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受戒的在家人,你所应该注意的(宣化上人)

● 要有正知正见

学佛的人主要是要有正知正见,所谓正知正见是什么呢?就是要做佛教一个真正的弟子。佛的弟子第一步走的路,就是要把人格做好了,一定要守这个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佛教最基本的条件,那么要实实在在来做。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因为这贪瞋痴三毒啊!把我们从无量劫以来就支配得颠颠倒倒,贪而无厌,脾气很大发瞋恨心。

● 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有邪知邪见的人说:“不要受戒。你受戒做什么?何必弄个‘戒’来管着你?不受戒多自由呢!你何必要受戒呀!”你以为不受戒是自由,却很容易堕地狱了。那真是“自由”,很容易就跑到地狱去了。

你若受戒,有戒来支持你,有戒相、戒法、戒体支持你,就不容易堕地狱;就是堕地狱也很快就出来了。你要是听其自由不受戒,以后堕落地狱里,什么时候才能出来,那是没有人能担保的。

你要是受过戒,堕地狱的时间,由很长的时间可以缩短。好像你犯了很大的法,被警察捉住,因为你给总统做护卫、茶房,总统就写字条叫人把你放出来,你很快就出来了。若是没有这种关系,很久的时间也不能放出来,不知要拖延多久,这是同一个道理。你有“戒”来保护你,它可以把你受很长罪的时间,缩为很短的时间。所以不要自作聪明,说不受戒是好的。

你们受戒,这是好的,我告诉你们,“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众生受了佛戒,就是入了佛位;所以不要毁佛禁戒,不要毁谤佛的戒律。

有的人觉得学佛法越学越不方便,越学越不自由。不学佛法,那个不自由是在后边,而这个不自由是在现在。所以现在学佛法,这是善根增长的时候;你不学佛法,业障就增长。业障增长,那个不自由是永远的不自由。

● “少分戒”、“半分戒”、“多分戒”、“全分戒”

受五戒、八戒的人,都叫“优婆塞”、“优婆夷”;受过菩萨戒,就叫“菩萨”。本来只有出家人受菩萨戒,但因菩萨是自利利人的,所以在家人也可以受菩萨戒。在佛教,受戒是很要紧的,想受戒的人,不要错过机会。

你受一戒也可以,受两戒也可以,受三戒也可以,受四戒、五戒也可以,受八戒也可以;但是不能受十戒。在家人不能受十戒,十戒是沙弥戒;可以受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戒。

受一戒叫“少分戒”,受两戒叫“半分戒”,受三戒叫“多分戒”,受五戒叫“全分戒”。譬如你不能不杀生,不能戒杀戒,你可以受不偷盗的戒。你欢喜饮酒,好像我有个酒徒弟,不愿受“酒”戒,你不受酒戒可以受其他的戒。“我喜欢讲大话,这个‘妄语戒’我不能受。”你可以受其他四戒。“我不能受杀戒,有时候蚂蚁、小蚊虫,在无意中我会伤了它们的生命。如果受戒再犯戒,那更有罪了。”那你可以不受杀生戒,这随你自己的意思。受一戒、两戒、三戒、五戒都可以,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 必须向出家人求戒

持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戒有多少种呢?有很多种。有五戒──凡是皈依三宝的人,想往前再进步就要受五戒。受五戒后,再往前进步就是受八戒。受八戒后,再受十戒,那就是沙弥(尼)了。

在家人想求戒,一定要向出家人求戒。传戒就是给你戒体,这个给你戒体的人,一定要是比丘。在佛的戒律中,不准比丘尼传戒的。

● 破戒怎么办?

“戒为成佛之母”,想要成佛就要持戒,不能犯戒的。犯戒就好像船有窟窿,你说这个船是不是要沉到大海里去?所以犯戒就好像船沉到大海一样,所以不是受了戒不持戒。你受了戒,就要守着戒;你不守着戒,那就是漏了。你这一漏,就成了有漏,不是无漏了。无漏就是你不破戒;你破了戒,就是漏。漏了怎么办?就要补。怎么补?就要做功德,用钱或是用力量来做功德,在三宝的面前立功德赎罪,你立功就没有罪了。

● 老修行的故事

以前有个老修行,是在家人不是出家人。他受了五戒,另外又受了一个“食不语”的戒。可是他把五戒都犯了,就剩这个“食不语”的戒未犯。护这条戒的戒神就希望他快点犯这条戒,他(戒神)也好走了,不保护他。但是这个人始终也不犯这条戒,吃饭的时候,他总不讲话。以后这个戒神就给他托梦:“你什么戒都犯了,为什么吃饭这个戒你不犯呢?你快点犯,我好离开你了。”

这个老修行心想:“噢!我就持一个食不语的戒,果然有戒神保护着我。”于是他后来又找了一个有道德的法师,又重受过,结果他也修行成道了!这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因缘。

所以受戒在佛教里是很重要的事。

● 什么是净戒?

各位要注意这个“净”字。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染污,就是清净,丝毫的染污也没有。这种净就是“一念不生谓之净”,净念。

你单在外边持戒,说:“我不杀生。”你心里常常不满意人,或者发人的脾气,这都犯杀戒了。

偷盗,你不必真正去偷去,就心里面羡慕人家的财物或者技能,妒忌人,这都犯了盗戒了。

邪淫,你心里尽打异性的妄想,这都叫犯了淫,都是不净了。

净戒,就要干干净净的,一点染污念也没有了,这才是净戒。

【编注】恭录自 法界佛教总会 出版《居士基本守则》(宣化上人讲述)

这样拜佛,你拜一佛胜过你拜百千万佛丨拜佛的正确方法(宣化上人)

拜佛的真正意义和正确方法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第一就是礼敬诸佛。礼就是有礼貌,有礼法。礼是彼此恭敬的一种表现,你对人有礼貌,别人对你也会有礼貌。

礼是“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人之所以和禽兽不同,就因为有一种礼,人如果没有礼貌,和禽兽就没有什么分别了。

为什么要有礼貌?

就因为我们对旁人有一种恭敬的心,所以就行一个礼。我们恭敬一个人必须要有一种礼,对佛更需要有礼貌而恭敬。

以前中国人也不愿意向佛叩头,和现在的美国人是一样的。我刚到美国的时候,有很多人告诉我说,美国人最不愿意的就是叩头、拜佛。我说:“那最好!他不愿意叩头,我一定要他叩头。他如果不叩头,我就不教他佛法,这没有什么客气的!”你叩头,我就教你佛法;不叩头,你想和我学佛法,我也不教你。为什么?你对佛都没有礼貌,我又何必教你呢!以前中国人也是这样,信佛是信佛,就是不愿意叩头、拜佛,和那个猴子一样。猴子不懂得拜佛,你教它,它也不愿意。还有马、牛也不会拜佛,它心里虽然恭敬佛,但它也不拜佛。以前的中国佛教徒就是这样子,对佛敬而不礼,心里虽然信佛,但是不拜佛。

北魏时,西域勒那摩提尊者看见中国人这种情形,信佛而不拜佛,这是没有什么用的,于是乎他就到中国立了七种的礼法,来教化中国人拜佛。佛教传播到各地的这种情形,到处都差不多的。佛教最初传到中国,中国人不愿意拜佛;现在传到美国,美国人也不愿意拜佛。为什么不愿意拜佛?就因为从来也没有拜过,因此就有一种我相、我慢,认为这个我比须弥山都大,怎么可以拜佛呢?于是乎有的人看人家拜佛,他就往那儿一站,像个木头似的;有的看人家拜佛,他就往那儿一坐,像一块石头似的,有种种不同的样子。

我们信佛的人必须要拜佛,连佛都不拜,怎么谈得上信呢?所以我们必须要礼拜佛像。有人说:“这个佛像是木雕的,我们拜他有什么用啊?”并不是这个佛像就是佛,你不要认错了。佛是遍满一切处的,没有任何地方不是佛的法身所在地。

这个木像不过是一种表法,用来代表佛而已。好像每一个国家都有国旗,一般老百姓都要向国旗行礼致敬,这国旗是一块布或者是胶做成的,那你向它敬礼有什么用呢?这也是一种代表,国旗就代表国家的一种生命,所以人民向国旗敬礼,也就是对国家恭敬。佛像也是这样子,不过是代表佛的一个象征而已,并不是说这个佛像就是佛了。

那我们为什么对着佛像来礼拜呢?佛是遍满一切处,我们应该向四面八方去顶礼叩头哪?这也不是。礼敬必须要有所皈依,要有所皈依就要有一个目标来代表。就像一个国家有很多省份,你若要向它的每一个省、每一个县去敬礼,那怎么来得及啊?所以只向这一面国旗来敬礼也就够了。我们向佛敬礼,也是同样的意思。

向佛敬礼,有七种礼法:

(一)我慢礼。

什么叫我慢礼呢?就是看见人家拜我也拜,但是我相还不除,拜佛总是不自然,总觉得我拜佛做什么?我何必拜他呢?叩头叩得很不欢喜、很勉强。或者看见他人拜佛,我若不拜佛,这好像好特别似的,觉得不好意思,所以也就拜佛。虽然拜佛,但是这个我相没有空,还有我慢存在,看着人家叩头,他也叩头,心里却想:“这真是迷信,叩头有什么用呢!太迷信了!”

(二)求名礼。

什么叫求名礼呢?听到很多人赞叹说某某人拜佛拜得很多,他又拜佛、又拜经、又拜忏,真用功修行啦!听人家这么赞叹,他也想要得修行的名,于是他也就拜佛,也就拜忏来随喜。他虽然也随喜,但他不是真的为拜佛,是为求这个修行的名字而拜,这叫求名礼。他也不是信,也不是为不信而拜,他是看见人家拜佛就有人供养、恭敬、赞叹,说这是真正修道的,他也要得到供养、恭敬、赞叹,所以就拜佛了。

(三)身心唱和礼。

怎么叫身心唱和礼呢?就是看见人家拜,我也拜;人家叩头,我也叩头,身和心就随着人家转——人家怎么样,我就怎么样,不管拜佛有好处没有好处,也不管拜佛是正信或是迷信,也没有求名的心,就是随着人家去做。这种礼没有什么功,也没有什么过,是平平常常的。

(四)智净礼。

什么叫智净礼?智是智慧,净是清净;以真正的智慧,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来拜佛。这是有智慧的人拜佛的方法。你这儿一拜佛,就不会再去杀生、偷盗、邪淫,这是身业清净。你这儿拜佛的时候,没有贪心,也没有痴心、瞋心,只有恭恭敬敬拜佛的这么一个心,所以意业也清净了。你拜佛就念佛或持诵经咒,这样子口业也不犯了,口里没有绮语、妄言、恶口、两舌了,这是口业清净。身口意三业清净,以真正的智慧来拜佛,这叫智净礼。

(五)遍入法界礼。

怎么叫遍入法界礼呢?拜佛的时候,要观想我这个身体虽然没有成佛,然而我的心性是充遍法界的。现在我在一位佛前来拜佛,同时就能遍礼法界一切诸佛。不是单单拜这一位佛,而是在每一尊佛的前面,都有我的化身在那儿向佛顶礼叩头,同时供养诸佛菩萨。所谓“一切唯心造”,你的心是周遍法界,这种礼也是周遍法界的,你这种修行也就是周遍法界。

有人说:“什么叫法界呢?我听经听了几天了,不知道什么叫法界。”所有三千大千世界都在法界之内包着的,在这法界的里边,没有到法界的外边。所以你的心尽虚空、遍法界,你这恭敬礼也尽虚空、遍法界,你所得的功德也是尽虚空、遍法界,这叫遍入法界礼。

(六)正观修行至诚礼。

正观就是专一其心,来观想拜佛。我们拜一位佛就是拜法界佛,拜法界佛也就是拜一位佛。因为十方三世佛,是同共一法身,所谓“佛佛道同”,我们要专一其心来观想拜佛,不打妄想。不是人虽然在这儿拜佛,可是这个心却跑到电影院去了,或者跑到跑马场、跳舞厅、酒吧或者饭馆里去了。总而言之,不用买票的这种旅行都各处去跑,忽然而天,忽然而地,有的时候就跑到纽约去了,也不知怎么样又跑回到三藩市,他自己以为这真是有了神通了,其实连鬼通都没有,不要说神通,这就是妄想,就叫邪观,没有正观。

正观修行,就不打这些个妄想了,拜佛就是一心拜佛,心不二用,不会在这儿拜着佛还打其他的妄想。这种正观修行的一拜,你拜一佛胜过你拜百千万佛,也就胜过其他那些打妄想的人拜百千万拜那么多。所以修行是要得其门而入,你要知道法门。你若不知道法门,虽然是一样的拜佛,人家那儿拜佛就是拜佛,你这儿拜佛就打妄想:“等一下拜完佛,就去喝杯咖啡,或者饮点酒。”你这样就不是正观修行至诚礼,这是邪观。拜佛的时候不好好拜,尽打妄想,这太没有功德了。

(七)实相平等礼。

实相礼是礼而不礼,不礼而礼。有人说:“哦,礼而不礼,不礼而礼,那我不拜佛就是拜佛了嘛!”不是这样解法。是你虽然拜佛而不着拜佛之相,不是你不拜佛就认为自己拜佛了,那就变成一种狂妄了。好像有人来到这儿对我说,他已经到虚空里头去了,这真是愚痴到极点了!这一类的人简直的是不可救药,没有法子救了。为什么?因为他这种执着性太愚痴了。

实相平等礼,就是不着相地平等礼拜三宝,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没有分别地这么拜。一念也不生,一念也不灭,这就是不生不灭的一种实相平等法。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你真能拜佛,拜到一念不生,那时候十方世界就现全身。你这个身体虽然在这儿,但就和法界一样大,也就是实相,实相无相。你拜得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和法界合成一体,你这个身体也就是法界,法界也就是你这个身体,你看这妙不妙!

以前你的身只有须弥山那么一点点,须弥山在法界里就好像一粒微尘那么大而已,你不要以为须弥山有多大。现在须弥山在你的法身里边,你把须弥山包住了,你看这妙不妙!

所有宇宙的一切万物,没有不在你这个法性里头包着,也没有你不明白的。这种实相平等礼,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你若能以拜佛拜到这种境界上,你说这个妙处还能说得完吗?是说不完的。

恭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浅释

想受戒的在家人,你所应该要注意的

◎ 宣化上人

● 要有正知正见

学佛的人主要是要有正知正见,所谓正知正见是什么呢?就是要做佛教一个真正的弟子。佛的弟子第一步走的路,就是要把人格做好了,一定要守这个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佛教最基本的条件,那么要实实在在来做。

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因为这贪瞋痴三毒啊!把我们从无量劫以来就支配得颠颠倒倒,贪而无厌,脾气很大,发瞋恨心。

● 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有邪知邪见的人说:“不要受戒。你受戒做什么?何必弄个‘戒’来管着你?不受戒多自由呢!你何必要受戒呀!”你以为不受戒是自由,却很容易堕地狱了。那真是“自由”,很容易就跑到地狱去了。

你若受戒,有戒来支持你,有戒相、戒法、戒体支持你,就不容易堕地狱;就是堕地狱也很快就出来了。你要是听其自由不受戒,以后堕落地狱里,什么时候才能出来,那是没有人能担保的。

你要是受过戒,堕地狱的时间,由很长的时间可以缩短。好像你犯了很大的法,被警察捉住;因为你给总统做护卫、茶房,总统就写字条叫人把你放出来,你很快就出来了。若是没有这种关系,很久的时间也不能放出来,不知要拖延多久——这是同一个道理。你有“戒”来保护你,它可以把你受很长罪的时间,缩为很短的时间。所以不要自作聪明,说不受戒是好的。

你们受戒,这是好的!我告诉你们,“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众生受了佛戒,就是入了佛位。所以不要毁佛禁戒,不要毁谤佛的戒律。

有的人觉得学佛法越学越不方便,越学越不自由。不学佛法,那个不自由是在后边,而这个不自由是在现在。所以现在学佛法,这是善根增长的时候;你不学佛法,业障就增长。业障增长,那个不自由是永远的不自由。

● “少分戒”、“半分戒”、“多分戒”、“全分戒”

受五戒、八戒的人,都叫“优婆塞”、“优婆夷”;受过菩萨戒,就叫“菩萨”。本来只有出家人受菩萨戒,但因菩萨是自利利人的,所以在家人也可以受菩萨戒。在佛教,受戒是很要紧的;想受戒的人,不要错过机会!

你受一戒也可以,受两戒也可以,受三戒也可以,受四戒、五戒也可以,受八戒也可以;但是不能受十戒。在家人不能受十戒,十戒是沙弥戒;可以受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戒。

受一戒叫“少分戒”,受两戒叫“半分戒”,受三戒叫“多分戒”,受五戒叫“全分戒”。譬如你不能不杀生,不能受杀戒,你可以受不偷盗的戒。你欢喜饮酒,好像我有个酒徒弟,不愿受“酒”戒,你不受酒戒可以受其它的戒。“我喜欢讲大话,这个‘妄语戒’我不能受。”你可以受其它四戒。“我不能受杀戒,有时候蚂蚁、小蚊虫,在无意中我会伤了它们的生命。如果受戒再犯戒,那更有罪了。”那你可以不受杀生戒,这随你自己的意思。受一戒、两戒、三戒、五戒都可以——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 必须向出家人求戒

持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戒有多少种呢?有很多种。有五戒——凡是皈依三宝的人,想往前再进步就要受五戒。受五戒后,再往前进步就是受八戒。受八戒后,再受十戒,那就是沙弥(尼)了。

在家人想求戒,一定要向出家人求戒。传戒就是给你戒体;这个给你戒体的人,一定要是比丘。在佛的戒律中,不准比丘尼传戒的。

● 破戒怎么办?

“戒为成佛之母”,想要成佛就要持戒,不能犯戒的。犯戒就好像船有窟窿,你说这个船是不是要沉到大海里去?所以犯戒就好像船沉到大海一样,所以不是受了戒不持戒。

你受了戒,就要守着戒;你不守着戒,那就是漏了。你这一漏,就成了有漏,不是无漏了。无漏就是你不破戒;你破了戒,就是漏。漏了怎么办?就要补。怎么补?就要做功德,用钱或是用力量来做功德,在三宝的面前立功德赎罪——你立功就没有罪了。

● 老修行的故事

以前有个老修行,是在家人不是出家人。他受了五戒,另外又受了一个“食不语”的戒。可是他把五戒都犯了,就剩这个“食不语”的戒未犯。护这条戒的戒神就希望他快点犯这条戒,他(戒神)也好走了,不保护他。但是这个人始终也不犯这条戒,吃饭的时候,他总不讲话。以后这个戒神就给他托梦:“你什么戒都犯了,为什么吃饭这个戒你不犯呢?你快点犯,我好离开你了。”

这个老修行心想:“噢!我就持一个食不语的戒,果然有戒神保护着我。”于是他后来又找了一个有道德的法师,又重受过,结果他也修行成道了!这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因缘。

所以受戒在佛教里是很重要的事!

● 什么是净戒?

各位要注意这个“净”字。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染污,就是清净,丝毫的染污也没有。这种净就是“一念不生谓之净”,净念。

你单在外边持戒,说:“我不杀生。”你心里常常不满意人,或者发人的脾气,这都犯杀戒了。

偷盗,你不必真正去偷去,就心里面羡慕人家的财物或者技能,妒忌人,这都犯了盗戒了。

邪淫,你心里尽打异性的妄想,这都叫犯了淫,都是不净了。

净戒,就要干干净净的,一点染污念也没有了,这才是“净戒”。

【编注】恭录自 法界佛教总会 出版《居士基本守则》(宣化上人讲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好快乐的一下午,小南门护城河的傍晚真的很美好,奔着一顿火锅体验了一把人间清净悠闲,小贺老师跟崔师兄与鸭子的交流真的是我的快乐源泉(后知后觉,不知道约会的L Si
  • 金牛是比较务实的星座,而且对待自己在意的人,更是会在行动上付出很多,除了有点无趣,几乎没什么槽点,只要你也是奔着结婚去和金牛交往的,恋情一帆风顺的居多。让我一个
  • 迷糊我改不了,毕竟以后也给个机会让对的人唠叨我哈哈哈哈(buahi),好吧,是系统硬伤真改不了,另外两点我觉得可以改好的我是个生活中极糊涂、又麻烦的人,所以,唠
  • #阳光信用[超话]##每日一善# 青春时代的时代,我们富有着激情与活力,正如一群群不怕苦的雄鹰,翱翔在蔚蓝的天空下。通过激昂奋进的旋律,温暖有力量的歌词,激励广
  • 两只都是公猫,一岁3个月左右,都已绝育,疫苗都打完了有疫苗本,现求好心人领养,一定是爱猫人士,有病能给看病,距离近可以送上门,远的话需要自己来哦。两只都是公猫,
  • 据柳家营社区党委书记谭莉介绍,该社区结合自身优势,为七里河区“民情流水线”持续赋予民生新内涵,让辖区居民回家路更温馨、空巢老人有人管、便民服务更贴心、商圈社区同
  • [鼓掌]2月1日(正月初一)至 2月7日(正月初七)小伙伴们只要发布春节期间在海军公所、甲午战争陈列馆、历史选择展馆等岛内红色景点的打卡照片三张及以上,并配文“
  • 天山的最高峰博格达峰,湛蓝的天宇下,雪白冰莹的博格达峰沉静肃穆,安详地守望着这个城市——乌鲁木齐。天山的最高峰博格达峰,湛蓝的天宇下,雪白冰莹的博格达峰沉静肃穆
  • #刘宇宁长歌行插曲一爱如故# [心]#刘宇宁保卫皓都的爱情# [心] ❥刘宇宁★lyn❦ 摩登兄弟☆mdxd❧ ♪宁哥 ♬ 棚主#奇妙的惊喜 (上海迪士尼度
  • 暂列今年Top 1还有上周星期四过的生日也很幸福平凡的一天因为有了大家的惦记而变得特殊[打call]我爱我的家人和朋友们21岁我希望自己能更加勇敢做自己说自己想
  • 5-6月份一波反弹,最近几个月主要是震荡行情,暂时还没有重现5星级。实际上3星级的时候就有高估品种,2星级的时候大部分都进入高估了。
  • 看清自己是谁,摆好位置,管好脾气。看清自己是谁,摆好位置,管好脾气。
  • 随着它的长大开始第一针疫苗,我清楚的记得妙三多很难约,一度有80一阵慢慢的一针难求,提前月预约,再后来涨到了120.疫苗结束以后,它好像是病了,就开始变得蔫蔫的
  •   鸦片战争的硝烟笼罩于京畿之上,如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甲午战争的遗骨仍掩埋于深渊之底,将士的英灵与悲壮的战歌徘徊不去;五四运动的呐喊声一下重似一下震撼着我的
  • 结果是找到他心仪的车子相信相信的力量#车生活# 【电子驾驶证12月10日起全国全面推行】记者2日从公安部获悉,自12月10日起,电子驾驶证将在全国全面推行,提供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夜读:#一个人靠不靠谱就看这7个细节#】①言语知分寸:一个靠谱的人,从不用言语伤人;②做人守底线;守好
  • #SULLYOON[超话]##雪允泠月美神# [最新消息]220912小蓝鸟更新[] MBC 2022 中秋特辑偶像明星锦标赛从跑步到♀️体育舞蹈多亏了NSWE
  • (虽然咱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和他妈住一起又是哪来的住酒店)剧里真的好几个镜头明示了女主没和男二住一起,大家但凡不要看了预告就。我最根本的诉求是什么………哎~~我怎
  • 在“正荐”和“普度”环节里,法师们都会以慈悯之心开示幽魂,以齐同慈爱之情感应万类,以普度群生之志践行教义,使有情了彻生死、洞明造化、返本合真。虽然如此,“而吾一
  •        ʚ❤️ɞ   ┄┄┄┄┄┄┄┄明天生动而具体有且仅有一个你@摩登兄弟刘宇宁 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 宁哥#刘宇宁宁远舟#[音乐]#刘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