、箸匙不向碗盘顶心取菜取汤。

九、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十、匙有余沥必倾尽,方再入公食器中。

十一、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十二、箸匙所取肴菜,不倍于他人。

十三、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十四、咳嗽必转身向后。

十五、勿叱狗,不投骨于狗。

十六、碗中不留饭粒。

十七、不对人剔牙齿。

十八、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

十九、起席,主逊言慢待,客称谢。

二十、宴毕,主人进巾进茶。

(四)出门

一、衣冠不求华美,惟须整洁。

二、见长者,必趋致敬。

三、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四、逢桥先下马,过渡莫争船。

五、乘车见长者必下,见幼者亦须与之颔首为礼。

六、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人。

七、车马繁杂冲区,不招呼敬礼。

八、不立在路上久谈。

九、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

十、行走时,步履宜稳重,并宜张胸闭口,目向前视。

十一、遇妇女老弱,应尽先让路。

十二、途次有人问路,须详为指示;问路于人,须随即称谢。

(五)访人

一、先立外轻轻扣门,主人让入方入。

二、入内有他客,主人为介绍,须一一为礼,辞出时亦如之。

三、入内见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

四、坐谈时见有他客来,即辞出。

五、坐立必正,不倾听,不哗笑。

六、不携一切动物上堂。

七、主人室内之信件文书,概不取看。

八、谈话应答必顾望。

九、将上堂,声必扬。

十、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十一、主人欠伸,或看钟表,即须辞出。

十二、饭及眠时不访客。

十三、晋谒长官尊长,应先鞠躬敬礼,然后就座;及退,亦然。

十四、与长官尊长,及妇女行握手礼时,应俟其先行伸手,然后敬谨与握。

十五、访客不遇,或留片,或写字登留言牌。

(六)会客

一、见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请姓字住址。

二、及门先趋,为客启阖。

三、每门必让客先行。

四、入门必为客安座。

五、室内有他客,应与介绍,先介幼于长,介卑于尊,介近于远,同伦则介前于后。

六、敬茶果先长后幼,先生后熟。

七、主人必下座,举杯让茶。

八、客去必送致敬,远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九、远方客专来,须备饮食寝室,导厕所,导沐浴。

十、远方客去,必送至驿站,望车开远,始返。

(七)旅行

一、将远行,必辞亲友,祭祖辞亲。

二、远到目的地,必先拜访有关人士。

三、归来必谒亲友,或略送土物。

四、远行之亲友辞行,必往送行,事前或赠物,或宴饯。

五、远方客来拜访,须往答拜,或设宴接风。

六、旅人归来拜,须诣回拜,或设宴洗尘。

七、受人之送行及饯别,达到所在地,须一一函谢。

八、人之接风或洗尘毕,须还席。

九、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

十、入国不驰,入村里必下车马。

(八)对众

一、他人正谈话,不在中间插言。

二、两人对谈,不向中间穿走。

三、不高声喧哗扰乱他人视听。

四、不横坐,不横腿,不扪脚。

五、不隔席谈话。

六、坐不掀起椅凳之后方。

七、衣帽不加于他人之衣帽上。

八、不向人喷水吐痰。

九、不向人呵欠,舒伸,嚏喷。

(九)馈赠

一、礼尚往来,来而不往,往而不来,皆非礼也。

二、赐人不曰来取,与人不问所欲。

三、赠人物品,必谦必敬。

四、赠人物品,外必用包裹,婚丧庆寿例外。

五、平素赠物,座有他客,须避观听,远来及初晤,可不避。

六、受赠先略谦辞后受,称谢,逾日须往拜。

七、长者赐,不敢辞。

(十)庆吊

一、参加吉礼,不谈衰丧话,不戚容,不啼泣。

二、居丧不参加吉礼,只送仪物。

三、丧服不入公门,不观吉礼。

四、贺婚在众宾前,辞不谐谑。

五、临丧不笑。

六、里有殡,不巷歌。

七、饭于丧家,酒不赭颜。

八、佩会葬徽章者,礼终即卸去,不佩带他往。

《法华经》用心良苦说灭度
(第一百七十段)
【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捣筛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恼,无复众患。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
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瘥。作是教已,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无复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闻子悉已得瘥,寻便来归,咸使见之。诸善男子!于意云何?颇有人、能说此良医虚妄罪否?不也、世尊!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众生故,以方便力、言当灭度,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虚妄过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说:以上比喻中所说的这个良医,他有很多的儿子,有十个、二十个、甚至上百个。良医因为有事,到很远的其他国家应诊去了,这些儿子们在父亲出远门后,饮了他处的毒药,药性发作后,胸闷烦乱,反复昏迷倒地。
这时身为良医的父亲刚从他国回来,儿子们中毒后,有些已失去本心,神经错乱,意识模糊,也有神志比较清醒的人,看见父亲回来了,都生大欢喜,又是跪拜、又是问候,终于等到父亲平安归来,于是对父亲说:我们太愚痴了,你老人家走后,我们误服了毒药,唯愿父亲救命,为我们解毒治病,再给予我们本来应有的正常寿命。
这位良医父亲见儿子们万般苦恼,于是依药方对症施治,用最好的药草,色香味美俱全,然后捣为粉末,过筛和合,让儿子们服用,并对他们说:这是大良药,色香味美,样样具足,你们服用后,可迅速解出病痛苦恼,不会有后遗症。
这些儿子里,有没有失心的,见到色香味美的良药,立刻就服用了,病也立刻就好了。但那些失心的人,见到父亲回来,虽然也欢喜问候,请求治病,但给他们药时,却又不愿意服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他们中毒太深,毒气深入,已失去本心,对这色香味美的良药,却说味不美,而不肯服用。
于是父亲就想:此子真是可怜愍者,但也不能怨他们,是因为他们中毒太深才造成的心识颠倒,虽然看见我也能心生欢喜,也求救命治疗,但给他们这么好的药,却不肯服用,我应当用方便法,让其自愿服用此药。于是就对这些儿子们说:
你们应当知道,我已衰老,死期已至,今将良药留于此处,你们可随时服用,不要担心吃了药病不会好,吃了药病是一定会好的。说完这些话后,父亲又到他国去了,并派人去告诉他的这些儿子们,说他们的父亲已经死了。
儿子们听闻父亲已死的消息后,心生大忧恼,心里面想:父亲在的时候,慈悲怜愍我们,见我们有什么问题就及时救护,现在离开我们客死他乡,我们也成了孤儿,失去了依靠。于是心里常常伤感,在伤感中,忽然一下醒悟了,醒悟了父亲留下的药,还真是色香味美,立刻就服用了,中毒所得的病也立刻痊愈了。其父听说儿子们的病都好了,又回到家来,与儿子们再次相见。
这一段是佛用的比喻法,上面所说的良医父亲:比喻佛。十个儿子比喻为小乘人、二十个儿子比喻为二乘人,上百数的儿子比喻三界六道一切众生。良医父亲到他国应诊,比喻佛示现涅槃。
良医父亲从他国回来,比喻佛为救众生出离生死,故而又出现于世,并示现八相成道。儿子们误服毒药比喻众生认假为真,或迷失心性、或堕入外道、或乐于小法,在五欲六尘中服下贪嗔痴三毒。中毒浅的比喻自愿修出世法的菩萨、中毒深的比喻不求彻底解脱的声闻缘觉人。留下的良药比喻佛涅槃后留下的三藏十二部经教,若能依教奉行,定能成无上正觉,如良药能医好一切疾病一样。
药方比喻四谛法、十二因缘法、六度万行法等法宝。对症施治比喻三乘方便法、良药比喻一乘佛法。相信良药并立刻饮下良药比喻大彻大悟,已入一乘了义的大乘菩萨。从不相信到相信并服下良药比喻回小向大的小乘人和二乘人。良医见儿子们病已好又回来了,比喻如来并没有入涅槃,所谓涅槃之说,只是方便法的示现。
佛说:诸位善男子!你们意下如何?会不会有人说这良医,没有死却说自己死了,犯有虚妄罪?弥勒菩萨回答说:世尊!良医为了治病救人,如此用心良苦,是没有人会这样认为的,不犯虚妄罪。
佛说:我和上面所说的譬喻是一样的,我成佛以来,已过了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了度化众生,以方便力,说当有灭度,其实并未灭度,就如良医说自己死了,而实际并没有死一样。
以上说的“阿僧祇劫”是什么意思呢?阿僧祇劫指宇宙在“成住坏空”的过程中,反复生灭,轮回流转,每一周期大约要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称此为一大阿僧祇劫。但阿僧祇劫还有其他很多种算法,有的算出是七十亿年、有的算出是一千万兆兆兆兆兆兆兆兆年,差距很大,此不多论,还是让史学家去考证吧!我们只需要知道阿僧祇劫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概念就行了。
那么“灭度”又是怎么回事呢?灭度是涅槃的旧译、新译圆寂。指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之义。意思是离生死之苦、全静妙之乐、穷尽极致之果德。就此中所谓离生死之苦而言,贤圣命终,称为圆寂,就是入涅槃了。
佛说:我以方便力说灭度,也没有人能说我这种说法,是虚妄或者是过失吧!因为这种说法如良医未死言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救度众生,用心是良苦的。这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如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吴越[超话]# 八角亭谜雾|周亚梅|EP 5-6 整个绍武市笼罩在迷蒙烟雨中 杏花的香气蔓延 一个温文尔雅 容貌秀丽的女人 穿梭在狭长的弄堂里 脑
  • #托福[超话]# 分享个隔壁雅思的情况: 【雅思indicator紧急情况】 收到图中邮件的考生,9.15雅思indicator考试无法正常进行,且官方不退还
  • #每日一善[超话]# #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正警风、促规范、强素质、树形象”警务礼仪培训——常福家走金钟派出所为加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规范民辅警执法行为、
  • 在学校附近义教一个学期,在这个村子支教几天,感觉是不一样的。 在这个小村庄,曾经问过一个小朋友她几岁了,读几年级,当时她的回答是“十二岁,三年级了”,也问过其他
  • 暮蝉沉寂,秋月无边[月亮]终于可以放下浮躁,开启一场舒适运动,去聆听身体的声音 试试换上TK2748长裤,始终如一的强韧下,丝丝温柔包裹脚踝。跑步、跳跃、HII
  • #李佳琦直播##李佳琦# 之前写薇娅和李佳琦面相的时候, 我说更看好薇娅事业的发展, 看评论大多数人说更喜欢看李佳琦直播。 其实人缘好,和能力强, 完全是两
  • #电视剧余生请多指教[超话]##杨紫1106生日快乐# #杨紫林之校# “我一直在努力,虽然可能对演员来说,要拍多少作品或一定要演什么作品是不可控的,也没有什
  • 生日快乐呀[蛋糕] 今年许了三个愿望 第一愿家人朋友身体健康 这个最重要 第二愿工作顺利 可以有一笔小小的存款 第三愿大家遇事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都说说出来的
  • 雨夜的一锅面 一到,有人烧饭的日子,就是外面吃,看完晚报就走,那我就先拍照片玩玩,假期后期和近一周把安藤的三本书都读完了,老规矩要写写读书笔记,把书全部摊出来
  • #郑州太古可口可乐小贴士#[可乐][可乐]无糖or有糖,小阔爱们更喜欢喝哪种可乐呢?[并不简单][并不简单]1963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首款低糖饮料-TaB,
  •   Oh,shit! 好长时间没有去关注我之前加关注的一些歌手和组合,没想到最近他们更新了很多的专辑,感觉都要听不过来了。  今天打开网易云一看,我的消息都99
  • #高速公路畅通行动# #880高速路况# 事故: ★G5京昆高速太祁段,往吕梁方向,晋祠与清徐南站之间,发生一辆小轿车自燃事故,请过往车辆注意避让。 ★S40灵
  • 1967年春,香港爆发反对英国殖民政府的“五月风暴”,这场危机对房地产业的打击仅次于二战,不胫而走的“武装解放香港”谣言,让许多商人闻风之后远走南洋。 但是,
  • #戏宝玩具屋[超话]# 记得当年的红白机么?看到这些黄卡是不是你也有想到当时打游戏的场景? 这些卡最爱玩的就是图3中的那盘儿,魂斗罗、绿色兵团、赤色要
  • 职场老鸟总结的14个职场经验~ 1.不要告诉你的同事你有离职打算。 在要办离职之前不要告诉原公司的任何人,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最安全利益。 离职对公司来说是
  • 今天是在上海的最后一次演出,也快要封箱了,谢幕时周涛哭的太伤心,心都要碎了。 突然想到今年2月份爷爷突然离世,也是在冬天,也是在穿着棉衣,我眼睁睁的看着一个生命
  • 在她的直播间,每款商品上架几秒钟,库存便可抢购完毕,她用自己的口碑力量,让直播卖货变成了一件看起来十分容易的事情。她叫薇娅,名副其实的直播头部流量,粉丝数高达数
  • 意难平的句子 1.吹风可以清醒的话,感冒也没关系。 2.故事的结尾,心上人都是远方人。 3.于是跃入人海,各有风雨灿烂。 4.“我在你心里算什么?”“你
  • #艺起来乌镇看戏# 03.《游戏男孩》乌镇的首演,觉得主创们还是有点紧,节奏稍微急了一些,不过就像他们演后说的一样,还会有不断的调整!蛮喜欢这个故事的设定的,从
  • 洗澡一看,今天搬完东西腿上真是多了好多淤青[泪] 我究竟在想啥,为了让超哥能吃上午饭+睡个好觉上56节的课,居然让他别来了[裂开] 感冒进程:鼻塞[裂开] 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