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议将《出师表》移出教材,那杜甫这首诗呢?是否也该删除?

近年来,教材因为改革变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我们熟悉的篇目,都已消失不见。

都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是有些经典篇目是永远无法被取代的。

之前甚至还有专家提议,要将诸葛亮的《出师表》移出教材,原因是这篇文章弘扬的是一种“愚忠精神”,不值得提倡。

此建议一出,便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

在如今我们很多人眼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尤其是经过了《三国演义》的美化后,他的智谋更是上升到了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态度。

但其实诸葛亮最为后世所称道的不是他的智商,而是他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在后世很多,尤其是壮志难酬的文人心中,诸葛亮就是他们的楷模,榜样,他们穷极一生都想成为像诸葛亮那样的人。

所以《出师表》不仅仅代表着诸葛亮的精神,而是一种贯穿于整个民族文化的精神。

这样的文章怎能被删除?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为这篇《出师表》所倾倒,写下了一首首赞歌。

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诗圣杜甫的《蜀相》,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戳中了多少英雄的痛处。

如果《出师表》要移出教材,那么这首诗是否也该删除?

答案当然是: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他在蜀中的时候探访了武侯祠,写下了很多名作,例如《八阵图》、《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庙》等等,这首《蜀相》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入选《唐诗三百首》,千年来感动了无数仁人志士。

诗歌首联是环境描写,开头一个问句引人入胜。

最值得玩味的是“寻”字,表面上看,诗人是因为初来乍到,不熟悉地形,所以要寻“丞相祠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以看出诗人对诸葛亮仰慕已久,故而才会“寻寻觅觅”。

“柏森森”三字是对丞相祠堂环境总的概括。

很多人因为“鬼气森森”、“阴森森”这些词而对“森森”有误解,其实它的本意是“茂盛的样子”。

而“柏树”又象征着正义、高尚、坚强的品质,丞相祠堂被这茂密的柏树所包围,呈现出一种肃穆又静谧的氛围,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可见诗人之匠心独运。

颔联两句既是写景,也融入了诗人自己的情感。

祠堂内碧草青青,环绕着台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着树枝,欢快地鸣叫着。

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明媚的春光图。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连接这些景物的“自”和“空”,这两个字无形中便让眼前明媚的春光大打折扣。

诗人为什么会用这两个字呢?这需要结合时代背景来看。诗人写这首诗时大概是公元760年,也就是安史之乱尚未平息。

即使诗人身处蜀中,远离战乱,过着悠闲的生活,“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但他依然是那个忧国忧民的诗圣。

他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了诗中,所以便有了“自春色”和“空好音”。

接着颈联诗人开始进入主题,短短14字,概括了诸葛亮不平凡的一生。

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便为刘备制定了逐鹿天下的蓝图,后来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再到匡扶刘禅,诸葛亮可以说是为刘氏奉献了一生,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像陆游所说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原本按照诸葛亮最初的规划,是要夺取中原,所以他才会多次北伐,然而在理想还未实现之前,他便病逝于五丈原,留下了无限的遗恨。

所以杜甫才会在尾联发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叹,从诸葛亮的遗恨延伸到千百年来无数英雄的痛,既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精神,又引起了千年共鸣。

全诗从写景到写人抒情,情景交融,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最后一联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无论是从写作手法、韵律、意境还是哪个方面来看,杜甫的这首诗无疑是七律中的精品。

这样的经典之作若是被移出教科书,绝对是一大遗憾。

#国学新青年##诗词#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整部《法华经》里面最重要的一品,也是在《法华经》里面具体开示,如何成究竟圆满佛及在生活当中怎样才能圆满的行持,讲得最全的一品。这是《楞严经》第五卷第六卷二十五圆通章中由文殊菩萨在无量法门里面选出来的,三根普被的唯一法门,以此修行直至究竟圆满佛,也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修行者唯一回家之道。在这一品经里文殊菩萨选出来的就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闻思修,在《楞严经》卷六开头观世音菩萨说他自己过去在因地修行时,遇到了如来叫观世音,佛给他开示了耳根圆通法门---闻思修,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在《楞严经》卷六偈颂中文殊菩萨讲依什么修行:“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此根是什么根呢?下面答原经文:“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过去诸如来是依这个门成就,现在和未来一切的修行者是依的这个法,合起来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是依这个法门而成就。那这个叫什么法门呢?文殊菩萨自己往心口一拍:“我亦从中证,非惟观世音”。原来这个修行的法门就叫观世音。可是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到底是闻什么?思什么?修什么?文殊菩萨又给我们点出来,原经文:“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原来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是闻如来藏,思如来藏,修如来藏。“此根”与“斯门”就是观世音闻思修法门如来藏,过去、现在、未来就这一个门,三世诸佛都依此法门成究竟圆满佛。在《心经》的另一个版本里:“观世音自在菩萨,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出自于唐上都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奉诏译)这段经文也是在解释闻思修法门,般若就是智慧啊,波罗蜜多是到彼岸,可是我们怎么样智慧到彼岸呢?是“行甚深”。要知道这个“行甚深”的含义,行就是行持就是修行,那这个“甚深”在《佛说不增不减经》里对“甚深”是这样开示的:“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原来“甚深”就是如来藏,就是第一义谛法。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应该按照《法华经》《楞严经》所讲的观世音菩萨十四无畏、三十二应身去圆满的行持,就可以智慧到彼岸,直至究竟圆满。在《法华经》第二十五品一开头,无尽意菩萨向佛请法:“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理解,第一就是明白观世音到底是什么意思?(自利)第二明白观世音以后是怎么修行的?(利他)我们要明白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闻思修就是如来藏。那如来藏是什么意思呢?在《楞严经》的第四卷有详细的开示。一切皆非就是讲空如来藏;一切皆即就是讲不空如来藏,非、即圆融就是讲空不空如来藏,这是讲一心现出三个藏,三个藏就是一个心,本来就是一个东西。自古以来多位祖师大德对楞严经的如来藏一心三藏作了详细的讲解。比如憨山大师所著的《楞严经悬镜》、蕅益大师所著的《楞严经文句》、莲池大师所著的《楞严摸象记》等等,都在讲解的著作里面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讲如来藏一心三藏宇宙真理的。希望同修们都能查阅参照,因为这个太重要!太重要!祖师大德所阐述的与《楞严经》是一致的。圆瑛大师在《楞严经讲义》讲:“实相有三,即三个如来藏:一、无相之实相:无一切妄法差别之相,只有一真平等实相,即空如来藏,空诸一切,虚妄染法之相,并非本体全无也,乃藏性不变之体。二、无不相之实相:并非无相,而能随缘现一切相,即不空如来藏,具足十界诸法,非无诸相也,乃藏性随缘之用。三、无相无不相之实相:若言其无,则不舍一法;若言其有,则不立一尘,即空不空如来藏,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乃藏性体用双彰。”在下面又讲:“依本来心,生佛一如。惟一真法界,具足十界,即非十界,离即离非,是即非即,一心圆彰三藏,三藏不出一心,圆融极妙,无一复加矣!”交光大师在《楞严经正脉疏》里面讲:“不惟以一心而圆具三藏。且于每一藏中即圆具十法界。如非则十界具非。即则十界具即。融则十界具融也”如来藏真理用大白话说为:大光明藏中谁非谁?谁又不是谁!天地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就是万法,万法就是阿弥陀佛。众生是迷惑中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觉悟了的众生。我们本是一体,回归自性大光明藏,生生世世解脱自在!这里的天地万法是对应: “无不相之实相、即不空如来藏”;皆是一人一念心是对应:“无相之实相、即空如来藏”;之所变现是对应:“无相无不相之实相、即空不空如来藏”;天地万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就是一心三藏宇宙人生的真理。打一个比喻:如人在梦,梦中境界万万千千,千千万万,皆是梦人一念之所变现,梦人即是梦境,梦境即是梦人。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没有哪一个法界不是哪一个法界,就是一个本体。梦中的花花世界如此真实,岂不知都是做梦之人一念梦想梦出来的,梦中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做梦之人,做梦之人与梦境就是一体。梦中每一个众生就是全体。做梦的人方便说是如来藏、法身、一真之人、一真法界等等;做梦的人一念心方便说是空如来藏;梦中的境界方便说是不空如来藏;可以现做梦不现做梦这个妙用的功能、这个性,方便说为空不空如来藏。一心变现出三个如来藏,三个如来藏就是一真之人,就是法身。现在的世界就像是一场梦一样,我们都是梦中人,都生活在梦境之中。十法界芸芸众生、森罗万象、好坏美丑等等,其实就是一个梦境,实际上也是那个做梦之人梦出来的。做梦的人方便说对应为法身;梦境方便说对应为化身;可以现做梦不现做梦这个妙用的功能、这个性,方便说对应为报身;法报化三身当下就是一体,法身就是化身,化身就是法身。梦人就是梦境,梦境就是梦人,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没有哪一个法界不是哪一个法界。梦人就是一个,对应法身就是一,梦中的境界千千万万对应化身是无量。一即是无量,无量即是一,一念心变现出万法,万法就是一心。其实每一法当下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法身。每一个众生就是全体就是十法界就是如来藏。这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明白此理,就知道我们都是本自具足法尔如是,转迷惑的知见为觉悟的状态,生生世世解脱自在!此即是观世音法门的真实义,也是《楞严经》的精华就是讲如来藏一心三藏宇宙真理,明白这个道理就叫“闻”,也就是“开示”,就是自利。明白了观世音明白了如来藏以后就去学观世音菩萨,按照十四无畏和三十二应身在生活当中去行持,在普门品里面方方面面,每个角落都告诉我们具体行持的方法了。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面从头到尾佛就开示了一个方法,就是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念彼观音力”。这个方法在普门品里讲了六十遍,在《楞严经》里讲了五十遍,两部经一共讲了一百一十多遍,其实只有一个事,就是叫我们明白真理传真理讲真理。念彼观音力的念:就是读就是讲就是动个念头的意思。彼:彼此彼此,就是你我的意思。观音就是真理,把这一句话连起来就是讲你我的真理。那你我的真理有几个?一切众生都是真理的化身,所以真理只有一个即如来藏。明真理即解脱。“念彼观音力”就是讲、传如来藏,这就是真修。《法华经》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释迦牟尼佛亲自解释的《楞严经》卷六观世音菩萨自述圆通的十四无畏、三十二应身,以原经文解原经文,这是释迦牟尼佛亲自解的经,大家一定要认真去对照。怎么对照呢?按照《楞严经》卷六观世音菩萨自述圆通的十四无畏火难、水难、刀兵难,枷锁难、贪嗔痴等等。一一对应《法华经》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释迦牟尼佛亲自解释的十四无畏火难、水难、刀兵难,枷锁难、贪嗔痴等等,以原经文解原经文一一对应。三十二应身也依上面原经文解原经文一一对应。通过原经文解原经文一一对应,我们知道了原来十四无畏和三十二应身就一个方法,就是明白真理,传真理,讲真理,直至究竟圆满佛,这就叫行甚深微妙法,这就是“修”就是“入”。方便说叫利他、行菩萨道。 “闻”就是“开示”,“思”就是“悟”,“修”就是“入”。闻思修就是开示悟入,开示悟入就是闻思修。自觉(自利)、觉他(利他)、觉行圆满。交光大师在《楞严经正脉疏》卷十九讲:“问:不立观门,何由修证。答:汝不见下文,阿难喻此心为华屋,求门而入。佛与说耳根圆通。方是入此之门。今何阅佛经而不尊候佛旨,乱立观门。苟此处观门已立,便当以此修行。”就是讲,学佛应该听佛的话,以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闻思修而修行直至究竟圆满。《心经》后面讲:“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成正觉。”就是告诉我们要牢牢的抓住观世音菩萨闻思修法门,这是唯一回家之道。所以我们要听文殊菩萨的话,真学观世音菩萨,按照十四无畏三十二应身去行持,菩萨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就是依教奉行,依法不依人。这与《法华经》里面讲的:“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和《楞严经》所讲:“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都是一致,只有一个门成究竟圆满。

《法华经》日月净明德佛入大涅槃

(第二百零二段)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是偈已,而白佛言:世尊!世尊犹故在世。尔时日月净明德佛,告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涅槃时到,灭尽时至,汝可安施床座,我于今夜、当般涅槃。又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以佛法、嘱累于汝、及诸菩萨、大弟子,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亦以三千大千七宝世界、诸宝树、宝台、及给侍诸天、悉付于汝,我灭度后,所有舍利、亦付嘱汝,当令流布,广设供养,应起若干千塔。如是日月净明德佛、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已,于夜后分、入于涅槃。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见佛灭度,悲感、懊恼,恋慕于佛,即以海此岸栴檀为積、供养佛身,而以烧之。
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高三世界,表刹庄严,垂诸幡盖,悬众宝铃。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复自念言:我虽作是供养,心犹未足,我今当更供养舍利。便语诸菩萨大弟子、及天龙、夜叉、等一切大众,汝等当一心念,我今供养日月净明德佛舍利。作是语已,即于八万四千塔前,燃百福庄严臂七万二千岁、而以供养,令无数求声闻众、无量阿僧祇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现一切色身三昧。尔时诸菩萨、天、人、阿修罗、等,见其无臂,忧恼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等师,教化我者,而今烧臂,身不具足。】
释迦佛说:“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即药王菩萨说完偈语后,又对“日月净明德佛”说:世尊还像我以前见到的那样安住于世间,我很高兴。这时“日月净明德佛”告诉“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善男子!我“涅槃”的时候到了,灭度即将来临,你可以把床座安排好,我在今日半夜,当“般涅槃”。般涅槃译为圆寂,即圆满诸德、寂灭诸恶的一种舍去肉身,成就法身,入大自在的境界。
涅槃有大小之分,即通常所说的小涅槃和大涅槃,小涅槃是小乘人修行的最高果位,其境界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灰身是指身灭、灭智是指灭了六识心;捐形是指捐舍了有形的肉身、绝虑是指依六识心所起的思想活动全部停止。意为身心俱灭、见思二惑顿断,精神进入到了无生灭的寂静状态中,已彻底解脱了生死烦恼,得三明六通,享受的是一种如释重负,唯有快乐、唯有自在,非常幸福的一种纯精神生活。这种状态,名为小涅槃。
而大涅槃则是大乘人修行的最高果位,与小乘人所得的小涅槃是有很大区别的,小涅槃只灭了三惑中的见思惑,大涅槃是将见思、尘沙、无明这三惑俱灭;小涅槃只断了分段这一种生死、大涅槃是断了分段和变异这两种生死;小涅槃只灭了烦恼障、大涅槃是烦恼和所知二障俱灭;小涅槃只得诸法空相、大涅槃得诸法实相;小涅槃只得三明六通、大涅槃在三明六通的基础上更得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小涅槃是福德圆满、大涅槃是福德功德二德圆满。
小涅槃与大涅槃的差别除了以上所述外,还有种种的差别相,既然有差别相,那么二者在对涅槃的享受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小涅槃只能在空寂中享受快乐,但不能再来三界,不能再度众生,行动上就受了很大的制约,既然有制约,就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在;而大涅槃享受的是常乐我净,可于三界内外,来去自由,度众生不入生死、取灭度不住涅槃;生死涅槃两可住、生死涅槃两不住,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自在。
所以《法华经》用了很多的篇幅来劝导小乘人放弃小涅槃,转修大涅槃,将大涅槃的种种好处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使回心小乘人最终都得到了佛陀的授记,这是诸佛的悲心所在,令人感慨:佛恩难报!
这时日月净明德佛向“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及在场的所有人员宣布自己将于当夜入涅槃的消息,这是入大涅槃。这里有个问题,诸佛怎么出世都在白天、而入涅槃都在半夜呢?其实这里面是有寓意的,佛出世的白天表正法时期、前半夜表像法时期、后半夜表末法时期,然后佛法灭尽,预示众生将有很长一段时期生活在无明中。所以诸佛大都选择在中夜时入涅槃,表示佛入涅槃后,佛法住世的时间不会太长,提醒一切众生在还能听闻到佛法的时候,要努力精进,以尽快求得最终的解脱。
“日月净明德佛”接着又敕令“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善男子!我将所有的佛法都全部嘱咐给你、也嘱咐给诸多的菩萨大弟子们,这里面有最上乘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即《妙法莲华经》。还有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属我教化管理的七宝世界,很多的宝树宝台,原是准备送给侍奉我的诸天贤圣的,现在都全部移交给你。我灭度以后,所有的舍利子,也全都咐嘱给你,你应当广为流布,广设供养,起造成千上万的七宝塔,让众生见到塔就如同见到佛的法身、见到佛法常住于世。
“日月净明德佛”交代完后,于夜后分,即下半夜,一般中夜是指11至1点之间,下半夜应该是12至1点之间,这个时候,“日月净明德佛”安详入于大涅槃。“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见佛入涅槃后,非常悲痛、懊恼,懊恼自己为什么不留佛住世。
后来的阿难也是这样,释迦牟尼佛说了两次将涅槃的话,阿难不说话,第三次佛就正式宣布于当夜入涅槃,阿难一下就痛哭不止,佛说我问了你两次,你不留我,现在缘已过,我决定入涅槃了。后迦叶尊者问阿难为什么不留佛住世,阿难说他当时头脑很乱,可能是着魔了。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十分留恋和仰慕“日月净明德佛”的大恩大德,于是用最名贵的“海此岸栴檀香”作柴,供养佛身,然后用此栴檀香焚烧,香尽火灭后,收集到的舍利子,装了八万四千宝瓶,每一宝瓶起一塔,共造了八万四千个宝塔。每一个塔都有三个横向世界那么高,塔的外观非常庄严,四周下垂很多各式各样的旙盖,还悬挂着很多的宝铃。这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在心里面说:我虽然对佛做了这些供养,但我觉得还不够,我应该用我的肢体,再供养佛的舍利。
于是对诸多的菩萨大弟子们及天龙八部等一切大众说:你们大家当用一个心念,用这一个心念成就我今天供养“日月净明德佛”的舍利。说完后就在八万四千宝塔前,燃烧自己修来的百福庄严手臂,历时七万二千年,以此燃臂供养佛塔舍利。菩萨前世用色身供养佛,这一世用化身供养佛的舍利,都燃烧了很长的时间,这些是菩萨深心大愿的成就。菩萨以此示范,是为了使无量多为求声闻学的大众,及无量阿僧祇多的众生,能发学佛求道的菩提心,让他们都能安住于“一切色身三昧”的境界中。
这时诸多的菩萨、天人、世间人、阿修罗等众生,见“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没有了手臂,都很忧恼悲哀,大家都说: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们大众的老师,教化我们修学佛道,为了启发我们的至诚心和恭敬心,为了坚定我们的菩提心,作了燃臂供佛,现在手臂没有了,身相也不全了,这如何是好?其实这种忧心是多余的,这种多余的忧心在下文中就会明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17.#2pl##1v1# 模组名称:たたら 作者:喪花 “————如果你看到了“那个”、” 在夜里,PC为了与熟人相会,在外边等候。#CATTI# #早
  • #静脉曲张[超话]# 门诊上很多进入临床4-6期的患者和家属都会问“医生,静脉曲张跟了我几十年了都没事,怎么现在腿会成这个样子了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量变到
  • ❌雷点:段奕宏其他CP(尤其和张译,没有说张译不好的意思)、启强、启磊、某个晦气明星UP主:大炒面制造者Cen奶音太可爱了,超级喜欢看他打游戏,偶尔会录一些视频
  • ④唐诗之所以是浪漫主义文学,是因为诗人得到了巨大的解放,不再是活在伦理当中的人,而是活在自然中的人。⑤好的诗句不是用来记忆的,而是要忘记,但在某一一时刻,根据你
  • 经过团队管理层在一段时间内的慎重考虑,我们诚挚邀请孙年鹏先生加入团队,成为XROCK电竞俱乐部的重要合伙人,未来与团队一起在穿越火线电竞领域探索拼搏。未来,我们
  • #T-space# 【伊隆点赞推友赞扬新Model S的推文】伊隆点赞Zack推特:两天时间内,驾驶我们的新Model S行驶了近300英里,感受非常棒,让人爱
  • 《长津湖》的上映发现走进剧场里的很多观众都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们,这些都是他们那个年代不可磨灭的记忆,在繁华的当下,我们虽不能切身体会,但是面对这一段历史却是需
  •   同日,姚某河(男,65岁)在顺义区欲进入某公司时,不配合健康扫码防疫规定,并将工作人员打伤。10月26日,大兴区某棋牌室经营人付某民(男,47岁)在接到暂时
  • #说给mylittlebananaSH[超话]# 本来想买破产,问了一下朋友都觉得没去年的好看,而且看了袖长76cm,感觉我一个158小个子hold不住,在朋友
  • [阴险][阴险]#身体健康# 过了25岁,你真的需要一款口服来维持体内的青春,抗衰极简,从每天清晨空腹小凯君每年好几万的某仙炖燕窝,冬虫夏草,海参,各种口服胶原
  • 这颗可能的候选系外行星位于螺旋星系梅西耶51 (M51) 中,因其独特的轮廓也被称为涡状星系。系外行星定义被定义为太阳系之外的行星。
  • 爱旭股份:公司对 IBC、 HJT、TOPCon、 HBC、叠层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开展了持续、深入的研究,目前在各个技术路线均有突破,尤其是新型 ABC 电池方
  • 急诊科医生温馨提示:1、患有糖尿病,除了规律的就诊,吃药或配合注射胰岛素,饮食和运动也很重要;2、“他们说打了胰岛素容易上瘾,就停不了了”作为医生我也常听到听他
  • 哥们记得抬头灯光 射过我的胸口要记得 你有你的TitleBla Bla Bla 废话别再多说Ye Ye Ye懒的还不够你的未来 Why you waiting
  • #Mingyu金珉奎[超话]# kmg#钻石门面金珉奎# 【211026】pledis_17更新 珉奎相关[17‘S]SEVENTEEN的新歌“Rock wit
  • #山河令# 天苍苍事了功成渡寒江夜茫茫杯中月影笑荒唐谁许我策马江湖闯四方谁醉遍天涯梦醒不见故乡西陵下凄秋凉雨吻我窗任人憎任人谤来访惆怅是清狂春风吹得绿江南水岸吹
  • #今日看盘# #微博股票#$宁德时代 sz300750$ $湖北宜化 sz000422$1、早盘开盘,国内期货多数下跌,煤炭板块领跌。 国内商品期货早盘开盘,多
  • #护肤# 谢顶,头皮屑,头发出油真的太尴尬了… 你说身材还能靠衣服遮遮 这头露在外面简直尴尬到极点 每次见朋友都发现他们的头发越来越少 少到跟老奶奶有一拼 头发
  • 據說是為了n的班底,回憶起那時更喜歡《反轉》追餅哥和toda在街角的小店相遇,還有暴風雪中的童顏小池。——《百年孤独》#与你共讀#一直相信世間人和物都有著千絲萬
  • 第90+4分钟,都灵获得角球机会,门将米林科维奇冲入禁区还抢到了第一点,但波贝加的射门被米兰球员用身体封挡。第76分钟,都灵打出反击,巴卡约科后场停球失误,萨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