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一首《卖汤圆》或多或少勾起了大家对元宵节吃汤圆的回忆。
 
今天是元宵节,可能你听过家里长辈说:“过了元宵,这年才算真正过完”,春节即将过去,在吃元宵,看花灯,赏明月,猜灯谜之际,小屋小主人祝福大家:元宵快乐,吉祥安康,浪漫每天~[红灯笼]#元宵节快乐#

#小时新闻谈个天#【日暮乡关:我的90后老爷子】大年三十,我在手机视频里安慰江苏南通老家的老爷子:“今年政府号召我们在杭州过年,春天我再回家看你。”

老爷子缓缓点头,然后问:“前几天不是开春了嘛。”

我心里一颤,不知怎么接他的话。老爷子也是九零后:过了年,虚岁九十五。



我对中国诗歌之祖《击壤歌》情有独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何有哉!”

近一个世纪来,这好象都是我父母真实的生活写照。

往南三十多里是长江,往东六十多里到黄海,长江头、黄海边的这块苏北平原,是我的故园,我祖祖辈辈耕作的地方。

按现在的标准,我老爷子一身手艺,很有点工匠精神。只要年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他自己动手,全家就能丰衣足食。

二十年前,还不算老的时候,他当设计师、监理、施工员,我们父子几个人可以盖一幢房子。

老爷子会做木工、泥水工、油漆工、篾竹匠,有这四门手艺,加三四个帮手,建一幢砖木结构的农屋没啥难度,瓦尔登湖畔那种原木民宿,更不在话下。

我至今都没弄懂,这些手艺他是怎么学会的。那年代可不像现在,B站、抖音上有木工教程,悟性好的照样画葫芦,能倒腾个八九不离十。

如今少儿一边学编程,一边学木工;白领弄套木匠工具,学做手工是一种时尚。

从前我们家里,寻常的家具都是他自己动手,做工精细,款式中规中矩,但没听说他拜过师。

我大三时需要一个木箱,父亲花两天时间打了一只,上好黄色油漆,和当时专业木匠做的没什么两样。

那年暑假开学,我从扬州长途汽车站下来,往学校的公交车上人多,司机没让我上,我就扛着箱子,三四里地,走走歇歇到了大学宿舍。

这箱子我大学用了两年,到杭州读研将就着又用了三年,如今老爷子自己当集纳箱。

老爷子的手艺当然不止这些。家里洗菜篮子破了,他到屋后园子里砍几根竹子,用木刀批开,一天时间可以编好。

需要一个“气死风”灯,他买来几块玻璃和铅皮,不到半天可以搞定。从仲夏到初冬,晚上钓鱼、捉螃蟹,我和弟弟一直拎着它走夜路。

有次他耳朵痒,随手找来一根粗钢丝,竟然锻打出一把挖耳勺。

这个是小玩意儿,却是精细活,靠一把铁榔头、一块铁砧,他纯手工打造,至少三十年过去了,现在油黑发亮,还能用。

我老家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凭这些手艺,加上游刃有余的农活把式,自给自足绰绰有余。

蔬菜是地里种的,想吃荤菜,河里有的是螺蛳、河蚌。鱼虾的捕捞难度稍大,但钓鱼的钓杆、捕虾的网兜,家里常备着,哪天嘴里有点寡淡了,到河边转一圈全都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还不富足,但大人劳作、小孩嬉闹,到处人欢马叫,典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我常想,现在提倡乡村振兴,除了经济社会发展外,首先要找回的,也许就是三十年前农村的热闹景象。



父亲受过旧式教育,大概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事儿。

四书五经里的很多典故他都不陌生。我很小时候就知道人生的三种祸患: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

那时候还不知道南怀瑾,《易经》里的这段话,是老爷子给我点拨的。

当年要不是日本鬼子打进来,老爷子的中学教育无奈中断,说不准他自己、我们家族的历史会改写。

当然他读大学、去西南联大是不可能的,我查过,那个年代的大学学费太贵了,一般农家不敢奢望,我爷爷那辈家境算不错,但也就几亩地,一头牛还是几兄弟的共同财产。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文盲率超过八成,我的父辈里读书识字的不多,所以我老爷子有个义不容辞的工作:代人读信,代人写信。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风气渐开,到外面参兵、打工、读书的年轻人渐渐多起来。他们写信回来,他们的父亲就把信拿来,请我父亲读。读罢回信,也请我父亲代笔。

冬天昏暗的油灯下,全家围坐着,母亲缝缝补补,我们做作业,父亲戴着老花眼镜念念有词,那字斟句酌的神态,有点贾岛月下推敲的味道。

我读书前前后后十八年,文凭比父亲高,毛笔字也断断续续练过几年,但一直没入门。每次父亲看到我写字,都会微微摇头——跟他相比,我差得太远。

我学的是历史专业,有些话题父亲感兴趣,就会跟我讨论,但我发现,他的不少历史知识来源于传统戏文。

比如他对封神榜和杨家将的了解,跟后来单田芳的评书如出一辙。京剧杨家将里的《四郎探母》、《金沙滩》等,来龙去脉他如数家珍,兴之所致,会哼上一段。

除了代人写书信,每年春节他还有个例行公事:替左邻右舍写春联。他的楷书功力,不亚于我见过的很多业余书法家,但他没靠这门手艺赚过一分钱,家里也没有一幅他自己的墨宝。





父亲曾经烟瘾很重,有个多年的习惯:每晚睡觉前,坐在床头抽根烟,若有所思,母亲为这个经常唠叨,但他从来不回应。

有年冬天,他骑车过门口的小石桥,结冰的桥面打滑,他连人带车摔到桥下冰面,摔坏了腰腿。

在医院简单处理了一下,老爷子就回家躺着。全家都很担心,我们甚至都做好他可能从此卧床的准备,但大半年后他奇迹般地康复了,没留下任何痕迹。

更匪夷所思的是,从那之后他戒了烟,没有纠结,也没有反复。那年他近七十岁。

几年后我回想起来,父亲戒烟有迹可遁。那年我哥病逝,才四十八岁。父母一下子老了很多,母亲开始腰弯背驼,本来就沉默寡言的父亲,从那以后话更少。

到八十岁的时候,老爷子又毫无征兆地戒了酒,而这是他从很年轻时就有的习惯,每天两顿、每顿二两左右的老白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农村好象什么都能酿酒,高粱酒不大喝得上,而番薯干、甚至楝树果酿出的白酒粗劣、火辣,嗓子像冒烟,比现在诸暨号称江南小茅台的同山烧劲道大得多。

现在广告铺天盖地的洋河酒,那时一两块一瓶,高档货,庄稼人也喝不起。

七十五六岁后,随着体力下降,满身技艺的老爷子,主营业务逐渐清晰:扎扫帚。那是一门对他来说难度很小的手艺。

我的家乡有取之不尽的高粱杆、芦苇花,他慢工出细活,出品的扫帚又漂亮又耐用。

镇里集市上,卖扫帚的老汉都姓吴,除了我老爷子,还我有我几个远房叔叔,他们制订了行业标准,也掌握了定价权。

好几年里,每把扫帚的售价都是三元,后来通胀厉害,调为五元,那大概是十年前。

考虑到原料和人工成本、工艺水平,我一直觉得这个价格不可思议,拼多多再拼也拼不出这个价格。

老妈说,他扎扫帚不为钱。我很理解父亲,他耳朵不太好使,后来视力也差下去,又不爱说话,做这些手艺,跟城里人休闲是一回事,是为了打发岁月。

每隔两三天,他都骑着那辆二十岁的永久牌自行车,到镇上去卖扫帚,直到太阳快当头的时候回家。

老爷子打造的东西,别说用过的人,就是看过的人,都有口皆碑,质量上乘。唯一的问题就是他出手很慢,产量不高。



老爷子是个慢性子,做什么都慢,我老妈经常批评他磨叽,现在我明白,这就是工匠精神,当代很宝贵,又很匮乏的一种精神。

不管老妈怎么唠叨,老爷子很少生气,甚至也很少接话头。

每个假期开学,大多是父亲推着自行车把我送到镇里的车站,一路几乎无话。待我上车、车缓缓启动,他才慢慢转身。我读朱自清《背影》,感觉就是写我父子俩。

我读大学的年代,老爷子保持了最多半个月来封家信的习惯,说说村里家里的事儿,我也向他们通报学校的情况。书信字迹非常工整,行文遣词也像古人的家信。

老爷子也喜欢看书,前几年我邮购的书,收货地址默认成了老家,过年回家他说,书蛮好看的,就是眼神不行,字小,看得累。

那书是纯学术著作,研究我国古代朝贡制度演变的《万国来朝》,我们家里其他人都没兴趣。

老爷子对国学,对传统的东西感兴趣,但不爱看电视,听广播主要也是关心天气预报。

最近二十年,时间对我父亲这辈人似乎是静止的。他们对世界的沧桑巨变没有概念。老爷子不知道互联网,不会用手机,最近几年耳朵眼睛都不听使唤,没法看书看报,天生又不喜欢聊天,所以越来越沉默。



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的老爷子,经历了近百年风云。在足不出户知晓天下的时代,他那些手艺,不再有用武之地。

倍感可惜的是,二三十年前农村缺乏文物保护和收藏概念,老爷子也是。家里那些坛坛罐罐,动辄都是传承好几代,上百年历史。

那些雕花的门窗,跟如今乌镇、周庄的一样,但随着房屋翻修,早已无影无踪,更别说那些干手艺活的工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还有外地人进村来收购旧家具、旧瓷器之类,用极低的价格来淘宝,里面很可能就有清朝甚至明朝的古董。

现在我家里一个放针头线脑的竹篮,我奶奶传下来的,而她已去世近四十年。

几次房屋拆迁,整套的木工、泥水工、油漆工、篾竹匠、纺车、织布机、织袜机之类,都下落不明,连锄头之类农具都日见稀少。

有些东西,从我爷爷那辈算起,到现在都能算文物,放在城里,可能进博物馆。如果是名人或者革命家庭的,就在革命历史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



比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质文化遗产的消逝更伤感的,是精神上文化遗产的淡去。

经历近一个世纪风云变幻的老人,本身就是一部百年孤独史。实业救国的清末状元张謇故居,离我老家不到二十里地。

抗日战争时期,我老家以一条河为界,新四军与伪军、国军、日军各路势力斗争,形势极其复杂。

对我们来说,这些是历史,而对老爷子来说,要么离得不远,要么亲身经历。在我小学时,老爷子偶尔给我们口述过,后来我们不问,他就没再提。

这十多年来,乡野调查、口述历史很流行,作为科班历史专业出身的我,没有请老爷子好好叙述,简直是暴殄天物。对家族的历史,我所知甚少。

曾经一身手艺、怎么都闲不下来的老爷子,时常感叹老了,什么也干不动了,我找不到词儿安慰他,只能黯然神伤。

去年我九十一岁的老妈、老爷子相濡以沫七十年的老伴,在瘫痪一年半后溘然去世。料理完后事的第一夜,我和父亲抵足而眠,坐在床头他很认真对我说:记住你娘的生卒年月、时辰。说完他老泪纵横,我潸然泪下。

老爷子一辈子与世无争,不愿意求人,也不给别人提要求,包括自己子女。

生活于我老爷子,就像万里长江,从洪荒蛮古走来,到我家南面,接近入海口,波平如镜,江天一色。再惊涛如雪、激荡如雷,都在身后,都是历史。(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吴鹏 )

昨天晚上和甘甘聊天
我崽突然和我说 去年这个时候要出成绩了
接下来发什么了什么 也是大家可以预想的到的
我们从一战聊起到二战

其实 我考研的战线拉的非常非常长 跨专业也是从大二就做好心理建设的
因为我大概是从大三寒假就开始准备的
在第一年考研 我是真的充满了“自信”
即使我大三大四的时候作为英师的学生 课业压力让人连轴转 ([跪了]我记得考研前一周 我有3场期末考试 周五还是考完一门期末考 才去看的考场)
即使那时候对外放出的名额只有三个 我还在非常认真的和我父母说 我为什么不能是那三分之一

第一年出成绩的前一天
我是和我家小白 还有小7在一起度过的
这个场面我依旧可以想的起
我们在打牌 因为不想提及成绩的事情
反正就是 她们俩一直在输 我一直在赢[允悲]
当时我的内心就咯噔一下 觉得 可能大事不妙

那年超越妹妹特别特别火
所以万达里到处都是超越妹妹的人形立板
恩… 我们还和超越妹妹合影了 [允悲]

是夜好像是一夜无眠
第二天其实算是顺顺利利查到了成绩 但是就是看见了那一下 因为我不敢相信我自己的眼睛 所以我立刻就选择了退出成绩的界面
然后就进不去了

爸妈看我情绪不好 让我一个人呆着
我现在有点想不起来当时的心情吧 但是我记得我当年我好像没有哭
我只是冷静了一会 去客厅用尽量稳定的声音和父母说 我没有考好
再发消息给朋友们 说 我成绩很不好

第一年 成绩不高 但是排名还是蛮高的
但是问题是 那年只有5个人进复试

那一年 我身边的朋友们都考的很好
几乎都进了复试 大多数都去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在大家都在准备复试的时候
只有我一个人无所事事 我为朋友们感到开心 但是更多的可能是落寞

我说 我是幸运的 因为我一直有很好很好的朋友
或许是担心我情绪不好
在她们准备复试都很忙的情况下
每天还是坚持陪着我 甚至在我放弃调剂的时候 冲到我家 陪着我筛选调剂信息 做表格

我记得当初小7说 都怪那天 你没有挨着超越妹妹拍照片
我是气着气着就笑了

是小白在和我出去吃饭的时候 算是反问句也算是肯定句 你是真的喜欢历史 你又比我小一岁 你再来一年 入学也只不过是我今年的年纪 你要不要再试一年

我爸妈说 不是他们不支持我二战 只不过他们舍不得再看见我那么辛苦的再来一年

中间的家庭会议不知道开了多少届
直到我那天说 我只是不甘心 我真的想再试一次 就一次就好 我想再试一次 为自己梦想再努力一把 如果真的还不行 我会回来做个英语老师的

爸爸那天特别严肃的和我说
你是我的女儿 你认真做的决定 只要你日后不会后悔 我和你妈妈一定是支持你的
其实 这次考研 我和你妈妈都知道 你一定考不上 但是在你信誓旦旦说自己一定会是那三分之一 我们选择了沉默
我和你妈妈 想用你这一年多的时间 心血 和付出 给你自己上一课
你回头想想 你可以考上吗 你自己分析一下
首先你是跨专业的 你的基础拿什么去和他们本专业的相比
其次 我肯定你的努力 你真的在很认真的在学 可能短时间内 你是会有所提高 但是别忘记了别人也在提高
再其次 你大三大四课业压力有多少 你比我清楚 你一天可能会学到12-14小时 但是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在处理英语专业的事情吧
最后最致命的 如果你是报考招收人数稍微多一点的院校 我还对你有这个自信 就收3个 你当那些本专业的同学都是吃素的吗

宝贝 爸爸妈妈爱你 希望你自信开朗 但是也希望你清醒而自知
爸妈永远会觉得你优秀 但是实际上你也明白的 实际上比优秀的人太多太多
你已经20几岁了 爸爸妈妈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里 每做一个大决定 都仔细思考过 你可以选择挑战 但是你必须有相应的底气 做好足够的努力和准备

爸爸没有任何批评你的意思 就是你自己看 你在最初做决定之前 你是不是有点略微草率了
但是爸爸也很开心 你到现在也没有懊悔选择考历史 你做到了为自己做的决定负责
爸爸也很欣慰 你选择再来一年 我们家没有孬种 就是要有这种勇往直前的胆气

我是会心疼你再来一年的艰辛 所以你如果选择不再考 我也会同意
但是你选择再来一年去追梦 我也会同意你
你是我的女儿 所以你放心大胆的去追逐你想要的 但你只要你回头 我和你妈妈永远在你身后 所以不要担心

也不要和爸爸妈妈生气 为什么要在过去选择沉默而不是提醒你
一个是 你也大了 你也有自己的思考 我们说了 在当时情形下的你不一定听的进去我们的话
二是 花一年的时间 教会你 凡事分析情况 慎重选择 教会你世界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理想主义
这个成本值得


其实也是那次家庭会议之后 我更加放心大胆的坚持二战了

说来 我是真的感谢我的爸妈 [心]
我爸爸曾经还说过一句话 好像是在我第二年考上的时候说的
“宝贝 你在成长 爸爸妈妈作为父母也在成长
很抱歉当初一定要你学英语 让你渡过了相当不愉快的几年
现在去愉快的学历史吧 这是你喜欢的 爸妈明白你想要的了”

他是真的真的很可爱的爸爸 因为他现在空隙时间就会自己看历史纪录片 就为了每次和我聊天有共同话题 (虽然他现在还是特别特别喜欢给我“上课”)

回学校 遇到我的甘甘
据她回忆 她当初坐在床上 我在一边鼓动她二战
([允悲]我当年一战也鼓动了一群人去考研 二战的时候又鼓动了一群人去二战)

昨天甘甘说 她感谢我 给她二战的勇气和选择[泪]
我也是 真的感谢甘甘教会我开朗
其实相遇就是那么奇怪
我们的相遇是因为考研 要说我一战失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一个是学会刚刚上面的人生道理 二个就是认识了甘甘

二战的时候
是和韵 甘甘 在南京租房子学的
租房子的过程也教会了我们许多 离开父母和学校的独居生活也教会了我许多
我现在是真的爱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里学多东西和经验

二战的时候 我的心态和情绪也比一战的时候稳定了许多
许多事情不大想的起来 就总记得 小区门口的炒面特别好吃 记得早上我总抢不到萝卜丝包子hhhh
总记得天还没有亮 寒风凛冽我们去等公交车

好像是有一天 是下大雨还是下雪 就不清楚了
我们坐在图书馆 望着窗户外 身上裹着毯子 然后晚上11点 哆哆嗦嗦回住的地方

其实二战考的也不算很好 尤其是专业课二 考完出来我就知道了
出成绩之前 我和我妈妈说 我预计 我的成绩要是再高个5分 我就可能稍微稳点
结果出成绩以后 是真的就验证我自己是开光嘴

下面的事情 我好像有和大家分享过
出成绩的当时 我就知道我成绩不稳
所以第二天就筛选了可以调剂且我还可以接受的学校里我觉得心仪的导师 并开始研究他们发表的论文 第三天我就开始陆陆续续发邮件

结果大家也知道 因为我邮件发的早 而且比较诚恳 所以调剂的名额拿到了几个 在我稍微心安的时候
我所期待的一志愿复试名单出来了 进了
复试 是选择了3个学校同时准备的

其实对于我来说 我不会去做孤注一掷的事情了 凡事给自己留条路 在未发生之前多未雨绸缪一点

再接下来的事情 大家也知道了
我是幸运的 去了一志愿学校 遇到了很好的导师

我昨天和甘甘说
生活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都是常态 人生也不可能总走下坡路 在当时觉得好累好难好苦 但是咬咬牙坚持下去 现在回头看看好像都不是什么事情 甚至感谢当时自己的坚持

明天又要出成绩了
希望大家都可以心想事成 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

给大家我一战后决定二战的心得 也或许对有些小伙伴有点帮助和安慰

分享我二战出成绩后的故事 也是想告诉大家 永远不要轻言放弃 事情总是在无时无刻发生变化的 一切也永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差

凡事多坚持坚持 多做一些准备 永远是好的

当然了
我更希望你们超高分 别来看我的“心灵鸡汤”
hhhhh
好好准备复试 然后享受你们的读研生活[心]
#考研[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肯德基的甜筒和薯条真的yyds!这几天跟[猪头]的日常[开学季]见面第一天就去快乐海底捞了,很久不见真的很想[猪头],他还是好温柔呜呜呜,炸牛奶真的好吃!
  • #韩剧Bigmouth[超话]#[污]#越来越美好的李钟硕# 2022.7.22 13:15 MBC更新文章'빅마우스' 이종석→임윤아, 추리 촉 자극하는
  • 2陈皮+生姜:祛除风寒进入夏天,很多人容易犯困,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时常泡一杯陈皮生姜茶,不仅可以增进食欲,亦有预防感冒作用。陈皮作为一味理气、健胃、化痰的常
  • 这么大一个IP以后可以卖一卖美甲贴[思考],护手霜啥的,缓解这个美甲的排队情况盘子是我在小虎飞腾的同事,我们那一批,有一个神人,人称存哥。赚钱的路上,一向都是先
  • 我老头子是典型的中国人父亲,假设他痛锡(疼爱)子女,都在心中,从不宣之於口,怕肉麻,可怜小朋友揣摩心理的能力有限,有些公仔倒希望大人可以画出肠的部分(公仔画肠,
  • 175家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本周发布财报 投资者开启“扫雷模式”公司方面,标普500指数本周将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分股,即175家公司集中发布财报,既有苹果、
  • 两家游资合计买了快一个亿,主力做多情绪相当坚决,也站稳5日、10日线,继续关注。量价齐升,卡位成了大哥,主力做多意愿强烈,马上就要突破前方高点,关注4进5接力机
  • #向前金服# 邪恶的资本家,北京捷越联合旗下的向前金服向上金服,平台,不好好还钱,搞各种花样,学人家开什么打折通道。#捷越联合# 狗屁又是打折转让,把自身的责任
  • 就在12:58,有一排队过了号的阿叔,在CT检查室3门口和医生吵架,我听到吵得越来越凶,于是走过去看,发现是那位友善的年轻医生,我赶紧劝阿叔:这位年轻医生人很好
  • #天环上新啦# #天环潮流眼# #MoonSwatch#瑞士斯沃琪携手欧米茄,以 Speedmaster Moonwatch 超霸系列月球表为灵感,合作打造B
  • 墨尔本的餐饮虽然多元化,其中追根溯源,影响最深的当属意大利菜系,作为澳大利亚资深旅行媒体人,带大家 #臻品墨尔本#,甄选12家本地“戴帽”餐饮,感受墨尔本的Fi
  • 同时,也开启一场对城市儿童乐园的新的探索,为城市打造独有的生态互娱中心。设计团队希望用景观呈现生态文明及当地气候特征的故事,向人们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传递生态保
  • 但是,塑料管道所需的各种专用树脂尚有较大缺口,在我国虽然PE和PP树脂产量很大,但适合做管材的树脂不多,尤其是适合做城市供水、城市燃气输送用的PE管专用料和建筑
  • 俩人还在田间吹风,赏绿,疗愈师说张翰很文艺[机智]嗯,这个身心灵导师这个东西呢,近几年是比较火,舒缓心情的作用肯定是有的,但至于认清自己,改变生活就因人而异了。
  •   在我市,像李保香这样的村级扶贫专岗在岗人员有500多个,近年来,我市积极创新扶贫模式,在全国率先推出村级扶贫专岗,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设立村级扶贫专岗,雇佣
  • 以下是事情过程及图片,虽然但是我还是挺生气的,骗子s全家,真的,你没钱你可以找人借你可以贷款找爹妈借,出来骗钱的,真的是该死到家了。请大家多转发以及在平台把这个
  • 上至最高的天众,下至苦道中的众生,在三界的众生,所有在陆地上生存的众生,愿他们无精神的痛苦、无敌意,愿他们无身体的痛苦、无危险。愿我们的护法神,在这寺庙的,在这
  • 他以为你还会回来,他以为你离不开他了,他以为每次的对不起都能换来你的没关系。真正想要离开的人,在一次一次失望之后,早就已经放弃了争吵,只是在哭完最后一次之后,就
  • [打call]首推【emo小王子】特效上线,快来给你家的小猫咪试试吧!竟然小破站都给我首推了!
  • 对格雷泽家族在老特拉福德缺乏投资的抱怨很常见:最明显的,是他们入主的17年间,从俱乐部拿走了大约11亿英镑。利物浦则证明了,通过精明的转会加强球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