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用心良苦说灭度
(第一百七十段)
【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捣筛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恼,无复众患。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
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瘥。作是教已,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无复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闻子悉已得瘥,寻便来归,咸使见之。诸善男子!于意云何?颇有人、能说此良医虚妄罪否?不也、世尊!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众生故,以方便力、言当灭度,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虚妄过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说:以上比喻中所说的这个良医,他有很多的儿子,有十个、二十个、甚至上百个。良医因为有事,到很远的其他国家应诊去了,这些儿子们在父亲出远门后,饮了他处的毒药,药性发作后,胸闷烦乱,反复昏迷倒地。
这时身为良医的父亲刚从他国回来,儿子们中毒后,有些已失去本心,神经错乱,意识模糊,也有神志比较清醒的人,看见父亲回来了,都生大欢喜,又是跪拜、又是问候,终于等到父亲平安归来,于是对父亲说:我们太愚痴了,你老人家走后,我们误服了毒药,唯愿父亲救命,为我们解毒治病,再给予我们本来应有的正常寿命。
这位良医父亲见儿子们万般苦恼,于是依药方对症施治,用最好的药草,色香味美俱全,然后捣为粉末,过筛和合,让儿子们服用,并对他们说:这是大良药,色香味美,样样具足,你们服用后,可迅速解出病痛苦恼,不会有后遗症。
这些儿子里,有没有失心的,见到色香味美的良药,立刻就服用了,病也立刻就好了。但那些失心的人,见到父亲回来,虽然也欢喜问候,请求治病,但给他们药时,却又不愿意服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他们中毒太深,毒气深入,已失去本心,对这色香味美的良药,却说味不美,而不肯服用。
于是父亲就想:此子真是可怜愍者,但也不能怨他们,是因为他们中毒太深才造成的心识颠倒,虽然看见我也能心生欢喜,也求救命治疗,但给他们这么好的药,却不肯服用,我应当用方便法,让其自愿服用此药。于是就对这些儿子们说:
你们应当知道,我已衰老,死期已至,今将良药留于此处,你们可随时服用,不要担心吃了药病不会好,吃了药病是一定会好的。说完这些话后,父亲又到他国去了,并派人去告诉他的这些儿子们,说他们的父亲已经死了。
儿子们听闻父亲已死的消息后,心生大忧恼,心里面想:父亲在的时候,慈悲怜愍我们,见我们有什么问题就及时救护,现在离开我们客死他乡,我们也成了孤儿,失去了依靠。于是心里常常伤感,在伤感中,忽然一下醒悟了,醒悟了父亲留下的药,还真是色香味美,立刻就服用了,中毒所得的病也立刻痊愈了。其父听说儿子们的病都好了,又回到家来,与儿子们再次相见。
这一段是佛用的比喻法,上面所说的良医父亲:比喻佛。十个儿子比喻为小乘人、二十个儿子比喻为二乘人,上百数的儿子比喻三界六道一切众生。良医父亲到他国应诊,比喻佛示现涅槃。
良医父亲从他国回来,比喻佛为救众生出离生死,故而又出现于世,并示现八相成道。儿子们误服毒药比喻众生认假为真,或迷失心性、或堕入外道、或乐于小法,在五欲六尘中服下贪嗔痴三毒。中毒浅的比喻自愿修出世法的菩萨、中毒深的比喻不求彻底解脱的声闻缘觉人。留下的良药比喻佛涅槃后留下的三藏十二部经教,若能依教奉行,定能成无上正觉,如良药能医好一切疾病一样。
药方比喻四谛法、十二因缘法、六度万行法等法宝。对症施治比喻三乘方便法、良药比喻一乘佛法。相信良药并立刻饮下良药比喻大彻大悟,已入一乘了义的大乘菩萨。从不相信到相信并服下良药比喻回小向大的小乘人和二乘人。良医见儿子们病已好又回来了,比喻如来并没有入涅槃,所谓涅槃之说,只是方便法的示现。
佛说:诸位善男子!你们意下如何?会不会有人说这良医,没有死却说自己死了,犯有虚妄罪?弥勒菩萨回答说:世尊!良医为了治病救人,如此用心良苦,是没有人会这样认为的,不犯虚妄罪。
佛说:我和上面所说的譬喻是一样的,我成佛以来,已过了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了度化众生,以方便力,说当有灭度,其实并未灭度,就如良医说自己死了,而实际并没有死一样。
以上说的“阿僧祇劫”是什么意思呢?阿僧祇劫指宇宙在“成住坏空”的过程中,反复生灭,轮回流转,每一周期大约要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称此为一大阿僧祇劫。但阿僧祇劫还有其他很多种算法,有的算出是七十亿年、有的算出是一千万兆兆兆兆兆兆兆兆年,差距很大,此不多论,还是让史学家去考证吧!我们只需要知道阿僧祇劫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概念就行了。
那么“灭度”又是怎么回事呢?灭度是涅槃的旧译、新译圆寂。指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之义。意思是离生死之苦、全静妙之乐、穷尽极致之果德。就此中所谓离生死之苦而言,贤圣命终,称为圆寂,就是入涅槃了。
佛说:我以方便力说灭度,也没有人能说我这种说法,是虚妄或者是过失吧!因为这种说法如良医未死言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救度众生,用心是良苦的。这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如下:

《易经》之《系辞上传》: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解读诠释】

【1.1】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白话】
天尊贵在上,地卑微在下,《易经》乾坤的位置依此确定。事物都是按从低处到高处的位次成长和陈列,《易经》六爻贵贱的位置依此排定。运动和静止都是有规律的,《易经》中阳刚为动、阴柔为静依此判定。天下之人,依据其倾向,顺其类则聚集而吉,逆其群则分离而凶,《易经》中卦爻的吉凶依此发生。天上有日月星辰之象,地上有山川动植之形,天地万物通过交感作用发生变化,《易经》中卦爻相互关系就是依照这种变化规律而发明的。
【解读】
第一章第一节言圣人按照自然规律创作《易经》卦象的过程,分别有:先天八卦定位、六爻定位、刚柔爻属性、吉凶属性、卦爻相互关系。
第一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言以乾坤代表八卦先天定位;第二句“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六爻(三爻亦然)位次的规律,树木、人、积土成山、积水成泽,都是按从下向上的顺序生成,故六爻以最下为初始,最上为终末。故《易》以初为元士,二为大夫,三为三公,四为诸侯,五为天子,上为宗庙。第三句“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言阳爻刚爻代表运动,阴爻柔爻代表静止;第四句“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言卦爻吉凶是效法了事物的顺逆法则;第五句“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言卦爻相互关系是效法了天地万物通过交感而发生相互作用。
第一章第一节可总结为《易经》三义的“不易”原则,文中的“定”、“位”、“常”都是“不易”之义,言万物一切皆在变化,唯有“变化”不变,《易经》模拟了万物的变化,故“不易”。

【1.2】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白话】
因此,阳刚、阴柔相互交感(产生八卦),八卦推移变动(产生卦序)。阳气的鼓动始于震雷,离电紧随其后,阴气的滋润始于巽风,坎雨紧随其后;日月往来运行,出现寒暑交替。乾为阳,构成男性之象征;坤为阴,构成女性之象征。乾主管天地之创始,坤主管万物之作成。
【解读】
第一章第二节前三句是对第一节第一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铺展,言八卦的生成和先天八卦的定位,后两句“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与第一节第一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形成“三极”(天人地三才)式呼应。
第一章第二节可总结为《易经》三义的变易原则,文中“摩”、“荡”、“鼓”、“润”“运行”、“成”、“作”皆变化之辞。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司马光曰“天地设位”,李光地曰“盖天尊地卑,是天地定位也”,尚秉和曰:
“余谓《系辞》之首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若如后天方位,尊卑何分?……且先天方位,按其所排次序,亦明甚矣。乾坤既言尊卑,当然南北。……”(《周易古筮考》)
“乾坤定,卑高陈,贵贱位,先天也”。(《焦氏易诂》)

“是故刚柔相摩”,相摩,韩康伯曰:“言阴阳之交感也。”第一节第一句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故阴阳交感是指乾坤交感。“天尊”,故乾初阳先交坤而得震;“地卑”,故坤初阴后交乾而得巽。圣人观“日月运行”皆顺时针运动,是谓“天道左旋”,故先天八卦乾上坤下定位后,震位于坤之左,巽位于乾之右。通过“刚柔相摩”确定了先天八卦乾坤震巽的四个卦位。
“八卦相荡”,相荡,韩康伯曰:“言运化之推移。”
鼓,震卦,润,坎卦。
雷霆,即雷电,雷,震卦,电,离卦。
霆,《玉篇》“电也。”《谷梁传·隐公九年》“震,雷也。电,霆也。”《埤雅》“霆,或谓之电。盖音庭则为雷,音蜓则为电。”上古音,霆为耕部定纽,电为真部定纽,音近假借。
鼓之以雷霆,帛书《系辞》作“鼓之雷甸”,甸与电,皆真部定纽,故“霆”为电;
陆贾《新语》引《系辞》:“阳生雷电……润之以风雨”;
韩婴《韩诗外传·卷三·第十九章》引用《系辞传》以说理:“动以雷电,润以风雨”,“雷霆”径作“雷电”。
霆,《释文》:“京云:霆者,雷之余气,挺生万物也。《说文》同。蜀才云:凝(疑)为电。”
孔颖达疏:鼓动之以震雷离电,滋润之以巽风坎雨,或离日坎月,运动而行,一节为寒,一节为暑。
风,巽卦,雨,坎卦。
“鼓之以雷霆”即鼓之以震离:由于“刚柔相摩”,乾初阳先交坤而得震,故自坤左起(东北)震而离,所谓“鼓之以雷霆”。自坤至震,至离,这就是“八卦相荡”,即八卦的运化推移,这种推移是按照阴阳“相摩”、阴阳交争、阴消阳长运化的。坤为纯阴,乾交坤使得阳气初生为震卦,震卦阳爻在下,为长男,即初阳。此后阳气继续增长以克制阴气,二气的交争只能从外部开始,如攻城略地,如火烤红薯,阳气包围阴气,此离卦之象也,故鼓之以震离。阳强阴弱,阴气逃逸,爻位之序为自下及上,故阴爻逃于上,二阳居于下,此兑卦之象也。阳气继续增长,阴气绝而成纯阳乾矣。

“润之以风雨”即润之以巽坎:由于“刚柔相摩”,坤初阴后交乾而得巽,故自乾右起(西南)巽而坎,所谓“润之以风雨”。自乾至巽,至坎,这就是“八卦相荡”,即八卦的运化推移,这种推移是按照阴阳“相摩”、阴阳交争、阴长阳消运化的。乾为纯阳,坤交乾使得阴气初生为巽卦,巽卦阴爻在下,为长女,即初阴。此后阴气继续增长以克制阳气,二气的交争只能从外部开始,如蛙蛇冬眠,如红薯腐烂,阴气包围阳气,此坎卦之象也,故润之以巽坎。阴强阳弱,阳气逃逸,爻位之序为自下及上,故阳爻逃于上,二阴居于下,此艮卦之象也。阴气继续增长,阳气绝而成纯阴坤矣。
此先天八卦之右半圆图。
《左氏·定公四年·正义》言:“《易》云:伏羲作十言之教,曰:乾、坤、震、巽、坎、離、艮、兑、消、息。”《汉上易传·卷八》、《路史·后记一注》又称郑玄《六艺论》所引。伏羲十言之教乃八卦与消息,而伏羲先天八卦正是按阴阳消息法则排列,此足以相互发明也。
自宋代陈抟、邵雍依据《说卦传》“天地定位”章传出伏羲先天八卦,后儒多有怀疑者,盖“天地定位”章不能圆满说明先天卦序,后之帛书八卦亦合“天地定位”章可证。今笔者不揣鄙陋,受先贤启发,自《系辞传》首章发现伏羲先天八卦,可补陈、邵之缺憾也。(后看《周易折中》引吴澄曰“羲皇卦图左起震而次以离,‘鼓之以雷霆’也,右起巽而次以坎,‘润之以风雨’也”,是吴澄已知先天义,然吴言兑为暑、艮为寒则非。)
先天八卦古来有之,战国、秦汉文物文献关于先天八卦存在的证据:
1.韩婴《韩诗外传·卷三·第十九章》曰:“故天不变经,地不易形,日月昭明,列宿有常。天施地化,阴阳和合,动以雷电,润以风雨,节以山川,均其寒暑。”此正是引用《系辞传》以说理,“雷霆”径作“雷电”。第一句言先天八卦四正之天地日月,第二句“润以风雨,节以山川”直言先天卦图右侧巽、坎、艮、坤之序,坤为川,帛书《易》“坤”作“川”。
2.帛书《衷》篇曰:“岁之义,始于东北,成于西南,君子见始弗逆,顺而保彀。”
3.《淮南子·诠言训》:“阳气起于东北,尽于西南;阴气起于西南,尽于东北。阴阳之始,皆调适相似,日长其类,以侵相远,或热焦沙,或寒凝水,故圣人谨慎其所积。”
4.荀爽注《文言·坤》之“天玄而地黄”曰:“天者阳,始于东北,故色玄也。地者阴,始于西南,故色黄也。”
震为阳气之始,起于东北;巽为阴气之始,始于西南。此先天八卦也。先天八卦反映了一年寒暑的变化规律,故曰“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5.孟喜卦气源自十二辟卦(十二消息卦),十二辟卦源自先天八卦。先天八卦去掉坎离二卦是坤、震、兑、乾、巽、艮,这是十二辟卦的雏形。十二辟卦上卦和下卦的排序都是坤、震、兑、乾、巽、艮。十二辟卦对应京房易八宫的坤乾二宫(去掉游魂卦、归魂卦),顺序完全一致。可见京房易是建立在先天八卦基础上的。(十二辟卦虽然不属于《周易》通例,但是它的来源与先天八卦有关系;即使是先天八卦也不作为《周易》通例。)
6.乾隆十四年开始编撰的《西清古鉴》一书收录汉代先天八卦铜洗。(见《周易密钥》:先天八卦溯源)
第一章第二节最后两句“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与第一节第一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形成“三极”(天人地三才)式呼应。圣人唯恐后学不明“震为阳气之始,起于东北;巽为阴气之始,始于西南”之理,故再告以“刚柔相摩”之序:“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是指乾交坤为长男,坤交乾为长女,乾先作用,坤后作用。这两句同时是一语双关,“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言天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言人道,“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言地道,此《周易》三极之道在焉。
总之,“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是确立先天八卦的基础和轴心;“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是确立八卦卦序推移的关键;“乾知大始”对应先天八卦图左侧,是乾卦阳气创生的过程;“坤作成物”对应先天八卦图右侧,是坤卦阴气成物的过程。
“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同样是一语双关,它暗示在先天八卦基础上相摩相荡,最终按“加一倍法”重叠为六十四卦。先天八卦图和先天六十四卦图所需要的逻辑思维只有左和右、上和下的最简单的阴阳思维,其实就是按照黑白涂鸦而已,这对于6500年前伏羲时期的人来说绝对不成问题。先天八卦可以根据简单的阴阳相对黑白涂鸦而画成,然而它却能反映阴阳消长的规律,大道至简至易也。但八卦、六十四卦的卦名则是长期的观察万物的经验总结。(请参考《周易密钥》“从咸恒二卦管窥《周易》卦序、卦名与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圆图的关系”)
五行说到黄帝时期业已成为科学体系,于是五行参与到八卦的演化中,原来的先天八卦是阴阳三才说,五行再来参与,这就是“参伍以变”。五行火南水北,故后天卦离南坎北,五行木东金西,而后天卦巽东南,乾西北。(请参考:《周易密钥》“论先天八卦的演化以及向后天八卦的转变”)

【1.3】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则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白话】
乾的作为以平易为人所知,坤的作为以简约见其功能。平易就容易使人明了,简约就容易使人顺从;容易明了就有人亲近,容易顺从则可建功勋;有人亲近处世就可以维系长久,可建功勋立身就能弘大;处世长久是贤人的美德,立身弘大是贤人的事业。因为乾坤的平易和简约,天下的道理就都懂得了;懂得天下的道理,则可成就人之地位于天地之中。
【解读】
第一章第三节可总结为《易经》三义的“简易”原则。
朱熹曰:人之所为,如乾之易,则其心明白,而人易知;如坤之简,则其事要约,而人易从。易知,则与之同心者多,故有亲;易从,则与之协力者众,故有功。有亲则一于内,故可久;有功则兼于外,故可大。德,谓得于己者;业,谓成于事者,人法乾坤之道,则可以为贤人矣。成位乎其中者,谓成人之位于天地之中,此则体道之极功,圣人之能事,可以与天地参矣。
朱熹总结第一章说:“此章以造化之实,明作经之理。又言乾、坤之理,分见于天、地,而人兼体之也。”
《乾凿度》引孔子曰:“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系辞传》言乾坤,一是指乾坤二经卦;二是指乾坤二别卦;三是指阳爻和阴爻,乾代表阳,坤代表阴;四是指卦中的天和地,初爻二爻为地,五爻、上爻为天、三四爻为人。先天八卦以及《周易》的卦象、爻象都源自阴阳之理,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庄子谓“《易》以道阴阳”,帛书《衷》篇引孔子曰“《易》之义唯阴与阳”。
《系辞上传》第一章分为三节,分别对应《易经》三义“不易”、“变易”、“简易”。《易经》为永恒的真理,此其“不易”也;《易经》阐述万物变化之理,此其“变易”也;《易经》不过阴阳二字,此其“简易”也。
既然说“简易”,后人何以认为《易经》为“天书”极为难懂?这是因为后人出于私意解《易》,丧失了古朴天真的缘故。《朱子语类》云“今人都是私意,所以不能简易”。

天机经
约出於唐宋间。《通志艺文略》着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清部。又见於《云笈七签》卷十五。
  阴符天机经
  叙曰:有机而无其人者败,有其人而无其道者败。故《易》曰:即鹿无虞,惟入子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故圣人观其时而用其符,应其机而制其事,故能运生杀於掌内,成功业於天下者也。《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是以圣人保之於灵台,以观机变。卷之则自胜,舒之则胜人,察之则无形,用之则不极。《易》曰:阴阳不测之谓神。而阴符象之矣。故圣人不测之符,陶均天下而元所归怨矣。夫天为地主,道为德君,故圣人奉地而法天,立德而行道,举天道而为经首,明地以奉之。《易》曰:乃顺承天,待时而动。是故圣人将欲施为,必先观天道之盈虚,后执而行之。举事应机,则无遗策。《易》曰:后天而奉天时。
  昌
  夫圣人法地而奉天,立德而行道。居天地道德之间,建莫大之功者,未有不因五贼而成也。五贼者,其一贼命,其二贼物,其三贼时,其四贼功,其五贼神,皇帝王霸权变之道也。是以圣人观其机而应之,度其时而用也。故太公立霸典而灭殷朝,行三风而理周室,岂不随时应机,驱驰五贼者也?故圣人立本於皇王之中,应机於权霸之内,经邦治身,五贼者备矣。则天下望风而从之,竭其性命而无所归其恩怨也。乃谓之曰有道之盗,无形之兵,呜呼,寇莫大焉。五贼在心,擒纵在手,治身佐世,莫尚於斯。《经》云:见之者昌,不亦宜乎?
  身
  夫人心,身之主,魂之宫,魄之府。将欲施行五贼者,莫尚乎心。事有所图,必合天道。此则宇宙虽广,览之只在於掌中;万物虽多,生杀不离於术内。则明天地不足贵以远以厚,而况耳目之前乎?
  机
  夫杀机者,两朝终始之萌,万人生死之兆,处云雷未泰之日,玄黄流血之时。故天之为变也,则龙出于田,蛇游乎路,此为交战之机,故曰龙蛇起陆。人之为变也,则春行秋令,赏逆罚忠,此为颠堕之机,故曰天地反覆。天人之机,同时而发,虽千变万化,成败之机定矣。
  藏
  夫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智者能愚,愚者不必能智。故圣人时通则见其巧而建其功,时否则见其拙而昧其迹。故孔明序曰:太公八十非不遇也,盖审其主焉。呜呼,性命巧拙之时,识达行藏之势,可以观变察机,运用五贼。所以然者,夫圣人所以深衷远照,动不失机,观天料人,应时而作。故《易》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静
  夫九窍者,在天为九星,在地为九州,在人为九窍。九窍之炁不正,故曰受邪。受邪则识用偏,识用偏则不可发机观变。故九窍之急在乎三要,太公曰:耳、目、口也。夫耳目口者,心之佐助也,神之门户也,智之枢机也,人之祸福也。故耳无聪不能别其音,目无明不能见其机,口无度不能施其令。夫三要不精,上不能治国,下不能治家,况兵者乎?悬人之性命,为国之存亡,静动之间,不得无事,岂可轻而用之?
  人
  夫火生於木,火发而木焚;国生於奸,奸深则国乱。亦犹蚕能作茧,茧成则杀其身,人能生事,事烦则害其命。非至圣不能修身炼行,防之於未萌,治之於未乱。夫十围之木,起於拱把;百仞之台,起於足下;治小恶不惧,必成大祸。呜呼,木不相摩,火无由出;国无乱政,奸无由生。有始有终,是非不动。能知之,其惟圣人乎?
  安
  万物盗天地之精以生成,人盗万物之形以御用,万物盗人之力以种植。彼此相盗,各获其宜,俱不知为万物化。故能用机者,法此三事,以道之盗而贼於物,物亦知为盗之道。听以然者,贵得其时也,贵得其机也,故曰合其时而食,则百骸治,应其机而动则万化安。乖时失机,则祸乱生也。
  神
  老君曰:功成不有,为而不恃。此全生立德之本也。夫小人者,贪其财则以身徇利,爱其名则以力争功,矜衒神迹而求神名,物共嫉之,必丧其命。欲益招损,是不神矣。夫君子建大功而不恃,防小祸於未萌,退己进人,推能让物,物共戴之;故不夺其利。自发神智,不能争物,物共让之,不居其后。为损招益,是以至神矣。故老君曰: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诚哉言也。
  圣
  假如千年一圣,五百年一贤,应日月之数所生,而大小之人定矣。夫大人出世,应明德而建圣功;小人当时,则废正纲而生祸乱。故太公说於西伯,知人望而己归;周刘琨表於琅琊,识天时而未离;晋陵母自死,知明主之必兴;括母不诛,见赵军之必败。故天道人事,贤者可以预知,佐非其人,夷於九族。故《易》曰:长子帅师,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命
  夫成败之道未形,死生之机未发,小人能见,君子能知,则易见而难知,见近而知远也。夫见机者则趋时而就利,皆不保其天年。知机者则原始而要终,固必全其性命。
  倍
  瞽者善听,神不离於耳;聋者善视,心不离於目。其为听也,神则专耳;其为视也,心则专目。耳之与目,
  递为用师,当用之时,利绝其一。心之所主,则无事不精,犹有十倍之利,何况反覆?以此用之三思,精诚一计,顺时隐显,应机行藏。以此用师,固万倍之胜利。
  物
  夫人之心无故不动,生之与死,缘物而然。物动则心生,物静则心死。生死之状,其惟物乎?
  目
  目者神之门,神者心之主,神之出入,莫不游乎目。故见机者,莫不尚乎目;能知机者,莫不尚乎心。
  蠢然
  夫道不为万物而生春,万物感春炁而自生;秋不为万物而杀,万物感秋炁而自杀。其为生也、不恃其恩,不求其报?故其恩大矣;其为杀也,不恃其威,不求其惧,其威大矣。凡物取而得之者小,不取而得之者大,故圣人不取。夫君王有道无道,财人民治乱之机;歌谣或乐或哀,则时年丰俭之兆。时人不能省察,天地乃降征祥,或五云腾起,七曜变行,皆因国风,是以然矣。且宋君失德,荧惑守心;及乎谢愆,退之三舍。用今俦古,皎在目前;以彼喻斯,岂劳心术?故智者悟於人事之初,而愚者晦於星象之后矣。
  生
  老君以无为有母,静为躁君。夫静者,元炁未分之初,形於元炁之中,故能生天地万物。亦犹人弘静,其心不挠,则能生天下万物也。
  胜
  胜,浸长也。天地之道,各自浸长,天则长阳也,地则长阴也。阴阳相招,一昼一夜,递为君臣,更相制胜,故曰阴阳相胜。夫开国用师,必侵天道,亦犹金火相交,而非交不伏也。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
  顺
  《易》曰:刚柔相摩而生变化。变化不慝,故曰顺也。夫人之育身治性,尚不可逆时为之,而况经邦佐世之雄哉?
  契
  至圣之道,窈然无为。无为则无机,无机则至静。夫律历之妙,动则能知,体既虚无,,莫得施其管。术亦犹兵者,不失其机,不露其衅,虽有智士,从何制焉?
  象
  奇器者,阴阳之,故能生万物,亦犹人心,能造万事,象矣。进前,象状也。八卦、六甲,鬼神机密之事,刚柔相制之术,昭昭乎前列其状矣。
  #心#阴符天机经竟
  #古德智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献智献策共促株洲高质量发展】(二)关于加快推动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肖勇民(株洲联诚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如何继续保持高质量
  • 没想到,当网友看到后,却纷纷表示: 胡爸爸又年轻两岁了 你这是提前准备两年了吧 这“落款”胡爸爸应该勉强满意吧 看胡海泉的表现,想起他在音乐上的才华,填词
  • 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 ​​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就是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散发着优美的磁场和魅力,走到哪里,
  • [奥特曼]之前是开了一个小坑的 虽然可能老婆们不太记得 但是我想为自己负责 等我忙完期中考就会开始更新。最近总有人质疑开麦质疑四处喊冤的对错,还有私信给我的,说
  • 古树产地:值蚌、新发茶区历史: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普洱府志》记载有一棵特大的茶王树,但今已不存,也是破坏较为严重的古茶山之一。2、茶山名:倚邦释名:“有茶树、
  • 这些都是问题…纳税人有权知道每一分钱的用途. #西安最新核酸贴纸是霍去病#今天,看看另外两个“梦长安”核酸贴纸:李小白、波斯客,这两位应该也是大唐的骄傲。现在的
  • 年度歌曲“夏夜最后的烟火” 也是当之无愧心中最佳,像我这样不怎么注重歌词的人,也被这首歌歌词感动到,一个男孩真心的爱着女孩,看到了他的真心和爱护。wyy年度歌手
  • 那就是周一,俄罗斯股市要重新开市了~~我认为这才是最大的事儿!再跌,那A股就可以关掉了~~接下来如何去把握个股真的成了一个头等大事儿了,比如浙江建设你还会去买吗
  • 其中一个可攻略角色还要花钱买扩充才能见到,是谁给你的勇气觉得玩了这内容还会想花钱买扩充....梁静茹吗?总结:才花了两个休息日就有那么多地方可以被诟病,我该说你
  • #阳光信用[超话]##每日一善# [鲜花]#阳光信用#人的生活注定要受苦,但我们必须寻找快乐,哪怕只是电光火石,因为快乐是照在沉沉大地上的寥落的星辰人生如一场修
  • 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浅浅的,淡淡的,似有若无,或清新,或浓郁的香气,盈满身边。 很多时候,以为好风景都在远方。
  • 交易不是每天要做的事情,那种认为随时都要交易的人,忽略了一个条件,就是,交易是要理由的,而且是客观的,适当的理由。5.亏损是交易的成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
  • 喜欢他的姑娘太多了,但是我们夫妻一心,每次他都会冷冷拒绝说他已婚了,老婆特别好。喜欢他的姑娘太多了,但是我们夫妻一心,每次他都会冷冷拒绝说他已婚了,老婆特别好。
  • (我知道很简单,但没实践过)去买膜的地方要了教程(还问了挺愚蠢一问题[允悲])是的,没有错,两个都被我用掉了,因为第一个没贴好[允悲]我又朝着独立自主迈出了一步
  • #每日一善# 珍惜那个能让你忘掉过去的人,他很有可能就是你的未来,忘记那个无法给你未来的人,你才能拥抱未来。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梦想,让梦想的星光指引着我们走出落
  • ”  沉鱼认真地思索后:“可能是因为他们知道,美人只配强者拥有吧。  负责的系统和她抱头痛哭:“对不起,本来是要把你送团宠片场的,结果失手送午夜场了QAQ”  
  • 江湖上散播传闻说这个票要被赵老哥做到50元以上,此时的苏州帮完全是屁股决定脑袋,既然做出选择了那就跟着大佬一起飞黄腾达吧。于是果断割肉离场,继续观察,此时赵老哥
  • もし微量の吸収ならば、人体の自主的な解毒の構造に代謝されて落ちることができて、もし線量を上回るならば、方法がなくて、シアン化物の恐ろしい毒性で、大線量の中毒は稲
  • 师傅还会贴心的询问口味和忌口,上菜时还会一一介绍菜品及吃法,可以说真的很贴心了✅烧鸟的点菜模式我很爱,帅哥们端着盘子到包间供选择菜品,赞~— 菜品•感受 「备长
  • 谁也没想到,在这次艰辛的考古中,竟然偶然发现一件国宝级的文物,良渚“玉琮王”这件文物刚被发掘出来的时候,其实并不起眼,仅仅只是其体积和尺寸较大,但是由于它摆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