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寿禅师《宗镜录》14

问。既有能说。必对所机。此宗镜录。当何等机。

答。当上上机。若已达者。凭佛旨而印可。若未入者。假教理以发明。又若圆通之人。不俟更述。自觉圣智。无说无示。真如妙性。无得无闻。若闇昧之者。须假助成。因教理而照心。即言诠而体道。若宗明则教息。道显则言空。绝待真心。境智俱亡矣。如是则方入宗镜。深达玄门。真能听佛说经。亲谈妙旨。可谓得诸法之性。彻一心之原。

如首楞严经云。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摽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利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释曰。阿难言。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者。阿难尚认缘心听佛说法音。以为常住真心。取佛定旨。佛言。若执因缘心听。只得因缘法。以法随情变。境逐心生故。又定缘佛音声是自心者。若说法声断时。分别心应灭。此心如客。不常住故。今时多迷自性本闻。但随能所之闻。一向徇他声流转。此声是对因缘所生法。非真实有。但因声而立名字。因名字而有诠表。若旋复本闻。则脱声尘之境。所脱之境既虚。能脱之名何立。则能脱所脱皆空。以强记多闻。是识想边际。本非实故。若因闻见性。则多闻有助显之功。若背性徇闻。则畜闻成邪思过误。

故文殊颂云。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众生迷本闻。修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原。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

故知若耳根归本原。六根皆寂灭。以六根同一心故。何者。在眼曰见。在耳曰闻。若摄用归根时。见闻如幻翳。若摄境归心时。三界若空华。则翳灭尘消。觉圆心净。如是解者。则是因指见月。藉教明宗者也。若执指为月。迷心徇文者。如经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夫三乘十二分教。如标月指。若能见月。了知所标。若因教明心。从言见性者。则知言教如指。心性如月。直悟道者。终不滞言。实见月人。更不存指。或看经听法之时。不一一消归自己。但逐文句名身而转。即是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不见自性。亦不辩于教文。指月双迷。教观俱失。故经云。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又既亡其指。非唯不了自心之真妄。亦乃不识教之遮表。错乱颠倒。莫辩方隅。犹鸟言空。如鼠云即。似形音响。岂合正宗。故经云。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所以证道歌云。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二乘精进勿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是以若实真心。不逐他声而起分别。湛然恒照。性自了故。如掌亭人。都无所去。云何离色离声。无分别性。此须得旨。亲见性时。方知离声色诸缘。性。自常住。不假前尘。所起知见。则悟无始已来。皆是执声为闻。而生颠倒。故文殊颂云。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若非色非空。都无分别。不见性之人。到此之时。全归断灭。便同外道拘舍离等。己眼不开。昧为冥谛。以冥寂闇昧无知。以为至极。从此复立二十五谛。迷真实心。成外道种。或有禅宗不得旨者。法学起空见人。多拂心境俱空。执无分别。将狂解痴盲。以为至道。然非离因缘求法性。灭妄心取真心。对增上慢人。初学之者。不可雷同。应须甄别。

如经云。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唯垂哀愍。为我宣说。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之像。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故知一切众生。即今见精明心。非定真妄。昧之则粗。明之则妙。只于八种不还之中。了了见性常住。云何随境流转。失本真常。永没苦轮。常漂死海。大圣怜愍。非不惊嗟。阿难示起疑心。寄破情执。释迦微细开演。直指觉原。可谓不易凡身。顿成圣体。现于生灭。显出圆常。宗镜前后明文。一一全证于此。

又江西马祖和尚。问亮座主。蕴何经业。对云。讲三十本经论。师云。正讲时将什么讲。对云。将心讲。师云。心如工技儿。意如和技者。争解讲他经。对云。不可是虚空讲也。师云。却是虚空讲得。座主于言下大悟。遂下阶礼拜。蓦目汗流。师云。者钝根阿师。用礼拜作什么。其座主却回本寺。语学徒言。某一生学业。将谓天下无人敌者。今日被开元寺老宿。一唾净尽。我尔许多时。皆是诳呼汝。遂散学徒。一入西山。更无消息。

又如有学士问马祖和尚。如水无筋骨。能胜万斛舟时如何。师云。我遮里水亦无。舟亦无。说什么筋骨。

又学人问龙潭和尚。久向龙潭。及至到来。为什么。龙亦不见。潭亦不见。师云。却是子亲到龙潭。

又俗官王常侍。问先洞山和尚。五十二位菩萨中。为甚么不见妙觉菩萨。师云。却是常侍亲见。

所以智者大师。一生弘教。虽广垂开示。唯显正宗。如止观中云。究竟指归何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永寂如空。又观心论中云。复以伤念一家门徒。随逐积年。看心稍久。遂不研核问心。是以不染内法。着外文字。偷记注而奔走。负经论而浪行。何不绝语置文。破一微尘。读大千经卷。若能如上听法讲经。提宗问答。方谐祖意。称可佛心。如遇此机。可归宗镜。

《金刚经》原文译文连载~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原文: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译文:
当时,须菩提听到这些经典,深刻地领悟到佛法的妙义,感动得流下了泪水,并且向佛陀说:“太珍贵,太罕见了,世尊!您现在所说的无上甚深微妙法,我从过去到现在,虽然洞彻一切妙理,但也未曾听过这样的佛法。
“世尊!将来如果有人,能够看到或听到这部经,并领悟修持,无有杂染,必然达到本性清净,领悟到本性是佛的真实之相。当知此人,因离相见性,无为顺道,而成就第一稀有功德。
“世尊!您所说的真实之相,其实是不着空有之相的大道本体,并非以‘相’的形式存在,说是‘实相’,也是假借的名称而已,修持之人仍然不可立这一‘实相’为相,进而执着。
“世尊!今天听到您所说的无上甚深微妙法,我是坚信不疑的,也能够理解领会,更会按照您所说的妙法去修持,这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困难;但是等到佛陀圆寂后,及最后的末法时期五百年,倘若有人看到或听到这部经,进而能理解其奥妙,坚信不疑,依法修持,我想,这样的人真是太难得了。此人将能成就第一等稀有的无上功德,成就佛道是不成问题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样的人已经达到本性境界,不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世间万相。何以见得呢?因为世间万相皆为虚幻不实之相,只有离一切相,安住在自性中,才是佛的境界,而‘佛’也只是个名相而已。”
佛陀听了之后,又对须菩提说:“是这样的!是这样的!如果有人看了或听了这部经,不惊疑、不恐慌、不畏惧,这样的人真是太难得了。
“为什么呢?须菩提!你应该知道我现在所说的是第一波罗蜜(到达彼岸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以妙智慧破除烦恼、离相见性而得解脱之方法),虽然我说第一波罗蜜,但你们仍然不可执着第一波罗蜜,因为我说的第一波罗蜜也只是个名相。
“须菩提!以忍辱波罗蜜来说,也是不能执着的,当下要忍而无忍,辱而无辱,一点也不起嗔恨心,所以我所说的忍辱波罗蜜也是一种名相。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我过去世被歌利王(一位残暴的国王,怀疑一位修行人与他的宫女有染,于是就用剑砍了修行人,但修行人仍然不起嗔恨心,那位修行人就是现在的佛陀)以剑斩掉我的四肢、耳、鼻时,我仍然不起嗔恨心,可见当时我已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为什么呢?如果我在身体被歌利王一块一块地分割时,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就会起嗔恨心的。
“须菩提!又想起过去五百世中做忍辱仙人的时候,专门修忍辱之道。在那时,我就已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
“所以说,须菩提!要做一位大菩萨,必须不能有任何执着,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见到一切外相都不能动摇本心,心无所住,才能与本性真实相应!如果心有所执着,则为住于假相,而非保持在清净的本性境界。
“所以佛说:‘菩萨应做无相布施。’须菩提!作为一位大菩萨,为了利益广大众生的缘故,要像这样无相布施。总而言之,就是不要执着,因为世间一切物相都是假合而成,它们只是暂时存在。众生也是一样,只是一种假合的业力之身,只要业障果报消失,哪有众生呢?
“须菩提!我一向是讲真话、讲实话的,讲的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从来不说欺骗的话,也不说怪异的话。须菩提!我所证悟的法是无相的,既非空亦非色,但又是自性圆满、真实存在的。
“须菩提!倘若菩萨在布施的时候,一直惦念着我布施给谁、布施多少财物、何时会有回报等,就会为诸相所系缚。像这样的做法,就好比一个人走入暗室,他将毫无所见,无法得到本性的光明。
“假使菩萨在布施的时候,没有我布施给谁、布施多少财物、期待对方回报等念头。像这样的布施,就好比人的眼睛非常明亮,在日光照耀之下,什么东西都能看得很清楚(喻指得见本性)。
“须菩提!将来的末法时代,如果有善男信女,看到或听到这部经,进而依法读诵修持,就如同如来以佛智慧去洞悉判断一切,会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佛经[超话]#463. 执相布施的功德是有尽的,离相布施的功德是无尽的 |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全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463

通达一切法 是乃真佛子

此人能了知 诸佛自在力

如能亲近三宝、供养三宝、礼拜三宝,才能通达一切法。通达一切法,才是真正的佛子。这个人,能明了知道一切的自在神通力,是不可思议的。

广大智所说 欲为诸法本

应起胜希望 志求无上觉

广大智慧者,就是佛。佛所说的法,欲为诸法之根本。欲就是欲望,所谓“欲望无止境”。贪财、色、名、食、睡种种的享受,这也是欲。贪求修行,贪求智慧,贪求开悟,贪求成佛,这也是欲。欲有上达和下达的区别。所谓“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换言之,求佛法为上达,求享受为下达。

欲为诸法之本,应该生起殊胜的希望,清净的欲望,立志求取无上的觉道。什么是无上的觉道?就是究竟湼槃,也就是成佛。发坚固的菩提心,才能获得无上觉的果位。

若有尊敬佛 念报于佛恩

彼人终不离 一切诸佛住

假使有人尊敬于佛,应该忆念要报答诸佛的恩典。如何的报答?就要常随佛学,始终不离佛的道场。什么是道场?所谓“直心是道场”。这个人,一直不离一切诸佛所住之处。

何有智慧人 于佛得见闻

不修清净愿 履佛所行道

为什么有智慧的人,能常见佛身,又能常闻佛法,这是什么缘故?因为修清净愿。如果不修行清净愿,尽打染汚的妄想,不但见不到佛,也闻不到法。应该怎样呢?要履行诸佛所修的道——身口意三业常清净。

尔时。勇猛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在这个时候,西方代表勇猛幢菩萨,仰承着释迦牟尼佛大威神力的加持,普遍观察十方一切众生的因缘,对机说法,用偈颂来赞叹佛的功德。

譬如明净眼 因日覩众色

净心亦复然 佛力见如来

譬如有个人,他有光明清净的眼睛,必须籍着太阳的光,才能见到种种的形色。光明清净的心,也是这样的情形。虽然有明净眼和明净心,可是没有佛力的加持,也不会见佛。当清净心和佛的实相理体合而为一,才能见佛。

我们修道人的心,若是清净无染,便得佛的加持,才能得见于佛。清净心比如清净水,从上边能见到下边,所谓“彻法底源”。如果心不清净便成为混浊之水,什么也现不出。这时,佛也没有办法来帮助你,所谓“爱莫能助”。你修道是感,佛现神通是应,就是“感应道交”的原理。现在说心灵感应作用,其实大同小异。古德说:“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就是这样道理。

如以精进力 能尽海源底

智力亦如是 得见无量佛

如果用勇猛精进的力量,修行诸法,才能穷尽法海的源底,也就是到法的究竟处。智慧的力量,也是这样的情形。若有大智慧,就能得见无量无边诸佛。

譬如良沃田 所种必滋长

如是净心地 出生诸佛法

好像良好的肥沃田,所种植的五谷,必定长的很茂盛。这样的清净地,能生一切诸佛法。也就是说,你的心若是清净,一切佛法现前。八万四千法门,没有离开你现前一念心。一念清净是佛,一念染汚是众生。不要到外边去找佛法,佛法就在自性中现出来。

如人获宝藏 永离贫穷苦

菩萨得佛法 离垢心清净

譬如有个人,在地下获得七宝藏,那么,就永远离开贫穷的困苦,成为大富翁。菩萨得到佛法,如同获宝藏一样,永远离开染汚心,得到清净心。恢复本有的清净,智慧现前。

譬如伽陀药 能消一切毒

佛法亦如是 灭诸烦恼患

好像伽陀药,伽陀译为良药。这种良药,普治一切疾病,消解一切毒,与甘草的功效相同。所谓“甘草合诸药而解百毒”。中国的草药,分为君、臣、佐、使四种。甘草是宰相大臣,什么病都管治,什么毒都能消除。甘草的性,非常的和平,无论和那种药,都是和平相处,不起冲突。

佛所说的法,和伽陀药一样,能把众生八万四千的烦恼病,统统消灭无余。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对治众生的贪瞋痴病,所以说佛法就是灭除诸烦恼病患最佳的药力。

真实善知识 如来所称赞

以彼威神故 得闻诸佛法

善知识是善于教化众生,令得到正知正见的知识。真实善知识,只有佛才是;其余菩萨和阿罗汉圣人等,虽然称为善知识,但犹不算真实圆满的善知识。

现在经文中,所说的善知识,乃是真语、实语、如语、不妄语的善知识,没有贪瞋痴三毒的善知识,勤修戒定慧三学的善知识,这是佛所称赞的善知识,说你可以作为人天的师表,可以应人天的供养。以诸佛的大威神力之缘故,而得闻一切诸佛所说的法。

设于无数劫 财宝施于佛

不知佛实相 此亦不名施

假设有个人,能在无数大劫之中,用所有的财宝,布施于佛,若是不知佛的实相(无相,无所不相)的道理,这也不算是布施。为什么?因为着相布施,只有生天的福报。

所谓“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若是认识佛的实相,布施的心,也没有个施者,也没有个受者,中间也没有能施和所受的物——这是三轮体空,总之,离相布施,才是真布施。执相布施的功德是有尽的,离相布施的功德是无尽的。

无量众色相 庄严于佛身

非于色相中 而能见于佛

在佛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说无量众色相,庄严于佛身。这些相好庄严,不过是佛身的一部分而已。佛的本体,并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真正明白佛法者,应该在无相中求见佛。在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以无相为相,以实相为相。实相就是无相,所以不能以色来见佛,不能以音声来求佛。

若是着住在色和声音上,这就不是真正见到佛。如果在色相求佛,那么转轮圣王也就是佛了。因为转轮圣王也具足和佛的色相一样,所以不能在色相之中,而能见于佛。

如来等正觉 寂然恒不动

而能普现身 遍满十方界

佛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所以恒常寂灭而清净。佛虽然是寂然不动,可是又能感而遂通。虽然感而遂通,可是寂然不动。这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道理。而能普现身,这是随缘;寂然恒不动,这是不变。遍满十方界,这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譬如虚空界 不生亦不灭

诸佛法如是 毕竟无生灭

佛的法身,遍满虚空。在虚空中的微尘,没有一粒微尘不是佛的法身所在处,不是佛法所存在处,不是十方贤圣僧所在处。所以在虚空中遍满佛法僧三宝。

既然遍满虚空,可是还是真空。也就是在真空里边有妙有,在妙有里边具足真空。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换言之,真空不空而生妙有,妙有非有而生真空,这就是中道。

好像虚空界,也不生,也不灭。在什么时候生出来,无人知道。在什么时候消灭,无人晓得。若能把虚空粉碎了,那时候,执着就破了。若不能粉碎虚空,还有个“空”的存在。不生不灭就是虚空的本性。诸佛所说的法,也和虚空一样,也是不生不灭。到毕竟时,也是没有生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广州征婚[超话]#【1713】出生年份:1988身高:172cm 体重:75kg学历:本科职业:工程师收入:20w+(税后)籍贯:山东 居住地:广州番禺婚姻状
  • 今天等了很久的电影临时改档了,都已经准备好要二刷三刷,准备好要给各个地方的朋友买电影票去支持千玺的☹️不是说原本定好要看的电影看不到了难过,就是心疼千玺难过。#
  • 主要成份:威灵仙,三七,杜仲,千斤拔,乳香,麝香等32味名贵中药,以酒为引,透皮给药,直达病灶部位,一贴见效,一到两个疗程可以治愈,价格优惠。 【邓氏颈腰
  • 帝王: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国臣:待我了无牵挂,许你浪迹天涯;将军:待我半生戎马,许你共话桑麻;书生:待我功成名达,许你花前月下;侠客:待我名满华夏,许你
  • #林子闳[超话]##向全世界安利最好的林子闳# lzh#林子闳读彩虹屁读到怀疑人生# 向林子闳安利一份美食,day45今日安利蚂蚁上树!跟松鼠桂鱼的取名有异
  • 挖到这么多好用的洗发水!油头秃头远离我啦 我的头发属于大油头,没想到熬夜多了之后, 掉发竟然也多了起来 集美们是不是和我一样有脱发的困扰呢 朋友还一直说我的发量
  • “宇宙鸿荒与爱共生”计划: 陪伴了我一个暑假的流星花园结束了,好像刚刚好,正好能让我在开学前看完,不留遗憾。剧中小优真的很善良,但愿今陪伴了我一个暑假的流星花园
  • 一切表象都是我们内心的虚设,你能看到各种表象背后的本质,你就彻悟了!上半年,遗憾或是圆满,已成过往;下半年,努力还是懈怠,别留遗憾,愿我们上半年所有的努力,都是
  • 在这幅长卷中,王克举借用了移动视线的方式,将中国绘画的意象性和油画写生的焦点透视进行了有机结合——每个场景的视角都在跟随景别需要而上下左右变换,时而仰视,时而俯
  • 这就是实力,在一念大师vip圈,只让老铁们提前埋伏当前最热的热门币,那些被狗庄遗弃的偏门子币,我不会让你碰。现在大饼以太为啥不能暴力上涨,因为熊市啊,好的情况牛
  • 规划79-118平高层洋房】#厦门新房速递# 联发海沧H2021P01地块案名为联发正荣臻华府,由联发集团和正荣地产联袂打造。规划79-118平高层洋房】#厦门
  • 而周一做多的主要力量是来自于赛道风光储,锂电池基本出现了分歧,风电和储能中大部分个股其实走的也是强趋势,很多都是机构重仓品种,这种和锂电池、锂矿性质一样,只要调
  • 没有人不喜欢钱,但是拿到钱的时候偶尔也要摸摸良心问问自己到底配不配,用稀烂的演技拿片酬的时候想想是不是应该去提高自己的演技对得起这些钱,在握手会上盐粉丝的时候想
  • 这是属于你一个人的寂寞时光,快乐是你的,难过也是你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何惧他人的目光?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可以消减。
  • 【鄂尔多斯市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业务正式启动】6月29日,第一批进口日用品正式从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出区销售,这标志着鄂尔多斯市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业务正
  • 22岁的米莉安身上拥有一股神秘的力量,通过触碰她能知道每个人将如何死去!在《知更鸟女孩》,米莉安与命运对抗,但死神不会停歌,必要以血终结。《知更鸟女孩》是一套系
  • 澳洲版maltesers是mm豆家荣誉出品,不是国内麦丽素代可可脂做的,是纯可可脂,不仅口感好,也更健康,适合小朋友吃,不易上火,不过也不要贪多哦!它是麦丽素中
  • #用易经规划人生的中医[超话]# ☯️面对生活,如果多年来一直做着无畏的挣扎,始终未能达成到理想的目标,那您就应该认真反思并懂得借鉴他人的做法❗️如果您此刻正在
  • 逐渐放晴的好天气放慢了脚步对着日落晚霞许愿 要你永远快乐宅在家拼了两天乐高终于砌好了一辆摩托车除了过程费手 完工时候还是满足感爆棚两小只终于熟悉逐渐成为好兄弟吃
  • 小时候的玩伴变成了偶像?"#五悠[超话]# 【五悠】笨蛋和笨蛋的恋爱大作战(1)summary:小时候的玩伴变成了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