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回了趟老家,在和我妈聊天时,得知现在在老家正发生着一个很奇特的现象。

那就是在近几年里,老家出现了大量单亲家庭,而且这些单亲家庭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由一个年轻的爸爸加一个年幼的孩子所组成,其数量已经远超过正常范围,大有成为县城家庭构成的一支中坚力量的趋势。

因着对这个现象的疑惑,我在老家四处走了走,和老友、亲戚聊了聊这件事,没想到一聊之下,竟发现了一个跨越三十余年的、严丝合缝又曲折离奇的蝴蝶效应。

我的老家新河县是石家庄和邢台交界处的一个县城,面积小,人口少,历史上曾经多次被并入周边县城,后又多次被独立出来,也因此在经济发展上始终没有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县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在河北省排名倒数第一,直到2019年,新河县才被正式批准退出国家级贫困县的名单。

来自百度百科
济发展的落后导致了很多政策执行和意识形态上的滞后,比如,计划生育,比如,重男轻女。


1982年,计划生育正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从80年代到90年,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是非常严格的,电影《地久天长》里那种妇女干部苦口婆心、连恐吓带威胁地劝说已婚已育妇女去做流产,不然就会被开除公职,是极为常见的事情。


可政策执行到下属县城、下属农村时,就遇到了相当大的阻碍,因为这里的人们都还是想要生儿子,很多非公职家庭宁愿交罚款,也要继续生,直到生出儿子为止,或者在明知政策已经不允许的情况,依然要找关系提早知道胎儿性别,如果是女儿,就会去做流产手术。

到九十年代初,在我老家就已经出现了「如果第一胎是女儿就允许再生一胎」这样的对策,当然,如果第二胎仍然是女儿,那就不可以继续生了。

这就导致了一个后来我们很常见的现象,就是每个家庭里,要么就只有一个儿子,要么就有几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所以,在进入2000年后的县城婚恋市场上,男性都还是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的,甚至直到2010年前后,情况都依然是如此,因为适婚女性的数量事实上是高于适婚男性数量的。

毕竟从理论上来讲,在「要么只生一个儿子,要么连生几个女儿,直到生出儿子」这种生育观念和生育现实下,县城里是不会出现我们后来都知道的「女少男多、比例失衡、以致出现大量单身汉」这一现象的,或者,至少不会这么快就出现。

但一个从河北这个省份的地域性格而来的原因,导致这个现象加速出现了,那就是中庸,那就是不走极端。

男女比例失衡的首要原因,当然是「都想生儿子」这一理念,导致下一代的男女比重已经开始了缓慢的失衡,但还有一个几乎同样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新河县乃至河北省「一定程度上重男轻女却又不是极端重男轻女」的思想现状。

如果是极端重男轻女地区,那女性根本就不会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更不要说考上大学、离开老家,她们一开始就会被困在老家。

如果是完全不重男轻女的地区,那男女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考学离开和留守老家的概率也是均等,那也就会减缓男女比例失衡的出现。

可我的老家这两样都不是,它和河北这个省份一样,维持着一以贯之的中庸。

平心而论,新河县绝不能算是一个极端重男轻女的地区,新闻报道和影视剧集里常出现的那种疯狂压榨女儿以资助儿子的情况在这里是几乎没有的。

而且即便经济发展落后,但毕竟地处平原,靠务农也是可以保证基本的收入和生活的,那种因为没钱就决定不供养女儿继续升学念书的情况,也是很少见的。

可新河县、河北省也绝对不能算是一个男女平等的地区,直到今年上半年,石家庄周边的农村都还会出现「拆迁后只给男性分房、不给女性分房」这类新闻。


它有重男轻女的陋习,同时又接受一部分现代思想,某种程度也认为不应该重男轻女,所以就出现了这种「一定程度上的重男轻女」。

不要小看这个微小的区别,就是这个区别导致了后来发生的剧烈变化。

这种中庸而纠结的重男轻女体现到具体生活中,就是虽然不会有激烈的差别对待,但对家中儿子的宠爱程度和培养程度是要明显高于女儿的。

儿子要念书、要升学,家庭是绝对要支持的,女儿要念书、要升学,家庭虽然会有犹豫,会有些不心甘情愿,可大部分家庭也都是愿意出钱供的,大部分家庭所抱持的态度都是「既然你愿意上,那我就尽量供」。

虽然我们总说「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可这种心态上和行动上细微的差别对待,却直接导致了一个家里儿子和女儿对待「念书升学考大学」这件事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女儿们深知自己家庭地位不如儿子们,为了能拥有一个更好的前程和人生,大部分女生都会选择竭尽自己所能地好好读书,因为她们知道这几乎就是她们唯一也最好的选择,如若不然,她们就只能留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里,早早结婚生子,早早为人妻、为人母。

我爸妈都是小学老师,在他们从业的这三十余年里,最后能顺利读完高中、考上大学、离开我们县的人几乎都是女生,男生大部分会在小学升初中时流失一批,在初中升高中时再流失一批,等到考大学时,小学里的一个班能最后剩下一到两个男生已经算是罕见。

因为对于家中的儿子来说,「念书、升学、上大学、离开这里」并不能算是最好的选择。

在那种虽不极端但渗透到生活各处的重男轻女氛围里,大部分家庭的儿子都是在有意无意中被宠爱长大的,那是一种不显山不露水但又切实存在的宠爱氛围。

比如,婚丧嫁娶的很多环节都只有家中男丁可以参加,比如,至今为止,都还有「家产不必分给女性」的陋习。

于是,在这种氛围里长大的男性的眼中,不升学、不念书也一样可以活得很舒服,考大学、离开老家并不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选项,相反,在父母长辈的庇佑下,留在县城里生活,反倒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舒服选项。

就这样,进入2010年以后,随着年轻一辈里大量女性的考学离开,选择留在县城里生活的适婚男性发现婚恋市场的天平开始倒向另一边了,他们不仅越来越难娶到妻子,而且即便有合适的人选,女方所要求的彩礼也开始一年高过一年,从几万到十几万,甚至二十万、三十万,都成了被摆到桌面之上的数字。


去年,我们县一个镇小学的未婚女老师出车祸去世了,葬礼一周后,就有一户人家找上门来说亲,要给他家去世的儿子配冥婚,当时给出的彩礼是二十万。

冥婚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普通活人的婚事。

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很多家庭只生儿子、不生女儿,导致了县城男女比例的失衡,又因为潜移默化的重男轻女氛围,导致大量女性都拥有了奋发努力、念书考学、离开这里的觉悟和动力,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失调。

于是,适龄单身男性的数量开始远高于适龄单身女性,也因此,结婚所需彩礼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依然没有超出我们的想象,这终归是一个被报道过很多次的男女比例失衡、单身男性增多问题。

但接下来的发展,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当一个县里出现了大量适龄单身男性,他们二十岁出头,却找不到适龄单身女性来谈恋爱,更不要说结婚,他们不甘心于一直单身,却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在相亲市场上受挫,他们会怎么办?

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已婚女性,在长期的荷尔蒙的冲动和压抑里,道德与否、出轨与否,都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他们开始拼命寻找机会去追求已婚女性,其程度之热烈、态度之诚挚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一边是热情似火的年轻男性,一边是相看两厌的自家老公,对于这些女人们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难做出的选择。

她们中大部分都是那些没能考上大学、离开老家的女生,有的高中毕业,有的初中毕业,她们早早就出来打工赚钱,然后在家庭的催促下,还没有认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就稀里糊涂地早早进入了婚姻,生下了孩子。

她们有的在超市做收银员,有的在眼镜盒厂糊眼镜盒,有的在纺织厂做工人,有的在服装店卖衣服,她们几乎从来没有被如此热烈诚挚地追求过,用她们的话说,那是她们人生头一次知道被热烈地爱着是什么滋味。

虽然这热烈的爱其实来自一个并不健康的源头,但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爱终究还是爱。

于是,开始有大量已婚女性选择了离婚或者私奔,有的还留在本地,有的则直接跑去远在天边的外地,让你连人都再也见不到。

在这种态势下,有不少丈夫开始紧紧看着自己的妻子,上下班都要跟着,散步买菜也都要跟着,外出打工更是要跟着,他们生怕自己好不容易娶到的老婆会被哪个年轻男人拐跑,可即便如此,也依然没能挡住更多妻子的出走。


于是,在经历了大面积的离婚后,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奇特的现象:年轻一辈里的完整家庭开始迅速减少,大量家庭都由一个单亲爸爸和一个孩子组成,而妈妈早已经离开,甚至跟着男友远走他乡。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没料到的走向。

因为计划生育,大家又都想要生儿子,所以男女比例开始失调。

因为重视男性、轻视女性,导致男性在娇惯中选择留在县城,女性则奋发图强地走向城市,所以男女比例进一步失调。

因为男女比例失调越发严重,所以适龄单身男性找不到适龄单身女性恋爱结婚,于是他们就开始热烈地追求已婚女性。

因为在重男轻女的氛围中长大,所以已婚女性大多也都并没有真正感受过被爱、被珍惜,所以当面对热情似火的年轻男性和相看两厌的自家老公时,不用多么艰难地纠结,她们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于是,大量女性选择了离开。

而离婚后独自带娃的男性在如今的县城婚恋市场上就更没有了任何优势,于是,他们就只能继续单身。

这样一环一环地扣过来,就导致了「一个单亲爸爸加一个孩子这类家庭的规模开始越发壮大」这一奇特现象在县城中的出现。

当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时,当年决定流掉女胎、保留男胎时,当年决定宠爱儿子超过宠爱女儿时,那些人一定想不到这种种选择和决定,最后导致了如今的离婚率飙升和单亲爸爸家庭的大量出现。

一个又一个选择和决定,最终导出了一个完全没人料想到的未来。

那现在这个「大量由单亲爸爸抚养长大的孩子」的现状又将会导向一个什么样子的未来呢?

没人知道,也没人能预料,这也就是人性的微妙之处了。

因为这一定程度上的重男轻女氛围,所以导致了一群女性以考大学的方式决绝地离开了老家,也是因为重男轻女,导致了另一群没能通过考大学离开老家的女性,以另一种方式离开了无爱的家庭,甚至也离开了老家。

而「重男轻女」里被重视的那个「男」,却反而因家中宠爱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只能大量困守在老家,因曾经被不健康地重视,而导致如今大量地失去妻子,并且再难娶到妻子。

这不得不说,实在很讽刺。

在制定政策时,在遵循陋习时,在自觉不自觉地做出有偏有向的选择时,在以为自己可以操控其他人的人生时,却不知道人性里永远存在着人无法预测的缝隙,那是光照出来的地方。

在命运这条线上,开局不利的女性们,以不同的方式找回了自己的人生,而一开始就占尽了优势的男性们,却最终纷纷掉进了命运的陷阱。

命运与人性的吊诡之处,正在于此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送完俩人上车又跑回T1接了我们虎,看到虎哥穿着绿色的小衬衣出来的时候心情真的好到了极点,看着虎哥也在拿着手机拍我们我真的心都化了❤写到凌晨两点的信还有从青岛带过
  • 原來出世之後要搵家庭先寄養一段時間,嚟社會化融入生活;然之後再訓練過關先可以做導盲犬;退役之後,會交翻俾原來嘅寄養家庭,走埋最後嘅路 Ps.#taning挞柠#
  • 清代多次重修,城内保持着典型的棋盘式结构,南北城门对称,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太极是元气之本,故围棋盘上称作天元。
  • 母亲没有伴奏带!怎么办啊!那天演出服装设计师給做!你跟徐老师联系方式给我打电话吧!只有徐老师的!微信没有徐老师电脑上网看到演冯梦龙传奇故事!陪着你走进去了!从来
  • 因为从小的家庭和遭遇所以不敢相信男一的喜欢 在马上被男一打动了的时候 男一喜欢上了另一个女生 一面说因为喜欢她才听她的话去报复另一个女生求她相信 一面因为
  • 算上今天就217天啦 不知不觉已经陪你走了这么久 从最初被官博发的你的10s视频吸引来搞青 说着只bp不打投不花钱 到后来时刻不离地领号投票、 支持杂志、商业合
  • 她说的这些,我不知道同样作为宝妈的你们是否感同身受❓ 自给自足永远比手心向上来得更有尊严!难的其实是手心朝上!
  • 你们都是有大功德的人,才能有这么坚定的信仰,才有机会住庙修行,庙里慈航真人诞辰,庙里赶庙会,每年都是我送菜上去,不知道你们今年还做不做?我也很有成就感,第一次一
  • 如果你是站甜口,那你一定可以吃的很满足~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很难得的就是不管是羊排还是牛肉串,火候都恰到好处,特别是羊排![鲜花][笑哈哈][吃瓜] 一一 有人问
  • 看见那些熟悉的场景 我想你了但我觉得还不能够让我 梦到你 这次你的模样异常清晰 从前是模糊的很多现实无法做到的事情 就在梦里实现吧我好像还有更可怕的念头 ..
  • #陕西环保集团# 7月10日,由陕西环保集团与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主办的2019陕西煤气化渣综合开发利用专题研讨会在宝鸡市举行。【宝鸡高新区开展2019年
  • 】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计划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据悉,陕西省政协目前
  • ” 【省文化和旅游厅举行主题党日活动】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的纪念日,在副厅长孟祥国,副巡视员孟宝民和苏学杰的带领下,省文化和旅游厅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来
  •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第一批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公示 渭南和韩城各1个乡村入选】#渭南身边事[超话]# 7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公示
  • 事发后,咸阳张家山景区救援队赶到现场,经过两个小时的搜救,在水中找到了王帅的遗体。“电子课件结合传统教学的实践”2007年9月被评为陕西中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2等
  • 风水学 风水有三个重要的理论: 一个是对于天体的认识,古人认为天体会影响人的生存状态; 一个是对于地理的认识,古人认为只有能藏风聚气的环境才有利于人居住; 还有
  • 千寻需要洗澡水牌子的时候,他碰巧给了千寻洗澡水牌子;可能从这时起,他就只会给千寻东西,这是他唯一懂得的表达他的感情的方法。他懂得迁就你,你说想要吃桃子,那他就算
  • 相信许多人这一生的情缘,都被她无意言中,变得开始相信命定之说,有的人甚至开始栽种莲荷,修一段菩提的光阴。也许她此生也不会发觉,她的文字记述着许多人的过去,寄放着
  • 注意事项:在整体装饰中虽然可以采用不同的节奏和韵律,但同一个房间不要使用两种以上的节奏,那会让人无所适从、心烦意乱。现在居室装饰中人们往往在基本对称的基础上进行
  • 青藏集团公司还在2018年4月18日召开的首届科技大会上,确定了打造“信息+创新+人才”的“智慧天路”新型创建模式的目标,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创新确定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