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里有时终须有:老了明白,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老话常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在你的生命中,该是你的一切,你无论经历怎样的艰辛,最后都能得到。可如果这一切,在你的生命中是不存在的,是不属于你的,那么无论你花多大的功夫,都得不到。

年岁稍小之时,每当听到这句话,都会笑老一辈过分死板固执,不懂得“人定胜天”。可慢慢地,当人踏入社会之后,我们才明白到,原来未曾经历过人生,就不会深知这番话的深刻含义。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就是万物的主宰,自己能把控万物,改变身外的环境。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连自己的人生都把控不了,又何谈改变这个生活呢?

很喜欢一句话:“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你能遇到谁,碰到什么事儿,你其实不知道。就像你和谁结婚,和谁组建成家庭,你能预想到吗?其实我们都预想不到。因为每个人,都是在碰碰撞撞中走过来的。

为何我们常说“缘分”?就是因为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无数条线来牵引着。而这里的“牵引”,便是要拉近你和别人的距离,让你们能够相遇。可究其根本,这根线,不就是“缘分”吗?

人,只要他来到这世间,就会在无数的“偶然”中,组合成他“必然”的人生。正如某位作家所说:“我们所遇到的,不是必然,而是无数个偶然。”

说起“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番话,其实就想到了前段时间的高考。

为什么要说这场“高考”呢?就是因为在这次的高考后,朋友告诉了我一件事,让我特别感慨。

在高考前,朋友的儿子是市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尖子生。他们这个班,在上一年,基本全部人都考上了重点名校。

朋友的儿子在这个班日常的成绩也不错,基本上能排前十。而他的老师,是这么跟朋友说的:“家长,您的孩子这次高考,别给他太大的压力,只要正常发挥,985或者211是没问题的。”

朋友听到后,特别高兴,甚至好几天夜里都睡不着觉。因为朋友和妻子虽然这些年都赚了不少钱,但终究不是大学生,所以感到特别遗憾。所以听到老师的话,他也就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可在高考这一天,朋友的孩子突然上吐下泻,甚至出现了脱水的现象。据医生说,是因为孩子备考压力太大了,才造成这一连串的不良反应。

凭着这样的状态去考试,朋友的孩子考得怎样,其实都能猜到一二了。很遗憾,他考砸了。到最后,只上了一个普通的一本院校。而他,也是这个班里面,唯一一个没考上名校的学生。

当朋友得知之后,其实特别不是滋味。可我们都明白,人这辈子,本就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又有谁能一辈子都顺风顺水呢?况且,很多时候,你所处的环境,并非是人力就能轻易改变的。

朋友孩子的经历,可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是你的东西,就算你再怎么去争取,其实都会事与愿违。这并非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时机”未到。

很多人都会疑惑,那是不是就不用努力,直接等天上掉馅饼了?其实,人要努力,是为了顺应自己的人生导向。

所谓“七分人事三分天”,你所要做的,便是用“七分”人事,去顺应那三分的“天意”。可结果怎样,用刘伯温的话来说,就是“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说到这里,其实就想到某位网友的留言:

18岁那年,因为考不上大学,所以只身到省城里面打拼。原以为18岁的劳工没人要,谁知道碰上了劳工荒,自己也就找到了工作。

24岁那年,赚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可就是在那个时候,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自己的爱人,也就顺理成章地成家立业。

30岁那年,因为某些原因,一个人出来创业。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辛苦。可慢慢地,有了第一批的客户,有了第一批的订单,赚到了第一阶段的钱。

35岁那年,原以为自己和“读书”已经没有任何瓜葛了,可我的某个顾客便是大学教授。那么,在他的邀请下,我自考了本科,还想读研究生。

40岁那年,自己18岁的梦想实现了。不仅如此,还获得了高级的文凭,比十八岁的时候强多了。

45岁那年,虽然人到中年,可还是活力四射。因为我知道,只要人活着,就有福祸,就有悲欢,就有希望。

这位网友的经历,让很多人点赞。其实,我们每个人,谁没有经历过“痛苦”,谁没有经历过“幸福”呢?这个世界,有光明,就会有黑暗,有悲欢,就会有欣喜。

这一切,便是我们的命运。要知道,所有的一切,冥冥中自有安排。而我们,便是要顺其自然地接纳它,接受它,坦然面对这个不易的世界

曾见过这样一句话:“当她成为他人妇后,才发现,我们所苦苦的坚持,都不过是自己骗自己罢了。”
人立身于天地之间,最大的通透是什么?便是学会顺其自然。外面变得怎样,既然你无法改变,那么你就学会去接受它,然后顺着命运的轨迹继续往前走。

说到这里,大多人会很惊奇,这样的说法,不就是叫人学会“放下”吗?其实,无论我们过得怎样,最终都必须放下,才能更好地开始。

就像一个杯子脏了,为了不让未来的水受它的影响,变得污浊,那就放下心中的执念,把这个杯子扔掉,还自己一个干净的空间,还未来的水源以清净。

正如三毛所说:“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人生,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清风。”
所以说,无论是谁,到最后,谁不是处于“平淡”之中呢?

那么,当你不能得偿所愿时,当你身处不满不甘的境地时,当你深陷苦难之中时,不妨跟自己说,一切都会过去的。而你的幸运,终究也会慢慢地到来。

人,要懂得如何去喝人生这杯茶。既要明白“拿得起”,也要明白“放得下”。

所谓“最美的人生,便是放下。”如此,不管怎样,都要记得,你所拥有的,都是你所必然拥有的,而你所失去的,本就不属于你。还是要说,相信上天,会有最好的安排。

#文学##美文##文案#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通过一系列的规范管理和建章立制,拘留所安全管理、执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各项工作逐步迈上了精细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他坚持以规范执法来保障安全,从落实《
  • 比如去解读赞子对冬之旅的看法,那造谣包一串串的,什么内涵讽刺,拜托你肖哥没那国际时间,人家是往前走,干事业闯世界的,没有那凄凄切切的阴沟式爱好。[嘻嘻][太开心
  • 广大考生及家长在赶考途中,如遇突发情况或有其他交通需求,可直接向执勤民警求助或拨打“110”求助,铜川公安交警二大队将有求必应,最大限度为考生排忧解难,用心
  • --- ▼ ---后台很多宝宝都希望小c安利便宜又好的单品,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天请来小c的好朋友精明败家女(ID:goodbuy1234)她是个淘宝资
  • 】⚠️ 这家品牌的衣服真的很不错,价格实惠,设计也蛮棒的,而且上身很洋气,也舒服。衣服是滑溜溜的轻薄斜纹缎面,自带清凉感,chao柔顺有垂度,穿上它整个人都温
  • 对自己的这个新身份,吴敏霞表现得十分谦虚,“能够当选十九大代表,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是一个很大的荣誉,同时也是一份很重的责任。对自己的这个新身份,吴敏霞表现得十分
  • #重庆身边事##共同战疫 法院在行动#我是初宜,萌姐百万青创客,13年早起者,社交新零售达人,国学经典家庭指导师,让国学的智慧开启你的幸福人生!明天,法官直播卖
  •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 张家口冰雹……这两天好像许多地方也有大风和破性天气,据说有一部分原因是气候变暖,还是希望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从我们自身,做好环境保护,为了现在,也为了我们的未来…
  • #sky光遇陪玩[超话]#新团愿祈前来报道✨ 郡主x花环 双倍快乐 装扮固定[因为人设的关系] ------- 我们跑图/陪聊/谈心/虚拟关系/养老/收金人
  • 因种种历史遗存问题,老城在经济发展的轨道上与新城渐行渐远,一度成为城市发展的“堵点”。曾经衰落的滦州老城区如今焕发新生,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 “有谁旗鼓,敢斗三军”“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我曾有幸认识他们。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 其实在他们复合这几年里,关于分手的传闻也是频频被曝出,比如去年11月初,谢霆锋不过是被路人拍到一个人在西湖边凉亭听了会歌,就有人说他黯然神伤,应该是跟王菲分手了
  • 演唱会后半段,麋先生带来了奇幻神话旗舰大戏《天巡者》创作片头主题曲《喂,再看我一遍》以及《囝仔》、《声音》以及压轴曲《嗜爱动物》在歌迷声声呼唤下,麋先生再度出场
  • 研 磨 基 料 与 固 化 剂的 混 合 比 例 通 常 为10:1 。 必 须 避 免 任 何形 式 的 水 分 ( 湿 气 , 溶 剂 和 含 潮 气 物
  • ◎影评人落木君:《风平浪静》导演对宋浩的描写,戏剧性极强。叙事上,影片对人物动机的铺垫稍欠火候,导致高潮片段缺乏共情。
  • 以前不懂,有的人为什么那么害怕长大.长大很好,可以浓妆艳抹穿著高跟鞋得瑟的穿插于各种所谓年️18岁才能出没的场所.长大很好,可以大大方方牵著男朋友的手出现在爹妈
  • 看着小朋友毛茸茸的创面,真让人心疼……孩子烫伤,正确处理非常重要,但有些家长,偏偏相信一些“江湖传说”……据中山市博爱医院小儿外科的莫医生介绍,在临床工作中,他
  • 喜欢《Apex英雄》的小伙伴们,以后也可以在手机上爽啦!喜欢《Apex英雄》的小伙伴们,以后也可以在手机上玩啦!
  • 副校长要求我下周五组织两个毕业班的学生搞活动放松身心,我决定组织舞力全开pk赛[二哈]每首舞曲演示一遍,全体跟跳,然后各班派两名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同台pk,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