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天撼地上锣鼓】 史耀增/文 史沛鸿/图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合阳县境41.2公里。黄河西塬畔从北往南分布着大小不同的村庄,在徐水汇入黄河之处的南塬上有个东雷村,村里有一样古老而独特的民俗——正月十五上锣鼓。这种民俗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但一直传承至今。这种民俗无论是活动的组织和表演形式,还是所使用的鼓铙,以及鼓手、锣手们奇特的装扮,都与众不同,饱含浓郁的祭祀色彩。2017年,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的专家们对命名合阳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时进行评审,当看完上锣鼓的表演后,由衷赞叹道:“你们合阳人了不起,把中华民族六七千年前的部落文化传承下来了!”
  橘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却为枳,是因为“水土异也”。为什么上锣鼓单单在东雷村里才有?据村中老人和热好家们(当地方言,指热爱、喜欢此类活动的人)讲述,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因。东雷村村南有一块半岛状的塬伸向黄河中央,站在这里往北望可见到禹门,朝南看隐约可见扼陕、豫、晋三省咽喉的金陡潼关,可谓“挥手堪指雷首月,举目能识禹门船”,当地人称“看船嘴”。黄河出了禹门,河床开阔平坦,流速减慢,分成许多支流。到了和东雷村隔河相望的山西省临猗县赵村村北,受冲积台地的阻隔,又汇成一股,流向西南,斜着向“看船嘴”奔来。所以这里不管是枯水期还是涨水期,也不论上游的主流靠哪边,常年四季可以行船,当地人称“铁码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里打船的、当水手的也就多。除了方便过往客商外还把山西的优质煤炭(俗称东炭)、运城的潞盐和铁器等运到合阳,这对当时没一家煤矿,燃料十分困难的合阳县来说,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船主们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生意兴隆”“四季平安”,每年新春伊始,都要为供在村东“三官庙”(内有“水官”)里的神唱戏,闹社火,上锣鼓,以图消灾免祸。后来随着陆上交通的发展,“铁码头”虽然冷落了,三官庙也在抗日战争中修河防工事时拆毁了,但“上锣鼓”这种娱神的民俗形式却保留了下来。改革开放之后,差不多每次上锣鼓之前,都要在黄河塬畔的打麦场上举行隆重的祭河神仪式,这应该看作是当年祭水神仪式的一种延续。
  过去该村社火队伍的最前头打一面大旗,约一米宽、五六米长。杏黄色缎子作心,黑平绒镶边,中间的黑平绒字足有斗大。笔者1961年元宵节第一次看东雷社火,只记得开头四字是:“有疫于郊”,下面的字因为当时人头攒动,拥拥挤挤,再加上火铳硝烟弥漫,看不甚清。这面大旗被“破四旧”的烈火化为灰烬,如今几十年过去,遍访村中老人,竟无一人能记得清上面的字还有些什么,实在遗憾。但仅由开头四字可以推知,该村的出社火、上锣鼓都和祈福、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民间活动。上锣鼓从何时起源的?无据可考,更无文字记载。问村中老人,都说:“先人手里一直就是这向!”
  东雷村因为有塬下黄河边的“铁码头”,当水手、运炭的人也就多。常年的水上生活,艰苦的吃住条件,练就他们强健的体魄,铸造了他们和黄河一样开朗坚强的性格。东雷村虽然靠着黄河,人畜用水却非常困难,过去一直靠双肩挑,上坡下塬,来回成十里。笨重的水桶装上100多斤重的水,可真够苦的。东雷村东靠黄河,北依徐水沟,南临太里沟,往西和中雷村相隔仅二里地,耕地十分狭窄,每人平均一亩多些,沟坡地是耕地的重要补充部分。这种坡地多是羊肠小道,耕作十分不便,运粪土靠担,收庄稼靠背,一步不鼓劲也挪不动。所以过去合阳县东乡流传的一首民间歌谣说:“饿死饿活,甭给中东雷熬活。做的重活,吃的黑馍。不是人担,就是驴驮。”尽管如此,但东雷人喜爱这生养他们的地方,经常用幽默的口气说:“我们是喝崖水长大的,人粗糙。”外村的小伙子看着东雷人担上水健步如飞,背着整齐的柴火捆神态自若,不由眼红,但却打心底里佩服!东雷人粗犷豪放、赤诚淳朴的性格,和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试想想,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没有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能和黄河中的激流险滩搏斗吗?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能年复一年地在那沟坡地上夺取丰收吗?而这种种也必然要在民间艺术形式中体现出来。上锣鼓用的乐器也颇具特色。大鼓比周围村的略小些,直径约二尺、高二尺五左右,但铙却是专门定做的,比其他村的大得多,一般的一副五到七斤,重了一倍,敲起来声音洪亮,可以传得很远。时间长了铙钹的颜色会变黑,村民亲切地称其为“黑老鸹”。上锣鼓的人全都赤着上身(近年来有的穿背心),斜挂一串马铃,虽是隆冬寒天,只穿一条短裤。搭眼一看,便觉得“陕西楞娃”的味儿特浓。但据老年人讲,从来没发现有人感冒过。甚至敲大鼓的人身后还专门有个人用小簸箕扇凉呢!有的人用核桃皮挖个洞做成“眼镜”,或者用破草帽扯去遮檐戴在头上,上插一根红萝ト,再插几根鸡毛;也有的戴个牛笼嘴,脸上随意用红白黑涂抹,样子十分滑稽可笑。
  上锣鼓早先在南北两条大巷里轮流进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改在村中间的广场上进行,南北两社的锣鼓对扎营盘,具有明显的对抗性,争斗性。起初时各敲各的,互不干涉。上锣鼓开始,敲的鼓点叫“排锣”。节奏较缓,十分整齐,是在酝酿情绪,同时向看热闹的人宣告:上锣鼓马上就要开始了,当然还有呼叫那些尚未到场的同伴的意思;接下来的鼓点称为“流水”,比“排锣”节奏加快,花样也多,向对方挑战的意思十分明显,显示鼓手敲打水平也在这一部分;再下来进入“上鼓”阶段,此时敲打的人情绪发展到高潮,鼓手骑马蹲裆,敲锣的一脚踏鼓,一脚踩地,锣棰经头部划弧,先击鼓,后击锣。鼓手则高举鼓槌,和锣手调开击鼓,否则就要砸烂手的。鼓手和锣手边敲边围鼓转圈,十分整齐。敲铙钹的和准备替换的站成一个大圆圈,双手举过头顶,矫健有力。此时鼓点节奏急促,气氛热烈,有如爆豆一般,观众受到感染,随着鼓的节奏齐声“噢——”“噢——”地高呼。气氛酝酿成熟了,领头的人使个手势,鼓点换成“乱刮风”。锣、鼓、钹齐鸣,没有明显的节拍,有如风吹梢林,松涛怒吼,又似大海涨潮,浊浪排空。只听领头人“吁——”的一声悠长的口哨,早已做好准备的一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猛地蹲下身,双手抓住大鼓上的铁环,抡上脊背,扛上便跑,其他人在后紧随;另一家见状,同样扛鼓便追。于是两家在广场上追逐,追上了,便要硬把自家的鼓摞在对方的鼓上面,对方不但不让,也想占上风呢!据老人说,上锣鼓的“上”就是由此而得名的。如此来回两三个回合之后,两社锣鼓摆在一起,整整齐齐地敲打一阵,当晚活动便告结束。一般的从正月十四到十六进行三个晚上。
  上锣鼓的时候,天上一轮明月高照,地下万盏灯笼争辉,芦苇扎成的火把高高举起,枣刺、干柴、麦秸笼起的火堆熊熊燃烧;火铳震天,硝烟弥漫,口哨声此起彼伏,动人心魄。马铃哗哗,喊声阵阵,你要在我的锣上敲一下,我要在你的鼓上敲一下,鼓槌飞舞,锣棰乱抡,使人如入“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战阵之中。在这种场合里,难免碰破点皮,流上点血,可是谁也懒得管他,相反地觉得俨然自己是村里的英雄,鼓槌、锣棰抡得更欢。置身于这种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环境里,眼前自然会出现六七千年前部落时代的先民们获得猎物之后围着火堆狂欢的场面,感到今日的东雷村上锣鼓和古老的部落文化真正是一脉相传。
  东雷村的人对上锣鼓十分喜爱,男女老少都想找点事干,不惜为此作出牺牲。据村中老人讲,曾有个农民苦干一冬,挖回的刺柴在家门口堆了好大一堆,足够做饭烧上三五个月,上锣鼓时却大方地叫小伙子用杈把刺柴挑着往火堆上扔,一冬辛苦烧个精光。有人说:“你一冬黑水汗流图了个啥?”他说:“火堆越旺越美!”有一年,扎火把的芦苇不够了,有个人二话没说,就把家中准备修房的苇箔扛出来扎火把。1984年组织上锣鼓的社火头儿叫马生发,一生热爱上锣鼓,临终时叮嘱两个儿子,“一定要把咱这上锣鼓当个事,可不敢叫失传了!”他的儿子也没有辜负他的厚望,长子马正民敲小鼓,技艺精湛;次子马正杰敲大鼓,全身心投入,是鼓队的核心。
  东雷村的上锣鼓是一种粗犷豪放、情绪热烈的民间艺术形式,因为村庄地处偏僻,过去一直不为外界所知。1986年元宵节,渭南地区群众艺术馆为上锣鼓录了像,在陕西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签订议定书大会上播放后引起轰动;从那时起到1987年元宵节短短一年时间里,就有陕西省电视台和陕西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两家来录像。1994年除夕,上锣鼓又在中央电视台的1995年春节文艺晚会《红红火火过大年》中与观众见面。从那时起,上锣鼓多次赴市、省表演;2005年,为庆祝渭南建市十周年,组织了一台名为《华山魂》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文艺晚会,渭南辖区之内的各种民间艺术形式悉数亮相,总编导王宏看罢后心情激动,特意让上锣鼓的高潮部分从头至尾在舞台上整体呈现。2007年5月,上锣鼓列入陕西省首批“非遗”保护项目。
  1986年元宵节,东雷村大队部的大门上(门前便是表演“上锣鼓”的广场)贴了一副对联:
  擂鼓鸣锣,为天地助威,真正有民族气魄;
  张灯结彩,与日月增辉,分明是地方特色。
  准确形象又简练地道出了东雷村“上锣鼓”这种独特民俗的与众不同之处。

難陀王與那伽斯那共論緣

難陀王是一位見識廣博的聰明人,沒有任何事能夠難倒他。由於自恃甚高,自認無人能敵,便對群臣說:「世間上有智慧聰辯、能回答我問難的人嗎?」當中有一位大臣,家中曾供養一位老比丘。這位老比丘行履清淨,但並未廣學多聞,大臣將老比丘引薦給難陀王。王問:「想要成就道業,是在家能得道,或是出家能得道?」老比丘回答:「在家、出家都能得道。」王又問:「如果在家、出家都能得道,何需出家呢?」老比丘無言以對,難陀王因此更加憍慢。

又有大臣稟報難陀王:「山中有一位名叫那伽斯那的人,此人聰慧絕倫。」驕傲的難陀王想與之較量高下,於是派人送一瓶滿滿的油酥給那伽斯那,以此表示自己的智慧就如同這瓶滿滿的油酥一樣,無人能出其右。那伽斯那看到這瓶油酥,了解其意所指。於是那伽斯那叫弟子找了五百根針刺在酥中,酥也未溢出絲毫,請來者送回給難陀王。難陀王看到送回的瓶酥,明白含意,於是派遣使者請那伽斯那會面,那伽斯那也立刻答應赴王之約。

那伽斯那身形高大,在人群中特別醒目。難陀王驕矜倨傲,不願意去接他,便刻意以遊獵之名,在其必經之路假意相逢。他一看見那伽斯那身形高大卓卓,立刻指示改道而行,藉此來藐視那伽斯那,隨行之人都未覺察到是何緣故,那伽斯那自指胸前說:「只有我知道是何緣由。」

難陀王請那伽斯那入宮時,造一小屋,門戶極其低下,欲使那伽斯那曲躬伏身而入,斯那知道這是陷阱,避而不入,不受其辱。

難陀王設宴邀請斯那,卻端出粗糙的餐食,斯那吃了幾匙就說:「已足。」繼而又命僕人端出精細美食,斯那隨即又吃,難陀王問:「你不是說『已足』,為什麼又吃呢?」斯那答:「我是說粗食已足,未說細食已足。」

斯那向難陀王進言:「大王!您可集滿眾人於大殿。」難陀王尋即喚無數人,充塞遍滿大殿,乃至無處可再容身。此時,王欲上殿,大眾因畏懼王威而拜伏,方才擠滿人的大殿反而空出幾許容身之處。斯那即對王說:「粗食就如同你的子民,細食就如同大王您,人民見到大王,誰敢不避路呢?」

王又問斯那:「出家、在家,何者得成道業?」斯那回答:「二者都能得成道業。」王又問:「如果二者都能得道,何需出家?」斯那答:「譬如欲往三千餘里路遙之處,若遣少壯之士,乘馬、備糧,並握有兵甲之器用以防身,是否迅速可達?」王說:「迅速可達。」斯那又說:「如果派遣老人,乘坐著一匹瘦馬,又沒有糧食,可以到達嗎?」王回答:「縱使備足糧食,力衰的老人都不一定能到達,更何況連糧食都沒有呢?」斯那說:「出家欲得道,喻如少壯;在家欲得道,猶如彼老人。」

難陀王進一步問:「現在我要問切身之事,我是常?還是無常?請隨我意而答。」斯那反問:「譬如王宮中,菴婆羅樹上的果實,是甜?是酸?」王言:「我宮中根本就沒有這種樹,怎麼能問我這果實是甜、是酸?」斯那言:「王所問的問題,也是相同的道理啊!身中五陰,都是無我、無自性,大王為何問我是常?還是無常?」

王又問:「地獄之中,用刀劍分解罪人的身形,形體被分散四處,可是他的命根仍然存在,確實有這種事嗎?」斯那回答:「譬如女人,吃了餅、肉、瓜、菜等飲食,都能夠消化;但女人初初懷孕之時,卵胞如微塵般細小,後漸長大,為何不會被消化掉呢?」王言:「此是業力所致。」斯那答言:「同樣地,由於業力之故,地獄中被肢解形體的罪人,命根還是存在。」

王又問:「太陽在天空中遍照大地,它始終是同一個太陽,為何夏天極熱、冬天極寒?且夏季的日照時間長、冬季的日照時間短呢?」斯那答言:「須彌山有上、下兩條路線,太陽在夏季走上邊,由於路遠走得遲,陽光照在金山上,所以時間長且酷熱;太陽在冬季走下邊道,由於路近走得快,陽光照著大海水,所以時間短且寒冷。」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第九(一一一)》

省思

驕慢是學業、事業、道業的絆腳石。人不能自滿、自傲,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智辯聰、用心算計都不是真智慧,真智慧從戒行清淨得、從清淨心得。雖然如此,層次仍有差別,唯有證到佛智,才是大圓滿之智。

佛說:「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如有一人在須彌山上,以纖縷下之,一人在下,持針迎之,中有旋嵐猛風吹縷,難入針孔。人身難得,甚過於是!」人身難得,猶如盲龜值浮木孔於大海,其事甚難!既得人身,復又聞道,應精勤用功,修福、修慧,充實法糧、道糧,手持慧劍,方能行遠而達道。

#胖哥论坛[超话]#岁末如期,乡味渐浓,今年过年你回家吗?——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旧岁已近暮,新岁将登场。坚冰更深处,春水在暗生。季节轮回,时令变化,在提醒着我们:一年终章。
天寒地冻,路远马亡,柴门犬吠,风雪归人。小寒游子要思归,大寒岁末庆团圆。当24节气走向尾声,归家的日子便可扳着手指数起来了。
腊八已过,岁末如期,乡味渐浓,游子思归。又是一年年底时,你想家吗?不知村口的那棵大柿树,是否挺着枝干屹立在寒风中,不知稀疏的村落里,是否还能见到屋顶升起的袅袅炊烟。
中国人对家乡的情感,总显得复杂万分:离家时满是不舍,离开后又满腹思念。他乡风物、异域人情,都极易触动人们思念故乡的情怀。万千悲喜,终归一梦,几多离合,终会伤怀。
别离时,会愧疚——
清朝黄景仁在《别老母》中写道: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古往今来,游子离家,总带着几分情非得已,总迫于现实的身不由己。
还记得离家的那天,没来得及回首,车已匆匆开走。年年岁岁花虽相似,人却早已不同。别离后,才知道,故乡从此,只有冬,再无春夏秋。
我们离家总能找到千万种理由,但回家,从来只有一种。只要有离家,定然会归家。归家是在告知我们:一个人只有看清自己的来处,才能找到明日的方向。
父母在,仍远游——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这是孟郊刻画的慈母形象。孟母的萱堂前萱草生满,独不见漂泊天涯的爱子归来。
在外的日子里,我们总以为向前的脚步足够轻盈,殊不知,家中老母也像孟郊的母亲一样,倚着堂门翘首远望,苦盼儿归。
母爱深深,深几许!是“暗中时滴思亲泪,不如思儿泪更多”的浓墨思念,是“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的悲悯爱怜,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担忧惦牵……
如今,所谓父母在,不远游的坚守,早已淹没在时代的滚滚洪流里。但请永远记得:无论你走多远,总有人在原地,等你盼你。
剪不断,是离愁——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的《灞上秋居》,写出了秋日里深入骨髓的孤独,这份流落异乡的孤独,一个人只有真正体会过,才能彻底感同身受。灞原上天际暮霭沉沉,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来去自如的是雁,困居孤寺的却是自己,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人每见雁过,必惹乡思。酸楚人生,看见归雁也心伤。雨中叶落,思念故园亦枉然。他乡黄叶纷纷,寒夜一人对灯,心中怎能不蓦然涌起乡情。闯荡在外的游子,面对异乡川流如织的行人,面对身侧鳞次栉比的高楼,是否也有那么一刻,格外想念家乡挂在夜空的皓月,想念家乡熟悉的腊味,还有屋外一夜秋风过后叶片落光的那棵银杏。
事事忧,上心头——
元朝的徐再思在一个秋雨之夜,惆怅难寐,感慨道:“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一个人无论出走多远,仍会在前行中,怀有深深思念。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他为求仕,十年北上,江湖夜雨,心意难平,人事蹉跎,愁思愈浓。人最怕的不是离别家乡岁月多,而是“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一边是久困异乡,前途渺茫,一边是自责苦闷,深愧双亲。
询梅花,乱乡愁——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久在异乡,忽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他急切地询问,家中窗前的那株梅花开了没有?一株梅花,虽稀松平常,却能解相思意。在诗人心中,那是故乡的象征,是生长在故乡的熟悉草木。一剪梅花,表的是思念,动的是客愁。时序流转,梅的盛开,告知你岁暮将至,春天不远。试问远行人,是否已踏上了归途。如今通讯发达,我们无需再向他人打探家中的近况,更无需托他人再给家人捎信。然而,王维询问梅的旧事,却暗示了我们:倘若梅花还开,故乡就在,家就在。
年末时,生哀愁——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有一年冬末春初,诗人王湾在漂泊羁旅中,当舟在北固山下的停泊时,他看到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残夜未消,红日冉冉。旧年未尽,春意姗姗。青山绿水,江南春晓。诗人正沉醉其中,可是当他看到一排大雁掠过晴空,禁不住黯然神伤。春天到了,大雁都北归了,自己这不安分的游子,是不是也该回家了呢?一缕淡淡的乡愁,也随着大雁一起掠过了少年诗人的心头。想着雁儿是要途经洛阳的啊!索性就烦劳雁儿飞过洛阳的时候,替他问候一下家里人吧。
终岁至,不止休——
除夕,是岁序更替、辞旧迎新的日子。这一天许多人已经回到家里与父母亲朋团聚,但无论现代古代,都有人因各种原因一时难以返乡。唐代诗人戴叔伦有一年除夕,就是在旅馆里度过的,他写了《除夜宿石头驿》以示纪念: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在这个万家团聚热闹纷繁的夜里,他离家万里,无法得归,只能独居旅馆,守着寂寞与孤独。这句“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悲叹,不知勾起多少在外游子们的心声,直叫人读得热泪盈眶。人只有离开故乡,才会有思乡的情愫萌生,才更懂得家的意义。在外,我们行色匆匆地穿越人潮拥挤,我们早出晚归地每日奔走,然而,再多的忙碌也只能麻痹倦怠的身心,却始终填补不了心灵深处的空缺。我们惆怅:君问归期未有期。我们怀念:月是故乡明。我们向往: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一切,都只因离别越久,思念越浓。又是一年腊月时,你是否闻到了年味的芳馨。今年,你是要去赴故乡约,去见故乡人?还是望极天涯不见家,只把他乡作故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家还能加螺肉和紫苏叶,便宜又量足还种草了乌啦啦推荐的四嫂抱罗粉,可惜在罗湖太远了啥时候有机会再说吧#吃遍大连[超话]# 【鼎品鱼府】地址:沙河口区连华街57号
  • 放了幾天假,今天還是懶懶的[允悲]不過等等就有飛飛可以陪伴啦!现在想想是有道理吧,但我并不后悔我曾经那么挥霍我的感情,我只是眼睛不太好使而已,我还是乖乖呆在我的
  • #爱豆能量月##爱豆v力量#159青春是用来浪费用来做梦用来努力的,你应该用这样的时光做你想做的事情,变成你想变成的人,哪怕这很难,哪怕会失败。AK刘彰@INT
  • 3、进出朗乡镇主要通道实行机动车、电动车限行的交通管制,除参与疫情防控、医疗救护、生活保障、应急救援等必要出行车辆外,其他车辆一律禁止进出朗乡镇,主要通行道路实
  • 祝福同学们人生拥有一个美好的手作兴趣, 记得来拿证书哦[打call][打call][打call] 选择贤雅舍®️,成为美好的手作达人,悠长生命,我们来让它过的
  • ”“这个事对当时场上形势可以做出一些注脚,有助于我们理解之前一些局面,现在十二强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是不是国内球员不愿跟归化球员配合,每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根
  • #邓伦[超话]##追星前后的你##邓伦博雅# dl#邓伦# 追星前~老妈在看因为遇见你,我瞥了眼电视,说,妈,你看的这是啥?我妈:你又在看邓伦?
  • 耳朵大而厚重的人,即使没有过多的金钱,也是一生幸福知足的人;耳朵薄小而低下的人,做事没有耐力,思考力弱,所以即使有富贵也是昙花一现而已。颧骨尖耸无肉在面相中,颧
  • 剧综评论人#剧综评论人#喜欢陈坤在天盛长歌里楚王宁羿这个角色,陈坤的样貌和演技都非常加分,使得这个人物很有看头,他把人性的复杂性,多样性生动呈现出来,演绎得惟妙
  • 如果再给我一个月,可能玻璃我都擦完了[哈哈][哈哈][哈哈]#碎碎念# 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人倾诉的时候,我总是会自己默默记录,就当是自我倾诉了。当我有勇气陈述的时
  • 中原省出那事后,你们有往大银行搬钱嘛…………作为一个极端厌恶风险的人,我虽然都有快二十张卡了,但我的卡除了一张之外,都是六家国有银行和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
  • 碰巧大薇子今天进门时也从包里掏出了一包豆子,扭扭捏捏的问我可不可以……那一刻我差点笑了出来,很开心能被大家如此信任,大家想好好喝咖啡的心情是一样的,拜托的话术
  • 看的人真的很难受诶,索性他就在背后推了一把。不过渐渐的大家倒是都成为好朋友了,那时候才发现张极是个面热心冷的臭崽子,虽然很怕他抢人,但遇到啥事儿也会出手帮忙。
  • 出演:玉木宏、川口春奈、志尊淳、古川雄大、玉城Tina、MEGUMI、安井顺平、田中道子、白鸟玉季、中川大辅、片冈久道、水桥研二、本多力、COOKIE!、桥本润
  • [心] #刘亦菲[超话]##亦生所爱,菲你莫属# [鲜花]还要说几次才记得住[微笑]不要在回复任何黑评了好吗,每次都只点赞评论好评行吗[微笑]一个个都是微博小白
  • 那年,鄢手骐,周俊成,俞泽辰,吴昌泽,刘雁宇都不在,今年,他们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可能今天的辽篮不是他们的时代,但他们是辽篮的未来,加油吧,小伙子们!那年,付
  • 刘涛表示,工人们的腰椎间盘突出、教师行业的静脉曲张属于规划所关注的突出职业健康损害,但这些目前尚不属于法定职业病。“除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规定的这10大类13
  • #京采未来[超话]##创业[超话]#收999京‮未采‬来带货达人​如‮你果‬现在‮经已‬止步遇到瓶颈 不‮赚再‬钱 证‮你明‬是时‮该候‬换个赛道 不‮硬要‬撑
  • #任嘉伦[超话]#「不停止去追逐的一个事情, 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当自己累了、倦了、快撑不下去了,给自己一点掌声,不只是对自己寂寞灵魂的一种填充,更是对风雨人生的
  • 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是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为身体机能下降、活力减退等,但医学上又检查不出问题!新华网&科普中国发布:亚健康的九大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