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三点,过逍遥的神仙生活!#道教知识#

一、“从简”以享受生活

人生在世的根本其实不是繁,而是要简。简就是要“简易”、“简约”,就是要抓住主要的本质的东西。简的原则就是要少思、安闲、轻松。

司马谈曾总结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或可说是对道家从简精神最合适的概括。由此而来,从简便成为道教应物处事的重要指导思想。“至道不繁”,从简使自己和他人都能有一个轻松的心情,相互交往也就没有那么的机关和算计,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司马承祯说“简则益生”,也就是说从简而行才能健康心身。以简处事,一是要知生之有分,不务分之所无;二是要明白什么是无益于生的;三是要安闲无累。对于如何做到以简处事,孙思邈真人则提出了十二少的方法,即“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保持了这十二少,即守住了生命生存的根本。

简单生活即由心灵的虚闲开始,抛弃不必要的牵绊,让思想自由地飞翔,与“道”同游。日常生活也应是以简易为好,天天美味大餐于身体也不一定有益,反而可能生害,诚如司马真人所说:蔬食弊衣,足养性命,岂待酒肉罗绮然后生全哉!

从简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崇俭抑奢”,这也是道教的传统美德,太上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所谓“俭”,即节约,这其中包括对物质追求的节制和个人贪欲的抑制。老子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于名缰利锁,不仅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更会妨碍体悟大道。因此,老子倡导“少私寡欲”,恬淡俭啬,节制物质欲望和个人私欲。节约而不奢侈,收敛贪欲,甘于恬淡,顺乎道义而有所节制,乃是俭之德。

“简”才能达到轻松,放松我们的心情。少一些烦恼,少一些忧郁,多一些开心,多一些快乐,像云一样逍遥。在上个世纪早期就有人曾经预言:“有史以来,人类将首次面对一个真正永恒的问题——如何利用工作以外的自由与闲暇,过快乐、智慧的美好生活。”我们有不少人为了得到奢华的生活可以忙碌几年、几十年,却舍不得花费几个小时享受生活。舍弃物质而重精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似乎很难让人做出选择,神仙逍遥的道教思想,可以让我们从中寻找解开困惑的钥匙。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的贪心也在快速膨胀,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贪污腐败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私欲膨胀促使他们绞尽脑汁争夺名利财富、贪图荣华富贵,其下场必定是可悲的。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一旦失去则不可复得。懂得了这一道理,便不会为声色财富这些个人私欲所牵累,自然能够在实践中做到去奢去贪,崇俭节欲,从内心深处认同俭朴廉洁等道德要求,将其化为自身的品德。

由此通过确立珍爱生命这一价值取向,来调节人们的需求结构,从而淡化人们对于一己之私欲的过分贪求,淡化小我,不为物累,以求得心灵的安和,实现肉体健康和精神自由,如此,才能最好地享受生活,实现体悟大道的人生理想。

二、“从朴”以真爱生活

“朴”的本质是质朴而无华,像生命之初的婴儿一样。道教讲“抱朴”,就是去除后天之伪,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素之道。也就是要求学道者持守质朴无华的本真,这样才能与道合一,达到自身人格的完善,而走向这种复归之路的关键则是“少私寡欲”,《道德经》第十九章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元代道士李道纯阐释为“清心释累,绝虑忘情”,是修道的必经之路。卸下心灵沉重的包袱,才可以“穷理”;抛开俗事纷扰,才能“尽性”;摈弃了一己私欲,最终能“造道”。道教所倡导的“抱朴”,依托于人们对于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而得以实现。真爱生活是一种智慧,而古老的道教,正是这种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使世人更为合理、合“道”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素朴纯一,足以知天”,知天者,即能与天同寿。保持恬淡无欲、清静素朴的思想,不过分地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不为个人的私欲而绞尽脑汁,不为个人的得失算计而心神不安,始终保持一种“安时而处顺”、“知足而常乐”的高尚情操,养成一种“与人无忤、与物无争”的旷达胸怀,才是“返朴归真”的真谛所在。

《太平经》中有“下古人心邪蔽,不若太上古之三皇,人心质朴,心意专一,各乐称天心,而忠信不欺其上,故可无文也”之句,意在批评世人品行邪恶,颂扬古人的质朴。在我们经常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今天,尤其需要这种返朴归真的境界。

返归淳朴,即不要用人为的东西去毁灭天然,不要用造作去毁灭性命,不要因贪求名声而成为名声的牺牲品。

三、“从和”以快乐生活

“和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理念。“和”的意义,一是要通,二是要顺,三是要悦,四是要包容。通则和谐,和则相生。

所谓通就是通畅、通达,古人曾说:道之言通,通无所通,而无所不通。天地万物的自然运化生长,展现的是道通万物的自然和谐。道经中说,“道以通达为义”。所谓“道以通达为义”,就是既要自通还要通他。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知道,道路畅通则人行通达,水流畅通则润泽万物,货物畅通则人心稳定,人之血脉畅通则无病痛。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心通无碍,只有心通才减少烦恼与忧苦,也只有排除烦恼与忧苦才有顺心如意。在道教看来,通则无碍,通则和谐,通则安定,通则太平,通则繁荣。

所谓顺就是顺应大势,也就是要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若水一样顺势而行。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乃天地自然之常势,人应当顺应其变化。白天应当劳作,晚间应当休息,也是自然之常理。所谓悦就是保持与营造和悦的心态和处境,人之心身和悦,才能神清气爽,健康常在。家庭有和悦才能和睦,小孩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成长,才有快乐,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所谓包容就是要宽容地对待他人,以有容乃大的胸怀,容纳不同的东西,像大海一样能容纳万川河水,并赋予其生机。和所包含的以上四个方面,引导着世人快乐地生活。具体当从以下三方面来促进。

第一当以人自身的和谐为基础。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要维护社会的和平与和谐,我们首先要保持自己个人内心的和谐与安宁。道教认为,人心的烦恼和不安定主要来自外物的缠绕和贪求欲望之心过度,从而产生烦恼与焦虑,产生妒忌心甚至仇恨心,因此有人生苦短之感叹,而之所以“苦短”,是因为我们为“烦恼”所缠绕。而“烦恼”实际上起于“妄心”。

《常清静经》说:“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心身,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只有我们内心清静恬淡,少私寡欲,无为不争,去除贪求妄想,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自信而不自傲,自强而不自恃,保持个人内心的安宁与平静,才能使生活既充实又平和,像水一样,无我而又能坚持自我,在心灵的深处树立起和谐和平的信念,从而健全人的心身,维护和谐,促进和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各种生命自得其乐

第二当以人与社会的和谐为现实追求。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要求我们人人都心怀慈爱,对他人友善,要宽容他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而是要求我们要充分理解他人。《南华经》中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之间,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是完全能够和睦相处、共存共荣的。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首先是要促进家庭的和谐。道教《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强调要“父慈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以做到“室家合和”,“天垂福庆”。

其次,要以慈爱之心灵和诚信之行为对待他人。社会和谐的根本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建立在相互尊敬、相互帮助和诚信友爱的基础上。富有者应帮助贫穷者,而不是使贫穷者越来越贫穷;不同人群之间应增进交流,促进理解。通过交流,既能发现彼此之间的共同之处,从而坚信人类文化有一些核心的东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同时,我们又能深入地了解彼此之间的相异处,做到不失自我而又尊重、包容他人,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互利互惠,慈爱和同。

第三当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高追求。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只有确保天地自然的平安,人类才能获得长久的平安。因此,要追求社会的和谐,我们还必须树立起对自然的正确态度。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源自于“道”,“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万物都有按照道所赋予它的本性自然发展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存权利,不要随意作践自然、毁坏自然。

人应该“与天地合其德”,对万物利而不害,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和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道德经》中教导我们说,应“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是要顺应世界万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自然本性,不以人为的强制方式去破坏这个过程的本来面貌,因势利导,无为而无不为。#宿世道缘# https://t.cn/z8AH4Mn

【第十五章】
吾子孙但务耕读本业,切莫服役于衙门;但就实地生理,切莫奔利于江湖。衙门有刑法,江湖有风波,可畏哉!虽然,仕宦而舞文而行险,尤有甚于此者。
【第十六章】
世称清白之家,匪苟焉而可承者,谓其行己唯事乎布素,教家克尚乎俭约,而交游一本乎道义。凡声色货利、非礼之干,稍有玷于家声者,戒勿趋之;凡孝友廉节,当为之事,大有关于家声者,竞则从之。而长幼尊卑聚会时,又互相规诲,各求无忝于贤者之后,是为真清白耳。
【第十七章】
凡势焰熏灼,有时而尽,岂如守道务本者可常享荣盛哉?一团茅草之诗,三咏煞有深味。
【第十八章】
凡人欲养身,先宜自息欲火;凡人欲保家,先宜自绝妄求。精神财帛,惜得一分,自有一分受用。视人犹己,亦宜为其珍惜,切不可尽人之力,尽人之情,令其不堪。到不堪处,出尔反尔,反损己之精力矣。有走不尽的路,有读不尽的书,有做不尽的事,总须量精力为之,不可强所不能,自疲其精力。余少壮时多有不知循理事,多有不知惜身事,至今一思一悔恨。汝后人当自检自养,毋效我所为,至老而又自悔也。
【第十九章】
讼非美事,即有横逆之加,须十分忍耐,莫轻举讼。到必不可已处,然后鸣之官司,然有从旁劝释者,即听其解已之可也。《讼卦》辞“中吉中凶”、“不克”等语,最宜三复,然究之作事谋始一语,则绝讼之本也。
【第二十章】
凡有必不可已的事,即宜自身出,斯可以了得,躲不出,斯人视为懦,受欺受诈,不可胜言矣,且事亦终不结果,多费何益?语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可省已。
【第二十一章】
积金积书,达者犹谓未必能守能读也,况于珍玩乎?珍玩取祸,从古可为明鉴矣,况于今世乎?庶人无罪,怀璧其罪。身医口食之外皆长物也,布帛菽粟之外皆尤物也,念之。
【第二十二章】
今人酷信风水,将祖先坟茔迁移改葬,以求福泽之速效。不知富贵利达自有天数,生者不努力进修,而专责死者之阴庇,理有是乎?甚有贪图风水至倾其身家者,曷不反而求之天理也?可谓惑已。看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节,说到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安可不觅善地以比化者?但善地是藏风敛气,可荫庇后人耳。必觅发达之地,多费心力以求谋,甚至损人利己,此最是伤天理事,切不可为。若无葬埋处,苟无水无蚁,亦可自惬矣。或听堪舆家言,别迁移以求利达,是大不孝事,天未有肯佑者,尤切戒不可,切戒不可。
【第二十三章】
吾上世初无显达者,叨仕自吾始,此如大江湖中,偶然生一小洲渚耳,唯十分培植,或可永延无坏,否则夜半一风潮,旋复江湖矣。可畏哉,可畏哉!
【第二十四章】
创业之人,皆期子孙之繁盛,然其本要在于一仁字。桃、梅、杏、果之实皆曰仁。仁,生生之意也,虫蚀其内,风透其外,能生乎哉?人心内生淫欲,外肆奸邪,即虫之蚀、风之透也,慎戒兹,为生子生孙之大计。
【第二十五章】
凡人为子孙计,皆思创立基业,然不有至大至久者在乎,舍心地而田地,舍德产而房产,已失其本矣,况惟利是图,是损阴骘。欲令子孙永享,其可得乎?
【第二十六章】
祖宗积德若干年,然后生我们,叨在衣冠之列。乃或自恃才势,横作妄为,得罪名教,可惜分毫珠玉之积,一朝尽委于粪土中也。
【第二十七章】
释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世因,今生作者是。此言极佳,但彼云前世后世,则轮回之说耳。吾思昨日之前,而父而祖,皆前世也;今日之后,而子而孙,皆后世也。不有祖父之累,昔日之勤幼,焉有今日?乃今日作为,不如祖父之积累,可望此身之考终,子孙之福覆乎?是所当惕醒者。
【第二十八章】
余令新兴,无他善状,唯赈济一节,自谓可逭前过,乃人揭我云:百姓不粘一粒,尽入私囊。余亦不敢辩,但书衙舍云:勤恤在我,知不知有天知;品骘由人,得不得,皆自得。今虽不敢谓天知,然亦较常自得矣。汝辈后或有出仕者,但求无愧于心,勿因毁誉自为加损也。
【第二十九章】
一部《大学》,只说得修身;一部《中庸》,只说得修道;一部《易经》,只说得善补过。修补二字极好,器服坏了,且思修补,况于身心乎?
【第三十章】
《易》曰:“聪不明也。”《诗》曰:“无哲不愚。”自恃聪哲的,便要陷在昏昧不明处所去,可惜哉!所以人贵善养其聪、自全其哲。
【第三十一章】
智术仁术不可无,权谋术数不可有。盖智术仁术,善用之以归于正者也;权谋术数,曲用之以归于谲者也。正谲之辨远矣,动关人品,慎诸!
【第三十二章】
才不宜露,势不宜恃,享不宜过,能合蓄退逊,留有余不尽,自有无限受用。阿莹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是为雅操。
【第三十三章】
淡泊二字最好,淡,恬淡也;泊,安泊也。恬淡安泊,无他妄念,此心多少快活?反是以求浓艳,趋炎势,蝇营狗苟,心劳而日拙矣。孰与淡泊之能日休也?
【第三十四章】
人要方得园得,而方圆中却又有时宜。在《易》论圆神方知,益以易贡二字,易妙,变易以贡,是为方圆之时。棱角峭厉非方也,和光同尘非圆也,而固执不通非易也,要认得明白。
【第三十五章】
圣人教人一生谨慎,在非礼勿视四句;教人一生保养,在戒之在色三句;教人一生安闲,在君子素其位而行一章;教人一生受用,在居天下之广居一节。
【第三十六章】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冲折,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量。
【第三十七章】
学者心之白日也,不知好学,即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勇、好刚,亦皆有敝也,况于他好乎?做到老,学到老,此心自光明正大,过人远矣。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第三十八章】
事到面前,须先论个是非,随论个利害,知是非则不屑妄为,知利害则不敢妄为,行无不得矣。窃怪不审此而自陷于危亡者。
【第三十九章】
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懒人。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意时,要越加谨慎。[1]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俗语

在跟人交往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能够有“君子之交”。老人也常告诉我们要“亲君子,远小人”,所以对于“小人”我们都会避而远之,尽可能不与之深交。
然而世间万物其实并不能只用一个简单的“是非”来评断,自然人也无法单纯地分为“君子”和“小人”。
甚至在人际交往时,我们情愿遇到“真小人”也不愿遇到那些虚伪的“伪君子”。因为“真小人”在明处,可以有所防备;而那些虚伪之人却时常让你难以看透,防不胜防,反而还更为可怕。
所以我们需要在跟人交往时擦亮眼睛,细心观察,通过对方的言行举止来进行一定的判断。
往往越是虚伪的人,越会有以下4种表现,发现一种都要尽量远离。

言而无信,唯利是图

为何会将“言而无信”和“唯利是图”放在一起呢?就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言而无信之人容易分辨,这类人属于“真小人”。
但是“伪君子”却让你难以分辨,主要原因是他们属于有时候言而有信,但有时候言而无信。
每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有时候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可能会因为这些意外情况而耽搁,从而造成了“失信于人”的情况。
偶尔遇到这样的情况其实算不得是一个“言而无信”之人。
而那些虚伪的人往往在“言而有信”和“言而无信”的问题上会有一个规律可循:跟利益有关的,时常“言而有信”;跟利益无关的或者很少的,就会常常“言而无信”。
也就是说,当有利可图时,他们可以“言而有信”;当无利可图时,他们就会“言而无信”。他们的信誉是建立在利益的前提下而非品德,所以这也算是“唯利是图”之人。
单独看“言而无信”或者“唯利是图”,其实都属于“真小人”。
只有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的人,我们无法清晰地分辨出来,才算是真正的“虚伪”之人。

沽名钓誉,借善博名

这个观点在《菜根谭》中有明确的说法:“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犹怀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则开诈善之门;使人而不好名,则绝为善之路。此讥好名者当审责夫君子,不当过求于小人也。”
意思大致就是说太喜欢名声的人,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或者提高自己的名声而去欺骗他人。
但是我们要“当审责夫君子”,而不要“过求于小人”。因为真小人易防,伪君子难辨。
沉迷于追求名声的人,通常不过就是两种:真小人会直白;伪君子善欺骗。
沽名钓誉本就是虚伪之人,这无可厚非。但往往在交往时难以让人分辨的,其实是“借善博名”的人。
这类人平时表面上看起来属于淡泊名利之人,但只要遇到一些能够让他显示自己才能、展示自己内涵、秀出自己品德的事情,往往都会非常热心。
他们喜欢“做善事”,但往往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需要曝光出来。
比如有些人喜欢打着做慈善的名目来给自己贴金,这就是典型虚伪的人。
善良本是一种品德,在虚伪人的世界里,却变成了一种交易的筹码。这样的虚伪之人,还尽量远离的好。

道貌岸然,表里不一

有这么一类人,满嘴跟你讲仁义道德,俨然一副谦谦君子之态。然而等到你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他们背地里什么坏事都做尽了。
然后还劝你说:“做人要厚道。”
像这类道貌岸然之徒,往往我们是难以分辨的。因为在我们没有深入了解之前,他们表面功夫都做得非常好。
一个真正有操守,心存道义之人,往往都会表现得很低调。他们的操守是一种品德,是对内心的敬畏,对底线的坚守而表现出来的。
而那些道貌岸然,表里不一的人往往喜欢做足表面文章,生怕谁不知道他们就是一个集仁义与道德于一身的圣贤之人。
这类人往往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喜欢在言谈之时不断给自己的仁义道德“加戏”。
哪怕你们是在谈论“一加一等于几”的话题,他们也会把道德仁义挂在嘴边。
这样的人,有极大概率是表里不一的人。所以遇到了要尽量远离,不可深交。

眼高手低,思想巨人

曾国藩曾说过:“眼高手低、不讲事理和标新立异,这三种人不能共事。”
眼高手低之人,往往都会高估自己,低估他人和困难。这种人一般都难成大业,只要遇到一些阻碍就会选择逃避,甚至不惜拉上同下水以免他人说自己能力不济。
而不讲事理的人,则通常都会以自我为中心,不论是非对错,只需要别人能听他的就行。这类人最怕的就是不被认可,但能力又不行,所以只能通过“不讲理”的手段来获得他人的认同。
标新立异的人在做事的时候,喜欢“博眼球”,为此他们甚至不惜牺牲团队的利益。
一般来说,这三类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思想巨人,行动矮子。
这样的人喜欢跟你讲理论,而且可能因为自己理论知识比较丰富,所以“纸上谈兵”的功夫非常了得。
稍不注意就会让人觉得他们似乎是一个很牛的人,可真正行动的时候,往往第一个退缩的就是他们。
生活中这类人通常让我们很难分辨,因为在实际行动的时候遇到困难时是大家一起在解决,所以很少会去注意到他们的“退缩”。
不过如果仔细观察,那么就可以找到一些突出的表现:遇到困难大家一起解决,有所成就他定会邀功,认为之所以能够成事全凭他此前的“理论”。

写在最后

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在大千世界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值得深交,有些人却需要疏远。
真小人易辨,伪君子难防。如果我们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那么可能就会被一些表象所迷惑,从而错交了一些虚伪之人。
最后只能感叹“交友不慎”,悔之晚矣。
面对虚伪之人,我们需要疏远、多加防范;遇到真正君子,我们需要真心、诚意相交。
与此同时,也要提醒自己不要去做“言而无信,唯利是图”、“沽名钓誉,借善博名”、“道貌岸然,表里不一”、“眼高手低,思想巨人”这样的虚伪之人。
我们不仅要善于辨别,还要克己修身。
不与虚伪之人深交,不做虚情假意之人,此乃善身之道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就是刹不住车很下饭,因为太耐看刚刷完16全集 [打call] 终于来了 来了,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好激动,安利安利想看的姐妹边佑锡 / 金惠奫 / 宋建熙主演​​
  • ​​​就是刹不住车很下饭,因为太耐看刚刷完16全集 [打call] 终于来了 来了,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好激动,安利安利想看的姐妹边佑锡 / 金惠奫 / 宋建熙
  • 即便是将付出必有收获的善举摆在他们面前,双子座也懒得想做一丁点事,只想做白日梦,在梦中得到一切想要的东西,双鱼座大部分的双鱼座是属于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 原因二:因为今日A股没有明显的热度带动,都是一些零食的板块在蠢蠢欲动,比如周期股冲高回落,科技类股票也弱下来,就连金融股也维持震荡运行;没有突出的板块出来做多,
  • 虽然是昨天喝的但是到今天都难以忘记ta的难喝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很很很很不开心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恨不得现在大叫对着空气挥拳烦
  • ”夏之光说话的声音不大,但还是吓到了神经紧绷的黄俊捷,在晕倒之前他想过这个“恶魔”的各种恐怖长相,可他抬头决定面对事实的时候却发现,不但不恐怖,对面的人黑发赤瞳
  • 技术的角度,是说“感知范围提升了200%”是行业首个量产的2K纯视觉占用网络,等等等,但从我的体验来说,我比较强烈的感受是“今年2月还不能激活的路段,现在都能激
  • 我觉得刚开始,我可能没有太多的感觉,可是当我感受到小小的你那么的依赖我,你好像只有我的时候,我内心的母爱才真正的被激发出来,你出生后三天黄疸就特别的高,我无数次
  • 这种痛苦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1寒邪过盛、阳气上浮当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后,当人们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后,当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后,
  • 于是简单编辑自我介绍(手动置顶…*我是出亡/维,称呼随意欢迎给本人起花名;喜欢在互联网各处游荡出没并浏览关注感兴趣的账号(如有打扰致歉…*最近在画画/看书/看电
  • 为梦想颠簸的人,背后定经历过万千烦恼,没有谁的成功都是一蹴而就的,委屈,伤痕,冷眼,都有过,但坚信生活给了一个人多少磨难,日后必会还给他多少补偿。#阳光信用[超
  • #贺峻霖[超话]##贺峻霖官宣北京国际电影节#娴哥遇到困扰,突然想到上午和心理咨询师聊的,“爱情是人类世界最大的幻觉”.先是聊家庭创伤的代际传承,我和她说,昨晚
  • 从“Thailand School Star 2024”项目开始,该项目在九份月有梦想进入娱乐行业的高中学生开始申请报名,然后有“ GMMTV Y FIND”
  • 更何况你现在身临其境的幻境,体验感还是如此的真实,所有看到,听到,尝到,感触到的都是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感,饿是真的饿,疼是真的疼,痛是的痛,开心是真的开心,怎么
  • 警方复查召回三人,必然是同一批人,这里面藤原以大川昭熙的名义自首,此外青鸟同学Q的信说: “我们发现了他的秘密” “藤原说,他快死了” “赌一把” 有秘密的只
  • #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 #刘宇宁巴黎欧莱雅品牌代言人# | #摩登兄弟[超话]#糖给你,喜欢给你,一往情深给你,爱也给你如果终点是你
  • #苏有朋[超话]##苏有朋演唱会酥酥请假理由##苏有朋在多重宇宙中遇见你演唱会# 这是谁这么有才!【本周末全国演唱会(4/20-4/21)】备受瞩目的 420
  • 烂柯人就是作为人本身不动,不同区域时间流动不动而造成的,这则故事里面的石室山后人称烂柯山,是《道书》中的青霞第八洞天,也就是说烂柯山是神仙所在,时间流速的不同似
  • ​​​就是刹不住车很下饭,因为太耐看刚刷完16全集 [打call] 终于来了 来了,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好激动,安利安利想看的姐妹边佑锡 / 金惠奫 / 宋建熙主
  • 当我来到国际米兰的第一个赛季,痛失冠军之时,我至今无法忘记AC米兰球迷对我和我的家人所做过的一切事情,但是我心里知道一切都会有好的结果。因为,在这短暂而美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