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果的道理是什么呢?业有四个特质:

  业的第一个特质就是业果决定,种什么因得什么果,由善业生乐果,由恶业生苦果,一切苦乐都是由业來决定,丝毫不爽。佛经记载:有一天,佛陀的弟子们都在精舍内诵经,其中有一位弟子诵经的声音非常优美。当时精舍外面,波斯匿王的军队正好经过,听到了这位出家人优美的诵经声,都不知不觉地停下来注意听,忘记了原本要去攻打邻国的事。波斯匿王就进入精舍向佛陀顶礼,而且请求要见这位声音优美的出家人一面。佛陀就叫这位弟子出来,想不到一见面以后,波斯匿王却非常失望。为什么呢?原来这位出家人的声音虽然好听,但是他的容貌却不庄严。波斯匿王感到疑惑,于是就请示佛陀。佛陀说:「在过去很久以前,有一位佛入于涅槃,当时的国王想兴建佛舍利塔,因此派遣了四位大臣去监督。其中有一个大臣每次前往监工的时候,就发牢骚,说了很多不满的话。后來,佛舍利塔的工程圆满完成了,这位大臣看到建好的佛舍利塔竟是那么地雄伟壮观,他的内心感到很欢喜,于是便把家中代代相传的风铃供养出來。他将风铃高挂于舍利塔顶,每当微风吹过,风铃一动,就发出清脆悦耳的铃声,使听到的人都心生欢喜。现在这位出家人就是过去的那位大臣,因为当时为了盖佛舍利塔常埋怨,所以今生感得了皮肤粗黑其貌不扬的果报;但又因为以悦耳好听的风铃供养佛,与众生结缘,因此今生得到了声音圆润柔美之报。」

  我们有时见到一些人身材美好,但是容貌却不出色;有时看到一些人,虽然长得相貌端庄,可是身量矮小。这是为什么呢?总的说一句,就是如是因、如是果,高矮胖瘦,各有各的因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业报,所以不必羡慕别人,也不用埋怨自己。因缘虽有千差万别,但业果定理却是不变的。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这是必然的。

  业的第二个特质就是业留在内心的影响力会增长广大,虽然是微小的善恶业因,都能感得广大的苦乐果报。换句话说,虽然只作了微小的善业,但后世也能感生极大的乐果;相反的,虽然只作了微小的恶业,但后世也会招感很大的苦果。就好比一棵参天大树当初也是从一粒小小的种子成长起來的,成长后树上所结的果实,又成为种子,又能生出很多的大树,如此辗转无限增长。从外在的因果去观察就是如此,而从内心的因果來说,那就更是增长广大了。佛经中说:有个沙弥名叫均提,在往昔中讥笑一位已证果的年老比丘诵经的声音就像狗叫一样,由于造了这个恶语之业,结果感得了五百世之中,世世出生为狗的果报。又如宝手比丘,在过去迦叶佛时以一金钱供养四宝塔,结果感得世世出生以后,手握金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直到释迦佛时出家修行,后证得阿罗汉果。由此可见,每一个微细的业因都能感生极大的果报,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善恶无论大小,便应该注意取舍,远离一切恶事,勤修善法。不要以为只是一个小善就轻忽而不去实行,更不要以为只是一件小恶无所谓就去做了,这非常重要!

  业的第三个特质就是业不作不得,没有造作的业,不会遭受果报,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积聚能感受苦乐的业因,那么就决定不会得到苦乐的业果。就如没有种瓜不能得瓜,没有种豆不能得豆,没有种人天之因,决不会得人天之果;又如同一父母所生的子女,每个人的天赋聪明愚痴、身体健康强弱、一生盛衰兴败各有不同。以前佛住世的时候,有位国王名叫暇巴,与婆罗门种族的人作战,结果打败了,王宫被焚烧,国王自己知道业力难逃,于是投火自尽,连他眷属中有飞行神通的人,也都不免坠落火坑中被烧死,只有一个奴婢没有神通却幸免于难,而逃了出来;有人以此事请示佛陀,佛陀说:「国王跟他的眷属在过去世曾造了放火焚烧的恶业,在当时有一个同伴未参与放火,就是现在这位奴婢,因为她当时没有造作焚烧的业,所以今天就不会得到被烧死的果报。」

  世间常有人以为做了坏事后,再做做好事,善恶可以互相抵消,这是错误的观念,因果是不能抵消的,造福跟受罪各有各的因果。世间有句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又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其实这些现象,都是因各自善恶业果成熟的感报,这就是佛说业不作不得的道理。

  业的第四个特质是业作已不失,就是说已经造作的善恶业,在因缘未成熟之前,绝对不会坏失,即使经过百千劫的长久时间,仍然如影随形,丝毫不爽,在因缘成熟的时候,果报必然现前,还是必须清偿旧业。这就像在田里播种,如果没有遇到焦芽败种或腐烂虫吃等破缘的情形,则种子一定生长而可获得果实;业果的原则也是这样,自己所造作的善业或恶业不论大小,除了其中有破缘而转变的情况外,因缘成熟必定会感受自业的果报。这里所说的破缘,是指自己犯下罪恶的事内心生起忏悔而如法忏罪,或自己在做善事之后回想起来反而内心感到懊悔,除非遇到这类破缘的情况而转变业果外,所造的业是绝不会坏失的。

  从前佛住世的时候,波斯匿王向释迦族求婚,释迦族便将一个婢女嫁过去,婚后生了一位太子,就是后來的琉璃王。琉璃王幼年时在释迦族遭到了侮辱,骂他是卑贱的人,琉璃王大怒,当下就发了一个恶愿说:「我将来做王,一定要灭掉释迦族。」琉璃王长大后就出兵讨伐释迦族,佛陀三次坐在一棵没有树荫的树下,用暗示的方法,使琉璃王自动撤兵。当琉璃王第四次出兵时,佛陀知道释迦族人的业报已经成熟,只能为释迦族人不知忏悔而感到惋惜。琉璃王的军队攻入城后,到处乱杀人,神通广大的目揵连尊者,就运用神通力将释迦族五百人,摄入自己的钵中,送到天宫去避难。等到战争停止后,拿回來一看,钵内的人竟然全部化成血水,为什么呢?因为神通抵不过业力,佛陀有无量的神通、智慧,却眼看自己的亲族被杀,这就是所作业不亡的道理,自己造业自己受,别人是不能代受的。

  释迦族过去世造的是什么业呢?目揵连尊者请示佛陀,佛陀说:「过去许久以前,有一个大村庄,村内有一个大鱼池,在一个节日,村中的人将水池内的鱼都捉来吃,其中有一条大鱼,也被捉而杀去吃,当时有个小孩,他从来不吃鱼肉,为了好玩,他用棍子敲了大鱼头三下。当时那只大鱼就是现在攻城的琉璃王,所有的小鱼就是现在他的军队,村庄的人就是现在被杀的释迦族,那个没吃鱼肉的小孩就是我,我因为没吃鱼肉,所以没被杀,但是因为敲了鱼头三下,所以在释迦族被灭的期间,头痛了三天。」文章来源:大成就网

佛的智慧——摘录master lu讲述于guan yin堂
2021-02-18

师父跟大家讲一个故事,就是有一个挑粪的人叫尼提,佛陀当年是用什么样的智慧和耐心,来度这样一个机缘成熟的人出家。

在佛陀住世的那个年代,舍卫城中有一个贱民(指社会阶层地位低下的人)名叫尼提,过去姓什么代表着一个人的高尚和低下,因为尼提种姓卑贱,他一生就做着帮别人除粪的工作,就是挑大粪养活自己。

有一天,佛陀在祇洹精舍中看到除粪人尼提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于是就带着阿难进城,想去度化尼提。尼提这时候正好拿着盛满便溺的瓦罐,准备到城里去倒掉。过去处理粪便,都是先挖个坑,把粪便倒到泥土里,然后再把粪便埋掉。尼提远远地看见世尊朝自己走来,看见世尊安详的步履,庄严的仪表,眉宇间散发着金色的毫光,不由得自惭形秽,他觉得:“我这么脏,怎么能给佛陀看见呢?”于是立刻避道而行,悄悄地离开了。

当他快要走出城门的时候,却不料又与世尊相遇了。其实,佛陀是有意来度他的,佛陀知道他走到了哪里。这时候,端着盛满便溺瓦罐的尼提心想:“赶快回避吧!”但是心里一阵慌张,转了一个身,没想到这个瓦罐正好撞到墙壁上,立刻“砰”的一声破碎了,粪便溅了他一身。当时是在世尊面前,他又羞愧又恐慌。

这时候,佛陀走到他面前,慈悲地对他说:“你想不想出家修行?”“从未有过这么温柔的声音跟我尼提讲话啊!”他又感动又紧张地回答:“世尊,您是尊贵的刹帝利种姓出身,您的弟子也都是和您身份相称的贵族,我是一个卑贱的奴隶,怎么能和他们一样成为您的弟子呢?”

佛陀对尼提说:“佛法的殊胜就像清净的泉水,能够洗除一切污垢;而又好似熊熊的烈焰,无论巨大还是微小,细致或者粗劣之物,都能焚烧殆尽。佛法的慈悲与平等是广大无边的,无论是贫、富、贵、贱、男、女,只要发心想修心的人,都能从佛法中获得最究竟的利益。”佛陀的开示就像黎明的曙光,让尼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光明和希望,心中萌生出想要出家的愿心。佛陀就请阿难带着尼提到城外的大河边去沐浴清净,再将他带回祇洹精舍。
在精舍中,尼提听闻佛陀开示,心开意解,立刻得证初果。得证初果就是开悟了,于是尼提恳切地请求佛陀让他出家。佛陀对尼提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自著。”佛陀这么一讲,一刹那,尼提的头发自己掉落了,他换上一件袈裟之后,一下子法相庄严就出来了,像个和尚了。这个时候,佛陀就开示四圣谛,尼提比丘立刻证得四果阿罗汉,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一时灭尽,证得神通自在,他有神通了。

那个时代,一个人想出家要有非常高贵的身份,比如皇亲贵族等。舍卫国人民听到低贱的除粪人尼提竟然出家了,心里都怀着轻蔑的想法,他们也不了解佛陀为何要度一个奴隶出家修行,于是在街头巷尾纷纷议论。很多人说:“这样低贱的人,怎么配受我们的礼拜和供养呢?”“假使尼提进城托钵,我们家都会被他弄脏了。”这样的流言蜚语传播得特别快,没想到连国王都知道了这件事情。国王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心中一则轻蔑,一则疑惑,于是乘着宝车,带着奴仆们到祇洹精舍,请佛陀为其解惑为什么会这样。

国王一行人马到了精舍门前稍作休息。这时,尼提比丘正坐在山门外的巨石上缝补衣物,七百个天人周匝围绕在他边上。国王看到这个殊胜景象,心中赞叹不已:“这个比丘怎么这么厉害?怎么会有天人在他身边?”于是国王走到尼提比丘面前说道:“和尚,朕想要见佛陀,麻烦尊者为替通报(就是替我通报一下)。”国王还不知道这个比丘就是尼提。

尼提比丘立刻神通开始,全身没入巨石中,一下子就到了佛陀里边,出现在佛陀面前,然后向佛陀禀告:“佛陀,波斯匿王现在正在精舍门外,想来向佛陀请法。”佛对尼提比丘说:“你用你刚刚所现的神通出去,请国王入内。”尼提比丘立刻身体一缩,从巨石石缝中又钻出来了,就像水能够自由出入一切空隙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国王说:“已经帮国王通报过了,请大王入内。”

国王亲眼看见这个尊者想进去便进去,想出来便出来,不禁又惊奇又赞叹,先前的疑惑、恶念一扫而空,决定先不问除粪贱奴出家的事,想先问问佛陀,刚刚这位能变神通的尊者,为什么有这么自在无碍的大神通。

国王想着想着,就走到了佛的面前,顶礼佛陀,右绕三匝,恭敬地退坐一边。接着国王向世尊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世尊,之前为朕通报的那位尊者有大神通,我看见他可以全身没入巨石,犹如水流渗入石中,也可以自在地从巨石当中现出。不知这位尊者上下如何称呼?”大家知道,过去称高僧大德都是“上、下”,比方说上某下某大和尚。佛陀就告诉波斯匿王说:“国王,这位神通自在的比丘,正是目前舍卫国中人们所流传的除粪人尼提。我已度化他出家,证得阿罗汉果。”国王一听,高傲骄慢的念头马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欣慕和欢喜。
佛陀再次向国王开示:“国王,一切世间万物万事总离不开因果,人生在世,为何会有贫、富、贵、贱、尊、卑、苦、乐的果报呢?完全是过去生中自己所种下的因。过去生中心常怀仁爱、慈悲、谦让、敬顺的善念,身常行尊敬三宝、长辈,爱护晚辈、一切众生之善行,今生就会得到尊贵和富有。如果过去生中凶残暴虐、贡高我慢,放任随顺自己各种不好的毛病,生生就感得卑贱贫穷的果报。所以,国王,因果就是世出世间的真理。”
波斯匿王再次问佛:“请问佛陀,尼提尊者过去生中种下了什么样的因,今生才感得贫穷下贱的果报?他过去世中又种了什么样的因,今世可以遇佛得度,成就圣果呢?祈请佛陀慈悲开示。”
佛陀告诉波斯匿王说:“过去在迦叶佛灭度后,有十万比丘僧。在这个僧团中,有一位比丘担任僧团中的执事,这位比丘因为身体有病,常常腹泻、频尿,但他并不外出至架房如厕,而是排泄在金银打造的器皿中,仗着权势,命令他的弟子处理排泄物。因为他在僧团中担任着重要的执事,他便放任自己,高傲自大,身体稍有不舒服就懈怠堕落,指使弟子替自己除粪便。然而,他所命令的弟子是一位已经证得初果的圣人,因为这个缘故,他在五百世中都生为下贱的人,以替别人除粪来养活自己,一直到这辈子,他还是为人除粪的贱民。但是由于他曾经出家,守持戒律,所以这一生因缘成熟,得遇如来,听闻法要,能漏尽烦恼,证阿罗汉果。国王,你知道刚才说的那位驱使圣人除粪的执事人是谁吗?他就是尼提比丘的前世。”
波斯匿王听了佛陀的开示,茅塞顿开,法喜充满,高傲之心消失殆尽,赞叹道:“如来出现于世,真是太殊胜难得了,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可以蒙受法益,离苦得乐。”说完,国王从座而起,走到尼提比丘面前恭敬长跪,顶礼尼提比丘,至诚忏悔先前所造的恶念。
此时,佛陀见波斯匿王已除掉慢心,更为彼说微妙法义。佛陀说:“执相修布施、持戒,乃至希望生天,这些都是生灭法,并不究竟。唯有不住相修一切善法,心无所住着,才是最究竟的大乐。”这时,在场的大众听到佛陀微妙的开示,皆有所体会,一心闻法精进,依教奉行。
这个故事选自《贤愚经•卷第六》。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大家,你今天偷懒,用你的贡高我慢心去指使一些修得很好的人做这个、做那个,你叫别人做了,你就是在消耗自己的功德。在佛法界,法师们有个规矩,就是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做,不能消耗自己的功德。这就是为什么不要轻易地叫别人付出,否则你的功德会随之而消失。尼提的前世就是因为叫了一个他的弟子去除粪,而且这个弟子是一个已经证得初果的圣人,因为他种了这个恶因,最后他就得到恶果。什么叫圣人?就是说这个人的境界已经不是一个凡人,而且证得这个人已经天上有果位了。
我们怎样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未来呢?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自己消自己的业障,不要去造孽,不要随随便便去用别人,用别人越多,欠别人就越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就去求别人做,用自己的功德还。所以,得到别人的帮助,一定要好好地爱惜别人、感恩别人。如果别人帮你做了事情,你说一句“对不起,谢谢你”,你消耗的福报都会少很多。所以法师都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不愿意别人代替他们做,因为那样会损耗他们的功德。希望每个学佛人都要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当你还能亲自做的时候,你不去做,等你以后年纪大了,对不起,你就老得快。你越不劳动,自己越不付出,你自己的福德就损失得越快。
师父希望你们好好地用佛的智慧来改变自我,要真正懂得怎么样在人间化解烦恼、化解恶缘,在学佛的道路上正信正念。任何懒惰、懈怠和烦恼,都是因为我们远离了智慧。如果拥有佛的智慧,你就会破除一切迷惑颠倒,修成正果。希望大家好好地修,一定要一世修成。

#如何看待年轻人秃头问题##如何看待东北全面开放生育#

宗镜录卷第四十(二十五)

虽一切时演说开示。而恒远离妄想分别。虽知诸法皆无所作。而能示现一切作业。虽知诸佛无有二相。而能显示一切诸佛。虽知无色。而演说诸色。虽知无受。而演说诸受。虽知无想。而演说诸想。虽知无行。而演说诸行。虽知无识。而演说诸识。恒以*轮。开示一切。虽知法无生。而常转*轮。虽知法无差别。而说诸差别门。虽知诸法无有生灭。而说一切生灭之相。虽知诸法无粗无细。而说诸法粗细之相。虽知诸法无上中下。而能宣说最上之法。虽知诸法不可言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Arbutus及其合作伙伴Genevant Sciences GmbH告诉一个特拉华州的联邦法院,莫德纳滥用Arbutus提供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术,称
  • 2021独立评论 华语电影推荐榜单 1. 孤味——人有悲欢离合,爱却没有圆缺,人间有味是清欢 2. 宇宙探索编辑部——走近科学大电影,其实,走近的是一颗无法接纳
  • 人,赤条条而来,赤条条而去,不要为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苦恼。 生活是自己的,不必过给别人看,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取悦自己,忠于本心,为自己而活,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 不像有的人遮遮掩掩,虽然有物质欲望,但能坦荡面对,不会让你觉得庸俗至极,她们丝毫不掩饰自己对生活的向往,朝着目标努力,有点可爱~大多数其实很脚踏实地,这种追求独
  • 关于我02年 成都读书 其实是个北方孩子啦 身高167cm 体重45kg 中短发 长相能看 现生:本分读书 计划考研 积极阳光 感恩生活性格:慢热 ISTP
  • 但斌算是承认在2月底之前空仓了,2021年A股做的不好及时收手“止损”一键重启,这个行为我是认可的。民生银行老董给的解释是,和招商银行没有区别,只要不退市迟早会
  • 感觉他真的已经尽力在拍《降临》了,关于原作“非线性时间”的脑洞能拍出来也挺不容易的,还有我可太喜欢在电影中用水墨的形式呈现出外星语言的方法了。黑是无尽的黑1.我
  •   而在早些时候,乌克兰卫生部奥列·利亚什科(Oleh Lyashko)通报称,在24日的冲突中有57名乌克兰人死亡,169人受伤。而在早些时候,乌克兰卫生部奥
  • 如果斯特里克兰把生活看重一些,他会不会有更大的成就呢?小站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读这本书,有更多的人能明白——月亮与六便士,其实并不矛盾。在文学界,毛姆是一个优雅、
  • F1圈内知名赛事主持人“我是F1兵哥”转发消息时表示:“今年是F1的大年,很高兴看到国产手机品牌与F1的联动,相信不止是对车队,对F1这项运动在国内的推广也是有
  • 虽说这些物资的价值可能没有其他明星捐的50万、100万现金大,但每个明星所处的经济情况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像张凯丽、宋小宝那样拿出100万,慈善不该有大
  • 焦糖味好喜欢~———3⃣️ 玉子烧中间竟然是蟹肉,增加鲜美,芝士和蛋香,好嫩滑~一口一个敲好吃———4⃣️ 寿喜锅头顶棉花糖,为锅底增加丝丝甜度,特别提鲜淋上寿
  • 九月再见,十月你好,轻语岁月,淡看流年,愿你生活明朗,目光所及皆温柔。若只有岁月静好,这婆娑人世也变得来日方长,让人甘心沉淀,安心若素。
  • 户外,高楼露台,阳光,鲜花,这些因素,组成了很多人动心的关键词,也记录和见证了很多人的重要时刻。也正是因为这样,M酒店成为了小红书博主的打卡地,“宝藏酒店”“户
  • #Bershka# 最新型录-Hear Us Roar | 发行过大热单曲《God Is a Woman》的音乐人Sunni Colón。不仅仅是外表,女性的
  • 那个男人是妻子的直接领导,也是一个已婚人士,小孙觉得对方不可能为#爱情是调剂品还是必需品##刀哥情感咨询##苏州交友# 网友来稿:年过三十三的我经邻居介绍,谈了
  • #秦皇岛买房#【“秦皇岛服务企业直通车”全面“发车”】 3月17日秦皇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秦皇岛开通服务企业直通车”进行了详细介绍。 记者了解到,
  • #热门楼盘推荐#【沈河宝能GFC】 价格:约33000元/㎡ 全部户型:四居室(228~281㎡) 楼盘概况:宝能GFC位于沈阳市青年大街与文艺路交汇处,原址为
  • 一场直播,将生活在盘龙江源头、源尾的两群人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呼吁大家爱护滇池及入滇河道,呵护生态,共享和谐。 #滇池清·新闻在线# 【昆明六甲街道党工委:党建
  • #MercatoInter[超话]#【荣戈述评】曼城决赛对拜仁,瓜帅这次笑到最后!此战关系重大,羸则与曼城只差1分,输则又拉开到4分,更重要的是拿下此战心气立马